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感染事件分析

手术室护理感染事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情况无任何变化,共有手术室护理人员8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7名;年龄19至46岁,平均年龄(36.64±1.25)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5名、大专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士4名。对照组患者190例中男性患者101例,女性89例,年龄18至89岁,平均年龄(49.62±2.19)岁;观察组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5例,女性85例,年龄16至87岁,平均年龄(48.12±2.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经临床诊断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②对外科手术具有良好耐受性,无手术相关禁忌症;③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④术前未发生院内感染;⑤未合并感染性疾病;⑥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1.2.2常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如定期消毒、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卫生,严格按照医院规定执行空气、物品及手术器械的消毒工作等。

1.2.3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

①根据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指派专人监督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情况,对护理人员给予必要培训,及时纠正其错误做法,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②护理人员于手术前详细检查各项手术器械及用品是否准备齐全,确保无菌用品处于密封状态,监督手术人员的洗手、消毒皮肤是否规范、术中手套的破损、污染是否及时更换;③尽量减少术前手术室人员流动,降低空气中细菌流动量,术前对手术室内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包括空气、地面、物品等,调整手术室温度适宜,减少手术中人员流动,保证手术患者舒适性;④清除与手术操作无关的任何物品,保持手术室布局干净整洁;⑤合理布局手术室,包括洁净间、感染间及污染间等区域,污染手术应于洁净手术之后实施操作;⑥术中及时清除已经使用的无菌器械,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按要求放置于固定容器内待处理;⑦术后物品摆放整齐并详细清点,污染物密封后转移至其他科室(供应室、医疗垃圾回收处等);⑧对各类可重复使用器械进行清理、消毒及保养;⑨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无菌操作意识,不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探讨近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1.3观察指标(1)统计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和护患纠纷例数;(2)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治疗、护理态度、护理方式等10项内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17.0(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其中以t检验计量资料由(x珋±s)表示,X2检验计数资料由X(%)表示,当结果为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感染及护患纠纷情况分析

对两组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可得,观察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例数(率)为1例(0.50%)、护患纠纷发生数(率)为1例(0.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数(率)7例(3.50%)、护患纠纷发生数(率)8例(4.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比较分析

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可得,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0.96±3.47)分,观察组为(93.24±2.15)分,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患者入院治疗时获得的感染类疾病称为院内感染,可于住院期间发病或住院期间获得而归家后发病。而手术室感染是国际性的重要卫生问题,也时可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患者入院治疗后若发生院内感染,则将显著延长其入院治疗时间,且将导致原发疾病病情加重,不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部分院内感染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或未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将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临床中,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机体处于开放状态,利于周围环境及手术器械中携带的有害菌进入机体造成污染,也是引发切口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手术室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场所。此外,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因术中失血或饮食因素等多伴有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有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发生耐药情况、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致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因而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以上均提示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是保障住院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

4.结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平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