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论文范例

桩基检测论文

桩基检测论文范文1

【关键词】桩基础;岩土工程;建筑

1引言

岩土工程的理论基础为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是对岩石和土进行改造和重点整治的工程。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开挖和降水等工作,随后对岩土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最终使工程的设计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岩土工程的施工项目主要包括:开挖项目、地基项目、基础项目及加固支护项目4种,进行实际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不同介质的不同作用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要对基坑围护及复合地基进行重点研究,进而全面提升岩土工程处理的最终质量。

2桩基

桩是一种深入土层内部的柱形结构。根据受力原理的不同,可以将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桩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一同组成了桩基。端承桩是将结构力通过桩基,直接传递到岩层,这种端承桩适合在地面下一定深度,并具有坚硬岩层的地质条件下使用。摩擦桩是将结构力通过桩身和土层所产生的摩擦力,直接传给土体,摩擦桩适合在结构自重轻、受力小的建筑上使用。

3桩基础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1桩基础顶部存在的问题

桩基础顶部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质量受到了影响而造成的,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不同,将原因分为3个方面:(1)在水下浇筑混凝土很容易出现泥浆沉淀,而且对于沉淀泥浆的厚度也很难确定,一旦桩顶的混凝土强度较小,就会出现夹泥现象,最终影响混凝土的质量;(2)浇筑完混凝土以后,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在预埋和拆拔钢护筒时用力不均匀,这就会导致桩顶的混凝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3)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凿除混凝土桩头所使用的风镐功率较大,也会干扰到声测管周围的混凝土,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3.2柱基础中部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在拆管时用力过猛,进而使混凝土收到了连续波动,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1]。同时,在导管的气密性较差时,在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导管会被插入到泥浆当中,使得导管内外压强不一致,影响到混凝土质量,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混凝土下料受到阻碍,不能正常进行翻浆,最终容易出现断桩现象。

3.3预制桩时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预制桩的施工过程中,桩身断裂、桩顶断裂是常见的问题。在岩土工程当中,桩基础施工常用的就是锤击打入法,这会使预制桩在沉入过程中出现桩身倾斜的情况。在桩灌入的过程中,虽然桩尖的土质没有发生改变,可是灌入速度突然加快,桩锤挑起,桩身也会随之发生回弹现象。在进行预制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桩被锤基打入,一旦桩的长度较大,或者在桩沉入后遇到了坚硬的障碍物,使桩尖偏离纵轴线,都会导致桩身弯曲变形,在多次集中荷载的作用下,桩所承受的抗弯强度大于自身的抗弯强度就会断裂。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桩身会出现横向的裂缝,加上长时间的锤击,使受拉时间延长,这时候桩身表面的混凝土就会掉落,导致桩身断裂[2]。

4岩土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4.1岩土工程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区域性

岩土环境会受到施工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岩土环境的变化也会使岩土的结构和性能随之发生改变,岩土的结构和性能又会影响到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是岩土工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它会使工法发生改变。同时,岩土工程还具有区域性,岩土性质会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岩土工程的施工也会由于土体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而发生变化,并且由于区域不同,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抗剪强度标准、压缩性标准及施工方法等都会有所不同。

4.2岩土工程具有前导性

岩土工程的前导性是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的实践性要大于理论性,每一项施工技术都要先对施工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才可以对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像复合地基、强夯桩、夯实混凝土桩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

4.3岩土工程具有隐蔽性和依赖性

由于岩土工程要在岩土当中进行施工,例如,地基处理、地下连续墙、各种桩基的施工等,所以岩土工程具有隐蔽性。除此之外,已经完成的工程也具有隐蔽性,但是这种隐蔽性通常情况下不容易被发现,因此,需要对岩土工程进行各项专业的检测,从而避免出现岩土工程隐蔽性的问题。岩土工程同时具有依赖性,因为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需要依赖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才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岩土工程是一项十分烦琐的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如果没有其他的相关技术作为辅助,则岩土工程很难顺利完成。

5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5.1强夯法

通过质量为80~100t的铁锤,从高度为10~20m的高度进行自由下落,最终实现夯实土体的目的,在夯实土体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能,在地基中也会产生巨大的动应力和冲击波,达到密实土体的效果,最终可以使土体的强度大大提升,降低其压缩性。这种方法较为简单,而且加固效果十分理想,适合用于砂性土、非饱和黏性土及杂填土地基等,当遇到非饱和的黏性土,通常会采用分遍间歇夯击,或是连续夯击的方法来进行施工。

5.2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就是通过钻机钻孔,并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直接插入到土层已经预留的位置以后,通过高压设备把浆液变为大于2MPa的高压射流,以此来冲击土体,使其遭到破坏,并与浆液相互混合搅拌,按照一定的比例规则排列。待浆液凝固以后,在土中便出现了一个复合地基,这样可以使地基的承载力得到提高,避免地基发生变形,最终可以加固地基。

5.3预压法

为了使地基承载力提升,降低沉降量,在事先拟建好的构造物的地基上施加一定的静荷载,使地基土压密,然后去掉静荷载,这种压实方法就是预压法。对软土地基实行提前加压,使沉降在预压的过程当中完成,这样也可以提高地基的强度。预压法可以用在淤泥质黏土、淤泥与人工冲填土等软地基。预压法的方法包括: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6结语

岩土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属于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程,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所以,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出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施工方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相互合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根据目前实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和验收进行全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可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齐海涛,段玉凤.浅谈岩土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2):33-34.

桩基检测论文范文2

【关键词】地基勘察;地基基础;房屋建筑结构;静压力桩;点位

1引言

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地基基础施工会对房屋最终的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保证基础的承重能力以及防渗等各方面性能,在进行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各环节施工操作的管控,科学展开点位布置以及检查检测等一系列控制技术的应用,确保地基基础施工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能够为房屋建筑的高质量建设奠定扎实基础,从而达到切实提升房屋建筑空间使用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目标。

2基础工程施工特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复杂性。因为我国各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情况并不相同,地下空间的地质以及管线布置和周边的既有建筑等也并不一致,所以,整体施工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展开基础技术的选择与控制,以便保证最终工程施工效果。(2)隐蔽性。因为地基基础工程主要在地下空间进行施工,完成施工的基础也不会暴露在外,所以,有着明显的隐蔽性特点,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存在质量问题,会对房屋结构的使用安全性造成直接威胁。(3)严重性。地基基础是整体工程施工的关键与核心,如果存在质量问题。所以,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造成建筑坍塌的状况,损坏严重,需要对该部分的工程施工予以高度重视,以便保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

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

3.1地基勘测控制技术

地基勘测是获得工程施工前期各项数据信息的重要途径,能够通过勘察明确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建筑荷载等各项内容。所以,为设计人员以及工程施工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保证各环节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在具体进行勘测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工程结构性质以及规模等各项内容,对施工区域的各项情况展开分析,通过计算明确地基形变范围,做好地基埋深值的判断,明确地基地质不良原因以及具体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治理方案,以防不良地基对基础工程施工造成干扰[2]。勘测人员需要对施工场地的土壤进行取样测试,确保地质信息获取精准度,并要在发现存在地质不均匀问题时,运用原位检测的方法获得相应准确信息,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分析与研究。

3.2土方挖掘控制技术

土方挖掘是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要点,需要按照施工图内容以及施工位置的各项信息,确定挖掘方向以及水井设置等一系列工作,做好管道以及既有建筑的保护,合理展开杂物清理以及管线规避等一系列的举措,防止施工对原有管线和既有建筑造成不良破坏[3]。在对边角处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人工挖掘手段,保证挖掘工作的开展精度,并要按照地基土挖掘标准,做好施工误差的控制工作,保证最终工程施工的水平。

3.3静压力桩控制技术

在进行地基建设过程中,会通过对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达到提升松软土层硬度,防止地基变形的效果,会在地基土层展开打桩施工。如果采用传统打桩技术,存在着噪声较大的问题,在城市中心以及人群密集地区并不适用,而静压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会通过在桩上施加静压力的方式,将桩节压入地基之中,可有效解决施工噪声问题,保证施工不会对周边民众产生过大的干扰[4]。3.4素土挤密桩控制技术素土挤密桩会通过对挤压作用的应用,对桩孔内部的地基土展开加密以及夯实处理,会将粉土或黏性土填入桩孔之中,通过分层捣实的施工方法,保证土桩的制作质量[5]。这种技术具有应用成本较低以及施工简单等方面的优势,处理效果较为理想。以某住宅楼项目的施工为例。按照工程的整体情况,施工团队展开了素土挤密桩技术的应用,按照DDC工艺展开了4000根素土桩的制作,根据梅花形状进行了布置。桩芯间距为800mm,排距在750mm左右。通过对机械洛阳铲的应用,完成成孔施工操作。包括人工就位、成孔以及位移3个过程,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隔行隔点地展开跳打成孔操作,分4次完成桩的成孔处理。这种地基的施工效果相对较为理想,能够达到切实提高建筑地基稳固程度的目标。

3.5点位布置控制技术

在进行地基的点位布置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各项数据的分析以及研究明确点位的最终布置区域,从而做好检测点的布置工作。如果在进行基坑支护过程中存在地基发生变形或位移的状况,或地基工程施工环境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按照地基勘测结果对点位进行布置,利用监测点对施工的各项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变形量以及位移量等各项情况,以便后续展开施工调整以及优化防治工作。监测工作需要对特殊位置予以高度关注,如基土挖掘深度比以及基坑边坡变形度等,需要根据各项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基坑的支护效果做出正确判断,以便在出现与建筑设计标准不符的状况时,及时按照判断结果对支护设计展开调整,做好严重变形的补救。需要通过对支挡以及回填等技术的应用,对基坑支护问题展开科学处理,对基础施工流程进行重点监控。通过每日对监测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做好施工内容以及施工参数的调整。需要对特殊环境预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做好降雨防雨以及冬季防寒等各项工作。需要科学展开基坑排水系统设置,以防因为雨水过多问题而对地基造成破坏,导致沉降问题的出现。要利用排水管道完成积水的排除工作,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安全性。

3.6检测控制技术

需要通过对检测控制技术的应用,做好基础的检测管控工作,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效果[6]。首先,需要做好检测点的布控工作,对地质条件相对较差或基层支护变化较大的区域,展开合理检测点布置;其次,就要对基坑边坡的变形情况展开观察,做好基坑底部的开挖深度比值以及位移的测量工作,对基坑支护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按照地基地质情况对支护参数展开调整与优化,确保在出现异常支护状况时,可以运用回填以及支撑的手段,达到稳固基层边坡质量的目标;最后,需要在进行支护过程中,也需要展开针对性的检测工作,确保各项隐患产生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使隐患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并要按照工程的具体情况做好排水设计,展开地基土质以及基坑支护检测工作,保证整体建设工程的安全水平。

3.7灌注桩控制技术

在对该项技术进行使用过程中,会通过在设计桩位上进行打孔的方式,在孔洞内放置相应规格的钢筋笼,并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完成地基桩基的建设工作。该技术应用具有噪声小以及无振动等方面的优势,整体应用相对较为广泛。EngineeringDesignoftheGround基础工程设计在某住宅楼的项目施工中应用了此种施工技术。在具体进行应用时,运用了62根工程桩以及3根试验桩等展开相关施工操作。因为桩基对于钢筋混凝土的规格需求并不相同,所以,需要按照具体工程桩基础的规格需求,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参数等展开针对性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完善的工程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方案,确保灌注桩施工能够有序展开,能够将桩基础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4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需要运用以下手段,不断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水平:(1)加强对实际勘测工作的关注力度,做好各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科学展开基础的设计工作;(2)对建筑物图形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处理,结合周边气候以及环境,找到工程质量与经济之间的平衡点,保证工程方案的经济性以及实用性;(3)保证数据结果计算精准度,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沉降以及倾斜等问题展开预处理,保证各项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确保整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7]。

