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论文范例

职场心理论文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的137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心律失常。其中术中心脏自动复跳后发生心律失常9例(6.6%),术后ICU发生37例(27.0%),年龄4~65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15例(15/86),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后25例(25/41),冠心病术后3例(3/5),大血管术后2例(2/3),心脏黏液瘤术后1例(1/2)。

1.2心律失常类型

在行体外循环术中,有6例患者是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心室纤颤发生在心脏自动复跳后,其中有2例患者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伴窦瘤成形1例),1例患者法乐四联症根治术,2例患者二尖瓣置换,1例患者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共有3例患者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2例患者法乐四联症根治术,1例患者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有12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心房颤动,8例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患者室性心动过速,9例患者频发性室性早博,5例患者房室传导阻滞(其中在术中引起的有3例患者)。

1.3心律失常处理及结果

术中对6例心室纤颤患者给予电击除颤1~6次(小儿10J,40kg以上20J)后,4例患者恢复为窦性心律,另2例患者加用利多卡因2mg/kg静脉注射后恢复为窦性。对3例置入心外膜起搏导线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异丙肾上腺素药物并行辅助心泵,使其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体内循环心中直视术后有3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存在早期缺氧的有5例,血容量不足的有4例,气管插管不耐受的有2例,存在低血钾的有12例,存在低血镁的有5例。在改善患者缺氧情况、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镁或低血钾、适度镇静等处理后,心律失常消失的有13例;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5例患者中(含术中3例),在术中安置心外膜起搏导线的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经临时脉冲起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异丙肾上腺素辅助心泵,皮质激素等治疗后,疗效不明显,也未进一步恶化;另2例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经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皮质激素治疗均转复为窦性心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积极控制心衰,改善心功能

在进行手术前根据医瞩常规给予患者强心、利尿、极化液及扩血管药物治疗,积极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注意记录患者尿量,使水电解质保持平衡,血清钾浓度保证在4.0mmol/L以上。

2.1.2纠正缺氧术前常规间断吸氧,以增加心肌储备能力。

一般每日吸氧二次,每次1-2小时,指导训练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向患者说明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2.2术后护理

2.2.1心律失常的监护

连续动态监测心电图,严密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尿量的变化,有效循环血量得到维持,组织器官灌注得到保证,血容量及时有效地得到补充,并要根据病人CVP、BP、尿量的变化,对于输液、输血量及速度要进行相应调节。注意观察患者的肢端温度及体温变化。出现心律失常时,迅速查找并纠正诱因,在医生指导下行复率治疗。

2.2.2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观察

根据医嘱对本组患者均采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泵入,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若发现血压过高给予硝酸甘油或硝普钠泵入,但若出现心率过慢,则用异丙肾上腺素泵入,使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当出现快速心律紊乱时,给予患者胺碘酮泵入。并要严密监测用药效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2.3保持电解质平衡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勘查血气分析、电解质,及时纠正钾、钠、镁失衡。

2.2.4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术后缺氧缺氧是诱发心脏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常见的原因之一。

患者术后均需使用呼吸机给予10~24小时辅助呼吸,选择有效的通气模式是根据病人情况而定。定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拔管后给予吸氧吸入,根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调整氧浓度和时间。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排除胸腔积液肺不张引起的低氧血症。

2.3.5有效镇痛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或镇痛泵。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2

近年来,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几乎各个高校的各个专业都在强调实践教学。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论著论文也比较多见,但我校作为民族类高等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征,即“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其他高校的经验对我校不一定适用。因此,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结合自己的校情生情进行实践教学。为此,笔者于2011年6月对北方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有关实践教学的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当前学生的能力现状、当前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看法,分析其特点,以便进一步探讨、改革、创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力求建立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从而突出能力培养,突破制约学生顺利就业的瓶颈。

一、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抽取了2007级和2009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2007级是作为毕业生的调查样本,对2007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学生毕业前夕(2011年6月3日)进行的。2009级是作为在校生的调查样本,对2009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末(2011年6月29日)进行的。2007级共有学生93人,抽取了55个样本,有效样本55个,抽取人数占59%。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共148人,抽取了110个样本,有效样本109个,抽查人数占73.6%。根据调查的需要,对两个年级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些问题是相同的,目的在于比较。我们对2007级的学生设计的调查表,从10个方面调查了今年毕业生的情况,了解学生面对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他们感到自己需要加强的知识能力。对2009级的学生调查,主要了解在校生对于实践的需求以及对学院、系里组织过的实践的评介。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毕业,学生选择工作还是继续读研究生的情况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还是读研?笔者对2007级学生和2009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93人,其中考上研究生继续读硕士的只有13人,占13.9%。抽样调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109人中,打算考研的有49人,占44.9%。笔者进一步调查了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49人中,选择“喜欢读书研究”的有12人,占24.5%,选择“避免就业的竞争”的有2人,占4.1%,选择“硕士比学士就业好些”的有35人,站71.4%。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其根本的目的是处于就业的考虑。也可以预计,在打算考研的49人中,能有多少人能够考上研究生呢?恐怕至多一半。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的去向是进入职场。

(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状况

我们调查了文史学院2007级和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2009级的学生,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口语表达能力(说和讲的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20人,占18.3%,选择“不满意”的有89人,占81.7%。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文字表达能力(写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14人,占12.8%,选择“不满意”的有95人,占87.2%。综合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80%以上的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满,(这里指汉语表达)也就是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亟待提高。调查结果明显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口不能言、写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说写能力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学生又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最需要的能力。同样,我们通过调查数据可见。2007级学生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感觉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2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8人,选择c项文字表达能力的有24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45人。他们在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能力是什么?(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0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3人,选择c项文字表达能力的有32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31人。可见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实际中,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重要性要高于专业知识,并且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是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加强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情况,笔者对2007级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撰写的毕业论文的内容”的调查,学生的选择是:选a项“2/3抄网上或书上的”有1人,1.8%,选b项“1/2抄网上或书上的”有5人,占9.1%,选c项“1/3抄网上或书上的”有18人,占32.7%,选d项“参阅资料,自己写作”的有31人,占56.4%。a、b两项合起来共有6人,占总数的10.9%,c、d两项合起来共有49人,占总数的89.1%。由此,我们可以说89.1%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符合学术规范的,不是抄袭剽窃的,学生在尝试自己完成。对“你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最大困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是:“不知道写什么”的有8人,占14.5%,“面对很多的材料不知道怎么用”的有30人,占54.5%,“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有17人,占30%。数据表明54.5%的学生阅读归纳、驾驭材料能力不足。30%的学生“缺少创新思想。

