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化下乡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地位

送文化下乡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地位

摘要: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送文化下乡活动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将我国建设为文化强国,应针对当前送文化下乡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对策,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送文化下乡;农村;群众文化;作用

0前言

当前城乡差距正在进一步减小,但文化层面却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具备较多的文化产业,可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而农村的文化设施较少,难以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对此,应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开阔眼界,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并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落实。

1送文化下乡概述

送文化下乡指的是向农民群众传播文化知识所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旨在陶冶民众情操,提高文化水平,加快建设农村精神文明。送文化下乡包括为农民送报刊、图书;送电影、送春联;建设农家书屋等内容,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送文化下乡早在1938年已被提出,且1963年我国便组织了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旨在为农村送去文化知识,加强城乡文化联系。送文化下乡可以更好的鼓舞农民的劳动与政治热情,加快了社会主义农业建设速度,也促使艺术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农村,创新了思想来源。自我国正式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后,每年相关单位均会积极组织,并逐渐成为农村群众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也应将其当做惠民工程,在农村深入实施。

2送文化下乡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2.1提升乡村生活品味

文化集结了艺术、文学、语言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属于精神产品。当前,农村经济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更多农民开始追求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希望通过文学艺术陶冶自身情操,提高文化修养,提高生活品味。而送文化下乡活动可以满足农民的此种需求。比如,可以开办送戏下乡、送春联下乡、歌曲演唱等活动,为农民群众的生活增添更多乐趣。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可以有效调动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助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除此之外,先进的文化活动还可以提高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具备文化创造精神,提升自身品味[1]。

2.2促进城乡文化融合

我国农民经济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改善,但精神文化生活却明显落后于城市标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处于艰难境地,城乡差距较大。通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可以为农民带去先进的文化思想,实现城乡文化的良性融合,使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农民还可以阅读科技水平较高的图书,观看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真正将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推进至薄弱乡村,将城市的文化活动送到农民的家中。同时,表演艺术团体还可以在文化下乡活动中广泛接触本土文化,提高自身内涵,以更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除此之外,送文化下乡活动还可以促进建立乡村与城市文化的共融文化圈,实现城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3提供文化活动平台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较为落后,迫切需要建设高水平的文化传播平台,提高农民的审美情操与情感水平。而送文化下乡活动则可以为农民提供学习先进文化的平台,全面迎合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送文化下乡活动包括歌舞、戏曲、音乐等多种形式,可以使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感受政府的关心,并为城乡文化的深入交流搭建了良性平台[2]。

2.4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一方面,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使村民通过文化下乡活动学习更多先进知识,丰富自身。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素养,改变农村社会风气。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可以为乡村带来先进的文化思想,改善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方式,通过正确的观念鼓舞民众,彻底转变社会风气,实现文明处事,加快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步伐[3]。

3送文化下乡存在的问题

3.1文化政策推行脱节农户需求

分析当前我国文化政策可知,群众文化推广工作大多存在政府包办问题,农村文化服务并非真正为了农民,而是更多迎合上级检查,传播的文化信息根据政府主观价值确定,并未得到农民的认可与接受。且部分政府人员依然认为送文化下乡应采用输入文化知识的方式,并未考虑不同村庄的差异性。由于无法真正满足农户的文化需求,以致各组织虽然表面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但传播队伍一离开,农村又会恢复之前的文化状态。同时,在供给文化产品时,基层政府大多重视政绩,工作重心在于高效完成各种文化活动,如建成几个文化书屋、完成送电影下乡几场等。且村干部也将送文化下乡任务当做口号,更为重视向上级政府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无法真正为农民传递正能量知识。由此看出,压力型政策下,基层文化设施并未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新型文化模式并不适合农村的发展趋势,这便导致在不同文化基础下,城市与农村群体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差距越来越大[4]。

3.2传播媒介与文化政策执行不符

当前,公共文化资源稀缺,流失与闲置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以致农户文化需求不断扩大,但目前文化产品类型较为单一枯燥,无法满足农户真正需求。文化政策直接影响着文化发展道路。目前,政府机构对文化传播的干预程度较低,以致农村根据地缘与血缘传播文化,乡村文化以家族与乡绅为载体内生性生长。且农村文化生存空间被压缩,基础设施薄弱,农民严重缺乏追求公共文化的精神与意识。同时,文化宣传机构带有政治色彩,执行文件政治策略,无法为乡村灌输现代灵活的文化理念。改革开放之后,主要由政府部门制定不同领域的文化管理与产业政策,原有文化服务机构被调整,为农村文化发展构建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政府机构为农村推送文化时,采用自上而下模式,文化内容与实际民众生活脱钩,混沌的文化传播状态会复生农村封建迷信活动,对整体文化氛围带来负面影响。

