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论文范例

物理学论文

物理学论文范文1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物理探究实验的重要性。要紧密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对实验需要的设备仪器及时更新,使不同形式的物理实验的要求均能得到满足。在物理实验中要能够科学、有效地引进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实验结果科学分析。对仿真实验室的重要价值予以重视,积极应用、开发物理实验软件,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性、直观性,使实验越来越简便,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2增强开放性

以往农村中学实验室,通常只有要进行实验时才可以进入。而且学生展开的实验大多属于教材规定好的验证性实验。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利用实验室展开实验活动,积极探究,亲自对实验做出设计,对仪器做出选择,对实验相关数据收集,对物理规律认真总结归纳。新课程阐明要结合探究活动的实际需要,多组织实验室实验活动,打破教材的局限。物理实验室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各种设备、仪器、模型等,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为学生展开科学探究创建有利的环境,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使学生能够与实验仪器亲密接触,对各种仪器做到全面了解,能够自主选择仪器,展开实验探究活动。按照班或者探究小组、兴趣小组为单位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实施责任人制度,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条件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可以在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活动,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要倡导学生相互之间展开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我,鼓励学生能够大胆猜想,从实际出发展开探究。

3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物品,为实验创设更为丰富的资源

新课标强调:“对自己身边常见的物品有效利用,从事各项试验,展开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增强实际生活和物理学之间的联系,切实使学生能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体验科学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之间的亲密关系。”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并不单纯局限于实验室内已经配备的仪器设备,学生周围的器具与物品,也可以成为很有价值的实验资源。实验从生活物品取材非常方便,同时可拉近实验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非常直观形象,操作起来也十分容易,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鼓励学生探索研究,对生活物品充分利用,自制实验器材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曾言,“以坛坛罐罐为仪器,拼拼凑凑展开实验”,即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替代性实验,简单易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创建浓郁的实验氛围

物理课程改革要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理实验平台,使学生具有大量的机会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在实验探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要紧密团结,有效合作。教师要对学生认真指导,构建轻松自由、积极向上的实验气氛。教师要在情感与行动上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探究文化环境,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探究创新精神。室内布置不要仅仅局限于几条简单的标语,可对物理规律、科学名人研究成就、物理现象的探索过程进行介绍或图解,介绍物理学比较前沿的研究趋势。还应该包括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科研笔记、讲课手稿、属于重大科学发明的实验仪器的相关资料,吸引学生自觉走进实验室,拉近伟大人物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受到鼓舞。

5创新实验设计

物理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学科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确定新教材当中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实验,是否存在与教学难点相关的实验需要重新设计,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等。改进、创新物理实验,可以以新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原有的实验,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正,也可以针对具体的实验目的,开展探究实验对需要的装置仪器、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案等开展分析改进活动。

5.1改进实验方式

例如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演示实验,仅需要一些简单的器材,对这部分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随堂展开操作,变成探究性实验。

5.2改进实验方案与装置

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而教材中没有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师可自行设计很多比较简单、易于操作的实验。对于物理原理与概念理解起来难度高的部分,教师可以与教材实验结合,配合教学另外设计一些新的实验。

5.3改进实验手段

物理学论文范文2

1.1教学模式和训练题型的重复单一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物理知识的运用与培养已经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通过很多教学事例,我们不难发现,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模式,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大量的物理公式,在学生尚不能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记忆.然后再通过大量重复性质的题型,教给学生难以理解的答题方法,学生就这样半懂不懂的理解大量的物理公式,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极差,使得面对电磁场结合的复杂力学问题时,学生往往一筹莫展.就目前的形式而言,高中物理训练题型的设计也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不良的倾向.比如作业的设计存在极大的依赖性和随意性,严重来说,作业设计的重复低效性抹杀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更是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学生的物理作业已经衍化成了单调乏味的题海,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就在这题海中消耗殆尽.

1.2学生自身物理阅读面较为狭窄,缺乏灵活性思维

在绝大部分高中里,学生每天阅读的与物理相关资料仅仅局限于课本和练习册,教师也同样认为学好了教材也就抓住了高考的核心.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若是想更好地学习物理,学生的物理知识阅读范围就必须更为宽阔,其阅读的相关资料应当包括大量的物理资料和课外的辅导书,从而达到对一道题型掌握不同解题方法的有效目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推荐一定的物理辅导书,进而拓宽学生物理知识的接触面,从而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2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理念简述

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教师提出案例,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流程实现的,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仅仅作为案例的提出者和帮助学生解决案例和问题中的引路者,并不直接帮助学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帮助学生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教学方法将教师所提出的案例作为教学的核心,让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是老师对于学生的“填鸭式”的教学过程,而是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同样注重以学生为根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整个案例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做足大量的功课,更需要教师将案例建立在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这种将整个课堂的教学模式案例化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案例教学

3.1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求知欲望

想要调动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取得更好的物理教学效果,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设计问题情景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比如在新课的导入方面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生活情景进行引入,情景的设置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学生才更愿意积极参与到其中.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注重所使用案例的新奇度与难易程度,只有运用一些难易程度适中并且让学生觉得新奇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解决这个较为困难的问题中才愿意自主思考,并且更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想做这个实验,但是手头上没有合适的摆球,你会考虑用什么样的东西来进行替代?应当如何通过增减摆长使得用于测量的装置更接近于单摆?实验计算式中周期之差(T1-T2)的相对误差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摆球的重量和体积对于所测定的实验结果g的影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综合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3.2精心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与人交流与分享.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应的物理知识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加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环节,从而增强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例如在超重与失重这一课中,笔者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在侧面靠底部有一小孔的塑料瓶,用手指堵住小孔,再装进一定量的水.当瓶子静止时,只要松开手指,水就会从小孔流出.然后当我们让塑料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运动过程中,水却未从小孔喷出,这是为什么呢?笔者通过这一简单的课堂实验,充分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然后要求课堂上的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思考这样一个现象产生的原理是什么,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让部分小组成员重复这一实验.最后,教师再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给出一个讨论出的答案,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学生给出的答案有所欠缺,也不能够直接给予否认的态度,而是要通过适当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以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3.3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系统整理细碎知识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着其知识体系较为庞大,其细碎零散的知识点也较多,学生记忆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高中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地利用案例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在讲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用这一环节时,可以利用受力分析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多种运动状态.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点电荷电场中,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做怎样的运动?在匀强磁场中,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做怎样的运动?如果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又应当做怎样的运动?如果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与电场线方向相反,是否能够直接确定粒子做减速运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所学习过的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一系列运动形式,也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整理细碎地知识(如提出最后一个案例时,部分学生未能考虑到带电粒子的电荷正负),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优秀的物理知识体系,更利于学生记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物理学论文范文3

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考虑到针对物理专业的课程学时数少,但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而学生动手能力较弱,过于注重理论公式的推导等情况,整合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结构,逐步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验学时,使二者比例达到一个最合理值。删减部分陈旧知识,融入新技术的应用,以理论为基础,强调应用,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应用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2.教材与参考书目选用应符合物理师范生专业特点

全国各大高校都陆续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教材。但是每一本教材的侧重点和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选用较多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康华光主编的教材,由童诗白主编的教材以及杨拴科等主编的教材。根据物理师范生注重公式的逻辑推理的思维特点。所以选取更侧重于基本概念的讲解,逻辑性强,知识点丰富,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多,由童诗白主编的教材更加适合西部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学生。

3.核心突出内容的取舍

模拟电路就是处理模拟电压和电流的电路,而由于现实生活中大多信号较为微弱的模拟信号,所以要进行信号的放大,这也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核心部分。所以本课程的核心内容自然非放大电路莫属。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相关器件的供电电源很多为直流电源,所以必然需要一种将电厂的交流电转为直流的电路,此电路就是直流稳压电源。由此可知,主讲内容就是放大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尤其是放大电路部分。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目的。比如在讲授“反馈”概念时,我们可以运用类比教学法。教师可以以常见的冷暖空调的温度调节过程为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只有善于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

