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探讨

新工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探讨

[摘要]为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研发部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举措。课题组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工科背景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构架,规划出毕业要求与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对应的矩阵,进而设置课程体系及构建实施过程中的多元评价体系。制订的解决方案已经付诸实施,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以不断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2017年,全国高校纷纷拉开了新工科建设的序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是建设的重中之重。每所高校已形成各自独特的教育资源,各校之间具有生源差异,因此如何培养出个性化人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城市轨道交通是应城市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交通方式,急需与之配套的人才,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愈加受到重视。在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法和理念方面,国内学者开展了诸多研究。姜慧等[1]提出了建设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个举措;冯晓丽[2]分析了在个性化人才培养中主动实践教学的作用,指出了实施的路径;邓克英等[3]总结了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说明了可供我国高校借鉴之处;张晟等[4]剖析了新西兰高校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李志海等[5]与逄桂博等[6]分别探讨了在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同的改革措施,并付诸实践。以上关于国内外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研究对于我国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发展需求,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与方法,并在人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所需专业人才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两个专业。厦门理工学院应厦门市经济特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于2012年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开设了交通运输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但是,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该专业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一)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个性化体现不足

由于该专业师资队伍中毕业于该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教师甚少,对该专业的体系缺乏整体性把握,致使专业定位不清晰,教师对培养目标的认识模糊,尤其是对个性化培养认识不足,专业特色难以凝练,学院对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把握不准。

(二)个性化培养标准不明确以及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偏弱

长期以来,该专业相关的个性化培养标准较少且不具体,而且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通常采用类比法或移植法,难免留有照搬套用的痕迹,使得个性化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部分表述相对模糊,针对性不强,设置的课程体系整体性和系统性偏弱。

(三)学生综合能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个性化效果欠佳

该专业的毕业要求与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的关联较弱,而具体的能力、素质、知识描述较抽象,因此学生存在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表达偏弱的不足,特别是其实现的途径或环节存在问题,造成学生的培养效果难以达到专业培养方案的预期。

(四)对个性化对个性化培养过程各项目的定量分析不足

以往在对毕业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等评价过程中,主观或定性评价偏多,直接导致教师、管理者决策困难甚至错误。另外,对上述指标的评价是通过诸多因素加权处理获得的评价值,然而权重多是主观人为设置,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思想意识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成果评价创新等方面入手,以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运行模式。

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架构

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出发,分析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根据社会对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步构建基于工程教育新工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原则,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规律,为项目的实施探索基础理论或实践依据。分析交通运输专业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国家标准,围绕交通运输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实现专业的准确定位,完成新工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详细设计个性化的毕业要求与学生能力、素质和知识的矩阵,分析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补充标准,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然后研究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与实现环节或途径,以及课程权重的评估方法。最后制订出新工科人性化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二)构建个性化的毕业要求与能力、素质和知识矩阵

根据交通运输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7],首先,规划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如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交通运输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交通运输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其次,设计每一项毕业要求下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如表1所示),如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功底;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等。以此为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毕业要求与能力、素质和知识矩阵。

(三)设置个性化的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继上述构建的个性化的毕业要求与能力、素质和知识矩阵,进而设置相应课程体系,将能力、素质和知识通过具体课程的教学得以实现。在规划课程体系时,依据工程教育认证交通运输类专业的补充标准及其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本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拟定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运筹学、管理学、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概论、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安全、运输商务、运输经济学、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然后,结合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多个课程模块(理论课、实践课环节);结合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着重研究设置多个个性化发展方向的选择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路网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控制以及应急处置等方向设置多项个性化培养的课程模块。

(四)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各环节的多元评估体系

为了动态地调整培养目标以及毕业要求与能力、素质和知识矩阵,监管课程教学质量,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各环节的评价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创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其指标—课程”的矩阵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项目的权重,运用模糊理论定量地评价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构建由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组成的“三位一体”评价主体,围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毕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创建一个基于网络的教学质量或培养质量信息平台。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和本专业的特点,注重学生个性化能力的评价,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除了实习、实验报告外,还要逐步建立以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和完成效果为主的评价标准。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强调各部门间的协调、上下沟通、统筹计划、紧急状态下的应变、团队协作、语言与文字的表达等,同时重视对语言文明、行为规范、仪表礼仪、自律能力等的评价。

(五)其他方面

入学初期要重视学生的愿景设计与就业引导。为此,要特别关注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课程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努力方向,以便在选择选修课程时,能够充分考虑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要求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密切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及政策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就业情况和发展空间,面向社会就业导向,适时调整相关课程。改革实践课程的教学,建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的激励机制。主动实践教学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通过“设计性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创新能力。如实习课程,一改从前以集中实习为主的实习方式,有意识地选择各种时段、地点分散实习;分散实习的主题、内容和方法由学生或学习小组自行提出,教师修订、完善后确定;在实习过程中,紧紧围绕强化学生的应用数学模型、大数据分析、运筹原理等知识、能力和素质开展教学活动。加大已有资源的利用与潜在资源的开发力度,如在本校毕业生资源方面,急需建立毕业生就业联系通道,利用毕业生建立和完善用人单位与母校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借此了解行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不时地邀请毕业生回母校就本专业执行效果/成果及典型案例开展分析、讨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介绍本行业的最新成果、技术、方法;以补充资料的形式补充或更新现有教学内容,形成有利于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的环境。

三、践行解决方案

制订好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2018级交通运输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实施,初步构建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也逐步在运用或检验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制订或完善中。目前,交通运输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已被批准为我校校级服务地方特色专业项目,项目组将借此建设之际,着力加强实习基地、毕业生资源和评价体系平台的建设。总之,将上述制订的对策在本专业推行,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四、结语

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卓有成效地开展因材施教、分级管理。我们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断地探索交通运输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新工科背景下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要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促进学生综合知识、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

[2]冯晓丽.基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2):84-86.

[3]邓克英,周向阳.美国马里兰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借鉴[J].高等农业教育,2016(2):124-127.

[4]张晟,黎月.新西兰高校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大学教育,2018(1):31-33.

[5]李志海,钟源.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9):85-87.

[6]逄桂博,姚尧,李长江.应用型本科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8(8):24-25.

[7]王瑞朋,王孙禺,李锋亮.论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34-40.

作者:盛精 王平 谈军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