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输出的发展策略

中国资本输出的发展策略

      1 价值链上比较优势分工

国与国之间的分工是在价值链上比较优势的分工。外国直接投资并不简单是一个资产交易过程,包括了非金融和无形资产的转移。企业是否应当向国外发展取决于行业性质、国家比较优势和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地位。

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基本增值活动又分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上游环节包括材料供应、产品开发和生产运行。其中心是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产品技术或生产规模。下游环节包括成品分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其中心是顾客和销售渠道。如果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则应当采用全球策略,如果优势来自于下游环节则应当采取地区性的产品策略。关键是要保持在战略环节上的比较优势,而并不需要在所有的环节上都保持比较优势。战略环节要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很多非战略性的活动则可以以合同的方式承包出去,尽量利用市场合作以降低成本。

在香港和大陆的分工中香港主要是在价值链的后半部分发挥了商品营销的功能。其优势来自于香港的信息、销售渠道、营销和组织能力。中国大陆则发挥了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的比较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20年之后,中国不仅在某些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商品营销上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如果在高科技产品中有一个环节,例如产品装配是劳力密集型产品,那么中国企业就会在这个环节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现代化的运输和信息使得产品分工更加仔细,可以在一个产品的许多个生产环节上进行分工。中国的资本输出既可以在上游环节开展,也可以在下游环节突破。

2"早半拍"准则

之所以港台企业来大陆投资成功的概率远远高于欧美企业其主要原因是港台企业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和大陆所拥有的比较优势非常容易结合。

一般说来,港台经济发展程度比大陆早10~20年。或者说,港台的经济发展程度比大陆刚刚快半拍。港台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市场消费形态和大陆相差并不太远。港台企业生产的产品更能够适应大陆民众的消费习惯,所以港台企业比较容易利用大陆的比较优势。

欧美的经济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中国,消费形态和市场规则和大陆相差较远。他们的企业很难适应中国的经济环境。双方的合作具有较大难度。欧美企业来华投资的成功率远远低于港台和新加坡企业。

从战略行为论来看,跨国投资就是一个寻找战略同盟军的过程。港台企业很容易在大陆找到同盟军。而欧美企业来华就比较难于找到合适的伙伴。同样的道理,如果港台企业到非洲或者某些拉美国家投资,由于双方在发展程度上相差较远,投资的效益也就比较差。

如果我们按照世界各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为参数,将世界各国排个队。那么,最容易合作的国家也许就是在这个排列中比较靠近的那些国家。或者说,如果甲国比乙国的发展程度早半拍,那么乙国可能是甲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选择。如果两个国家的排列次序相差较远,那么,外国直接投资的效果就要差一点。这也许可以称为跨国投资的"快半拍"准则。

3 中国资本输出的地区选择

按照"快半拍"准则,中国资本输出的最佳地区应当是那些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和中国仅仅差半拍的国家和地区。也许东欧和中亚各国比较符合这一条件。

东欧各国的工业基础不比中国差,民众的教育和工人的技术水平不比中国差。但是,有些东欧国家国内市场化的程度不如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也远远不如中国。东欧各国出口能力很差,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什么竞争能力。从这些方面讲,中国的经济发展比东欧各国快了半步。中国和东欧各国之间的合作能够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

外资直接投资最终都要解决一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问题。各个国家的目标几乎肯定不完全一致。例如,对通货膨胀的宏观管理,保护就业,对未来的预测,政府目标和国家长期目标也许并不一致等等,在利益和成本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分配也会出现许多矛盾。这些分歧必然会导致各个国家所追求目标不一致。因此,资本输出就一定要追求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必然具有时间性。要设法保护这个共同目标尽可能存在于更长的时期。

中国的产品价廉物美,比西欧产品更适合于东欧市场。中国企业的运行规律和东欧各国企业更为相近。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中更容易得到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持。在国际合作中每一个国家承担不同的责任,各自去追求它的目标的一部分。必须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目标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中国开发初期最需要的是资金和关于传统商品的市场信息。需要解决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问题,建立民营企业,发展体制外经济成分。到了90年代后期,中国所面临的是产品市场和国内就业问题。东欧各国在目前要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外汇储备、出口额和税收,关键在于解决资金短缺和扩展市场渠道。中国有可能带动东欧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走向世界。跨国经营的过程是跨国公司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为,但同时也是帮助所在国开发比较优势,从而达到双方互利的过程。只要中国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双方就存在着长期合作的前景。

4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根据在世界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各国都有各自得"夕阳工业"和新兴产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生产国。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平均工资水平上升,这些工业逐渐成为夕阳工业,随后被转移到日本。日本在六十年代的经济起飞就得益于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当日本失去了比较优势之后,亚洲四小龙迅速取而代之,成为"雨伞王国","鞋帽王国"。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逐渐转移到了中国大陆。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改革开放20年以后,沿海地区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程度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上升,不少传统的支柱产业,例如轻纺产业,玩具、包箱等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为了持续发展就必须迅速实现产业升级,集中财力、物力和人才发展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事实上,在沿海地区的一些生产自行车,纺织品的企业已经开始把他们过剩生产能力向内地转移。通常人们认为,中国尚且存在着非常广阔的内地市场,所以当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上升之后,这些产业会逐步向内地转移,而这个转移过程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不过,放眼全球,这个产业升级的过程完全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沿海的夕阳产业不仅可以向内地转移,也可以向那些发展程度尚且不如中国的地区转移。在上海、广东的夕阳工业向甘肃、新疆转移固然可以降低成本,帮助开发西部地区,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有效地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规模。因此,夕阳工业的扩散转移过程应当是全方位的:在国内由东向西扩散的同时走出国门,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向一切能够开发市场的地区发展。

5 中国资本输出的主体

中国现有的许多对外经济合作机构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他们的规模比较大,也具有一些经验。但是,如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由于内部产权不清,缺乏正确的激励机制,他们不仅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加暴露出许多弊病。在没有彻底改革之前,很难指望这些企业担负起资本输出的重任。

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在国内竞争中迅速成长起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超过了国有部门。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对外交往的人材和经验。因此,应当在今后有计划地扶植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在各种对外政策上解除对民营企业的约束,提高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鼓励更多的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向世界。中国未来的资本输出的主力军必然是那些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