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总结范例

职称评定总结

职称评定总结范文1

高职计算机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高职计算机教育水平仍然不理想。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很多,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总是裹足不前,进展缓慢。该文将对高职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能力要素及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高职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进行探究。

关键词:

教学能力;计算机;教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用人单位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培养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却难于跟上时代的步伐,大部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都难于符合企业的要求,这样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出现这种情况,虽然存在职业院校学生入校基础差的客观条件,但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因此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能力提升是当前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研教教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一员,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来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1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能力要素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教育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育人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注重的是广度,而本科教育注重的是深度。因此高职教育对教师能力有着特别的要求,具体表现在,高职教师不仅需要基本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需要对整个专业各门课程的认知广度。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又是一个相对于其他专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专业,其特殊性表现在,该专业知识更新快,淘汰快,这样一个专业特性,无疑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研分析,高职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能力要素需要满足如下几个基本条件。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不仅要有理论基础,还要有扎实实践操作能力。2)知识面要广,不能只会讲授1-2门课,而且要讲授一个项目整个工作流程的所有课程。3)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讲授技巧,能够将自己的知识以最好理解的方式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学起来轻松,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职欲望。

2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欠缺之处分析

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差,是困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大难题,这也是计算机职业培训机构大量兴起的一大原因。甚至有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培训公司培训之后就喊出“学校学习三年,不如培训一个月”的口号,虽有夸大之处,但也印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与培训讲师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知识水平不够,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差,虽然高职院校不像本科院校,是培养研发型人才,但是必要的理论基础还是需要的,理论指导实践,无理论为基础,实践操作无根无源,将操作步骤解释清楚明白,是要理论作为支撑的。之所有存在部分教师理论基础差,这与高职计算机教师的来源有关。高职计算机教师中有一些老教师就是从其他专业老师转行过来,他们根本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学习,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讲授过程中,忽视理论知识讲授,讲授实践操作时让大家记忆操作步骤,教学效果差。实践操作能力差,这主要是有些教师刚刚从大学毕业,没有任何的企业经验和实践经验,仓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是边学边教,尽量讲授理论知识,跳过实践操作,结果使学生不会实践操作,理论理解也不到位。知识面窄,高职教育不仅注重实践操作,还要注重知识的广度。有些高职教师只会讲授课程体系中的少部分课程,因此他们不知道这几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不知道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等,使他们在讲授课程时,出现讲授内容偏差,影响整个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偏差,带来严重的教学后果。目前高职院校中,很少有教师能够独立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实施与部署。这主要是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存在着一个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只要精通一两门课程教学就可以,实际上严重影响课程之间的衔接任务。课程讲授技能欠缺,缺乏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授课技巧。主要表现在,有些老师在上课之前缺乏必要的课程讲授设计,随意应付,率性而为,你自己认为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没有提高授课技巧意识。

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也在采用各种途径来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以下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提升方式。

1)校企合作式的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为了提升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率和办学质量,以前走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模式,企业派遣软件工程师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2)国家培训

国家教育部门为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每年都拿出部分教育资金,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了免费的寒暑假的培训。

3)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

国家教育部每年都举行计算机类的技能竞赛,希望通过学生的竞赛,来方向促进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国家教育部及其下属单位也经常组织各种教学大赛,通过大赛,使教师在大赛中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4)技术经验交流座谈会

每个高职院校所在的省市都设置有计算机协会等组织,每年定期地举行各种学术交流会,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和当前的技术动态等。以上各种方式,都是为了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其效果都不太理想。校企合作式的技能培训,由于时间太短,培训内容多,造成教师很难真正掌握。国家培训只是培训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名额有限,很难大面积铺开,收益面较窄,而且结业考核不严格。学生技能竞赛,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平性,大多竞赛都有设备厂商的参与,使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提高老师教学能力的效果有限。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只能提高教师教学方式,况且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只是为教学技能大赛而设计,平时教学中因其准备时间太长也会放弃,转而采用平时熟悉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教师也无法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只有先提高知识水平,再提高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能力。

4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

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才能从本质上提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能力。

4.1改变不适合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提升的外部因素。

1)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很难提升一个台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没有达到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社会,拜金思想严重,功利思想泛滥,不仅影响着社会,同样也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对教师教育育人的人生目标没有深刻的认识,心中只想着自己,心思根本就没有用在教书育人上。学校如何对这些教师进行深刻引导,使他们回归教学的初心,是当前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严重问题。通过提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师德,提高教师的奉献精神,是当前各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

2)优化教师评价体系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依旧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教师评价体系或者是参考本科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没有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制定灵活有效的评价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高职教师的评判依靠全体学生投票和同事投票来决定,欠缺评价的公正性。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差,自制力差,价值观缺失,靠全体学生评判教师的优秀等级无疑是欠科学的,至少应该挑选认真学习的学生对老师进行优秀等级的评判。目前学生对教师评价方式也是直接武断的,让学生直接对教师进行等级评价。这样一种评价方式,让学生都感觉到模棱两可,无所适从。应该让学生对老师进行全方面地评价,至少应该包括授课态度,授课清晰度,授课完整度,授课深度,授课趣味性,答疑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各项权值进行综合评价等级,这样才更科学和精确。同事之间仅仅只在生活上有所交集,工作上互不了解,依靠同事之间的投票来评选教师的教学能力很显然也是不正确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评价体系才能真正评选出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师,只有这样,优秀教师才能提高教学积极性及教学能力,反之,真真的优秀教师得不到荣誉,最后也会被无情的现实所打压而沉沦。

3)改进岗位津贴结算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师岗位津贴结算机制仍旧比较单一,讲究所谓的公平化。优秀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无论是根据哪种模式建立的,都应该是层次结构的,课程体系基本上都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核心高级课程三层及其以上架构。很显然,核心高级课程的课程难度都明显大于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所付出的工作时间明显要高于讲授基础课程所付出的工作时间,如果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岗位津贴结算,这明显会降低优秀老师的提升教学能力积极性,这对以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新专业申报,新课程设置,高难度课程讲授等一切攻坚克难的工作带来无人响应的局面,最后很多新专业申报,课程体系改革等与时俱进的专业问题只能延时甚至搁浅。

4)改变教师职称评定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方法中,很多职称评定内容中,有本科教师职称评定的影子,没有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制定出相适应的职称评定方法。在高职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依然重点查看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材料是否有核心期刊论文,是否有省级课题和部级课题。优秀高职教师大多在学校里进行高难度课程教学,准备着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占用去了大多数工作时间,为了职称评定,不得不花精力去进行科研,写核心期刊论文,还要和本科教师去竞争省级课题和部级课题。长此以往,无疑会降低优秀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动力。只有改变当前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方法,制定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职称评定方法,才能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4.2通过多种途径对高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升

