经济学教育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学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经济学教育论文

经济学教育论文范文1

传统教育多数是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出现的,即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传统教育中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如此,一般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构成,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教学演示的辅助,将教学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如果从经济学视角来审视传统教育,我们会发现传统教育存在这样一些局限:

(一)传统教育的资源稀缺性

人类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定要与特定的资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无从谈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之所以宝贵,就是由于其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则是无限的。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世界上的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资源无法满足人们需要或希望拥有的一切。由于资源稀缺的特性,社会资源的管理和合理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经济学这个学科所要研究的,恰恰是社会如何管理和合理配置自己的稀缺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大多数社会中,资源并不是由一个全权的独裁者来配置,而是通过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共同行动来配置的。在众多教学资源中,教学场所、教学设备、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传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决定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1.教学场所的稀缺性

因为学校必须具备校园、教室、操场、办公场所、宿舍、食堂等一系列场所性条件,所以校舍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没有正常的教学场所或者无法达到正常教学的要求,校舍基本的条件不具备;或者即使具备正常教学场所的学校,由于其本身规模的限制,所容纳的学生人数也是有限的。

2.教学资源的稀缺性

传统教育中的学校教育除了具备基本的场所要求之外,还需要维持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具备充足的教学资源,例如:桌椅板凳、多媒体、教具、水、电、教辅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等等,这些都是具有稀缺性的教学资源。

3.教师资源的稀缺性

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学校的正常教学需要数量上足够和质量上合格的师资力量,但由于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上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的培养数量比社会实际需求量要少,所以,教师资源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二)传统教育的行为成本局限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出的每个选择都是有经济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我们在已经做出一个选择时必然要放弃的其他选择,以及放弃可能拥有其它想要的东西的机会,也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中包含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就是用货币支付的一种显在的支出成本;而隐性成本就是使用某种生产要素但又没有直接用货币支付所消耗的资源成本,例如时间和空间成本。经济学把社会中的人都假设为“理性人”,理性人在作为日常决策的主体时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他们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理性人绝大多数的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利益。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而改变的成本,是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或者消耗。当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或继续做某一件事时,除了考量该事件对自己是否有利,还要看自己是否曾经已经在该事件上有过投入。由于学习时间和地点、甚至是学习内容的限制,受教者选择在接受传统教育时,必须同时做出放弃掉对其他事情的选择。传统的学校教育意味着人们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去接受教育,同样的,教师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去传授知识。因此,除去学习费用等货币成本之外,人们还要付出时间成本、跨越地域等众多行为成本,此时基于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行为成本过高,则选择接受教育的人数便会相应减少;同时,由于教师的教授知识的行为也要受到行为成本的限制,因此教师只能局限于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从事教学工作。

二、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网络教育特性分析

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是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是指借助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向受教者传授知识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有别于传统教育中需要在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我国的网络教育兴起于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中的函授、夜大、广播电视大学等共同构成成人教育学历中的教育模式。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67所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允许上述共68所试点高校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即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200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三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合办学”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探索新型的网络教育联合办学模式。2003年9月“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正式启动。教师网联计划是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实现全国教师教育网络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2〕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相对于传统教育,网络教育具有一些明显的特性。

(一)网络教育有助于弥补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从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来看,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教育资源的稀缺性。网络教育的这种特性表现在:第一,从教学场所来看,受教者和教授者都不需要在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时间上课,这同时意味着任何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用户都不需要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却可以正常地接受和学习相关的知识信息。第二,从教学资源来说,网络教育不再需要专设的桌椅板凳、教具等有关于授课所必需的教学设备、设施。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教学所需要的成本,相对节约了一部分教学资源。第三,从教师资源来分析,一方面,受教者能够通过网络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师资源的授课,另一方面,是针对教授者而言的,在开放的网络教育平台上,他们能够面对更多的学生,其中不乏大量的外籍学生。因而,在借助现有的网络交互平台的前提下,教授更多的学生不但利于教授者吸收更多元、更高效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也有益于国际文化之间的良性交流。

(二)网络教育有助于降低教育活动的行为成本

网络教育摒弃了传统的以学校为学习单位的教学模式,把受教者从固定的教学地点和规定的上课时间转移到灵活、机动的网络教育中。让受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支配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使教育双方跨区域移动,减少了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隐性成本。在内容的选择上,网络资源容纳量相对较大,信息更新的速度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就决定了网络教育能够使受教者接触到的知识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以及相关外延的知识,网络教育为受教者能够获取更为有兴趣的知识信息开辟了新的路径,更丰富、更详细的知识内容被提供出来供受教者进行自主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受教者的知识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购买知识信息所需要的显性(货币)成本。从节约时间成本和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的角度来说,网络教育所提供的资源没有限制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受教者可以对网络教育的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也可以随时中断和恢复学习进度。此时,受教者的选择不必因为过多的限制条件而增加学习所带来的沉没成本,这有利于受教者自由支配时间,有效节约时间成本,有效减少受教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沉没成本。

