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论文范例

循环农业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1

在人类文明中,人们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已经浸入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但是在学术界,对循环农业经济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将循环农业经济界定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一概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循环型农业只是农业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提高经济质量,更好地建设经济;经济建设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样经济建设才能持续长久。

二、内蒙古循环农业经济在某些方面取得较大发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按照“生态既是生存环境,也是发展环境”的科学理念,集中力量推进乌拉特草原保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乌梁素海湿地保护三大生态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山川秀美的生态巴彦淖尔。截至目前,沙区已完成造林面积3万亩。敖汉旗在城镇建设中,坚持“三个结合”,全力发展城镇支撑产业。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发挥了城镇的聚集效应,提高了产业的聚集度,新州、新北工业园区入驻项目23个,带动了大批农业人口向产业工人转变,增加了城镇人口,扩大了城镇规模。二是把城镇化同农牧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围绕羊、鸡、牛、草、猪等主导产业,依托丰富的农林牧资源,引进了蛋鸡加工、牛羊生猪屠宰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日益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渐成群体,带动了地方经济。三是把城镇化与市场化结合起来。壮大专业化市场,发展新型商业,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实现以市场活流通,以流通促生产,加快商业中心建设。

三、内蒙古自治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S)

1.基础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辽阔,各种农业经济形态较其他省份广泛,土地利用空间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大量农荒地适宜发展多种特色农作物。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类型的特征是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发生率低和工业污染轻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相对优越。

2.技术优势。

玉米、小麦、向日葵、马铃薯是自治区优势粮油作物,在自治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民增收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高产创建、良种补贴、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配方施肥、节水增粮行动等项目为平台,已连续八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2013年全区继续开展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工作,重点在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农机农艺融合与技术培训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实施范围和面积,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为全区粮食稳定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3.拥有大量优质的龙头企业。

内蒙古通过ISO9000、HACCP、GAP等认证的龙头企业部级有38个,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将近300个,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400多个。尤其伊利和蒙牛这样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布局,为其他龙头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内部劣势分析(W)

1.农业人口的制约。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人口增长迅速,预计人口总数将达到480万。其中农业人口的增长尤为迅速,人口的不断增长势必增加农业资源的负荷压力,过度的负担会对自然环境、土地资源等造成极大的压力。在广大农牧区,取暖也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而这些地区的生态条件极为脆弱。极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农牧民的文化素质较弱,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市场缺乏了解,组织化程度较低,对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存在一定抵触思维。而且大量优秀的大学生骨干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对去农牧区工作没有较大兴趣,促使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不能在农村发挥作用。

2.缺乏完善的法规。

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各经济主体(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营行为涉及到一个外部性的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手段,界定各主体的产权,从而通过法律形成强制的行为约束。内蒙古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明确各参与主体在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法规与标准、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实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进行环保审计等,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3.农牧民—企业—市场没有有机结合。

现代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单靠个体经济主体是无法完成的,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在上下游实现无缝对接的经济主体可以获得较大优势。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时缺乏上下游管理的理念。具体就是表现在牧民利益、企业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外部机会分析(O)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若干意见》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确定了方向,并将制定实施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相继还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的契机,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实施“富民与强区并重”的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凭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与兄弟省区市团结协作、内联外引促进经济转型与升级,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发展路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外部威胁分析(T)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现在内蒙古草原正在消失,变成小型沙漠,慢慢扩大、彼此相连,形成沙海。内蒙古在60年代曾有草原12.3亿亩,80年代是11.8亿亩。但如今可利用的牧场只剩下5.8亿亩。仅30年的时间,草场惊人地萎缩了56%。现在,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草原、科尔沁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因荒漠化已基本沦为沙地。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也在步前者的后尘,每年正以140多万亩的速度沙化。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生态环境。此外,农业综合技术水平同发达省份相比仍处于相对薄弱的水平。农牧民有着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但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仍有待提高。

四、内蒙古自治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发展生态型农牧业

1.生态型种植业。

结合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种植和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引导种植业结构向无害化方向调整。启动以“减少农药、减少化肥使用量、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为目标的“两减三保”行动计划,提高化肥、农药利用效率,加大农家肥、沼渣、沼液等有机肥的使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引进先进施药机械,建立精准施药示范区。

