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本阅读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本阅读论文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1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有关学者第一次提出超文本这一基本概念来时算起,超文本的发展历史已经长达三十四年,日益呈现出一种分布式、超媒体、智能化与开放性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超文本阅读的误区与问题

1.认知过载

认知在文本阅读的过程当中属于是一种最为基本的内心活动,是对于外在各种阅读信息的一种感知。在开展超文本阅读的活动当中,阅读者要对于所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予以加工,另外,阅读者不仅要对于所需要了解的信息进行搜寻、学习和始终保持种种主题信息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而且又要能够抑制住来自无关信息的不利干扰,在认知过程中的负荷特别重。当认知的负荷超出了个体学习者在认知上的限度,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正常性阅读活动的展开,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个时候认知的过载就出现了。认知的过载不仅严重地削弱了对于各类相关信息的应有注意力,而且也对于信息的加工与意义的发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认知过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特征、信息量过于庞大、无关信息的干扰等。

2.“迷路”或者“迷航”

所说的迷路亦或迷航,指的是学习者在阅读网络信息的时候,根本不明白自己置身于何地,怎样才能够到达最终的目的地,亦或在浏览的时候由于出现多次跳转的情况而偏离了学习的基本主题。迷航情况是和超文本阅读形式的基本特征相适应的,非线性的基本特点一个方面也比较适合人类在认知活动中的灵活性特征与联想思维的基本特征,另外却致使阅读者对于超文本阅读形式在空间结构上的基本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迷失,进而严重地影响到了阅读与信息检索的实际效率。高中语文阅读提供阅读者的时间比较有限,在课内进行阅读的时间相对而言更加有限,这种迷路情况极大地浪费了阅读者太多的时间,所以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放弃选用超文本阅读形式而最终选用了文本阅读方式。

3.弱化深度意义构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超文本阅读的信息不仅仅局限在了文本类信息,而且已经逐渐延伸扩展到了图像、图形、动画、声音与视频等等多种类型的媒体信息。然而阅读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获得意义,高中语文阅读依然是以对于文本意义的正确性把握当作建构意义的前提条件,构建阅读理解的主要意义必须具备足够的深度,并不能够停留于信息的表面。然而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强烈刺激之下并不会实现强化,更有甚者会慢慢步入弱化,这样就从反面帮助了阅读惰性的养成。语文阅读的教学特殊性强调阅读过程中所具体呈现出来的信息应该大体都是文本类信息,并且是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和线性形式的文本类信息,然而太过于多的跳转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对于文本信息整体性的感知,这样就使得篇章的整体性结构非常容易受到破坏。

4.过于迷恋网络环境

超文本阅读以一种计算机的网络环境呈现给广大阅读者,它是一类虚构的基本学习环境,这种阅读形式在一种虚构的网络学习环境当中为众多学习者朋友展示出了极其丰富的阅读内容,给予了一种互动平等式网络学习的平台,已经远远超越了物理技术的有效边界。众多学习者被超文本阅读形式那种优美的学习环境所迷恋,从而过分地沉迷于这种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当中,非常容易形成比较狭隘的阅读思想,内心认为超文本阅读形式已经无所不包,然而文本阅读没有一点用处,贪图扩展自己的信息量然而忽视了现代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字的领悟与鉴赏能力的实际要求。

三、解决超文本阅读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

1.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定要树立起科学的阅读理念,是开展超文本阅读的前提条件。广大学习者大都是先开始接触到文本类阅读形式,然后才逐渐接触到超文本的阅读方式,由于阅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广大学习者能够首先从心理上与观念上实现良好的转变。超文本阅读的环境具有着平等、开放、互动的诸多优点,这就强调学习者能够抱着一种去积极开发的良好心态,能够积极投入于阅读的活动中来,和文本乃至于和作者以及其他的阅读者实现互动性交流。例如,我教学《游褒禅山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习作过的游记,谈写法。很多学生都表示游记比较难写,语言的贫乏似乎使美不胜收的风景变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我们趁势“共游褒禅山”,看到了王安石的记游之笔。我告诉学生你们都是“王安石”,你们共同经历了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旅行,你们从中可以想到些什么,感悟到些什么?并要求形成观点和有几个例子佐证。用你们的笔写下来。结果出来,很多学生写到了要坚持己见,要有毅力,要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等等,并有充分的论据,言之成文。接下来再学习下半部分,很多学生都会感叹王安石敏锐的观察和缜密的深思。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生活会多一点观察,多一点思考;对文本又多一些兴趣,多一些理解。