(三)网络教育自身的局限性

应该看到,网络教育也有一些自身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第一,现存的网络教育和受教者都没有更好地利用网络优势。网络资源丰富却冗杂,如何高效地利用网络,如何从中筛选出对受教者自身有用的资源,这些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网络其自身所具备的交互性、自主性等优势在网络教育领域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受教者依旧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而对于受教者本身而言,其自身也缺乏网络学习、获取自身所需资源的能力。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如何使用有效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第二,反馈信息不及时。受教者在对所获取的知识信息抱有疑问时,无法及时地通过询问教授者来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同样的,教授者也无法在课堂上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随时变更教学内容。第三,教育理论与网络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网络教育要求教学内容、教师能力与受教者的需求相匹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教育理论与网络技术开发与应用得不到更好融合。比如,从事网络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员很难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没有互相及时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造成教育理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网络技术开发出来的程序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第四,缺乏监督管理网络教学质量的体系。网络视野相对开放,网络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受教者缺乏辨识的能力,而网络教育又缺乏一定监管体系。第五,一些课程难以通过网络教育达到教学目的。比如以增强身体素质为目标的体育课和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实验课等,这些课程都需要学生切身体验式的学习,这是在网络教育中无法进行的学习。这些局限的克服,则需要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整合。在教育整体环境中需要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并存,取其优势,更优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三、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网络教育虽然兴起于成人教育,但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利用网络教育来辅助传统教育,而是要把二者进行高效整合,这样就能把教育资源变得可复制、可共享,把教育功能变得多元化、宽领域。我们要把网络教育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教育阶段全面展开并广泛应用,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有益于受教者和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不同层级的教育分析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一)初等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初等教育是最为基础的教育阶段,也是打下文化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多数国家都把初等教育阶段设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所以在这一阶段中,受教者接受信息知识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网络教育可以弥补优质教师分布不均的问题,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校园,让学生能够接触了解到更全面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等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中等教育又可以分为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普通中学承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以及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而中等专业教育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除了需要具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外,中等教育还处在受教者树立三观和塑造性格的关键时期,对此,网络教育能够以更为多样化、多视角的教育方式来指导中等教育的受教者,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都是极为有利的。

(三)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整合问题

经济学教育论文范文2

从教育功能来说,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学生增长自身能力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帮助他们学会用理性思维来对待生活和工作,利用经济学这门科学获得有价值的人生。作家萧伯纳曾说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十八世纪的欧洲形式教育论也认为,教学的任务主要不在于给学生多少知识,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所谓悟性或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凯恩斯曾指出:“经济学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技巧。”观察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性,笔者认为是“理性思维”,而经济学这门学科就是研究人在理性状况下如何选择的科学。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应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来培养正确思考的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应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阿玛蒂亚森(1992年)认为能力是“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间做出选择的自由”。“能力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自由,即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够给他带来何种生活的选择范围。”(德热兹和森,1995年)景维民、周立群(2008年)认为经济学人才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成钢(2006年)认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至少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同时,更应该领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社会和选择人生,并从中受益。

(一)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在观察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上来看,经济学理论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予以解释,力图不断接近客观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应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理论,包括市场供求、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政府行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理论,建立起观察的坐标和基准,并以此来观察事物。其次,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讲授课程时,不能局限于讲解书本上的理论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并根据所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这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应引导学生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内生化,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直觉性思维。

(二)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把一种现象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单独进行剖析、分辨的一种能力。对于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具备了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原理后,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能力是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一般包括数学类型的分析能力和使用自然语言的分析能力。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当然较完善的数学能力需要微观、宏观、数理、计量等一系列课程的基本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工具)。第二,培养逻辑理性的分析能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均衡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法、边际分析方法、供求分析法以及博弈论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深入解剖对象,透过表面看本质。如讨论城市以外的人口进入城市落户。表面上分析: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会占用城市资源,抢夺本地人的消费和就业机会。但通过均衡的分析方法发现,新人口的加入才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和供给市场,带动区域经济更加活跃,城市经济规模更大,增加本地人的福利。第三,对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上的引导。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道德价值和伦理标准倾向。阿马蒂亚•森更明确指出经济学有两个根源:一个是工程学,另一个是“经济学与伦理学、政治学中有关伦理观念的联系”。西方经济学中一般以全体人民的福利增长作为诊断现状问题和提出改进方法的价值目标。所以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三)创新能力

经济学的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性地去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等几个理论学派发展阶段,经济学的发展就是该学科理论不断演变创新的历史过程,导致现在西方经济学的繁荣。教学中应以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辨证、发散、求异、创新”的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如讲居民消费函数时,可以比较中美两国居民消费行为习惯的不同。中国经济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奇迹”,而在世界主流经济学界中,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还没能提出具有普遍说服力的理论。教师可以鼓励和启发学生多用创新性的思维方法去发现中国的经济规律,迎接中国经济学的创立。

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一)强化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教学

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是让学生获得理性思考能力的起点,教师应让学生透彻地学习经济学理论,深刻理解包括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适用条件,以及后来学者的评价和理论的新近发展等,让学生明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产生特定的经济理论。

(二)重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方法目前是课堂上普遍受到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够模仿现实,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求教师有大量教学案例的积累。教师平时应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对课题研究和社会事实热点深入思考,才能用经济学原理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案例现象背后的机制,训练学生经济思维能力。

(三)实行研究式教学

经济学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批研究生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研究生教育,立足于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但是,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经验不足,创新应用能力较弱、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等。”教育部2011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201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由此可见,现行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朝着“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方向深化改革。

一、当前地方院校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而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弱。2016年,全国有大约有124家高等院校招收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每年为全国培养几千名国际贸易学硕士。但总体来看,目前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模式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国际贸易学专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外经贸专业知识,能够针对现实国际经贸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毕业后到外经贸部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中高层次实际对外经贸实务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有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仍将大部分精力投放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培养出创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在培养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人才定位方面也不太明确。另外,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后,在培养过程中,规定了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质量监督评价环节,但这些环节的评价制度、管理体系不太严格。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学术研究、论文答辩,一般都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严进宽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并降低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学生情况来评价其能力和水平,忽视了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地方院校国际贸易硕士导师队伍建设落后,导师质量参差不齐、导师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不能满足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方式采取的是“师徒制”模式。这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导师指导,其学习视野也受导师水平的限制。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导师大多是学术型的导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我国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国际贸易学基础的理论课程、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还不太完善,特色不突出。从课程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偏重于传授知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导致其实践能力较差,适应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三)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机会较少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地方院校的国际贸易学科起步较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科研经费有限,限制了部分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主要立足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能力差距较大,科研项目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行程。此外,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国际贸易相关的实践经验,高校与外贸企业建立的合作平台不完善,学生的实习机会有限,没有建立起共同培养机制,致使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到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四)地方院校生源紧张,质量相对较差

