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调查报告范例

职场调查报告

职场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教师教育;实训体系;地方师范院校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矛头直指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淮南师范学院一直把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特色,针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构建了由教师基本技能、教学综合技能、教育延伸技能三大模块组成的教师教育实践训练体系。

1创新理念、坚持原则,教师教育实训地位凸显

依据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理论,教师教育实训教学关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实训体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统一指导与自主训练相结合,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幼儿园联动机制,发挥教育实践基地资源优势。教师教育实训体系在“总体规划,分段实施;过程指导,逐步提高;重在实践,目标考核”的原则指引导下,把实训项目纳入师范生必修学分,各项技能考核通过由学校颁发“教师教育技能合格证”,取得合格证方能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教育实习。教师教育实训地位从政策上得到有力保障。

2细化项目、分步实施,教师教育实训目标清晰

教师教育实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完善实训课程模块,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训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落实这一目标,学校按照师范生全程实践的要求,制定各个实训项目的分项目标。

3内涵丰富、途径多样,教师教育实训体系健全

实训中心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体系。通过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构建了教师基本技能、教学综合技能、教育延伸技能三大实训模块,通过微格教学、技能竞赛、职场实践三大实训途径,在科学的机构设置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下,以规范化的教师资格考核为质量评价手段,从而实现专业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训目标。

3.1实训内容

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三大领域的九个实训项目。普通话与口语表达领域设计有普通话与口语训练、普通话模拟测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三个实训分项;汉字书写与板书设计能力训练包含软笔字书写、钢笔字书写、粉笔字书写与板书设计、简笔画四个实训分项;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课件制作、微课制作二个实训分项加以训练。教学综合技能训练包括课标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无生上课、教学观摩与评议四个实训项目。教育延伸技能训练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与心理辅导、教学研究、课改实验(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四个实训项目。

3.2实训途径

针对以上实训内容,中心通过单项训练、微格教学、远程观摩、职场实践和技能竞赛多种途径加以实施。单项训练针对教师基本技能,中心设有普通话与口语训练室,在相关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自主训练与模拟测试的环境;汉字书写与板书设计室提供软笔字、硬笔字训练条件,还可以进行板书设计练习与考核;课件制作室提供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工具软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辅助课件和微课的制作。各专业的教学综合技能训练均采用微格教学法,遵循“研读教材、点拨指导、教学设计、无生上课、评课议课、改进教学、成果展示、评价反馈、修改定稿”的实施步骤,由指导教师分组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利用微格教室的录播系统记录学生的教学行为,通过直观、及时的信息反馈,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评议,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单项和综合技能的改进和提高。远程观摩利用校内录播系统与中小学录播教室进行联接,师范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课堂、教师和学生行为进行观察和学习。以上训练是基于实训室环境的训练途径,而技能训练更为广阔的环境实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之中。职场实践能结合各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制定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计划,定期深入实习基地学校开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活动,获得职场体验。另外,学校丰富多彩的教师技能竞赛对训练具有直接的激励作用,能提高师范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3.3考核方法

教师教育技能考核主要采用演示、设计、报告三种方法,根据实训的内容、类型、规模、场合和设备条件决定采用一种或几种考核方法,视情况对各种考核方法赋予一定的权重,然后进行折算和数据处理,得出考核结果。基本技能训练考核主要通过技能演示,考核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技能的水平及熟练程度;专业技能训练考核通过技能演示、实训设计、教学法设计,综合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综合技能训练考核通过课堂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教科研调查报告、观课评课报告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扎根一线,加强建设,促进教师教育实训效果提升

4.1加强实训队伍和专业建设

学校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高水平教师参与教师教育实训教学工作,培养一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通,专职教师与基础教育兼职师资融合的实训教学团队。依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设立教师教育专项研究基金,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究、新课程教材研究、新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新课程教师培训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定期选派教师到基础教育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联合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术研讨活动,切实提高实训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也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4.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进一步拓宽校地合作范围,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联合培养师范生新模式。学校先后与淮南市、凤台县、寿县、阜阳市颍泉区等政府机构签订校地合作协议,选派师范生到以上地区开展顶岗实习的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安徽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逐步扩大校县共建的地域范围,培养能够适应地方基础教育的优质师资。

5结语

在教师教育实训体系的改革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以普遍提升,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自信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工作,满足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伟红.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路径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2017(6).

