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空间设计创新研究

地铁空间设计创新研究

摘要:地铁建设已经进入高峰期,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技术介入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趋势日益突出。从基于地铁设计的相关研究推及到基于新媒体技术地铁空间创新设计的方法和内容,并从地铁空间创新的源动力、构建地铁亚空间的理想范式、探索“人本空间”概念三个方面得出最后结论

关键词:新媒体;地铁;空间;设计;创新

中国城市轨道建设进入了高峰期,“地铁时代”已经到来。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30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共计133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152.8公里。[1]预计2020年的地铁线路规划总里程将达到6100km。地铁加快人们的出行、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相对来说安全、低污染,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和经济大国来说更为适用。与此同时,随着设计体系的不断完善,地铁空间设计的创新脚步也逐渐放缓,包括空间设计、自动化技术以及导向设计在内的技术与设计各方面都处在一个较为稳定却缺少生机的阶段。体现在使用层面,目前较为完善的地铁空间只是满足了人们出行、换乘的需要,地铁空间与人的互动还很有限。可以说,地铁空间设计亟待寻求新的依托点进行创新与突破,面向“人文地铁”的设计提升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新媒体技术应用就是一个较为适合的依托点。以新媒体技术作为地铁空间设计突破有着时代性。如今,以互联网和移动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无到有,从可选到普及,这个变化表明了新媒体已经脱离了媒体范畴,成为了一种工作生活的必备条件。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应该看到,近些年我们国家在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等方面的建设和应用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这项宝贵的发展成果应用在地铁空间设计创新之中必将造福于民。

一基于地铁创新设计中的相关研究

基于新媒体的地铁设计创新目前还鲜有专门的研究,是设计创新方面的一个空白。另一方面,与地铁空间环境设计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理论成果。地铁空间的新媒体革新实际上是人文地铁、人居地铁建设的一个部分。自上个世纪以来,人文与社会学研究中关于地铁空间、文化属性等课题在自然科学、社会与艺术等领域互相渗透,在许多方面影响了建筑学与人居规划学。相关文献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来看,可分为如下几类。

1关于地铁建设与空间形态的研究

虽然“地铁亚空间”这个概念还未被相关行业与专家提出,但与之相联系的建设与空间形态理论已不鲜见。由于地铁也属“舶来品”,因此西方相关理论已经比较成熟。意大利地铁建筑师VittorioGuglielmetti,PiergiorgioGrasso等提出了围绕城市本源形态进行地铁线路选择和施工方法的有机结合,为人文层面的空间形态构成创造了条件。由于我国地铁建设长度已有相当的积累,因此在地铁内部结构空间层面相关研究已较完备,比如地铁空间高度、照明设计、行进线路优化、指示系统、车辆内部空间等等,研究者包括罗玲玲、李艳、汤雅莉等。扩展到地铁地上与地下整合空间,即与城市其它空间模块相对应的亚空间状态,盛来芳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区位的空间耦合发展”的概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索了轨道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空间适应性改变的驱动力。从研究内容上,建筑细节和城市宏观视角的研究都可查阅,位于二者之间的地铁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衔接以及人文内涵的提升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2关于“人居地铁”、“人文地铁”的研究

地铁空间包括建筑层面和人文层面,后者是更好的提升地铁在城市中的多方面功能的关键点。从“使用”到“好用”是需要城市与地铁规划者思考的问题。从各地风格不同的地铁标志到各种各样服务人群的地铁空间功能设施,再到地铁模块针对城市商业、人居地块的合理安置与规划,人文地铁的理念正在不断普及、深化,促成了我国地铁建设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居关注的是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人文则意味着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从人文的角度关注人居可以避免城市规划中的机械化、模式化,可以有针对性的在现有城市居住形态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张雷錾以江阴为例进行了相关研究,重点围绕居民的“归属感”、“领域感”及“自我价值实现”。1976年建立的国际人文人居组织(HabitatForHumanityInternational,HFHI)首先对人居建筑和人居环境做了基础层面的定义与倡导,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从研究方法上看,人居主义延伸到地铁城市空间也有了一些探索性成果,尤其是对地铁亚空间的人文属性定义、人文边界等方面丰富了整个研究体系。另外,建筑学中基于人居关系的城市规划与空间处理也为地铁亚空间的相关研究方案提供了借鉴。