(四)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

对“你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形式是什么?(可以多选)”的问题调查结果是,2007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参观调查、毕业论文。2007级学生已经经历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在这两种学校集中组织实施的实践里,学生优选实习。同样的问题,我们对2009级中109名学生也做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2009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参观调查、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2009级是大二第二学期末,他们没有经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但对于这两种实践的心理期待竟然与2007级学生的选择如此相同,可见学生很看重、很需要实习这种实践形式。而且实习和技能训练这两种实践形式竟然都是排在前面的,而且次序也完全一致,可见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这两中实践是他们最需要的。对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进入职场。(2)由于我校学生50%以上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所以,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弱。(3)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不很严重,但存在驾驭材料能力不足,缺少创新思想。(4)实习是学生的首选的实践形式。#p#分页标题#e#

三、实践教学改革之策略

结合客观调查的资料以及情况分析,我们了解了客观存在的学生生态,阅听了学生的接受与需求,然后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进之策略。

(一)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的价值趋向来看,我校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考虑毕业后就进入职场的绝大部分学生,使学生通过某些课程的选修能够增加职场竞争力,“学以致用”应该不只是一种口号,应该成为普世的教学价值。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围绕“一主线”,就是以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培养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尤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普通话培训等,以便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固本与实用联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固本”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课程继续保持,而且对于经典学科的教学和演练需要加强,比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古今汉语等,这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加强基于务实固本。“实用”是指固本的基础上,课程设计兼顾实用化、创意化、现代化。我校的类型属于“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条件的可适当担负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1],不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岗位型、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进实践教学的规划和落实上,必须考虑学校的这一根本定位,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不能把我们的学生训练成技术工人。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发展观念。在具体实施中是以课程为依托,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为什么采取这样的举措呢?这是基于专业属性、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采取的办法。中文系的许多课程是人文内容,人文素养是能力形成的潜在因素。人文的高度与格局是一个人后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张高评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毕业进入职场,的确凭借专业能力[2];之后五年、十年,谁脱颖而出?谁能领袖群伦?谁能独挡一面?谁可平步青云?就不再是专业能力挂帅,而是人文素养决定了态度和高度。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人文素养的集散地,是创意思维的大本营,是养成美好态度,提高崇高格局的加油站。所以,我们在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注重理论与能力并重,避免一味强调实践而忽视了有些课程的人文功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读、说、写、用”。对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贯穿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比如我们的尝试,各门课程都给出相关的阅读书目,定期检查,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配合要求阅读的内容安排课堂讨论,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布置完成课业小论文,训练学生“写”的能力;“读、说、写”综合起来,训练学生“用”的能力。“读、说、写、用”的训练要求在每门课程中教学中都有所体现,这一点我们学院已经对每位教师明确提出要求。同时在典型的课程中强化训练,做到由面到点,由分散到集中的不断强化训练。比如以写作课为代表集中训练“写”的能力,以“演讲与口才”课、“普通话培训”课集中训练“说”的能力,同时对语言类课程设计整体规划,注重“学以致用”。

(三)实践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实践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一事物若没有兴趣,便不会主动关注它,所以一般来说效果不会好的。比如,学生不愿意实践,不愿“读、说、写、用”,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由于不感兴趣,即使学生从道理上明白实践的重要性,即使学校通过测评来检查学生的实践情况,学生也只会停留在应付测评,至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那是不可能的。可见兴趣对人学习的重要性。怎样培养学生“读、说、写、用”的兴趣呢?基于上面的调查,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从改进实践形式入手,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吸引学生参与。

1.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使学生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进行。如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读书征文竞赛、写作比赛、语言艺术表演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IT项目管理;过程性考核设计

一、概述

高职教育是为适应社会需要,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和特征构建教学体系和设计培养方案,力求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等特点的学生[1]。这就说明高职教育在本质上是专业导向的发展性学习,它的教育形式强调由高考前的“学好”向高考后进入大学后的“做好”过渡。因此,高职考试不再是为了实现高分数、实现升学这一目的,而是为了检验学生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应对社会及职场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如今,在高职院校课程中还普遍存在着考试目的模糊、考试形式单一和脱离教学理念等问题。基于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的核心理念,本文以高职院校中IT项目管理课程为例,提出过程性考核设计,即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强调过程考核为主旨,把考核蕴含于各类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刻重视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问题分析

在高职课程考核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学的考试习惯和思维难以转变。目前,中学的考核主要在考知识和练技能,讲求内容的客观性、答案的唯一性和结果的可量化性。老师和学生为了达到这类考试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则更加强调以共性与继承为基础的记忆、技巧、速度、重复[2]。在这种长期的学习方式熏陶下容易形成固化的学习理念,导致在大学继续全部延用或大部分延用中学考核模式。而高职考试不再是为了实现升学这个唯一目的而展开的反复模拟或重复训练,而是为了通过考核检查并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若继续延用中学考核模式,考核效果必定大打折扣,难以从高考前的“学好”学习模式过渡到进入高职后的“做好”学习模式[3]。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高职课程考核的设计方式单一死板、设计目的不明确。考核往往仅依据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培养方案或者教材所载内容来设计,将大比重分数放到期末,多以开闭卷、笔试这类常用的考试形式,使考核倾向于“一锤子买卖”[4]。学生在这样的考核设计下,就容易怠慢学习过程的参与,养成平时不积极、考前抱佛脚的错误习惯,甚至诱发考试不诚实的错误做法。而且这一类考核设计还是偏重于考试结果,主要练就了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得到的是知识的暂时性记忆,对于知识积累应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

三、考核设计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对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进行的规范,将项目管理知识结构化为十大知识体系即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干系人管理,这十大知识领域我们又称项目的十大职能管理[5]。这十大职能管理也是IT项目管理这门课程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因此,我们的考核围绕和贯穿这十大职能管理进行,主要分为4大部分:阶段性重点知识考核,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学习考核,团队案例分析演练考核,期末论文考核。除此之外,课堂内外的实时观察、记录、小测验、小调查、小设计、读书心得、社会笔记、实践报告、活动策划、研究参与、角色扮演等方法都可灵活穿插在考核中。阶段性重点知识考核是当每一个职能板块的学习完成后随即进行测验,测验方式可选择随堂笔试、提问与回答、案例分析等,促使学生对该阶段知识进行总结跟强化,并思考知识的应用,此考核贯穿整个学期。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的学习是以实际学院网站建设项目或者公司新产品项目为背景,学生结合授课进度分别练习十大板块在Project中的操作,与阶段性重点知识考核相呼应,在整学期中共形成十次实践报告,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软件的操作并能应用到现实工作中。团队案例分析演练考核,建议学期内进行2到3次,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3~4人,小组成员合作收集并讨论相关案例,在规定的时间运用辅助工具(如:PPT,视频等)向全班进行展示案例、分析结果,过程中综合考核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等,而并不局限于展示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自我展现和综合素质等能力的提升。期末论文考核是在学期末,此时学生已经形成对IT项目管理整体知识框架与内容的理解,这时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论题进行深入研究,多多查阅资料进行自己的思考形成见解,并以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论文题目并不统一,但限制在IT项目管理范围内,考核要求对论文的标准需严格把关,促进学生形成写论文的良好习惯,着重观察学生自己的思考与见解。通过此大部分和多个小部分的过程考核设计,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成果、场景化处置、团队协作水平、创新性能力等,达到让学生在学中练、在学中干、在练中学的效果。

四、结论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诸多问题提出过程性考核设计,不仅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察理论素养的达成情况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不仅考核现成知识的继承情况,还要考察发展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不仅考核专业学习情况,还要考核包括专业在内的综合素质;不仅考查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终结性成果,还要考核诸如阅读理解、参与效度、理性论辩、活动策划、创新创业等学习过程,以及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考察当前的知识掌握度与教育达成度,还需要考察终身学习能力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预期。

参考文献:

[1]安建华.高校考试改革刍议[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988,55-57.

