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播红色文化的路径探讨

新时代传播红色文化的路径探讨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对新时代育人事业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有其他文化所具备的共性特征,又具备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点。红色文化涵盖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产生于中国特殊的革命环境,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增加新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路径主要有思政课教学、红色旅游、新时代大众传媒和个人志愿活动等。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1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源于20世纪中国特殊的革命环境,是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1]。红色文化包括物质、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是二者的统一。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是指带有红色特征的旧址、博物馆、文学文艺作品等;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则集中体现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红色精神,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新内涵。

2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红色文化既有文化的共性,也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包括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政治性和开放性。(1)民族性。从赢得反帝反封建斗争开始,到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再到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中华民族处于哪一阶段,红色文化都包含鲜明的民族精神。加之红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而它具备鲜明的民族性。(2)科学性。红色文化具有科学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而形成的产物,在具体内涵的选取上遵循辩证原则,因而是一种科学文化。红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囊括先进文化,又去除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文化,同时结合大量革命化的内容,从而大大增强了自身的说服力。(3)人民性。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创新发展依靠人民,它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这意味着“红色文化始终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2],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民,其物质果实和精神财富也由人民共同享有。(4)政治性。红色文化包含中国共产党的意志,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红色文化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治斗争,服务于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内涵并体现着我们党的意识形态。”[2](5)开放性。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的改变使得红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具备时代特征。红色文化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而且表现在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载体形式,二者显示出其鲜明的开放性特征。

3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路径

红色文化有其独特性,传播红色文化要从其特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实施路径,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看,新时代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路径主要有思政课教学、红色旅游、新时代大众传媒和个人志愿活动等。

3.1思政课教学

思政课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思政课教师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其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并达到预定目标。思政课教学以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1)思政课理论教学。红色文化为思政课理论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教材,思政课理论教学为红色文化提供了传播路径。红色文化本身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性特征,而通过思政课理论教学,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政治正确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利用专业教材和校内课堂环境,采取专业且适当的教学方法,创新传授红色文化的方式和教学内容。

(2)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注重在校外课堂进行。这种教学形式使红色文化极具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习环境极富感染力,帮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红色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校课堂以外传播红色文化,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基地,大力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更容易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使他们深刻感知红色文化的力量。思政课实践教学要避免单一的参观模式,要通过对红色文化进行观、唱、讲、诵等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度。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选择合适的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学校要与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红色文化的有利环境,增强学生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体验感,使学生在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中受到熏陶。围绕红色文化开展课题调研,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3)地域性红色文化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红色文化从产生伊始就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性红色文化为本地区人民群众所熟知,对学生来说有亲近感,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域性红色文化,思政课教师可按学生对本地区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在内容上进行区分,有针对性地选取并引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选取当地的事例,找准红色文化与当代实践的结合点,注意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在感同身受的氛围中领悟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3.2红色旅游

随着交通条件的便利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民众选择红色旅游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与思政课教学相比,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的受众范围更广,使人们在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时不再受特定时间、地点、身份等条件的限制。在相对真实客观的环境中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易使游客受到熏陶。从地域范围来看,红色旅游既包括单个城市或农村这样的“点”,又包括红色旅游路线这样的“面”。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寡影响红色旅游地点的选择,地点的不同使得红色旅游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1)以城市为“点”,带动红色旅游。从单个城市来看,城市旅游要把红色旅游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城市具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优势,很多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城市为人们了解红色文化提供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加之游客数量众多,因此,加入红色旅游项目将使城市旅游的内容更加多元,从而增强城市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城市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加之城市有诸多革命遗址、纪念地等红色旅游景点,二者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使人们在观光、消费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2)以乡村为“点”,助力红色旅游。从单个农村来看,乡村旅游也要把红色旅游作为重点项目之一。结合了红色文化的乡村旅游既能充实游客的脑袋,又能充实村民的口袋,因而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很多农村在革命年代所做出的贡献非常突出,有着鲜明且深厚的红色文化,在这类农村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既能传播和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又能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每个村的红色文化在具体内容方面各具特色,所以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要注重展现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利用好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资源优势,避免竞相模仿而造成“千村一面”的尴尬局面。广大农村拥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带动农村旅游,不仅能够壮大乡村红色文化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更能够调动村民、游客传播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在设计红色旅游项目时,很多农村为游客设计了“红色”服饰、“忆苦思甜”饭、红色文化民宿等项目,游客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对红色文化的感知愈加深刻。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红色旅游要“避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娱乐化、虚无化、形式化等错误倾向”[3],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设计红色旅游路线,促进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红色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的省份,要把发展重点放在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省域红色旅游路线上。省域红色旅游路线能够把在地理位置上零星散布的红色城市和红色农村联结起来,丰富红色旅游的具体内容。省域红色旅游路线串联起了众多红色旅游景区,避免了红色旅游地点的单一化,相比于单个城市和农村,更能吸引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中融入红色文化演艺、红色文创产品、红色研学培训等,大力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民族文化、绿色康养等有机融合,能够促进红色旅游的升级。总之,各省要根据本地区红色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地传播红色文化。

3.3新时代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科技进步大大加速了大众传媒更新换代,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出现,使得大众传媒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代,新型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接触外界的重要渠道,它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更有效果、更合时代节拍。除此之外,新时代大众传媒以其信息量大、限制较少、成本较低、形式喜闻乐见等特点,能够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1)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利用好多元学习平台。教师通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习平台,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趣味性。在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选取适宜的新时代大众传媒形式,从而使教学鲜活生动。(2)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在新时代,网络、自媒体和各类终端使“人”与“物”的联系更加紧密,新时代大众传媒促使线上红色旅游成为一种文化传播新形式。互联网沉浸式红色体验之旅,能够利用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带领游客重温红色场景或景点,而游客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经历”红色历史,感受近于真实、更为鲜活的红色文化,整个过程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3.4个人志愿活动

红色文化的传播不仅依赖思政课教学、红色旅游、新时代大众传媒等公共途径,普通个人同样能够做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人。个人可以做红色文化宣讲志愿者,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讲述当地的红色文化。此外,红色文物和事迹征集活动的组织开展,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参与度,引导人们主动接触红色文化,调动人们建设红色文化阵地的主动性,让人们在有意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增强保护当地红色文化的自觉性。将红色文化的传播落实到基层,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中的自发性和奉献精神。

4小结

红色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殊性。在新时代,要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就要立足时代,针对不同群体选择合适的传播手段,使其最大限度地符合人民群众的身心特点。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将会出现更多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延光.高校思政课要善用红色文化资源[J].红旗文稿,2020(20):42-44.

[2]管仕廷.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传承,2012(13):74-75,96.

[3]于敬岩.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5):32-34.

作者:姜秀 尹贵斌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