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发展论文范例

有机农业发展论文

有机农业发展论文范文1

宝应县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组织网络机构健全。成立有机食品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有机食品办公室,列入政府职能序列。县人大、政协定期审议、调研有机农业工作情况。相关部门和各镇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了县、镇、部门联动的组织网络。规划和标准体系较为完善。2003年,宝应率先在全国编制、评审和实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运西、东荡、中部三大有机产业园区。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制定出有机稻米、有机藕、有机蟹、有机鸭和有机专用肥五大省级标准。技术服务和政策配套体系基本形成。组建县生态办、部门、镇和基地四级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成立有机种植、有机畜禽养殖、有机水产养殖、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灌排水系和生产资料供应等六个服务小组,编印《有机食品生产指南》,指导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出台《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宝应”的工作意见》,设立50万元生态基金和200万元有机食品基地建设风险基金,完善土地流转、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有机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延伸有机产业链条,打造有机生产、加工、检测、集散和观光五大基地。建成有机农业园区22个,总面积10.8万亩,拥有有机食品品牌35个,涵盖稻米、荷藕、畜禽、瓜果、水产5大类12个品种;建成江苏省首个有机农业开发区———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并获批部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部级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合作筹建“中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通过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评审。有机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宝应农业的产业升级,也带动了旅游、观光、休闲等三产的发展,通过发展湿地生态观光和有机农业休闲旅游,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有机农业成为招商引资载体。编制30多个有机招商项目,在县网站上。以中国宝应荷藕节和国内相关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开展对外推介,寻求对外合作,先后有国内外多批客商来宝考察洽谈,宝泰米业、兴泰农牧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

优势。生态环境良好。宝应县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工作,关停重污染源、强化污染治理、坚守环保审批底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先后创成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县创建于2012年5月通过国家技术评估。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占比95%以上,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符合III类水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良好,为发展有机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农业资源丰富。宝应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淡水养殖基地,以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为主的“四水”特色明显。荷藕产量及品质居全国首位,获国家原产地保护,是江苏省荷藕产业出口基地。境内盛产鱼、虾、蟹等水产品,是江苏省高效渔业第一县,水产品资源丰富,其中“宝应湖”有机大闸蟹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实施“产业化兴农”战略,将有机农业作为宝应“一主两特一新”的特色产业推进。大力推进水生蔬菜、水产、粮食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存在困难。技术人才缺乏。宝应工业不够发达,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现象较普遍。留守劳动力受文化程度制约,对新技术认知程度较差,对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发展的支撑能力、组织实施能力不足,影响了有机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推广普及。资金投入不足。从一般的粮田转变为有机食品基地,需要经过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有机转换期”,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压力较大。同时,转换期内部分品种会出现减产,且不能标注“有机产品”,只能以普通农产品价格出售,具有一定经济风险。而宝应财政收入欠佳,对有机食品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农户积极性不高。企业有机生产意识有待加强。企业对有机生产标准、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不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识不足,管理不够完善,个别企业在隔离带设置上未能满足有机生产的要求。

有机农业发展论文范文2

有机农业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有机农业研究可追溯到1924年德国鲁道夫•施泰纳(RudolfSteine)r开设的《农业发展的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为:人类作为宇宙平衡的一部分,为了生存必须与环境协调一致;企业作为个体和有机体;要求饲养反刍动物;使用生物动力制剂;重视宇宙周期。德国的普法伊费尔(H.Pfeiffe)r将上述原理应用于农业,形成了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Agricul-ture)。20世纪30年代,汉斯•米勒(HansMuelle)r和拉什(HansPeterRush)为有机生物农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使其在德语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发展。英国的霍华德爵士(SirAlbertHoward)被认为是现代有机农业(OrganicFarming)的奠基人。1935年,他出版了《农业圣典》(《AnIntroductiontoOrganicFarm-ing》)一书,奠定了堆肥的科学基础。1940年,美国的罗代尔(J.I.Rodale)受其影响,开始了有机园艺的研究并出版了《有机园艺》(《Agro-ecosystemsandSustainableAgriculture》)一书。20世纪60年代后,日益严重的农业和生态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对现代农业进行反思,包括有机农业、有机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等在内的替代和持续农业因此得到了深入研究。