2.优化超文本的结构设计

超文本的环境纵然非常容易给众多学习者带来一种认知过载与迷路的现象,然而这并非是一定的,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借助于设计出比较完善的基本结构,对于学生的阅读量进行适度的安排,可以全面降低以至于彻底消除学生在认知上的过载与迷路状况。给予导航的辅助是现阶段处理迷路问题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方式,导航技术通常情况下能够划分成为结构的导航与概念的导航这两种类型,结构的导航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主结点、回溯以及地图等技术,然而概念的导航技术又包括有分层结构化法、文档分析方法以及以查询的搜索为基础的方法等等。不管最终选用的是何种导航技术,都必须要能够为学生给予比较明确的空间背景与时间背景的相关信息。现在网页的设计可以实现对于这种结构进行的优化,所有结点的基本信息量要按照阅读的基本类型,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以及认知的方式等安排信息量,在单位的时间内能够获取比较好的效果。

3.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适当使用多媒体信息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2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最直接、最活跃的平台之一。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旗下三大文献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英文期刊在这三个系统期刊总量中的占比分别是88.58%、89.25%和22.25%。可见,英文期刊举足轻重,无论是关注学术动态,还是欲、增进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表达,研究英文期刊论文的文本建构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关于英文期刊论文的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研究比较充分,但方法部分研究不足,而研究的创新往往就是从方法开始,因此期刊论文方法部分的文本特点和建构方式,对文献阅读者和撰写者的意义不言而喻。文本作为对现实的反映,其特点会在学科与学科群的对照中更为凸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博学文库”新近专著《学术期刊论文方法部分文本建构研究》,就旨在对照和揭示不同学科群、不同学科的英文期刊论文方法部分的文本特征,考察它们的生成机制,以形成对学术语篇研究和学术英语教学的实证支撑。

该书基于作者自建的大型英语学术期刊论文方法部分文本语料库,采用了文本分析、统计学分析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在词汇层面上,它采用语料库语言学与Coh-Metrix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词长、词汇多样性、词汇密度、高频实词和主题词特征。在句子层面上,该书借助同样的分析手段,描述了句长、句法复杂度、主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等变量的特点。在语篇层面上,它主要结合体裁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考察了段落长度、可读性、衔接、语步结构和话目分布规律;在分析语篇建构的心理因素时,作者采用专家访谈法对方法部分的重要性、该部分与论文其他板块的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语料样本等问题进行探讨。最后,该书还从主体、对象、方法、受众、规约和反思等六个纬度探讨了所涉五个学科群的学科性和学科间性特征。

通过这些研究,该书尝试回答了一些问题,如在不同学科群和不同学科中,期刊论文方法部分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上的异同;不同学科群、不同学科在方法部分的语言选择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方法部分文本建构的方式;学术语篇对科学研究的建构作用及其在文本中的体现方式。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3

由于语文是学好各科的基础,良好的理解能力也能够为学生日后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现代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还能够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和良好的交际能力上提供助力。

二、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对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分析研究发现,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没有一定的系统性,且时常将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分开,导致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系统性缺失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课文教材对学生在阅读上的基础性作用,而将课外阅读内容作为提升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能力的主要对象,加之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常常会按照自己的偏向来选择,这就造成了阅读内容在安排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使得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上产生困难。

(二)教学内容偏向于考试技巧

高考的存在使得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总是以考试大纲为主要内容,这就使得现代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倾向于考试目标。例如,多数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不以提升学生的情感、对文章主旨的分析和理解等为重点,而是盲目地教授给学生解题的技巧,大大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

高中语文教师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的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提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以教材为主,注重教学系统性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主,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从文本的类别上进行分析,使教学具有系统性,便于学生及时总结内容的共性,以及在共性之上的差异性。例如,现代文中的议论文主要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表达作者的主张与见解,所以在讲解议论文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议论文的逻辑性、概括性以及以理服人的共性,教师就需要在讲授议论文的过程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并进行技巧上的总结。

(二)将日常的阅读同应试阅读结合起来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应试阅读与日常阅读相分离的意识。如在日常阅读中,强调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解析,开阔学生的理解思路,把应试阅读及学生的日常阅读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就日常阅读而言,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进行认知性的阅读与理解,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情感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量,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一整套的阅读模式,化零为整。这种行为能力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在应试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的中心意思,并针对问题找准目标,找出答案。