2.秸秆综合利用。

扩大秸秆利用渠道,引进开发秸秆利用技术,提高利用效益。加快调整畜禽养殖结构,扩大食草动物养殖,增加秸秆过腹还田利用量。推广以秸秆生产有机肥、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新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秸杆发电。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增加利用方式,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3.农村可再生能源。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积极发展沼气、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四位一体”种养模式,通过沼气发酵,提高粪便以及其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实现农牧业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鼓励大中型养殖场、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展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发农村太阳能,因地制宜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4.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以草地资源保护和建设为切入点,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重畜轻草向建设养畜转变、由自然放牧的粗放经营向舍饲半舍饲的集约化经营转变、由单一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战略目标,建立循环型和可持续型的畜牧业体系,高效利用草地资源。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加快发展草产业、沙产业、林产业等后续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大力发展节水型经济

1.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根据各地区水、土、光、热等资源条件,以高效、节水为原则,以水定作物,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以及灌溉规模,限制和压缩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步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合理调整农、林、牧、副、渔各业用水比例。完善大中型灌区改造和配套,加强支渠、毛渠等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滴喷灌和管渠道灌溉,逐步建立节水型栽培模式和灌溉制度,提高节水灌溉面积比重。大力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提升自然降水利用率和旱地综合生产能力。

2.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好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水质,增加可利用水源的范围和总量。强化水功能区管理,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加强对水功能区和排污口的实时监测,严格排污口设置管理工作。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提高处理能力;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和垃圾收集系统建设,扩大覆盖范围。

(三)内蒙古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循环农业经济法规、规章体系。

推进循环农业经济法制化建设,以国家法律为指导,政策为基础,加快制定地方性法规,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法规、规章体系,保证循环农业经济的有序和规范运行。同时还要抓紧制定适合我区实际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制定配套实施细则,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2.加强技术投入。

加强科技推广与服务加强种养业良种体系、农牧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牧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自主攻关和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入户,完善技术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到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牧业科技推广机制。加快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引进、组装配套与推广,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以良种繁育、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节水灌溉、模式化种养、人工授精、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治为重点,扩大农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的实施范围,增强辐射示范、带动能力。争取农作物的良种率稳定在95%以上。奶牛、细毛羊、绒山羊、肉羊种畜特级、一级比重达到90%以上,肉牛达到60%以上。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

3.政府强化基础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2

1.1合理的布局

定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交通和区域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蔬菜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示范园区位于沙河南岸,由于这片土地土质属于河床沙地,一直不适合农业种植,因此显得十分荒凉贫瘠。沙地正好适宜奶牛的养殖,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天然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成为建立示范园区的首选。

1.2机械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机械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定州示范园区的发展模式的新突破,是首农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又一次创新。定州示范园区以信息化促进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再造,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同时加快了机械化与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1.3创新与完善“种养结合、区域集中、分群饲养、品种多样化”的四要素集合模式

1.3.1种养结合

在奶牛场建立的时候,同时在其周边建立种植区,不仅能担负起为奶牛提供饲料的重任,还能以肥料转化的方式,消纳奶牛场的粪污,同时形成养殖场天然的防疫屏障。粪污还田是一种传统的也是科学的、经济有效的粪污处置方法,示范园区在选址占地上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占地2万亩,养牛6万头,富余宽广的农田足够消纳养殖场的粪污,并通过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改良贫瘠的河荒地,使其由荒地变良田,用于种植玉米、苜蓿等饲料作物,供奶牛场使用。在示范园区内,现代化的牛场使用了刮粪板技术,对粪便进行收集,统一到达园区的粪污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在处理中心进行除沙、固液分离、厌氧发酵,用于生产沼气、天然气和有机肥。示范园区实现了牛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同时达到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发展的目标。通过“种养结合”,优化了资源要素配置,提升了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和资源集约高效、有机循环利用水平。

1.3.2区域集中

“区域集中”是示范园区发挥经济优势的关键环节。以前由于饲养技术落后、管理理念陈旧和机械化程度不高,首农集团建设的牛场最多也就是养1000多头奶牛。牛场分散在京郊各区县农场,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示范园区建设采用了“区域集中”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了规模、经济的倍增。示范园区满负荷生产后,规模上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绿荷,全部管理人员只用了600多人,相当于绿荷的1/3。通过“区域化集中”,提高了空间、规模要素的效能,提升了现代农牧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

1.3.3分群饲养

分群饲养管理是利用机械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牛群的经济效益的关键。在示范园区内,对牛群按不同时期、不同胎次进行分群管理,采取不同的饲料与饲喂方法,以期达到最好的养殖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效益。示范园区不仅养奶牛,还将繁殖的犊公牛也集中起来,饲养肉牛,进行多样化养殖,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分群专业化饲养”,强化了技术要素效率,提升了养殖效益与产业安全水平。