在逐年研究生报考数量萎缩和专硕招生数量剧增的双重形势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越来越难,研究生招生数量下滑严重,并且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从近几年地方高校国际贸易学学术型硕士招生情况来看,推免生外流,一志愿报考人数逐年缩减,生源一半以上属于调剂录取,专业不符情况较多,生源质量不高。

二、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模式的内涵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等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参与、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以学术研究为主的高校环境同以创新实践为主的应用环境相融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联合发挥作用。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中,以培养国际贸易学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为中心目标,各主体为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参与联合培养的各方是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其中政府机构处于宏观层面,为联合培养各方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环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不同环节具体的培养活动,属于微观层面,用人单位代表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田。首先,在联合培养模式中,政府应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政府要营造好有利于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合作的大环境,出台明确的法律政策来确保“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归属等重要问题,同时,政府应通过设立项目来锻炼人才,在硬件基础设施和专项研究资金提供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将政府服务和市场导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正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保护网。第二,在产业中的企业是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对市场反应最灵敏,社会需求最了解,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型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接纳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社会实习实践,吸纳研究生的创新思想和成果,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高校为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传授专业前沿知识和提供必要的师资及学术环境。高校中云集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内最前沿的新知识,在政产学研用中,高校扮演了知识与技术“加油站”的角色。第四,科研院所以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研究和实践机会;研究院所具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和便利条件,可以检验研究成果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最后,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人才创新应用能力评估反馈。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贸研究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以用人单位是人才创新应用能力检验器。政府营造联合培养的政策环境和相关的经费支持;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岗位实习机会,同时接收科研成果应用;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提供师资与学术环境;科研院所通过项目合作提供科研环境和成果转化环境;用人单位及时反馈人才评估结果和岗位用人需求。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弥补了高校硬件和师资的不足,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模式。

三、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建议

(一)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政府应立足于创造好的合作环境,协调好各方关系,出台各项政策引导,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网络的形成。政府可以建立国际贸易高层次人才政产学研用联合育人中心、国贸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实践企业联盟等多方合作组织,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参与,明晰政产学研用各自职责,协调各方行动。政府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政产学研用合作专项资金,扶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促进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通过提供市场需求促使研究生科研选题瞄准产业应用;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需求信息,科研院所依托项目合作实现优势共享;用人单位应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情况,以便优化培养方案等。

(二)改进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应用创新型为主

国际贸易学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经济学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学术研究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培养目标要以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科学有能力水平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和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无缝衔接

(三)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多层次师资结构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基础。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倾向于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国际贸易学突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地方院校对国际贸易学硕士的吸引力较弱,一志愿上线生源严重不足。为此,高校应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手机、网络以及参与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等宣传其国际贸易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学生报考提供充足完善的信息。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安排国际贸易学硕士授课教师和导师到企业学习考察,聘请外贸知名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使教师获得实践教学方面的思考和指导。由企业推荐一些专家,聘为高校校外导师,形成“双师”制培养模式或由政产学研用各方专家组成导师组,集体指导学生,发挥不同部门导师的专业优势,强化研究生的交叉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方院校应积极支持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争取层次高、水平高、含金量高的科研课题,开展创造性工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国际贸易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通过与企业联合进行横向课题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吸引企业资金的支持,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有力补充。同时,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扩大研究生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支持创新实践活动,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规范的有效的培养氛围之中,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落实淘汰机制,从严考核。从重处理在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实习实践等环节中不合格的同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硕士研究生予以警告,要求其限期整改,如在整改期内仍不能达标者,予以延期毕业或清退,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爽,谭忠昕.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7(2):129-131.

[2]胡伟辉.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论丛,2013(3):159-160.

[3]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40-43.

[4]涂亚庆,毛育文,杨辉跃.“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57-60.

经济学教育论文范文4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密不可分。1998年,我国高校开启了创新创业教育。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率先创设“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开设“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创业精神”。2002年,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同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理念。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等可折算成学分做了说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学分对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创新创业教育”正走进综合、师范、理工、医科、农林等各类高校,逐步从外围、边缘状态向圆心聚向,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展如何?其研究方向、范围、主题、趋势如何?为全面了解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情况,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核心文献的主要特征,为推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文献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库,使用高级检索,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篇名,检索方式为“精确”,在期刊来源类别中,勾选了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检索到549篇文献为本研究的来源数据。经检索发现,我国核心期刊最早刊发“创新创业教育”的论文始于2001年,故本文以2001—2017年为文献数据分析年段。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原始文献从发表年份、来源期刊、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基金分布、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分析,梳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主题,了解和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展望其研究趋势。

三、文献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文献发表年份

文献在数量和发展趋势上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知识量增长的情况,因此,文献的数量是衡量知识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按照普莱斯的文献增长规律,文献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以及饱和阶段四个阶段。在萌芽阶段,文献的数量处于不稳定的增长阶段,文献绝对数量不大,文献增长较慢;在发展阶段,文献数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数型增长阶段,文献急剧增长;在成熟阶段,文献数量增长减缓,逐渐演变成线性增长;在饱和阶段,新增文献逐步减少,文献增长速度趋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2001—2008年,每年约有2篇论文,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呈现零星发展之势;2009—2014年,每年约有20篇论文,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呈小幅上升之势;2014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构想后,创新创业研究发展迅速:2015—2017年,每年平均约有140篇,其中,2015年74篇,2016年166篇,2017年177篇(见图1)。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处于文献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仍有宽广的视域和很大的拓展空间。

