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治范例

中医诊治

中医诊治范文1

1糖痈的定义和中医学认识

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背、臀和大腿部,目前痈常见于糖尿病病人,我们简称为“糖痈”。痈的感染先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沿深部阻力较小的脂肪组织柱蔓延至皮下、深筋膜,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累及邻近的许多脂肪组织柱,然后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多个脓头。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主要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所致。本病常并发痈疽,临床上合并痈的病例并不少见。其病机主要是燥热内盛,营阴耗竭,内结郁热,壅毒成脓,发为痈疽。正如《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云:“津液竭,则经脉涩;经脉涩,则营卫不行;营卫不行,则由热气留滞,故成痈疽。”

2糖痈的中医外科治疗

糖痈的中医外科治疗,仍遵循肿疡期、脓疡期、溃疡期三期论治。肿疡期,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当位置较深时,感染严重或者伴有糖尿病等导致感染不容易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全身反应,如高热、不思饮食、彻夜难眠、大便干结甚至神志模糊。急则治标,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令其消散。此时,脓肿尚未形成,取义“无形之邪令其消散”,可选用金黄散茶调或醋调外敷。

脓疡期,局部红、肿、热、痛,肿块有波动感或者脓头自破,若全身反应严重,可在肿疡穿刺判定是否成脓,不需要等待波动感形成。脓肿形成,必须及时切开排脓,使邪有出路,我们在临床中继承和运用李竞教授提出的“洞式排脓”法,圆形外口,即使皮下组织肿胀,也能保证外口引流通畅,切口小,损伤小,减少组织感染的机会,又利于以后愈合,反之,线形切口大,当皮下组织肿胀时,切口几乎闭合,为引流通常填放凡士林纱条,无异于打开口放个塞子,达不到引流目的。方法:电针25mV于脓肿最高点当头点破,深度出脓则止,直径约为0.5~1cm,待脓液自动流出,干棉球蘸干、吸附分泌物,外敷金黄膏箍围消肿。

溃疡期,脓成破溃以后进入溃疡期,针对伤口不易愈合,都是因为伤口“留邪”,邪不去,正不安。适时清创,化腐生肌,令感染的肌腱筋膜组织脱落,则溃疡愈合指日可待。方法:①机械清创:针对水肿肉芽,游离的坏死组织;②酶清创:针对皮肤、皮下组织等各类坏死组织选用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致新丹;③药膏化腐生肌:在以上基础上合用中药生肌之品,如:生肌玉红膏、橡皮生肌膏等,事半功倍。

中医诊治范文2

“病证结合”模式论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为东汉张仲景所继承,并开创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时期,辨证论治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疾病诊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近代西医东渐,既冲击了中医传统辨病论治的地位,也启发了中医辨病思维,汇通各派医家由此而创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参西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本文就临床中病证结合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问题作以探讨,以期构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模式新体系,并引起中医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中医学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和研究成果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不同临床疾病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类型、特点

我们于2002年提出了[1],临床实践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病证结合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总结这种模式可以有三种:一是在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证的诊断;二是在西医病名诊断下的中医辨病加上辨证的模式;三是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第三种就是按西医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证的诊断,吸收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的模式。中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这是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采用的诊病模式,也是中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诊病模式,也即是常说的中医疾病的病证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对中医学的继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医学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企图脱离现代医学,无视现代医学疾病概念的存在,单纯依据这种模式诊疗疾病往往难以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对患者不进行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似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许的。因此,此种诊病模式脱离临床实际难以满足临床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露弊端。现代医学病名诊断,中医辨病和辨证的诊病模式,此诊病模式是西医诊断,然后按主要症状不同进行中医病名诊断和辨证,此模式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工作者普遍采用的一种诊病模式。这一诊病模式吸收了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知识,显然是符合时展的。但是同样后面又采取了前一模式,又陷入了前一疾病诊断模式的不足之处。在西医病名的限制下按主症不同又诊断中医不同的病,按中医的病进行辨证治疗,仍然没有将病的本质动态表现出来,成为西医诊病,中医辨证各行其是,没有相互渗透与交融,而是两种体系的拼凑。这种诊病模式也是大多数人理解的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的诊病模式。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虽然一些中医工作者从理论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一诊病模式,认为这样有损于中医的地位,好像中医是现代医学的附属物,不愿意这样搞,企图脱离或无视现代医学疾病先进科学的知识,搞所谓的纯中医,但是事实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实际上目前出版的许多临床专著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医疗工作中也都采用了这一诊病模式。疾病和证候结合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但是在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并未被采纳和应用,形成临床与理论教学的背离。