[2]李织兰,杨起群.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实践新探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9).

[3]战锐.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3).

[4]熊芬.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5]林青松.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9).

职场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交叉学科;电子商务及法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0引言

电子商务及法律作为由互联网技术时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培养内容于一体。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之一,这种时代趋势造就的新需求对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培养实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着手,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为培养目标的新型课程体系;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实现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技能人才,配合电子商务行业的转型契机;提高学生自身竞争优势,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电子商务实操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高校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1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的意义及现状

1.1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意义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深入发展及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和实施,为了紧密切合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进一步推进针对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契合性改革,本专业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灵活性改革,努力培养拥有坚实基础知识、应变能力强、具有团结创新精神且符合企业、社会所需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稳定发展。

1.2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为更全面、更客观地把握电子商务及法律人才培养现状、定位、学科特色和发展前景,实地调研杭州电商协会、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阿里巴巴、武汉大学等机构和企业,同时以在线座谈、专家咨询、专业联盟内部探讨等形式深入了解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从本科生培养、高校专业建设、电商行业人才需求三方面开展调研。

1.2.1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

(1)专业培养重点。专业成立以来专业坚持法管融合的培养模式,但普通高校本科生在毕业后获得法学学位才能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本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在校期间无法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减少了专业学生毕业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机会,从而造成专业人才培养资源严重浪费的后果。(2)课程体系结构分配不合理。纵观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发现,与电子商务紧密相关的技术模块与管理类课程被法学模块占据过多,以至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法轻商,脱离本专业培养目标。(3)毕业生就业选择困境。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简称学院)该专业毕业生仅有两届,整体上来看,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的学生占比较小,销售市场岗位工作的学生居多。此外,在重庆、四川等西南地区就业学生工作后反馈,电子商务运营人才较稀缺,在法律领域就业乏力,电商领域就业需求强劲的格局下专业培养着力点亟待调整。

1.2.2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建设现状

综合各高校的培养模式发现,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作为主要结合新商科和法律的交叉学科专业,应与传统电子商务专业区别开,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学术结合,提升师资水平,以赛促练,锻造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融合商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的新型人才才是可行之道。同时,专业办学定位要贴近学校发展实际,立足于学校和学院特色及优势,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学,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行业急需的电子商务及法律实务人才。

1.2.3电子商务及法律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据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企业中,电商运营人才需求旺盛。高校需要加强实操性教学和与企业对接,随着企业在产品前端布局的理念在不断增强,运营、技术、推广销售、综合型高级管理成为企业最迫切需要的人才。纵观数据获悉,具备综合素质是企业对电商人才的基本要求,其中学习能力是保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占74%;创新能力是拉开差距的法宝,占62%;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职场生存的基本前提,占50%;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破解难题的通行证,占53%;团队协作能力是团队作战的基本保证,占51%,各项素质必不可少。

2交叉学科建设解析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培养模式问题

学院在建设本专业之前,全国仅有北京邮电大学率先设立该专业,教学经验极为匮乏,加之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培养思路不清晰、课程设置欠合理,导致2014、2015版课程培养方案中各模块占比不够均衡且培养重点不够突出。(1)师资结构。在课程培养体系向管理学课程倾斜的情况下,本专业院系目前具备电商专业背景的教师数量不足,管理学教师占1/3,法学类教师占2/3,师资配套结构不合理。专业背景的教师缺失,导致对培养模式、技术体系、知识结构的认识有待深化。(2)校企合作。近年来,本专业虽然加强产教融合,但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作为新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深化,当前校企合作规模较小,无法达成产教融合、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目标,加剧了当代企业人才需求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3)学生实务技能培养。调研数据显示,每年电子商务类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需要经过前期短期的入岗培训就能迅速入职、后劲足、专业操作技能娴熟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需求。(4)就业观念和意识。由于川渝地理位置和传统地区文化观念的影响,本地学生群体将就业目的地局限于重庆、四川等地区,不愿着眼于沿海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