1)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学习

互联网云技术的出现,使大数据存储成为了现实,互联网上出现了大量优秀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使高职教师能够足不出户的从互联网上得到想要学习的教学资源和视频材料。通过教学资料,教师可以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视频,教师可以学习行业内最新的it技术和项目开发流程,教师可以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技巧。

2)提高技能培训方案和优化结业标准

高职教师通过寒暑假进行专业培训,依旧是目前提升高职教师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提高技能培训方案,使教师真正融入到技能培训的氛围中,通过优化技能培训结业标准,使高职教师培训过程中有压力和动力,能够真正学习到高超的技术水准和教学技巧,摒弃以往高职教师培训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结果。

3)鼓励教师企业兼职

鼓励优秀教师到企业兼职,从事it企业的重要工作岗位,通过在重要工作岗位上的锻炼,掌握项目的工作流程,掌握项目过程中所需要的完整的技术及其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掌握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职业素养。通过企业的工作经验,总结企业工作心得,提出教学体系改革建议,修改课程标准,将自己过硬的知识技能讲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标准。

5总结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相对较低,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高职院校计算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应与其专业发展整合在一起,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不利因素,使计算机高职教师能够顺应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智慧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6]。

参考文献:

[1]殷新红,顾敏敏.论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J].职教通讯,2006(3):39-40.

[2]王喜春.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4).

[3]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职称评定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教改;对策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学好英语,尤其是口语,必将对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水平相当差,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提高。认真分析口语现状和研究提高口语的措施和对策,是中学英语口语教改的重中之重。

1中学英语口语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多数中学生的英语口语底子薄、基础差,不能和笔试成绩成正比。

1.1英语教师的口语现状

众所周知,除少数外,还有相当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不能和同行或外国友人进行一般的交流;有些甚至连初级日常英语都不能较准确地表达出来,他们不是语音变调就是用词不妥;还有部分老师一听说要举行英语会话或和外国人进行学术交流,就谈虎色变,敬而远之,这种现象在老、少、边、穷等地区的表现较为突出。

1.2中学生的口语现状

由于以上原因,学生的口语现状不言而喻,大部分学生只顾忙于做书面练习,很少对口语训练下功夫。尽管有部分英语老师反复强调口语的重要性,但学生还是不以为然,即使老师要求他们用英语回答问题,也是支支吾吾,搪塞过去,他们仍然没有完全理解高质量的口语会话必将对加快语言学习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1.3口语不考试的现状

由于口语不纳入国家统考,在老师和学生的心里就会产生无所谓的情绪,即使针对高考中报考英语专业学生的面试,也只是几句相对简单的对话。于是,学生认为,学不学口语并不重要,只要做好书面练习并能得高分,就算把英语学好了。这种现象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存在,它导致了“哑巴英语”的泛滥,阻碍了英语的学习进程,产生了学而不能说的结果。

2口语教改的具体措施

目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点众人皆知,举世瞩目。但是,随着高科技知识的飞速发展,英语教育,尤其是口语教育的发展还相对滞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

2.1明确口语考试的目的、法规和意义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律,英语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俗话说,没有规矩,哪有方圆?如果没有中学生人人都必须参加口语考试的要求,那怎么可能使他们在口语方面取得好成绩呢?所以,让全社会人人都理解、支持和重视口语考试的目的、法规和意义,显得十分重要。

2.1.1口语考试的目的

明确口语考试目的是提高口语水平的关键。口语考试目的很清楚,一是世界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口语教改的需要;三是全面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需要。只有把口语纳入正规的考试范畴,中学教师和中学生才会去认真对待,他们的口语水平才会一天天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考试成绩也必然会提高;只有有了考试压力,学生才能产生取得好成绩的动力;只有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口语水平,才能为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口译人才保障。

2.1.2口语考试的法规

明确的法规导向就好像是我们在森林里前进道路上的指南针,好像是航海途中的闪光灯塔,它会给我们指明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国家的教育法规和考试法规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就是我们学好科学知识的灯塔。所以,国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制定针对所有在校中学生英语口语考试的法规和计划,并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考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增强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口语教与学的客观动力。

2.1.3口语考试的意义

口语考试对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快他们的学习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它不仅会使英语教师努力钻研口语知识,而且还会使他们转变教学观念,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措施来加快推进口语教学的提高。二是它不仅会迅速扭转教师和学生对口语教与学的被动局面,而且还会极大地增强他们学习口语的信心和力度。三是它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且还会增进他们脱口而出的勇气和改变他们以前“哑巴英语”的不利局面。四是它不仅会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会源源不断地给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初级英语人才,特别是给大学今后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的口译人才提供充足的初级人才资源。

2.2加快推进英语教师口语水平的提高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是推进教改的发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火车头。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广博的中外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较强的英语专业知识的熏陶,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准确、地道和流利的口语作坚强的交际后盾。只有那样,口语教改才能得到有效的推进,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

2.2.1加强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考试的监管

全国考试程序监管严格的师范院校,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是选拔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根本保障。从这些院校毕业到基层工作的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他们对提高中学英语综合技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加强规范师范院校对毕业学生考试的严格监管很有必要。但是,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毕业生的质量都完全达标,还有很多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口语水平相当有限,有些甚至不能说较简单的初级英语,但他们还是顺利毕业且已在各校勉强任教。这种现象确实严重地阻碍了英语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口语教学的顺利提升。为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大学毕业生,尤其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考试程序时时深入监管,处处严格把关,对凡是没达标的学生绝不允许毕业,更不允许输送到基层学校任教,而应该让他们继续学习,直到达标为止。如果所有大学都绝对实施如此严格的考试程序,那输送到中学任教教师的质量一定会得到充分的保障。

2.2.2加强对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投入的力度

继续教育是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开拓创新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再加大对继续教育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英语教育投入的力度。一是国家应该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专门用于强化教师英语综合技能训练,特别是口语训练,同时要确保训练经费的到位。二是各地区应该在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每年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三是应该在每年时间较长的暑假期间组织由知明度较高的大学英语教授讲课的、为期不少于一个月的英语培训班,分阶段对英语教师的笔试和口试进行短期强化训练,并对他们进行严格考试。对合格者发给能在专网上查询的合格证书,以此作为评职称或晋升的依据之一;对不合格者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迫使他们必须继续学习,直到合格为止。四是应该规定教师各科培训技能合格证书的有效期,它们不应该像大学文凭那样终身有效,建议它们的有效期一般为3-5年左右。如果超过规定的有限期,教师又必须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原来的证书自然作废。如果循环往复的延续下去,英语教师的综合技能,特别是口语技能,一定会得到空前的提高。