2.充分利用仿真软件

因为师范生最在意教学形式,如果仅仅在课堂平白地传授复杂的模拟电路理论知识,枯燥的形式会让师范生认为理论与实际相差太远,进而对电子类课程失去兴趣。所以在讲授理论课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虚拟电子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随时进行电路连接、仿真和测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有助于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准备

首先在开展实验之前,在理论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们对常用电子仪器、半导体元器件、实验箱等有直观认识,并进行演示实验,以激发其兴趣。其次针对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实验指导形式。

2.模块实验

物理学论文范文4

1.大学物理选修课的现状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对选修课采取网上选课,网上选课对课程介绍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对课程认识知之甚少,盲目选课。部分学生只为了拿学分,对大学物理完全不感兴趣,导致学生“选而不修”。部分学生每节课都去,但仅仅是应付点名,人在心不在,始终处于“隐形逃课”状态中。更有甚者,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一学期下来,对其所修课程一无所知。任课教师也要面对严峻的现实。选修课一般课时较少,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其次,选课学生物理基础差距大,教师在教学深度和难度上难以把握,众口难调。选课学生的盲目、功利,对教师是更大的挑战。

2.强化过程、深化互动的教学探索

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文理交融,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但学生“选而不修”,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现状,使选修课完全丧失了意义。杜威指出学习是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杜威的观点涉及对教学的基本认识,也阐述了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2.1强化过程的教学体系

大学物理选修课不是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缩减,更不是理工科物理体系的缩影。其教学目标是力图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开拓视野,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了解物理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的贡献与影响等。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大学物理选修课可以物理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教师要对物理专题进行精挑细选,将物理基本原理和物理前沿应用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广而新。采取定性、适度定量的方法来阐述物理理论、概念和规律,强调描述清晰、宽阔的物理图像、科学观点及思维方法。这样既降低了物理学科中理论繁难的要求,又将物理理论与前沿应用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认识到物理对高新科技的基石地位,强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培养。

2.2深化互动的教学方式

互动是以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的体现。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可以促使学生投入度增加、提高对课程的兴趣、增加学习积极性。互动是相对于“一言堂”来说的。深化互动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师生对话,还应开展专题讨论课,把学生完全推上课堂第一线。互动模式迫使学生忙乎起来,集中精神,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助学的作用,努力营造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同时,深化互动对教师也是一种促进。因为互动影响教学进度、课堂秩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能促使教师对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提高教师对课程、课堂把握的能力。深化互动的结果是教学相长,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这些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3.强调过程的考核方法

3.1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程的考核。

包括课程小论文、课程心得体会、小组研讨报告等等。

3.2强调学习过程的考核

增加课堂小练习,专题一开始就把课堂小练习题目发给学生,小练习是专题相关的原理或概念,专题结束就交。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迫使学生跟着教学进度学习,提高积极性,另一方也可以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增强学生对专题的认识。增加物理问题的分组研讨。开课初就对选课学生进行分组,并对各组需研讨的与专题相关的物理问题进行安排。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结束后,将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进行探讨,并形成小组研讨报告。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来深入学习,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小组研讨又增进了同学间合作交流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团队精神等是积极有效的。撰写课程小论文。每学期提供20个左右的选题,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课程小论文的形式提交。课程小论文既是为科学研究训练做铺垫,又是为了更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课程小论文可以学习科学规范,且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科学道德等是积极有效的,还有利于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开发学生的潜力,发现他们的创造能力。

4.结语

在调研大学物理选修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对提高大学物理选修课教学质量进行积极的探索。教学中强化过程、深化互动、教学相长,把学生推到教学第一线。教师如何以课程为载体,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

作者:周密 韦建卫 胡南 王俊峰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重庆八中

第二篇:大学物理教学分析

一、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扎实性

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同时,还要积累大量的参考资料,扩大知识面,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达到既融会贯通本专业知识又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扩大知识视野的目的。

二、注重教学的计划性,认真备课

作为教师首先要全面熟悉教材,对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地位和联系要有清楚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章节学习的目的、要求、整体思路、重点、易混淆点和难点,并认真备课。备课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思路的精细设计和安排的过程,也是对教材和大纲进行加工的过程。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新概念、新问题的引入,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总结交出内容中主要关系的衔接点。另外,备课中要认真地书写教案和讲义,详细写出自己讲课的思路、灵感和体会,并不断地完善,上课前阅览几次讲义和教案,尽可能生动熟练地讲好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时刻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怎样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自主地去学习。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几分钟时间适当地去讲述物理学的结构、地位、作用、发展的过程及物理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物理学发展史,介绍物理学家在发现规律前后的历史背景、遇到的困难、采用的手段和思考的方法等。这样的讲述带来的收益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懂得认识世界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激励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心,提高他们科学研究的心理素质。例如,学生上物理绪论课讲解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时,可简要介绍伽伐尼(解剖学教授)对稳恒电流研究的贡献,让学生明白学习其他专业同样可以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与爱好。在讲解误差分析时,可介绍开普勒八弧分误差改革整个天文学的道路,说明严谨治学的重要性。在实验课中讲科学观察时,可介绍伦琴“偶然”中发现X射线的过程,阐明“偶然”之中蕴藏着“必然”的道理,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四、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方面了解教学情况。课后,可直接对学生进行访谈,请他们提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自己的讲授与学生对教学的期望之间的差距,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教学进度,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与学生沟通中,对学生要以诚相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反馈。在教学中,还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先进生与后进生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多加鼓励,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学好大学物理要注意的问题

对学生而言,与学习任何课程一样,学学物理也要牢牢抓住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包括完成作业)和考前复习这几个主要环节。为了学好大学物理这门课,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新概念、新内容的学习

大学物理的内容不是中学内容的重复或简单的扩展,而是在概念上深化、理论上提高,螺旋式上升。从教学内容和要求看,物理学习到了大学阶段确实出现了一次飞跃,或者说上了一个台阶。客观地讲,这个台阶的梯度不能算小。这就形成了物理难懂难学的现实。有许多新概念出现,如角动量、热学中的“熵”、量子化、能带等。既学习质点的运动,又研究多粒子体系。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观代替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量子理论取代了能量连续的看法。从宏观到微观、从低速到高速、从经典到近代,大学物理的内容把同学们带向一个又一个美妙而又神奇的物质世界。对一些新概念、新内容,从一开始就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足够的重视。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智慧能力的发展过程。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解决,知识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不要等问题成了堆,然后觉得物理难懂难学。

2.培养通过高等数学来思考、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中学物理是用初等数学解题,而大学物理趋向于用高等数学解题。数学不仅是一种计算工具,更是对物理现象进行抽象、概括的表现手段。在大学物理中,许多概念和规律都是用高等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用高等数学来理解和处理问题是大学物理给同学们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和基本要求。学生一定要多加练习、用心揣摩,尽快进入角色中来。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尽快予以突破并获得一定自由度的话,高等数学的应用将成为大学物理学习道路上一个最大的障碍。

3.养成自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到了大学,老师不再像中学一样监督学生的学习,老师只讲那些最重要的问题,许多内容是要求大家自学的。教师除了上课答疑与学生见面外,剩余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支配。同学们若不会统筹安排时间,认真自学,很多时间就会被白白浪费掉。大学要培养的是能够自觉地、自主地从书本和实践获取知识并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六、总结

总之,对于工科学生的学习来说,普通物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高师院校的普通物理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大学生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布玛丽亚·阿布力米提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第三篇:大学物理学教学考核研究

1制订新的考试大纲(教学大纲)