4.2合理选择地基基础形状

地基基础的选型会对工程后续施工产生直接影响,需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全面性分析,做好基础类型的匹配工作,保证工程的承载力以及整体质量,降低变形问题发生的可能性[8]。需要按照各基础结构的特点以及优势,结合工程具体需要展开类型使用以及功能发挥。在完成选型工作之后,需要做好参数指标的控制工作,以便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避免出现不良问题。

4.3保证施工技术操作规范性

提升工程施工操作规范性,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例如,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材料分配以及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要按照规范要求,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检,并要在施工之前再次对其性能以及各项情况进行检查,需要保证所使用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的匹配度,以便从源头入手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9]。进行操作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依据现代化设备以及现代化技术,对人员施工操作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与监督,及时对不良行为进行纠正,以免因为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4.4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力度

现代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工程施工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各项智能化技术的合理应用,为工程施工管控提供支持与保障。一方面,需要做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为施工设计以及施工管控等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依据;另一方面,需要运用BIM等先进技术,通过构建仿真模型的方式,对工程施工进行试验与模拟,做好设计参数调整以及碰撞实验检测等各项工作,实现对工程潜在问题的智能化处理,保证各种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消除,工程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操作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5结语

桩基检测论文范文3

关键词:预算定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1前言

受到道路建设事业不断进步的影响,在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超大跨径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基于达到相应桥梁结构的承载力要求的目的,该类型桥梁的桩基础桩长也随之变大,使桩长过长。然而,在现有的相关预算定额中,没有此方面的内容规定,增加了计价的难度。当前所运用的计价方式主要涵盖了套用已经定额100m之内的定额、依据具体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明确单价等各类方法,不过却显现出计价根据缺失的不足,由此造成各个企业各类工程项目桩基的造价计算存在明显的差别,影响到成本管控与施工管理等工作。鉴于此,深入探究与分析预算定额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当中的应用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2预算定额定义和应用价值的说明

所谓预算定额,主要针对的为处于道路桥梁常规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某个单位分项工程项目施工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耗费与经济价值体现的相应数量规定,该定额能够被运用到预算方案的制定、工程项目造价、机械台班、材料与劳动需求数量等方面的计算。由此可见,预算定额将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当作主要的分析目标,对其所需的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的具体数量加以准确计算,并以相关规范要求作为依据,在计价完毕后加以改进,最终完成编制。依靠预算定额,能够带给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根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同时,将预算定额运用到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时,预算定额拥有明显的计价性质特征,可带给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根据,增强造价管理效果,并且对道路桥梁的预算管理形成科学指导,明确具体的施工策略,保证工程项目结算的准确性,达到既定的工程建设目标。

3预算定额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3.1工程项目概况介绍

XX二桥属于xxx省份的重要工程项目,桥梁的长度共计4470.25m。拥有双向六车道,整体桥梁的宽度为42.28m。该桥梁的上部属于单塔斜拉钢箱梁的构造,有关引桥运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构造,相应桩基的直径都是2.5m,整个桥梁共计存在140棵,长度处于110m~130m的范围内。有关桥位的地质情况涵盖了粉砂土、黏土及亚黏土等。

3.2预算定额的编制应用说明

3.2.1施工现场检测和相关信息的整理

通过以钻孔施工的具体工序作为依据,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检测工作:第一,进行钻孔之前,需确保相关钻具设备的到位,完成桩位的放样任务;第二,检测钻进的时间消耗情况,涵盖孔的深度、直径、钻进及倒风包管等时间检测;第三,清孔需要时间的检测[2]。搜集、整理原始资料时,以桩基工程项目的施工图与进度情况为依据,一共检测并整理56棵桩的相关信息,完成整理相应深长桩钻孔施工需要的材料具体数量与类型。

3.2.2确保施工定额制定的科学性

针对该工程深长桩的钻孔施工而言,其机械定额与劳动定额检测的方式运用了测时方法,检测材料定额时则运用理论计算和现场整合相融合的方式。具体来说:第一,检测施工现场并对相关信息予以搜集过程中,通常会实施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同时对相关钻具和钻机设备项的施工定额加以计算。第二,通过以各类土质相应的钻进资料信息为对象,对其实施拆分和内插处理,完成相同类型土层各个深度的钻进速度的计算,获取钻进的具体施工定额。第三,结合施工现场整理与计算的结果,确定施工定额当中材料的具体定额消耗量,完成施工定额的编制任务[3]。

3.2.3注重预算定额的合理制定

首先,明确不同项目的名字、内容与具体的施工方式。其次,确定预算定额相应的计量单位:其中工程项目的计量单位为10m,并明确人、材、机相应的计量单位。再次,根据有关图纸对工程量进行计算。最后,完成定额工料机具体数量的准确计算[4]。

3.2.4针对补充预算定额计算和改进阶段的科学管理

关于补充预算定额计算与改进的流程具体如下:第一,以已颁布的预算定额当作根据,完成定额的计算与改进任务;第二,以相应的补充预算定额当作根据,完成测定计算工作;第三,针对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单价进行统一化处理,并在取费之后对所计算的最终结果进行改进;第四,有关测定计算的结果比较分析情况如下表1所示;第五,进行定额的科学改进,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第六,合理评审与报批相关的补充预算定额。

3.2.5最终结果的说明

以有关评审的最后结果为依据,获取该工程项目的预算定额。具体的工作内容涵盖了下述几个方面:(1)安装与拆卸泥浆循环系统。(2)相关钻具的准备工作。(3)安装、拆卸与移动相关钻架和钻机设备。(4)实施钻进和提钻等处理。(5)对浮渣进行清除。(6)做好清孔处理工作。

4结论

从此次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可以获悉,深入探究与分析预算定额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当中的应用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说明预算定额的定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分析了预算定额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对策:工程项目概况介绍、预算定额的编制应用说明。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获得相关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得到相应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增强预算定额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当中的应用成效,进而推动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龙.预算定额在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29):180~185.

[2]宋振海,刘凯,王家柱.公路桥梁工程深长桩钻孔补充预算定额的编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10):223~226.

[3]高峰.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在工程管理应用中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0):382~385.

[4]郦?.浅谈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应用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19):177~178.

桩基检测论文范文4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现代化的城镇建设中,市政工程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现代化的公路建设中,地基处理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论文针对公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要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

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引言

在市政公路建设中,通过分析软土地基的机理和作用,可从设计的基础上,提高软土地基的性能指标。而在对地基的处理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其基本作用,可以结合桩基处理保护装置,进行适当的处理分析,并加强对基础施工质量的改进控制,下面对其中的注意事项和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2粉喷桩的复合应用技术

在进行道路施工建设中,复合桩基技术是最基础的施工技术之一。在使用喷粉桩复合结构时,应以地基建设基础作为应用总方针,确保对粉喷桩的复合型建设。另外,可加强对不同施工段的促进作用,实现对软土基的固化。通过初步固化,确保在实际的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如下几个要点进行简要分析。1)粉喷桩测量定位时,应保证桩机位置的精确。桩机就位后,应进行水平调整,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桩径倾斜。2)由于粉喷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的控制。在粉喷过程中,对不同的钻进速度和应用进程信息等,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检测需求进行分析。3)由于粉喷桩施工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主要工序均在地下完成,因此,无法做到有效监控,导致在建造中容易出现喷粉效果上的纰漏,而一旦出现这种纰漏,就需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及时地进行补粉操作。而补粉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规范合理选择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为满足对砂浆的均匀搅拌,需要严格按照执行标准进行操作。4)在进行施工质量检测时,可通过钻孔法连续钻取粉喷桩桩芯,并切割成试块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由于桩的不均匀性取样容易破碎,且钻取桩芯深度受限,使其代表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在进行动态测试方法分析时,其桩身应用的完整度,可结合桩身质量进行判断,探究在路基建设中的质量,并保证其连续性的强度[1]。

3真空预压法对道路软基的处理作用

3.1真空预压法的原理

真空预压系统由真空系统和排水系统组成。其中膜上下压差分别维持在80~95kPa,一般取75~80kPa为设计真空度。使用真空的预压法,需先在地基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垫层,然后在土体中打入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作为竖直排水体。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砂垫层上面,薄膜四周埋入不透水土中,借埋设于砂垫层中的管道,将薄膜下砂垫层中的空气抽出,使其形成相对负压,由于砂井渗透性较大,该负压能够快速渗透到砂井深部,从而在砂井和砂井周围的土体间形成孔压差,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流入砂井并被排出,达到固结效果。真空预压法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期短,造价低,且污染小性能好,因此,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使用[2]。

3.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流程进行施工。而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进行操作,并对设计图中的施工应用进行制度规避分析,这个过程中,需要由工程师进行申报分析,以确保其工序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2)在技术管理方面,加强对岗位需求责任制度的有效管理,以此促进对施工图的跟踪验收工作;(3)在项目技术责任人方面,要保证其实验报告结果的责任人能够落实到个人,而施工材料则由专项人员进行检验判断;(4)在测量方面,应由相应的负责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并对其软土地基高程进行分析探究,在试验验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基本设施的应用效果,可以结合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提供的高程控制与平面控制基础点数据;(5)技术责任人应认真监督施工工艺的全部流程,并针对技术的完成质量,进行标示控制;(6)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保证施工组织技术的有效性,交接工序和检查验收过程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3]。

4强夯法的软基处理应用作用分析

在对大面积素填土地基的处理中,强夯法是常用的处理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应用措施对本土工程素土的填土厚度和开挖度方面,会存在出入差距。在进行地基的强夯土处理时,可通过下几点来进行地基处理,以确保地基的各项性能满足要求。1)开夯前,应对夯土设备进行检测分析,保证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依照夯垂的使用要求,完成对底面摩擦损耗的控制,确保夯实效果。2)在夯点放线工作中,要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等,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据。夯击点布置应根据基础的形式和加固要求而定。对大面积地基,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夯击点间距取决于基础布置、加固土层厚度和土质等条件,加固土层厚、土质差、透水性弱、含水率高的黏性土,夯点间距宜大;加固土层薄、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砂质土,间距宜小些[4]。3)对于强夯施工的特殊性分析,需要针对施工的各项参数,促进对施工工艺的有效设计,增强设计的合理性。4)在强夯施工结束时,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地基质量检验。强夯后的土体强度随间歇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检验强夯效果的测试工作宜在强夯之后1~4周进行,不易在强夯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否则测得的强度偏低。

5结语

在进行现代城镇化建设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对现代土地的应用机制管理,可通过有效的地基管理技术,促进对市政道路在软土地基方面的有效建设,其中对于不同的基础,可结合当下的软土基处理措施,促进对基础的有效建设,从而促进市政道路的合理化建设。

作者:汪逵 单位:云南建工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敏.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4(3):249-250.

【2】冯灵明.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华建设,2011(4):114-115.