2.2.3加快推进英语教师职称评定的改革

职称评定是我国教师社会地位和工作能力的主要体现,是全面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尺度。但目前的职称评定,除了考查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论文外,并没有考核教师的专业知识。于是,很多教师已通过各种方式顺利成为名副其实的中级或高级职称。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有相当部分的中级或高级教师的现有专业水平确实使人忧虑,他们的专业知识不是在增加更新,而是在退化变质;有些甚至不能较熟练地进行初中日常英语对话,不能在没有参考答案的情况下进行准确地讲解习题,这种现象在偏远地区较为普遍。为了提高英语教师职称考查的含金量,确保口语教改的顺利进行,一是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把中学教师所任学科和大学专业知识的考查纳入正规的职称考试范畴,同时要严肃考纪,严格监管考试程序,把考试结果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二是应强调在英语教师参加中学和大学专业知识笔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必须参加由大学口语专家主持的口试。三是在继续考查学术论文质量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预防并杜绝抄袭和论文的现象,尽可能地用标准检索器对每篇论文进行检索,以避免那些以假乱真的论文抄袭现象。四是应对所有已在职但未参加考试的或即将申报的中、高级英语教师进行严格的专业知识大检测,以确保我国职称评定的透明度。对凡是达标的教师应发给他们使用期有限并在专网或互联网上能查询的合格证书,以此作为职称评定的“入门票”;对凡是没有达标的,不管是在职的还是即将申报的中、高级教师,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规来约束或激励他们,直到达标为止。如果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出台“凡进必考”的职称评定新规,中学英语教育,尤其是口语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比原来大幅度地提高。

2.3英语口语改革的教学措施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进行口头交流,离开了交流,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目前,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相对较差,口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提高中学英语口语的客观基础和本质要求。

2.3.1适当调节口语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目前,在初中和高中英语课本里的教学内容比较科学、合理,但还须进一步改革。一是学校应该安排每周至少一节以上的口语课和一节以上的课外英语角,以便给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口语练习场所和空间。二是应该给初中英语教材中的Pairwork、GrammarFocus和高中英语中的Lan-guageStudy等课题添制相应的录音磁带,并适当扩展它们的多媒体演示练习,以便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图、文、声、像等音影学习平台。三是适当增加教科书上每个单元的会话内容,特别是和日常生活更贴近、更有趣的内容。四是应该适当增加教科书中的口语检测题型,以便使学生能适应各种题型的训练和考试。

2.3.2加强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是要不断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强化他们的业务水平,以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之真正成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坚强后盾。二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来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想学、好学、乐学。三是在完成课本里口语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外有的放矢地学习有关英语口语方面的知识,如由高炎等编写的《中学英语口语》和陈辽坤编写的《中学英语口语》等书籍,它们的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学术价值较高,是中学生学习口语的良师益友之一。四是努力营造口语学习的气氛,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和语言交际的机会,在交际中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3.3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是提高口语会话的根本途径。一是要注重语音,它是口语会话的前提。教师除了给学生教授准确的语音知识以外,还应要求他们多听、多看、多读和多总结发音标准的语音教学带、CD、多媒体等音影传媒,以便准确掌握语音要领和语音规律。二是要注重词汇,它们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反复强调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等词汇的区别和运用,然后要求他们针对那些词汇做大量的朗读训练、口语训练和书面练习,以此来学习和巩固那些词汇的运用方法。三是要注重语法,它是语言的结构基础。教师在精讲语法特点的运用之后,除了设置专项语法训练之外,还应结合所学东西把语法编成会话内容,让学生反复操练,温故知新。四是要注重句型,它是语篇结构的重要基础。句型就像语法结构一样,它具有固定不变但又有灵活多用的特点。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把所学句型运用到会话中去,让他们勤说、勤总结,直到掌握为止。五是要注重听力,它是提高口语最重要的基石。学生除了听取教师的课堂英语以外,还应多听、勤听课文教学带、课外读物、电视、电台等简单易学的英语材料,逐步领会听力技巧,梳理听力方法和总结听力规律。六是要注重朗读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口语的本质基础。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能之后,教师应要求他们经常反复朗读大量的语言材料,反复大胆模仿教师、磁带、电台等方面的朗读技巧和朗读方法,使之逐步养成朗读习惯、领悟朗读语感和培养朗读兴趣。

2.3.4加强营造口语学习的环境

学习环境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不同的环境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观念和创造不同的价值,英语口语环境也是如此。一是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用英语上课,使学生感觉到每节课都在享受着英语的熏陶,每节课都陶醉在充满英语气氛的环境里。二是学校有必要建立中学课外英语角,鼓励在校教师、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参与,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自由交流,相互学习。三是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上具有图、文、声、像的多媒体课程,多看简单的英语卡通、电视和电影,以此来激发他们学说英语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鼓励在有条件的学校聘请幽默风趣且发音标准的英语专家,专门给学校各班上口语课,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气氛。五是应尽可能举行一些英语口语大赛,并奖励成绩优异者,以此来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各民族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英语口语水平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如何实施更加科学、合理、快捷和实效的英语口语教改,仅仅参考以上几点个人看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迫切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同仁志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炎,赵启敏,吴文涛.中学英语口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72.

职称评定总结范文3

1.1教学风气把关不严。

教学在本质上是两件事情:老师教育,学生学习。这两件事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管理中老师教育风气把关不严主要是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学习学校纪律要求,教学方向不明确,高校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如何生存,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要求不严格。学习风气把关不严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上,学生擅自离开课堂,旷课现象严重,在考试中想尽一切办法作弊,把学习当作儿戏,平时不努力,临阵抱佛脚,完全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歪风邪气盛行校园。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到了高校良好的教学风气。

1.2教师职称评定机制不完善。

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往往都是有人数,工作年限限制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相关规定,这就造成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局面,这使得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自己的职称评定上,甚至使用金钱诱惑,严重违反规定,有伤教师职业风化,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使得学校师资力量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如何解决高等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管理建议,助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2.1推行个性化管理模式。

个性管理模式其涵义为摆脱传统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管理模式,区别于其他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其内容主要分为:个性化立校目标,个性化管理机构,个性化办学理念。个性化立校目标:立校目标是从建校开始那一刻就定好的了,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变迁,立校目标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学校领导队伍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制定相关的立校目标,使学校教育切合社会需要,推动学校参与社会教育。高校教育不仅仅是对应试生进行教育,也可以开设专业课堂,为社会人才提供教育环境,为国家人才素质的提高做贡献。个性化管理机构:学校管理机构不能限制在老师管理学生上,完全可以设置学生管理机构,让广大学员参与学校管理,从中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管理老师,提高学校对老师不良行为的监督力,学校甚至可以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管理学校事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个性化办学理念:立校目标改变,办学理念也要随之改变。高校办学理念不要一味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引导他们认识事物,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都是具有重大作用的。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学校摆脱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的实际意义。