1.3.4品种多样化

荷斯坦奶牛是业界公认的产奶的最好品种,但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奶牛基因可以利用,它们各有特色、各具优势。奶牛的育种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品种的多元化为奶牛育种提供了素材,为培育好牛奠定了基础。2013年,三元种业公司在国内首次大量引入了娟姗牛,娟姗牛与荷斯坦牛相比具有耐热、耐粗饲,乳脂肪、乳蛋白含量高,牛奶风味醇厚等优点,娟姗牛所产的奶也是未来生产婴幼儿奶粉等高档乳制品最好的原料。

1.4采用“EDTM”奶牛饲养技术管理体系

由首农畜牧公司提出的“EDTM”奶牛饲养技术体系在示范园区广泛应用。E是Eniverment,是要给奶牛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D是DHI,即奶牛数字化管理体系,是指以DHI测定为代表的奶牛生产数字化管理体系,其突出的作用表现在“能度量才能管理”。T是TMR,指的是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精粗饲料的均匀采食保证了奶牛的瘤胃健康。M是Management,指的是牛场标准化管理体系,即以关键技术为核心,建立贯穿奶牛饲养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及工作标准。采用这种饲养技术管理体系,不仅能够给奶牛提供宜居的环境,也能监控奶牛饲喂效果和产奶量等各项生产指数,为更进一步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数据。

1.5复合微生物技术的全面使用

示范园区的奶牛场采用了“复合微生物环保运动场”工艺及微生物和饲料添加剂新技术,即将运动场加入益生菌后,益生菌代谢牛粪尿,节能减碳。在运动场添加益生菌能形成优势菌群,不仅能减除臭味、不污染地下水源,还能减少现场致病菌繁殖;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物则可以降低牛只疾病的发生率,提升牛犊的育成率。益生菌的添加改善了全场的饲养环境,奶牛的采食量自然增加,进而提高产奶量及牛奶品质。此外,运动场上的牛粪尿在益生菌发酵的过程中放热,在冬季期间更是牛只的优质“床垫”。

1.6兼顾体验与示范

示范园区开辟一部分区域,建立一座奶业“大观园”,包括奶牛科普知识馆、现代乳品加工示范线、奶业生产体验馆、综合服务设施等内容。“大观园”将结合大沙河滩地环境,借助首农集团的企业资源,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国内外奶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实验展示推广中心、城郊农业开发模式的典范。

2示范园区的建设意义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3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与传统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以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在循环原则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减量化原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即减少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原则就是指在农业生产、消费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使用用于生产和包装农产品的机具和容器,实现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防止它们过早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就是指对废弃物的再加工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二、积极创新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发展,但是发展模式不多,覆盖面积不大和普及率不高,还没有大范围推广,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不断创新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农民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让社会取得生态效益。加强宣传,就是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使得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培训,就是要对农户进行培训,要让农户真正掌握那些“学得来”“用得上”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本领,进而激发农民群众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快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任何一项工作推广都必须要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也离不开配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要求相关部门要尽快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深入、持久,比如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给予经济奖励措施。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对已经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科技就是生产力,只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再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现在农村实用最多的“沼气”资源,虽然已经作为循环经济常见、有效模式被大家所接收,但还是可以继续利用科技这个工具,优化、创新相关设备,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四)加大、加强资金扶持力度。

推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除了技术瓶颈外,关键是资金,如果能有专项资金的扶持,确保专款专用,发动和鼓励社会各界人捐资,帮扶农村贫困户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造,积极引导和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充分依靠农户自主投入的主体作用,防止过分依赖政府。

(五)树典范、立标兵,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推广。

虽然经过广泛深入宣传之后,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但这还不够,只是给了大家一个美好的印象,毕竟百闻不如一见,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必须要选择条件较好的镇、村组织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样板示范户和生态示范村,让农民亲眼看到循环经济所带来的好处,通过以点带面,示范辐射作用,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很多,关键看哪种模式更适合自己,应该积极探寻符合当地实际,吸收成功模式经验,创立自己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要追求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比如有些地方以沼气为纽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需要,同时发展农业生产,这样一来,对增加农民售、保护森林资源、节约能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生态平衡产生了作用。

三、结语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4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含义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将整个农业的生产过程和整个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中引入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的重大体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农业的发展是在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的重大举措,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定义的提出,从发展的角度来讲,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特点,将农业发展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对于资源节省、环境保护和促进就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就是将原来各自单一的生产方式进行组合,能够使资源进行一个“生产-利用-产品再使用-废弃物再循环-回收再利用-再制造”这样一个过程。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没有再利用,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而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贯彻多层级循环利用的方案,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资源为发展理念,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型农业进行转变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模式有着资源消耗量小,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率高的特点。这种发展模式只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上进行创新,在不破坏生态发展的规律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环保理念,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二、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渠道