桩基检测论文范文5

关键词:静力触探;发展与应用;岩土工程;新兴技术

将静力触探技术运用到岩土工程开发与勘探工作中,能够优化钻探作业、取样作业、运输作业等,防止作业活动对岩土原生结构造成影响,快速获取岩土地质的宏观结构特征。因此,静力触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技术手段较为成熟。静力触探技术主要是运用匀速静压力,将规格标准的圆锥形探头没入土城,并对探头所承受的阻力进行测量。

1静力触探测试新技术的发展

1.1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技术

将标准静力触探技术与测孔隙水压力内部的传感元件进行从新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技术,即“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技术”(CPTU)。该技术对空气侧壁所受的莫测了和定锥尖所受的阻力进行测量时,能够同时对孔隙水压力进行测量;贯入停止时,可对超孔隙水压的消散程度进行测量。土的强度以及变形程度、排水性能函数均是静探探头进入土层后所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从我国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来看,该技术所运用到的仪器设备在我国多家设备生产厂商进行生产,并将改技术纳入原位测试规范的行列。

1.2波速静力触探技术

以电测静力触探仪为研究基础,将波速测量装置安置到电测静力触探仪中,使静力触探仪的探头上部拥有一个三分量的检波器,并利用检层法,开展波速静力触探检测活动,故该技术被成为“波速静力触探技术”(SCP-TU)。运用该技术所获取的监测结果拥有两种资料,即“静探”资料与“波速”资料,该技术与传统波速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例如成本地、劳动量小、速度快、精确度高等。相关研究与应用证实:“波速静力触探技术”的最佳测试深度为3~30m、最浅测试深度为0.5m、最大测试深度为40m。除此之外,波速静力触探技术能够使土城与波速探头紧密相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1.3旁压静力触探技术

原位测试技术“旁压测试”(PMT)运用较为广泛,其理论实质是让钻孔进行原位横向载荷试验,技术原理:利用旁压器对竖直孔内实施加压工作,使保护套或者是旁压膜发生膨胀,然后由保护套或者是旁压膜将压力传到周围的软岩或者是土体上,使软岩或者是土体发生变形,直到软岩或者是土体被压力破坏;对装置所施加的压力、软岩或者是土体的变形进行测量,从而分析压力与软岩或者是土体变形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利用曲线图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开展试验评价,其评价内容主要为孔周软岩或者是土体的承载力、孔周软岩或者是土体变形性质等。将旁压测试技术与静力载荷测试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可发现,旁压测试技术能够对不同深度的地基进行测量,且所测得的地基承载力数值和平板载荷测试数值较为接近,准确度相对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使旁压测试效果,特将旁压测试技术与静力触探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旁压静力触探技术”(CPT-PMT)。

1.4电阻率静力触探技术

实施静力触探技术时对岩土电阻率进行测量,即“电阻率静力触探技术”(R-CPTU),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快速性,能够实现一孔多用。将电阻装置安装到静探探头的后方,形成电阻率静力触探装置,能够对孔隙水总电阻率和多孔介质进行测量。该技术具有两种形式的电极,即15mm、150mm,大电极距适合对厚层土进行测量、小电极距社会对薄层土进行测量,所获取的电阻率数值大约是电极距范围土层平均电阻率的两倍。

1.5放射性同位素静力触探技术

将静力触探与放射性同位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放射性同位素静力触探技术”(RI-CPT),该技术能够抵御电磁场的干扰,对岩体接触界线、定隐伏构造位置等信息进行测量,了解孔隙度、介质的密度等信息。

1.6静探头携带摄像头技术

将摄像头技术运用到静力触探技术中,能够有效运用CPT技术,使静力触探技术结果更加的直观与真实,因此该技术被成为“静探头携带摄像头技术”。该技术是将无线电摄像头安装到静力触探的上方0.5m的位置,使静力触探设备具备摄像功能。

2静力触探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随着静力触探研究成果陆续问世,比广泛运用到岩土工程发展建设工作中。为此,本文以安徽地区为例,分析静力触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了解土体特征,合理规划地貌单元

南淝河从西到东贯穿合肥市,最终汇入巢湖。应合肥市河流地势受基底断裂构造的影响,河流阶地呈现内叠阶地形式,上叠阶地位于合肥市东部。对地貌单元进行划分与判断,需要结合地层结构的地形标高、地貌形态、分布特点等因素,确保地貌单元规划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此,当了地层结构分布特点后,就能够对河流阶地类型进行判断,为工程地质评价场地提供有力的条件。

2.2了解粉土桩基,防止基桩发生偏离

从安徽巢湖、沿江、淮北沿岸的地质组成来看,主要含有沙土、布饱,导致该地区抗震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强度低,容易发生变形,不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对其进行施工时通常选用桩基工程。因桩基工程在预制基桩输送过程和持力层选择过程,沉桩较为困难,导致基桩无法到达应有的位置,降低桩基承载力,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截桩或者是接桩,并对打桩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例如江南某医院开展基桩施工时,应基桩没有达到指定位置,导致土桩混乱,浪费资源,对影响社会正常工作秩序。通过运用静力触探相关技术能够在基桩施工前,准确找准基桩驻扎位置,提升基桩承载力,节约施工材料,降低岩石工程施工成本,降低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3确定隐物位置,避免影响地下隐物

随着地下人防坑道工程的不断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地质构造,且受历史人文因素的影响,部分城市地下均埋藏有古墓等隐蔽性物体。对此类隐蔽物体进行勘察具有较大的工作难度,不利于岩土工作的开展与实施。通过运用静力触探技术能够准确了解地下隐蔽物体的空间位置以及形状特征,为岩土工程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3总结

综上所述,静力触探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到我国岩土工程开发建设活动中,有效为我国岩土工程建设提供可停靠的理论依据,促进岩土工程的发展与建设。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注重静力触探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的融合,从而研发出新型静力触探技术,加快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提高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便捷性、准确性、可靠性与先进性。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理论与方法,做好试验与总结工作,使静力触探技术能够符合我国岩土工程研发与应用需求,落实静力触探技术的执行能力与管理能力,使新型静力触探技术能够被广泛的运用到岩土工程发展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郭林坪.随机场理论在港口工程和海洋工程地基可靠度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4.

[2]张青青,刘旭,陈宇,齐琛森.静力触探技术的发展分析概述[A].2014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4:2.

桩基检测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冲击钻;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

0引言

九绵高速公路的北部违接G8513平凉到绵阳高速公路的甘肃段,南部违接G5京昆高速和G93成渝环线,是四川和甘肃两省公路运辒的里要通道。对此高速公路的设计中所采用的标准是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汽车荷载等级是一级,设计速度为每小时80km;整体式路基和桥梁的宽度为25.5m,地震动峰加速度值是0.20g;平曲线半径的最小值是400m;纴坡的最大值为5%。本标段的路线程度为5.1km。设罫的主要极造物包择1座特大桥,2座大桥,2座长隧道,还有2段高边坡和1段挡墙。巡期为一个月,合同总价是4.432亿兂。

1公路桥梁施工中冲击钻灌注桩概述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如果地质环境条件不是徇好,地质缺乏稳定性,必然伕对基础结极施巡质野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公路桥梁施巡字在问题,不伕造成经济损夰,而且导致人员伤亡亊敀。通过对亊敀原因迚行分析,明确亊敀桥梁字在质野问题,即基层结极徇容易变形,主要的根源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巡质野不符合要求。钻孔灌注桩巡艺中,主要的程序是在施巡现场的挃定位罫钻孔,将灌注混凝土直接灌入到土壤中[1]。扑好桩孔乊后,施巡人员将钢筋笼骨架放入到桩孔当中,乊后迚入到混凝土振捣环节。由于钻孔灌注桩巡程字在隐蔽性,字在徇大的施巡风险,所以,强化施巡质野控制巡作是非常必要的,保证巡程质野,维护施巡人员的安全,避兊造成大野的经济损夰。

2公路桥梁施工中冲击钻灌注桩质量控制问题

公路桥梁施巡中,对于冲击钻灌注桩质野无法有敁控制,主要体现为桩孔倾斜问题和钻失问题。具体如下。

2.1桩孔倾斜问题。在迚行钻孔施巡的过程中徇有可能产生偏斜孔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当钻机就位的时候没有检查到位,或者钻孔处的地质环境字在徇大的差异。仍原因的角度出収解决桩孔倾斜的问题,如果由于安裃钻机的问题导致偏斜孔问题,就不能继续施巡了,立即停巡幵采取技术措施解决;如果由于安裃钻机问题导致的,雺要将钻机立即移开,进离钻孔处,此时雺要使用专业设备严栺检查钻孔周囲。如果孔壁比较稳定,就雺要采取加固措施,将钻机支撑面积加大是比较好的斱法。安裃钻孔的时候雺要按照觃范迚行,当这些施巡完成乊后才能迚行下一次的施巡。如果孔壁缺乏稳定性,就雺要回填处理,经过夯实乊后各项挃标合栺了,才能里新选拨钻孔。如果出现偏斜孔是由于地质强度导致的,雺要评估岩层,选拨合适的回填材料,按照相兲的觃定使用材料回填,靕罫一段时间才能迚行施巡。

2.2钻头问题。当迚入到钻孔施巡阶段的时候,要对内部产生的变化情冴详细观察,就要控制好钻孔的速度。要防止钻孔施巡的过程中出现移位的现象,雺要钻孔的中心按照有兲觃定持续作业,不能间断。在迚行钻孔的时候,当达到一定的深度,就要查看孔的深度以及孔的直径变化情冴,如果地层出现变化,就要取样幵送到试验室检验。刚迚入到钻孔施巡阶段,钻失最好选用小直径的,当钻迚达到一定的深度乊后,可以选用大钻失[2]。在钻迚的过程中钻具要缓慢升降,保持匀速钻迚状态,避兊出现撞孔壁的现象。当钻孔的时候,要严栺控制钻迚的速度,如果雺要停钻,可以采用调节水位的斱式,使得钻孔的各项参数符合要求。

3公路桥梁施工中冲击钻灌注桩质量控制对策

公路桥梁施巡中,对于冲击钻灌注桩质野有敁控制,雺要做好施巡前的准备巡作,做好护筒埋罫巡作和成孔控制巡作,最后将孔清理干净。具体如下。

3.1施工准备工作。其一,将科学的施巡斱案制定出杢。在钻孔灌注桩施巡乊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巡作。将施巡技术斱案制定出杢是施巡前准备的里要环节。保证施巡技术斱案的科学合理性,对巡序要合理安排。比如,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按照计划迚行,成孔巡艺技术以及加巡和安裃钢筋等都要明确有兲觃定。施巡专家小组将施巡技术斱案制定出杢,监理巡程师承担审批斱案的责仸。其事,对各类施巡材料迚行检查。钻孔灌注桩施巡顺删展开,质野合栺的各种巡程材料是基础。在施巡乊前要对材料做好检查巡作,确保检验合栺乊后才能用于施巡中。材料管理人员要按照技术觃定展开巡作,对此材料的检查中要严栺按照材料检测程序执行。施巡单位自主检验材料巡作完成乊后,监理巡程师要对材料抽检,保证材料质野。如果施巡材料没有通过刜检,还雺要复检,如果复检的结果依然不符合觃定,就要禁止这种材料迚入施巡现场。其三,对施巡机具质野予以检测。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巡中,大型的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在施巡乊前要对机械设备予以检查,保证施巡中使用的机械设备都质野合栺。钻孔灌注桩施巡中必须要使用质野合栺的设备,购买设备的厂家要具备合法的生产资质,不能使用自行改裃的钻机,更不能使用非巡程施巡拤的钻机。钻孔灌注桩施巡中,混凝土的使用野非常大,要保证混凝土质野可靠,就要保证混凝土拌制设备不伕字在质野问题。为了防止施巡机具在运行的过程中突然停止,就雺要使用质野合栺的施巡设备,还要准备好备用的施巡设备,避兊由于停转导致经济损夰。

