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文化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

寝室文化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学生在性别、生源地、文理科、年级和寝室文化等方面人格特质存在的差异。通过研究后发现,人格特质中的许多维度在寝室文化类型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人格;人格特质;差异性;寝室文化

一、引言

大学生是非常特殊的群体,生理上的成熟伴随着心理上的不够成熟,导致出现某些大学生道德案件,因此让人们对大学生寝室关系给予更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本文希望弄清楚在不同寝室文化下的人格特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可以通过改善寝室文化来对人格特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相关概念

(一)人格与人格特质

人格包括性格跟气质两个部分,性格就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态度与行为方式上,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与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在人格特质理论中,把人格分为由许多特质构成。本研究采用的人格维度是根据艾森克的研究所提出的维度,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对问卷的分析,对人格维度展开了详细的研究,最后通过总结与分析得出三个最基本的维度,它们是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二)寝室文化

寝室文化是在一些文化层次相当,但性格各异的大学生之间相互适应和冲突中形成的,具有相融、和谐的特点。一般说来,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内容包括:寝室精神文化、寝室物质文化和寝室行为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寝室文化将直接影响每个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人格的形成。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法,采用的是由龚耀先修订的成人版EPQ人格问卷,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从四川文理学院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中选取280人。问卷设88道题,共有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三个分量表加上一个效度量表(L),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跟效度。

四、寝室类型问卷

寝室类型问卷是根据杨芳与张路杨所写的“高校寝室文化与三型寝室建设”中提到的三种寝室类型进行划分与判定的,包括生活型、文化型、学习型三种类型。其中学习型寝室是指在寝室中以学习为主,其他娱乐活动很少;文化型寝室是指寝室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某种文艺方面的爱好,并且经常在一起交流;生活型寝室是指寝室中的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方面都很独立自主,寝室装扮得像家一样。学习型的寝室文化会提高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文化型的寝室文化对于增加每个人的特长与爱好及才能具有一定的帮助,生活型的寝室文化能够帮助寝室中的每个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研究共发出280份问卷,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64份,有效率为94.29%。

五、研究结果

由统计结果显示男生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于女生,但是差异不显著;在内-外倾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上女生得分则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在神经质上的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但无显著差异;在内-外倾维度上城市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显著;二者在神经质跟掩饰性上差异不显著。在神经质维度上理科学生得分高于文科学生得分,但是差异不显著;在内-外倾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上理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学生得分,差异显著;二者在掩饰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不同人格维度在寝室文化类型上差异显著,在神经质维度上文化型寝室得分最高;在内-外倾维度上,文化型寝室得分最高;在精神质维度上,学习型寝室得分最高;在掩饰性维度上,学习型寝室得分最高。在年级变量上,人格维度中的精神质大四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而其他维度上的差异则不显著。

六、分析与讨论

1.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人格特质的确存在差异性,并且在各种变量上的差异显著性是不同的。城市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内-外倾上的得分明显较高,说明由于出生在城市的大学生拥有比农村大学生更多的娱乐与学习生活的场所,城市的学生总体上比农村的学生性格要外向些。

2.女生内-外倾的得分又要比男生的更高,这就很能够说明女生为什么普遍比男生要活泼些,参加活动及上街的次数要多很多,并且女生更加喜欢几个人在一起,而男生则偏向于沉默一点。理科的内-外倾得分高于文科,原因或许是理科学生思考的模式与文科的不同,理科偏理性,而文科偏感性,理科学生对于科学的热衷高于文科学生。

3.文化型的寝室在内———外倾上的得分高于其他类型,可能是因为寝室中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爱好,在一起也有共同的爱好,因此经常在一起交流沟通,从而促进各自的发展。但是在各个年级上,内-外倾等分差异却不显著,说明年级对于内-外倾是几乎没有影响的。在精神质方面,理科却又高于文科,这可能与他们的学科特性有关,理科学生需要他们具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所以这方面的得分较高。学习型的寝室文化精神得分高于其他类型,应该是学习的过程中的压力所造成的,因为其他两种类型的寝室更偏向于轻松的氛围。

4.大四在精神质得分最高,或许是与即将步入社会而产生的紧张感及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在掩饰性方面,女生得分又高于男生,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女生比男生的情感世界要复杂许多,并且很难琢磨的特点。大一的学生掩饰性高的原因可能是刚升入大学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心理,随着时间,掩饰性会逐渐减弱。而在精神质方面,只有寝室文化得分差异显著。因此,综合众多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寝室文化对于人格特质的确是有影响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每个寝室形成具有意义的寝室文化是每个学校的基本任务。

七、反思与展望

1.由于资源限制的问题,只能够针对本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在样本代表性方面可能还存在某些不足。但是,在选取样本时已尽量做到随机选择,尽可能地保证样本在这一区域的代表性。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的分析,证明了人格特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性,并且发现寝室文化与人格特质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研究时由于知识及各种方面的原因对于影响人格特质的条件并没有全部考虑,只是考虑比较常见的几种。因此,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今后如果有进一步的研究应当考虑更多。

2.研究的结果虽然证明了人格特质的差异性,但是并不是在各个维度上差异都是显著的。对于人格特质的研究远远没有终点,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问题会产生。而对于寝室文化的研究就更具有意义,寝室不仅是一个学习与生活的地方,更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大学生群体比较庞大,因此寝室文化对他们产生的叠加影响也是巨大的。

3.研究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超出了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因此对于某些方面的研究并不是特别全面及具有针对性.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知识,更好地完善知识体系,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些遗留问题。

作者:崔源琳 龚雪 符果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2]曹秀军,胡雷,夏志欢.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寝室文化育人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陈新.略论高校寝室文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5).

[4]杨芳,张路杨.高校寝室文化与“三型”寝室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1(4).

[5]徐小霞,李向东.高校寝室文化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青年探索,2008(2).

[6]熊晓春,韩菁.关于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6).

[7]刘维,王慧琦.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界,2006(8).

[8]韦克平.人格特质结构模型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3).

[9]范蔚.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与人格教育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3).

[10]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

[11]吴承红.人格特质遗传与环境影响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3).

[12]胡志海,黄和林.大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间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06).

[13]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刘继亮,孔克勤.人格特质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1(03).

[15]赵明星.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

[16]肖远骑.美国的校园文化和课堂[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

[17]廉世伟.新时期普通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

[18]白云.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15.

基金项目: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3XSK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