2.2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管理的主体是人,人在实施管理,管理的对象也是人。高等学校管理一些工作应该人性化开展,尊重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尊重他们思想,尊重他们人格,譬如上文提到的开除老师,勒令学生退学的方式方法,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每一个老师的就职权利,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都是平等的,管理者不能剥夺他们的这些权利。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学校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宣扬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制定人性化的纪律条令和惩罚制度,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展现学校人性化管理优势,规范师生遵行校园纪律,降低校园人才流失率。在教育上同样坚持“以人为本”,践行教育上的科学发展观,让高等学校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3管理人员专业化。

目前高等学校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通常是由老师兼职担任,事实上不论是在管理经验上还是在管理时间上这一方式都存在严重不足,老师往往侧重于管理各自的班级里的学生,难以做到全面管理和定向管理。高等学校管理专业化要求学校分配或者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制定全面的管理体制,包括:学校财务、人员管理、清洁管理等等,对校园各部分事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改变以前笼统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各部门职能转变,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和校园发展需求,教育职能和处理权分离,防止滥用职权,突出校长的领导位置,尊重师生意见,只有以这样管理模式进行下去,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3结语

职称评定总结范文4

1.1整体情况

江苏高职教师群体是一批以拥有本科硕士学历为主、中青年教师为主力的群体。如图1所示,48%的受调查对象有本科文凭,46%的有硕士文凭,中青年教师占84%。在职称方面,讲师和助教的占比分别为42.5%和35.5%。这说明这批年轻高学历的教师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工作时间上看,不足5年的占25%,5-10年的占37%,大部分教师还属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发展期。因此,这个群体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比较强烈,且很愿意接受这类教育。对于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是满足教学需要和科研需要,其中,对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最高,其次是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

1.2认识水平

江苏高职教师对于自身继续教育的定位比较准确,主要是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补充。这源于对高职教育体系的深刻理解。高职教育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相应地,认为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应该是到企业实践。

1.3现实差距

江苏高职教师所接受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与期望有差距。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江苏高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听讲座和参加会议,只有约37%受调查对象是到企业实践。谈到参加继续教育的效果,约68%的受调查对象认为一般,效果不是很明显。

1.4外部环境

江苏各高职院校对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都有相应的政策。如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与职称评定相结合;对教师参加校外培训的支持力度也日渐增加;2012年成立了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负责省内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与规划,培训政策研究与咨询,培训项目开发与资源建设,培训计划落实与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平台构建与绩效评价等工作。

1.5校本培训

调查数据显示,江苏大部分高职院校经常组织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校本培训。如有针对师德、现代教育技术、科研等方面的培训;有互相学习的比赛、观摩和研讨;有户外拓展等。但在形式和内容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因为约55%的受调查对象反映内容比较丰富,约40%的教师认为形式比较单调,约53%的教师认为接受的校本培训有点效果。

2江苏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苏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形成“高原”现象,相应地,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再加上江苏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其他省份的一些人才。因此,相对而言,江苏教师的整体水平较高,且竞争意识也强。此外,跟其他省份的高职教师一样,江苏高职教师大多都是从学校直接参加工作,缺少实践经验。所以,这些教师对提升自身教学实践能力的需求特别高,期望参加更多更好的继续教育活动。这样一来,江苏高职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更加强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而当前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是各个学校在遵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下,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自行安排的,有很强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及其积极性(周健,2011)。虽然各校都将继续教育纳入职称评定,并且也将参加企业社会实践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由于考核政策的不完善,参加企业社会实践这一条考核标准有些流于形式。某高职院校出台政策要求教师必须利用暑假参加不少于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要求有相关的申请和总结材料交人事处存档,并设立了监督机制。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实施几年了,并没有太多的教师真正参加社会实践。

2.2培训形式内容单调

目前,高职教师参加的继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职称评定部门要求接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必须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这种培训一般都是针对所有专业技术岗位的,其针对性可想而知。二是培训基地的在职进修。培训基地多采用班级制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的学习机械、被动(粟湘沙等,2006),且授课教师基本上是基地学校的教授,参加的也多是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当然,基地培训也会提供一部分企业实践,但比较少。三是各种协会、学会组织的培训,这种培训也是多采用专家讲座形式,只是这些专家大部分来自于各行业或政府,相对来说能接触到一些行业内的信息,与社会实践想要达到的效果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很多这种培训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费用较高,获得学校批准的机率就小了些。四是学历进修,随着职称评定压力的增加,原学历为本科的教师都在积极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

2.3教师个人的行动力不足

问卷结果显示的是将近90%受调查对象出于教学和科研需要迫切需要参加继续教育,但现实了解下来,真正能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只有30%左右。缘何有这么大的出入?一方面与可提供的培训机会、资金有限有关系,但另一方面与教师自身也有很大关系。以某校某系为例,学校每年拨给的继续教育费用虽不算多,但有时居然会用不完。经分析,参加培训的教师集中在少数几位教师身上,而这几位教师在出去几次后考虑到名额问题,也不申请出去了。其他未出去的教师呢,则直接称未看到通知,事实上,系部收到的培训都已经公布,并专门告知相关教研室主任。有的则提出疑问,学校有钱供我们出去培训么?还有的表示,出去参加培训太麻烦,落下的课务回来后一补就是一堆,吃不消。而且孩子也无人照顾。也有些老师认为,我们参加的这些培训效果不大,听听而已。综合这些说法,根本一条,就是教师自身动力不足,容易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学生也不负责任。

3江苏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江苏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以上问题,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3.1教师个人积极应对

教师作为继续教育的主体,不能只有想法,没有行动。据调查,大部分教师对本职工作认识到位,且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在付诸实践时,往往会讲很多的困难,比如说出去培训期间落下的教学任务依然要自己解决;出去培训时间太长放心不下孩子;出去培训的经费还要自己申请;有些培训不是很懂。总之,在面对继续教育时,除了个别的老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很明确,能坚持根据所需主动寻找培训项目外,其余的基本上处于一种“等靠状态”,或者送到面前都不愿接受的状态。追根溯源,其实就是教师本人对自身的职业成长规划还不是很明确,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坚持。另外,也需要学校出台相关的奖惩政策激励更多的教师考虑自身专业发展,积极寻找参加有效的继续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等靠”。

3.2校本培训多样化

由于可提供的外出培训机会、资金有限,且往往是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培训了再培训(牛国鹏,2006),以及教师外出参加继续教育与工作、家庭之间的冲突,且教师参加的外出培训的组织方基本上是师资培训基地、各种各样协会、学会组织培训,良莠不齐,有的针对性不强,有的甚至就是为了挣钱。而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不同的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同,学科性和专业性都很强。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求不同,期望也不同。同一地区内含有同一专业同一课程的教师更是呈现出数量少且地域分布散的特点(粟湘沙等,2006)。所以要想让大批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且有良好的效果,关键还是所在学校要努力探讨适合本校教师的校本培训。