(二)文献期刊来源分布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的分布差异较大,具有不均衡性。经统计和整理发现,549篇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分布在50种期刊中,平均载文量约为11篇。其中,载文量最高的期刊是《教育与职业》,载文51篇;载文量20篇以上的期刊有9种,约占期刊总数的18%,其文献数占文献总数的49.7%;载文量10篇以上的期刊有19种,约占期刊总数的38%,其文献数占文献总数的73%。由表1可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呈现出向一些核心刊物集中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教探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科技》《中国大学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教育与职业》《中国成人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研究》《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为中文核心期刊。这些核心期刊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贡献较大。载文1—3篇的期刊有22种,约占总期刊数的44%,但其文献量仅占文献总数的8.8%。其中,高被引前十名的学术论文刊载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科学》《中国大学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期刊上。

(三)文献作者分布

在作者的发文量分析中,发文3篇以上的共8人(见表2),其中,发文13篇的1人,发文4篇的2人;发文3篇的5人。本研究将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视为核心作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共有8位,发文36篇,占总论文量的6.6%,可见,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者较多,但比较分散,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初步开展相关研究,在核心刊物发文1—2篇,缺乏持续、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核心作者群。

(四)研究机构

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机构来看,东北师范大学发文量最多(18篇),其次是北京联合大学(7篇),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文量6篇。表3是发文数排名在前20的研究机构分布情况,包括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体育院校、农林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可见,师范、综合、理工、职业院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主阵地,而其他类型院校或机构对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关注较少或仍未开展相关研究。

(五)基金分布

统计发现,在549篇文献中,有国家级、省部级、地市厅局级、校级等各类基金项目。其中,来自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4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11篇,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9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篇,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3篇,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各2篇。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基金类型以国家级和省部级资助基金为主。为了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所获支持基金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笔者按年度对获得各项基金支持的文献数量分布进行了统计。2001—2008年,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共计13篇,年均载文量约2篇,仅在2004年有1篇论文得到了1项省级教育厅教研教改基金资助。2009—2014年,相关论文共计119篇,年均载文量约20篇。在此期间,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增多,层次也由省级课题发展到国家自科、国家社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高级别以及学会、研究机构的基金资助等;省级项目以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尤为突出。2015—2017年,相关论文年均载文量约为140篇,基金分布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国家级、教育部等高级别课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地方政府和各高校、各类别的基金资助论文成果日趋增多,尤其是在2016、2017年,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核心期刊论文同时得到了两项或多项基金资助,出现了获得基金资助的数量比发文数量还多的情况。但目前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度还不够,研究层次和水平仍有待提高,各级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仍需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

(六)关键词与研究主题分布

在关键词统计中,“创新创业教育”频次最高,“创新创业”“高校”“高职院校”等关键词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中出现频次较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关键词统计分析发现,研究者们主要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实践、路径与策略等研究主题。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学者指出,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忽视“双创”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实践严重脱节,创新创业课程数量有限,师资力量薄弱,支撑体系不健全。此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思想观念固化、教育方式方法不足、实践平台少、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学者普遍认为高校应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有学者提出以优势交叉学科为基础,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也有学者提出应树立“大创业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构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方面,有学者介绍了美国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辐射模式、混合模式,指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要鼓励多样化发展模式;有学者认为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高校自我运作模式、基于创业园技能训练的依托模式、政府政策文件资金推动模式;还有学者提出要构建高校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建体验式教学实践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研究文献重点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学者设计了高校“学习、竞赛、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方案,提出构建分层递进式创业教育体系,拓展创业实践平台,重点建设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还探讨了基于战略管理视角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和策略方面,有学者建议高校应树立学用结合的教育理念,打造校园优质“创客空间”;有学者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可从政策保障、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还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优化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构筑的路径和策略。

经济学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语言暴力;教师;中小学;述评

    新修订的《未成年保护法》于2007年6月1号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随着新版《未成年保护法》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校园中教师体罚学生的这种行为暴力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但与之相随的是一些诸如侮辱谩骂、讽刺嘲笑等方式逐渐呈上升的趋势。这种方式被称为语言暴力。它虽不是体罚,但却比体罚更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教师这种语言暴力现象和其导致的后果也常有披露,希望借此让人们对语言暴力这一现象有足够的重视。但即便是这样,教师语言暴力在目前的中小学校园中也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中国知网为资料来源,对所搜集的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以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为应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概况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对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除了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并辅以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张雪梅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运用了调查法这个研究方法外,其余的13位研究者都是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来研究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

    研究视角是社会立法、执教环境这个社会视角、教师自身素质积累与提升这个学校视角和家长监督反馈这个家庭视角相结合。社会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学校视角的文章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家庭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其对策》、《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和《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由于研究者们在进行问

    题研究时所采用的是多视角相结合,所以文章的视角分类也是有交叉的。

    从所搜集的15篇文章来看,除了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研究者们的研究路径基本一致。开篇先对语言暴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它的成因和对策。张雪梅的调研报告则是以调研情况和对应的统计图表开篇,然后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研究

    对于语言暴力概念的内涵界定,研究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从表现形式、表达途径及形成后果这三方面来进行综合界定的。但桑青松的界定更为科学、全面。他认为,语言暴力是指诉诸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暴力行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 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1]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研究

    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研究者们的分析虽然或宽泛或细微,但其观点都基本一致,综合起来有教师自身素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方面:

    1.教师师德修养缺失。

    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快速发展,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多元化。这样的大环境,使得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匮乏和缺失,师德素养出现了“知行背离”。[1][4][5][6][11]   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本位的思想占据了主导,甚至会把自己的个人负面情绪宣泄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施以语言暴力。除此之外,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当,[2]认为教师就应掌控一切话语权,在师生关系处于绝对的主导者、权威者。