考试大纲(教学大纲)是考试内容的依据,试卷的组题应该以考试大纲为基础.根据本校分层次大学物理教学大纲,应对大学物理A、B、C、D各层次的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制订各层次的考试大纲。由于C、D类课程学时较少,调整幅度较大,因此必须精心选择考试的知识点.基本原则是:以最基本的物理原理规律为考核基本点,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兼顾热带农林、热带海洋的特色;此外,除了卷面考试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外,在A、B、C、D各层次的考试大纲应特别增设平时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例如,在A、B、C、D类中增设作为平时成绩的小论文考核的内容,又如在D类中增设“熵”的内容总结或者小论文以及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相关内容的总结或者小论文的考核(这里增加“熵”的内容,主要因为开设D类课程的专业大多是农学类专业,涉及到生物和生命等负熵系统,“熵”的概念对理解这类系统有较大的帮助);C类增设考核光度学、电磁应用内容的小论文等等(开设C类课程的部分专业涉及到光度学的概念以及电磁学的应用,例如土木建筑方面涉及照明概念;而电子工程对电磁学的应用又有要求).A、B类则增设力学应用、熵、电磁应用等方面的小论文考核,并提出A、B类大学物理教学中应适当抽取2学时的时间进行小型的学术报告会,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也是本改革的创新之一,具有一定的特色.然而,以小论文为内容的考核,在实际实行时颇有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网络很发达,如让学生撰写论文,他们很容易抄袭,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而且易带来学术不端的风气;然而,也有教师认为,即使存在抄论文的现象,但至少学生能看到不少文献,知道怎么写论文,这也能使他们增加不少知识,总比不去做好.由于这一作法,存在一些争议和困难,目前,也只在少部分的班级试行过,更好的办法还有待于在今后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2编制新的考试题库

以前,原海南大学采用的是外购的题库,而在原热带农大,则无统一的考试题库.合校以后,尽管有部分专业采用该题库,但总体上看,该题库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需要.因此,应根据新制订的考试大纲,制订一个满足A、B、C、D各层次要求的考试试题库.新设计的题库题型应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为主,并以适当的问答题为辅.考试试题的设计原则应是,既要满足各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一般要求,又要有所创新,以满足素质教育以及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必须转变思想,更加深刻地理解大学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我们认为应该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为目的,同时兼顾各类专业的实际情况.该题库应该满足各专业的最低要求,满足大学物理课程最主要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要有所创新.在题目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应注意突出具有创新性和灵活运用相关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但在A、B、C、D各个不同的层次上,其比例可以不同,可将其比例分别设定为总分的15%,10%,8%和5%,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物理课程毕竟是一门基础通识课,其学习对象是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的大一和大二的低年级学生,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大部分内容应该是一些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所考核的内容也应该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故在题库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一点.过去,出于批改试卷的方便考虑,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所占比例较高,比例一般在60%~70%左右,有时还高达80%,这样的做法弊端较大,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此,本题库设计将客观题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调整为50%~55%,将主观题(计算题)部分占总分的比例提高到45%~50%,并将计算题单题的分值稍微下调,以使其包含更多的知识点,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掌握情况.对于具有较少学时数的大学物理教学的D组卷,因为课程学时仅为48学时,为减少公式记忆上的困难,可以参考相关文献的做法,在卷面上加上公式附页.

3平时成绩由多种考核形式组成

在高校,教务部门的相关规定对于成绩的构成比较刚性(一般为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方面可以无所作为.相反,可以对平时成绩的构成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一般的教学班级,可将平时成绩的构成调整为:作业占20%、课堂问答占2%、小论文占8%.对于理科实验班的大学物理教学,可充分利用学校较具弹性的制度安排,如在考试成绩评分的组成上(期末60%+平时40%),积极探讨平时成绩的构成,如采取作业占20%、课堂问答占5%、小论文占10%、研讨会表现占5%的模式作为平时成绩的构成,使成绩评定更具科学性.在具体做法上,对于一般的教学班级,提倡其平时成绩的构成调整为:作业占20%、课堂问答占2%、小论文占8%.考虑到数量众多的同学若都写作小论文,对部分教师来说,选题和评判是很困难的,故对此不做统一的规定,而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

4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往的大学物理教学以老师讲解知识为主,采取的是教师满堂灌和学生被动听讲的方式,整个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时常枯燥无味、学生也常常听得昏昏入睡,教学效果不好.为此,我们将课堂教学改为以要点讲解、习题讨论、小型科学研讨会为主要的构成模式,同时,压缩要点讲解的时间、增加习题讨论的时间,适当加入少量的小论文报告会,争取每个学期有一次报告会.在要点讲解方面,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知识考核点,在撰写教案时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撰写学案,同时,于每节课结束时,布置课后的复习内容、作业以及下一节课的内容,以便学生预习.尽管大家对题海战术一直颇有微词,业界流行的观点是:在经过中学阶段后,大学阶段不必多做习题,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对于大学物理这样的基础课,没有一定数量的习题训练,要准确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不行的,而且,我们面对的是刚从高考过来的学生,他们似乎离开了做题就不知道怎样学习了,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布置一定量的习题和练习,但必须有所创新,而且关键的节点是在选题和具体操作上.此外,为鼓励学生课后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应将所设计题库的习题内容或者涉及到的知识点适当地向学生开放,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弥补课内学时的不足,教师还可利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技术积极开展网络答疑以及QQ群小型讨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学好物理,这种教学辅导活动将是大学物理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之,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新模式.在学生的平时学习中,除完成作业外,应根据新题库的习题内容或者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选择题库中的一部分习题,发给学生练习.以土木专业2012级大学物理C类为例,全学期共发给学生260道题(其中,力学部分78道题,振动与波23题,热学36题,静电学24题,磁学22题,光的干涉22题,光的衍射(含近代物理的小部分内容)31题),并分别在网上对该班的205位学生进行了(含理科实验班)调查。这一做法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值得坚持和推广.

5加强对卷面成绩的分析和反馈

有文献提出,对考试结果的运用是不够的,这一点我校的情况也很类似.由于教务管理上的要求,考试结果及试卷分析要在很短时间内上交,致使许多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对考试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只是简单地对成绩分布、及格率等进行了统计,也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更没有与学生一起分析出现的错误.显然,这样的做法使考试的反馈功能大大地弱化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拟采取以下做法:即在下个学期开始找时间向同学讲解试卷,另外,通过所建立的QQ学习群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反馈活动.

6总结和展望

物理学论文范文5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调动与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之所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加举例讲授的“注入式”教学,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主动性不够,个性受到压抑,其知识范围也被压缩到狭窄而单一的方向上。学生对所学知识麻木地接收,靠死记硬背掌握,难以开发学生内在潜能及创新性思维,难以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专长,必将限制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通常根据知识内容特点,注重以教师为主导的兴趣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根据演示或展示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联想、类比等方式大胆猜想假设,引导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分析探索,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初步结论,教师再从理论高度上进行详细的讲解与知识补充,揭示问题实质,最后拓展知识内容,并指导学生实践,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类以的实际问题,这些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己动脑、主动发现、探索研究的情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改变了学生以前那种:“只唯书,不质疑;只唯师,不发问;只顺藤摸瓜,不会逆向思维的弊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实现从“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加强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突出物理学研究问题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思想和方法带动知识的传授。物理思想是智慧的结晶、创新精神的体现,物理方法是成功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理学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思想,如:对称性、守恒性,对立统一性思想等等。运用对称性思想,我们理解与掌握电磁学中,电生磁,磁生电的相互关系;学习在相对论中,S参考系与S’参考系的相互转换等;运用守恒性思想分析动量,角动量,能量,电荷的定恒问题;用对立统一思想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光与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等。物理学里也包含有大量的研究方法,如模型法、类比法、归纳法等等。对于抽象和深奥的物理理论,一个好的物理模型,既直观、又形象,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便于学生理解新的理论,实现思维的创新和知识的迁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提取、建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类比法:在教学中,通过质点与刚体,动量与角动量,电与磁,干涉与衍射等的类比,有助于寻找物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共性,区别个性,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通过把抽象的和具体的类比,未知的和已知的类比,不仅使难点化解,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辐射式思维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归纳法用的就更多,比如在静电场中,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归纳方法,由点电荷入手,拓展至带电直线,带电圆环,再到带电平面,一般的带电体等等。应该说,物理思想帮助我们从更高的高度,更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物理方法为我们指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思想和方法带动知识的传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分析问题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才能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突出能力、素质培养