[2]郭学霖.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J].校园英语(16),2016,55-55.

[3]沈廷杰.高职it项目管理考试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v.14(15),101+104.

[4]邢宗新,张冰,周安宇.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中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电子商务(1),2012,105-105.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4

课堂内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的主战场,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却忽视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而且大部分课堂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学双边活动的学生方。虽然新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课前自主学习,拓展了课堂内教育,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但课堂外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尚不显著,还需进一步扩展。目前,大部分高校通过课堂内工程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罗代忠、王存文、吕迎春等从人才培养体系、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教学等诸多方面探索和践行了课堂内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而课堂外的工程教育活动研究较少,如孙素静和张新科构建与实践以导师制为主体的课堂外工程教育活动尝试,但缺乏较为完备的体系。因此,需要我们系统构建工程教育导师制体系。

二、目前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一)导师制欠完备,组织实施虚化

导师制是学校开展课堂外育人的一种有效模式,其概念由来已久,但尚未形成贯穿本科四年的完备实施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覆盖面狭窄,未能覆盖一年级到四年级所有层次学生。二是体系不完善,尚未形成集专业教育引导、工程能力提升、工程素养训练于一体的实施体系。三是实施过程断线。目前导师制主要在大一或大二大三实施,大四学生在外实习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四是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定量考核,可信度差。

(二)支撑条件不够,师生动力不足

一个完备的教学体系必须具有相应实施过程的保障措施。目前大多数高校导师制的支撑条件不够以及师生动力不足,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学生课外创新创业平台。大多数高校建设了完善的实验实训平台,但课外科技创新平台还是短板。二是缺乏导师研究工作场所。因高校扩招造成教师研究场所等资源紧张,教师没有固定研究、实验和指导学生的工作场所,落实导师制大打折扣。三是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师生内生动力不足。导师制是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自由式教育学习活动,如何让导师主动参与、学生积极参加是关键,目前主要是教师靠奉献、学生凭热情,缺乏激励教师和学生的配套措施。

三、基于工程教育的导师制体系模型

(一)理论基础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的结合,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社会、规范、生理和心理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规律的科学。教育生态学从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人、教育活动及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进一步剖析教育的生态结构,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合作教育学”提倡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合作,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基于工程教育的渐进式导师制体系模型

根据合作教育学和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思想,工程教育必须重视课堂内外教育活动和外部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倡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合作,创造适合学生个体成长的生态学习环境,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二课堂导师制属于课堂外的工程教育活动,是课堂内的补充和延伸,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我们依据认识理论设计基于工程教育的渐进式导师制体系模型。(1)大学启蒙导航(教育引导型)。引导大学一年级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培养新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逐步形成专业认同和归属感。(2)专业能力提升导航(项目实训辅导型)。提升二、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工程技术能力,特别是项目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确保导师制工作效果。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个性需要,创设未来卓越工程师(精英人才)的成长环境。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专业俱乐部群(简称俱乐部群),加强项目实训辅导,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导航。(3)就业能力提升导航(工程实践指导型)。提升大学四年级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质量,实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指导的融合,进行捆绑指导和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战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具体实施途径

导师以专业咨询、指导为核心,兼具管理引领职能,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要务。导师制贯穿大学四年,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工作定位为三个阶段三种类别(“1+2+1”模式):一年级为大学启蒙导航(教育引导型),二、三年级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导航(项目实训辅导型),四年级为就业能力提升导航(工程实践指导型)。基于工程教育的渐进式导师制实施,主要体现在学生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培养不断线。一方面是工程素养。一年级导师制是掌握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入职岗位能力等,二三年级通过项目研训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代码规范等,四年级是了解职场岗需、入职面试指导、职场素养指导等。另一方面是工程能力。一年级导师制面向个体因材施教、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二三年级开展项目研训和课外科技等,四年级是工程训练与实习融合。

(一)一年级导师制,大学启蒙导航(教育引导型)办法

1.导师工作。

一是掌握学生思想状况。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发展、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困难,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办法,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师长。二是认知行业产业前景。通过认识产业行业前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认同专业而激发专业学习热情,提升学风。三是解读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链关系,帮助学生优化重难点课程、核心课程的学习方法。四是了解入职岗位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入职岗位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和学业生涯规划,为其成长目标导航。五是面向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定制个性化指导方案,帮助学生制订年度和学期学习计划。六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开展部分公共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非课程学习或训练内容),如演讲与口才训练、PPT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软硬件组装等训练。七是推荐学生入俱乐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导师根据学生个人特长推荐学生参加相应俱乐部的遴选。

2.考核评价。

由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定量评价指标,主要从上交材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巩固率以及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测试等方面按一定的权重综合考评。

(二)专业能力提升导航(俱乐部、项目实训辅导型)办法

1.组建俱乐部。

依据工程化人才培养目标,有资格的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根据本人技术方向和专长,申请成立俱乐部,经考核认定后成立,并聘任该俱乐部负责人,全权负责俱乐部工作。每个俱乐部导师限定在3~5人,俱乐部之间导师不交叉。

2.俱乐部成员选拔。

一年级新生导师制工作结束前,导师向其学生宣讲各俱乐部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填写申报表并签署推荐意见,各俱乐部自行组织选拔工作。

3.导师制工作任务。

一是指导学生研修。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按小组开展自主学习研修班,实行研修汇报制,研修内容包括专业技术前沿、专业认证知识等。二是辅导学生研训。辅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实训,引领学生参与商用工程项目研发。三是指导学生申报课题。要求学生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或承接商用项目,训练学生撰写工程项目书,鼓励公开正式发表技术性论文(专利)。四是指导学生参赛。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专业大赛等。五是指导学生认证。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和行业认可度高的高水平专业、行业认证(如计算机水平考试、华为认证等)。六是开展专题讲座。每个俱乐部为全院学生至少举办1次/学期的专题讲座。八是毕业设计替代。导师推荐有相应成果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替代。

4.考核评价。

对俱乐部工作按年级两年周期结束时进行考核和奖励,考核主要从开展相关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竞赛、认证、项目、(专利),被辅导学生的学业情况及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等方面按相应权重综合考评。