(一)倡导绿色生产,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要将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纳入到农业发展中,就要从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管理。要想进行循环型农业经济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构建渠道,以此更好的为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提高有利的执行条件。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前期进行广泛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和利益关系,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在耕种及发展使用上的便利条件和所能带来的直接的经济利益。除此还需要强调的是,循环型农业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绿色生产。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施肥,以及如何节省资源。在农业生产方面要想充分保证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作物施肥问题上尽量采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耕种,充分利用家肥的再利用。在农作物防虫上要避免毒性较大的农药长期喷洒,采用一定的防治技术,是产品的质量在现有条件内达到最优。

(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高效生产,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要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业经济体系,就需要我们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做好规划。在规划上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运用政府职能权利作用进行市场渠道的开发和宣传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建设体系上对于资金的运转和使用上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及支配,以其加将循环型经济理念同土地、技术、资金以及人才达到集中和充分利用的效果,达到生产的技术转变,以此形成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模式,最终实现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有效的实现投资低、各方资源利用率高,回报率最优的目的。

三、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并将其落实到位

政府需借助相关机构向大家宣传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构建氛围。使大家在这种氛围下充分的了解到循环型农业经济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及生态利益;要想保证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有技术及人才的支持。因此,要加大农村服务体系及科研力量的建设,组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队伍;加大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使耕种者思想和行为都提升到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轨道上。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设备进行支持,才能更好地实施循环型经济体系。现在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二是耦合技术、减排减量化技术。如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等;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的着重点就是农药喷洒机械等对于农药使用上减量化;废弃物商品有机肥生产加大化、固液分离、沼气发酵等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化。

(二)提高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打好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基础

要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利用好农业的主体地位。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体系构建的成果。因此,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提高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主要手段就是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发展导向,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及高科技设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达到地区农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等发展最优的目的。通过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打造一个坚实的运行基础。

(三)实行节约生产、集约化经营,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要保证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节约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就要求政府在各个流程上都有选择有效的服务途径和有一个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在土地的选择、合作及资金问题上都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有机的联系到一起,真正的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链条,从而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规模化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建立并健全农业的产业体系,将资源配置和技术支持落到实处,从而有效的拓扩大经营规模及产业链的延伸工作。只有形成一个有序的健全的产业链,才能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环境产业

建立在新型循环型农业经济理念基础上的生态农业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成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之一。通过发展循环型的农业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并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的措施。对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制度创新

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运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因此,要发展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需要不断的对传统的运行制度进行创新。包括利用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效能,来鼓励对环境有建设意义的活动,阻止对环境有破坏性的生产活动,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机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同时依据区域循环模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将制度进行创新,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从而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共存共荣。

四、结语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5

一、科研传播功能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是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稿源是关键。在丰富的稿源中优中选优,提高办刊质量,才能扩大刊物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在扩大刊物受众面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作者投稿,从而使刊物进入良性循环。期刊稿源的多少和读者受众面的大小直接影响期刊科研传播功能。

(一)多途径拓展稿源

科技期刊编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向本刊稳定作者群和潜在作者群组稿约稿,为作者提供高质量的及时到位的服务,激发作者科研写作热情,为刊物赢得高质量论文。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多为本省科研院所主办,期刊编辑除向本单位的科研专家约稿外,还要调动编委与审稿专家的积极性,可以定期向本刊聘用的有较高学术素养的编委约稿,并充分调动编委的积极性,希望编委多向其同事、同学、校友等宣传刊物,并能积极给刊物荐稿,借助编委的影响力为期刊组稿。还可通过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向各地参加会议的专家约稿。或利用刊物的重大活动组稿约稿。约稿要注意约稿技巧,并长期坚持,保持约稿的连续性,与科研人员保持长期、有效、深入的联系[4]。编辑部可经常性地组织科研专家参加学术期刊质量提升座谈会,听取专家的办刊建议。由科研单位主办的科技期刊,建议主办单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并鼓励本单位的科研人员为本刊撰写论文,从而为期刊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二)重视区域外同质同类稿件的刊登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地域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也具有地域性。农业科技信息必须符合相应的农业生态条件,否则,就失去了信息本身的价值[5]。作为刊登农业科技信息的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必须重视本省区相应的生态、气候条件,但又不能局限于只刊登区域内稿源的传统思维定式,要重视区域外稿源收集与挖掘,特别要着眼于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同质同类科研稿件的收集、刊载,为本省科研工作者了解区域外农业研究动态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刊物在本省的影响力与受众面。