3.2护筒埋置工作。护筒中心与桩中心的平面位罫伕字在偏差,要控制在2cm以内,垂直倾斜不能超过1%。护筒底部以及外侧都要使用粘土回填,夯实处理,避兊地表水漏入到孔中或者迚入到护筒底口。护筒长度的确定要考虑到地质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护筒顶面以及埋深不能低于2.3m[3]。在埋设护筒埋乊前,要挖陣护筒周囲0.5~1.0m范囲内的土,夯填粘土到护筒底部半米以下的位罫。如果护筒底不是粘性土,雺要挖深换土处理,在筒底回填粘土,厚度为30cm~50cm,夯实,然后安放护筒。

3.3成孔控制工作。在冲击钻灌注桩施巡的过程中,最为里要的环节是成孔控制。通过对成孔有敁控制,使得不符合施巡要求的各种问题得以解决,建筑结极的承载力有所保证。比如,井径、成孔的倾斜度以及成孔深度都要有敁控制,井径的觃栺确定雺要在施巡设计中与实践相结合,施巡人员对于井径大小的控制雺要考虑到不同的土层、不同的环境以及地质变化情冴等等,保证护壁泥浆的比里符合要求。对于各种变化情冴,如果施巡人员雺要在粘土中成孔或者非粘土中成孔,就雺要将清水造浆注入其中,可以起到护壁的作用。这就要求施巡人员经验丰富,基于此控制公路桥梁施巡钻孔灌注桩质野,使得巡程敁率提高,施巡速度加快。

3.4清孔。终孔前,必须将有兲资料(如设计图纸、钻孔柱状图、成孔记彔表、渢样)带到桩基终孔现场,邀请代表处、设计单位、总监办迚行终孔验收。桩基终孔后,应及时填写《桥梁桩基终孔结果记彔表》,将桩基终孔结果整理后上报总监办,总监办审核后上报代表处。在终孔后,应对孔位、孔径、孔形、有敁桩长和倾斜度迚行检验,检验合栺后迚入清孔阶段。如果収现山体斜坡地带原地面标高改变引起有敁桩长变化的情冴,应及时通知监理巡程师和代表处,由代表处组织设计代表里新确定桩底终孔标高后斱可继续施巡。清孔采取事次清孔法,即成孔检查合栺后立即迚行第一次清孔,幵清陣护筒上的泥皮;钢筋笼下好,幵在浇注砼前再次检查沉淀层厚度,若超过觃定值,必须迚行事次清孔,事次清孔后立即灌注砼。其一,第一次清孔。下放检孔器,确认钻孔合栺后,应立即迚行清孔;一次清孔雺满足觃范要求达到的泥浆挃标和沉淀厚度,只有在清孔达到觃范要求后,才可以吊裃钢筋笼,安裃导管。其事,事次清孔。在吊入钢筋笼以后,混凝土浇注前,对孔内的泥浆挃标和沉淀厚度须再次迚行检测,如超过觃定,删用导管迚行事次清孔。(表1:清孔后应检查泥浆挃标,具体泥浆挃标)为保证孔形、孔径符合设计要求,钻迚中应采用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检孔。检孔器具体觃定为:整体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圆度误差不大于5mm,有敁长度为4倍桩外径,最外侧纴向主筋可采用直径22~25mm钢筋(有条件尽野使用圆钢),长度与探孔器同长,间距为25~35cm;内焊圆形分布筋,采用直径18~20mm钢筋弯制,必须保证圆度,间距为1.2~1.5m;为防止探孔器变形,应沿探孔器全长均匀设罫4~6道十孖形或三角形加强钢筋,采用直径为18~20mm的螺纹钢。如雺换钻失前,必须经过检孔,如检孔器能顺删放到孔底且钢丝绳位罫(拉紧时)不収生偏移时斱可换成新钻失。如检孔器不能沉到原杢已钻到的深度或钢丝绳的位罫(拉紧时)偏移护筒中心时,则考虑可能収生了弯孔、斜孔或缩孔等情冴,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表1:钻孔灌注桩检测项目)

4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公路桥梁的承载力日益增加,要提高巡程质野,就雺要改善结极。公路桥梁中,钻孔灌注作为基础部分,其质野与巡程整体结极具有直接相兲性。所以,钻孔灌注桩质野要有所提高,就雺要提高施巡技术水平,确保钻孔灌注桩结极的稳定性,使得公路桥梁跨径增加,载荷也增加,保证公路桥梁安全。

参考文献

[1]海宇锋.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解析[J].工程廸设与设计,2017(05):58-59.

[2]高鹏.巴基斯坦卡洛特库区复廸大桥冲击钻灌注桩施工异常情冴处理[J].水利水甴快报,2020,41(03):78-82.

桩基检测论文范文7

摘要: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需求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整个工程上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这很多因素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技术质量,所以要从多方面加强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找到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解决和改善,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最终保证提供前提依据。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1引言

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和中心城市的不断建设就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这过程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高、工程条件复杂的建筑项目,由于企业的某些疏忽导致最终的工程质量和预期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概述

所谓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主要指的就是对整个建筑项目的目标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策划、质量保证体系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活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具其自身的独特性,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业主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等,将施工合同中的各项内容都纳入到管理的范围中去。在具有以上的这些特性之外,建筑工程项目还具有一定的经经济性、美观性、耐久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协调性。因为,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加强对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建筑施工完成交付使用时,要保证其功能性和使用寿命能够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造成任何威胁,能够协调好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其实用性和美观性。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的不同,在项目施工时要制定出不同的质量控制办法,满足各项施工的基本要求,为施工人员顺利施工提供便利条件。为了更好的对建筑工程实行质量管理,就需要将质量管理纳入到相关的管理体系中进行实施运行,这时候就需要工程的最高管理者对相关质量仿真进行确定,并且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客户根本需求。相关人员要以既定方针为依据展开对工程的管理,最终达到质量管理目标的要求,在对质量管理目标进行设定的时候还要以工程的具体情况、合同内容等为主要依据,不能盲目进行目标的规划。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指的就是整个工程的进行应该以相关的设计文件、合同、技术规范为主要依据,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满足业主的相关要求,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耐久定等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对策

3.1加强施工管理体系建设

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必然要求,加强施工管理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的核心内容,企业需要不断扩大和细化施工管理的职能范围。加强施工部门对企业决策的计划的有效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企业自身特点为依据,加强对相关施工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加强对企业施工管理行为的约束,是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行措施。

3.2做好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手段对建筑材料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说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材料的严格管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对建筑材料的重视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试验检测,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3加强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力度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以前期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加强对施工质量标准控制制度的制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都要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如果发现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施工单位要及时组织现场勘查,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修改,保证设计内容符合施工具体情况。同时,相关的建筑工程监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控能力,做好工程各个时期的监督检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好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强他们之间的协作,保证建筑施工各个工序的科学合理,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监管,加强他们对施工设备的使用指导,将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3.4强化施工人员管理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考核制度的建立,对施工人员实行上岗资格和专业素质的双方面考核;其次,定期组织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最后,对施工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促进房屋建筑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5加大施工质量检测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通过质量检测可以及时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并且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施工单位要聘用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质量检测制度,检测人员以相关制度为主要依据,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做好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工作。

3.6做好项目的交工验收管理

项目的交工验收是建筑后期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关节,对整个工程管理工作有着关键作用。在工程后期施工过程中,会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材料和机械种类多、工程交叉作业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提高对工程项目后期交工验收的管理至关重要。要以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标准为主要依据,对工程的技术、经济、管理、组织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加强领导机构的建立。

4结语

总之,经济的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在这一过程中质量问题就成了阻碍建筑也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时展的需求。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相关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管理体系建设、做好施工材料的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力度、强化施工人员管理、加大施工质量检测力度、做好项目的交工验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工程质量,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作者:袁志杰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世英.试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视界,2015(36):118.

[2]曹阳.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J].价值工程,2013(4):93~94.

第二篇: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工艺

摘要:

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的建设部分,给排水中节水系统和中水系统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节水系统和中水系统的建设不仅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保障和工期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归于保障建筑工程周围生态环境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建筑工程给排水中节水技术和中水系统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是实际建设进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建筑工程;给排水;节水技术;中水系统;施工工艺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今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注重其所带来的生态效应和保护生态作用的发挥。建筑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的建设项目即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功能的体现即作用的发挥是现今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那么,基于这一要求而言,在建筑工程的给排水中节水技术的利用能够在满足经济性、合理性的前提下,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同时降低建筑能耗。而中水系统的设计不但能够节约水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污染。节水技术和中水系统的综合使用能够总体上促进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

2建筑工程给排水中节水技术应用的施工工艺分析

2.1合理布设排水管道

现今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节水技术的使用中充分的将塑料管道和铸铁管道两种排水管道的优缺点结合在一起,既达到了美观的、节能的效果。同时又实现了节约是资源的建设目标。基于这一要求,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在管井与管槽处安装暗管,同时也可以使用芯层发泡和空壁灯新型管道材料综合在一起进行排水管道的铺设和使用,这样做保证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又不会失去节约水资源效果的出现。

2.2合理选择节水型配水与用水器具

配水与用水器具是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建设的终端部分,同时这一部分也是人员因素接受到最为直接的节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终端部分中为了实现节水的效果,应在遵循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强化市场化的选择,从而选择节水型配水与用水器具。如现今部分建筑工程给排水使用的充气水龙头、节水延时自闭阀以及家用的脚踏式淋浴等都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

2.3降低水资源的二次污染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建筑工程或其他组织团体将生产生活污水和废水进行合理的回收,如大量的回收中水,在科学处理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的杂用水资源的来源渠道之一,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借阅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2.4充分利用水资源

建筑工程给排水中的节水技术的利用关键要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用水的渠道进行,即强化对屋面雨水、道路雨水等的收集和处理,将其控制在水资源再利用的标准范围之内。在此节水技术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利用导管对屋面上或道路上的雨水进行引导,将引流至专门的蓄水池内,其次雨水再利用的标准化处理需要在雨水中添加氯,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净化通过中水管道的流通则可以具体的进行使用。

3建筑工程中中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分析

3.1系统选择

此系统选择主要是在市政条件上进行划分的,具体如下:(1)有市政中水管网和排水管网:此种中水系统处理主要表现为小区内的污水和废水采用同一个管道进行排水,其污染处理也是最为简单的化粪池处理,然后便进入市政污水管网。中水系统的主要处理对象为市政中水。(2)有市场排水管网,但无市政中水管网:此种系统主要是小区内的污水和废水分为两个管道进行排水,其污染的处理方式依然为化粪池处理,在流经市政污水管网后进入中水处理站,然后进行标准化的在处理。中水系统的主要处理对象为小区回收的排水。(3)无市政管网:此系统主要指小区内的污水和废水采用一个管道进行引流,最后流入的是小区污水处理站。中水系统的主要处理对象依然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3.2中水回用范围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中水系统的设计中,中水回收范围的确定是在结合小区内的用水情况、中水供应量以及建设的总体面积规模的情况进行具体计算的。在中水回收范围确定之后,中水的回用范围则基本上应涵括厕所冲刷、车库用水或者绿化浇水以及道路清洒等方面。此外,在现今存在中水回用水量不够,那么则应优先对水质要求比较低的场所进行回用。如对建筑工程中水的回收利用可以在依照“相关杂用水水质标准”的依据下,将中水回用应用于道路清扫中,主要原因是由于道路清扫对水质的要求低。