(三)就业能力提升导航(工程实践指导型)办法

1.工作职责。

一是掌握学生思想状况。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就业打算;掌握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困难,指导学生解决。二是毕业设计指导。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工作任务,产生研究设计课题,真题真做,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三是毕业实习指导。进行学生专业对口实习动员和推荐实习单位,加强与企业工程师的沟通交流,协助学生实习中的专业技术指导。四是了解就业职场岗位需求。帮助学生了解就业职场的岗位需求,进行求职指导和培训,指导学生撰写个性化求职自荐书。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指导和鼓励报考研究生。

2.考核评价。

由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于第八学期期末进行一次性考核。考核主要从指导学生的工作态度、指导方法的科学可行性、被指导学生的实际效果等方面综合评价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主要从上交材料、毕业设计成绩、毕业实习成绩以及首次就业率等方面按相应权重综合考评。

(四)配套奖励政策

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一是教师方面。设立导师制专项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导师劳务和奖励。二是学生方面。学生获得的高质量成果者,可替换指定专业技术课程学分,也可按学院要求替换毕业设计(论文)。

五、结论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情境教学;人文艺术;高等教育;应用研究

中国的情境教育研究起源于1978年李吉林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性的指导作用。教学实践中除了注重课本内容、知识讲解,更应该利用情境教学进行教学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境教学以形式为手段、以情境为细节,以维持和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计教学内容。人文艺术类课程经常面临学校所学与市场所需存在巨大落差的问题现象。因而,本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情境教学法模拟市场工作状态,降低所学与所需的差距性,并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人文艺术类课程的应用效果。

一、情境教学定义

情境教学源自于1968年Hart等人所提出的“随机教学策略”。之后,Kaiser(1991)等人加入示范、提问/示范、时间延宕3个教学技巧,延伸成为目前的情境教学法。Kaiser(1993)等又提出“加强式情境教学法”,除“情境教学法”之策略外,应再加入环境安排及回应互动策略。传统由老师单向授予知识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难在实际情境中活用所学知识,情境教学则主张通过与学习者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务中,强调学习是处于被建构的情境中,重视真实情境并模拟身历其境之学习,从中促使学习者能主动学习,且在学习历程中建构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不仅能实用所学的知识識,亦能转换及应用到相关的实际情境,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并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McLellan(1996)认为,情境式教学应包括故事、反省、学徒制、合作学习、指导、多重练习、阐明学习技能及科技等8种因素。本研究选取其中合作学习、指导、多重练习、阐明学习技能等4个因素作为实验控制元素,探讨情境教学实验成果。

二、研究梳理

本文以“情境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显示,期刊6268篇、学位论文1724篇、会议论文680篇、辑刊15篇,成果丰硕,证明此领域的研究备受重视。经文献梳理发现,最常使用情境教学的学科为语言学习类,最常使用的学习阶段为大学前的教育阶段,最常见的研究范畴为高中与幼儿语言学习。然而,研究成果缺乏将情境教学应用于高等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人文艺术类课程。人文艺术专业课程相比其他科目而言,其大学教育的专业学习技能与就业市场现实状况及需求落差较大,更需通过情境教育缩小与市场现实需求的差距。因而,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高等教育中人文艺术类课程的情境教学应用研究与落实成效。

三、情境式教学在艺术类专业课程研究设计、局限与效应

1.情境教学设计方法。本研究以某高校广告课的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分别针对2017、2018、2019学年广告课的同学生(约90余多人)采取情境式教学实验。采六顶思考帽理论(“创新思维学之父”爱德华·德·博诺(Edwardde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6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6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将选择不同颜色的同学进行随机分组,告知同学不同颜色帽子代表不同思维模式,说明同学通过不同的组合模式激发更多创意。学期初或末则向同学阐明情境式教学的目的,即以模拟就业市场的分工与现实执行情形进行广告策划作业的分组安排,进行维持一学期的广告策划合作情境模拟。

2.研究限制。本研究以广告课的同学为实验研究对象,但每届学生的性别比例、学生性格、学习需求、选课观念与修课人数皆不同,这些因素间接影响实验结果,本研究通过跨3个年度的实验流程尽力排除研究限制。

3.研究结果与分析。本研究采取McLellan提出的合作学习、指导、多重练习、阐明学习技能4种元素,结合学生教学评估系统中的反馈梳理,来分析本课程的情境化教学实验效应。(1)合作学习:本研究以6顶思考帽的理论为分组原则,将选择不同颜色的同学进行随机分组,让修课学生以情境式模拟职场无法选择合作伙伴的工作状况,如何与非自我选择组员完成广告策划,从中体会职场的执行流程。关于此分组安排,学生提出以下反馈:2017级同学A:分组模式是很大的创新,但是也可能懒人都在一组,压力就在少数努力者上。2018级同学C:分组我必须吐槽一下,虽然这么分组比较有科学依据,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我想说,合不来的人就是合不来,这完全影响我的发挥和分数。2018级同学D:即便是随机分组,但我们小组各司其职,合作愉快。根据上述反馈体现,即便在分组前或学期课堂结束前告知随机分组是模拟职场中无法选择合作伙伴的团队能力模拟锻炼,但学生对于同组同学分工不均、合作过程性格不契合、拖累成绩等因素仍有负面意见,但大多数同学对于相关的安排可以接受,尤其在说明随机分组用意后,多数同学是愿意锻炼。(2)指导:每周共四节课,前两节课作为学习引导,以PPT配合影片讲解,每周引导一种广告媒介,并留两节课给同学进行小组完成相对应的媒体广告策划,让随机分组的团体完成作业的形式能更真实地模拟办公情境,即在办公当下完成共同项目,而非事后回家完成。关于此指导安排,同学的反馈如下:2017级同学U:相当认同分组作业在课堂后半部完成,一来可以更有效率地的完成分组作业,二来大家都是随机分组,也不需要事后为了作业而去联系彼此。2018级同学X:我们组都是女生,只有我一个男生,分组的主题与合作的形式都使我的处境感到尴尬。2019级同学A:在课堂上做作业其实没有分组回去做效率高,希望老师减少在课堂上做作业的时间。从上述同学们对于固定时间完成作业的相关反馈可得知有正反两面的想法。性别差异会因合作主题的喜好与专长不同,而成为随机分组的运作障碍。另外,少数同学还是习惯回家完成作业的方式,仍无法适应当下完成交办任务的模式。(3)多重练习:本课程采取多重练习,在基础能力培养中安排了创意与策划训练、广告心理策略、广告设计艺术、广告调查报告、广告文案策划书5门从基础课程到进阶的文案撰写等多层次广告基础能力的训练。此外,以各个媒介为课堂单元分类,共分实体商场、平面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指导学生各渠道的运作特征及广告策划方式,并要求学生当场策划,、在最后一堂课进行整体广告企划的成果验收。关于多重练习的课堂安排,学生的教学评价反馈如下:2018级同学F:老师上课很有激情,课件一看就是非常认真做的,备课也很认真,课堂内容丰富,还有设置许多教学活动小游戏调动学生兴趣,是非常用心、非常称职的老师。2018级同学G、J、K、L::课堂生动有趣,老师讲解用心认真。2018级同学E、F、H:上课认真,准备充分,老师讲解用心认真。(4)阐明学习技能:本研究主要探讨学生的职场模拟情境教学应用。本研究向同学阐明随机分组是一种职场工作状况模拟的学习技能培训,2017级为在最终课堂阐明随机分组的学习用意,2018级和2019级则是在第一堂课说明随机分组的职场技能锻炼。本研究发现:阐明学习技能的先后顺序安排会影响学生在分组工作上的表现及投入程度。最后一堂课阐明学习技能的年度班级,其随机分组工作的投入与适应程度低于第一堂课即阐明学习技能的班级同学。由此证明到:,事先将学习技能阐明会比最后才阐明的效果更好。