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知识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只是掌握知识是不够的,而应当善于使知识内化为能力,使知识得到消化、吸收与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要避免“高分低能”“有才无德”“高学历、低素质”等问题。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传授,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师应注意挖掘物理学史中素质教育的资源和素材,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真、善、美”。物理学既是科学也是文化,物理学不仅有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功能而且有社会教育和传播思想文化功能。物理学是“求真”的,一切严肃而认真的物理学家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则;物理学是“至善”的,物理学致力于为人类服务把人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创造财富;物理学是“美”的,物理原理的简单美、对称美、结构美、和谐统一美、物理学家们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人格之美等等。

4体现时代感与前沿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跟踪物理学发展动态,把前沿知识内容“普物化”,把新理论、新技术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教学。物理学是开放的学科,发展的学科,教学内容中要适当增加和充实21世纪以来的最新的物理思想与物理知识以及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比如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混沌、熵与信息、超导、激光三维成像制导、偏振光导航”等等近、现代物理学新知识、新概念,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等等,体现物理学的时代感与前沿性。

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这一教学理念是由于物理学本身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联系实际,把物理知识与工程技术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物理知识不是抽象乏味的,而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并且使学生对物理学增加亲近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讲日常生活中的电晕现象、电磁炉、立体电影等;工程技术中的静电除尘、测速仪、扫描隧穿显微镜;国防军事上的激光武器、电磁炮、陀螺仪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学以致用的思想。

6结语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中将知识、思想、方法和能力有机地联系起来,以物理原理、概念知识为基本,以对称性、守恒性、对立统一性等思想为灵魂,以模型法、对比法等方法为桥梁,以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再结合物理学发展史的素质教育,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孙红辉 徐军 沈晓芳 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物理室

第二篇: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

1.概念图的概述

概念图是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结构化地描述两个或者多个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这里所谓的关系,包括概念之间可能有的学科逻辑关系、心理层级关系或者它们之间的某些意义联系。概念图研究源于早起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最早提出时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Novak教授等人提出的。当时人们对于儿童能否理解诸如能量、细胞和进化等抽象概念时,产生了争论。Novak教授等人认为这取决于儿童在学校教学中获得的相关概念的质量和数量,而且他们通过实验证实一些低年级儿童可以独立画出概念图,并解释所画图的含义。Novak教授等人首次提出概念图的概念并运用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此以后,在西方国家概念图已被广泛用作教与学的有效工具。概念图是由概念、概念间的连线及连接语、概念的例子组成的一个知识结构网络,反映了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体现了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更具体地说,概念图包括六个部分:概念、分支、水平层次、同一分支下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不同分支下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

2.概念图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前认知的判定

学生在开始学习某个物理知识之前,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这些理解和认识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学习积累而获得的,这就是前认知。前认知是经验性的,是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实验验证,是肤浅的、缺乏科学根据的,因而往往是片面的、错误的,与科学认知不尽一致,甚至是相悖的。前认知一经形成,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它对建立真正的物理科学认知有一定的冲突和影响。例如,根据中学的知识可知,一个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其加速度应该为零。但由于速度是个矢量,其方向发生变化,同样可以产生加速度,而且称之为法向加速度。为了克服这种错误的认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入认知冲突,揭示新知识与原认知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前认知的片面性,局限性。概念图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揭示学生的前认知的错误。

2.2促进知识的整合

已有学者研究发现,画概念图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通过画出概念图可以使得学生联想某一概念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及组合关系的概念,找到某概念和其他概念间相似或者相同点,将整个的知识体系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框架。例如,学习完成力学部分时,教师辅导学生绘制出概念图。根据该概念图的框架,学生可以将力学部分进行很好的整合。对于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有重要的作用。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对于后期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3高级思维的培养

学生要想绘制出某部分知识的概念图,要求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必须非常熟练。必须清楚地知道哪些概念是已有概念、哪些概念之间是有联系的。概念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哪些概念之间有相似的地方,这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属于高级思维。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者自己的深入理解才能成为具有构建性的、灵活性的、个人化的高级知识。绘制概念图实际上就包括资料整理,知识的整合,形成关于某主题的已有知识图。可见,绘制概念图实际上为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例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绘制的电磁场概念图。绘制这部分概念时,必须对电场和磁场的内容很熟悉,而且要联想电场和磁场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4备考知识的整理

现代大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掌握不够扎实。平时也不注意总结,等到期末考试时,很是着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让学生以理解的方式复习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学生通过建立概念图可以使得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并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在考试备考时,能够顺利画出概念图,学生就可以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而且比较系统。

3.总结

概念图作为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工具,对于知识的整合、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工科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务必要学好的课程,概念图可以为工科大学生学习工科大学物理,提供一个很好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谢亮 张进治 铁小匀 安艳伟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

第三篇: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一、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

在课程体系上,过于注重教学的系统性、严密性、逻辑性,课程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从初中物理开始,经高中到大学物理,内容安排都是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这个体系,难免给人以老面孔的感觉,缺乏知识的跳跃性。

(二)教学方式死板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仍惯于把知识组织的井井有序,对课程内容的每个细节作详尽的解说。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养成了读死书的习惯,物理学也变成了在公式内打滚的学科,学生感受不到物理学中的对称守恒美、物理公式的简洁美以及物理现象的奇异美,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三)考核体系单一

长期以来,我们虽然一直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仍然采取闭卷考核这一方式。这样的考核过分的注重书本理论知识,不能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忽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的物理规律和现象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的,自然界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解释和解决都离不开物理学。学生只有通过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对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一)课程体系多元化、层次化

在制定课程体系时,要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学生的文化知识现状、学习习惯和特点,围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不断摸索出符合物理教学规律和符合学生实际状况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同时要涉及一些最新的物理科研成果,使学生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巨大影响。从而展开自然、融洽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展现问题,这种课程体系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课程对学科和专业的帮助作用。

(二)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要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模具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教师再以问题驱动等方式为手段,让学生进行自主式、合作式、问题探究式的学习,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打破传统的“应试”考核方式

要打破一味追求高分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建立多路径的考核体系,如:单元检测、书写小论文、新想法、自主设计实验、专题讨论等多种考核方式,让大学物理回归来自实践用于实践的本质,让学生体验到素质教育就在自己身边。

(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学物理实验在学生学习物理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验课中,要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能以怕损坏仪器为理由而拒绝学生使用实验仪器,这样做就抑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挥。要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共同探讨实验中的得与失、正确与失误。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大学物理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物理知识,而且得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敏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保护他们探究创新的欲望,使得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物理学论文范文6

1.1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针对专业性不强

大学物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人们更多地强调它的基础性、系统性,重视概念、原理、定律推导和数学公式的表达,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内容的不同需求。从而导致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同一个授课计划。大部分地方院校大学物理内容以经典物理为主,近现代物理内容所占比例较少,有的院校甚至不讲近代物理。而实际上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支柱的近现代物理是现代科技的先导。大部分大学生以后将在高新技术领域工作,肩负着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重任,他们不能不学习近现代物理的内容。教学内容没有和学生的专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来选择、组织传统物理教学内容,导致物理教学与时展、科技进步脱节。这种对各专业和学科不加区分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大学物理与自身专业的密切联系,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教学内容宽泛

大多数院校的培养计划不断增加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学时,压缩大学物理的学时。而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不变,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新知识。并且不同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课时都一样,这样就造成了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教师往往挑拣考试的内容讲,只重视物理结论定律,很难对知识点的应用进行详细地展开和深入地剖析。因此,如何利用最少的课时,讲解更多的对学生专业有帮助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处理好本学科知识与后续专业课知识衔接等问题,对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3考评方式单一

