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工作中文化自信建立路径

群众文化工作中文化自信建立路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也需要随之得到重视,在讲话中指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加把劲,筑牢文化自信”。从中不难看出,树立我国文化自信,让文化自信像我国的经济一样高速发展,让我国的文化自信更具国际影响力,使民族精神得到振奋,体现民族自信与团结。本文通过对文化自信的剖析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建立文化自信的方法与路径,并以案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文化自信;路径

随着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也不可避免的伴随其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外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开始慢慢消失在全球化浪潮中。然而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续至今的国家,如何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同时,使我国文化更具国际化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促进团结就成了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作为文化工作者,需要从自身工作经验与经历出发,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建立起文化自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职工作,结合讲话精神,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共同为实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建立,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作出积极的努力。

1文化自信的概念与剖析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人类文化的产生是在人类活动与历史发展中出现的精神产物,它是历史的必然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国家和民族可以被继承、传承的传统风俗、地理、历史、文学、艺术、行为、价值观等,这样的价值能够被人们认可。而所谓自信则是对于自我的观点持乐观态度,并对其有着信念的执着,一旦有了真正的自信,就不会轻易的被改变。由此可见,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对于传承的自我文化价值的肯定与实践,并对其抱有坚定的信心与信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就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新时期、新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应是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自信。

2建立文化自信的意义

2.1对于国家战略发展有着积极的助力

“四个全面”战略发展布局是我国发展的既定方针,其基础就是要坚守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没有中断的文化,它在历史长河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也是中国人民奋斗的力量源泉,文化自信始终在悄无声息的磨砺着中国人民大气、谦和的人格与品质。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迅猛发展,外来文化对于我国的文化自信不可避免的产生着冲击与影响,同时人民的利益与思想需求也开始更为多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面对的问题与困难也就越多,而建立文化自信就能够给予我们来自内在的力量与支持,保证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能够在社会各阶层中得到认可,进而凝聚起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力量,为我国发展提供扎实的群众基础。

2.2有效推动实现民族复兴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复兴是首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被认同的文化自信,那么其民族复兴也只是没有理论依据与中心思想的空谈。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文化自信,并让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如果国家的快速发展没有文化自信的基础,其文化传统、价值观、世界观就会在冲击下产生扭曲。

2.3全面推进四个自信的发展

从“四个自信”的讲话中不难看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以四个自信为助力与依据,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且紧密联系的,但其中的根本却是文化自信,它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内在力量,是道德养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当下,我国在社会、经济上所取得的成绩已令世界侧目,同时要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就必须以文化自信作为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撑。

3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建立文化自信的方法

从本职工作上来看,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条件,就能使本职工作中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自信,同时通过优质的服务、完备的设施、丰富的活动与优秀的文化作品,有效的传播优秀文化,从而夯实文化自信的群众基础。

3.1精准调研,扎实理论基础

在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中,有着丰富多彩且活力四射的文化资源,但这些文化资源是不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却没有一个详细的理论调研,这就使得这些文化资源无法引导群众向正确的文化价值,更无法把握群众文化的内涵与核心。因此,首先应该从理论开始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完善文化工作中的调研,定准定位,有了切实可行、数据详实的理论依据,才能确保实事求是,并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与认同。

3.2将文化自信融入实际工作

详细的理论调研依据是基础,而将优秀文化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并实现出来就是前提。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建立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传播优秀文化作品与研究优秀文化理论等方面。正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践行着中华文化,并对其抱有高度的认同,才能使我们在漫长的历史中不忘初心,文化自信不但是一种认知,也具有参与性、带动性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让文化自信更持久、更坚定。比如,在文化馆开展送戏入校园的活动中,戏剧老师可以在校园里向学生介绍戏剧的起源与发展、演绎特点、戏剧服饰等,并让学生亲身演绎戏剧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需要的是参与性与带动力,带动人民群众去从戏剧中欣赏艺术,了解戏剧中的传统文化,提高参与积极性。这样一来,就有效的将文化自信融入到实际工作中,确保优秀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得到了落实,并将其影响向外拓展,影响更多的人。

3.3利用新模式做好服务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使文化能够更便捷、快速的被人民群众所获得。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广阔的地域,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文化传播的局限性得以消除。在工作中建设数字网络化已经是文化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之一,同时也丰富了建立文化自信的方法。现代数字化公共文化馆的构建基础是互联网,它能够突破地域与时空的局限,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改革,其高效率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其全覆盖的特点也显著提升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我们可以在本职工作中将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展示在网络平台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彩的文化大餐,同时推广各类文化活动,提高文化工作效率,保证文化工作质量。除此之外,还能够对一些专题文化活动在线进行辅导,从而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的艺术水平与理论知识得到有效提升。

3.4认同自身文化,感受文化魅力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统代代传承。要建立文化自信,首先就要对自身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不可否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与价值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从我国文化中去芜存菁,我们应正确的认识到这点,并将优秀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其次,文化工作者应认识并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随着新科技、新媒体的普及,我们现在可以更便捷的看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网络上、媒体中,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都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与积极的作用,文化工作者也能够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日常工作中弘扬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引导人民群众感受到优秀文化的魅力。

3.5加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国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共同和谐发展,将中国式智慧向外推广。首先要发扬我国文化自信的特点,要从跨文化、种族的眼界着手,合理辨别国内与国外的文化自信差异,将我国自古以来自信、自敬、自尊的美德与气度发扬光大,其次是使中国文化国际化,比如讲话中提出的“一带一路”、“共同价值”、“和谐文明”等,都很好的显现出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已经得到重视,三是探索创新文化自信的桥梁,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要打好人民群众基础,要结合实际与社会情况,创新传播方式,使文化自信更能为大众接受与认同。

4结论

文化是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国外各种文化浪潮、价值观念与理念互相交流、交融、冲突的条件下,建立文化自信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也开始从战略层面深刻认识到文化体系对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自信本身也是需要基础支持的只有人民群众认同了我国文化,并将其内涵有机的融入到社会各个体系之中,才能形成合力,也是社会凝聚力的体现。社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发展的需要与必然,在社会体系中,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论证哲理、研究理论、判断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与依据。我们应正视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与重要性。综上所述,文化工作者要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建立文化自信,不仅要从自身出发,先深入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自信的概念与意义,进而在本职工作中,通过自身的认识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科技新手段丰富文化资源的传播,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加以辅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有效的在工作中建立起文化自信,从基层做起,尽自己所能支持国家战略发展,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打好扎实的群众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勇,如何在群众文化工作中树立文化自信[J],《文化产业》半月刊,2019.

[2]袁海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9).

[3]刘水静,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J],学习月刊,2019(9).

[4]王蓓,论“文化自信”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要求[J],传播力研究,2019.

作者:陈英伟 单位:汕头市龙湖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