四、结语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6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高校转型发展中,深化校企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深化校企业合作,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可以通过创新专业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师资培养、创新学生管理等途径实现。

关键词:

转型发展;校企合作;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发展的同质化,使许多地方高校丧失了办学的特色和发展的定位,高校毕业生的合理就业、充分就业问题仍未有效缓解,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在此背景下,三部委(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高校转型发展中,深化校企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目前,阻碍地方高校转型的困难很多,其中有外部制度因素,也有内部原因。从内部原因来看,一是学科与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二是有些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三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较低;四是校企实质性合作不足,大部分还停留在联系企业接纳学生参观、实习层面。此外,一些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采用“订单班”“包就业”等方式,这并一定是校企合作的最佳形式,转型发展应当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如何提升学生创造价值的能力,才是办学应当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应当从满足学生最根本的需求———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创业质量的保障出发,合理选择专业共建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深化校企业合作,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尝试。

一、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创新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科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衔接,与就业市场相结合,充分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的方向发展,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积极寻找对口企业,实现校企之间的有机对接和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开放办学的新模式,提升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首先,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行业企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具有特色的、符合学校自身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方面,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整统一的教学体系。紧密跟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充分调研,与企业一道制订出在知识、技能方面能够满足岗位需求的,适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其次,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通过利用合作办学企业的相关真实数据,聘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指导,使得实践效果更加真实具象;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选择与企业相关的真题进行调研写作,强调毕业论文的现实针对性和论文的应用价值;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组织学生深入合作企业,到一线岗位进行就业前的热身,逐渐实现从在校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逐渐适应从校园环境到社会环境的过渡;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承担企业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吸纳学生参加,通过完成企业的课题任务,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校企业合作,借助校内外两大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零距离。再次,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评价方法。合作企业参与对在校学生的学业评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引入人才培养质量企业评价体系及动态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和毕业生职业成长历程进行监督和关注。借鉴企业对用工人员的业务考核标准,在对学生进行实训和创业评价中充分考察社会效果,将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延伸到企业和社会,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全新评价标准,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较为完整科学的依据。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可以尝试细化专业核心课程,依据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经历,引进实战课程模块,包括外贸实战、外贸拓展、外贸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实施对外贸易全程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真实业务为载体,针对各个实战模块中对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分阶段、分类别地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体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校企合作,教学方式创新

基于以上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地方高校不仅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还要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真实的锻炼。为适应课程体系的创新,在教学环节应当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从灌输式学习变为仿真实战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围绕案例或项目组织、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相关专业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建立“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脱节的现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理论课相对集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分明的局面。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出发,遵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突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国贸专业课程的实操性特征鲜明,无论是国际报关还是国际货运、国际商务都有真实的业务可容学生介入。因此,对国贸专业可采用真实业务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外贸专业群的各门专业课与区域外贸企业的真实业务对接,融入企业真实岗位,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按照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教学,由企业与校内教师对学生进行共同辅导,在理论教学方面重点发挥校内教师的作用,在实操方面重点发挥企业教师的作用,在实战中培养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外贸领域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创新

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本身必须具有实践工作经验才能教好学生,否则教师的课堂教学将是空洞的,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中很难体现本学科应用领域最新成果。缺少“双师型”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缺少一线工作经历,到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少,无法对企业的新技术、管理模式及运营模式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有关。因此,在校专业课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走进企业,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为培养转型发展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可以将企业的人才引入课堂,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弥补学校师资短板。可以建立行业专家资源库,组织建立由企业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需要聘请校外专家来校授课或讲学,采取长期聘任和短期讲学相结合的方式,将校外师资力量引入学生培养过程中。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机制,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同步掌握了解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制订培训计划对专业教师进行定期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行业资格考试,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同时,引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在应用研究上下工夫,注重产学研结合及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国贸专业教师应当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在参与企业业务操作中提高自身外贸职业技能,在一线岗位获得基层工作经验和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并将从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融入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效果。为此,学校要积极拓展教师深入外贸企业实践的渠道,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在跨境电商业务中可以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将企业的业务引入课堂,同时发挥外贸类教师专业知识系统、外语能力强的优势,为企业的外贸业务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四、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创新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会计专业硕士案例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改进路径

会计专业硕士(以下简称MPAcc)自2009年开始招收以来,由于培养理念、学生指导方式以及培养时间的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广泛青睐,学生招生规模也因此急剧扩大。但由此也带来学生指导上的困难,特别是学生毕业学位论文的创作方面。根据MPAcc最新培养方案,学位论文一般为研究报告、案例论文与案例分析报告。因此,分析案例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路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研究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

(一)培养方案中规定MPAcc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与案例学习、研究与开发活动。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案例开发工作情况或科研成果评定成绩,学生取得相应学分,提高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并且毕业论文类型一般要求应采用案例分析、调研(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组织(管理)诊断等。鼓励学位论文选题与实习实践、案例开发内容相关。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传达案例研究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MPAcc毕业学位论文要求也有相关规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遵循“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指导原则。通过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会计实务,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会计硕士人才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的格局。

(三)专业学位论文,需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当体现学生已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综合运用会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会计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二、会计专业硕士案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案例剖析不深,理论与实务。“两张皮”理论与实务导致案例“两张皮”脱节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案例论文研究中,无法根据所学理论的指引去关注要研究的问题、搜集相关证据。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单一,导致案例偏离理论或者找不到理论的踪影,将会计理论基础当作案例中的摆设。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专业硕士的学制较短导致缺乏理论修养,案例数据搜集大多来源于网络二手市场,数据不可靠。MPAcc更侧重案例法教学模式,对于案例的运用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输入为主,没有激发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案例分析不深入,有时只是针对具体的案例,没有引导学生去发掘掌握分析方法。博士研究生学制4-5年的训练尚且不能具备完全独立的科研能力,目前我国的专业硕士一般学制2.5或者2年,时间上的限制,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理论修养。学习时间有限、课程的设计又存在重复现象,类似课程的开设加大了学习负担,没有提高学习效率。专业硕士学生存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授课模式不同,培养出的学生却没有明显的区分,导致总体对专业硕士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降低了要求,没有扎实、系统的理论体系,案例研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偏向学术型,但又因为时间限制,没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习的系统和深入。