绝大部分普通院校对大学物理学的考核手段非常单一,就是简单地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80%),出勤率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为辅的考核方式。大多数院校都是进行统考统评,老师上课时为了应付考试对一些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但又不考试的内容不敢深入讲,学生也是处于考试压力之下被动学习。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反应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大多数期末考试题一般都是填空、选择和计算题,其中计算题占分较重,这种考核方式最终把学生导向用记概念公式、背定理定律的学习方式来学学物理课程。另外,有的院校甚至还规定了期末考试及格率的底线,如果及格率低于所规定的低线,学校将问责任课教师,所以教师为了提高及格率尽可能的降低考试要求,甚至于出现老师给学生划重点,学生背试卷考试的不良现象。

2分专业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必要性

洛阳理工学院是一所新建的理工本科院校,几乎所有理工科专业都开设大学物理课程,所有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专业都严格按照大学物理的框架体系,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物理基础参差不齐,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学的内容需求差异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各个专业不加区分地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与自身专业的联系体会不深,无法激起学习兴趣。因此,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加大专业的针对性,使大学物理更好地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实行按专业分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将结合不同的专业特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结合不同专业特色修改完善教学大纲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就业方向也不尽相 同。他们对大学物理的需求肯定不一样。而且不同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专业服务定位,也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比如洛阳理工学院服务面向定位就是“立足洛阳,面向河南,服务地方,服务行业”。该校的特色专业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等。根据这些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可以将这些专业根据对大学物理需求的高低分成三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归为一类,这一类对大学物理要求比较高,后继专业课的学习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且物理学所培养的思维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也非常重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各部分内容讲解比较详细,教学学时应不少于128学时。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提高他们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分为一类,教学学时可以控制在96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特点,可以减少相应的内容,对与学生专业结合紧密、学生需要的物理学内容要有所侧重,并加强近代物理及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有了侧重点,可以使他们体会大学物理课程与自身专业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础。对于大学物理要求不高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可以开设64学时。在教学中加强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侧重物理规律内在的联系性、物理体系的严密性,侧重对物理现象的描述而弱化具体解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2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授课计划

任课教师在制订授课计划时,应与所教专业学科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详细了解所教学科专业后续课程及学生在以后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为各专业订制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大学物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充分扩展到学生求学和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将一些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学物理的作用,从而培养他们学学物理的兴趣。现实中大学物理课时开设不足,可以在在开设大学物理课程时根据不同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土木工程和机械类等专业,他们对力学要求比较高,对热学、光学和电磁学要求就相对低一些。任课老师在讲授时就应该侧重力学部分,尤其是刚体力学,对光学、电磁学的知识可以少讲。而对于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等专业,他们对电磁学、光学要求比较高。任课老师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就应该侧重电磁学、光学部分,还要将近代物理知识,尤其是半导体物理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些专业需求比较低的力学和热学部分可以少讲。对于材料类专业,这部分专业的学生对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要求比较高,对质点运动和动力学要求就相对低一些。老师在讲授时就应该侧重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部分。此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压缩经典物理教学内容,增加近代物理的知识传授,精简与中学物理相同的内容并加深与现代科技、现代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这样即可以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

3.3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大学物理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技术以及今后知识更新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所以对于大学物理的考核,可以改变以往的重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甚至可以把大学物理课改成考查课来进行考核,而不是全校统一进行考试。考核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但平时成绩不能只看学生出勤情况,还要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分析解决工程应用中的与物理相关的问题考虑在内,使平时成绩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起到督促作用。根据以上制定的三类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授课计划分专业进行考核:对大学物理要求比较高,后继专业课的学习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的材料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而对于大学物理要求不高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可以采用考查的考核方式。虽然是考查课,但同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可以考虑让学生设计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论文,或者利用所学大学物理知识解释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一些物理现象。这样既可以把大学物理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学们也会从内心觉得学学物理对自己有很大帮助。

4结束语

物理学论文范文7

1大学物理仿真实验的优越性

1.1投资较少,占用场地小,相对灵活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人均仪器设备占有量降低及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增加实验仪器及实验场地无疑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增大了各高校的经济压力。仿真实验相对来说投资及后续追加投资都较少,且占用场地较小,较之实物实验相对灵活,便于实验课的安排与调整。

1.2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安全性高

实物仪器在长期使用后由于元器件等的磨损老化等造成了测量误差偏大,准确度及精确度下降,维修及校准的次数和投入都要增大,且仪器的运行受外部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等)的影响较大,自身稳定性降低。仿真实验则不受上述外部因素的影响,实验在程序设计者预先设定的理想状况下进行,可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避免了实物仪器因操作不当或失误造成实验失败给学生带来的挫折感。且投入资金利用周期较长,软硬件的维护费用也较低。仿真实验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完全避免了实验自身危险性(如放射、辐射、激光、强磁场等)及实验出现意外(爆炸、爆裂、泄漏、触电等)给人带来的伤害。相比实物实验中实验品的消耗及产生的实验垃圾,仿真实验真可谓是“绿色环保”实验。

1.3利用网络平台,搭建虚拟实验室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可以很好地利用校园网这一网络平台,创建虚拟实验室(即网络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登录校园网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仿真实验操作,打破了传统实验室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不利影响。教师可利用利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虚拟实验室以及远程网络教学形成多维、多层次的大学物理实验立体教学模式。

1.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仿真物理实验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形象直观、自然逼真、内容丰富的实验环境,实验内容设计上采取了flash和三维立体动画技术———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自然有序,辅以声音、图像、动画等极强的表现力来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学习。学生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学习仪器及原理,便于学生的预习,有助于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悉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大学物理仿真实验的局限性

2.1仿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物实验。

尽管仿真实验具有极高的“仿真度”,但它仍然无法完全代替实物实验。仿真实验无法模拟出实验者在实物实验中所能体会到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的实际感官体验。

2.2仿真实验是理想化的实验

仿真实验的内容较死板,大都是实验现象的复现,是在理想化的实验环境下得出的理想化的实验结果。在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的情况下,人人都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并且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实际上这些都是程序设计者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的再现,不利于实验者在实物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3仿真实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仿真实验中,所有过程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所做的工作就是动动鼠标,这样将会淡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必须按照程序设计者预先设定的步骤和程序来完成实验,而不能有自己特有的思路和想法,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在设置相同实验参数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完全相同,将会挫伤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降低实验和学习的兴趣。

2.4仿真实验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仿真实验中,学生面对的是电脑,更多的进行的是“人机对话”,降低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教师的操作指导作用受到限制,教学艺术无从谈起,淡化了师生间的直接沟通,学生的课堂反应难以反馈,“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不足。

3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的有效统一

3.1正确看待仿真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物实验为核心,仿真实验教学只能是实物实验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3。将物理实物实验与仿真实验有效合理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2仿真实验的开展要防止走极端,注意“度”的把握

仿真实验实验教学的实施要防止走两个极端,即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仿真实验。对于定性观察实验现象及规律的实验,可采用仿真实验教学。对于操作性较强,需要定量测量计算结果的实验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实验。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的安排要有一定的比例,注意好“度”的把握。

3.3仿真实验的“仿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仿真实验的局限性是由它的“仿真度”决定的,因此要减小其局限性就要进一步提高“仿真度”,使仿真实验更加逼真,更加贴近实物实验,这就给软件开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未来仿真实验开发的思路

在未来的仿真实验设计中,要以单个的实验仪器(如示波器、干涉仪等)为对象建模,单独封装,有独立的操作接口,建立广泛的仪器设备模块库。实验者可以利用这些仪器设备模块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在仿真环境下能够集成为自主的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束语仿真实验的出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也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更大的选择空间。但是我们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认清仿真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实物实验为主体的思路不能变,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相辅相成,有效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

作者:王艳文 王海英 单位:新乡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第二篇: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方案

1模块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大学物理实验是我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第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第一次有机会将数学和物理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自然界的真实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体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同时,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2014年我校两次对大学物理实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实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这也为进一步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以及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作用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思想中的作用,笔者根据我校专业特色,从划分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和改进考核方法两个方面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育模式。研究结果不仅可以适应我校转型发展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充分发挥大学物理实验在理工科专业中的作用,而且将会在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及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课程体系的模块划分