2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它既遵循了国际现代医学统一的规则,又继承保持了中医传统的诊疗特色。任何轻视辨病或轻视辨证、侧重辨病或侧重辨证的倾向,都是割裂了完整的疾病诊疗体系,它将制约中医诊疗的能力,制约中医的发展,导致中医临床医学的退化。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重要理论表现形式,是发扬中医学、创新医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此诊断模式显然有其优点,采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吸收现代医学的诊断经验,对疾病进行了本质上的鉴别,以现代医学做疾病诊断,用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进行分析,将中医融化于现代医学的疾病中去,同时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也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弥补中医无证可辨的局限性;同时中医辨证亦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如西医诊断无病但患者有自我不适、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疑难病但疗效不佳,或西医诊断为“综合征”,而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清晰可见,有了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效果估计。但是这一诊病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代医学诊断不清的疾病,如果按这一模式进行辨证就会无所依据;现代医学许多性质相似的疾病中医治疗是相同的,这一模式又显得重复。

2.1时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有了科学的、统一的定论,这些标准是统一的,也应该是唯一的。当今中医必须融入现代医学的海洋之中,对于具体疾病的研究,国际有统一的名称和代码(ICD),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迄今为止已十次修订(ICD-10),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医学针对的目标是完全一样的,解决一切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仍沿用中医的病名,肯定是难以得到国际认可的,既然要融入世界医学,其规则是统一的,临床医学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是何种疾病。而目前中医学院教材的编写中仍在采用中医病名,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第二章肺病中引用了“肺癌”病名。并且许多中医概念是参照现代医学概念定义而成的,如“中风”,“胸痹心痛”等,胸痹心痛章节中更是参考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书写而成。

2.2目前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需要

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医院“姓中”,“姓西”的争论,有利于中医医院的发展。多少年来在中医医院建设和发展上,中医院“姓中”和“姓西”的问题,一直在争论。这存在一个问题:一个卫生部领导下的国家医疗机构,西医医院要搞西医,中医医院要搞中医。但是目前医院的整体布局和建设、医疗法规、医疗制度等等是统一的,基本上是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在管理的。许多中医的老专家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院采用现代医学的手段诊治疾病,带来了中医院不性“中”了。要知道能够称为一所医院,医院基本功能的建设与完善是必备的。如果医院连一般的急症处理能力都不具备、不具备一般的诊治疾病、防病治病的医疗功能,严格地说就不能称其为医院。这样的医院是很难有发展前景的,同时许多病人的疾病也无法诊断明确,也不可能有病人到这所医院看病。因此,在医院一般功能建设上中医医院不但不能排斥西医的诊断技术和方法,而且还要大力发展,特别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医院发展成为能够满足疾病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医院。目前全国许多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医院“姓中”,“姓西”的争论,有利于中医医院的发展。#p#分页标题#e#

2.3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和中成药

目前随着中医药药品的大力度的生产和发展,上市了大量的中成药和中药的静脉注射制剂,许多大型的西医医院,中成药和中药的静脉注射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不亚于中医院,并且许多西医医院的专家凭借着强大的医院医疗设备和技术都参与了中药的临床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一些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疾病方面也显示了中药的疗效。我们不能无视目前西医院大量中药使用的事实,特别是许多西医院的医生,不具备中医方面的知识。中药的应用首先医生必须在精通药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中药,不了解中药的结果必然是盲目使用[3]。同时必须关注中成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问题;合理使用中成药还要注意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只有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的中医辨证后才能合理安全的使用该药并使其药效得到完全发挥,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

2.4中医临床发展的需要

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药发展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今我们对有关中医诊断,仍然主要采用数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形成的语言词汇来表述,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坚持采用两千年前的语言、病名来进行中医的诊断,在国际上行不通,也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中医理论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形成开放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使之随着实践与时代变化,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与更新,赋予新的内涵,从而获得新的提升和活力,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生命力所在,故步自封,拒绝发展和吸收新的东西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研究现代医学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不会阻碍中医学的发展,相反会促进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5有利于临床开展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研究

在方证相关的研究中,疾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与回避的问题。这里所说疾病是现代医学所指之病。众所周知,国际上评价一种药物与一种治疗方法的效果,都是通过疾病的改善情况进行的。“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对于方剂、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也应该将其放入大整体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方出发,联系证候,病证结合,解读其间的关联规律,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辨证论治赋予新的含义,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4]。证候分类与疾病诊断和药物干预一起进行研究,其结果将使得证候分类更具有使用价值;此外,疾病证候分类不仅有助于找到中医治疗方案的适用患者,同时也能帮助找到西医治疗方案的适用患者[5]。疾病证候分类与药效评价在证候分类基础上,方证相应,中药才能产生确切疗效。因此,中药药效评价应建立在“证候分类”之上,对比分析中药治疗有效和无效的生物学特征,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