3关于新媒体和信息传播方面的研究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其研究外延还相对封闭,整个新媒体范畴处在与设计、工程、人文等学科相并列的地位。随着媒体时代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覆盖所有学科的一种研究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地铁空间设计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这一点为创新突破口。北京大学陈刚教授在其所著的《创意传播管理》一书中对新媒体和互联网都有着较为新颖的论断,提出了“互联网不是媒体”这样一个观点。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互联网逐渐形成了一种数字生活空间,成为思考传播问题的前提。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考地铁空间的革新,也可以借助新媒体这样一个点来展开。这种扩展开来的新媒体背景使其具备了成为空间设计依据的属性。

二新媒体技术的地铁空间创新设计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地铁空间创新设计主要从信息处理、空间互动、媒体互联等方面展开。同时,根据对地铁空间类型的分析,为地铁空间设计研究找到依据和提升方向。

1方法

1.1信息处理的扩充

当前地铁空间的信息展示以固定展示为主,部分地铁线路应用了注入车次时间等带有时效性的信息展示。应该说,站牌、地图、行进方向等固定展示设施是地铁空间设计的基础部分。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时信息处理而成固定展示后者对于乘坐舒适度而言更为重要。

1.2空间互动

目前国内地铁空间除了满足基本交通功能之外,大多以商业广告和单纯装饰性壁画为主,空间的互动性不强。这里所说的互动,是指艺术的物质外在形态产生的物理互动,通过作品的艺术形态呈现形式、人的零距离触摸、声音、光等,形成直观互动体验。斯德哥尔摩的地铁音乐楼梯就是典型的地铁空间互动作品,此外上海地铁站也出现了可以与乘客互动的商业LED广告。真实空间互动由于视觉客观,一般都以实体形式存在,有着一定的单元性,有些还包含着商业性目的。真实空间的互动可以让人真正的动起来,摆脱地铁乘坐的枯燥;同时,特定的内容还会引发乘客的进一步思考,实现一定的宣传目的和社会效益。

1.3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应用将空间和人联系起来

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城市生活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于基于计算机和手机的互联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还引入了用户的真实身份而使得这种人际互联更为可信。就像人们足不出户网购商品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一样,社交媒体可以独立完成很多实在的工作,已经可以替代真实空间的工作程序。在这种大背景下,地铁空间作为部分城市居民频繁使用的空间,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媒体节点,利用新媒体将人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变被动乘坐为主动乘坐,积极寻求地铁空间基础功能之上的增值空间。

1.4新媒体应用是地铁亚空间研究的一项重要方面

地铁不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要合理调配交通资源,还要拓展商业资源、文化资源,并让其合理融合。地铁亚空间定义的提出是城市人居与地铁文化的落脚点。20世纪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越来越重视学科融合和人文提升,这为地铁亚空间的定义和扩展提供了学术支撑。针对地铁空间类型和特性的研究将会很好地梳理出其基本功能、升级功能和附加功能等模块,这样新媒体技术的嵌入和应用就会有章可循。按照这样一个构想,地铁空间创新设计将会具有整体性,即针对地铁功能分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和提升。总之,从空间设计之外的时展要素寻求设计创新是一个崭新的尝试。从根本上说,关照时代性,就是关照时代中的人群及个体,就会达成老百姓真正喜欢、用着方便、积极参与的空间设计变革,形成内在革新动力。从新媒体应用出发,赋予其真正的人群互动性和人本概念性,构建静态地铁空间和动态人群流线的和谐关系,也成为政府在当前形势下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课题。

2内容

2.1当前地铁空间设计局限性问题研究

由于建设速度井喷式增长,我国地铁建设不可避免的出现诸多问题,体现在地质结构不达标、建设事故、选站及线路不合理、地铁使用人群层面问题(如人际关系冰冷、不文明乘坐、性骚扰等),其中,地铁空间浪费与功能性局限是突出的问题。地铁目前大都只停留在实现交通运输层面,丰富的空间结构和便利的城市节点安排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从地铁使用人群的功能需求、行为需求、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等方面分析地铁空间功能属性的扩展问题。地铁空间设计目前体现在设计功能“相对饱和”的一种低级别状态:即地铁空间虽然满足了人们乘坐、换乘以及等待等主导功能,但这些功能大多是基础性的,人们对于地铁和地铁空间的感受也是被动的、机械的。总的来说,地铁设计还未能从“人本”的角度来思考设计问题。这种低级别的设计状态研究将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让相关设计转变变得有的放矢。