为了利用有限的课时完成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划分不同的模块是实行模块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模块的划分不应该是对课程体系的简单压缩和组合,而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我校大学物理实验主要满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以及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的校内实践性教学需要;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面向部分文科类专业开设部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物理实验室主要由力学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和热实验室四个基础实验室组成,为全校理工科学生提供大学物理实验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依据《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我们提出模块化设置方案。共设置五个基础模块,即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模块以及近代物理模块。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和要求设置各个单元的内容和难度,以利于适应专业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五个实验模块中,我们将大学物理实验也相应划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基础必修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第二个层次为专业必修和选修模块(提高和拓展),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来设置。该层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方法,通过直观的实验过程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理论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以及实验设备现状,设置了不同专业相应的模块化方案,其中标识为A的实验对应于第一层次的可选项目;标识为B的实验对应于第二层次的可选项目。为了保证模块化设置与不同专业之间的紧密衔接,对于不同的专业应充分注意各个模块与专业特点之间的关系,宜按照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原则合理安排。对第一个层次的内容,根据专业情况和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以下模块化安排原则。首先,对于电气、电信和电子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以及后续课程的要求,应重点突出电学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与电学相关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操作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建立直观的物理图像,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同时选做少量波动光学以及近代物理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波动方程的意义和近代物理的特点。其次,对于机械和土木工程专业,应重点强调力学部分的内容。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力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并能通过实际测量过程理解动力学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工程力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对于化学、化工、数学及其它专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突出热力学、电磁学以及量子力学等部分的内容。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模块,可以在内容和结构上做灵活调整,在保证基础理论体系的前提下,突出重点,适当且合理地精简和组织模块体系。完成第一层次模块化教学内容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适应专业要求的大学物理实验能力。第二层次的模块化教学设置一定数量具有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如力学模块中的单摆、拍频实验,热学模块中的比热容测量、热传导实验,电磁学模块中静电场描绘,光学模块中的衍射光强分布、偏振特性研究,近代物理学中的弗兰克—赫兹实验、燃料电池热性实验等,可以利用传感器和微机辅助进行实验。利用微机进行在线测量,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还可以通过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和准确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模块化教学的效果,在每个模块都应该明确该单元的知识要点和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并指出该单元与后续专业课程以及工程实践或未来发展的关系。这样能使学生明确每一单元的学习目的,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把握知识重点,合理选择实验项目。

3优化考核模式

合理设置了模块化教学的内容之后,为了检查和保证教学效果,应采取相应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手段。在考核模式上,可以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手段。由于模块化体系在每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上目标比较明确,且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自主学习的需要,使得学生对学习目的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学生可以根据每个模块的具体要求及时反馈和评价自己是否完成相应的要求,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完善实验过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分析和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提问和指导、实验方案设计完善程度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及处理结果、虚拟试验以及网络平台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评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结果可以真正起到利用考核引导、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检查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主要依靠实验报告评定教学效果的弊端。

4结语

结合我校理工科各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设置方案。在模块化设置即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采用两层次、六个模块方案,从基础和拓展两个方面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技巧;结合模块化教学方法提出了灵活、多方位的考核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董新平 王红玲 闫润瑛 王安梅 单位: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一、对某重点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研

为了调查当前一些工科大学生的实验能力情况,了解实验思想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被师生重视与否的现状,笔者设计了15个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每个题目都给出固定的选项,让调查对象选择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答案。

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某工科大学2013级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地质学、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理工科9个专业共350名学生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于2014年11月做了此次问卷调查。

2.调查过程。

为了保证本次问卷调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笔者在大规模调查前进行了试验性调查,在该工科大学12级本科学生中邀请1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在预调查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调查问卷的设置是否妥当,如有不完善地方可以进行调整。参与调查的10名学生都在20分钟内按要求做完了问卷调查,说明该问卷内容设置相对合理,可以正式展开调查。正式调查选在13级本科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的课前展开,在各实验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和帮助下,共计发放问卷360份(加预调查的10份),回收352份,经过问卷中测谎题的设置筛选出有效问卷高达348份,符合高样本数,可以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该次调查顺利完满地结束。

3.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调查问卷的15个问题进行统计并输入excel表格中进行汇总分析。物理实验是物理知识的先驱,物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实验手段等是其他学科实验的基础。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科学素养、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等科学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本应该是工科生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然而在调查问卷中,48.8%的学生并不是很喜欢实验课,甚至有78.2%的学生反映当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值得欣慰的是,50%以上的学生认为实验中的物理思想方法同物理知识一样重要,问卷第6题中,只有13.5%的教师会重点介绍实验设计思想,12.3%的教师会重点介绍实验方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大学物理实验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实践课程,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按实验教材给出的步骤测量出数据,实验结束后完成实验报告,让学生学会操作实验就算达到教学目标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将近54%的同学对做过实验中的仪器和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描述或图示,在实验课上,只有10.6%的同学肯定自己能理想地操作实验,20.4%的同学比较善于做好实验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在实验中遇到故障只有11.2%的学生能自己独立解决,对实验中经常涉及的模拟法、补偿法等基本研究方法,只有24%的同学比较熟悉,能熟练使用列表法、作图法等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同学只有6.6%。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并没有切实达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目标。结合此次调查结果,笔者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得出以下结论: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方面重视不够,在物理实验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讲解实验时,都是对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进行着重介绍,而忽视了实验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宝贵的物理思想。学生关心的也仅仅是测量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基本不去思考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只知道按教材步骤做,不理解也不去探究这样做的原因,导致在做完一系列的大学物理实验课后,学生不仅出现对基本的实验方法完全不知,还有实验兴趣下降、个人动手操作能力也没有提高的尴尬现象。更别提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丰富内涵、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了。这种忽略物理实验思想方法的教学理念割裂了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为思想才是每一个具体实验的灵魂,只有掌握了灵魂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笔者大量查阅资料几乎没有见到有大量涉及实验思想方法教学的物理实验教材,足以证明当前教育界对实验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由此可见,当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育改革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应是如何加强实验思想方法教学,引导学生注重实验研究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成才从而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步入一个新的辉煌。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着重探讨实验思想方法的教学,把握大学物理实验的精髓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卓越工程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重视实验思想方法教学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

重视实验物理思想方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很大作用,回顾物理学史,从古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科学前辈们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成果。纵观历史,有哪一项重大的科学创新不是和科学思想的应用与发展有关?在物理学史上,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得益于他造诣颇深的数学思维,卢瑟福基于自己灵活的类比思维提出原子的“行星式模型”,伦琴发现X射线的最大助力是她的直觉和灵感,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得益于理想化思维方法等。在物理学的发展长河中,几乎每一个物理实验的诞生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历史上一些重大的物理实验所蕴含的丰富物理思想。在实验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物理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考过程以及物理学家所散发的科学精神,物理学家们在团体合作、思维的发散基础上完满解决科学难题的事例给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榜样。物理实验的思想方法方法不但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适用于其他科研探究。在物理实验操作中经常会应用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等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更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所不能缺少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创新教育,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所以说学习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有更加长远的意义,远比仅仅学习实验的操作步骤受益深远。例如,实验方法中的控制变量法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转换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替代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模拟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将会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事业和生活,不管他们将踏入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即便是忘记了具体的物理实验,但掌握的物理思想方法可以指导他们作为社会人,应用他们已经内化了的物理思想方法形成善于分析、归纳、分类、综合等的工作思维,从而思考并解决问题。可以说实验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他们在汲取科学研究中最高层次层、最有迁移价值的财富。对于教师来说,重视实验思想方法的教学也有利于他们的创新发明,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出实验中典型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对实验的程序和设备进行探究,如果能有所突破并应用到教学中,也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物理实验思想方法凝聚了物理学家们的巧妙构思,是他们创新智慧的结晶。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可以在教材中突出物理实验思想方法的介绍及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思想方法,尤其是一些典型的方法要着重讲授,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探讨该实验思想方法的合理性。比如测量金属材料杨氏模量的实验要让学生掌握光杠杆镜尺法;分光计实验中让学生掌握自准直法;电位差计实验中要让学生知道补偿法的应用等。教师还可以从实验的目的和现有条件出发,指引学生探索实验思想方法,从具体要求出发,探究哪种方法最适用,在“探究、实践、交流”的实验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出符合时展要求的创造型人才。

