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措施

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提高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措施。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120例,具体选择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将患儿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普通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选择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护理人员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护理,在治疗过后对两组患儿的风险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普通组患儿出现导管脱落的有1例,出现用药不当的有2例,出现护理失职的有2例,出现物理性损伤的有3例,风险的总发生率为11.67%(8例);研究组患儿中仅有用药不当1例,物理性损伤1例,风险的总发生率为3.33%(2例),普通组患儿风险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提高儿科护理人员对于风险防范的意识,并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儿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及时挽回患儿的生命,减少患儿受到的伤害。

[关键词]风险;防范意识;儿科;护理;护理管理

民生问题是国家重点改革和发展的领域,医疗行业在设备及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稍微出现一点疏忽,就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出现,我国的医患纠纷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儿科患儿的年龄是比较小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控能力及配合度表现较差,故儿科护理中更容易出现医患纠纷[2],而且在护理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护理不当的情况,护理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更甚至还会导致造成较大的医疗纠纷,不仅损害了医院的形象,还会增加医院的经济支出,故会对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率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所在[3]。该研究选择了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120例,探讨分析提高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12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普通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选择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护理人员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护理,在治疗过后对两组患儿的风险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普通组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7.31±1.7)岁。研究组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7.49±1.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普通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与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医生和护士,在患儿入院时就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原因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②规范急救措施,儿科经常会出现一些急性的病症,由于患儿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对病毒的承受能力较弱,当患儿出现急性病症时要采取安全有效的急救措施,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③制定合理科学的工作制度,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流程,注意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与调配,避免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④建立风险防范的紧急预案,对护理人员加强风险防护的技能训练,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责任心,针对可能出现风险的患儿,对其病情进行详细的记录,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⑤加强护理人员处理风险的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定期举行专业知识讲座及培训等,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操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风险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的风险情况包括以下几种:导管脱落、用药不当、护理失职、物理性损伤等。

1.4统计方法

实验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普通组患儿出现导管脱落的有1例,出现用药不当的有2例,出现护理失职的有2例,出现物理性损伤的有3例,风险的总发生率为11.67%(8例);研究组患儿中仅有用药不当1例,物理性损伤1例,风险的总发生率为3.33%(2例),普通组患儿风险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儿科科室不仅存在一般的护理风险,还有其自身特定的独特风险,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服务质量,让患儿能早日恢复健康,一直都是儿科科室的研究重点所在。在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要对儿科临床常见的风险因素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根据患儿的临床风险症状,可及时采取管理措施,对于儿科医护人员来说,要将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措施时刻记在心里,贯穿治疗的各个过程和阶段。一旦临床治疗中出现护理事故或缺陷,会给患儿及家属带来非常大的痛苦,若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这种过失是无法挽回的,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的总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服务[4]。国内儿科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发展是比较晚的,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需要医护人员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护理风险防范作为医院众多风险防范中的一部分,需要在医院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持较为同步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风险防范管理。在儿科科室中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加强护理人员的认知与意识,让各项护理措施都能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可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质量。患儿在刚入院时,护理人员就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检查监督,对医生给予的医嘱再次确认,监督患儿切实执行,一系列的操作结束之后,与医生进行再次核对,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同时保证患儿与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一旦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将情况如实反映出来[5]。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与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以及专业素养是离不开的,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儿在护理中的风险总发生率[6]。该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过后,普通组患儿出现导管脱落的有1例,出现用药不当的有2例,出现护理失职的有2例,出现物理性损伤的有3例,风险的总发生率为11.67%(8例);研究组患儿中仅有用药不当1例,物理性损伤1例,风险的总发生率为3.33%(2例),普通组患儿风险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由此可见,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可达到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有效提高儿科护理人员对于风险防范的意识,并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儿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及时挽回患儿的生命,减少患儿受到的伤害,让患儿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夏爱燕,魏赛君.研究提升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手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2):12,14.

[2]林静.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J].母婴世界,2018(22):268.

[3]周旭,张红利.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饮食保健,2018,5(42):148-149.

[4]赵玉梅,陈求珠.儿科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健康必读,2018(16):101.

[5]杨冬莲.探讨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8(25):105.

[6]刘媛媛.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方式及施行意义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137-139.

作者:马贺贺 赵月梅 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小儿内科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