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创新培养路径

卓越工程创新培养路径

本文作者:潘高峰 戴传波 刘艳杰 邹晏秋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卓越理想教育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每个人都会被崇高的目标所引领,不断追求卓越[2]。工科高校的大学生要树立人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不断追求卓越,努力站在世界的最前沿,立志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卓越工程人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制定人生的长远规划,又要树立短期的目标,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卓越理想。坚持理想才能有保持学习的恒心,尤其现代工程人才,面对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领域无边无涯。现代工程科技涵盖的知识面广、范围大,因此在学校研究学习期间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坚定卓越理想信念,相信通过努力和磨炼会取得优秀的成绩。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面对不良诱惑,要学会克制,志存高远。要有秩序地安排好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把握自己,把握未来,把握机会,走向成功。

卓越品德教育

追求卓越,需要品德的完善。培养卓越工程师要具备优秀的品德[3]。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有所提升,达到更高的层次。文明做人,文明处事,学会理解和宽容别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和帮助同学,共同发展和进步。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平和心态,与学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善于发现每名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独特的个性,为他们创造宽松、愉快、温暖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目前高等工程教育所强调的侧重点之一是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4]。帮助引导学生确立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自己、对学校、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保证考试、评价、实验数据、实习报告等结果的真实性,严格要求自己,不弄虚作假,坚持诚信为做人原则。培养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和将要从事的相关工作,学好学精专业知识,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铸就爱岗敬业的责任心。

卓越精神教育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科技创新,关键在创新人才,基础在教育创新[5]。培养卓越工程师要有科学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夯实工科专业教育的根本,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将学习的科学理论知识与自身的想像力和判断力结合起来。在工程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创新思维,具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创新精神需要正确的方法指引,引导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以不断发展的眼光、锐利的思维、勇于打破常规的思想,去探求科学的未知领域,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求真求实,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精神。

卓越素质教育

人文综合素质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基础[6]。鼓励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和自愿服务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不断适应社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体验一定的社会角色,遵守社会的行为准则,试着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改造自我主义的个性,做到和谐相处,提高修养,增加社会阅历和经验,丰富社会知识,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时有效地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7]。从事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研究的工程人员,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修养,以此开拓创造性思维空间,丰富想像力,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可见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人能否成功主要因素在于心理素质。所以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大学四年的学习有自信心和自制力,对自己的人生有立志成才的信念。但人生不会永远都是坦途,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敢于面对困难、勇于迎接挑战,相信自身的能力,及时调整心态,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必能学有所成,为将来成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

卓越能力教育

要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因此卓越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创新能力的培养[8]。卓越工程师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发展适应能力相对要更加宽厚、更加深入。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教育学生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立体交叉式知识结构,把科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工程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为此聘请社会成功人士、学术权威、文化名家进行讲学,创建更多的精品课程、讲座和活动。并有所选择的借鉴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精心设计、优化完善,加大学生的创新空间,增进追求卓越的能力。卓越工程师既要求具备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素养,同时更要能运用深厚的专业知识去研究具体工程实践问题,卓越工程师在吸收科学和工程实践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创新能力。高等工科院校需构建完备的现代化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和网络助学平台,支撑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应引领学生自主体验知识累积、感悟、内化、总结的系统过程,在此基础上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形成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团队协作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础,特别是工程科技活动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汇集大家的智慧,围绕工程科技的核心内容,形成团结、协作和交流的良性高效的学术研究环境。因此要培养学生要有整体协调能力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全身心融入到团队当中去,在此过程中有意识的提高具有弹性的卓越能力。可以说,创新能力涉及了知识获取、观察、认知、分析与判断、信息处理、动手、想像、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内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9]。

卓越发展教育#p#分页标题#e#

科学技术飞跃式的进步将整个世界推入新的时代,各行各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工程既要应用于自然科学,又要基于社会科学和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因此,卓越工程师的教育也要与之相适应,进一步完善工程教育专业体系,建立多样式学习模式,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卓越工程师教育要改变封闭的培养模式,向世界开放争取合作,开辟国际化培养道路,深刻把握世界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学习国际经验、拓宽国际视野,进行国际间交流,吸纳多元的先进文化,为提高竞争力加入国际大工程建设储备知识和力量。总之,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是历史赋予工科高等学校的重大责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立足学校的发展,找准方向,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具体工作中去,为学生铺筑一条通向卓越、通向成功的道路,也一定会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