2.6有利于开展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许多证候模型尚未成熟、证候模型未能与现代医学疾病模型结合起来是证候动物模型难以发挥作用、难以开展中药研究特别是中医新药药理实验重要的原因。中、西医并存是我国医学体系的特点,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开展这一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医医院临床诊断大都采用中西医两种诊断模式。中医新药的研究大都是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的研究,临床报道研究也是如此。所以,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与西医疾病动物模型结合起来,使疾病模型赋予证候的概念,就能与中医临床相一致,使中医新药药理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并为证候动物模型的广泛应用、健康发展扫清障碍。中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利用健康动物进行安全性评价。这与中药临床实际应用存在很大差异。“对证”用药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特征,根据中医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中药的毒性与证候密切相关,准确的证候分类、进而“对证”应用中药是避免毒性的关键[6]。在“对证”的基础上评价安全性也是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必由之路。

2.7有利于系统、归纳、总结临床用药思维开展中药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已经发展成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辨证组方思维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

2.7.1针对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目前自觉不自觉的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虽然目前许多专家认为不符合中医理论,提出反对“见到炎症就清热解毒;见到高血压就平肝潜阳”。根据现代病理研究,结合现代药物研究,运用中医用药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这一思维的关键要看临床疗效,我们应当开展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的研究,以能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实际上它不仅弥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中药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辨证组方思维模式是容纳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向中药药性理论回归,是中医辨证思维发展和中医理论发展的体现。开发药物的临床疗效不仅依赖于随机或重复临床试验取得的有效率,更重要地依赖于通过连续多次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更为精确的药物使用适应症,这与围绕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经验积累的过程非常相似[7]。利用疾病证候分类理念和方法,明确已有药物的精确适应症是“新”药开发的新途径。

2.7.2针对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是目前大多数中成药开发的主要模式,也是许多名老中医形成对某病治疗特点和特色经验的主要思维模式,应该承认是辨证论治的升华。

2.7.3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研究和重视的临床用药模式,重视和研究并应用的目的是中西药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在难治、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独特效果;药物研究专家开展的“方病证、药病证、有效部位与病证、有效成分与病证”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创新药物研究发现模式、有效组分配伍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药现代研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结晶,是中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复方药物也是国际药物研发的方向。#p#分页标题#e#

3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总体设想

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全面把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学术精髓并将其应用于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研究中,继承与创新、提升与发展的原则,是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必须遵守的。临床医学发展研究的目的是提高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中医药临床治疗显示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构建,为探索现代医学各种疾病中医辨证规律、总结各种疾病临床有效的整体治疗方案,提高我国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提供了可统一操作的模式。有专家提出,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原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西医的“病”(如冠心病、肺炎等)是形态结构系统疾病。中医的“证”(如热证、阳虚等)则是信息控制系统疾病。中医的“证”即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西医的“病”即形态结构系统疾病同时存在,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可以引起形态结构系统疾病的发生,形态结构系统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也会引起信息控制系统疾病的形成。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这两种类型疾病可以互为因果。中西医临床上病证结合治疗实际是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和形态结构系统疾病的结合治疗。这两种类型疾病的结合治疗必然优于中医或西医的单一疾病的治疗[8]。目前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许多疾病分型相当混乱,大多是编著者按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分类和选方的,无统一标准,没有共识性的东西。由于此模式目前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习惯,人们还不清楚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规律。因此本诊病模式需要中医学界团结起来,共同协作,积极努力的开展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必须从临床中来,在目前许多医院都建立了电子病历,为开展全国统一协作研究工作成为可能。在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疾病辨证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摸清每一种疾病的主要本质是什么?也就是说这种疾病的主要病机是什么?也就是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每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中医的哪些证?各证的概率大小及分布情况?这些证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平行的、纵向的、还是因果关系?疾病的主要证型是什么?兼证是什么?证的转归及预后怎样?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证型,他们之间有否差异?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临床调查及研究,采用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不是凭主观臆造。