1970年,美国的威廉姆•奥尔布雷克特(WilliamAl-brech)t将生态学基本原理纳入有机农业生产系统,提出了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概念。20世纪90年代,有机农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相关农产品贸易部门正式成立,立法工作逐步展开,政府与民间机构共同推动其发展。综上所述,国外有机农业理论较为完善。但迄今为止,有机农业的概念并未统一,生产标准和法律要求也不尽一致,这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国外有机农业发展政策针对的主要是农业现代化早已完成、市场经济体系十分健全的发达国家,涉及的体制问题相对较少,而这对于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却往往非常重要。中国学者的有机农业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1989年,中国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设想,其基本内涵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992年,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功开发了绿色食品特别是AA级绿色食品。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有机认证机构。此后,关于有机农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广泛展开。刘小清(1999)在《绿色产业———迎着朝阳走来的新兴产业》中指出,绿色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资源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曾建民(2003)在《略论绿色产业的内涵与特征》一文中强调,绿色产业是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事绿色产品生产经营及提供绿色服务的综合性产业群。中国的《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1995)、《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2001)等多部法律、法规也相继颁布施行。虽然中国有机农业理论发展很快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发达国家对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较多,联系本国国情的内容偏少,大部分理论未将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国内外有机农业

发展实践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的问题。对比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实践,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经验和政策借鉴。德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德国是欧盟中对有机农业要求最高的国家。政府规定从传统型转向生态型农业必须持续2~3年。为鼓励农民,德国实施了转型补贴政策。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补贴数额不等。如多年生农作物(葡萄、樱桃等水果生产)在转型期每公顷可获得950欧元补贴;蔬菜生产可获得480欧元补贴;种植业(如小麦等)和绿地生产可获得210欧元补贴。同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如《种子法》、《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等。2003年4月,又实施了《生态农业法》,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检验检测标准和违规处罚。德国的有机食品都要被贴上形式为绿白色小六角形的“生态印章”(BIO),目的是禁止转基因食品,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抗生素和违禁添加剂。BIO商品比普通农产品至少贵出20%~50%。自2001年引入此标识以来,每天有近20种产品获此印章。德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势头由此可见一斑。美国的有机农业发展美国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市场。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至2001年,全美有6949个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农场。

美国有机食品农场必须经特定部门核准。农业部制定统一标准,当地在空气、水合格的条件下,种植作物3年以上不使用化肥、农药、合成激素和有毒物质,才可以生产有机食品,产品质量每年检测1次。2002年起,美国农业法案为有机认证费用提供补贴,比例占总费用的75%。美国有机农场现在开始成为生态旅游者的新天地。一些庄园主借瓜果成熟之际,招徕游客前去采摘。一方面让其享受锻炼、知识、娱乐、美食为一体的度假活动,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节省人工成本。这种富有特色的农场项目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日本的有机农业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大力倡导有机农业,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资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在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颁布了很多政策、法规并不断完善,如《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品质管理法》等。1992年6月,在《新的食品、农业、农村政策的方向》中政府提出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并把它作为农业政策的新目标。与欧美相比,日本的生态观光农业开发较晚,仅有30多年,但发展很快,成效显著。日本最早的生态农场是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小岩井农场。1962年起,该农场主结合经营项目,开辟了40多hm2观光农园,兴建了花圃、牧场馆、动物广场、农机具展览馆等多种游览设施吸引游客,获得了可观收入。现在,日本有成千上万的观光农园,在不同季节对市民开放[6]。河南新野县的绿色农业发展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号称“百里平川”,是全国无公害蔬菜和绿色畜产品生产示范县。近年来,新野县以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打造生态绿色品牌、延伸绿色农业生产链等为农业基本战略,通过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p#分页标题#e#