3.3水量平衡

即指中水的原水和用水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下,其也是控制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关键措施。具体如下:(1)原水储存调节:中水系统中的原水储存应严格按照中水原水处理量和排水建筑的性质、使用情况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整个中水系统的的原水储存量。(2)运用调节:中水系统的储存和用水调节应主要依靠自动化设备进行,通过信号的控制促使处理设备自动运行,并且在实际调节的基础上定时的调节运行班次,以此保证中水系统的平衡。

3.4处理工艺

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在永宁河的结合中水原水水质的基础上进行的,现今中水原水多为优质的杂排水,其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比较低,所以一般采用的都是氧化法,即:原水—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沉底—过滤—消毒—中水。此外,中水系统在利用上述工艺进行杂排水处理时,为了保证中水回收的效果,应严格按照上述工艺进行,但是可以在遵循实际情况下适当延长生物反应的实践,必要时对含油量大的杂排水及进行隔油处理。其次在处理污水的时候,应注重采用三级处理的方式,如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给排水中的节水技术和中水系统的利用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部分,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应首先从排水管道的合理布置、用水和配水器具的合理选择、防治二次污染以及节约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促进节水技术的利用,其次在中水系统选择的基础上,确定中水回用范围,保持水量平衡和合理的使用处理工艺,促进中水系统的施工与利用。

作者:高玉强 单位:青岛华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培良.论述建筑工程给排水中节水技术及中水系统的施工工艺[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29..

[2]戴永,孙存喜.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1).

第三篇: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

摘要: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房屋时的节能要求也更严格。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当中,节能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节能施工技术的研究也因此具有了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也相应的有所提高,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房屋自然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如何在建筑工程中节省能源就越来越有了现实意义。应用节能施工技术不但可以节省大量能源,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进而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对我国房屋建筑领域节能技术应用的现状作出分析,同时就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做出初步探究,希望能够为未来我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2房屋建筑工程现状

建筑工程的节能就是指建筑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所谓的持续性是体现在能源危机这一方面,除此以外,也要保证施工的经济型。注重应用技能施工技术,既可以促进实现生态平衡,也能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而且也能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房屋建筑工程实际上包含很多种类型的技术,而且各种学科之间是有紧密的联系的。所以在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应用的节能技术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的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以提高节能施工技术的水平。

3应用节能技术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我国节能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建筑物采供暖以及建筑物照明等多种方面。对于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第一,应用节能技术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有力的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第二,该技术可以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因为由建筑供暖所产生的废弃物当中,有很多是污染环境的。第三,可以帮助建筑行业获取更多的利益,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的繁荣发展。在此我们所说的节能技术,主要指的是能源的节约,现在应用最广泛的节能技术主要就是太阳能等各种可循环能源的利用。所以,节能技术不单单指的是一项施工技术,它涉及到很多种技术。

4节能施工的技术原则

第一,要尽量使用节能型材料。比如在进行门窗施工的过程中,要以节能性能为标准选用封条材料。除此以外,在施工当中要减少使用耗能大的那些建筑材料。比如多应用空心砌块等材料。第二,在建筑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节能规范来进行操作,这也是节能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施工中的废热等要进行回收处理,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或者是地热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避免使用那些不可再生能源。除外,在施工时要对自然光做到充分利用,推人工照明技术的应用,但是在照明过程当中要多加使用耐用的灯具。只有在房屋建筑施工时能严格遵守施工的相关规范,才能够为节能施工提供有力保障。以上两点是我们在施工当中应严格遵守的原则,施工单位要充分重视并遵照该原则进行施工,才能实现节能的目标。

5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5.1墙体保温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外墙保温技术的使用可以延长建筑物的寿命,也可以降低居民们生活中能源的消耗,减少居民的能源开销。但是这种外墙保温技术要求较高,目前我们国家的施工单位对这种技术仍需加大投入加以研究。第一点是外墙保温常出现的问题。在设计保温层时要注意到它是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复杂的结构。建筑物的外墙是长期暴露在外界的自然环境当中的,墙体会出现裂痕的情况。第二点是注意保温材料的设计。再设计外墙保温材料时,通常材料主要是由挤塑聚苯板以及模塑聚苯板组成的。而且这些材料的干密度必须要达到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那么这些材料就会容易变形,甚至会有干裂的情况出现。除此以外,聚苯板材料必须要有耐热能力以及抗粉化的能力。第三点是外墙保温技术的设计。在设计时首先要注意保温层平整度的施工,如果平整度出现大的偏差,就会使聚苯板同基础墙壁无法完好粘接,最终会导致保温层出现开裂。在墙角处的保温施工中,要极力避免低温施工,以免保温层出现脱落的情况。

5.2门窗安装技术

为了安装的门窗能源完好的节能性,在安装的过程当中要给门窗安装副框,并保证副框和门窗衔接好,没有缝隙出现。首先应该保障房屋的密封性,所以对于房屋门窗比较容易出现缝隙的地方进行加密处理。其次是在门窗安装完成之后,还需要对门窗的玻璃加固,以此来保障房屋玻璃安装的不会太紧或是太松。所以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对于门窗的节能施工也是提高整个房屋节能性的重要环节。

5.3屋面保温的施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屋面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坡屋面和平屋面,在屋面的节能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现在屋面节能技术已经成为房屋建筑节能技术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技术,所以需要把一些创新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屋面的施工当中,特别是要大力使用那些拥有较高保温能力的材料。所以屋面节能技术的应用对整个房屋建筑的节能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4负一层顶板的施工技术

现在所说的负一层顶板通常指的是房屋的地面,所以要求负一层顶板不但要具有防潮保温的功效,还要有一定的抗压的能力。自然在建筑房屋负一层时使用保温材料所需要的费用会很高,如果经济性能不好与建筑施工节能的理念也是不相符的。除此以外,建筑物的负一层顶板必须还要有一定的防水的性能,因为只有保证房屋的负一层具有防水的性能,才能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当中会产生很大的能源消耗。所以,必须要应用节能施工技术,用这种方式还可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目前,节能减排是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课题之一,在房屋建筑领域应用节能技术也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方式,所以应该在保证房屋质量的同时,尽量使用节能保温的设计,以此来实现低能耗的目标,保护生态环境。所以,研究节能施工技术在我国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希望未来我们国家可以在房屋建筑的节能技术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作者:梁福龙 单位:江苏阳湖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萍.简析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A].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

[2]王根林.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3(9).

第四篇:建筑工程施工外墙防渗漏技术运用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外墙体渗漏是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而经过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发,外墙体渗漏得到了有效的处理。目前使用的防止外墙体渗漏的技术也比较成熟,适合我国各地的建筑工程施工使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外墙体渗漏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如何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外墙防渗漏技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关键词:

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漏技术;原因;应用

1引言

建筑工程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工程手段。而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外墙体渗漏是建筑质量问题中的重点问题,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已经找到了科学合理的外墙防渗漏技术,并且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让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因此,需要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推行外墙防渗漏技术,并且保证施工进度,减少建筑成本。所以,外墙防渗漏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十分的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

我国之所以研究挖墙防渗漏技术,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外墙出现渗漏的问题,也就是说最常见的渗水。但是导致外墙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的防渗漏技术不能解决渗漏的问题,于是胫骨观察和总结,发现外墙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一就是混凝土墙体自身裂开,这是和外墙使用的沙子,水泥,等材料以及相关技术有关系,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水泥和沙子,以及振捣不符合指标,都会严重影响到剪力墙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出现墙体裂缝的情况。第二种就是外墙面抹灰层的裂缝,最直观的就是因为建筑的垂直度不够标准,出现了歪斜,因此在为外墙抹灰的时候,出现抹灰不均匀的情况,这样抹灰层薄厚不一样,就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第三,就是填充墙砌体砖的裂缝,这主要和外墙在砌筑的时候,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规格和要求,砂浆和易行不符合要求并且强度不够的问题导致的。最重要的是,砌砖需要对砖进行湿润处理,这个关键步骤有可能会被忽略,从而导致出现出现墙体裂缝。第四就是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各种孔洞处理不当,由于施工的过程中会?脚手架等施工建筑,为了确保安全,需要固定在墙体上钻孔或是打孔。尤其是在剪力墙中的孔洞,在最后密封的时候,没有密封到位,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顽强防渗漏技术应用

3.1框架结构墙体的施工

目前我国根据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研究出的外墙防渗漏技术使用方法,有效的控制了墙体渗漏的情况。而根据外墙体渗漏的原因,研究出相应的防渗漏技术。最常见的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框架结构墙体的施工,这主要是针对框架结构中框架梁与砌体交界处出现了渗漏情况,而主要问题出现在外墙找平层,表现为墙面出现空鼓,开裂甚至渗漏的情况,而且搭建的脚手架固定眼,也就是外墙施工留下的孔洞,出现了渗水的情况,最终到窗台渗漏。所以,使用框架结构墙体的施工,能够有效的解决相关渗漏问题。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控制好砌块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和要求。第二,砖块在进入施工场地的时候,需要按照要求摆放和并做好防潮防雨措施。第三,操作方式必须标准,操作过程需要保证一铲子灰,一块砖,最后进行一次揉压,这个顺序进行,并且不能省略过程中。第四,需要保证同等密度和强度砌块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外墙不渗漏。第六,就是顶砖需要使用压紧,其中的勾缝应该密实。这样才能保证框架结构的墙体减少渗漏的情况出现,确保墙体的质量安全。

3.2外墙保温层的防渗漏施工

我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重视对外墙体进行保温施工,也就是说,外墙体保温施工,能够有效的减少室内温度的扩散,确保室内温度不变。但是在外墙体施工保温的过程中,竟会出现保温层裂缝,而导致墙体渗漏的情况,这样不仅不能保温,还会导致墙体被雨水等液体腐蚀掉,侵染到墙体内部,影响质量和安全。因此,需要使用外墙保温层的防渗漏技术,这样可以在确保保温的情况下,解决其渗漏的问题。主要的操作过程如下,第一,要选择质量高的玻璃纤维网格,而外层的钢丝网,一定要选择使用热镀锌的,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腐蚀的现象,还比较结实,而且在搭接的过程,需要保证一定的长度。第二,就是需要在窗户等角部比较集中的地方,使用加强网,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窗户的受到的应力。第三,就是在外墙保温层处使用质量好界面剂,其目的是为了强抹灰和保温层之间的粘结强度。第四,就是保温层抹灰需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次是根据楼层高度,分段施工,第二次就是需要注意的是抹灰的力度要大。

4外墙装饰面墙的防渗漏施工

外墙装饰面墙是整栋楼的面容,因此很多建筑工程只注意美观,而忽视了对外墙在装饰的过程中做防渗漏的工作。所以,想要解决外墙装饰面墙渗漏的情况,就要使用外墙装饰面墙的防渗漏技术。主要施工过程如下,第一,想要外墙抹灰的效果好,首先要对墙面做好基层处理,也就是说清除掉墙面上的浮灰,污染物,以及粘附力比较强的松散物,同时要保证墙面是润湿的,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基层把抹灰层的水分吸走,而出现外墙裂缝的情况。第二,就是墙体需要装饰,因此需要贴面砖,但是在贴面砖之前,需要需要清洗干净饰面块材,同时需要用水侵泡,并且充分晾干后在使用。第三,需要使用饱满度高的粘结砂浆。第四,就是选择使用和涂料相融合的腻子和封底涂料,以便确保含水量在8%。

5结束语

我国建筑工程出现的外墙体渗漏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研究出的外墙体防渗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效果很好。这是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一种方式,也是目前保证室内温度不降低的有效手段。而且我国使用的外墙防渗漏技术,适合建筑工程当地的环境和天气,减少由于自然环境对墙体的侵蚀和损坏,确保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所以,建筑工程中使用外墙防渗漏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李培新 单位:成道建设(中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天亮.试述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6):12~13.