作者:梅忠义 宋丽影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第四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对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课教学进行整合同步,改变理论与实验割裂的现状

目前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两门独立课程,往往是同时开设的,造成很多实验在做的时候,实验原理在理论上还没有学习,极大影响实验效果。应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调整大学物理实验项目顺序,让大物实验在该实验涉及的理论讲授后一周内进行,使学生通过实验及时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同时用学习的理论解释实验现象,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建议本着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大学物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安排,可能的话将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课整合成一门课,实验作为整个课程一个不可割裂的部分看待(就像其他课程一样),有利于任课教师整体考虑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二、对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实验管理方式、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1.实验内容改革

目前大学物理实验项目较多,而学时一再压缩,要想都做不现实。那么哪些实验该做,哪些实验选做甚至不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对大学物理实验进行取舍。如对机械工程专业来说,力学类实验最有用,应该都做,而像弗兰克-赫兹实验就没必要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力学类很多实验如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就没必要做,而弗兰克-赫兹实验应该做。还有些实验,如长度测量和误差处理,应该所有专业都应该做,因为基本测量方法和误差处理所有专业都会涉及,也是所有实验的基础。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分成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必做实验是与本专业后续课程密切相关的,所以必须做,而选做实验是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性地做。具体是机械类专业力学类实验全做,部分光学实验如牛顿环测厚必做,电学和热学部分实验选做;而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学和光学实验全做,力学和热学部分实验选做等,总之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应充分征求各专业的专业课老师的意见,利用好有限的大学物理实验学时,以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应注重与最新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的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2.实验管理方式改革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有规范化教学和开放式教学两种模式。规范化教学是由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内完成既定实验项目;而开放式教学是将实验全部摆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预约时间选择实验项目到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师只在实验室值班和答疑。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人力物力的原因采用规范化教学;少数条件好的学校采用开放式教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两种模式的单一采用已不能适应需要,应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学生初学这门课的时候采用规范化教学,通过几次规范化实验课,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与处理数据技巧,使其初步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然后将部分实验开放,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做。如电学实验,先采用规范化教学法,让学生熟悉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仪器的用法,掌握基本技能,再采用开放式教学,将惠斯通电桥的应用、电表改装及校准等实验需要的仪器摆出,由学生选做。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挑选仪器。这样学生既受到规范化工程训练,又提高学生物理学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专业实验奠定扎实基础。建议有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学生在网上根据每学期实验设置情况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同时允许学生退选和补选实验,给学生一定的回旋余地。学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实验成绩,通过网络社区与老师讨论,这种“交互式”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3.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

大学物理实验要重视演示实验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实际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物理现象,演示实验能增强理论讲授的说服力。而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高科技含量较高的演示实验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具有重要意义。对一些不易实物演示的,则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如微观的、宏观的、极慢的、极快的物理过程采用计算机进行逼真模拟,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透彻理解物理本质。建议教师自制一些演示实验的工具,学校投入一定经费购置一些演示仪器,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使用。大学物理实验同样重视仿真实验,如用有关软件模拟电场线,磁力线的分布,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获得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部分大学物理实验还可考虑与专业实验对接,如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可以考虑和理论力学或者机械原理的有关专业实验对接,以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目的。实验数据处理和作图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重要环节。部分实验数据繁杂,计算量大,手工绘图粗糙,处理结果偏差较大,使学生花大量时间用于数据计算而忽视实验本身的物理内涵,本末倒置,因此建议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相关软件,如Excel、Matlab或Origin用于数据处理和绘图。

4.在实验中引进物理学史教育

注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可以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实验时,介绍一下该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最初思路方法、做该实验的第一个科学家,道出相关理论的源流、发展、验证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使下面的讲解变得容易,实验效果无疑非常好。同时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将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 面,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所以,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贯穿安全教育和爱护设备教育

1.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这一点在电学实验中尤为突出。特别做交流电实验的时候,有同学图省事改动线路时不切断电源,带电操作,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极易产生人身伤害。建议大物实验时,把实验安全问题放在首要地位,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告诫学生按照实验规程操作。还有些同学纪律散漫,在实验过程中打打闹闹,很容易跌倒,地上有开关,弄不好碰破了头会导致人身伤害,所以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要贯穿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爱护实验设备、爱护公物的意识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实验设备不爱惜,如电学实验中,个别人不按要求,将电压一个劲儿往上调,导致白炽灯烧掉了,还有个别同学野蛮操作,特别对示波器的探头线,经常硬拉强拽,造成不必要损坏。对导线的插拔有时不按照要求捏住根部进行,而是强拉线身,导致很多导线看似是好的,实际上已经不导通了。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对学生展开爱护实验设备教育,在给学生演示示波器探头线和导线插拔的正确方法时,严肃实验室纪律和操作规程,让他们明白只能将电压调到实验指导书允许的上限就不能再上调了,另外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现在实验室的好多设备不能用,有那么多故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师兄师姐们过去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这样不爱惜设备,导致现在很多实验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如果我们继续不爱惜实验设备,那我们的师弟师妹们以后做这些实验的时候不是情况更糟吗?很多同学都表示一定要爱惜设备,不能给师弟师妹们留下烂摊子。经过几次实验时的安全教育和爱护设备教育过后,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操作设备温柔多了,在做光学实验的时候,都知道不能用手捏透镜,收到良好效果。

四、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和育人功能

1.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组织性、纪律性、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很差,协作能力很差,实验前不预习,实验过程中毫无头绪,大声喧哗,实验课迟到缺勤现象严重。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班干部和部分同学了解到班上哪些同学学习比较认真,态度比较端正,指定他们担任各个小组的组长,让他们在实验前督促同组人提前预习,来实验室时互相提醒不迟到,实验后及时写实验报告。另外指定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轮流演示实验,具体措施是自己主动报名加其他同学民主推荐,排定每次实验演示的同学,这些同学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吃透实验精神,有什么问题在实验前事先和我沟通,并且提前将实验预做一下,总结出现的问题并准备解决预案。正式上实验课的时候,让这个同学演示给其他同学看,我在旁边讲解,提醒大家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现象和解决办法,在确认同学们都弄明白的情况下,让他们2~3人一组分组实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他们及时举手向我提问,我及时帮他们观察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找出症结,并最终顺利完成实验。

2.规范性实验报告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

实验报告是对一项实验工作做出规范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并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撰写完整规范的物理实验报告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工科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大二学生居然不知道完整的实验报告怎么写,这些学生的实验报告往往是将测得的实验数据一罗列,就没下文了:没有分析,没有结论,没有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以“怎样写实验报告”为题在实验前给每个小组都详细讲解一遍:应该如何写,包括哪几个部分,要注意哪些东西,然后结合部分实验报告进行点评。并且提醒同学们实验报告是一种应用文写作,以后工作中,还可能有类似报告要写,虽然有所差别,但大同小异,套路是一样的,今天写实验报告,将来在工程技术工作实践中就可能要写研究报告、工程技术报告,所以同学们要高度重视它,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经过几次大学物理实验,学生的实验水平明显提高,一般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完整的数据表格也能轻松搞定,而且学生问的问题也上了档次,实验报告写得越来越认真,图表都很清楚、明显规范。很多同学都表示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弄清楚了很多概念,而且改掉了过去散漫的作风,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协作精神,团队意识明显提高,受益匪浅,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改进大学物理实验考核体系