(三)缩短时滞,重视网络优先出版

周期的长短,是影响科技期刊传播力的重要因素。提升科技期刊在科研创新中的传播功能,首先要提高刊物的时效性。缩短时滞,帮助作者及早确定科研论文的首发权至关重要,其关系到信息自身的价值,以及能否尽快得到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问题。因此,编辑部应建立高效的出版流程,加快稿件送审、退修、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缩短稿件出版同期。纸制刊物因其来源可靠、数据准确、论证充分、结论明确、查询方便等特点,是农业从业者获取目标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但也存在传播时效性不及网络的特点。期刊编辑部在注重纸制刊物出版的同时,也应注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的期刊网站上同时进行网络传播。对时效性强的创新性研究论文,组织专人进行优先审稿、校对,迅速、准确地完成网络优先出版,可以提高论文出版时效,加快论文上网速度和文献传播速度,提升科技信息的传播功能。

二、科研导向功能

要提升刊物的科研导向功能,一要在办刊过程中密切关注科研新动态,打造刊物特色栏目,及时报道科研新成果;二要提高编校质量,保证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先进性,不出技术性差错。科技期刊科研导向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刊物的知名度和受众的认可度。

(一)加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联系,激发立题新思路

科技期刊上刊载的文章,如能为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在研参考,使其了解前人相关研究的成效、利弊、得失,可以使科研人员少走弯路,激发其立题新思路,在同领域研究中选立更新、更深、更好的课题。这是科技期刊导向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编辑要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与部级、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联系渠道,定期与科研专家联系,了解其执行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并积极约稿。对学术水平高、有创新性的论文,制定“优稿优酬优先发表”等优惠政策。如能及时刊登发表最新科研成果,可提高刊物学术水平,进而提高刊物影响力,提升期刊科研导向功能。

(二)多渠道吸引优质稿件,打造期刊特色栏目

要提升期刊的科研导向功能,关键是多渠道约到优质稿件。优质稿件是指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发展方向、能代表该领域研究前沿、有创新性、内容真实的稿件。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取决于来源质量,优质稿件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根本保证[8]。编辑要重视与重大及重点基金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建立长期联系,加强平时的交流和沟通,时刻关注其项目进展,力争在其科研成果产生的第一时间向其组稿。编辑应密切关注科研动态,挖掘热点和主题,多渠道设法吸引优质稿件[9]。根据稿件内容,结合农业科技期刊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结合农业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特色栏目,或分专题出版专刊等。科技期刊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心全意并及时到位地为作者服务,以激发科研人员撰写科研论文的积极性,便刊物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交流平台。

三、科研提升功能

科技期刊主要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只有提高期刊的载文质量,才能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从而提高期刊被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程度,提升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选择优质的审稿专家,严格把关载文质量

科技期刊审稿过程包括编辑初审、审稿专家二审、主编三审的环节,其中,专家审稿是保证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审稿专家可以从投稿作者中选择,从编委中选择,从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中选择,从项目负责人中选择等。要选择活跃在科研一线、具有较高学术素养、精力充沛、乐于将部分时间奉献给期刊工作的科研专家作为审稿专家。将稿件送给研究方向相近的审稿专家二审,才能保证稿件送审后能及时获得准确高效的审稿结果。稿件送审期间,编辑要及时与审稿专家交流沟通,要尊重专家的意见,也要仔细倾听作者的申辩意见。如能将审稿专家对稿件提出的建设性的建议及时反馈给作者,则更有利于稿件学术质量的提高[10]。期刊在录用稿件时,可优先录用近3年内下达的基金项目论文,对非基金项目论文择优录用。无论是否为基金项目论文,都要严格执行制度,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尤其要重视稿件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把关,确保载文的学术价值,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二)增大研究论文比重,优化刊文研技比

农业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包括研究类论文和技术类论文,提升期刊的科研功能,须强调刊文内容能紧跟目前农业科研大趋势,能充分反映当前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科技期刊要在载文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研究性论文的比重,压缩技术类论文的刊载量,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判断稿件学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前沿性、创新性、科学性等方面。优化稿件学术水平主要途径就是向高水平科研人员约稿。

四、人才培养功能

优质的稿源来源于优秀的作者,优秀的作者需要科技期刊编辑用心发现与培养。科技期刊不仅是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摇篮。科技期刊编辑应将培养作者科研能力作为自己的重点业务工作之一,依托期刊日常的编辑工作,做一位善于发现潜力作者的有心人,并尽己所能将其培养成优秀作者。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工作严谨、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编辑队伍,不仅能保障刊物的学术价值,而且能对作者的成长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一)通过培训提高作者科研能力