有机农业发展论文范文3

1.1戴庄模式

1)戴庄模式发展历程。2001年,江苏省农科院下属的镇江农科所科技人员在镇江句容茅山老区最贫困村之一的戴庄村,探寻科技促进经济薄弱村发展途径。经过10多年发展,戴庄村建立了有机农业示范园,改变了贫困村面貌。2)戴庄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做给农民看。镇江农科所4名科技人员每年有280天左右驻扎戴庄。科技人员在生产一线提供指导服务,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科技人员在戴庄指导推广农业技术达60多项,其中,有机大米、有机水蜜桃等技术和项目都获得巨大成功。年培训当地农民1000余人次,培养出农业技术能手20多人,并组织其赴日本学习,邀请日本农业专家到戴庄村传授经验。二是带着农民干。2006年在科技人员帮助下,戴庄村成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科技人员兼任副理事长,带领农民一起干。在他们帮助下,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申请项目经费等途径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大米加工厂1座,引进日本大米生产线1条,兴建农作物秸秆炭醋厂1座,引进高校专利技术多项。三是帮助农民销。科技人员帮助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设计并申请“野山小村”商标,帮助其做大做强。科技人员带领该合作社在周边地区开设农产品销售专柜,建立产品直销配送系统,积极结合句容市茅山、九龙山和戴庄村乡村旅游,直销有机农产品,并努力开拓上海市、苏南地区市场。3)戴庄模式帮扶效果。科技人员引领农民发展有机高效生态农业、加工流通业和观光旅游业,大幅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是2003年的5倍多,高于句容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村集体收入190万元,是2003年的10倍多,村固定资产1300万元,有42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全村达到小康水平。

1.2仰徐模式

1)仰徐模式发展历程。2007年6月,江苏省农科院下属的沿海农科所整合科技、人才和信息等资源,在盐都区仰徐村建立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此后仅用3年多时间,就引导仰徐村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成为盐城市现代农业、城乡统筹、乡村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地方名片。2)仰徐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科技团队下乡入股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2007年年底,沿海农科所派出科技人员驻村,在仰徐村流转46.7hm2土地,建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所集体、科技人员和村级企业按3∶4∶3投资比例投资200万元合作创办仰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科技服务平台运作科技兴农项目。科技团队下乡入股,承担驻村专家和公司股东的双重角色,使创新成果直接转化成富民成果,打造一支长年驻扎农村的“不走的科技队伍”。二是帮助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团队帮助仰徐村发展高效农业,培植草莓、葡萄、番茄和优质稻米等多个特色产业,培育形成千亩设施葡萄园、千亩设施草莓园、千亩设施蔬菜园、千亩景观园林园和千亩优质稻米园,培育出175个科技示范户,帮办6个合作经济组织,注册7个果蔬产品商标。积极开拓“农超对接”,缩短“从田头到灶台”的流通环节,开辟了专家下乡服务新思路。三是帮助开拓市场。驻村专家协助创办“兴民草莓专业合作社”,并申请注册了“采红”牌草莓商标和“仰徐”牌葡萄商标,积极引导果蔬种植户走向市场,扩大产品的影响力。科技人员还多方争取资源投资兴建果蔬贮藏低温库,使当地果蔬产品特色产业形成生产、包装、加工、贮藏和销售一体化,延长保鲜和销售时间。3)仰徐模式帮扶效果。2013年,仰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743元,高出盐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399元。盐都区番茄、草莓和葡萄产业迅猛发展,2013年农户增收22.38%,位居盐城市前列。科技项目实施有效壮大了当地特色产业规模,种植户普遍得到实惠,辐射并促进整个盐都区果蔬品种和栽培方式的更新换代。

1.3宿迁模式

1)宿迁模式发展历程。宿迁市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经济最薄弱的地区。2011年,该市被列入全省新一轮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的农户有99.5万人,占全省的24.2%,省定经济薄弱村360个,占全省的23.5%。宿迁的扶贫开发是江苏省“两个率先”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2010年,宿迁市政府与江苏省农科院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11年,江苏省农科院选派5名优秀科技人员到宿迁市5个县(区)挂职任副县(区)长;2013年,双方开展第二轮院地合作,该院又派出6名优秀科技人员赴宿迁市挂职。2)宿迁模式主要帮扶措施。一是帮助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挂职人员先后帮助宿迁编制《宿迁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规划》、《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沭阳县高效花木产业发展规划》、《泗阳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宿豫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等,对于宿迁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二是带着项目下乡做给农民看。挂职干部围绕宿迁市粮食、水产、畜禽、花木、果蔬和食用菌6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存在问题和需求,针对性地实施科研创新和示范推广项目近60个,总经费3000多万元。挂职干部精心选择项目实施地点、实施载体,制订实施方案,全程参与指导项目实施,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建议。三是积极为宿迁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在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宏观决策中,挂职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受到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例如,在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把握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保障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能、探索传统农业大市新型城镇化路径及探寻农业大市乡镇特色化发展之路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被采纳后,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积极搭建研究和转化平台。通过挂职干部牵线搭桥,江苏省农科院先后在宿迁市成立了宿城蔬菜研究中心、沭阳花木研究中心、苏北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泗阳蔬菜研究示范基地和泗阳博士服务工作站等研究平台,将该院科技人才优势与当地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该院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服务“三农”能力,以便更好地支撑当地农业发展。3)宿迁模式帮扶效果。挂职干部在宿迁市实施了一批科研项目,引进了上百个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解决了大量农业生产难题,带动了一批地方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187亿元提高到2013年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6975元提高到2013年10703元,有56%贫困人口脱贫。