    2.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由于生活待遇相对较低,生活节奏较快,以及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教师普遍心理压力过大。[2][4][13] 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缓解途径,教师便把对学生使用暴力性语言作为一个宣泄压力的出口,以对学生实行语言暴力这种方式来排解自身压力,以此来求得心理的平衡。这也是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关注的一个因素。

    3.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存在一些与实际的教学不相吻合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5] 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使得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否,以及在校表现的良好与否都与教师的晋升和职称等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失去耐性,进而采用语言暴力就不足为奇了。[6]同时,我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激烈的教育竞争,使得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容易恶言相向,使他们更容易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6]

    4.传统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一切言行必须无条件服从,稍有冲撞和冒犯都是大逆不道,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家长也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教,认为教师的责骂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在这种大的社会期望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也就持续并生长着。

    这一点在桑青松的《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和陈燕红的《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都有所提及。

    (三)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归纳研究者们所提出的种种对策,可综合为教师自身方面研究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两个大方面:#p#分页标题#e#

    1.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在教师的再教育过程中要以德育为重,德育的加强是减少教师语言暴力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2][4]培养教师个性品质的健康。同时,教师应树立对话意识,培养对话精神,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5] 此外,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还应研究批评的艺术,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共创师生和谐。

    2.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健全的心理机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障之一。要使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就应该在学校建立心理辅导机构,每个老师要上好心理辅导课,并聘请心理老师帮助化解潜在危机。[6]对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呵护方面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5]

    3.营造良好的执教环境

    良好的执教环境是减少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社会要通过政策调控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执教环境,引导社会更新教育理念,[4]改善教师聘用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变应试教育为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完善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

    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中,能够看到对教师行为包括语言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但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中,相关条款亦缺失。在立法遏制教师语言暴力方面,地方法规已先行了一步。《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 23 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不得有侮辱、诽谤、歧视、恐吓、贬损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言行。”[9]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应更完善外,教师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家长则要依法实行监督机制,[1]对于学生,更应该加强他们权利意识教育,进一步落实依法执教。[4]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已有的研究对将来针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和对策问题的深化和细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相对来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弥补和克服这些不足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走向。

    (一)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

    研究者们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普遍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只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来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缺乏将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的研究与相应独立学科的理论间的合理联结。教育科学研究在理论层面首先应该指向教育理论本身,如果没有适当的概念框架,科学研究要么是盲目的,要么是无效的。因此,在今后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寻求适合的理论来支撑所进行的研究过程及所得出的研究结论。

     (二)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多采用定性描述分析,只有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采用了定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但她们所做的定量研究的调查范围小、样本少,其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而且这些定量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上,假设检验式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这不利于研究的深入、细化。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将定性讨论与简单的描述分析提升到更为严格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三) 多学科综合研究不够

    从研究学科看,介入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学科还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某一学科的范畴内进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使得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不利于研究的全面与深入。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领域,单从某个学科介入研究虽有重要的学科意义但也难免存在本学科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融,在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同时,也应考虑采用经济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四)缺乏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研究

    纵观有关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所有文献,每个研究者在进行问题研究时的着眼点都是学生,都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谋求学生的利益最大化的。所分析的原因大都是教师自身素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也大都是如何从教师自身做起。对教师自身的身心、教师的执教环境和当前的教育制度虽然都有所涉及,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还是有所缺失,今后的研究中,可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可行性对策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五)深入的个性化研究不足

    现有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进行研究的,缺乏分层分类的视角。群体的研究注重了共性,但同时也忽视了群体不同成员的个性。这使得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例如在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可以对于教师的性别、年龄段、教龄、学历和职称做一个分层研究。显然,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语言暴力程度是不同的,暴力的成因和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措施也是不同的。研究者们现有的研究还没有对此问题做出区别性的分析探讨。今后,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可采取分层研究,可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可行性。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体现了研究者们严谨的态度和开阔的思维。但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会在将来的一段时期继续存在着。研究者们所分析的原因是否透彻,所提出的对策是否可行,这些仍有待检验和反思。也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仍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2] 辛学伟.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

[3] 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J].中国教师,2006,2.

[4] 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5.#p#分页标题#e#

[5] 付志娟.教师课堂暴力浅析[J].教师教育探索,2008,12.

[6] 陈华安.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7,4.

[7] 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8] 文清.教师语言暴力源于心理压力[N].北京科技报(健康•心理),2004-02-25(B26).

[9] 朱磊.立法应向教师暴力说不[N].法制日报(立法•人大),2006-02-28.(003).

[10] 韩宏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11).

[11] 陈燕红.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J].教育理论研究,2008,1.

经济学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激励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政策的深入,高职院校规模快速扩张,但质量问题也逐步凸显。为此,国务院在“十二五”期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实施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155号,明确提出实施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广东省建设18所一流高职院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支点是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管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作为实施高校管理的主体,担负着学校发展方向、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校园建设等管理重任,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等问题也成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因此,在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今后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另外,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激发行政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推动高校改革创新、稳定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具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西方经典激励理论,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问题进行剖析并探寻其优化的路径。

二、文献综述

(一)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是管理的核心,其本质是激发人的内在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引导人们按照组织或个人所追求的目标,采取相应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激励的过程就是在内外刺激下的人类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目前学术界的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求理论、奥尔德弗的ERG需要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波特、劳勒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海德、罗斯的归因理论)。