(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进行基本生活及学习的前提,语文阅读学习自然也不例外。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在应试阅读中所出现的低级错误,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多读多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并给学生指出正确的行为方向,让学生能够从心底接受此种方法的培训,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次,要勤动笔。教师应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及时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长此以往,便可形成良好的素材积累。再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阅读质量。

四、结语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4

1增强出版的优势特征

增强出版是语义出版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类型[3],是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兴的出版形式。简单来说,增强出版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出版物上添加超链接实现学术期刊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整合。当读者在选定某一期刊内容进行阅读时,为其提供获取实验介绍、原始实验数据、科研团队背景、调研记录等资料的便捷性通道。增强出版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优势。

1.1呈现形式多元化

增强出版这一新兴形式的出现,有利于打破纸质载体或单一网页的出版物形式。一方面它能够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频、视频等,实现文本内容的可视化,有效拓展文本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能够实现对论文的结构性分解,抽取关键章节、重难点部分、实验数据等进行附加内容的链接和注释,然后以标签云、标签树等形式进行呈现。这样一来,就为论文本身增添了很多附加信息,实现了平面出版形式向立体出版形式的转换。增强出版利用DataCite、EPIC、CrossRef等交叉链接和引用[6],汇集与原始出版物有关的其他科学数据与信息,扩大读者的知识获取量。

1.2学术成果充分共享

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因受限于篇幅,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一方面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精简和凝练,另一方面需对实验细节描述和原始数据呈现进行取舍,文章中一般只保留初始数据和最终结果[5],这不利于实验过程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和信息的完整化呈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而增强出版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富数据、交叉连接等形式,突破纸质载体的限制,为读者创设一个广阔的数据空间。与此同时,学术成果相关信息的增补,实验数据和过程的全公开,有利于降低阅读难度,减少读者为充分理解结论而进行的推导演算,从而实现论文作者学术成果的充分共享与传播。

1.3学术资源关联整合

增强出版除了能丰富学术论文内容本身的表现形式,还能实现论文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关联。一方面,利用文本挖掘、语义标注等先进的语义出版技术识别和挖掘出与论文相关的术语和关键词,通过链接进行相应的内容补充,实现论文文本之外内容的增补以及文章的深度标引[6],使学术资源关联整合。另一方面,读者在阅读某一论文时,可以通过点击层层链接,检索到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这大大减小了读者查阅和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的难度。通过此形式增补的内容可以是论文引用的文献、相关科研背景的视频或文本,也可以是原始实验数据。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现方式有助于帮助读者进行知识拓展,丰富阅读体验。学术出版平台通过关联更多的学术资源进行了知识整合,实现了增强出版,从而创新和提高了其知识服务能力。

1.4有效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模式能够从2个维度做到有效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增强学术诚信。一方面,在同行评价环节,因为是“传统论文+增补内容”的出版形式,相关内容由于共同的关联出现在读者面前,同质内容很容易暴露出来,提升了出版内容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内容增强模式能够将原始材料和数据上传到出版系统,实现实验数据、实验过程的公开与分享。这就将论文作者和科研人员置于一种被监督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读者便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这就给那些企图数据造假、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和剽窃他人作品的研究者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其坚守学术诚信,优化学术生态。

2推进增强出版的现实困境

学术期刊增强出版对促进传统期刊出版的转型升级有诸多益处,能够实现知识服务形式的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推进环节中,要真正实现增强出版仍然可能面临重重难关[7]。以下从学术出版的三大主体——数字平台出版商、期刊编辑部、作者以及版权所有者,逐一分析在推进增强出版实践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2.1认可度和参与度待考察

从理论角度讲,新兴的增强出版形式传播效率会更高。但鉴于我国增强出版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科研作者是否能够认同增强出版这一形式,并自愿耗费精力,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还有待实践的检验。此外,实现增强出版之后,研究数据和相关辅助材料的全面公开和共享,能否确保其他人在借鉴其学术成果时能够在合理范围内使用,科研作者的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重要问题。

2.2投资与收益的矛盾

学术期刊的增强出版需要对传统论文按照其结构进行拆解后,逐一嵌套增补材料,再将论文进行重构与整合,最后完整出版。这个结构化处理的过程对数字化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因而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这部分的资金消耗完全由平台出版商买单。就目前数字出版内容增强模式的发展情况来看,平台商是否能够依靠增强出版来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读者下载率、论文引用率等,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仍是未知数。因此,平台出版商是否愿意在前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来推动这一新兴出版服务也就不得而知。