(二)自我调查案例与数据保密的权衡。自我调查案例研究能够获取一手数据,但是由于学生的综合实践分析能力薄弱,大多数MPAcc专业学生是应届毕业生,社会工作实践经历匮乏,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主观能动性以及科研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公司的运行方式与管理体制并不了解,分析的案例与实际脱轨。学校对于自我调查案奖励程度不足,仍然以国内外过去的经典案例为教学主要内容。在进行案例论文研究时,还存在另一种情形,大多数案例发生后的过程解决方案是商业秘密,存在行业间的竞争关系,并不希望公开披露供外界分析研究。自我调查案例代表性不足,数据商业机密又会阻碍案例的研究,二者如何在案例研究中进行取舍是问题所在。

(三)负面研究与自我保护。案例分析大类分为经营成功的经验分享以及经营失败的教训启示,供以后借鉴学习。在进行负面研究时往往会出现枪打出头鸟,少数服从多数等现象,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那些少数人手中。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从表象中看到了本质,由于处理的方法不恰当,反而遭受到外界的攻击,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比如中国广州鸿茅药酒事件,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帖子传达了谭秦东对鸿茅药酒的作用的个人观点,这是对企业经营产品质量的负面信息传达,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例如向相关部门举报自己检查发现的问题。最终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该事件导致跨省抓捕的广州医生谭秦东遭遇了97天的牢狱之灾,对其个人影响深远。2019年12月26日中国中药协会致歉公告,由于鸿茅药酒事件,撤销对鸿茅药酒的表彰。反映了当时质疑的言论并非造谣,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导致当事人以及案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进行案例研究过程中,矛盾冲突无处不在。

(四)研究主题与研究对象不吻合,新颖、典型性不足。专业硕士案例论文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运用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结果。由于实习实践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一些学生没有实习经验,选择的主题与后期进行论文撰写过程中搜集到的具体企业不符,或者是关联性不强,无法直接获取数据,只是截取一些二手数据,研究主题与研究案例脱离,论文就不够深入,论文质量不高,并不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符合MPAcc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是案例教学比重仍然较低,优质案例缺乏。对综合性多案例研究较多,单案例研究较少。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为成本问题,选择采用自行开发的质量不高的案例,没有加大案例开发的资金、时间投入。案例分类不明确,对问题分析没有针对性。盲目追随热点话题,案例论文的选题缺乏个性,重复度较高,案例选择单一导致羊群效应撞车现象,热点案例过分扎堆。近3年将目光过多投向混改并购方向。另外一种情况是话题陈旧,反复写经典案例,缺乏创新性,经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过多关注前人研究过的概念,反映出对新知识新理念的认知匮乏。例如盈余管理话题,2019年硕士论文将近600篇包含该关键词。

三、MPAcc案例论文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两个方向寻求解决方案,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在知识传授方面,加强院校师资力量,通过对老师的在职培训与离职深造,扩大青年教师与国外知名商学院交流机会,注入更多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的教学技能。严格要求学生的课程考核内容和毕业设计,重点考察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相关协会激发学生参加相关证书考试和知识竞赛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程设置,扩展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习方面,有力解决学生实习公司分散问题,对实践活动的应付心理,统一化管理学生的实习基地,真正将校企合作模式用到实处,与对口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高质量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将毕业论文与实习经历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从而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更好的发现自己的就业方向、适应社会的需求。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到案例分析中,从案例论文中让学生更专业。课堂上与课外引进与时俱进的优秀案例让学生去思考,要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才达到设置相关毕业要求。

(二)加深自我调查。加强自我调查案例研究占比,需要改革培养模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本科后期加入社会实践环节,在进入职场或者专硕的学习都有利处。MPAcc加强实践创新锻炼,实习的过程中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整个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做财务,整个财务管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理论框架,能够通过实习得到解决。想要突破数据保密的弊端,转向自行开发案例需要具备相应的研发团队,自我开发的案例具备相应的时代背景,具有时代性,很多经典案例可能已经过时,不再适合当下的教学。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给予教师一定比例的兼职时间,培养懂案例教学又懂案例开发的人才,支持和鼓励师生自我调查案例的开发与研究分析,加大奖励力度。如果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在运用自我调查案例教学时,能够对案例分析得更清晰全面,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为毕业案例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培养案例研究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案例研究之前,需要分析研究提出的问题,会对研究的企业造成的影响,不能盲目进行发表所谓的正当言论,要依靠法律保护自己,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的解决方案,让自己的导师或者更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价。正如提到的鸿茅药酒事件,医生在发现鸿茅药酒存在问题时,借助专业监督检验机构,出具有说服力的报告,最终的影响力和后果也会截然不同,处理问题需要冷静思考,做到保护自己的同时,又能把问题解决掉。

职场心理论文范文8

在以生命哲学视野来审视幼儿教师研究价值,我们有必要先对当前人们幼儿教师研究价值的认识与定位作梳理与反思。当前人们幼儿教师研究价值的主要认识与定位,可以将之概括为改善教师的实践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两大方面。前者认为,幼儿教师研究是属于幼儿园教育实践研究,教育实践研究以实践为中心,教育实践研究目的的应然指向于改善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所追求的是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后者观点是在教师专业化运动时代背景下,将幼儿教师研究赋予了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认为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的研究(园本教研)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现实而长效的途径。应该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从内涵和层次上都远远大于和高于改善教师的实践行为,后者包含了前者。当前人们对幼儿教师研究价值的这一主要认识与定位,显然是从实用性视角出发的。在认识幼儿教师研究的价值不是立足于研究主体本身而是在研究主体之外,认为幼儿教师研究是用来满足研究主体之外的某种需要,这种定位方式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工具性价值取向的表现。以工具性价值认识幼儿教师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研究是源于幼儿教师外部附加性需要,而非内源性需求。那么,也就意味着研究这一工具也会因外在需要的满足而弃之不用,研究活动也随目的的实现而停止,研究活动缺乏持久性。而对幼儿教师来说,职场中最大的现实需要就是自身的专业发展,且专业发展需要又往往直接体现在外在的职称评聘上。在当前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下,一旦教师评聘上高级职称,也就意味着其专业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再往上的中学高级教师或特级教师对绝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只能是遥望而已。因而,将幼儿教师研究价值定位于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那么,一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得以满足,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性动力又不足,则幼儿教师研究也将随之而停滞。按目前通行的职称评聘的速度,正常情况下,幼儿教师在参加工作15年左右就可以达到,以大专毕业生为入职学历,大致在38岁就可以达到职称相对顶峰,如果幼儿教师就此将职场研究活动停滞,则意味着还有15年左右的职场生活是行走在研究意蕴状态之中,这显然是一种不可想象的可怕现实。诚如是,研究在幼儿教师职场生涯中的角色只能是既爱又恨的过客,而不是形影不离的无悔伴侣。教师职业既是与知识,更是与人的灵魂打交道的职业。已知的知识要学习与运用,未知的知识要学习,更要探究。教师的职场专业活动是复杂的劳动,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教育工作的对象、情景、具体任务都是处于稳中有变的状态,教师职场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行为应是以变应变,随机应变。有变化就意味着要有研究相随。