3.1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

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电子病历完善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平台根据最新出版的《现代疾病诊断学》,目前具有明确病因、病理、诊断的疾病共计1100多种;《医学综合征大全》收录的临床综合征达到2000多种,每种疾病和综合征都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这一点中西医都要遵循。疾病的诊断标准是我国疾病专业委员会根据国际同类疾病诊断标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的,诊断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定期的全国专业委员会会议都在颁布具体疾病的部级诊断标准,标准是权威的、具有法律意义,所有疾病都有最新的诊断标准,任何医院、任何医生诊断疾病都以此作为标准。在疾病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调查方法、集中高层次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开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研究的关键是完善的顶层设计。我们现在进行的国家“十一五”常见疾病的疗效评价研究,均是一个课题组进行的研究,成果很难得到认同。因此,由政府牵头,专家协作,集中全国专业人员对同一个疾病逐渐讨论,求同存已,初步形成某一个疾病的专家共识。研究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的初步方案,在此框架内,收集各医院临床疾病资料,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临床的各疾病“证候要素”的提取和整理,逐步调整,形成基于临床的各个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在经过专家讨论研究、修改,调整,再回归临床应用,逐步达到基本的统一的病-证-方-药。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中医学研究。目前中医药治疗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等疾病有效,但是没有进入现代医学的治疗常规中,缺乏循证证据,无法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不仅是国际的,就连我国的西医指南中都没有纳入中医的治疗方法。

3.2建立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

中医诊治范文3

关键词:胃肠肿瘤标志物;大肠癌;准确性;预后

0引言

大肠癌属于消化系统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世界第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与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导致大肠癌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2]。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大肠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400例大肠癌患者纳入试验组,同期选择400例门诊健康人为对照组。试验组中有250例男、150例女;年龄38~75岁,平均(53.42±3.62)岁。对照组中有265例男、135例女;年龄38~75岁,平均(54.16±3.55)岁。组间基础数据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试验组与对照组均于清晨,抽取3mL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处理获取血清后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仪器选择德国罗氏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cobase601,分别检测CEA、CA19-9、CA72-4、AFP、CA125、CA15-3、NSE,全部试剂均为分析仪的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仪器质控均在1sd范围内,定标均通过,详细记录其测定结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CEA、CA19-9、CA72-4、AFP、CA125、CA15-3、NSE),并予以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的CEA、CA19-9、CA72-4、CA125、CA15-3、AFP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NSE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以往文献显示,大肠癌在进行早期诊断中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助于临床医师依据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进行疾病诊治,故血清肿瘤标志物存在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3]。CEA属于肿瘤细胞便面的片段性抗原,主要在细胞浆中生成,可经细胞膜进入体液,在肿瘤中呈高水平状态[4]。CA19-9是一种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已将其作为胆管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5]。CA72-4是一种黏蛋白样高分子量糖蛋白,在消化道肿瘤、卵巢癌中呈高水平状态,诊断大肠癌的灵敏度最低[6]。CA125是一种由单克隆抗体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在卵巢癌、宫颈癌、肠癌、乳腺癌中的表达较高。CA15-3是由糖、多肽组成的糖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较高,也可用于大肠癌的辅助诊断[7-8]。AFP是一种由卵黄囊、胎儿肝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血清标志物,在大肠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辅助作用。综上所述,在大肠癌临床诊断期间应用多项胃肠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准确性高,对临床诊治和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伟丽.肿瘤标志物CEA,CA50和CA19-9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5):1-2.

[2]黄炳兴.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43.

[3]朱琼媛.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2017,37(1):125-127.

[4]高树.术前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直肠癌检测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4):10-11.

[5]林桥凤.AKT和PI3K基因在结直肠癌病人粪便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771-1773.

[6]朱锡玲.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患者病情监测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5-36.

[7]赵坚培.microRNA-371-5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424-426.

中医诊治范文4

一、艺术设计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针织服装的技术、性能、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代以来,人们对针织服装要求不再只停留于保暖、遮蔽、舒适,而是增加了许多新的个性化要求,外衣化、时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对此,设计师不仅需要在针织服装设计上下功夫,还需要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充分考虑服装设计的流行性、时尚性。所以,在针织服装中应用艺术设计的理念、技术、工具和工作模式,有助于扩大针织服装设计的专业视野,探索针织技术与服装艺术之间新的联结点和创新点,继而让针织服装产品具有更多的新的、高品质的产品特性,满足当下对针织服装设计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首先,从当前艺术设计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现状来看,针织服装的艺术构思主要包括对针织服装造型、色彩、面料、款式、饰品等多方面的思考。在传统的针织服装设计中,服装的版型、面料、色彩、纹饰等相对单一,消费者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当遇到追求个性、追求品质的新时代消费者的时候,这种单一性和局限性显然不利于针织服装在市场中的竞争,对此,越来越多的针织服装设计者开始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基于对消费者多元化消费、个性化消费的认同和理解,开始运用艺术设计的思维、思路和方法来进行针织服装的面料选择、造型设计、色彩设计、纹饰设计等,让针织服装得以在艺术品质上获得明显提升,满足消费者新的个性化需求,促进针织服装在市场中的高品质竞争。其次,艺术设计在针织服装中的运用开阔了针织服装设计的艺术视野,以创新为驱动,在针织服装设计中全面整合了许多新的设计元素,让服装设计得以在艺术性创造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着眼当下,服装设计师越来越多地借鉴他者的艺术元素,比如民族文化、其他艺术门类的理念等,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和思考,构建针织服装艺术设计的新生态。目前,消费者也越来越关注针织服装设计中新的艺术元素,为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针织服装设计师有必要充分调动自身的艺术设计知识与技能,在针织服装设计中更多地融入艺术性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侧向思维,寻找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艺术灵感,进而保证在针织服装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活动中,不断开拓针织服装艺术设计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积累经验,促进针织服装艺术设计的发展与成熟。最后,艺术设计在针织服装中的运用充分反映了时尚艺术审美的变化与发展,它引导针织服装的生产者、设计者和销售者更多地关注艺术上的审美转向,并力图在艺术设计与实用设计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艺术设计运用于针织服装中,是现代针织服装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针织服装艺术设计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多思维地运用科学与艺术的知识与技术,促进针织服装艺术设计的科学长效发展。毋庸置疑的是,现代针织服装艺术设计越来越重视市场调研、信息整理、设计定位、生产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与时俱进地关注流行时尚的趋势,深入市场了解消费者的审美偏好,考虑生产、经营、销售的产业化目标,针织服装艺术设计才能够更加有效甚至高效地促进针织服装艺术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与市场的完美协调以及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完美对话。

