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特色学科创建思路

电子特色学科创建思路

本文作者:向瑛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层次化、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方案

按照“强化基础、突出实践与训导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上设计了“三个层次、四个模块”课程体系。“三个层次”分别是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公共基础是理论课程的第一个层次,包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数学》、《政治理论》等基础通识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又为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科基础是理论课程的第二个层次,包括了《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技术》等工科电气信息大类专业所需的学科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别于其他工科大类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电气信息大类内部的公共学科基础平台。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既培养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素质,又为下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是理论课程的第三个层次,分为专业限选和专业任选两个部分。专业限选包含《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四门课程,专业任选包含了《传感器与航空电子测量》、《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通信》、《FPGA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遥控遥测系统》、《航空电子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与专业发展前沿相关的课程。学生在这一层次的学习上,可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实现自主定向、学业分流,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人才。“四个模块”是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航空电子系统,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与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四大模块。这四个主要模块从内容上构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实现自主定向、学业分流提供了构架和指导。

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案

“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多年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这一模式,通过“五个过程”构成该专业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五个过程”分别是课程配套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该专业各主要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配备有相应的课程实验,这些配套实验一方面是为了配合与加强对应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与素质。每门实验课程均从验证性实验开始,以设计性实验为核心、用综合创新性实验为总结。课程设计、开放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则是重点锻炼学生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思维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最终达到业务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养成的目的。

适合于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和讲义建设方案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和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教材建设分三种情况:①对于基础类课程,拟选用教育部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审定)教材、21世纪推荐教材、部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②对于与外语联系密切或前沿性的课程,拟采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③对于航空电子类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践指导书,拟采用自编或与航空单位进行联合编写,通过出版的航空电子类教材,以提升本专业教材建设的水平和特色。

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本着“为我所有”和“为我所用”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引进、培养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师资队伍人才高地建设。建立“兼职教授”“、双聘教授”制度,面向航空单位和国内高校聘用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电子类学科专业建设的带头人,继续加强以学科或专业方向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课程群建设,将最新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同时以在企业或学校进行“传、帮、带”的方式,促进校内中青年教师的成长。高校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办学特色的竞争,只有重视和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南昌航空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工专业应在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的框架基础上,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在教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特色教材、课程体系与内容设置等方面的研究与建设,探索具有航空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强基础、具特色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