3.3村落共同体解构与城镇冲击

特定村落记忆下的文化具备感染效应,且会大范围产生互动,在乡村文化魅力下产生村民的个人体验,这些历史记忆会构建独特的村落文化模式。作为村民群居的生存空间,村落包括个人记忆、人情记忆以及家族记忆,是农村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通过其很快形成集体共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加,村庄逐渐“空心化”,城镇化发展也打破了原有的农村文化结构,经济惯性运行也改变了乡土空间的意义,村落共同记忆开始失落,农村普遍出现文化焦虑问题。文化传播的断裂也影响了村落共同体的形成,使得农民无法主动接受农村公共文化。共同体属于各村民维系感情的纽带,村民正是通过熟人之间的口口相传,才可以形成血缘与地缘的共同体,并据此传播文化与精神。但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村民流动性增加,无法形成稳定的共同体,加之各种信息媒介的泛滥,也影响了文化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随着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较大冲击,大多村民开始外出,村落成为一个空壳,在城市奋斗的农民工也无法找到村落秩序的温暖,城市制度限制了农民工的交往范围,无法形成健康稳定的风俗习惯。且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也突破了地缘限制,农民很可能会产生不适应性[5]。

4送文化下乡的优化策略

4.1根据农民职业确定文化传播内容

农村文化传播应主要针对传统农民,聚焦留守儿童、老人以及妇女等三留人员,关注其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实际的生产与生活信息。对于个体户农民,应为其提供农业合作社与土地流转等农业政策法规;新型城镇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等发展走向;农业补贴、大病医疗、新农合等惠农政策;种子选择、劳动力供需、农产品销售等生产销售策略;务工信息、就业培训、创业方法等农民工就业等综合信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结合文化传播与信息传播,根基农民的职业定位与身份诉求确定传播主体,并利用多媒体媒介提高文化传播效率。地方政府应根据各村文化特点,指派专门的驻村干部,深入田间为农民实践讲解种植知识。同时,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民的职业身份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开始由传统产业中分流出来,转向非农化的职业农民,包括服务型、生产型、经营型三种类型,对生产技能知识具备特殊要求。对此,应为职业农民传播实用性的技能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在实现现代化种植的基础上,满足公共信息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合理安排送文化下乡时间,依然生活在村落中的农民常年耕作,农忙季节更是没有时间。此时应利用农民的闲暇时间传播文化,尤其是在传统节日中举办文化活动。或者可以在各地的民俗文化节注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引导志愿者深入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民俗文化注入发展活力[6]。

4.2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介发生了较大改变,文化载体开始由有型模式转变为无形网络运输模式,尤其自媒体平台为文化成功下乡提供了广阔平台,第二代、第三代青年农民开始适应微信工作模式。对此,在送文化下乡时应结合纸质媒介与电子信息化媒介,强化微信营销力度,利用微信公众号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具备内涵的信息资讯,真正实现面对面交流,通过微博、微信的多态互动,打通更多的信息传播渠道。网络除了扩展了新型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文化信息,可以实现即时交流,共享多元文化,人类的交际范围通过数字化媒介不断扩大,快速渗入每个农户生活。由此,应在送文化下乡活动中高效引入信息技术,引导公众自主发声,提出建议,创新文化内容,以满足更多农民的精神需求。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当地特色,建设文化品牌,完善文化设施,多举措提升文化形象。比如可以在每个村落举办文化巡演活动,市博物馆与图书馆定期为农民送去展览与图书,实现千场优秀影片进入社区,真正通过各种渠道将文化送往农民身边。期间还可以以乡镇与村为重点,积极举办青少年美术节、少儿科技节等活动,将科技馆引进校园,引进村落,吸引更多群众体验科普展项,感受科技乐趣[7]。

4.3建设文化下乡服务体系

在文化下乡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以中国梦及相应政策实践为基准,结合科技、法律、卫生等工作,设立完善的运行服务体系,强化惠民行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促进城乡文化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真正促使公共文化变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手段。在文化下乡活动中,应始终秉持创新开放态度,积极吸收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符合的市场文化,立足我国农村现实情况,传播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目前农民获得文化信息的途径增加,发展出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多元媒介,信息量巨大,农民很容易陷入虚假信息的骗局中,存在安全风险。而诸多不确定的信息也会导致农民行动无法达成预期结果,比如农民已经开始走出村庄,逐渐接受开放性的文化体系,但自身获取信息能力有限,很容易接受不良信息,走上负面道路。据此,政府机构应强化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媒介信息传播服务体系,加强媒介平台自律,由根本上保证政府机构与农民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政府机构还应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有效培训,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可以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找到正确、有利的方面[8]。

4.4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作用

当前,送文化下乡的主要组织者为基层文化馆,具备组织协调作用,但依靠文化馆的力量有限,还应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文化下乡活动。比如安定区文化馆组建了专业能力较强的舞蹈队、业余剧团、小曲表演队、图书志愿服务队等,为农民送去小曲表演、广场舞等活动,专业指导村民唱小曲、跳广场舞。比如在安定当地表演了大型秦腔《许铁堂》,主要讲的是康熙年间在安定做过三年知县的许铁堂勤政爱民的故事,为农民传递了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起到了文化熏陶作用。同时,文化馆还组织志愿者开展谜语竞猜活动,邀请群众自编谜语或搜集民间谜语,在提升智力的基础上,调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志愿者还组织当地群众自发开展原创表演节目,安定人写安定事、演安定戏,通过百姓舞台调动民族的创作积极性。且还建设农家书屋,为农民提供阅读场所,通过文化下乡活动,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速度。

5结束语

作为一项利民政策,送文化下乡具备多种推广形式,可以为民众提供高水平的精神文化建设,加快群众文化的发展速度。作为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者与组织者,政府机构应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正确引导、辅助农民居民,使其了解更多先进的文化内容,助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王晓燕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