2.2从“人-新媒体-空间”模型梳理出地铁亚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前景

城市规划中空间被分为核心构造性空间、地面辅助流线空间、人际交互空间和设计与艺术性空间等类别。如果将地铁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子类,那么地铁亚空间也同时具备这些属性,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强化。各个形式的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构成了地铁空间的有机性,也成为城市亚空间最具时代感的一类。核心构造性空间属于建筑设计范畴,从引领、换乘与疏导等方面确定地铁的功能性,是其它空间的基础。地面辅助流线空间属于城市规划学范畴,即界定地铁与城市其它功能模块的区别与联系,营造出地上亚空间形态,要注重与其它亚空间模块的融合。人机交互空间属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范畴,重点考察地铁人群营造出的软性空间,包括识别、规避、交流、互助等多各方面,在硬性框架内形成立体、生动、人性的驻扎与流动内容。设计与艺术性空间侧重人文学与艺术学,是一种特殊功能的空间形式,以设计为框架,以艺术主张、展示与影响作为内容。在这四个空间层次中,前两者都已经在目前的地铁空间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际交互空间是空间创新的一个突破点,新媒体技术的融入将会更好地丰富和完善地铁空间的人际交互功能,同时为艺术性空间做好充分的准备。“人-新媒体-空间”的模型打破了现有“人-空间”模型的模式简单化、功能功利化的弊端,可以有效地借助新媒体技术激活人与空间之间的各种可能性。在这个模型中,新媒体即充当实际设计的接口供乘客利用,还可以创造虚拟媒体互联的重要节点,让人们将地铁乘坐与日常工作、生活无缝连接起来。

2.3“人本空间”的理想范式研究

将设计局限在空间本身是有局限的。同样,将人机械的放在空间中同样会造成设计的呆板,甚至错误。本研究强调将地铁空间的功能性和新媒体空间的虚拟性结合起来,主要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人本关怀优势。无论是实体空间还是虚拟网络,新媒体技术将会让地铁乘坐变得更为方便、贴心、高效、快速。这种“人本空间”地铁空间走向城市空间、由城市空间映射地铁空间的互动机理与引导。这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人本空间”研究还具有一定的推广性,运用“关系映射法”可以进一步把握和研究城市空间的设计与运行升级,进一步梳理出人们工作生活习惯对于城市空间设计的影响。总的来说,这种范式研究首先针对地铁空间现有存在的问题,从功能提升、交通扩展、文化设施配套、空间提升等方面构建地铁新媒体空间的有机环境和理想范式,为地铁时代的城市规划与功能设置、交通组织、空间优化和人文层面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三结语

1将新媒体研究作为地铁空间创新的源动力

新媒体已经不再限于媒体范畴,而是提升到一种与人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方式。这种转变使得传统空间状态必然无法满足时代的变化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空间设计与利用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以新媒体为视角推动空间设计的根本性转变是较为新颖的一个提法,建议新媒体研究和地铁空间设计研究二者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阶段,基于二者的综合性研究有着较好的研究前景。

2综合运用认知地图和定量研究构建地铁亚空间的理想范式

认知地图可以更为准确的体现地铁亚空间对于使用人群的总体印象和整体感受。以此作为出发点,结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定量分析所形成的参考数据,强调从现实空间走向理想空间的城市空间模块研究,体现研究方法的创新。

3探索“人本空间”概念的理论研究和实现

相对于实体空间,人文空间是空间研究和设计的下一个阶段。每次空间设计的变革都基于空间限制与人本需求二者间的博弈。新媒体技术对人的生产、生活甚至是思想的进一步提升与解放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技术与服务的需求也更为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计空间出现局限,必然会造成一定的使用障碍。解决这个问题,最核心的点是人本关怀。技术是没有感情的,但开发、应用技术的是有感情的人,这是不能忽略的。新媒体技术将为人本空间的实现添加重要的助推力。相对而言,人本空间的概念所关联的学科较多,其定义、扩展和实现都需要一定的研究努力,这也是一项重要创新和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干峙.论城市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陈刚,沈虹,马澈,孙美玲.创意传播管理:数字时代的营销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张庆贺,朱合华,庄荣.地铁与轻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培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5]布赖恩•哈代(著),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黎地铁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2010

[6]罗玲玲,吴向阳,程皖宁.深圳地铁车站空间高度最优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3)

[7]陈帅.城市地铁站点的公共空间研究.硕士毕业论文.长沙理工大学,2011

[8]汤雅莉,杨豪中,张硕.地铁空间中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张雷錾.江阴构建人文生态人居公共环境方法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6)

[12]魏青.南京地铁空间的人文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010

[13]郭晓阳.王占生.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程序•方法•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作者:郭晓阳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