3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培养新思路

(1)以OBE为导向,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紧密衔接、相互支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加强过程监管,改革教学模式,健全知识考核体系的多元化课程设置方案。新型课程培养体系如表2所示。(2)通过人才引进的优惠待遇策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而构建完善的教师团队。除了需要电商理论的教师之外,还需重点引进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电子商务运营和数据分析专业人才,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数据驱动和支持的发展需求。(3)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深入到行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国家扶持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工作模式引进学校,让学生学习过程与就业紧密衔接,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和专业内涵建设。(4)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强化产教融合,注重学生实务能力培养,进一步拓展电商培训范围,加大市场急需的电商运营人才培训力度,以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需求。(5)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教学外,注重学生初入职场的人情观、道德观、素质观的培养,从团结协作、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重点拓展,开设与专业契合的素质拓展相关课程;在电商发达地区设立实习基地,逐步转变学生求职观念和求职意识。

4结语

面对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领域已是包罗万象,由此延伸出的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日趋丰富,旨在培养既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方法,又具备扎实法律与管理理论基础的电子商务运营人才。本文通过调研方式,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资源共建共享、师资力量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对提升电子商务及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涛.“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调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10):50-51.

[2]杨娜.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现状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5):102-103.

[3]崔立标主编.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R].2019.

[4]杜华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行业企业调研与分析[J].电子商务,2018(07):59-62+84.

职场调查报告范文3

新生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大批步入职场,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力军。互联网发展,市场国际化,人才竞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为有效经营管理组织,采取合理的激励因素吸引留住人才和获得组织-个人双赢是企业有效经营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经营管理视角;新生代大学生;激励因素

一、引言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在1980年到1995年这十年之间,共有3.6亿人在中国出生。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770万。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与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大学生心态调查报告(2016)》。该调查立体化呈现中国90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态、价值观念与时代特征,深度解读他们的理想、追求、愿景和情趣等个性特征。同时,社会环境更加多样化,信息资源共享化和组织市场全球化,作为其代表的新生代大学生大批步入职场,成为企业有效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为了改善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企业管理者需完善新生代大学生工作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本文研究对象创新性: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90后这一团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不仅分析新生代大学生初入企业工作的激励因素偏好,还探讨其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同样18项激励指标变量的满意度。根据激励因素偏好重要程度和满意度给企业管理提出建议,以促进组织可持续激励新生代大学生更好工作。

二、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1.新生代大学生及个性特征分析

新生代是一般指出生年份为80后的那一群人。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90后新生代大学生。他们是一类特殊又重要的群体。他们一般精通计算机,信息获取便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相关社会资源,价值观极端,职业观不稳定,讨厌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生活在物质丰富,经济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以对集体的贡献多少来衡量自我价值,往往从个人自我出发来考虑如何达到利益调和,进而寻找兼顾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益的价值选择。既能快速接受新观念、新事物、但他们高流动性、低忠诚度及特殊价值观等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新挑战。有学者通过对新生代员工调查访谈发现,80%的新生代员工没有将工作视为生活全部,而是将其视为众多活动方式之一。大学生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型员工,新生代大学生更是未来市场的主力军。但新生代大学生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士气低落的现象,对工作缺少激情,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未来新生代大学生是重点研究对象。

2.新生代大学激励因素及相关研究

人的某类具体行为是由于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产生的,但行为的方向和程度又是依靠动机强度决定,动机的有效发挥得益于激励机制的应用。美国商业家艾科卡曾说过一段话“一个管理人员能够激励他人,便是很大的成绩,要使一个单位有活力、有生气,激励就是一切。你也许可以干两个人的活,可你成不了两个人。你必须全力以赴去激励另一个人,也让他去激励手下的人”。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的需求,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关于新生代员工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李君(2006)探讨了激励因素的人格类型差异。张术霞(2011)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了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重要的激励因素。潘琦华(2013)从企业和新生代员工出发,寻求共赢的激励措施。李智伟(2014)提出企业如何对新生代员工激励方面寻求创新。王成春(2014)以扬州某高校为例研究了新生代大学生的突出特征并提出相应素质测评激励机制。楚炼(2015)对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提出了激励对策。李慧娟(2016)在其学术论文中纵向对比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偏好随时间变化情况。综上所述,新生代大学生是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都将由他们决定。所以进一步探讨新生代大学生初入职场激励因素偏好,投其所好进行激励,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开发和使用是企业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三、数据描述及结果分析