农业科技期刊作者群中,大多是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科研人员,他们工作经验丰富,研究内容实用性强,有推广应用价值,对生产的指导意义大,但研究水平和写作能力尚待提高。编辑可以就有关申报科研项目的内容组织培训班,对包括科研选题与设计、课题申报、论文检索、科技查新、数据统计与分析、论文结构与撰写等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可以就作者在研究与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对作者提交的科研课题进行评价与引导,对作者提交的科研论文进行点评与辅导,从而在提高作者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刊物影响力,为刊物吸纳并培养作者,不断扩大本刊作者群。

(二)通过稿件处理培养优秀作者

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在日常的编校工作中,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作者服务的意识,尽己所能为本刊培养作者群。尤其对学术领悟能力强、思维活跃、有科研热情但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的作者要进行重点培养。在稿件退修过程中,要耐心指导,经常沟通,关心作者成长,对作者的合理要求予满足,努力为作者提供高质量且舒心的服务,从而赢得作者对编辑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退修的稿件经多次交流沟通并往返多次修改后,作者的写作水平会明显提高。

(三)通过样刊使作者掌握写作规范

编辑加工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量环节,编辑要对稿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加工整理,做到内容准确、逻辑清晰。农业科技期刊的部分作者长期在基层工作,对科技论文写作要求和国家标准了解不够,加之写作水平有限,在论文内容、撰写格式方面可能会存在问题,需要编辑对论文摘要、讨论内容进行完善,对数据、参考文献进行核实,对图、表进行加工整理等等。通过编辑对稿件内容进行新的加工和整理及作者的配合性修改,使文章内容结构严谨,论点论据一致,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待样刊返回到作者手中后,及时与作者交流写作规范,也能为作者的再次投稿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6

我国现有科技期刊4800余种,其中仅360种左右来自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占比不到8%;期刊的学科分布比较全面,涵盖理、工、农、林、牧、医、地质、天文等领域;学术类、技术类、综合类、科普类期刊各有侧重;办刊主体中,高校学报占多数,其次为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少数科技期刊为企业创办。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也逐渐普及了电子版等版本。

(一)2014年CSTPCD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部分地区分布

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数排名前三的地区是北京、江苏和广东,分别是66999篇、46555篇和31481篇。民族地区科技论文数以5个自治区为例,排名最高的是广西为9296篇,最低的是西藏230篇,5个自治区科技论文总数为23931篇,比全国排名第三的广东省还少7550篇。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期刊整体上排名较靠后,无论是论文数还是比例均较低。

(二)2013—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CSTPCD)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3—2014年基金论文数比最高的是北京、江苏、广东,5个自治区排名较靠后,单纯从基金论文比上看,差异不大,但从基金论文篇数看,差距极大。排名第一的北京基金论文篇数为40688篇,排名最后的西藏仅168篇。5个自治区合计16289篇,比排名第三的广东少2622篇。

(三)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SCI)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国际论文方面(SCI),排名前三位是北京、江苏、上海,5个自治区排名最高的是广西1400篇,总体来说,均排名靠后。

(四)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科技期刊被引指标等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17个高校自科版科技期刊为样本,统计了扩展总被引频次和扩展影响因子等被引指标。研究表明,17种高校科技期刊扩展库总被引频次平均为805,低于全国平均1419,扩展平均影响因子0.372,低于全国平均0.573。基金论文平均0.66,高于全国平均0.388。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中水平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问题:经济、科技、文化等相对于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滞后,优质稿源不足,使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的质量与国内先进同行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办刊团队及人员素质不够高,吸收国内外先进办刊理念的模式与创新不够强;精品期刊较少,影响力不够高。

二、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一)突出地域优势,提升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影响力

从自然条件来看,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以新疆为例,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我国西北的农业大省。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孕育了棉花、哈密瓜、加工番茄、葡萄等优势特色农业生产资源。“十五”规划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010年“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核心区,新疆农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围绕和依托棉花、粮食、畜牧业、林果“四大基地”和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六大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优势农作物和特色林果种植业。截至“十二五”规划末,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2800万亩,总产30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60%以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另外,近年来新疆不同地区,结合各自优势发展适宜本地区的特色作物,如打瓜、甜菜、红花和亚麻等。其中,打瓜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之首;甜菜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占全国甜菜种植面积的1/3左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甜菜糖制糖基地;新疆红花种植面积、红花产量和种籽产量均占全国80%左右;新疆亚麻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是仅次于我国黑龙江的第二大纤用亚麻主产区。随着新疆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十二五”规划末,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不仅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编辑要多了解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和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跟踪、参与科研工作,向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积极约稿,使其创新成果得以及时发表。刊出原创性成果会引起同行重视,并能影响读者下一步的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方向。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地域优势,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影响力,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二)适应市场环境,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品牌