(二)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的相关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主要是指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指从事行政管理的专职人员或以行政管理工作为主的人员,这些人员的集合就构成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包括校级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基层行政人员。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高校激励机制”为主题,从2010-2017年间,检索到期刊1346篇论文,硕博论文138篇。以“高校行政队伍建设”为主题,从2010-2017年间,检索到期刊440篇论文,硕博论文269篇。可以看到,目前对高校激励机制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教师、辅导员、科研人员身上。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的专题研究还比较少,尚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三、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的问题与成因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在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强校、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动下,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各项指标,对教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有着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但是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则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激励的现象。另外由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无法像教学和科研一样量化,一般侧重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其考核结果也是由直接领导作出评价或“民意”投票、轮流评优。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使考核结果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难以服众。而真正体现其工作能力、业务技能、工作业绩却常常被忽视。考核指标的简单化、主观化,考核结果的片面性、形式化、导致考核流于形式,也失去考核激励的本质。2.激励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薪酬制度缺乏弹性。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中,实行正编和非编制,二者在收入上存在很大差距,在奖金和评优方面更是天壤之别。而新进的行政管理队伍大部分都是由非编人员组成,由于激励形式单一,薪酬制度缺乏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工作的积极性与实效性。在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中,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主要有资历工资制度和职务工资制度,资历工资制度主要依据工龄、学历、职称等设计薪酬,职务工资制度只是针对岗位特点来设计,都没有考虑到行政人员个人的业绩与岗位的差别化。对行政人员的激励主要以精神激励为主,如在特定的节日或评比中评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再加以少量的现金奖励。相反,对于教学和科研人员则有多种形式的物质激励方式来肯定他们的成果与贡献。其次,相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教育工作者来说,行政管理队伍的职业晋升较慢,在专业职称评聘和行政职务晋升上都比较难,容易使部分管理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消极的心理,降低了管理干部的工作兴趣,出现职业倦怠、消极怠工、人浮于事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的成因

1.受到高职院校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从20世纪初起,高职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形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教育也同时实现了自身规模上的快速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一些高职是由中职升格上来的,其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硬件软件方面不太完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也相对不足,加上行政化管理方式,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传统的人事管理离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2.高校管理工作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的考核指标和激励机制。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本身就是琐碎、繁杂,大多是一些事务性程序性工作,部分工作是由领导临时安排,一般讲究服从,创新较少。另外每个行政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都是不一样,工作能力和业绩的评价存在较大的模糊性。教学和科研工作考核都有相关的数据来量化考核指标,但是对于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仍未出台科学、合理、细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手段不科学,缺乏对考核结果的反馈,这就导致了每年的考核流于形式。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把教学和科研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州某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从综合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专业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校企合作、国际化建设等六个方面作为重点项目推进,综合改革从试点二级学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来推进。人才培养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普通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对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却未涉及。导致对行政管理队伍“重选拔,轻培养、重使用,轻教育”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比较清晰、长远的管理目标,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队伍的工作效率。从管理干部本身来看,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应付日常性事务中,缺乏对管理工作的系统思考和理性分析,更缺乏对先进理念和举措的学习、吸收和转化,难以形成与时俱进的先进管理意识。

四、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岗位培训,突出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

大学管理本质是效率、协调、服务、服务创新,从大学的整体性质来看,大学管理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管理。因此,高校既要去行政化,同时也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选拔、管理、培训、考核三方面进行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要坚持“使用”“培养”“发展”并重。首先在选拔行政管理人员时尽量选择具备现代管理岗位的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建立因事设岗,能进能出、能上能进的用人机制。其次,合理设置高校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构建管理梯队,建立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再次,加强思想引导,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最后,加强专业化培训,系统学习现代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理论学习,还有校规章制度、业务技能、学历进修,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的干部队伍。

1.借鉴西方经典激励理论,构建行政管理队伍的薪酬激励体系。西方激励理论很多,如前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高层次需要:①合群(归属)需要(Needfor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②权力需要(Needfor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③成就需要(Needfor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和欲望。麦克利兰认为对每一个体而言,这三种需要是同时存在,他同时还认为,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强度,从而影响人的追求与行为。具有合群(归属)需要的人总是积极寻求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最低层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是领导者的主要性格特征之一,在高校组织内的权力包括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是他提出的三个需要中最高的一个层次,是建立在前两个需要的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依据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高校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形成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同时组织各类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考核晋升等措施来满足归属需要和成就需要。中层以上行政管理队伍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干部竞争机制、晋升发展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安排其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用“事业留人”的方式来满足权力需要和成就需要。其次,按照分层分类分岗位管理的原则,实行灵活的薪酬模式,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的关联;通过完善动态薪酬和奖惩制度,突出激励功能;健全校内福利制度,加强行政队伍内在的薪酬激励,最大限度激发行政管理队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构建以提高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领导班子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和方向,建设一支“忠诚、团结、创新、高校、廉洁”的领导班子队伍,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核心能力、综合素质、领导带队能力,对建设“学习型”行政队伍、加强行政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的行政队伍不同于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同于政府公务员,要制定出一套适合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特点的以提高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完善晋升制度、薪酬制度及相关的工作保障制度,把行政人员的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并保持激励的动态性、多元性和差异性。高校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能、特点和专业要求,明确考核标准,细化考核指标,制定科学的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分层分类分岗位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总之,高校管理水平的质量与效率直接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但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一支拥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结构合理稳定、勇于开拓创新的行政管理队伍,是目前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把行政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努力推进行政队伍履职能力的科学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敏.基于综合激励模型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

[2]刘建龙.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3(3):149-150.

[3]向艳华,魏风劲,唐新平.关于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以S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74-75.

[4]田汉族,孟繁华.从行政化到去行政化:大学管理本质的回归[J].高校教育管理,2011(5):11-15.

[5]李秀英.麦克利兰需要理论对高校引校高层次人才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6(1):75-77.

[6]谭志合.正确认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高教文摘月报,2002(11):5-6.