大多数企业运用的员工激励因素是根据最经典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基于企业实际激励机制运行效果得到。本文激励因素的选取主要是借鉴李慧娟学者在《企业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研究》提出的16项指标变量,再加上本人通过访谈,文献综述等方法完善2项激励因素。相关指标因素解释如下表所示。本文研究企业中新生代大学生这一工作群体,由于对象的特殊性,本文对初入职场大学生看重的激励因素重要程度打分,同时让工作一段时间后新生代大学生对其激励因素满意度打分。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可以看出新生代大学生看重的激励因素相当于是其保健因子,而大学生工作过程中相对满意的激励因素类似于激励因子。基于时间跨度纵向对比方式综合分析激励机制,为企业经营管理寻求最佳激励因素。这项调查共回收问卷188份,剔除无效问卷30份(89年之前或者90后中大专以下学历的研究对象),最后使用158份有效问卷(84.04%的有效率)。调查结果分析得到激励因素重要性分析图、满意度分析图和重要程度与满意程度对比分析折线图分别是图1和图2。从激励因素重要性分析图1可以看出:即将步入职场或者初入职场的新生代大学生,对于组织工作的激励因素重程度比较分明。薪酬福利、学习培训、发展前景、工作稳定、工作环境、工作认可、参与管理、工作成就、组织公平、同事关系、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团队合作比较看重;工作自主、工作挑战、领导素质、制度文化和工作成就这五项激励因素重要程度出现很大分歧;其中工作自主、领导素质、制度文化、工作成就这三项激励因素新生代大学生不太重视。这表明新生代大学生初次择业激励因素比较注重个人喜好和发展,薪酬福利是基础,自我发展和工作舒适度至关重要,个性较强但团队合作意愿高涨,同时对企业良好外部环境有较高要求。所以企业在吸引优秀人才时,在组织有效经营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满足员工有限需求。从激励因素满意度分析图2可以看出:新生代大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渐适应社会,更好了解自我。对于组织、工作的激励机制有了新的需求,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学习培训、工作稳定、工作环境、工作认可、工作生活平衡、同事关系、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团队合作这几方面评分相对很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在激励机制中这些方面有效实施。但薪酬福利、发展前景、制度文化、参与管理和工作成就出现严重不满意现象。这就告诉企业得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章程和宏伟蓝图。在这种前景明朗的组织中工作,新生代大学生的需求容易得到满足,积极性会更高,从而更愿意留在该企业奉献自己。结合新生代大学生看重的激励因素和企业已运行的激励因素的满意度,我们发现薪酬福利、学习培训、发展前景领导素质、组织公平和职业发展是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比较看重但又没得到保障的方面。为了有效激励员工更好工作,必须合理使用保健激励机制,善于把保健因素转会为激励因素,使新生代大学生工作过程中没有满意的方面改善,加强激励因素各方面的满意程度。

四、结论与启示

激励机制对企业有效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各行各业必须采取合理的激励因素偏好吸引员工,同时提高激励机制的满意度,降低离职率和工作消极情绪,有效留住员工在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君.企业员工人格类型与激励因素关系的初步探讨[J].经济论坛,2006,12:104-106.

[2]张术霞,范琳洁,王冰.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5):44-149.

[3]潘琦华.需求偏好视角下新生代员工激励的经济学分析[J].价值工程,2013,40(1):162-164.

[4]李智伟.企业新生代员工激励策略探讨—需求分析的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价值工程2014,7:180-181.

[5]王成春.新生代大学生素质测评激励机制[J].大学教育,2014,12:85-87.

[6]楚炼.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激励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3:149.

职场调查报告范文4

由于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竞争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就业困难,独立院校的专升本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第三,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薪资期望过高的现象,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医学专升本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具体来说,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分为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两个方面。

1.专升本医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扩大自己的办学规模,开设越来越多的专业,独立院校更是将学校的规模扩展放在学院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但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错位,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因为专业的关系,产生“供需不平衡”的就业难情况。另外,大多数独立院校疲于开展各项各类活动,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疏于平时的知识积累,从而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极为不牢固。

2.专升本医学生就业难的个人因素

很多学生在面临求职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准备不足等情况。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招聘会成功应聘率一般只有30%左右,产生这一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另外,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选择出国,而独立院校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相对良好,会盲目选择出国留学,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都不闻不问,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城市医院去打杂,不到乡镇医院做骨干”,据统计,现在社会对医生需求量最大的医院大多都来自乡镇级别的中小医院,并且其中的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大城市医院。但学生却由于自尊心的作祟,往往盲目的选择一线城市的大型医院,结果一再碰壁,影响就业。

