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模式应用

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模式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44例手术患者,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n=122),甲组行一般手术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行安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分析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乙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且该组未发生任何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现象,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组间各项指标情况,乙组相对甲组而言具有明显优势,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有效避免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室;安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手术室作为医院救死扶伤的重要阵地,而手术室各个环节的合理有序进行是确保每台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有着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选取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44例患者展开研究,现将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来源于2017年8月到2017年12月本院妇产科随机选取的244例手术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肌疾病、肝肾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精神疾病,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本次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n=122),甲组患者年龄最小为24岁,年龄最大为53岁,平均年龄为(41.25±5.21)岁;疾病类型:74例为剖宫产,23例为子宫肌瘤,8例为子宫切除,11例为宫外孕,6例为卵巢肿瘤根除。乙组患者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54例,平均年龄为(41.59±5.14)岁;疾病类型:73例为剖宫产,22例为子宫肌瘤,10例子宫切除,9例子宫切除,8例为卵巢肿瘤根除。甲、乙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未发现实质性差异的存在(P>0.05),分组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护理方法

甲组:该组患者参照一般手术护理程序予以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基本治疗和护理等。乙组:该组患者在甲组患者一般手术护理程序基础上加以安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1)安全护理管理体系的建立。根据本院妇产科手术实际建立完善的安全护理管理体系,并制定有效的评估规章制度,确保相应安全护理措施的措施,促进护理细节的完善。此外并成立监督小组,以授课、考核、培训的方式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并加强对医院规章制度的学习。2)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科学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详尽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不安全因素,尽可能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就原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更正,并加大对容易出错环节的注意,对患者高危时段予以各位重视。3)安全制度。护士长应经常性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便及时发现科室管理中存在不足、漏洞,确保将护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位护理人员头上,让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严格遵守科室规章制度,同时实行上下级监督,确保患者安全及自身安全。4)安全监督。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制度,切实提升全体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观念,将护理安全贯穿到整个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长负责检查、监督,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做到病房的科学管理,并积极寻找不安全护理的防范措施。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百分制,患者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于患者治疗结束后,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及时及护理流程进行评分[1]。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分别以(珔x±s)与%来表示相关数据,并分别采用t、χ2来进行检验,P<0.05则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乙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7.21±0.59)分、(91.64±0.61)分,组间护理质量评分差异较大(t=57.6577,P<0.05);甲乙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79%(101例)、96.72%(118例),组间护理满意度差异较大(χ2=9.0907,P<0.05);甲乙两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分别为7.38%(9例)、2.46%(3例),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4,P<0.05)。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手术室治疗服务质量评价好坏主要由为术者的操作、护理人员的配合与相关护理操作两方面决定,鉴于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如妇产科手术常需要暴露换的隐私部位,有害羞心理,从而降低了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对此应加强对其的重视。传统手术中,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而未将护理工作细致化,因而使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不满意,这就要求手术室相关人员这应切实加强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重视[3]。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就是为提升手术室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工作中患者安全性而提出的,总结安全护理管理模式为科室护理人员应强化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阶段性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并学习和培训期间应采用全场景模拟,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默契度[4]。本次研究针对妇产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对安全制度进行完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护理操作的合理性,取得的效果较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甲组而言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安全护理模式在确保了患者安全的同时,有效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各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加强安全教育,提升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实施标准、规范的安全管理,能有效避免护理服务中安全隐患的发安生,确保患者安全,护患关系的和谐,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综上舒适,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能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患者围手术期的平安渡过提供保障,促进患者康复,有效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付晓玲.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261-262.

[2]蒋先志.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90-91.

[3]齐艳.安全护理模式运用于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231-232.

[4]蒋先志.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90-91

作者:朱麟 单位: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