3.3完善政策,加强执行度

职称评定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档案;档案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建设与档案管理,不仅对于医院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未来的升职与嘉奖提供了相应的依据。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来说,档案的建立与保存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管理的难度。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

一、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档案的必要性

在我国未来发展战略中,将知识分子政策列为基本发展战略之一。对于知识分子政策来说,将职称的提升方式落到实处,是知识分子政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想要实现这一工作,需要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进行落实,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医院方面要做好坚强的后盾。因此对于落实我国基本发展战略来说,将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落到实处,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档案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一份详细真实的档案对于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主要内容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档案不仅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品行、道德、业绩、能力等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总而言之,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代表了客观上医院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认识,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非常重要。档案内容中,还记录着专业技术人员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这其中包括: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学术活动、技术活动。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情况,档案中也有相应的记录,这其中包括:培训证书、学历证书、进修证书、继续教育学分证书等等情况。而最重要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资格取得情况,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收获。

(一)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材料。在档案中,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履历表、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资格证书、执业证书等,同时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变动也有着相应的记录。一些具有教育性质的专业培训,档案中也应该有相应的记录。一些资格证书考试、实验室的登记表等也有相应的记录。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这部分内容象征着自身受过的教育与考核,是自身能力的证明。

(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聘材料。这部分内容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主要是针对职称的变动所准备的材料,这其中包括:各级别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职务申报表、评审表、资格证书、聘任书。

(三)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技术的成果材料。这部分内容相当于专业技术人员在科研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展现有相应的意义。主要包括:专业工作总结、技术报告、学术论文、荣誉证书等等。

(四)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材料。这部分内容是针对每年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后的登记表,包括:本人年度考核登记表、培训登记表、进修学习登记表、学术论文以及其他重要报告。而对于一些领导和考核小组的考核意见,也有相应的登记。

三、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收集

为了让档案更具有真实性以及专业性,需要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进行充分的展现。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档案信息的收集方式进行相应的优化,将应该录入档案的信息第一时间录入。对于医院工作来说,很多时候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录入档案的信息由于工作的繁重而造成了遗失,这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信息应该做到第一时间录入。而对于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应该进行相应的保证,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经历,医院应该在员工一入职就开始确保员工信息真实与准确,同时进行相应的维护。而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收集档案信息时应该多方考证,多面取材,保证档案信息的录入能够实现公正、准确。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

(一)提高专业素质,养成敬业精神。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要进程。由于信息化技术在工作中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出现许多工作方向。将原本的纸质档案转化成为电子档案,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有着很大的好处,能够延长保存寿命,也方便进行查找。对于基层档案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机会,同样也是一次巨大挑战。身为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注意到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保存,更意味着信息化管理得到了更大的发挥,每次档案信息的录入都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和聘用的重要依据,关系着专业技术人员的未来发展。而身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始终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成果。在未来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养成敬业精神。

(二)加强学习,丰富知识储备。在当下的时展中,科技的更新换代越发迅速,对于所有行业以及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是如此,身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明白自身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同时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针对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身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这不仅是为了让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步,更是为了让自身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现代知识进行相应的学习,其中重点就在于对现代化技术的学习,将档案管理现代化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掌握后,才能真正由人来掌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注意法治知识的学习,这部分内容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对于修改过后的《档案法》进行相应的学习,依法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也是如此,需要将自身的思想品德水平进行相应的提升,不再将工作看作负担。始终能够坚定思想,对于思想品德进行不断锤炼,将吃苦看作好事,将清贫看作富有。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不仅仅要着重关注档案管理工作,更要重视对于档案的利用工作。在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档案的基础工作内容以及档案所蕴含的价值。在以往的工作中,档案的价值非常高,能够为改革与事业单位的建设提供人才信息,能够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能够为科技干部的选拔、培养、录用、晋升等等举措提供业绩方面的材料。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科技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倾向,为我国未来的科技工作提供相应的服务。对于职称档案来说,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在科研活动中一旦需要查阅档案,身为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马上无条件支持。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人才是未来发展的根本,因此需要将人才建设设定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想要让医院信息化管理得到快速发展,将医院当下的人力资源档案进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想让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完善,需要从建立医院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做起。针对于这一点,要求各大医院根据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对于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也应该进行不断的使用,帮助医院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对于医院之间的不同之处,需要进行额外的重视,根据医院的特点进行档案管理方式的不断修订,才能让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更好发展。在当前的发展中,对于医院的规章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要求,需要进行人性化的处理、高效率的管理才能实现对于档案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五、结语

职称评定总结范文6

 关键词:本科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绩效考核;优化

 一、教师绩效考核现状

 (一)考核对象。 S 学校目前教师绩效考核的对象是学校在职在 岗的专任教师。

 (二)考核程序。 S 学校中层以下教职工年度考核由二级学院自 行负责考核,具体实施方案及安排向校考核办公 室报备。 首先,各二级学院成立考核工作组,根据学校 教师岗位考核实施方案,结合各学院和岗位职责 及相关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方案,并报备学校相关 部门。其次,教职工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二 级学院根据考核方案进行个人述职并评价考核等 级。最后,绩效考核结果汇总经公示无异议后,与 年度考核登记表一同报回考核领导组。

 (三)考核等级。专任教师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 “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各学院考核为 优秀的教师比例不超过 13%(不得四舍五入), 且兼顾不同岗位、层次的人员,具体为:部门教职 工优秀人数 /(部门教职工人数-部门中层干部人 数-部门组织员人数)≤13%。

(四)考核结果运用 。现有的年度考核结果会作为教师各类评优选 优、优先改革发展、重点项目支持、平台项目建 设、重点资金支持及干部培养的重要依据。

 二、现行教师绩效考核的问题

作为新成立的职业本科院校,S 学校已形成了 初步的绩效考核方案,但是考核指标的设置还不 够科学完善,也没有统一的指标指导各学院进行 考核,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远离学校战略目标。 S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 以工科为主,集工、 理、经、管于一体,培养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和工匠 人才”。绩效考核应围绕这一战略愿景,将学校的 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设置相应的关键 绩效指标,然后层层分解到每一位专任教师。要 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大力培养“双师型”师 资[1],而现行的教师绩效考核主要是对教师过去 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诊断,没有从培养教师能力 的角度考虑,主要是为了评优评先、奖励以及项目 支持等,单纯为了考核而考核,没有具体的战略目 标,导致教师们只注重教学课程数量、篇 数、课题数量、技能竞赛等得分项的完成,考核易 流于形式,对督促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促进 职业能力指导、职业生涯发展不明显。