二、影响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1.性别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往往将性别意识纳入到学生职业规划中,男性更善于吃苦,意志更加坚强,职业定位也往往更为准确;而女性往往做事比较认真,“一是一,二是二”,另外,普遍意义上女生比较忠诚。

2.性格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适合从事社交性、活动性的职业,而内向型的人适合从事文字性、安稳性的职业。不同的职业对人有着不同的性格要求,作为医生,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有高度的责任感并且有同情心,拥有这些性格的个体能够更好的完成职业。

3.兴趣爱好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可以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并且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对医学有独特兴趣爱好的医学生,可以有更大的动力去提高自己,增强竞争能力。尤其是专升本学生,由于自身学习积极主动性较差,兴趣爱好更显得重要。

4.医学专业特点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医学类本科学生后期需要面临实习、考研等压力,无法很好地快速吸收并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内容,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成效趋于一般。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独立院校除了要建立了相应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外,还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当然,由于四个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不一样,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和特点,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

5.高校辅导员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辅导员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辅导员对学生本人相对来说更为了解。职业规划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不同的,不可能千篇一律的按一种模式指导,这也意味着要针对学生本身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这一角色最适合的便是学生身边辅导员。

6.家庭对专升本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众所周知,父母在大学生的生涯选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父母的期望给很多大学生带来了选择的困惑和压力。父母对于孩子生涯规划的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升学、就业地域和单位性质的选择上。作为家长,在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其特长、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多方收集相关信息,切实当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谋,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发展道路。

三、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途径

1.社会实践

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其职业生涯的开展进行铺路,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医院、卫生所、社区服务站等各级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问卷,走访等活动,从而更好的了解现实社会中的所需,根据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相应能力,从而更好的走上就业之路;二是走进医院,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从而了解到在校所学的各项基本知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体现,从而查缺补漏,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就业实习

据统计,独立院校很多学生在求职前,没有事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得之不易的实习经验被大打折扣。要在知彼知己的情况下,制定出自己的择业目标,然后寻找和择业目标相关的工作。唯有这样,实习经验才能转化为求职优势,真正得到能力锻炼,否则就是做无用功。

3.学校引导

独立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一些不利之处,往往在就业时受到一定的“歧视”。想要实现毕业后更好的就业,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能力提高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校的各种资源和渠道获得更多的关于职场的信息,开拓自己的视野,利用一切机会拓展自己求职的渠道,参加招聘会和各类宣讲会;学校往往开设有各类的社团,而社团的管理经验也是形成职业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社会组织,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做一些实事;一个会说话的学生往往更受职场的青睐,在校期间的语言能力培养,更是一个人应具有的优秀能力的重要一种。

4.父母引导

职场调查报告范文5

1.临时设计话题,训练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临时设计话题,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通过口头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做到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有文采地进行口头表达。此外,教师可选择一些优秀习作和有毛病的文章念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优劣,发现文章的优缺点,再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讲述,其他的同学可以根据讲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再让学生到讲台口头表达出来。通过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而不是所有的发言都要提前打好草稿。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临时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寻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做到有感而说,不至于陷入没话可说的局面。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适当的点评,指出优、缺点,但必须要以肯定的语气为主,一切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为目的。