经济学教育论文范文7

由于高等学校层级化现象的存在,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统计性歧视。为了降低普通高校就业中的统计性歧视,进行“四维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以金融学专业为例提出相关内容框架,希望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降低统计性歧视,从而促进高等院校的分类型发展。

关键词:

就业;统计性歧视;四维一体;教学模式

现实中,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时面对着招聘中的统计性歧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相对优秀的企业,对于学历的统计性歧视更加严重,由此导致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心态消极,更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使得有能力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失,社会效率下降。本文所思考的视角“大学生就业中的统计性歧视”是现实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其存在,主流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都给予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无论是信息不对称理论还是光环效应分析都客观真实地分析了就业歧视现象存在的原因。然而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却明显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本文以金融专业为例构建“四维一体”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尝试性提出对于该问题解决的分析框架。最终导向是从实践的角度考虑,提出有助于降低统计性歧视的有效改革方案,并使得该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一、“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框架

“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就是实行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目标实现“八化”:课程体系规范化,教学方案结构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相同课程统一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师资建设国际化,学生学习自觉化,信息交流多样化。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降低就业歧视。具体框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

同一学科教师讲授的课程均围绕该学科形成体系,能够从完整的课程模块角度,开展专业系统的教学研究与合作;构建科学、完整,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内容统一组织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统一出题、统一考试、统一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实行双语教学;统一制定教材编写规划和教材研究,体现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适用性强,能够反映学科的科学性、前瞻性;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和教研项目,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明显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养。

(二)案例教学

要求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有能够反映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的2-4个教学案例,并且不断更新。案例要求有背景、有资料、有数据、有故事、有问题、有思考。通过案例讨论、案例研究、案例分析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

建立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实验体验理论教学与实际环节的衔接。实验模块多样化,分课程、分章节、分训练模式等多种方式的实验交叉进行。

(四)实践教学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即引进企业进驻学校,也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学习,同时不断进行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反映出最新的实践教学成果;同时建立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和应用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金融学专业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内容

目前,高等学校的金融学专业开设率比较高,学生报考的志愿率也很高,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按照学校层次进行挑选的统计性歧视普遍存在。那么,如何提高非“985”、非“211”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从而降低统计性歧视?关键是要练好内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学生既具有“985”“211”高校金融本科生具有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又同时掌握金融学实际工作技能。金融学专业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内容有:

(一)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并完善课程标准

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应该构建“一个贯穿,两个重点,三个领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一个贯穿”是指将培养学生从事金融学职业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素质作为贯穿始末的主导思想。“两个重点”是指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牢牢抓住科学研究和实际技能两个重点。“三个领域”是指构建课程体系的三大学习领域,即:基础学习领域、专业能力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通过基础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法律修养和金融学研究兴趣,为金融学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包括政治课程、心理学课程、法律课程、数学分析课程和金融学基础课程;通过专业能力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金融职业发展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主要包括金融学相关专业课程和实习、实验与实践模块;通过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与金融学相关的财会学课程、管理学课程和经济学等课程。每门基础领域和专业领域的课程,制定统一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执行统一的课程标准。拓展领域课程实行兴趣组的方式进行,允许学生按照兴趣选择课程,也允许教师按照各自研究方向选择学生,带领学生从事部分金融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或者推荐学生进入不同金融机构实际岗位实践实习。

(二)进行金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基于关键岗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对金融行业部门的专业调研,深入分析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确定金融专业培养目标。根据金融行业岗位(群)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突出区域性、行业性特色,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业务骨干携手共同开发的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与金融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开发专业实训教材,构建校内认知实训、金融基本业务技能实训、理实一体化课程、顶岗实习、金融发展趋势研究的循序渐进实践教学体系。

(三)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平台

为了更好地研究金融实践问题、构建与金融实际需求相联系的金融课程体系,应该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需要成立校企合作金融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校企合作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开发校企合作金融学研究工作室、举办校企合作“金融大讲堂”等活动。

(四)建设网络学习平台,构筑全方位学习环境

建立金融学专业教学资源库,覆盖专业介绍、专业认知、课程规划、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训实习、第二课堂、社会服务、图片展示、相关网站链接和在线答疑等栏目,全面反映金融学专业建设内容和进程,同时开放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与兄弟院校共享。

(五)引入第三方评价,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为了保证“四维一体”教学模式的落实,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接受来自学校外部的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校内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业绩考核的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考核,引导学生变被动式的应试学习为主动式创新性学习,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课堂实训、课程实验、校外实训、金融研究报告、期末考试成绩等。鼓励学生考取“CFA”、证劵从业资格证等金融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考试,可以免考相应科目。一些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分段教学、开放课堂”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探索加入业绩考核的模式,就是对学生在开放课堂实战演练过程中取得的实战业绩作为一个考核因素。

三、结束语

降低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统计性歧视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提升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兼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模式的相关内容涉及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多方面教学任务,因此对学校管理与教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与专业相关行业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培养,专业领域的分析与研究,教学内容与标准的制定等等,都决定了“四维一体”教学模式能否成功。降低学生就业统计性歧视不是靠用人单位自动放弃歧视,而是靠普通高校自主提升能力与素质。从而逐步过渡到我国高校没有层次高低的划分,只有类型区别。用人单位选择人才首先是按照自己的用人类型去选择,而不是学校层次高低。

作者:孙红梅 张震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吕联生.贝克尔歧视理论视角下大学分级对大学生就业的统计性歧视问题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137-140.

[2] 刘宁,于基伯,周红肖.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42-244.

[3] 吕莎.大学生就业中经验歧视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4.

[4] 李昌军,贾磊.“四维一体”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03:71-74.