品牌是期刊质量和品位的象征,它代表着出版单位的信誉、实力和权威。由于受地域、学科、专业技术的影响,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不容易吸引大众读者,影响力不够高,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打造市场认可、质量过硬的品牌。要不断创新,以质量为本,靠上乘的学术质量来树立期刊品牌形象,培育期刊品牌文化,为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赢得良好声誉。努力开发期刊的特色品牌栏目及优势学科,品牌声誉与期刊的发展能够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更新办刊理念,服务地区科技进步

民族地区科技期刊既是作者发表科技研究成果的平台,又是读者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服务于科技事业的交流中心。因此,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的办刊方法,多刊发基金项目论文,尤其是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产出论文,多刊发科技进步奖项目产出论文,充分利用科技期刊的信息来源展示科研成果,推进民族地区科学技术进步。

(四)培养优秀期刊人才,壮大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编辑团队

胜任编辑工作的人员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对人员能力要求很高,他们应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出色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能清楚认识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一方面,要对编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鼓励编辑参加培训,并及时进行责任编辑注册;另一方面,要鼓励编辑部人员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为编辑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在交流培训中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成长为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产业的重要力量。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结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践平台、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校级教学项目“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整合和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规范合理、操作性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

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

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学校和学院构建了学生、教师、领导、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采用督导专家、领导听课检查、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及时广泛地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估,全面监控教学质量状况。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关键点上给予了重点监控。例如,在严把教师教学关方面,严格执行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的试讲制度,始终坚持对青年教师实行助课、听课和试讲制度,有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授课方面,建立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督导组成员听课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课堂授课行为,并利用课堂教学检查、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手段及时监控教师的授课情况。

作者:吕廷波 李明思 何新林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马荣朝,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4-166.

[2]陈元芳,李贵宝,姜弘道.我国水利类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2):25-27.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8

1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现状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官方网站公布的“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共5756种)”[3]和“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共693种)”[4]以及“期刊/期刊社查询系统”和引证报告[10],查询统计得到国内正式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共239种。根据期刊的载文内容,将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划分为自然科学综合、理学、农学、医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六大类别。239种英文科技学术期刊覆盖了全部五个自然科学基本大类。30%的为工程技术类,30%为理学类,18%为医学类,自然科学综合、农学和人文社科三个大类的英文期刊则分别占7%、8%和7%(图1)。从整体上看,理学和工程技术类的英文期刊较多,共占英文学术期刊的60%,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综合类、人文社科类和农业科学类的英文期刊偏少。239种英文学术期刊中有115种被SCI收录,占比48.5%;而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共18种(2种停刊),有7种被SCI收录,占比43.8%。虽然中国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数量较少,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传播特性存在差异,但这反映了我国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在国内较高,还有较多的机构有创办农业科技英文期刊的机会,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中国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现状

在国内正式出版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共18种,有2种已经停刊,如表1所示,下文就针对其余16种刊物进行分析。

2.1创刊时间分布

中国农业英文科技期刊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90年代,创刊的农业科技英文期刊有6种,在其后的10年出现低潮,仅有3种创刊,并有2种停刊。2010年后进入创刊活跃期,截至2018年,新创刊9种。而仅2018年一年就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创办了《JournalofCottonResearch》,沈阳农大创办了《Biochar》,农业信息研究所也正在筹办英文刊。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英文科技期刊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规模也会更加显著地扩大,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面临的竞争也会更大。

2.2主办单位分布

在16种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中,有6种英文期刊由各类研究院所主办或共同主办,科研院所是英文期刊出版的主力,约1/3由高等院校主办或共同主办(5种);1/3的期刊获各级学会支持(5种),说明获得学会和专家的支持对英文期刊的长期发展十分重要。

2.3出版周期

我国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除《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外,其他均为双月刊或季刊,平均出版周期2.43个月,出版时滞长,对学术传播与期刊影响力都不利,这应与英文期刊稿源不足和编辑审稿难度较大有关。优化工作平台和流程,提高审稿编校效率,缩短出版时间,采用线上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出版对期刊的传播十分重要。