2.通过辩论课,训练学生运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每一学期都应设计几堂辩论课。因为辩论可使学生的思想变得缜密、敏锐,还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的能力。课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实际的热门话题,并且给学生一定搜集材料的时间,以免在辩论中无话可说。在辩论课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怎样发现并抓住对方的破绽,进行有力的辩驳,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时时提醒学生,控制好情绪,使学生把握分寸,保持良好的仪表和风度,让学生了解到只有准确、有理有据的语言才是取得辩论主动权的法宝。最后,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评,以引起学生注意,扬长避短,使辩论课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学生参加工作后用得最多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处理日常事务、与外单位洽谈业务时都必须用到的文字工具,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职场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将应用文写作需要掌握的知识,渗透在模拟情境中,给学生真正“应用”的感觉。例如,指导学生搜集本地的旅游景点,并让学生选取自己熟悉的景点,写一份游览简介;如果学生要参加竞选班干部,就要写一份有针对性的演讲稿。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指导学生写专业介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取写作主题时,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围绕如何解决问题进行相应文体的写作,例如学生因事需要请假时、专业不合适需要调换时、班集体要外出搞活动等,教师在讲课时可将这些问题设计为情景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完成应用文写作的任务,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二是勤写多练。“熟能生巧,业精于勤”这句话,在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方面也是适用的,要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就离不开勤写多练,而联系学生各个时期实际来设计写作主题的训练,更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学期初的时候布置学生写个人的学期计划,在学期末的时候布置学生写好学期总结,并运用实例说明写好计划以及总结的重要性;在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布置学生写一份到敬老院开展慰问老人的活动方案;针对即将毕业面临找工作的学生,指导他们学会写求职信、应聘信以及制作个人简历。此外,还可以根据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总之,联系学生实际及关注社会热点的勤写多练,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更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式地接受教师的“统一答案”,尽管这些答案是经过教学专家组织出来的,是最标准的答案,但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想方设法令学生的思想动起来,尤其作为中职学生,他们即将走进社会,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变求“同”为求“异”。学生学习某篇文章之后,必然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就是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会不同,所以对于同一文章,甚至同一语段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理解、感悟来替代学生异彩纷呈的思维,应积极倡导学生去自我感悟、品味其中的感情。例如在讲授爱情诗二首即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时,两位作者对爱情的态度以及所追求的爱情各有不同,教师可以把作者所追求的爱情形式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在两位作者的态度及所追求的爱情形式上,教师没有必要公布所谓的标准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在不离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对爱情的想象力,感悟出自己的爱情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尤为重要,而且只有理解能力的提高,才会使学生逐步成熟。

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职场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职业素质;英语教学;职业院校

在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将职业教育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应当对该课程进行深入改革,明确教育目标。职业教育英语是通识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基础的英语运用能力,使其在求职、入职及工作过程中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具备对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同时,该门课程是为了学生后续的职业生涯考虑。学生能否胜任工作,语言运用能力也是一大核心标准,因此,为确保学生后续求职顺利,必须进一步帮助其提高对职业教育英语的熟练掌握程度。开设职业教育英语这门课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令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过一系列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难以切实完成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教育目标,基于此,应当对职业院校英语教育展开进一步改革。

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需遵循的基本观念。职业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岗位。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教学理念的正确性、执行的有效性均对其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20世纪初,西方的教学理论者提出了有效教学理念,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就是受教育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教学后表现出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受教育者的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体现在职业院校学生身上的有效教学即成功培养学生的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徙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多项职业素质。只有坚持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有效教学理念,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才能完成培养目标。

二、以职业素质导向为核心的英语课程框架

遵循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教学模型便是基于此构建的。英语教育课程为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设置教学内容、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以合理、高效为前提。

(一)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开设英语教育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和岗位,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获取更多的晋升机会,为其后续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条件下,必须更为注重对基础英语的教学,借助相关交际技巧,提升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等,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水平。

(二)课程结构

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工学结合”的模式应用较为普遍。职业院校开设英语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以基础英语、专业英语二合一为教育方向,设置持续两学年的学习时长,每周4个课时,两年一共344个课时。同时,需注重对学生听力水平的培养,保证有至少68个学时用于提升学生听力水平。另外,语法、写作等的兴趣班也要相继开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

三、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探索

教学模式指基于相关教学指导理念和思想而架设起来的一套合理、高效的教学程序。为确保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教学知识,教师需运用相应教学模式,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高效方式之一。探索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及评估理论,以多种语言学教学理论为背景,根据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特点,结合社会工作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创建的3S中心教学模式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下,以教材为依托,以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导向,优化教学方法,推行科学、实用、动态的职业英语教学。

(一)教学模式的选取

3S中心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包括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主题为中心。基于社会需求开展英语教育,首要的目标便是符合当前社会的上岗就业需求,以此为基础开设相应英语培养课程。该教学模式与实际社会挂钩,是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使得单词和语法的学习更贴近社会、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基于学生开展英语教育,首要的目标在于坚持学生的核心地位,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高度参与,全面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分析能力等,帮助其克服胆怯等负面情绪,为后续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基于学习主题开展英语教育,将同一教学内容从不同侧面展开,这里主要考验英语学习内容与基础语言活动(听、说、读、写、译,等)的有机结合,为此,可借助表演、讨论等多重语言交流模式,加大对学生口语、听力的培养力度,积极做好对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工作。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是我国一贯采用的多重教学办法,创新教学办法是职业院校开展英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