2.3技术与出版思维的限制

增强出版作为一种极其依赖数字化技术的新兴出版形式,对编辑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数字出版必须的技术,还要求掌握出版内容的语义标注、抽取领域词汇、建立内容实体间的关联等技术,从而实现学术论文中专业语义的深度关联[3]。但短时间内让习惯传统出版工作的期刊编辑在思维上和技术上转变成适应增强出版的数字化技术型编辑人员,目前来看,具有较大难度。

2.4版权界定难度大,经济利益分配易产生纠纷

增强出版中关联的学术资源增多,相应的版权如何界定,是在推进增强出版这一新型出版形式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增强出版中被整合的学术成果版权如何分割尚不明晰,是整合后统一授予版权,还是独立授予版权后采取某种利益分成的形式,有待商榷。第二,增强出版学术期刊引用文献里,涉及的跨期刊社出版的作者自引与他引,相关期刊社愿不愿意授权,也同样存在行业内的协同问题。第三,若甲论文是增强出版的论文乙里的增补材料,乙的出版增强了论文甲被检索和查阅的几率,那么在版权结算的时候,起到引流作用的增强出版物乙是否有权利参与甲的版权获益分成也有待厘清。

3推进我国实现增强出版的有效策略

增强出版在国外的诸多期刊社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应用,我国很多学术期刊也正在探索学术出版增强模式。但是,在充满挑战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一新兴出版模式的落地,仍需我们不断思考。结合前文提出的现实困境问题,提出推动我国实现增强出版的几条建议。

3.1提高增强出版的社会认可度,激发出版主体的参与热情

推动和发展学术期刊增强出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业界对增强出版的认可度。只有赢得社会广泛认可,才能提高数字平台出版商、期刊编辑部以及作者的参与热情。一方面,加大宣传增强出版的力度,分析国外期刊社的优秀案例,借鉴其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对国内已有的增强出版实践的传播效果进行调研,着重考察下载量、点击率、阅读量、引用率这几个数据在增强出版后是否显著提升。通过这两个方式来提升增强出版在社会实践中的知名度与可信度,使科研人员正确认知增强出版形式,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使平台出版商能够从切实数据中看到这一新型出版形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愿意投入人、财、物助其发展。

3.2建设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素养的新兴编辑队伍

建设一支全媒体出版人才队伍至关重要。期刊编辑部要积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出版的思维模式,积极主动关注并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成为具有科研选题、组稿策划、知识服务、新媒体运营等综合能力的传媒机构。通过2种途径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良好的编辑人才,建设新兴编辑队伍。第一,充分利用各级编辑学会组织的继续教育,对现有编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其转变思维模式,提高出版能力。第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编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坚持编辑素养培养的基础上,不仅要加强内容策划、整合、加工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其技术能力的培养,除了一般的数字出版技术,还应培养编辑掌握文本挖掘技术、语义标注技术等,使编辑人员能更好地完成增强出版中相关增补材料的整合与关联。尽早打造全新的学科编辑队伍,是保证增强出版完成的必要条件。

3.3制定版权界定标准,加强版权保护

有关部门应该对传统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升级过程中诞生的新兴出版模式引起足够重视,针对版权难以界定的问题,找出法理依据,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合理的利益分成模式,跨期刊社出版的论文作者的自引与他引,行业内应就跨期刊社版权问题达成一定共识。此外,从法理层面,还应制定版权界定准则和版权分割标准,实现对增强出版的学术期刊和论文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论文作者参与增强出版的动力和信心,优化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4研发和推广相关技术,加强与国外学术平台的合作

增强出版仅仅依靠期刊编辑提升技术能力是不够的,平台出版商更应着力于技术层面。随着互联网新兴技术的崛起,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出版商技术团队应积极尝试新兴技术在增强出版领域的可行性,积极开发对学术期刊进行结构化处理的相关技术,做好用户体验设计,增强用户知识获取的交互性,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服务能力,加强用户黏性,提升平台效应。此外,可以与国际先进的学术传播平台进行合作,如利用国外新型学术交流与论文分享平台Kudos实现作者自传播、利用TrendMD实现跨平台文章精准推荐,或是利用Altmetric促进文章的社交媒体传播[4]。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5

关键词:群文阅读;组文类型;阅读方式;课型

群文阅读是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议题展开自主阅读,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语言实践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现在使用的统编教材的编者也积极倡导阅读教学的1+X,即把语文教材文本的学习作为导向,把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作为目的,把精读课文或单元主题的有效延伸作为主要路径,进行多文本组元的群文阅读方式。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基于1+X理念指导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对单篇文本阅读与群文阅读关系的认识