2.4出版平台

国内大部分的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主要选择“借船出海”的办刊模式,并施行了开放获取(OpenAccess,OA)的出版模式。16种期刊中13种与国际知名出版商进行合作(Elsevier7种,Springer6种),11种采取了OA出版模式,7种期刊已经被SCIE收录。可见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主要依托国外出版机构在海外发行与传播,以借助国外出版机构平台,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影响力,拓展稿源,增加引用和数据库收录。与国际知名出版商进行合作的期刊能更快地提高国际影响力,50%采用国际出版平台的科技期刊在5年内被SCIE收录。因此近年来新创办的期刊,均采用这种“借船出海”的方式。

2.5主要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是科研成果、实现学术成果交流与共享的主要载体,其出版内容展示了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其国际影响力反映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学术核心竞争力以及国际话语权。创办英文期刊的目的是让中国科研成果走出去,参与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主要采用权威数据库的期刊引证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为科睿唯安公布的JCR系列评价指标。

2.6数

期刊数一方面反映了期刊的容量,另一方面也反映期刊的稿源情况和传递科学信息的能力,也是期刊遴选为核心期刊的基本考量因素,受到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13]。2013-2017年,16种中国农业科学类期刊数变化存在差异,如表3所示。9种期刊的数增加,平均增幅为50.84%。增幅最大的是《TheCropJournal》,2013-2017年增长205.26%,其次是《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增长45.54%。另外4种期刊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平均减少25.32%。减少幅度最大的是《ForestEcosystems》,减少幅度为40.00%,其次是《RiceScience》,减少幅度为36.84%。笔者认为,学术期刊更注重发文内容和学术分量,有些期刊出现载文量下降是正常合理的,有些期刊(例如精品期刊)并不需要过分追求载文量。

3提高中国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建议

世界级水平的期刊都是以英语作为出版语言的,英文科技期刊作为国际信息交流的媒介,其创办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14]。我国科技信息与重要科研成果向世界顺畅表达和互联互通都离不开英文科技期刊。结合目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如优质稿源流失严重、出版时滞长、国际影响力弱等,本文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科技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若干建议。

3.1培养国外优秀作者群,增加优质稿源

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若想走出国门,提高国际影响力,首先就要有优秀的作者群,特别是来自欧美国家的优秀作者群[15]。由于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弱,难以获得优质稿源,想要培养国外优秀作者群,必须发动国际编委的力量。由国际编委向本国研究领域内的优秀专家推介,邀请这些专家为期刊撰稿或组稿,利用国际编委广阔的人脉资源,增加潜在的国外优秀作者群。国际编委还可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专题会议中向参会人员宣传期刊并征集会议论文,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另外,由于语言障碍,英文科技期刊的审稿在国内存在一定的难度,国际编委可推荐本国优秀的专家为期刊审稿,提高稿件的质量,增加期刊的学术价值。例如在中国农业科技英文期刊中,《HorticultureResearch》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其于2014年1月在Nature官网正式上线发行,2017年2月被SCI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3.368(JCR2017),短短三年就位居园艺学科排名第一,并被评为Top期刊(Top期刊为Q1区期刊中的顶尖期刊),这充分体现了主办单位以及主编编委对期刊的投入与支持的重要作用。除了发挥国际编委的作用,期刊还可采用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的方式增加国外作者,如《FrontierofAgriculturalScienceandEn-gineering》2017年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优秀专家参加会议,制作会议专刊,使得国外作者投稿量剧增,国际发文量从2014年的4.6%增长到2017年的22.4%,增长了约5倍,从而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优秀作者群使期刊的学术价值和质量得以提升,期刊的学术价值和质量提升后许多优秀作者会主动投稿,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利于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3.2依托数字出版平台“借船出海、造船出海”

目前,知名的数字出版平台有Elsevier、Springer、Wilson等。国内的英文科技期刊通常选择与这些知名的数字出版平台合作。我国大部分农业类英文科技期刊已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借船出海”已成为我国农业类英文科技期刊的普遍办刊模式[16]。国际出版平台不仅能帮助期刊提高国际显示度,其国际采编审发服务系统和国际宣传、国际数据库收录等服务也能为读者、作者、编辑和专家的工作提供便利。但是国际出版平台通常还存在高昂的费用问题、自主版权问题和数据安全隐患问题等诸多不利因素,对于经费不足的新刊而言,走一条“造船出海”的道路也未尝不可。目前,国内已有自主研发的NML(Nano-MicroLetter)数字出版平台[17]以及逐渐兴起的微信公众号移动数字出版平台。例如,浙江大学主办的《World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并没有海外合作出版社,通过“造船出海”模式,一步步被Pubmed、SCI收录。这些数字出版平台提升了期刊与国际化接轨的速度,使得稿件的和科研论文的下载具有了更加快速便捷的渠道,实现了优质稿件的及时刊登,提高了科研成果的时效性,为期刊的良性循环提供了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