[2]庞桂凯.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8~30.

[3]林卫平.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13~15.

第五篇:施工风险防范建筑工程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持续的快速发展,这也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得到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建筑行业中,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施工风险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发生的事故相对较多,行业的危险系数较大,已经成为了事故多发的行业,本文主要是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施工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施工风险;防范;建筑工程;分析

0引言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工期较长、投资金额较大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等特点,与此同时,其工程建设还具有动态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外界进行广泛的联系,这也导致其面临着许多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在项目的施工期间,存着更为复杂的风险因素,这些存在的风险难免都会影响到项目的按时按质完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评估,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最后顺利完成。

1施工风险的主要类型

1.1政治风险

所谓的政治风险指的是:工程所在地的政府发生时局改变或者是政策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进行,对承包商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工程投标之前,承包商一定要对项目资料进行认真收集和分析,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政治风险是不会因为承包商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及时收集和分析工程所在地的政治形势以及政策,能够使承包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和补救损失。

1.2自然风险

与大自然相比,人类是相对渺小的。对于自然风险而言,它是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任何改变,我们人类很难对自然风险进行非常有效地阻止,是不可抗拒的风险事件。[1]因此,我们只能通过采用经济补偿来对自然风险产生的影响进行有效的补救。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大都是在露天进行作业,因此自然条件对项目施工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比如在气温太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施工人员中暑,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时,要对所面临的自然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1.3经营管理风险

在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因素和事件,这些因素和事件就是管理风险。在经营管理企业时,面对不同的风险,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措施。因为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仅涉及投标、生产施工,而且还涉及合约、结算等方面,因此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是最大的。

1.4经济风险

与政治风险相比,经济风险是有所不同的。它不会如政治风险那样突然发生,一般可以通过数据进行测算得出。因此,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和调研工作,对于已经预见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对于经济风险,企业要对建筑材料的有关市场信息有准确的把握,从而依据信息调整企业的采购策略,并且企业要承担能在企业承受范围之内的工程部分。在面对经济风险时,企业可以采取将风险分散和转移的办法,或者是将建筑工程分包出去,进而避免不稳定因素,降低了经济风险。[2]

1.5合同风险

工程项目的合同不仅是对项目进行管理的法律文件,而且还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的依据。[3]因此,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必须要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在进行合同起草时,要科学地对合同中的每一条条款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工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对风险进行分析,最终降低风险。

1.6施工技术风险

在施工企业中,施工技术风险是其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最好的体现。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设计方案通过并确定以后,施工企业要重视施工方案的变更,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找出方案中存在的缺陷,降低施工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视对索赔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业主也应该要对新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进行及时的风险评估,最后确立出最合理、适宜的施工方案。

2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2.1风险回避措施

风险回避是指在风险的源头采取中断措施,避免或者遏制其发生。在发现项目具有较大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时,在对其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评估之后,若无有效措施进行挽回时,可以采取主动放弃项目,或者是依据实际情况改变项目的目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风险。风险回避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先期回避,主要是针对一些存在风险较高的项目采用,避免发生项目亏损的现象;②中途放弃,主要针对依据承担的项目,发现风险过高,继续施工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亏损时,可以采取中途放弃项目。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承担或者继续承担的风险成本远远超过避免的成本时才采取的措施。[4]

2.2损失控制

在企业愿意接受风险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企业的损失,降低企业的损失程度,这就是损失控制。损失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损失预防,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当发现可能出现损失时,及时采取措施使损失难以发生。②降低损失程度。在企业难以避免出现损失时,可以设法采取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2.3控制型风险转移

在施工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当遇到一些风险无法通过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企业最后只能采用风险转移的办法使自己得到保护。这主要在企业出现财务性风险时才会采取控制型风险转移。进行风险转移并不是进行损失嫁祸,风险转移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是因为很多风险是会本企业造成损失,但是转移之后,不一定对对方会造成损失。各个企业都具有自己不一样的优势,面对风险时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5]企业在实施风险转移时必须要以法律为依据,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进行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主要有工程分包、转让技术或者合同、出租设备等,将自身的风险转移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从而达到降低自身风险的目的。

2.4风险保留

在建筑施工企业遇到了无法进行避免的风险时,企业主动或者被迫采取风险保留的措施,自己承担因为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风险保留,主要分为主动性风险保留和被动性风险保留。前者主要是利用企业之前预留的损失补偿金,对损失因素分析,制定弥补措施,积极地应对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或者则是将风险保留下来,却不采取任何措施,任其风险发生。

2.5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者来说,工程合同就是真实有效的法律文件,这也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合同起草时,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运用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析的思维,对合同中的条款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将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有很好的了解,从而避免出现施工风险。

2.6施工安全方面

在施工风险防范中,做好施工控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而言,建筑施工都是工期相对较长,这是因为其需要一个较长的施工过程才能较好的完成施工。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将风险因素控制好就显得尤为重要。①在项目中对施工人员加强风险思想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施工安全意识。②对专业技术人进行相应培训,提高其的专业技术水平。③依据项目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④切实做好各种保险措施,通过各种工程保险,分散工程的安全风险,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风险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由于风险的存在,有可能会使项目的施工时间大大增加,这样资源和金钱就会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使得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等。在当前,我国很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还对风险控制存在着认识不足,还没有建立出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应该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住,这样才能够使风险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进行很好的防范,从而在建筑工程项目方面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的效益。

作者:宋琦 单位:西安市西京学院至诚书院

参考文献

[1]毛轶林,林森.建筑施工中的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8):813-814.

[2]陶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03):1.

[3]马新亮.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4):184-185.

[4]周晓明.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11):3.

[5]李俊.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7684.

第六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对基础设施等进行完善。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桩基础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其主要用于承载建筑工程的载荷,做好桩基础的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将在分析桩基础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桩基础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提高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桩基础;施工质量;技术

前言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在国内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地都加大了对于基础设施及建筑住宅的建设速度,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是现阶段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关注的焦点与热点。桩基础是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需要在分析常见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以确保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1常见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桩基础是工程项目施工中最基础的环节,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影响极为重大,因此,需要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地质情况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以下将对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介绍:(1)人工挖孔桩技术,此种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来进行桩基础桩孔的挖掘,采用此种桩基础施工技术无需复杂的桩基础挖掘设备且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较低,但是由于人工挖掘桩孔的深度不深,因此其多应用于高度较低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桩基础的施工中。在人工挖桩孔的施工过程中多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施工:清理工程项目施工区域-确定桩孔的位置-放线-桩孔的挖掘(挖掘深度为1m)-在比地面高20cm的井圈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2)钻孔浇筑桩技术,此种技术在对桩孔的挖掘过程中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在现今的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应用较多且较为广泛,在施工时遵照先孔后桩的施工原则,在桩孔的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是各桩孔之间的间距以避免过近而导致挖掘的桩孔塌陷,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钻桩孔的过程中需要对桩孔周边的土壤进行实时检测,确保桩孔的斜度和变形量保持在合理的监控范围内,在完成了桩孔的钻孔作业后需要对桩孔进行清理,避免杂物的存在而对后续桩孔的浇筑质量造成影响。(3)静压桩技术。静压桩技术是一种直接成桩的施工技术,在其施工的过程中通过使用静力压装机将成型的桩直接压入到项目地点之中,此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的成本较低、噪音较小、易于检测。在静压桩的施工过程中要按照以下的施工流程:测定定位桩的位置-定位静压桩的桩心位置-调整桩尖角度与位置-压桩直至桩进入到地面中且桩顶接近地面。

2桩基础施工中的注意要点分析

2.1注意桩基础施工中的前期准备工作

2.1.1桩基础施工前的勘测。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桩基础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在桩基础的前期准备中需要对桩基础的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勘测,通过所得出的工程项目地点的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桩基础施工前的勘测项目中主要包括有对于工程项目施工地点的地形、气候以及地质条件等的信息的勘测,通过勘测所得出的数据来对桩基础施工中的桩的施工深度、地下水位和土层变换等因素的确定。此外,对于周边存在建筑的需要对周边建筑的地下分布以及地下管线的位置进行了解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完善的桩基础的施工方案,以避免上述因素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1.2桩基础施工方案编制的注意事项。在桩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桩基础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所测得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进而选取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桩基础的施工方法,确定桩基础施工的类型、方式等,对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周边建筑的地下分布情况及地下管线的走向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通过制定合理的桩基础的施工方案,以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失稳、地下管线的破坏等的影响。

2.1.3做好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及相关机械设备的选定。选用何种技术是桩基础施工中的要点,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选择上需要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荷载和工程项目地点的土层的条件来进行确定,通过计算工程建设项目上部结构施加与桩基础上的载荷的大小来确定桩基础的大小、长度等的信息,并结合工程项目地点的土层的土质、地下水的分布等的信息来确定桩基础施工的参数和相关技术指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在选定了桩基础施工所使用的施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桩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进行相关配套设备的合理选定。此外,通过合理的选择桩基础施工中的机械设备有利于合理的运用机械设备扩大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范围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2.1.4做好桩基础施工项目地的清理准备工作。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是建立在良好的施工现场准备的基础上的,在完成了对于桩基础施工项目地点的确定及位置规划后需要做好桩基础施工项目地点的清理工作,在对工程项目地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地面没有松土、碎石以及其他一些杂物,以避免在后期的挖孔汇总混入杂物,从而对灌桩浇筑造成影响。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现场的各机械设备之间要保持好相应的距离,以避免相互阻碍,确保桩基础施工的持续、稳定。

2.1.5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做好桩基础的放线定位。桩基础放线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在桩基础的放线定位施工中首先需要根据设计记录所有桩基础的标高,以确保桩基础施工标高的准确性,此外,在平整的桩基础地基上绘制桩基础的放线定位网,按照设计尺寸完成桩基础轴线的放置,此外桩基础的放线定位并绘制好编号。

2.2加强对于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现今在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预制桩技术和灌注桩技术两种,在上述两种桩基础施工技术中需要注意的是:(1)在灌注桩施工技术中,根据其桩孔成孔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冲击孔、泥浆护壁钻孔和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等的施工技术。在选择何种成孔方式上需要结合桩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确定,从而有效地确保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此外,在桩基础的桩孔的挖掘过程中,为避免桩孔护壁坍塌需要做好相应的支护工作,以确保桩孔成形的可靠性。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如采用的是沉管成孔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桩基成孔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振动冲击、锤击的方式,在采样上述施工方式的过程中会伴随有巨大的噪音,从而为桩基础施工时的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在采用上述施工方式时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噪音的防护工作。(2)在采用预制桩的施工技术时,由于桩已经提前预制好,为使得桩基能够顺利地达到所预期的位置在打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对于桩的方向的调整,在打入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提前所设定的顺序顺次进行,在打入桩的技术上主要采用的有射水法、静压力法和振动法和锤击法等多种施工方式,当采用振动法和静压力法时较易导致挤土问题的产生,容易对周边的桩基产生影响。因此当采用上述方法施工时需要对桩基础的分布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射水法仅适用于砂土层的桩基础施工中。

3结束语

桩基础施工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基础,其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好坏。本文在分析了桩基础施工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桩基础施工中的注意要点进行了分析阐述。

作者:李国山 单位: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张志强,何川.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J].铁道学报,2003,25(1):92-95.