(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 。学校没有统一的考核指标,各学院自行制定 考核指标,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指标个性化 不足,不能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制定指标,体现 不同专业教师的差别性工作,而是采用统一的考 核表,难以反映教师真实、客观的工作情况,也不 能做到公平、有效。二是注重考核量而忽视质的提 升,容易产生浮躁的学术氛围。评价教学主要看其是否完成每学期的规定学时,科研成果评价主要 依据及课题、项目的数量[2]。三是实践教学的指标体系较弱,职业本科培养技术技能型 人才,在考核指标上需要突出实训环节的指标。 但是,目前基本沿用普通本科的考核指标,侧重考 核师德师风、教学及科研,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 点。其中,教学方面没有突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 核,科研方面则侧重理论学术层面,忽视了职业本 科教育中关键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容。

四是 考核体系相关制度不全面,例如,缺乏前期调研去 制定绩效体系,制定过程中缺乏教师的参与,导致 大部分教师对学校整个考核体系不熟悉,并且考 核中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绩 效考核方式的确定和绩效考核结果的测算,都是 高校管理者说了算,教师没有参与权,且对绩效评 价考核的监控和反馈均不到位,缺少必要的监督 机制,没有相应的申诉机制。

 (三)绩效考核主体不完善,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教师考核主体仍是所在部门的直接上级 领导,忽视了师德评价、同行评价、社会服务等因 素,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主体弊端诸多,缺少监 督机制,很容易导致人情评价,暗箱操作,不能保 证公平性。另外,学生也作为考核主体,由于专业 认知和素质不同,往往凭借主观想法和感受来判 断,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教学效果。例如,教师考勤 严格,不勾重点,导致部分学生情绪化考评,给教 师打分低。有些连续上多个学期的课程,学生会给 老师打高分。学生评价的主观性与片面性,导致有 教师不重视教学质量而通过各种手段讨好学生, 甚至用考试分数威胁学生[3]。 这种传统的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方法主要是监 控式的,由教学督导、教研室、学院领导等对教师 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容易 受到上级的主观偏见影响,如上级对教师的实际 工作情况不了解,或者夹杂着利益影响因素等。 由于教师这一职业在绩效的反映上有一定的迟滞 性,更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核。

(四)绩效考核沟通与反馈不足 。现在的教师绩效考核结果最后要汇总上报到 人力资源部,但并没有组织相关考核人员和教师 进行沟通面谈。上级领导也不能根据考核的结果 有效指导教师进行自我提升,对考核结果的反馈 和运用都严重滞后。对于教师个人,不能了解自身 的考核情况,不利于发现并提升工作中的短板,往 往把绩效考核作为流程工作,思想上不重视,易导 致考核结果的不透明与不公平,不能提升个人的 绩效水平。此外,绩效考核结果与教师工作收入存 在脱节问题,绩效高低在收入上并没有明显的体 现,导致广大教师的满意度不高。这样的绩效考核 明显缺乏反馈机制,不能起到该有的激励作用,也 不利于学校整体的绩效管理水平提高。

(五)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不足。 目前教师绩效考核的结果只作为评优选优、 重点项目支持、平台项目建设、重点资金支持及 干部培养的依据,没有涉及大多数教师的切身利 益,如职称晋升、奖励、薪酬、福利待遇等,与绩 效考核结果的关系不大,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 高,不能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甚至产生不满, 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三、绩效考核优化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绩效考核目标,结合学校战略定位 。S 学校属于公办本科职业大学,积极探索中国 特色本科职业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培养 具有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层次技术 技能人才,其定位是要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 高水平示范性本科职业高校,为地区高质量转型 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 持。在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 一目标定位。

 (二)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首先,在绩效考核指标和等级的设定上,要 体现个性化,应根据学科和专业实际制定合适的 指标和标准,如要区分文科、理工、艺术和体育类 专业,不同岗位的教师也要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 标准。其次,要注重对质的考查而非注重数量。 再次,更加精准反映职业大学办学特色和发展目 标,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实践型人才,在考核指 标设计方面,不能向本科院校看齐,降低学术论 文的重点考核,加重对实践教学技能的考查,改变 以往单一的绩效评价体系,兼顾对师德、教学、科 研和社会服务等的关注,明确每个指标的详细标 准以及占比。建议考核指标中师德师风素养权重 10%,教学才能 35%,教师职业技能 30%,教师科 研能力权重 15%,社会服务 10%。最后,加强对绩 效考核的监督和宣导机制,让教师参与到指标制 定中,增强对考核的了解和认同度,设立考核监督 小组,做好过程和结果控制,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 和公开,提高教师的满意和信任度。

 (三)多元化考核主体和考核方法 。在评价主体上,高校要建立自我、学生、同 事、系主任和企业相关领域人员等多个主体参与 的考核机制,系主任是被考核教师的上级,具备 较强的专业能力,对于被考核者的教学能力及应 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比较有发言权。 同专业同事教相同的内容,在教育教学上有更多 的探讨,又没有上下级的等级压力,也能给出较为中肯的评价,并提出一些切实的建议。专业学生, 是教师教学的实施对象,同时是教学的直接受益 者,对教师能力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相 关领域人员主要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一线技 术工人、技师等,这些人员是实践方面的能手,也 是最了解现行技术的专家,他们的评价可以充分 反映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水平、技术的更新程度 等,同时也能使教师得到企业对人才技能要求的 反馈,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见图 1)。 在考核方式上,运用定量计算、等级定性判 断和目标管理等多种考核方法,以及明确测评内 容、测评时间、测评人员、测评方式及责任划分 等。具体的做法是,学生评价先设置相应指标包, 如教师讲课熟练度、课堂气氛、互动情况、知识扩 展,得出学生评价分。个人、同事和上级评价也是 如此,最终得到学生评价、个人评价、同事评价、 上级评价分,分配不同权重,得出教师的实际评价 分后参照等级评价,使考评结果更加合理公正。 要注意规范学生评教工作,加强教学督导过 程监控,端正评教态度,认真考评,避免主观性, 真实有效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修订考核 细则。例如,备课认真程度,内容丰富程度,课堂 活跃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容易接受,课堂知识的拓 展是否丰富,作业的批改和课后答疑是否完成等。 图 1本科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主体

 (四)加强绩效反馈沟通。 在绩效考核结束后,要进行沟通反馈,首先应 由系主任将教学绩效评价报告反馈给教师个人, 对绩效评价结果达成一致,系主任可帮助教师分 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明确改进方向。以学 院为单位编制年度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报告并 给个人,对于绩效较差者会有压力,从而改进教 学,对绩效优异者是激励,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积 极性。其次,反馈到用人部门、人事管理部门。绩 效考核结果是教师培训内容的依据,通过考核可 以发现培训方向,把教师安排到相应企业、部门实 习、顶岗、挂职,合作开展科研等。 通过及时的沟通,教师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学校管理者也可以明确表明 学校的期望,最终提升教师和学校整体的绩效水 平。改变以往纸面传达考核结果的方式,变成有效 的面谈反馈,尤其重点关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 以交流谈心为主。领导要善于倾听教师的真实感 受,不能唯评分结果论,更不能先入为主,掺杂个 人主观臆断。反馈要到点子上,要说到关键点,就 具体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梳理发 展思路,剖析存在问题,深挖产生原因,找到方法 加以改进。

