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系统年度述职述廉汇报

市科技系统年度述职述廉汇报

考核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代表市科技局党组,就年度履行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述职,请批评指正。

年,市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照市委、市政府“新起点新阶段新目标新局面”的工作要求,以贯彻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为主题,以实施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规划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敢于担当,勇争排头,全面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为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了有效科技支撑。我局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先进集体。

——市政府牵头申报的“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市政府联合省科技厅承办了“年科技部科技下乡活动”,向全国、全省展示了我市科技服务“三农”的丰硕成果;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实现产值1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6%,提高3.4个百分点,连续第九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

——超额完成“三争”工作任务,争取省和国家科技无偿经费4451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0家,占到三角洲区域总量一半以上;全面完成科技产业招商任务;

——国家大学科技园被命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获批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生态谷”建设稳步推进,开工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取得科技成果116项,2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19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位列全省各市第二,我市企业首次独立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市技术交易额达到14.1亿元,连续第六年居全省首位;

——科技信息与科技宣传工作成绩显著,在省科技厅公布的排名中,我市均居全省前三位。

回顾去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优化创新环境,营造科技支撑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氛围

去年以来,科技部门紧紧把握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要部署,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认真研究制订政策,切实加强科技宣传,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合力进一步凝聚。

一是各级领导对科技工作更加关注关心。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建市以来最高规格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首次颁发了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人大组织开展了两次科技创新专题视察活动,现场调查研究科技创新重大事项。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和5次常务与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工作。省市政协对我市高端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一年来,市领导先后对科技工作作出30多次重要批示,指导了科技工作的正确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列为市委重大研究课题。大学科技园列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市五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建设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科技部、国家粮食局、省政府联合在我市举行了年科技下乡活动,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省政府副省长出席活动并讲话,体现了上级领导对科技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二是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围绕园区、项目、人才,科技部门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起草了市政府《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优惠政策》和《关于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的意见》;参与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的起草工作,重点承担了创新创业奖评选办法、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等人才工作配套文件的制订工作。市财政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加大了对优秀科技成果的放大支持。

三是科技信息宣传成绩显著。科技日报、大众日报、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市科技工作进行报道,科技日报以《腾起石油装备“领头雁”》为题,深入报道了我市石油装备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情况。日报、电视台等媒体对科技创新进行了12次专题播报,宣传效果显著。年的科技活动周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题,拓展了科技创新的社会影响。科技工作信息在市委、市政府信息载体采用量居市直部门前列。在省科技厅公布的全省各市科技信息工作和宣传工作排名中,均居全省前三位。市科技情报所被省科技厅表彰为全省农村科技专题教材制播工作先进单位。省委办公厅刊发了“市搭建科技平台构筑区域创新体系”的做法。

二、构筑平台载体,夯实区域自主创新工作基础

为全面实施《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我局把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作为工作重点,集中全局力量,实施重点突破,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设稳步推进,集聚创新资源的谷地效应凸显。“生态谷”总开工面积12万平方米,已竣工4.2万平方米,在建7.8万平方米,全年新完成基建投资1.2亿元,已有西门子、北京交通大学等的32家研发机构、4个创新团队入驻。“生态谷”建设项目被列为省生态节能建筑技术集成示范重大科技专项,集成运用了8项建筑节能技术,通过了省绿色建筑评估,正在申报国家绿色建筑。大学园连续两年通过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减免资格的审核,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命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被省中小企业办公室认定为“省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被省科协认定为省科普教育基地。与入园企业合作建设了3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复,成为全国第二家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我市第一家综合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的首批两名博士正在办理进站手续。入园企业引进的许键、杨道永两位博士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并被推荐列入国家“”。

二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实现突破,我市在三角洲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由市政府牵头申报的“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政府成立了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省长任组长,我市副市长任副组长,是三角洲六市中唯一的副组长单位,赢得了争取上级更多政策支持的主动。科技部“十二五”支持实验区建设的首个支撑计划项目——“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确定由我市牵头实施,可获1500万元经费支持。科技部近期还将在可持续发展创新平台建设上给予支持。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的旗帜下,我市的科技工作正在迎来跨越发展的新机遇。#p#分页标题#e#

三是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顺利推进,高端人才流动平台的功能初步显现。研究院建设方案获省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批复。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3.2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工程完成规划设计。与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建的两座野外科学试验站已经投入使用,与中国林科院共建的三角洲林业生态科研基地、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达成意向协议。顾心怿院士在研究院建立了工作站。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的6名专家、教授成为研究院首批特聘专家。

四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增强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后劲。全市签订技术合同2970份,技术交易额达到14.1亿元,连续第六年居全省首位。科技企业协会会员单位达到150多家,设立的科技创新奖影响力不断扩大,开展的“科技秘书”行动受到科技企业普遍欢迎。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国家示范生产力中期核查,春江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等3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园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7家,部级创业服务中心4家、省级1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三、壮大高新产业,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实施

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突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产业产值和比重的指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为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抓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实施项目带动,新上省和国家科技项目121项,获无偿资金支持4451万元,其中到位3637万元,完成“三争”任务目标的117.3%。全市企业科技项目投资达到26亿元。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批省级工程中心11家,新推荐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国家采油装备工程中心推荐报送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升。“成像测井仪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超精细半导体粉体材料”、“氧气底吹无碳自热熔炼多金属捕集工艺”、“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B2”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产业化,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增长点。