1.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三合一,注重语言交流

利用职场英语展开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模拟职场交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情景化的内容,并讨论不同情境的不同表达。采用该教学办法时,双方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可借助PPT展示或准备相应词条等来辅助交流过程顺利完成。进行交流时,教师需注重观察学生的谈吐,纠正其不符合职场英语的地方。

2.演示法、表演法二合一,注重感知

依托相关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借助歌曲、影片、配音材料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感知,找寻学习的灵感;同时,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影片或配音中某一情境,并要求学生进行模拟表演,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3.陶冶法,注重欣赏

依托教学目标和内容,找寻合适的媒体资源,在课堂上播放,模式不限,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强对英语的学习,这便是陶冶法的主要运用目的,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见闻能力,还能够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机会。

(三)教学活动实施的补充建议

第一,进行分层次教学。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入学初期可以通过一系列模拟测验来划分学生英语基础等级,通过测验将相同专业中不同英语等级的学生分班,以实现同专业不同层次分班授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英语教学中出现“部分吃不饱,部分不会吃”的尴尬现象,最终实现教学的有序开展,让不同基础的学生能积极投入英语学习中。第二,设立不同类型的英语兴趣班,如口语班、写作班、语法班、英语文化班等。兴趣班的开设能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有针对地进行选择,达到补己所需的目的,以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第三,创立“英文主题”电影院。利用英文电影对学生进行熏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例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乱世佳人》《勇敢的心》等正能量满满的英文电影均可作为教学视频,在“英文电影院”中播放。电影观看结束之后,还可组织写影评活动,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这不仅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也拓展了人文教育的方式,能够以文化渗透的模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四)英语能力测评机制的多元化开展

学校考核只是教学效果的检验手段,任何教育的最终检验都要交于社会、市场、用人单位。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职业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因此,在考核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必须增加听力与口语能力测试,入职中的面试、职场中的接待、咨询、预定、电话应答等都是必须掌握的涉外英语场景。另一方面,应加强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即教师对学生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如晨报、讨论、表演、作业、调查报告、面谈、英语小论文、英语读书报告等。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中所需的态度及知识的更新能力,能给学生真实的综合性评价。

四、结语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职业院校英语必须紧紧围绕以职业素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目的,从课程教学培养理念、课程课时设置、教学模式选取、教学资源利用、师资队伍建设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涉及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汤小叶.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47,55.

[2]吴熙.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88-189.

[3]王国辉,冯蕊.基于“3S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18):196-197.

[4]徐瑙.外语教学研究的六种途径试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3(6):3-6.

职场调查报告范文7

1.临时设计话题,训练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临时设计话题,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通过口头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做到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有文采地进行口头表达。此外,教师可选择一些优秀习作和有毛病的文章念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优劣,发现文章的优缺点,再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讲述,其他的同学可以根据讲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再让学生到讲台口头表达出来。通过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而不是所有的发言都要提前打好草稿。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临时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寻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做到有感而说,不至于陷入没话可说的局面。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适当的点评,指出优、缺点,但必须要以肯定的语气为主,一切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为目的。