(五)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增强激励。 将绩效考核结果同教师的切身利益相关,与 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绩效工资、再次聘用的准入 条件相结合,提高考核与收入的挂钩程度。绩效 考核结果是确定薪酬增减的依据,约束与激励共 存。例如教职工绩效考核没有达到要求,减发年终 岗位绩效工资;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进行离岗 学习。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奖励先进,鞭策 后进,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学校活力, 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等工作 发展。 同时,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教师职称评定、 职业发展激励相结合,按照不同教师层次和岗位 要求给予不同的激励形式。首先,物质激励方面, 根据教师岗位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师薪酬奖励 体系,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决定薪酬发放比例。其 次,精神激励方面,根据教师绩效考核结果,对于 提升快、进步大的教师进行表彰、培训、公派学 习等精神激励,可以在全校内宣传优秀教师典型 案例,起到模范引领作用。最后,职业生涯发展激 励,依据考核结果进行职称评定和级别调动。优秀 等级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职称评定和职务晋 升,对于不合格的教师暂缓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 综上所述,教师绩效考核不仅关系到个人发 展,更与人才培养及学校的战略目标实现相关,作 为本科职业院校,S 大学要结合职业教育的办学定 位,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指标 更加细化个性化,考核主体和方法多元化,规范考 核过程,保证考核结果公平,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和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 誉,取得更长远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琼,黄长江.新时代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问题 思考及对策——基于 H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 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96-98.

[2]张珍.如何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体系[J].人 力资源,2021(10):112-113.

职称评定总结范文7

[关键词]政治学;试题库;建设;问题

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任课教师自己命题、阅卷,这不仅会导致教师缩小授课知识面,过多向学生透露考试重点,出现学生可以轻易通过考试的现象,而且还会出现人情分的现象,以至于学校无法通过学生的成绩去真实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学生就会抱有临时突击的想法,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效果差,教育质量也就无法提高。试题库建设是准确、有效地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为试题库建设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一、政治学课程试题库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开设政治学专业的高校有100多所。其中有些设有政治学课程的高校已经进行了试题库建设,基本实现教考分离。试卷命题者和任课教师不是同一人,但是相互合作,命题者会参照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命题;同时,任课教师也会根据出题方向来调整教学内容。然而,目前政治学专业的试题库建设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命题人员

目前在有些高校,政治学试卷中出现了偏题、怪题、超纲题甚至错题等现象,而试题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命题人员的专业水平。命题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知识与丰富的教学实践,而且需要测量学的相关知识。因此,试题库的建立离不开专业化的命题人员。

(二)试题库更新滞后

试题库建设的经费不足和教师精力有限等原因,导致试题库的试题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更新滞后。科学地讲,经过实践之后,对质量差的试题要进行淘汰,形成库内试题不断更新的局面。如果试题库不能及时更新,一方面,无法把政治学专业新的理论和新产生的边缘学科包含进来,因为政治学专业理论的不断更新和边缘学科的不断产生等因素导致试题库建成投入使用后,需要不断对试题库进行修订才能更好地使用;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过时的试题参数和原有的考核能力无法适应现有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过旧的试题参数以及原有考核的能力水平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命题教师由于时间有限和精力不足,仍然维持现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好维持现状继续使用原有的试题。因此,要求投入相当的建设经费,保证试题库的不断更新。

(三)试题库安全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有的试题库试卷课程由教师个人建设,而不是集中本专业多数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导致试题库建设的狭隘性。尽管试卷库建设是以政治学学科、专业的名义申报,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完全是由个别教师单独完成的。由于个人知识、能力等有限,试题库会出现较多问题,不利于试题库的推广与运用。

二、政治学课程试题库建设的策略

(一)健全试题库命题制度

完善的命题制度是确保试题质量的关键,高校应健全试题库命题制度。

1.制订严格的命题教师的准入制度

入选试题库的命题教师应该是在本学科领域内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作风正派、治学严谨的教授和副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命题应遵照科学化、标准化的原则进行,做到内容稳定、难易适中。

2.制订试题标准

入选试题库的试题必须既要检测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又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库中的试题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否则就会失去试题库建设的意义。连续五年,试题抽取的重复率不超过百分之十五为宜;并力求试题的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测试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深度与广度;合理分配客观和主观性试题的比例,既有主要的基础题,又有提高题和深度题,例如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改错题、问答题、论述题、综合题等。入库试题要突出政治学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做到全面涵盖考试大纲的主要章节,这样才能准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绝对避免出现政治性、科学性错误的试题,同时坚决杜绝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试题库内的试题必须做到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能够准确反映出教学内容。由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会出现调整,试题库也应随之不断更新。另外,由于政治学专业的特点,可以多借鉴引用国外的经典试题。政治学的前身可以追溯至希罗多德、荷马、赫西俄德、修昔底德等人的著作里。因此,政治学包括了大量的西方名著,如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霍布斯的《利维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等。因此,这就要求政治学命题教师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熟知教材和教学内容各章节的知识点。只有对建库的材料准备充分,才能确保试题库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二)打造一支专业化命题队伍

一支质量可靠、高度专业化的测量与评价队伍是命题质量的专业保障。试题库建设不是单纯地把试题拼凑在一起,而是对命题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命题教师不仅要精通政治学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对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等领域熟知。命题人员的专业化才是试题库建设的基本保障。目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不仅要满足基本的课时量的要求,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因为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客观来看,现实的职称评定制度影响了教师在命题方面的积极性。因此,首先,高校应在职称评定制度层面有所调整,对试题库建设的专业人员要有一套新的评价体系,试卷命题应是教学工作量的一部分。题库试题全部验收合格后,根据学校情况,学校最好为参与题库建设的课程组给予课时奖励,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命题人员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师的命题积极性;另外,试题库建设的专业人员在职称评定上可以建立一套新的体制,对能够出色完成试题库建设的命题组成员,在职称评定上给予加分。同样,对未能按要求、按计划完成试题库建设任务的命题组成员,将给予相应的处罚,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优评奖等挂钩。其次,高校政治学专业命题专业人员的资格认证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即什么样的人员有资质与能力参与命题。政治学专业还可以考虑建立命题专门性人才库,在全国范围内备案,建立这一系统后就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命题专业化水平[1]。反过来讲,试题库的建设又会推动命题人员的专业化。这是因为试题库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试题的命制,需要教师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根据命题的要求,对试题难易程度有所把握。通过每位命题教师的把关,命题组集体讨论命题质量,筛选并最终确定试题。这一系列的过程对命题教师自身水平会有很大提高[2]。