因而,教师职业理应是充满探究欲望的一种职业。研究对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来说,更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而言,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心理学所揭示的“向师性”特点的教育学意义在幼儿教育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实践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从班上孩子身上往往可以看出该班教师的影子,即什么样的老师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和什么样的孩子。幼儿在与教师高频次的互动中,则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存状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一个好学习、好探究的老师,在他所带的班级的孩子必然能被这种职场生命的情绪、情感所熏陶的。幼儿教师只有能惊讶幼儿的惊讶,去探究幼儿的探究,才能有效地激起幼儿更大的惊讶与探究;反之亦然。幼儿教师研究的工具性价值取向是将研究与教学、更与教师职场生命相割裂开来,这不符合幼儿教师角色的历史与当下存在的事实,也不利于正确认识研究在幼儿教师生命哲学层面的意义。研究是幼儿教师角色应有之义,对幼儿教师来说,没有研究的教学和脱离教学的研究,则其职场生活方式都将犹如跛脚走路,既未能真实地反映研究与教学运行的应然轨迹,也严重扭曲了幼儿教师职场生活的真实面貌,使幼儿教师职场生活处于一种单向度的职场生活方式,即有教学,无研究。研究活动和教学活动本应是共同构成教师职场生命活动的有机存在,研究与教学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这一主体中的“一体两面”,教学与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共同反映出幼儿教师职场生活的本真存在。幼儿教师研究价值的工具性取向是教师职业价值工具化的自然演绎,从大家所熟知的“工程师、园丁、人梯、春蚕、蜡烛”等教师角色的隐喻中,便可知教师职业价值长期被社会工具化,教师职业生命是单维度存在,只有他向的社会维度,没有我向的内在维度;教师职业生命是用来奉献和牺牲给学生和社会,是为他人而存在。可以这样说,就当前而言从社会到教师自身都缺乏对教师职业内在价值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职业本体性意义长期被人们所遮蔽。值得欣慰的是,在期刊文献检索中,也发现了少数学者是跳出了工具性价值窠臼对教师研究价值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如柳夕浪(2003)认为,教师研究的价值取向是建构积极的“教学自我”。陈振华(2006)从教师生存的角度阐发教师研究的意义。吴义昌(2010)也对教师研究的生存论意义作了探析。陈学军(2012)认为,中小学教师可以从人生意义的角度思考教师研究的价值。但目前尚未发现明确地立足于生命哲学层面对教师研究价值做较全面探讨的相关文献。本文所谓的生命哲学是持广义的理解,生命哲学强调人存在的生活世界是充满意义的世界,而其中的人也是活生生的、极具个性的存在者;强调人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不同程度上把人当作哲学认识与理解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要把握这种生命存在,最需要的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思”、“观”、“领悟”,当然理智方式也是必要的。尊重与敬服人的生命意义,观照人的存在价值,对人的生命延展进行反思与追问,最终在精神与文化层面使人得到提升。费迪南•费尔曼在《生命哲学》一书的前言中指出,生命哲学之所以一直还那么有吸引力,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生命哲学认为,哲学的思考只有服务于生活才有价值,因为“我们拥有的生命是唯一的一次”;二是生命哲学的价值在于它包含的思维形式要比形式逻辑的思维形式更丰富、更灵活。

二、本体性意义:在生命哲学观照下幼儿教师研究的应然转向

以生命哲学视野来审视幼儿教师研究,则必然要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幼儿教师研究与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有何联系与意义。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是专指幼儿教师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的生命存在,其不同于教师自然生命,也不同于幼儿教师在其他领域活动的生命呈现。幼儿教师研究,不仅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的有机构成,而且有利于唤醒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意识、深化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体验以及创造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价值,即确立起幼儿教师研究的本体性意义。

(一)唤醒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意识

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指的是幼儿教师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的生命存在,其生长与发展是建基于职场活动之中;其不同于幼儿教师的自然生命,也不同于幼儿教师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的生命呈现。而所谓的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意识,则指的是幼儿教师在职场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意义的存在,生命是有追求的,是不断寻找意义的存在。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的过程。”幼儿教师职场生命及其意义在其职场实践活动中展开。幼儿教师是怎样表现他们自己职场生活,他们的职场生命也就以怎样的方式而存在的。“人的整个生命机能正是在这个学习与创造的过程中,亦即正是通过创设‘属人的现实’而由自然原始性的生命向着主体的、属人的生命即‘自由自觉’的生命不断地生成的。”幼儿教师职场生命要走向“自由自觉”,则唤醒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意识即是首要的前提,有了职场生命意识,明白了职场生命为何与何为,也才能主动去追求职场生命的意义。研究对幼儿教师来说就意味着是一种怀疑、批判和探究。幼儿教师所研究的乃是其职场生活中所境遇的实际问题,是“我”的问题。在对“我”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幼儿教师对问题中的“我”保持一种批判反省的态度,以不断地澄清、质疑问题中的“我”背后的预设、信念、思维模式,从而开启了新的视野,摆脱了问题中“原来的我”,并从中获得内在的启蒙和解放的力量。幼儿教师在基于职场活动的研究过程,其实就是其不断地认识、反思与评价职场中的自我,并由此而获得职场中的某种自我意识,即获得了一种生命在场的职场存在意识,一种对职场生命为何与何为的自我关注的意识。关于教师研究与教师职场生命意识的关系,也许从时下在教师研究中所倡导的叙述教师教育情境中的真实故事,寻找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的教师叙事研究,更能管窥教师研究本质之一斑。教师叙事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职场生活意义的体验感悟与发现,以及建构积极自我的过程。有学者明确指出,“关注自我与自我职业的教师研究,本质上即是教师自我意识的彰显,是一种自我理解、自我发现的过程,是教师从‘不自觉人生’走向‘自觉人生’的体现。”而若从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出发,也可推知,研究即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对幼儿教师而言,“我思我在”,那“我所思”必然是生命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即“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也许对幼儿教师职场生涯而言,不同职场阶段所关注与所境遇的问题不同,相应的所研究的问题也是不尽相同,但贯穿于“我思”的主线仍然是基于职场生命及其意义的追问。幼儿教师有了对职场生命及其意义的追问,也就意味着其职场生命意识的觉醒。如果说“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那么,教师理应先唤醒职场生命的自我意识,唯此,也才有可能去承担起唤醒受教育者生命意识的神圣使命。一个人在职场生活中没有养成研究的习惯与能力,怎么有可能去思考起职场生命这一沉甸甸的主题呢?不研究、不质疑、不思考的幼儿教师,则意味着其职场生命只能是无意识或无奈地生活在工具性价值的世界里,其职场生命是难以超越生命的自在性和盲目性。生活盲目,生命则必然是苍白的。