2三种模式存在的不足

2.1戴庄模式的不足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主义现象偏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合作社成员种植有机水稻,无论其产量如何,均按3.75t/hm2、4.1元/kg兑现收益,对于管理得好、产量高的社员,缺乏激励。二是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偏小,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全村220hm2水田80%以上为分散种植,户均经营面积0.33~0.40hm2。三是有机农产品营销难度较大,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有机农产品销售途径更多地依靠在大中城市摆摊设点、口口相传等传统营销模式,农超对接、网络营销手段还不发达。四是有机农业的旅游功能有待深度挖掘,目前效益尚不显著。

2.2仰徐模式的不足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不明显,农户对合作社信任感不强。各专业合作社没有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和干起来不划算的事承担起来,“统”的功能体现不够,缺少订单式购销服务、深层次加工开发和走出去联合发展等措施。二是单个作物设施面积偏大,市场风险大。葡萄、草莓等作物设施栽培面积均有千亩,产量大,如遇销售不好年份,往往出现滞销、赔本销等现象。三是本村农民参与高效农业经营的人数偏少,外来农民承包经营是主体。四是示范推广的科技成果来源渠道单一,需要广泛拓宽成果来源。

2.3宿迁模式的不足

一是科技帮扶工作面广量大,缺乏整村推进的典型。该帮扶模式以产业为基础,以科技项目为纽带,项目到哪里帮扶到哪里,没有固定在一个村或一个镇集中帮扶、长期帮扶,与前两种模式相比显得不足。二是科技项目实施载体多是企业或专业大户,为数众多的农民得到科技帮扶实惠不多。该模式下培育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星罗棋布,但是相比宿迁近280万农民而言则是极少数。三是科技成果集成效应不明显,往往靠单一成果单打独斗。四是挂职科技人员兼做地方行政事务,分散精力。

3科技促进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模式的启示

3.1科技人员扎根农村是促进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的最有效途径

三种模式的一个重要共性是科技人员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示范、推广和培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打造“不走的科技队伍”。对落地的科技帮扶项目,科技人员精心培育、打造,保持项目的延续性,没有出现帮扶结束项目就结束的现象。地方政府也为科技人员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提供广阔舞台,使越来越多的人才和项目成果在农村找到落脚点。

3.2促进农民增收是科技帮扶的最主要目标

对于经济薄弱地区的科技帮扶工作,不论采取哪种模式,都应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只有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才能找到科技帮扶的落脚点。三种模式都将“实现农民富”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解决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各环节中的问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使农民从科技帮扶中受益。农民对科技帮扶的态度由被动响应变为主动配合,双方的联系合作在效益的实现中越发紧密。农民越是愿意表达自身的科技需求,就越有利于科技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

3.3因地制宜是科技帮扶成功的关键

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分散,农业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特色产业多种多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广大农民对科技帮扶需求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科技帮扶工作中,必须根据经济薄弱地区实际情况,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从地方农业特点和需求考虑,因地制宜,采取各具特色的帮扶模式。要以企业为龙头、以科研单位为纽带,联合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建“产业联盟”,形成利益链,带动整个产业链条上下联动,为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升级畅通渠道。

3.4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前提

在现有科研体制机制下,很多科研工作者忙于埋头实验室攻关,沉迷于网上查找文献,片面追求论文和成果获奖。我国一些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尤其是饲养动物品种和重大技术装备仍要依赖进口。农业科技人员应当经常深入农业一线加强调查研究,从生产需求、现实问题和发展规律中寻找科研立项依据,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将成果送到生产实际中检验。当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无疑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