二、艺术设计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策略

中医诊治范文5

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方法,现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1]。将PBL原理应用于医学教育,就出现了课堂中以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CBS)。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及较强的应变能力。在中医急诊的临床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以病例为引导的中医急诊临床教学方法,以中医急诊模拟教室及急诊科病房为依托,使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急诊临床教学改革,对2006级五年制中医临床专业学生及2005级七年制中医临床专业本科阶段学生进行了CBS教学方法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2006级五年制中医临床专业本科班分为对照组45人,实验组34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2004、2005级本科阶段七年制班分为对照组121人,实验组82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历年招收的学生水平无明显波动,调查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入学条件无明显差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无明显差异;七年制中医临床专业学生参加实验均处于本科阶段;对照组和实验组期末考试试卷采用A、B卷形式,五年制用A卷,七年制用B卷,两试卷题型、难易程度无明显差异。

1.2教学方法

1.2.1教学前准备

教师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副教授以上职称者担任。教师授课前准备1~2个临床病例,课堂教学以病例为引导,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方法,临床见习中在急诊科挑选典型的、有一定难度的见习病例,并由带教教师围绕病例提出多个问题,临床操作训练使用模拟示教室示教设备。

1.2.2教学过程

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与临床见习及技能训练同步进行。采用CBS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进行中医急诊课堂教学。利用急诊模拟示教室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模拟及气管插管、除颤等临床操作训练。临床见习课,以学生为主体收集临床资料,课后要求学生将临床所见病例及病例追踪调查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并查找病例相关资料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及诊疗过程制作成ppt形式,全班讨论课时学生利用多媒体对本组病例进行讲述(每组15min以内);然后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围绕病例提问题,学生解答(15min);最后教师针对病例及问题进行补充及讲解。采用传统中医急诊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全部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形式进行。临床操作训练方法与实验组相同。

2教学效果评估

2.1成绩测试

课程结束后,根据教学大纲有教师出期末考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卷考核。将进行统计学分析,见表1,可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由实验组学生填写对CBS教学方式的看法。调查问卷包含8项,均采用3级评定方法即A为喜欢、满意或有帮助等;B为一般;C为不喜欢、不满意或没有帮助等。结果如表2。大多数学生喜欢CBS形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及诊疗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

PBL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横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笔者曾对1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在急诊教学中加强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联系,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以PBL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临床的诊疗水平、应变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为主要目标,进行CBS教学方法的尝试,通过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会降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相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被动学习过程转为主动的学习过程,这不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而且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诊治范文6

关键词:分级诊疗;问题严重程度;认知水平

分级诊疗是实现有序就医的重要制度保证[1],是重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根本策略[2],也是有效分流患者、提高诊疗效率、节省医疗费用支出的重要制度安排[3],但是,当前分级诊疗的实现仍面临一些阻碍。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级诊疗开展的现况调查和理论探索,以描述问题和定性探讨为主[4],从认知角度将问题作聚类分析并结合文献计量评价加以研究的较少,而医患双方作为分级诊疗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其制度认知水平势必对分级诊疗实施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拟以分级诊疗认知的实证调查文献为基础,分析不同医患认知水平下实施分级诊疗所面临的问题是否存在轻重缓急,从而为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前期研究中文献检索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期刊数据库;检索策略为主题检索;所用主题词为:“分级诊疗or分级医疗or基层首诊or社区首诊or双向转诊”and“认知or知晓or了解or认识or认可”;检索文献使用精确匹配设定;检索时间截止到2018年11月6日。后,共获得1351篇文献。筛除非学术文献(包括征稿启事、告知、书评、新闻消息、政府报告、领导讲话等)、只介绍国外情况的文献、与分级诊疗认知不相关的文献以及非实证研究的文献后,得到328篇文献作为分析问题数据来源。通读全文后筛选出43篇2009年之后、包含分级诊疗医患认知情况的定量研究文献作为数据来源。

