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护岸工程规划

河道护岸工程规划

 

0引言   河道护岸是指设置在容易发生崩塌的山坡沟段或者容易遭受冲淘的山脚,通过控制水流流向从而达到防护河岸以及沟岸的水土保持建设。传统的河道护岸工程规划在设计时,主要基于河道安全性的考虑,通过砌块或者混凝土等硬性材料给河道穿上一层龟甲,形成一个封闭性的体系来提高整个护岸的强度以及抗洪能力,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却忽视了河道建设对于生态系统,整个河流环境以及周边动植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沿岸水生态循环系统的发展,使得周边动植物链发生隔断,同时也引发了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沟通的不顺畅性,河道成为了一个进大于出的系统,这与人们发展生态城市的初衷是违背的[1]。因此,在实际河道护岸工程的规划中,河岸整体的防洪质量不但是作为工程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设计者,还应该考虑设计的河流护岸能否给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场所,护岸是否达到生态标准的要求以及其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如果能有效地在规划中未雨绸缪,将设计与问题相整合,就会实现防洪与生态的双赢。   1河道护岸的发展理念以及现状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周边的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分布式公共绿地、公园以及整治河道水环境等工程的建设。传统水利建设经历了农村、都市、环境以及生态水利4个时期,由原来的排涝、抗洪、引清逐渐向景观水利的方向发展。目前,河道环境整合治理中一个比较流行的元素是对于生态护岸的建设,通过一切以水边生物为主的核心思想,将整个河流营造成接近自然状态的水边环境。在目前,水利以及生态整合得比较好的国家是日本。早在10年前“新水”概念提出后,日本水利部门就在相关试点推行了生态护岸的建设,随后荷兰也加入到了自然与人相处的水环境的建设之中。在现代生态型护岸主要出于以下的设计理念:调节水位以及滞洪补枯,通过自然材料来构建一个具有渗透作用的系统,在水源丰富的季节,水源向四周分散储存,而一旦进入枯水时期,周围地下水则通过反渗的作用进入河道,进而实现调节水位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针对河道不规则的结构将河道设计成互补的结构,在实现绿地与水面扩大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与岸边树林以及绿地之间遥相辉映的格局,从而使周边动植物栖息空间连续性的增强,这些对于生态系统的丰富以及稳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多样性的自然环境可以使河流的自净作用增强,呈现一派水草茂盛、河水清澈见底的自然景观[2]。我国现有的河道护岸一般还是沿袭传统河道护岸设计的方法,以满足蓄水、排涝以及防洪等作用为前提,然后重点投入在对于混凝土材料以及砌块石结构的设计中,对于河道与周边生态、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一致性在设计时很少考虑。因此,使得目前我国城市河道渠化的现象严重,给陆生以及水生动植物的繁衍带来了极大的限制。而剩下的另一些地方,在规划的时候主要强调河道的防洪功能,造成生态环境与水土环境之间的割离,生物链以及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也给水利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3]。虽然在我国一些地方其护岸或者堤防的设计中已经逐渐引入环境水利的设计理念,例如草皮在堤防中的应用,但是从整个水利建设宏观来看,关于我国生态护岸与水利工程的整合目前仍然出于探索阶段。   2生态护岸的探索   2.1河道护岸设计形式的选择   生态型护岸的设计结果应该是通过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或者单纯的植物材料的使用,构建一个具有改善坡脚不稳定性,满足结构强度,抗侵同时又涵盖自我净化修复功能,能够实现各种不同层次动植物之间共生的水工结构。基于这种结构,很多河岸设计者针对生态型河岸提出了不同的设计形式,例如生态袋、渗水混凝土、土工格栅边坡加固以及植物根系加固技术,虽然是不同的设计形式,但是却有着共性的东西:一般而言,为了有利于植物生长,使其能够营造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并且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加固堤岸的稳定性,护岸在设计时都涵盖了一定的孔隙率。另一方面,设计应该能够保持河水与地下水之间良好的沟通,进而满足生态循环的效果,而且造价相对于传统混凝土工程而言,不是很高,需要维护的时限也不是很长,再就是一定的柔性,能够与不同线性的河道形成互补[4]。并不是不同的河道护岸的设计都能满足不同河道设计需求的,具体选用何种设计方式依赖于坡面的形式。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对于坡面比较陡的河道而言,渗水混凝土以及砌石等半柔性的材料比较适宜,而相对坡度较缓的河段,在规划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土工格栅或者生态砌块等较为柔性的设计结构[5]。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合的季节以及给与一定时间的养护以消除植物休眠以及强度偏低的限制,笔者建议河道护岸设计的格式应该根据不同的河段灵活整合以满足不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2.2护岸上植物的配置   植物在护岸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植物能够提高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能力,净化水质,固定土壤。(2)也能够改善土壤的性质以及结构,使得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改善作用都会进一步增加。河道护岸设计人员在植物选取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以及水位的特点,结合层次分明,景观效果等多重要求,最主要的是要达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一些水流比较平缓或者水位线不是很高的河段,可以结合河道的特点来种植一些美观的生态植物,在美化水面的同时,能够给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净化水质,必要时可以实现块状与混合植物交叉的形式进行种植。而出于常水位和洪水位之间的区域,是一个枢纽,应该重点治理,对于河滩植物的选取,应该具有一定的耐短时间水淹的性质,而河坡主要是发展湿生植物,河道中种植的植物由于长期处于水中,耐水是必然的,还应该尽量实现群落化的格局,使得不同物种之间根系交错,生态互补,同时为了美观,应该保持一定的层次性。洪水地段对于植物的要求很高,应当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能够形成片林结构更为适宜,同时为了避免冬季洪水区段出现景观萧条的状况,在上游区段,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常绿植物。对于植物物种的选取,符合气候环境是前提,对整个河道来说不能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的格局。在污染比较严重的河段,选择一些文献中有相关记载的环保型植物,能够消除水中一些有毒的或者超标能够引起植物富营养化现象的植物,而水边则要选择一些根系发达,管理不是很严格,具有较强固土功能的植被。设计者要拓宽思路,结合生态学、工程学、水利学的知识,相互补充,才能形成一套有效的设计方法[6]。#p#分页标题#e#   3结语   河道护岸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对于其规划,不应该将眼光停留在过去,仅仅在河道护岸的防洪能力进行规划,还应该考虑怎么对河岸进行相应的生态系统恢复。相关规划者在理清我国河道护岸目前面临的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将设计的方向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打造具有自我修复以及净化功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而不仅仅是依靠大量人工的结构来取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