单篇文本阅读是群文阅读的基础,我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但并不否定单篇文本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单篇文本阅读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领会,达到精读细读的目的,能够解决“字、词、句、段、篇”的问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中既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的表述,也有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的建议。阅读方法的学习就需要细嚼品味式的单篇文本的“慢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就需要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的群文阅读。基于教材进行1+X群文阅读教学,单篇阅读可看做1,群文阅读便是X,单篇是“举一”,群文就是“反三”。

二、议题选定策略的运用

群文阅读三要素中议题是教学实践中的关键要素,是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出发点。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确定是多角度的,可以是文本语言,可以是文章内容,可以是写作方法,也可以是情感表达……如果我们归纳一下会发现,群文阅读的议题确定其实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语文知识、方法方面,另一个是主题思想情感方面,这是和统编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和人文主题恰好是契合的。比如“凡景语,皆情语”“于细微处品人物”等当属于前者,是围绕语文要素确定的。“东坡望月”“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等当属后者,围绕人文主题确定的。但不管哪个方面,只要以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和发展需求作为导向,把握整个学段目标、文本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价值作用来确定议题,就能选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文学习素养的议题。

三、“1+X”群文阅读组文策略的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起到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重要作用。所以,群文阅读教学的组文就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切实获益。群文阅读组文要求结构化,也就是组文时要发现一组文本的内在规律,有规律的文本才是最佳的阅读材料。

1.并列类文本组文。我们把并列类文本理解为所组“群文”针对已确定的议题有共同教学点(如体裁、主题等相同)的文本。1是例子,X成了举一反三的材料。并列类文本的组文旨在比较中求同,探索具有规律性的内容,或旨在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另外,还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只要从一组文本中的一篇中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在较短的时间内读懂若干篇同类文本。这样组文势必会增加阅读量,在这样的条件下,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确定就注定不同于单篇文章教学的目标,一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要做必要的整合,且目标要清晰,更细化,更有导向性。在七年级上册诗歌教学中,我们把八首写景抒情类诗歌作为一组文本,将议题定为“探索古诗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读懂诗歌内容的基本方法,为今后阅读鉴赏诗歌打好基础。教学实施中,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诗歌当中写了什么人在做什么的时候看到了怎样的景物,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诗歌中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点就可在不用翻译诗歌的情况下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为鉴赏诗歌打下良好基础;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组成群文,议题选定为“触摸科学家的精神世界”,教学中指导学生归纳几篇课文中写了什么人在做什么科学探索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又都是怎么克服的,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的力量源泉是什么。这种组文方式适合同类型文本的组文,文本之间是“并列”关系,也应该是比较容易操作的组文方法。

2.阶梯式文本组文。我们把这类组文中的各组文本理解为因果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后一组文本一般是前一组文本的深入。这样组文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有其规律,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群文教学在组文时也应当遵循这个规律。这样做旨在就一个问题进行点式挖掘。在“做有教养的人”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按照三个层次来设计:什么是有(无)教养的外在表现—教养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按照这个思路,第一组文本选择《散步》中“我”面对母亲和儿子产生分歧时的做法的段落和《故乡》中杨二嫂“顺手牵羊”行为的段落;第二组文本选择《论教养》一文中的部分段落;第三组文本选择《论语》当中的与提升教养相关的章节。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第一组文本中认识有(无)教养的外在表现,第二组文本中理解教养的本质和意义,第三组文本中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3.互解类文本组文。我们认为在这类文本的组文中,1应当是重点精读的文本,X主要用来帮助学生理解1,同时也是学习的对象。以文解文,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陶渊明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一课中,将《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老子的部分语录组成群文。《饮酒》是重点精读文本,其他文本用来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反映出的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对他的影响。教学中先出示老子语录,让学生对道家主张有所了解,然后借《归园田居》中对居所的描写来帮助学生理解《饮酒》中的“庐”,借“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等句来理解“此中有真意”,进一步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表达出的“道法自然”思想,再借助孟浩然诗《过故人庄》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回归自然的愿望和他对后世山水田园诗歌的影响,最终达到对陶诗的审美理解。