(二)深化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体验

生命哲学认为,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主张通过体验来理解生命,认为最能感受和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生命体验是一种生命历程,是在生命个体经过努力而主动争取后得到的一种体验,生命的这种“体验”是超越基本的感性“经验”,比感性“经验”更内在、更本源,它“跃入”生命内部去感受,又“跃出”生命去反观。生命体验是直接指向主体自身,是内化于主体生命世界的有异于外在世界的原初体验。不断的体验构成了人的永不停息的生命。生命体验是生命活动的过程,也是生命活动的结果。在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中有什么样的职场生命体验,也就决定其拥有着什么样的职场人生。研究作为幼儿教师职场中最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无疑是最能让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体验带来最别样的感受。研究对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来说,可以拓宽其职场生命体验的广度,提升其职场生命体验的高度,从而深化了其职场生命的体验。研究可以使幼儿教师养成一种批判的态度、怀疑的眼光来看待惯常的职场生活周遭的一切,改变幼儿教师职场思维方式,让幼儿教师能积极地找寻职场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意义和生命意义。幼儿教师因研究而改变了其职场行走方式,从而其职场生活显现其本真之貌。不同的职场行走方式,意味着其职场生命的体验方式也是不同的。研究无疑是最能激起幼儿教师对职场生活的怀疑与好奇之心,研究使幼儿教师对职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想去探究一番的冲动和必要,因而研究大大地拓宽了幼儿教师思考的范围。在“研究性思维”视域下,幼儿教师职场生活呈现了职场生活的本真性———多样性、丰富性和情趣性。在教育活动中,每个教育对象都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正在成长变化的个体,教育情境也一直是稳中有变,人是活动的、景是变化的,职场生活本身就是弥漫着一种不断在变化着、生长着的浓浓气息。因而,叶澜教授曾有四句新基础教育的名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而为什么现实中的很多幼儿教师的职场生活却是灰色的呢?教学生活是昨日故事的重复,职场生涯更是没有乐趣的孤独之旅。这是因为幼儿教师职场活动长期处于“研究空场”的生活世界里。因为缺乏研究的观照,日复一日的职场生活也就慢慢地涂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看不到职场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工作没有乐趣,职场生命的体验是单调的,职场生命也自然失去应有的活力与冲动。研究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探寻,幼儿教师研究的过程也是其职场生命能量贯注与释放的过程。对幼儿教师来说,研究的过程是艰辛的,研究所带给幼儿教师的是艰辛的意志考验和强度的智力挑战,浓烈的情感体验,这一切无疑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研究所带给幼儿教师的是职场生命的深刻化体验。研究使幼儿教师获得依靠自己力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在研究中解决了问题,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无疑可以使幼儿教师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存在。研究为幼儿教师开启了职场生命潜能得以现实证明的另一扇曾被尘封的大门,让幼儿教师的职场生命存在获得了根本而有力的自我确证。在职场生命得以有效的自我确证中,让幼儿教师深深感受到他们不再是知识的纯粹的消费者,更不是知识的奴役者;他们是知识的驾驭者,甚至是知识的生产者之一,研究使得幼儿教师得以走向职场生命自尊。“Piaget(1966)极力倡导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他认为中小学教师正是由于脱离了科学研究才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声誉和专业化地位,不能像医生、律师、科学家等职业一样享有受人尊重的地位,他主张通过参加教育科学研究使教师获得应有的尊严,使教育学成为‘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正是因为研究具有深化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体验的功能,让幼儿教师有效而有力地确证了职场生命的力度、广度和高度,研究也才能给幼儿教师带来职场的幸福之感。

(三)创造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价值

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这种超越性就来自于生命与生俱来的能量与活力,因而,生命具有无限可能性。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柏格森认为,“生物是生命的载体,生命的冲动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就是创造,这是生命本真的意义之源。”正因为“创造进化”,人类和宇宙人得以发展,生命的意义得以不断更新。关于生命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特征,齐美尔提出了“生命比生命更多”“生命超出生命”这两个著名的命题加以说明。他认为,生命有超越自身的能力。生命过程是不断保持生命自身,不断壮大、发展生命自身的过程。但是生命的含义不仅仅于此,它不仅创造更多的生命来时时更新自己,而且从自身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具有他们自己的规律和意义。正因为人的创造性也才让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确证成为可能和必然。“人是一个意义的存在,人的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获得是人生命的一种自觉活动,是人生命存在的本质特征。”对幼儿教师而言,其职场生涯必然要承载着创造生命价值的使命。生命价值是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人既要注重自身价值的满足,又要注重社会价值的提升。人在满足自己的自然生命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超越自然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价值就是在育人育己的同时,完成自我生命在职场生涯中的自我确证和自我实现。概言之,就是“达人达己,己达达人。”幼儿教师所从事的研究活动,是有效地完成其职场生命价值创造的不二法门。研究对幼儿教师来讲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脑力劳动,是幼儿教师在职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最好途径。幼儿教师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时段的研究,其实就是在特定领域特定时段对幼儿教师智力的最大挑战。因为其所研究的问题是自身已有知识与经验所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幼儿教师必须要有效地调动起已有知识结构,通过积极吸纳新的知识,并加以创造性地改造与应用于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之中。因而,研究也是学习难度与强度最大的一种在职学习方式。研究有助于教师自身经验条理化、理论化,使已有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是教师更新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锻炼了幼儿教师自身能力,让幼儿教师看到自身的能力潜能和真实力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增强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看来,研究所带给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事实,其实就是为幼儿教师在职场生活中有效创造生命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说幼儿教师本人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第一受益者,那么,幼儿则是第二受益者。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无疑能在其职场生涯中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更能担当起“培养人”的职业使命;同时也更能体会到职场成就感与幸福感。研究使幼儿教师满足了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创造自身职场生命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使幼儿教师更好地履行社会所赋予教师角色的神圣使命,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职场生命的社会价值。幼儿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其实就是丰富和加深其对某一问题的个性化认识,这一基于研究而获的个性化认识,即“研究成果”对幼儿教师来说,既可以将此个性化认识应用于问题解决之中,即将研究成果转化于个人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益,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教师劳动是一种精神性劳动,幼儿教师劳动成果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幼儿的身心成长之上。幼儿身心的健康茁壮成长,就是幼儿教师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最有价值的转化与体现。幼儿教师可以将基于研究所获得的个性化认识以文字的方式表述出来,即所谓的“将理解的做出来,将做好的写出来”。这种基于自身职场研究的论文,其实就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中的某一时段对某一问题所的精力而获得生命体验与认识的一种记录,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所走过的痕迹。幼儿教师研究论文的发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内在价值的一种外显的自我确证方式,也是幼儿教师职场生命的自我超越,即“生命多于生命”。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