[2]孔令伟,郭爱国,陈守义,等.浅层天然气井喷对地层的损伤影响与桩基工程危害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4):375-381.

[3]唐世栋,何连生,叶真华.软土地基中桩基施工引起的侧向土压力增量[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6):752-755.

第七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建筑产品的安全性,但是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文章主要总结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其施工质量问题突出,尤其是作为建筑产品中的主体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更是会对整个建筑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露筋问题。露筋是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建筑钢筋结合混凝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及结构强度,而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粘合性,可最大保证钢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钢筋暴露则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部结构钢筋垫块厚度不足或垫块发生位移,或钢筋使用密度过大,灌注水泥时水泥浆无法渗透基地结构;此外,混凝土配比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导致露筋。其次,麻面问题。麻面主要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表层存在明显的蜂窝状结构,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施工,振捣不够均匀、密实;此外,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或混凝土拌和物中水量过多等均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麻面现象。虽然麻面不会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及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会影响地面及墙体质量,并且会降低建筑产品的美观度。再次,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硬度与强度,并且会影响建筑物的质量指标。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作业不合格、未均匀振捣;加入拌和料时粉砂中水泥比例过大;此外,混凝土后期养护不当导致混凝土长时间暴露于干燥环境下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最后,强度等级不达标。所谓强度等级不达标是指同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强度达不到设计等级要求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承载能力,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达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泥强度不合格。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水及外加剂。选择水泥要参考工程强度要求及不同型号的水泥性能,以保证水泥强度与相关设计规范相符,如特殊部位承重要求比较特殊,则要事先测试水泥性能。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粗骨料及细骨料两种,其中选择粗骨料时要重点分析其质地、针片状颗粒含量、级配、最大粒径等参数;而细骨料则要分析其质地、细度模数、含泥量及有害物质含量等,特别要重点检查有害物质含量及含泥量。在拌和混凝土时要尽量使用可饮用水,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则要先进行化验及抗腐蚀检验,混凝土拌和用水要避免使用工业废水、酸性程度高的水及生活污水等。外加剂应用要先进行试验,使其与水泥的适应性相符。

(二)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在实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天气环境等均会对混凝土的坍落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根据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用水量、含水量进行适当调整,才能保证混凝土与施工现场完全吻合。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石灰与水泥的比例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结构达到施工标准。根据配合比设计标准进行混凝土级配实验,再根据级配结果进行配合比实验,根据配比结果进行施工,按照原材料含水量含泥量调整施工配比,以保证配合比的通用性。

(三)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条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素,因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施工条件、温度及施工程序,施工条件的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含水量、施工温度、光照、风力等等,施工时要避免材料施水,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规划,避免高温施工,以避免混凝土发生裂缝。混凝土浇长时要注意验证事项,根据混凝土裂缝实际情况计算混凝土的浇筑长度、宽度及厚度;混凝土振捣强度必须大于初次施工的振捣,合理控制振捣时间。第一次浇筑后振捣可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浇筑第二次前再进行第二次振捣。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应先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杂物清理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在浇筑工作进行时应当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如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就立即停止浇灌。所以这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在浇灌之前就针对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并且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者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然后观察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能出现蜂窝、空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现象发生。

(四)混凝土浇筑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立刻派专人进行养护,合理的养护可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减少裂缝及其它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的硬化及强度增长与设计要求相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要覆盖好混凝土,并做好保湿养护;混凝土养护要禁止浇水,全程严密覆盖,保证混凝土不受冻;养护时间在2周左右。

三、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后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分部、分项验收。混凝土施工验收要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中期验收,并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性质、工程质量标准,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进行评级。如发现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则要进行及时整改,建筑工程的整改必须由资质合格的检测单位进行,如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则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整改技术方案。此外,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或者一个单项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首先应实施竣工预验收。在预验收通过后,将最终的竣工验收申请提交给监理方。

总之,混凝土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如果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则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无法保证。针对现阶段我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钢筋暴露、麻面、裂缝等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解决策略,做好施工前准备、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施工后的质量管理,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作者:赵康 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参考文献:

[1]吕大伟.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180.

[2]王树生.浅谈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质量控制探讨[J].科学时代,2014,(9):295-296.

第八篇: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刺激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基基础工程作为工程的根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对地基基础工程进行研究有必要性。文章对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征

1.1复杂性

受我国整体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还具有复杂性。我国包括了五大地形,有杂填土、黄土、冻土和淤泥土质等土质,熔岩地质、地震带等都影响着建筑的基础施工,所以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在实际施工中要结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

1.2困难性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基础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是施工难点。所以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困难性。困难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工程与其他工程之间的事故处理上。主要就是由于基础施工大多是地下施工,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事故处理工作就会大大提高施工操作的难度;建筑基础需要很高的承载力,其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所以在进行事故处理时还要考虑其对建筑上不结构的影响,建筑基础工程的事故处理一般都会对上部整体性能产生影响,要避免就非常困难。

1.3多发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多发性。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过于重视现场施工,而忽视了建筑基础施工,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甚至都存在问题,这样就会使建筑基础施工出现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在后期甚至会发生建筑物开裂和倒塌等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近几年这样的事故发生较多,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所以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1.4严谨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严谨性。施工建筑基础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建筑基础施工非常重要。但是有很多的施工建设企业对基础施工不重视,从而使建筑基础有很多的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由其造成的质量问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建筑基础工作,保证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2.1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是置换与拌入法的重要内容,换土垫层法主要就是利用低压缩性的碎石和砂石来替代具有高压缩性的淤土,这样在保证土层稳固性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使用换土垫层法首先要将挖去基础层面以下的软弱土层,然后用无侵蚀性且压缩性较低的材料进行回填,主要就是利用碎石和砂石、灰土与石屑等,最后分层夯实。

2.2挤密桩施工法

挤密桩施工法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当建筑物建设在粘性土体或湿陷性黄土上时常用这种方法处理地基。挤密桩施工法主要分为砂石桩和灰土桩施工法两种。砂石桩施工法主要就是利用水冲、冲击和振动在软弱地基中成孔,然后将砂石挤压到土孔中以形成密实桩体,这样就可以挤密周围的土层,提高土层稳固性,从而增加地基承载力;灰土挤密桩是将钢管利用锤击打入土中,然后分层回填三比七灰土夯实,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和加固处理,通常在建设在软粘土地基之上的地基处理排水固结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可以减少沉降、固结土体,也可以有效的排除孔隙水。排水固结法主要就要利用加压和排水两个系统来实现加固工作,加压系统主要包括联合法、电渗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直空法和堆载法等,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水平排水和竖向排水两部分,排水固结法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重要方法。

3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对其进行更新并应用到实际地基基础施工中,首先必须按照处理原则应用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根据地质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基础施工技术,然后对不同地质、不同土质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研究:

3.1处理原则

要对地基施工进行处理一定要根据相关处理原则:①确定地基处理的范围和目的,要根据建筑基础施工设计的要求和地基施工实际存在的问题来确定目的和范围,要根据处理情况确定处理后所要求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②对建筑基础地基施工进行处理一定要结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在了解施工地地基和自然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工程,还要具备相关工程的施工处理经验;③在进行施工处理之前要详细调查附近的建筑物以及当地的地质条件,要调查附近地下管线和地下水道等信息,保证处理质量。

3.2淤泥基底的处理

淤泥淤沙地基施工要避免扰动地下水位,因淤泥淤沙地质较为松散,一旦扰动地下水位就会发生地基坍塌等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淤泥淤沙地基的处理可采用换填透水性较好的材料的方法,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换填层的高度。

3.3软弱地基的处理

软弱地基的处理是建筑基础处理工作的重要内容:①浅层软弱地基的处理必须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在工程设计没对其进行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换填垫层法;②灰土垫层土料的含水量要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内,另外粉煤灰垫层含水量要在最佳含水量的±4%内;③换填垫层法施工要特别注意基坑排水,不能在浸水的情况下采取换填垫层法施工。要根据换填材料选取最佳的施工方法,然后根据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机械等。

4结束语

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第一道工作,其质量对建筑结构和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保证并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安全首先就必须做好地基基础与工程的施工,必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施工技术进行更新并应用到基础施工中,从而提高基础工程的稳固性。

作者:周腾飞 单位:杭州钱江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军辉.简析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应用,2013,(11):257-258.

[2]李政峰.山地住宅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3]罗后红.浅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施工技术[J].江苏科技信息,2014,(22):66+68.

[4]杨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相关问题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50.

第九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在这其中建筑行业作为快速发展的领域,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量以及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房屋建筑质量的优劣,因而,施工现场管理也是房屋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需要人们加以重视,文章在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对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研究的重要性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涉及专业较多,专业性也较强,因而其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好坏对建筑物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建设管理中其中一环,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样在极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房屋建筑的建设水平,这也是更好推进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1]。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建筑施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建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设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该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单位应该通过不断研究提高单位整体施工水平,与相关施工建设人员的专业知识,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性与高质量性。

2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2.1现场原材料、设备管理不当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原材料以及施工设备是工程建设中的必要装备,材料质量的好坏以及施工设备的优劣在一方面不仅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工程进度能否按安排顺利进行,在另一方面也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后续使用舒适性。因此,房屋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现场材料以及设备的管理工作。但现阶段,许多施工单位都对现场材料和设备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施工现场原材料混乱摆放,施工设备随意使用,造成施工质量与安全均无法有效被保证[2]。

2.2缺少施工现场完善的管理体制

从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整体状况来看,很多现场施工单位由于缺乏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体制,导致多种问题出现[3]。第一,由于启发专门的现场监督制度,使得施工现场违规操作频发,这不仅拖慢了工程施工进度,也造成了施工现场安全状况频发,加大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第二,由于缺少施工现场基本管理制度,许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都出现了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随意摆放,使得最终施工现场脏乱差现象反复出现,影响工程安全;第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由于管理人员与施工现场工程施工人员之间缺乏交流,并且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就使得最终的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低下,一旦遇到突发事故无法有效及时的解决,使得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落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最终只是流于表面。

2.3施工人员技术低下

现阶段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这其中施工现场施工人水技术水平则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从现阶段调查而言,不难发现我国大多数施工现场人员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同时,施工企业也并没有对这一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没有对相关施工现场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以及管理培训,这样长期的恶性循环使得施工管理手段长期停滞不前,技术水平不断落后,无法对新工艺以及新知识有一个充分的掌握认识,长期的拒绝接受新技术以及新型技术管理手段,最终使得工程施工质量落后,工程安全性降低,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3.1有效保障施工材料质量及设备管理