1.2研究方法

1.2.1问题归纳与数据收集。问题归纳过程以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为依据,这为所归纳结果的科学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用一系列有特定内涵和范围、有相应逻辑关系排列的子模表达卫生系统规律,并用界限清晰的概念、维度、指标解释每一个子模,从而形成了“卫生系统-子模-概念-维度-指标”的卫生系统表达体系[5]。根据检索结果,由研究者对文献全文研读并摘录文献中问题,通过与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中的概念、维度、指标一一比对,从而初步确定问题和问题清单。在此过程中,首先通过共同评阅和文献比较等方式使评阅者对问题的摘录方式达成共识。其次,通过集体讨论归纳问题,并依据准确且独立的原则形成分级诊疗问题清单。最后,通过专家评价,对问题清单进行修改完善。在问题清单已经归纳完成的基础上,将43篇定量研究文献中的初步摘录的问题进行比对与描述修改,并收集其中关于分级诊疗认知度的数据作为分析资料。

1.2.2问题边界分析。对清单进行问题边界分析,绘制的问题饱和曲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随着文献数量的增加,问题的数量出现逐渐变缓的上升趋势。当文献数量达到42篇时,累积问题数量达到32个,饱和曲线趋于平整,之后不再有新问题出现,表明本研究所收集到的问题趋于饱和,问题清单已基本完整。

1.2.3严重程度指数计算。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计算分级诊疗领域问题的严重程度指数并排序。

1.2.4基于不同医患认知水平组合的严重程度分析方法。以问题严重程度指数为X轴,平均医患认知比(医/患)为Y轴,建立问题分布矩阵;依据文献中医患双方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数值,以医方认知度和患方认知度平均值为分组条件,划分为4个医患认知组合:第1组为医方认知高于均值、患方低于均值;第2组为医患双方均高于各自均值;第3组为医患双方均低于各自均值;第4组为患方高于均值、医方低于均值。课题组分别分析了不同组之间问题严重程度的差异。

1.2.5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软件建立文献评阅数据库,进行文献信息录入,并计算问题的严重程度指数;通过IBMSPSS21.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统计检验。

2结果

2.1问题严重程度排序和分布

为探寻不同医患认知水平下所面临的问题是否存在差异,根据问题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参照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结构层级,内部子模按“结构-过程-结果”进行推进,同时亦考虑政策环境层面和需求侧层面的影响。通过计算,获得当前通过文献中所提及的认知角度下分级诊疗存在的32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指数归一化。

2.2不同医患认知水平组合下的问题情况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除亟需解决问题中的第2、26号问题提及频次占比没有差别外,其余不同组之间问题的提及情况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医方认知度和患方认知度平均值(医方79.78%,患方43.81%)为分组条件,将文献划分入四个医患认知组合:第1组包含11篇,为医方认知高于均值患方低于均值;第2组15篇,为医患双方均高于各自均值;第3组11篇,为医患双方均低于各自均值;第4组6篇为患方高于均值但医方低于均值。分别列出各组属于亟需解决和比较严重且提及频次不止1次的问题。

3讨论

通过实证研究来探寻分级诊疗相关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借助文献计量的方法可以将已有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一定程度上减轻因地域不同带来的各类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7]。本研究所纳入文献的研究者单位,其研究地域范围多为地市级,涉及22个省份或直辖市。研究者单位均为高校和二级以上医院,但所覆盖范围大多仅包含城镇,说明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农村基层机构)分级诊疗问题的关注度不足。不同认知组合下问题的提及频次绝大部分存在差异,提示我们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3.1高认知度是分级诊疗目标实现的基础