(三)及时更新试题库

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必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把最新的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因此,教学大纲必然会做出必要的调整。另外,政治学有些课程涉及到国内和国际局势的最新变化,因此课程组应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与大纲及时调整,争取每年对试题库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确保试题库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其次,注重任课教师和考生对试卷的评价和反馈。任课教师对教材比较熟悉,能对试卷内容做出合理公正的分析。同样,考生是试卷的被测试者,也是可以对命题质量做出公正判断的评价群体。试题库建设者需要设计出一套试卷质量调查问卷,通过对参加考试的考生和任课教师进行关于试题质量的问卷调查与分析,这样会对今后试题库的建设与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考试的计算机化。计算机化考试具有“全面考核,突出应用;多种方式,注重过程;尊重差异,促进发展”的考试新理念,建立“考试内容综合化、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结果科学化”的试新模式[3]。为了做好试题库的建设,必须深入研究相关理论,使投入运用的题库科学合理,符合考试要求,便于在计算机上运作。计算机化考试有诸多优点:首先,考试的计算机化使考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如果高校要推动教学工作进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建设,就必须健全考试制度,严格考试管理。考试的计算机化是考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传统的纸质考试相对比较繁琐复杂,从命题组卷、到试卷印刷、装订、分发包装、阅卷评分及试卷整理存档和保管等,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例如在传统考场的设置上,一般来说,考试前两周左右,教务处需要将全校所要求期末考试的课程进行考场编排。为了杜绝考场上互相偷看、抄袭等作弊行为发生,每个考场要分别安排两门不同考试课程实行隔行、隔排、单桌编排考生。这样做不仅可以实现了A、B卷的效果,而且因同考场的考生不是同班或同年级,甚至不是同专业的,减少了考前考中考生之间相互进行传递、暗示及其它作弊行为的发生。每个考场要安排监考教师2名,考场监督1名[4]。其次,节省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时,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在传统的考试中,每年会用去大量的纸张,耗费大量的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如果政治学专业在高校全部采用计算机化考试,节省下来的纸张也相当可观。再次,试题库的建设避免了过去教师每学期重复命题的弊端。正如上文所述,如果能够及时更新试题库里的试题,在新学期期末,任课教师不需要每次考试前像过去那样重新命题,这样就节省了因命题带来的一系列重复性工作。同时,对于本专业的考生来说,无纸化考试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因为环境意识不仅是现代科学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结合体,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必然。

(四)加强试题库安全管理工作

试题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命题、组卷、考试、判卷和保管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教学考核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治学试题库安全管理是考试安全保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为确保试题的安全,高校必须要有严格的保管办法:第一,高校政治学命题组在编写试题前,须与所在院系签订保密协议。命题组成员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时间泄露试题内容,违反者将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第二,试题库必须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保留入库试题。第三,试题库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试题的保密工作,确保试题的安全,在试卷的收发、制作、保管等各个环节中,做到记录清晰、有据可查。

三、总结

试题库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考分离,公正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亦是考务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政治学试题库的建设要以学校为单位,以教材为基础,同时扩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做到科学规范的管理。政治学试题库建设不仅有利于教考分离,避免单独有任课教师出题的弊端,而且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试题库建设亦是一项长期、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随着考试大纲和教材的不断更新,试题库也需不断进行修正和更新。同时,试题库建设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息息相关。只有开发出适用于政治学专业的软件,才更有利于试题库的建设。软件操作界面要简洁清晰、评分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传统考试的弊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试题库的建设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出题教师的专业化不够,命题教师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方面的制度建设等。如果能提高命题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及工资待遇,将非常有利于试题库的建设和完善。只有通过对政治学专业考试和命题工作的严格管理,就能在规范化教学,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和试卷命题的工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试卷命题规范化既可以避免少数教师存在的乱打高分、给“印象分”、送“人情分”等不合理现象,又可以促进教师形成教风优良、爱岗敬业和尊重学术道德的良好局面,从而切实提高政治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东华.高校试题库、试卷库建设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3(4):77.

[2]张雨强.试论我国命题专业化的现状与发展途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6(6):47.

[3]左浩.高校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106.

[4]任爱华,等.题库建设的目标及数学模型[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3(4):441-445.

职称评定总结范文8

我院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采用的方法是:分散立卷、集中管理、定期归档。将零散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分类、组合、排序和编目,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就是立卷归档。档案管理要分主次和时效,我们归档时要有选择,讲求科学规范,以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对待归档工作,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分门别类保管和利用。做好教学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服务学校的发展。在这方面,教学档案发挥了它应有的重要作用。2000年学校关申报由普通中专晋升省级重点中专学校时,其中教学工作作为评估的一个主要方面,评估材料占所有申报材料的2/3,为此教学档案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详尽资料,主要有:

1、教学方法改革,共108份资料,其中主要包括:推广投影仪教学的实施方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计算机辅助会计实验系统资料;优质胶片评比活动资料;沟通课教学效果调查表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相关资料。

2、教学管理制度7项,内容包括:教务科管理制度;学生管理若干规定;教务科听课评课制度;实施教学教案检查制度的规定;关于教务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关于考试命题的暂行规定;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细则。

3、办学体制改革4份:关于新学校征地集资办法;关于新建学校集资办法;关于教职工集资入股的可行性报告;其他可供参考资料。

4、考试考核改革46份:阅卷方法改革的效果分析及相关资料;实行无纸化考试的相关资料;教改结果的对比分析;教考分离的实施方案;组建试题库的相关资料;加强考核管理的相关资料;考试课、考察课分离计划;扩大操作型考试范围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学分制管理的相关资料等内容。这些资料对我校顺利升为重点中专学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在2002年我院升格大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07年和2012年办学水平评估中教学档案室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为评估顺利完成做出了贡献。在2010年校志编写中教学档案室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方面第一手材料,得以使校志编写工作胜利完成。

教学档案中收集的教师业务档案、学历职称证明、教师的论文、论著为教师的晋级、职称评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领导对教师的考核提供了参评依据,也使得晋级评定避免了单纯的靠座谈、凭印象,做到了公平公正。同时把教师的学历、职称、论著、教学成果等详尽内容记录在案,促进了教师积极努力工作,并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档案室每年为各科老师、教务处提供近65次左右的查阅。在教学中,各科室经常搞一些教学评估,教学档案室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如在全省高校体育教学评估中,为体育教研室提供了大量教师业务档案以及奖杯两个、证书八本、奖牌六个,为顺利通过教学评估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每年学生毕业时有的学生成绩出现错误,成绩有误就不能拿毕业证,也就不能顺利毕业、工作或升学,教学档案中的学生历届成绩册,给学生成绩提供有效证明从而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