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论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选取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48.5±83.3岁,均年龄62.7岁。其中临床表现为:无胸痛及其他部位疼痛12例;症状以37例突发性左心衰竭为主,突发胸闷气急18例,头昏晕厥11例,急性脑梗死8例;口腔牙咽痛5例;左肩痛1例;上腹痛2例;合并糖尿病4例,异位痛2例。

1.2方法

本组65例患者经心电图、血清心肌酶、部分行肌钙蛋白I或T检查并结合临床确诊,均符合2001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入院后给予一般治疗,心电图、心肌酶谱、口服阿司匹林、调脂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系统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前提下积极配合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

2结果

本组65例AMI患者中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好转58例,占89.23%;7例死亡,占10.77%。

3护理方法

3.1系统护理

3.1.1卧床护理

患者在一周内卧床休息,使心肌耗氧降低,其卧床一切生理活动,如饮食、大小便等由护理人员协助。在第二周可做轻微运动,如伸展四肢、深呼吸、各身体功能部位被动运动等,以便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在第三周至第五周期间,病情稳定者可逐渐离床运动,如室内慢走,缓慢站蹲等,次数因人而异,直到逐渐恢复身体运动功能。并发症者卧床时间休息应延长。

3.1.2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饮食应低盐、低脂、少刺激、少胆固醇、多维生素、易消化半流质食物,告诫患者应多餐少食,进餐不能太饱,以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对有烟酒隐患者,忌烟酒;对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随的呕吐、恶心应控制饮食次数、食量;对身体肥胖者,在饮食上控制食物热量,告诫多做运动;对患有糖尿病并发症者,应及时以碳水化合物摄入;对心力衰竭者着力控制盐分含量。

3.1.3疼痛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理表现具有心胸疼痛,致使心肌耗氧增加导致梗死面积扩大。因此在疼痛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密切对患者心胸疼痛性质、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等观察指标及时告诉医生,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吗啡、冷杜丁、硝酸甘油等镇痛剂皮下注射,以解缓患者心胸疼痛。

3.1.4排便护理

病发三天后未排便导致便秘患者,及时给予使用缓泻剂,告诫患者切勿排便用力,以免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引起心律失常或猝死。在使用缓泻剂时应在有便意时应用开塞露塞入肛门内或用石蜡油灌肠。如有卧床患者排便困难,可在专门便椅上排便。有尿胀者,采用按摩腹部、针刺穴位、听流水声给予小便助力,如无效及时导尿。

3.2药物治疗护理

3.2.1β受体阻滞剂应用

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使心率减慢、心肌缩力减弱、血压降低、心肌耗氧减少,通过拮抗儿茶酚胺提高心肌致颤阀。同时,β受体阻滞剂可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梗死部位达到有效控制,使梗死范围、在梗死发生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有效降低病死率。为此应早期临床使用价值越大,可口服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监测心率变化。

3.2.2行溶栓治疗监护

临床实践证明,药物溶栓治疗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治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病发率。在发病6h内行溶栓疗效最佳,而高质量的护理师保证溶栓治疗成功的最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在行溶栓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溶栓治疗的目的和疗效,告诫患者遵守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行溶栓过程中严密对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并在24h对患者心电进行监护,防止并发症发生。行溶栓后对患者感想和身体机体功能变样进行资料采取,听取患者主诉,了解疼痛缓解程度、有无出血、心律失常等现状发生。

3.3并发症护理

3.3.1心律失常

梗死24h-48h内易发生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应该在心电监护中对各类型心律失常病症进行监控。如心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心颤等。同时还需对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进行监测。发现心律失常后及时给予药品急救和抢救设备急救,如起搏器、除颤器等。

3.3.2心力衰竭

对并发心力衰竭者要密切监测,如呼吸障碍、咳嗽、尿少等心力衰竭症状,同时注意患者血压、心率、出汗、末梢循环及中心静脉压等,以快速发现并发症,及早治疗,避免因增加心脏负担而发展为心源性休克。

3.4心理护理

AIM发病突然,持久的心胸疼痛让患者感受到频临死亡的感觉。诸多AMI患者恐惧心理严重,精神行为紧张,在加上外界因素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因此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流程,给予患者和蔼的态度、周到热情服务、严谨工作作风,使患者感受到安心、可亲、值得信赖,以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给予患者依赖感和安全感。

3.5出院指导

对即将出院的AMI患者,告诉出院后应多休息;少劳累;预防感冒、便秘;食清淡食物且少食多餐;忌烟酒熬夜;避免剧烈运动,提倡小量、多次、重复的简单运动;随身应备药且掌握简单自救方法,定期到指定医院、门诊进行心电复查,及时了解自身病状变化。

4小结

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认识到,早期、迅速、有效地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出院指导,可以明显提高病患疗效,稳定病情,保障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