总体来看,对分级诊疗的医方认知整体高于患方。从认知角度看分级诊疗推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卫生系统的结构层面和环境层面。结构层面问题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间功能重复,上级医院花费了大量资源在基层应承担的业务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严重限制了其“守门人”角色的发挥,远未达到预期;政策环境层面的问题则包括了分级诊疗的政策宣传、相关责任的法律法规、各利益主体的补偿机制、政府财政投入、医保杠杆作用以及医联体和家庭医生的推广。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认知不足、传统就医观念导致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信任和医保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它们分别属于需方和政策环境层面。而一般严重的问题有5项来自结构层面,3项来自过程层面,3项来自结果层面和1项政策环境层面的问题。说明尽管分级诊疗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仍然存在相关政策不配套和居民认识程度不够的问题。综上,从整体角度,政府需要承担较重的任务,完善医保政策,健全责任明确的法律法规,处理好“强基层”中资源分配和利益补偿的关系,宣传、鼓励、推广医联体模式和家庭医生服务试点,让百姓真正理解分级诊疗内涵,从而合理引导病人流向[8]。只有把分级诊疗的“热身”做充分,才能使其在促进有序就医方面表现得更好,在后续实施过程和结果中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通过高效、高质量的服务,逐渐转变居民的制度认知和就医观念,以居民之间自发的宣传替代被动的灌输式宣传。

3.2合理的激励是分级诊疗的有效助力

双向转诊不是刚性政策,缺乏激励与监管机制问题仅出现在第一组中。我国分级诊疗当前遵从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的政策引导性原则,需方传统就医观念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转变;另外由于该组内医方对分级诊疗的认知高于患方,且双方对医疗政策接触程度不同,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医方占据优势地位,二者导致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实现双向转诊的困难[9],反映在问题矩阵中的第5、6、21号问题严重程度指数较高且集中。基层绩效制度不完善、能力有限;上级医院医务人员由于绩效的压力而对分级诊疗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敏感性和积极性,即使病人符合下转条件,在病床和医保费用足够的基础上更倾向于采取患方住院的逐利行为。将激励理论融入分级诊疗政策可以很好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已有学者提出综合运用强制性和诱致性的政策手段是未来分级诊疗政策的着力点[10],通过医保报销比例等经济手段引导患者的就医行为[11],从起点规范就医秩序,加强基层首诊刚性约束。在医方认知程度占优的情况下,针对上级医院形成合理的补偿体系,缓解其自负盈亏的运营压力;建立长期有效的转诊监督机制,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约束,对分级诊疗实施效果显著的行为进行正激励,对有章不依的行为进行负激励。

3.3标准化是分级诊疗的实施保障

在第二组中,居民认知、医保政策和信息化滞后提及频次较多,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居民总体认知平均值(43.81%)不高,且医保和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着各级医疗机构报销目录不同、尚未形成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模式等问题。此时系统内部也开始出现问题,缺少统一的转诊标准与流程、转诊流程实际操作复杂、理论不适应现实是该组特有问题。各地应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通过发展“互联网+医联体”,引导医院专科医生面向基层社区和乡村地区开展检查、上级诊断和远程医疗等服务[12],加强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在考虑本区域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生情况、卫生资源配备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特有地方病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区域内分级诊疗统一的医保政策、统一的转诊标准、统一的转诊流程和统一的考核机制,出台专业的(医方)和通俗的(患方)双向转诊指南。所以在医患双方认知程度均较高的情况下,分级诊疗需要进行标准化,各区域由于地方特点可以存在“百花齐放”,类似或相邻区域仍应“大同小异”,便于后续统筹。

3.4实践是分级诊疗的目的与发展动力

中医诊治范文7

关键词:门诊;护理管理;院内感染;控制效果

0引言

新时期以来,由于新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传染疾病的频发等影响,院内感染控制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现已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1]。常规模式下开展的护理管理存在较明显的弊端,因此发生院内感染事件的概率仍较高[2-3]。2017年6月开始,我院门诊引入优质护理理念进行护理管理,取得较理想的感染控制效果,现做如下分析与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设计采集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系统诊疗,已对伴基线资料缺失、精神异常等问题者做排除处理。按照管理时间分配入组,Ⅰ组(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24~76岁,平均(54.3±5.2)岁;Ⅱ组(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100例,包括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25~78岁,平均(55.1±4.8)岁。Ⅰ组与Ⅱ组的基线资料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Ⅰ组接受常规性管理。Ⅱ组接受门诊优质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树立新观念。通过定期专题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强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与了解,培养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在严格遵循相关医院门诊规章制度的同时,注意及时清除各种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因素,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②提升人员素养。定期组织门诊医护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并督促门诊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职业防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内容,并可将考核结果与其绩效挂钩,以调动门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对于保洁员,可于上岗后第1~2天集中展开培训,并严格考核,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③优化门诊环境。每周固定通过湿式清扫法对门诊公共走廊、卫生间等地方进行1~2次清扫,对清洁工具进行明确标记并分开使用;按时开窗通风,并控制进出各科室的人流量,以加强对交叉感染的预防[5];抹布根据用途不同区分使用,且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浸泡消毒、清洗及晾干,同时做好相关仪器设备的消毒与灭菌工作,如雾化器、吸痰器及体温计等。④加强消毒隔离。按时清洁操作台与检查床,并使用消毒液对操作台与检查床进行擦拭消毒;消毒液应选择合适的浓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以免由于浓度不符要求、过期等问题而导致消毒不彻底,增加感染的发生率[6]。