二是抓企业,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组织2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0家,占三角洲区域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新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方圆集团的“氧气底吹无碳自热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先后获得全国有色行业和省科技进步两个一等奖。为加快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由传统有色金属冶炼向工程技术研发服务的转型,年底前已完成新型公司的注册。同时,对“超精密检测仪器”、“反式合成橡胶新材料”等优秀创新项目,也都实施了有效的发展模式引导,得到企业高度认同。

三是抓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产业区集聚发展,重点推进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装备5个产业集群的建设。子午胎产业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有望成为我市第三家国家特色产业基地。石油装备产业基地被省科技厅推荐为国家产业集群试点备选单位,对促进石油装备产业向高端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了微藻生物能源、电动轿车装备等前瞻性研发项目。

四是抓融资,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的合作。认真贯彻市政府与鲁信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市科技局与省高新技术投资公司投融资合作协议的落实,帮助高新投在我市设立了工作站,开展了科技企业股权调研、资本运作培训、技术资本包装等工作,制订了《推进科技型企业规范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筛选出33家重点联系企业,确定按照“推出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原则,加快推进科技企业科学发展、规范发展、融资发展。预计年我市的科技企业融资工作将会有重大突破。

四、积极服务“三农”,助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一是开展农业科研攻关。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15项,争取无偿资金781万元。重点实施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盐碱地暗管改碱与生态恢复”项目,为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引进耐盐棉花、耐盐刺槐、高杆柽柳等新品种60余个,选育大闸蟹、文蛤、菊芋、刺参等品种近10个,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和高产示范基地,推动了种养业的发展。

二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结合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市农村产业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实施,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探索对农户点对点的免费服务,构建了农民“用得了、用得好”的科技信息传播体系。全年共组织农技培训班220场次,培训农民会员3.8万人次,发放《百姓科技》资料98万份,刊登各类技术信息540余条。目前,该体系拥有农民会员7万户,以为中心,辐射三角洲地区及周边20多个县市区,实现经济效益25亿元。

三是开展农业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与中科院海岸带所、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的合作。青岛国家海洋中心等7家海洋科研单位来我市开展了“海洋科技专家行”活动,就我市海洋科技发展建言献策。依托青岛农业大学,在利津县毛坨村建立了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站。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建的研发楼奠基,标志着我市生态农业研究进入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建设,同中科院海岸带所达成合作协议,共建海岸带盐生植物产业垦利基地。

五、争当排头兵,建设思想作风能力过硬的科技管理团队

一年来,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扎实开展“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认真组织市内和市外观摩学习,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建设,积极争当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为服务大局、促进创新、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为重点,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外出观摩、务虚研讨等多种方式,提高政治素质和驾驭能力。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确保了科学决策。按时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完成了局机关党委、工会和妇委会换届,促进了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年,3名同志得到市委提拔重用,4名同志列入全市首批优秀党政干部信息库,30名同志通过竞聘走上专业技术岗位。#p#分页标题#e#

二是以创新工作模式为重点,提升干部职工工作能力。扎实开展“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参与筹备组织了全市大讨论活动专家学者座谈会,在全市部门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制定了《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市场化观念,实现科技工作运行模式创新的实施意见》,推进思想观念“五个转变”(变“等靠要”为“闯试冒”、变线性思维为发散思维、变孤立开展创新服务为协同开展创新服务、变“花钱”搞科技为“赚钱”搞科技、变以行政主体力量为主推动工作为以市场主体力量为主推动工作),提高了执行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全局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到了总数的20%,36名同志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和调研文章50余篇。制订了《区域创新总收益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为公正衡量干部工作成效、推动全局干事创业提供了评估标准。

三是以推进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建设。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廉政电教片、编发警示教育材料等方式,做到了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筑牢思想防线。按照纪检监察工作体制调整的要求,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修订我局机关制度,规范廉洁从政行为。推行政务公开,通过网站、文件等渠道公开科技业务办理程序,公布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的监督。完善工作流程,强化重点岗位源头治理,预防和杜绝不正之风。坚持个人讲、领导议、群众评的全员述职述廉制度,促进了干部职工素质能力的提升。全局无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四是以创造和谐环境为重点,强化机关规范化管理。认真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省级文明机关通过复查。开通“科技影院”,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全局未发生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等非法宗教活动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机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优化了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对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回顾年的科技工作,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加快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艰巨任务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许多的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基础不够牢固、模式仍然陈旧、链条亟待优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全面起步,但投入仍然不足、功能急需完善、管理亟待加强;科技管理团队干事务实上进,但危机感不足、创新力度不强、干事创业热情不高。

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是高效生态经济区攻坚破难的关键年。我们要以这次综合考核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率先发展”的部署,树立新型科技资源观,科学整合政策、企业、院校三种资源,探索自主创新运作模式,着力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实现科技工作新跨越,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力争全市新上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0项以上,争取上级资金2300万元以上;取得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引进转化30项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国家特色产业基地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8%;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青年创业基地、生态谷Ⅱ等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高新技术产业招商任务。

重点是抓好“六个平台”建设:一是加快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平台,率先突破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是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率先突破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和青年创业基地;三是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平台,率先突破科技融资体系;四是加快建设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率先突破百姓科技信息中心;五是加快建设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率先突破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六是加快建设科技行政服务平台,率先突破干部队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