2.通过辩论课,训练学生运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每一学期都应设计几堂辩论课。因为辩论可使学生的思想变得缜密、敏锐,还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的能力。课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实际的热门话题,并且给学生一定搜集材料的时间,以免在辩论中无话可说。在辩论课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怎样发现并抓住对方的破绽,进行有力的辩驳,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时时提醒学生,控制好情绪,使学生把握分寸,保持良好的仪表和风度,让学生了解到只有准确、有理有据的语言才是取得辩论主动权的法宝。最后,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评,以引起学生注意,扬长避短,使辩论课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学生参加工作后用得最多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处理日常事务、与外单位洽谈业务时都必须用到的文字工具,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职场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将应用文写作需要掌握的知识,渗透在模拟情境中,给学生真正“应用”的感觉。例如,指导学生搜集本地的旅游景点,并让学生选取自己熟悉的景点,写一份游览简介;如果学生要参加竞选班干部,就要写一份有针对性的演讲稿。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指导学生写专业介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取写作主题时,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围绕如何解决问题进行相应文体的写作,例如学生因事需要请假时、专业不合适需要调换时、班集体要外出搞活动等,教师在讲课时可将这些问题设计为情景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完成应用文写作的任务,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二是勤写多练。“熟能生巧,业精于勤”这句话,在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方面也是适用的,要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就离不开勤写多练,而联系学生各个时期实际来设计写作主题的训练,更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学期初的时候布置学生写个人的学期计划,在学期末的时候布置学生写好学期总结,并运用实例说明写好计划以及总结的重要性;在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布置学生写一份到敬老院开展慰问老人的活动方案;针对即将毕业面临找工作的学生,指导他们学会写求职信、应聘信以及制作个人简历。此外,还可以根据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总之,联系学生实际及关注社会热点的勤写多练,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更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式地接受教师的“统一答案”,尽管这些答案是经过教学专家组织出来的,是最标准的答案,但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想方设法令学生的思想动起来,尤其作为中职学生,他们即将走进社会,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变求“同”为求“异”。学生学习某篇文章之后,必然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就是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会不同,所以对于同一文章,甚至同一语段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理解、感悟来替代学生异彩纷呈的思维,应积极倡导学生去自我感悟、品味其中的感情。例如在讲授爱情诗二首即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时,两位作者对爱情的态度以及所追求的爱情各有不同,教师可以把作者所追求的爱情形式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在两位作者的态度及所追求的爱情形式上,教师没有必要公布所谓的标准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在不离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对爱情的想象力,感悟出自己的爱情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尤为重要,而且只有理解能力的提高,才会使学生逐步成熟。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由于许多中职学校急功近利,突出专业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方面的教育,使得有些学生的人文素养较差,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是互动教学。教师要避免一言堂式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不管学生的发言是否符合教学参考书要求,只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可自圆其说的,都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掌握大局,适时引导,保证教学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二是增加教学内容。教师要打破单一的语文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史学、哲学、论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课后博览群书,以丰富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境界。三是营造思辨的教学氛围。人文教学不像数理化那样可以直接将理论以简单的方式、方法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学最重要是帮助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针对时事热点,组织学生开展口头讨论,让学生习惯思考,乐于思考,引发他们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等问题的沉思和追问四是提升审美能力。优秀的文章蕴藏丰富的文化内容、人文精神。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氛围,让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人间百态,进行美妙的文字之旅,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理性得到发展,心灵得到陶冶。

四、结语

职场调查报告范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专业,服务就业”的教学理念随之产生。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模块化教学,可以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专业性融为一体,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将模块化教学引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出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语文教育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高职院校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选择将大学语文课程删去,也有的院校将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导致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陷入困境。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坚持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过分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我国从引入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开始,就不断改进现有的教育制度,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但却忽略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导致语文教育方向逐渐迷失。而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致使语文教育发展处于劣势,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率低下

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准确的课程定位,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旧的讲授法,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大学语文教学缺乏一些实训性的教学手段,导致大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比如,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但在实际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则变成了提问式教学,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没有体现出来。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1.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模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入学时选用短时、高效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注重语文基础字词的训练,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力。在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中显示,个体的机械性记忆力会在27岁之后逐渐下降,而个体的逻辑性记忆力会随之增强。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机械记忆力培养的关键期,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模块,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培养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阅读教学模块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语文阅读教学得以实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模块教学活动时,要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多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分析阅读材料,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材料选择上,要广泛取材,丰富阅读材料的内容,选用多样化的文学体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对学生提出的阅读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启发学生深思。

3.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模块也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语文文学常识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训练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在文学常识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文学常识进行分类,可以将文学常识分为文体常识、作者常识、文学名著常识等多个方面,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维度思维。此外,文学常识模块教学是分模块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教学也是可以的。在文学模块教学的初期,要注重文学常识基础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常识大纲,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对文学常识的普及,提升文学素养。

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文学鉴赏模块教学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思。在实际的文学鉴赏模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障文学作品鉴赏的深度,在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作品中所要传达出的内在含义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在实际的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才能多维度地进行鉴赏,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文学作品鉴赏要有一定的广度,要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此外,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学作品鉴赏模块教学的效率。

5.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模块教学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模块教学。学生的表达能力一般是借助语文写作呈现出来的,在口语交际方面是少之又少。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需要进行实际的职场沟通交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交际圈。在实际的口语表达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开展相应的辩论赛、主题演讲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学环节的“硬件”和“软件”,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展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整体素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进行自我突破,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让语文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焕发出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提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大学语文教学还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而模块化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桂英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