1.3评估项目

调查统计发生院内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与切口感染)的概率,同时从消毒隔离管理、抗菌药物管理、护士洗手3个方面评估两组的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各项总分100分,评估结果越高,说明门诊护理管理质量越高。

1.4统计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经卡方和t检验,由(%)和(±s)的方式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管理对院内感染的控制情况

Ⅱ组的感染总发生率为3.0%,显著低于Ⅰ组的感染总发生率12.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管理对门诊综合管理质量的影响

与Ⅰ组比较,Ⅱ组在消毒隔离、抗菌药物管理质量及护士洗手质量等方面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感染是医院门诊服务管理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一旦发生,往往会加重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的身心恢复时间延长,并可降低门诊的护理服务质量,甚至影响医院的社会与经济信誉[7]。有资料称,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与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操作等护理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有着紧密的联系[8]。因此,重视做好医院门诊的护理管理工作,非常必要。门诊优质护理管理是近年新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能够通过树立新观念,转变门诊医护人员的服务思想,增强其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并可利用定期培训与考核,加强门诊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与各项护理操作的掌握,进一步减少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对门诊环境的优化与管理,还可确保门诊的空气、仪器设备消毒与清洁到位,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而消毒隔离的强化,则可保障消毒液的规范性使用,保障操作台、检查床等的无菌。本组实验中,Ⅱ组经优化门诊护理管理后,该组出现院内感染的总概率显著降低,由Ⅰ组的12.0%降至3.0%。并且在消毒隔离、抗菌药物管理质量等各项评测上,Ⅱ组较Ⅰ组也有更明显的提高,门诊综合管理质量明显得到强化,符合相关研究观点[9-10]。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理念引入医院门诊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加强对院内感染的控制,提升门诊综合管理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灵.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5):194-195.

[2]程梅,肖秀英,程茂竹,等.耳鼻咽喉科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87-88.

[3]马妍.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2):183-185.

[4]张惠敏.医院感染控制运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178-179.

[5]王霞.分析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227-228.

[6]陈蓉美,张志萍,张学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分片管理在门诊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5):352-353.

[7]黄海英.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6,29(5):255-256.

[8]杨静芸.加强护理管理在控制妇科门诊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63-164.

[9]侯晓燕.探讨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228-229.

中医诊治范文8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畜牧产业与养殖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很多兽医诊疗的服务工作也随着养殖户的需求与要求在不断的更新与提高之中,兽医诊疗管理的体制改革不仅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很迅速,兽医诊疗人员就应该对目前的形式加以分析,同时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了解养殖户的需求,从而找出自身的差距,改进与创新服务方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保证兽医服务市场的稳定与长久的发展。

从兽医诊疗服务方式的角度研究来看,过去兽医诊疗的传统服务方式是诊疗人员在诊所等养殖户上门求医,导致兽医诊疗工作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局面;并且,在兽医诊疗的过程之中,经常会由于耽误时间而造成不能及时为养殖户服务以及服务间断的情况,很多养殖户在求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求医难的问题。

在我国实施改革之前,基本上所有的兽医诊疗工作都处在被畜牧兽医院垄断的情况,而非兽医站的诊疗人员要想对诊疗市场插足是很困难的,有很多养殖户虽然对这种体制存在很多意见,但是得不到解决,也只好选择委曲求全。但是在实施改制之后,如果兽医站的诊疗人员不能够满足养殖户的需求,他们就能够去其他的兽医站求助。

通过改制,把过去单一的兽医诊疗转变成了为养殖生产的全过程都进行服务,诊疗人员也从过去传统单一诊疗的方式,转变成了集技术指导、诊疗、动物保健、科技指导等多种类型的全方位服务,同时,诊疗人员还针对一些养殖户制定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巡查服务,通过驻场服务、签约责任承包服务等多种方法来满足我国养殖户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

二、更新兽医诊疗管理的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奶、蛋、肉等畜禽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这些产品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由于过去传统的兽医诊疗方法就是单一的对畜禽进行诊疗服务,也就是打针,这种方法只是能够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畜禽产品的需求。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更加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这就要求从事养殖的人员首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养殖生产也使用了很多科学方法,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兽医诊疗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就必须在技术上有所更新,对兽医诊疗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兽医诊疗服务的本质得到加强;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相关部门能够对兽医诊疗实行依法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兽医诊疗人员都必须持有执业兽医资格,加大监督管理与执法的力度,对无证行医以及违规操作者进行教育和处罚。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