改进实验考核方法,旨在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考核由平时成绩与课期末考试成绩两块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和实验报告撰写,期末考试成绩《大学物理实验(上)》是考核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方法的掌握,而《大学物理实验(下)》是考核实验原理,导致学生实验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数据抄袭现象严重。不少同学在大学物理实验结束后做专业课实验,连万用表都不会用。为了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建议对《大学物理实验(下)》进行实验操作考核。抽签决定考试项目并单人操作,当场评分。由于有期末单人操作考试的压力,因此学生的实验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以往只注重实验结果向注重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报告转变,态度积极认真,效果良好。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强化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80%,同时注重考查学生自学能力(预习报告,20%)、表达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20%)和操作能力(20%)。考核方式除笔试、抽签操作外,还应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方法,如学生自制实验器材的,或者改进实验方案的都可以折算成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缺做实验的学生允许补做或重做。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改革深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还会面临更新形势,还会遇到更多问题,但我相信,只要秉承一颗责任心,坚持教书的同时育好人的原则,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甚至创造条件解决,就能不断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水平,推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步。

作者:笪诚 单位:巢湖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第五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学生科学能力培养

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和现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将物理理论和物理实际相结合,因此更具实践性.由于科技发展的冲击和大学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对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也在进行着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尤其在提出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要求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但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还有待于完善.首先,实验内容还是以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偏少.由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课堂不够活跃.其次,教学方法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后,学生重复操作,或是学生按实验指导用书的指示一步步进行操作的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实验成绩的考核还是以书面呈现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为主.书面的成绩评定方式不能综合反应学生在实验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过程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基于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一种恰当的教学模式成为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在培养人才科学素养的教学宗旨指导下,探究性教学模式得到广大教学研究人员的关注,这一模式在不同学科领域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此,把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首先对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优化整合.在内容上,减少了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了探究性和综合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前给学生分好小组,针对给定的实验题目,学生制定科学探究实验的计划和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器材可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用品和器具,也可和实验室提前预约.经历这一过程,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而且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围绕着加强学生素质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标,采取每次实验前给出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进行实验准备,整个实验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做实验的方式由学生想,学生自己操作,困难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主要负责提示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采取课上讨论的方式,教师从旁引导,实验数据采用随堂处理,课上提交的方式.整个实验过程都体现出了研究性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性、合作性、研究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特色.在实验成绩考核上,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依据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式,将实验考核依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所占的权重,分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处理三个部分,部分实验提交实验报告,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提交实验论文,让学生提前了解论文的格式和撰写的过程.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精髓和快乐,使学生成为具有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创新性人才.

作者:王英 王玉玲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第六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学物理实验这个环节。物理实验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物理实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铺平道路,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成为了重中之重。最近几年,我们共同努力力求在物理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创新和改革。

(一)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的物理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内容陈旧,也不能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特长爱好开设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这样,要想塑造出适应现代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是望尘莫及的。针对这些情况,应该从现实应用和创新中提取题材,删除简单的验证性、测量性实验,增设物理概念、物理意义浓厚,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突出的实验。比如《大学物理实验》中“长度测量”是借助螺旋测微计和游标卡尺完成的测量性实验,这些最基本的仪器的使用完全不必作为一个实验单独开设,而应在完成其他逻辑性较强、物理意义鲜明的实验基础(比如“金属弹性模量的测定”)上捎带给大家介绍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即可。也可以将已开设的实验进行拓展、延伸,如“示波器”的实验可以增加声速的测量;还有些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验证物理原理的基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通过物理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引入运用计算机处理和采集数据的实验,例如普朗克常数的测定,这些实验可以让刚接触物理实验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重复的基础训练。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更快的进入深层次的实验,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努力争取在实验内容上得到更新,使实验的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得到进一步改善,让学生在受到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能接受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教育。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保证,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工作:首先,实验教学要循序渐进,从基础实验逐渐过渡到设计性实验;其次,实验教学中趣味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现象都具有趣味性,相比平时枯燥乏味走过场的实验课来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有很多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可以基于基础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可以针对论题完成相应的论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的学习是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过程。

(三)完善教学手段

现如今,多媒体的广泛使用,网络资源的源源不断。大学物理实验也要跟上媒体网络的步伐,与现时代接轨。那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如何能充分地利用这些先进的媒体技术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例如,在传统实验中,实验前的预习报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回答问题对于掌握原理和完成实验的重用性学生都很清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真正用心完成的少之又少。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给学生演示实验,利用先进的物理软件给学生做仿真实验。实验前利用这些资源预做实验;实验后通过这些资源复习实验,物理仿真实验走进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自由学习时间去重新认知、理解、复习、和领悟实验的内涵,促使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开放物理实验室

为了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也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不仅是实验管理形式上的开放,而且是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开放物理实验室是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多种层次的实验教学目标,让学生独立探索、开拓思维、突出创新、提高素质和能力,强调教学对学生的自由发挥,实验题材的选取、资料的搜集、研究方案的确定、实验过程的实施,直到最终阶段性成果的获得,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并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开放实验时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实验项目的新想法、新思路和新实验方案的出现来预约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可以让学生充分使用所有仪器自己组合,来完成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通过对原有实验的改进,新实验的开发,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管理模式的完善。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丰富的想象力,有效解决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开放式教学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是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与进展的宏观控制与正确评价,是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实现一种正向迁移。总之,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科研,服务于科研。除此之外,对活跃科技活动形式,有两点建议:1.结合实验室建设,开展科技活动。实验室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获得学科知识,而在实验室里却是实践深化的基地。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某些工作与活动。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设置科研助手。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就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到科研活动中去,这不但可以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可以实现培养特色人才的目的。开放实验室既是师生科研探讨课题的地方,又是学生的课外科技探究活动的场所,它能促使教师不断研究、更新实验教学方法,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结束语

物理学论文范文8

1.1所学内容紧扣学生专业特点

物理化学课程涉及的公式约有150个,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公式的推导和证明,能用基本公式去解决一些实际性问题.提倡学生平时自学,上课前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强调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利用高等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物理化学公式.如从卡诺循环可以推导出可逆热温商之和为零;从理想气体发生PVT变化,可以求焓变、熵变、吉布斯函数变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等参数;从肥皂可以了解润湿和乳化等概念.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事件引入学习中,与物理化学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1.2引入物理化学科学家的故事进行励志教育

在学习物理化学课程时,会涉及到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讲到相关内容时,教师会讲解他们的个人简历和趣闻逸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缓解课堂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其自身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通过了解他们的经历,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对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兴趣,对科学家产生了崇拜,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首次提出物理化学这个概念的是1901年和1909年先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化学家:荷兰的范特霍夫和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正是他们的研究促成了物理化学学科的诞生.其中范特霍夫是首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他50多岁时还经营着一家牧场,亲自送牛奶,被誉为“牧场化学家”.在讲到稀释定律时,介绍奥斯特瓦尔德的生平事迹,他出身普通家庭,求学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884年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电离假设,1888年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1909年因在催化作用、化学平衡和氨制硝酸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

2.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采用粉笔板书的方式,书写需要一定时间,导致学生接受知识量较少.而利用PPT课件,结合Flash动画,能使教学内容生动、信息量大,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物理化学课程公式多,逻辑性强,有些问题比较抽象,单纯采用多媒体呈现,导致学生思维跟不上文字显示的速度,因此不能仅用多媒体一种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际,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学生能充分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教学速度适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2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物理化学课程考核方法普遍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两大块的组合,存在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比例偏重的问题.考核方式改革前,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这种考核方式可能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期末考试前突击,因而不能起到督促学生平时学习的作用.考核方式改革后,采取平时成绩占20%,阶段考试或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的形式.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期末考试的比例,规定小于等于48学时的课程,期间加一次阶段性考试或考核;大于48学时小于等于64学时的课程,期间加两次阶段性考试或考核.虽然教师的工作量比改革前增加了,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要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就不能忽视阶段性成绩.另外,也尝试在总评成绩中增加其它一些(如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3设计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