经济学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学科竞赛;项目;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的形式多方位考查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系列化课外实践活动[1],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有显著的作用。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和创新化,旅游行业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旅游院校不断探索赛教融合等人才培养的多维协同模式。本文主要探讨基于“项目+竞赛”的实践能力驱动机制及路径,以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一、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现状

(一)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

目前,国内针对在校生且较有影响力的旅游类赛事主要有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创新策划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这三项赛事均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权威性强,影响面大。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面向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高职、中职学生,分导游服务技能和饭店服务技能两个板块,主要是个人赛,既有理论考核又有现场操作,侧重专业服务技能与应用能力考查。另外两个大赛主要面向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院校、跨专业组建团队,设计作品涵盖旅游线路、文化创意产品、营销推广方案和微视频等,侧重考查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二)多院校参与,覆盖面广

国内旅游院校积极参与三大赛事,通过比赛找差距、促交流、寻合作、促成长。以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为例,该赛事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第十届吸引了来自全国298所高校的1800余支队伍、9200余名师生参加。第十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也吸引了来自全国371所高校和中职学校的1160名选手参赛。除比赛外,每届组委会还会举办旅游教育论坛等活动,为各院校搭建交流平台,丰富参赛体验与收获。

(三)多学科融合,综合性强

创新策划大赛要求参赛团队围绕特定旅游地设计创新创意作品,并在决赛现场展示和讲解。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的参赛作品涉及文创产品、营销策划方案等,多方位检验参赛团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及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运用能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内容涉及导游词创作、现场讲解、突发事项处理、形体礼仪、服务技巧及才艺展示,引导学生重视职业道德养成和人文精神积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和突发事件处理及团队组织等能力。此外,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还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这些比赛同样具有多学科融合和综合性强的特点。

二、“项目+竞赛”的实践能力驱动机制

竞赛训练、项目训练都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同精神,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及团队的发展。“项目+竞赛”的能力驱动机制如图1所示。无论是竞赛项目、创业项目还是科研项目,都要基于课堂及社会实践的知识输入。学生在组建团队申报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研讨、开展行业与市场调研、制作方案等,这既是知识探究及运用的过程,也是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过程。项目周期相对较长,一般为1~2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项目经过提炼后可以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实现项目的迭代优化。竞赛训练一般周期短、强度大、导向明确,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能较好地训练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人及团队发展。项目训练与竞赛训练是相互促进、融合互通的,两者在团队组建、选题凝练等方面可以实现协同,但从项目训练到竞赛训练是一个能力进阶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团队的能力。

三、“项目+竞赛”双驱动的育人模式创建路径

我国旅游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高校要对旅游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新思考、全新规划、全新设计[2]。本文基于项目训练与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结合安徽财经大学实践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改革研究,重点围绕教师端、学生端、学校端、校外资源端四端协同,构建“产—教—学—研—赛”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提升模式(具体如图2所示),分阶段以课程实践、项目训练、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进阶(具体如表1所示)。

(一)建立四端协同的产、教、学、研、赛育人机制

旅游人才培养要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导向,注重产业的参与。包括合作企业、旅游实践基地、产业导师等在内的外部资源,既是学校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也是人才培养的协同者。教师端的“教”与学生端的“学”都离不开产业实践。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多次组织学生赴景区、旅游企业开展课程实践教学,邀请校友、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开展讲座,寒暑假组织本科生参与导师课题调研,为学生申报大创项目、竞赛项目等提供了现实素材,促进了校企联动及产学研合作。教师端是联系学校端与学生端的桥梁,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经验等都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师端以专业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为主,以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为辅。教师主要致力于教学改革,通过挂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产业实践。学校端主要致力于实践教学平台打造与规则制订,要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创业孵化中心、创客训练营等对师生的赋能作用,同时做好校外资源统筹工作,举办校内学科竞赛,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为了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校积极探索构建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国家级、省级、校级和A、B、C三级三类实施体系,积极优化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开展模式,构建集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于一体的育人理念,分类分层组织开展相关竞赛活动。学生端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学生通过课程实训、项目训练与竞赛训练,提升自身能力。以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为例,策划方案可以成为案例反哺课堂,为低年级学生提供范本;优秀的成果也可以转化为旅游目的地的落地方案;竞赛还能促进旅游企业与旅游院校学生对接,帮助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对学校而言,竞赛也能促进旅游后备人才培养,向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由此形成“产—教—学—研—赛”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二)构建三阶段推进式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1.储备阶段: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为一年级学生设置了通识教育及会计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涉及旅游学概论和专业导论。此阶段主要是夯实学生的经管类学科基础知识,专业课程开设得较少,教师端主要依靠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和学科竞赛参赛作品,让学生提前了解项目和竞赛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可以邀请大一学生观摩项目或竞赛指导,让学生意识到团队融合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参与团队学习与分享。对于学校端,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竞赛氛围,同时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2.提高阶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积累和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二年级的学生既可以独立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可以组建团队参加校内外学科竞赛。一般而言,二、三年级学生是项目申报与学科竞赛的主要力量。学生可以在参加专业竞赛的基础上,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综合类赛事,实现专业竞赛与“三创赛”“互联网+”比赛的协同。这一阶段,任课教师要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引入项目与竞赛单元,可以系部为单位,统筹安排课程技能训练。在项目申报及学科竞赛前期,指导教师要做专题辅导,开展系统范式培训,跟踪学生的项目撰写进度,适时纠偏,强化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在项目或竞赛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答辩,并从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核[3]。可以通过项目与竞赛训练对学生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校内竞赛主要有“未来之星”导游大赛和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未来之星”导游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余届,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已举办4届。这两个比赛从第一届起就由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旅游学会共同主办,面向全校学生,成为校内学科竞赛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学校端在这一阶段要做好平台搭建工作,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校园突围赛,引入相关合作企业,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竞赛辅导,并积极申请省赛、国赛的承办资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历练机会。

3.提升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