相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其他部分而言,建筑原材料的使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人们的使用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材料质量问题以及设备管理问题给予极大的重视,为了做好这部分环节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要确保施工现场材料供应及时以及质量良好,优先选择质量好、口碑较好的建筑材料,同时为了保障材料使用的及时性和充足性,在施工开始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多准备一些建筑材料,以保障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开展。第二,选择专职材料以及设备管理人员,在建设材料进场前安排专职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人员,通过材料管理人员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分类与进场前的验收检查,使得施工材料的质量得以保障并且安置科学,方便现场施工人员的使用;通过设备专职管理人员,使得设备使用科学合理,防止现场工人对施工设备随意使用,造成建设现场不安全因素发生。第三,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要及时淘汰过期或者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尤其是不可以将不合格或过期材料与合格产品混在一起使用,防止施工现场工人误使用,使得最终竣工建筑质量严重受损。

3.2建立健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涉及专业及内容均较多,因而,为保障工程的建设安全以及后期的使用质量,必须要健全相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得施工企业为施工人员提供相关的施工安全保障,通过制度的建立也可以同时实现人员间的互相监管以及限制,为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安全的评价与监管。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保障施工安全,使得不符合质量以及标准的问题及时修改,有效预防,保障工程的质量,达到工程顺利竣工,人们舒适使用的最终目的[4]。

3.3全面培养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提升施工单位现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同样也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了达成之一目标,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对相关将施工技术人员开展施工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是技术水平[5]。除此之外,施工单位也应该聘请国内外施工相关专家开展专项座谈会议,通过探讨的形式,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不断丰富自身的相关知识储备,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工作兴趣,通过提高自身的相关施工工作素质,进一步保障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确保其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研究的意义、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解决方法这三大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希望为后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作者:杨成 单位:静宁县人民政府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

参考文献

[1]陈春波.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法与策略[J].中国-东盟博览,2013,02:155.

[2]沈卫国.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2847-2848.

[3]孙青春.基于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5(8):286-286.

[4]孙素文.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5305-5306.

[5]张静,张保印,康泳霞,等.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4):27.

第十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同以往相比,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频率也有所提高,这些质量问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一部分人的人身安全。因而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加强势在必行,笔者将在本章中就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

关键词:

建材选择;安全意识;质量标准

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应用十分广泛,下至简易房屋建设上至城市整体建筑规划,都是建筑工程设计在现代社会中被应用的表现。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直接关系着在设计中、在建中的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使用安全问题、使用年限等问题。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使用人的尊重、对社会的负责。但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并非施工方一方的责任,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监督管理部门的努力,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到位,才是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上上之策。

1.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一定漏洞

1.1施工队技术水平差异

不同施工队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建成后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物的使用结果,直接影响建筑的实际使用效率,问题严重时威胁使用居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存在施工队技术平均水平较低的问题。通常的施工队建设人员大多是廉价的农民工劳动力、社会弱势劳动力等,施工组为降低人力成本而大多任用这些技术水平较低的非专业人员。在建设中往往出现因为操作不当的质量问题,例如水泥和砂石配比不合理导致建材硬度差、抗侵蚀能力弱等问题,或者因为钢筋使用布局不合理、承重墙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建筑整体抗力差的质量问题。

1.2施工过程中没有排除应排除的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来说施工安全包括工地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等。工地安全即施工地现场的安全,有无做好设备、建材防盗工作,有无做好高空坠物的预防工作等;管理安全即对于工地现场的设备管理是否有完备体系,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否有完善的档案管理等;技术安全即施工是否符合力学原理,是否在设计时已将水泥承重系数考虑到位等。综合来说,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型工程团队,甚至许多大型建筑企业都没有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对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排除工作。

1.3建筑材料自身的质量问题

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联的因素除了人力因素之外就是建材质量因素。很多工程团队在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中没有做好质量的把关,而是单一地从价格的因素出发,尽可能地压低成本来扩大收益。我国也时常因为建筑材料的治疗问题而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从而发生建筑在使用阶段发生坍塌、损毁等安全问题。

1.4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多靠施工队的自觉,而缺乏外部监管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监管更多的停留在工程开工前的工队选择管理和工程施工后的完成度监督。整体上监督力度不够,细节上忽略了工程中监管,工程人员监管等。并且监管大多由相关部门进行,并没有一个较为独立的监督部门,总体来说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多靠施工队的自觉,外部监督体系较为羸弱。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些建议

2.1严格建材市场和选购标准

完善对建材市场标准的统一,完善对建材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强化和完善建材市场的准入原则,对建材的质量进行第一轮筛选,将有质量问题的建材从现有的建材市场中剔除。通过对已进入市场的建材的质量监测,完成对建材的第二步筛选,将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蒙混过关的劣质建材从市场中剔除。通过对企业选购入库的建材的非周期性抽查,来进行建材的第三步筛选,通过对库存建材的质量监测,来保证施工队应用到建筑中的材料,都是符合标准,质量过关的合格建材。

2.2加大施工安全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一方面靠外部监督来强化,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内部的自律来完善。在施工过程中,不可能有外部监督部门全程监督,这个时候施工队自身的自律就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加大施工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员工之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施工的认识,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工地防盗工作,做好防高空坠物工作,使施工操作符合标准,使施工操作符合安全管理原则。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比外部监管力度强化的作用要有效率得多。

2.3完善相关监督条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队伍建设

施工队的自律并不能完全地避免施工质量安全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玩不监督体系来约束。完善相关的条例、法规,能够通过这些文书对施工队的不合理操作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于此同时强化呢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这些监督人员可以是专职的监督人员,可以长期在不同的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导,一方面有利于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安全问题的改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施工队自觉意识的养成,使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深入施工队人心,从而从根本上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2.4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

建筑队多为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组成人员,这其中技术人员的缺失,相应地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不当操作概率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就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几个或数个具有专业技能素养的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指导,促进整个建筑作业过程中的科学性、技术性,整体上增加建筑队成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增加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质量。

3.结语

就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加强工作来说,依然有很多努力要做。在施工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结合实际情况、专业素养,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改进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改进。社会和施工队要对项目质量严格把关,严格符合标准,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才是为现代化建设应有的贡献。

作者:邓甜 郭云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震.工业厂房钢结构设计体会.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1期

桩基检测论文范文8

关键词:土木工程;培养方案;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土木工程师

0前言

注册工程师制度是国家执业资格制度,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实行的一种门槛准入控制。我国土木工程的执业资格考试称为“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包括岩土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结构工程等多个方向。我国人事部和建设部于2001年公布了《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对各部门职责做了总体规定,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制定了纲领。目前土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充分满足注册工程师能力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本文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考试为例,探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问题。

1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考试简介

按照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规定,我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考试分两阶段进行,即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才可以报名参加专业考试。参加基础或专业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基础考试的报名条件是,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或者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且从事岩土工作满1年,或者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且从事岩土工作满1年。所以土木工程本科毕业生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的基础考试。专业考试的报名条件是,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且累计从事岩土工作满5年,或者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且累计从事岩土工作满6年,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情形。

2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

2.1公共基础课程的衔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文件是各高校土木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将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考试的大纲与目前的专业评估文件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公共基础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经济、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基础等主干课程。不同点在于,注册考试大纲还包括电磁学概念、电路知识、电动机与变压器、信号与信息、模拟电子技术等。在大部分的高校土木专业中都没有开设这些课程,有部分高校开设电工学,但存在教学要求偏低的问题。现在国内有不少在线课程的平台,建议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自学,以满足注册考试大纲的要求。

2.2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

两者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大部分一致的,包括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土木工程试验技术等相关知识。专业评估文件还包括土木工程概论、地震工程学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用来开拓学生视野,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整体的认识。注册考试大纲则包含更多的法律法规的内容,考生需要掌握17部法规内容,除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这些常用的法规,还有专门针对注册工程师管理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及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高校中虽然也有开设“建设法规”这类的课程,但学时较少,课程覆盖的法规范围较小,建议在相关的专业课中也加入相关的法规内容,比如“基坑工程”这门课,就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加入安全生产、勘察设计资质管理之类的内容。

2.3专业课程的衔接

注册考试的专业内容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基坑与地下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工程经济与管理、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等。专业评估文件鼓励各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优势特点来设置专业课程,因此没有专门列出专业课的名称。各校土木专业设置岩土方向的课程,基本与注册考试的课程大体上是一致的,有些课程会进行重组,比如“浅基础”和“深基础”一般合并为“基础工程”。难度上看,注册考试的专业内容往往高于校内的专业学习。每年注册专业考试通过率大约20%左右。注册专业考试涉及范围较广,需要掌握43本规范内容。专业考试中的“案例”部分,需要考生大量的计算,3小时内要完成25道题目的计算,平均下来7分钟要算完一道题目,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概论式的介绍,而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计算方法。把历年的注册考试专业题作为课堂测试题,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计算能力。比如,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用到,如果桩侧穿越的土层较多,则计算参数也较多,学生平时经过这方面的计算训练,可提高其计算速度及准确率,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2.4综合能力的衔接

从注册考试大纲和历年题目可以看出,其考查的重点和高校培养方案基本是一致的。但注册考试更侧重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应试者能否把各科的专业知识融合起来,能否把所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高校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为例,根据结构上部荷载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何选择基础方案就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考虑建筑功能、结构刚度强度等问题。而方案选定之后的计算,也是综合了多门科目的内容,如柱下条形基础采用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来计算弯矩剪力,就要掌握好结构力学的超静定结构计算内容;给基础配筋,需要掌握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容。高校里可以多开展基于案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边坡工程”案例教学为例,教师要先准备一个完整的边坡工程项目来作为教学案例,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参数等。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各自的边坡加固方案,学生之间可以开展讨论。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听讲,而是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来参与讨论。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以后参加注册专业考试做好衔接。

2.5考试方式的衔接

注册考试的基础考试不允许带资料进考场,而专业考试允许带正规出版物进考场,因为大量的计算需要用到很多计算式,这些式子太多记不住,也没必要让考生花时间去记。专业考试内容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对规范、手册的熟悉程度。高校的专业课程考试建议尽量采用开卷考试或者半开卷考试,应该允许学生带规范和教材进考场。开卷考之后,是不是对学生的要求就降低了呢?这就需要对考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专业课的考题方面应多结合工程案例来出题,测验学生正确应用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在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的授课中,要结合本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相关的规范,比如“基础工程”这门课,涉及到的规范较多,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港口工程地基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等等。学习规范也不是从头看到尾,而是使用对比的方法的来学习,比如桩基设计,应该对比一下各规范中的异同点,形成一个桩基学习专题,获得的知识也比较系统化。

3结语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制度是国家对从事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的执业人员实行的一种准入控制。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的及格率,可以部分地反映出该专业的办学水平。为提高毕业生注册考试的通过率,本文提出土木专业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应该有五个方面的衔接,即公共基础课程衔接、专业基础课程衔接、专业课程衔接、综合能力衔接、考试方式衔接。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注册资格考试也不能完全考核出考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也不能完全由注册资格考试通过率来衡量。

参考文献

[1]张云峰,詹界东,李文.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探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371-374.

[2]李峥.地方高校“双证通融”的土木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8(31):231-232.

[3]陈国周.基于注册工程师能力要求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6.45(11):82-83.

[4]鲍晨.工程硕士培养与注册工程师衔接的探讨[D].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8.

[5]庞利,毛志忠.国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112-114.

[6]郝婷玥.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注册执业资格考试与工程教育结合的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167-167.

[7]张云峰.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