4.多种文体文本组文。顾名思义,我们认为这种组文方式就是将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本放到一起组文进行教学的方式。多文体文本组文可多角度地进行科学搭配,这种方式能够给教师极大的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的自主权,但要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章的选择更趋合理,能更好地为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服务。比如上面提到“做有教养的人”一课中,就有《故乡》(小说)、《散步》(散文)、《论教养》(议论文、外国)、《论语八则》(文言、议论文)等不同文体。在“凡景语,皆情语”一课的教学中,选了写景抒情诗歌若干首,还选了《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两段景物描写,目的是达到古今融汇,增加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这种广泛的选文方法,可以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四、阅读实施策略的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应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的课堂,应当是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自我构建的课堂。只有这样,课堂中学生才能成为阅读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1.阅读方式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教学建设中指出“应当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品味式的精读可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不求甚解式的略读也能让学生在短时间感受文章。面对多文本,教师可以围绕议题,根据教学目标、完成阅读任务的需要或组文的方式指导学生恰当运用跳读、朗读、默读、品读等各种方法精读一篇,略读若干篇,或者精读若干段,略读其他段。对于一些阅读文本,也可以课堂精读,课前课后略读,有些文本必须在课前阅读,为课堂师生共建做好准备。如在“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一课中,采用并列式组文,所以采取了指导精读《伟大的悲剧》,略读《太空一日》等其他两篇的方法。

2.基本课型的运用。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是求同式,有比较和整合两个“心法”。“比较”是群文阅读用得相对比较多一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是对比也可以是类比,比较的角度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来从多维度确定:横向、纵向,相同点、不同点,内容、表达形式……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在具体实操过程中,老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填写表格。表格简明、醒目,能将比较点直观呈现,在教学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写作教学的渗透。叶圣陶先生把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简括为两项,即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群文阅读教学和写作应当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语文知识方法和情感表达意愿通过写作呈现出来。而写作表达时出现的无话可说、无语可用又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阅读的兴趣。“边塞风光边塞情”一课教学中,因为学生正好生活在古诗中的“边塞”地区,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组唐代边塞诗的过程中,归纳出边塞诗所描绘的边塞风景特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简单诗歌创作,描绘自己眼中现时的“边塞”。

参考文献

[1]方东流,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视域下的“1+X”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05).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6

1、方法

在医学期刊领域,中华系列期刊是医学期刊界的楚翘,一直是行业内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的领跑者,在国内医学期刊界有很大的影响。中华系列期刊也积极尝试新媒体、全媒体出版,利用系统平台为其系列期刊搭建了视频出版平台;因此,我们选择了中华医学会官网上的95种中华系列医学期刊纳入研究。此外,因中华医学期刊大多是专业性的,所以又选择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7版)》收录的医学综合类期刊36种(《中华医学杂志》除外,将它纳入中华系列医学期刊中研究),这些期刊在我国医学期刊出版领域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选择这2部分期刊,分别检索其官方网站,考察其是否有视频出版的栏目,栏目中视频的内容和数量,视频的形式,以及对视频出版的相关约定和规范情况。数据下载和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11月30日。

2、中华系列医学期刊的视频出版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95种中华系列医学期刊中,大部分(62种)建立了视频相关栏目,但是其中43种期刊的视频相关栏目内并没有学术研究内容(没有医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内容,只有创刊词或期刊广告视频归入其中)。19种有学术研究内容视频的期刊中:只有3种给出了相关论文的链接,可以引用;而其余16种期刊能看到视频,但因没有原文链接,也没有DOI号,不能对视频进行引用。这19种期刊中:大部分(14种)期刊的视频没有配相应的文字说明,只有孤零零1个视频文件,其余5种虽然对视频配了文字说明,但大多较简短不详细,有的只有1句话;10种期刊对视频添加了片头或片尾的标题卡,有视频题名、作者和单位信息,但另外9种期刊没有制作标题卡,直接显示视频内容,视频制作比较简单粗糙,推送的视频数量不一,截至2016年11月30日,最少1个,最多43个,大部分(12种)期刊总共推送视频1~10条,4种期刊推送视频11~20条,只有3种期刊推送的视频数量大于20条,说明大部分期刊推送的视频数量较少。这19种期刊视频内容形式多样,其中有专家访谈的期刊最多(10种),其次是手术视频(6种)和论文导读(5种),推送检查或实验结果展示视频的有3种期刊,而推送会议报道、指南解读、病例探讨、科普知识视频的各有2种期刊。其中专家访谈、论文导读、会议报道、指南解读类的视频都是由编辑部制作的,且制作相对容易,所以这些内容的期刊较多。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医学期刊的视频出版中,相当一部分题材是依靠编辑部自己制作的,而作者投稿的还不多。

3、医学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视频出版情况

统计除《中华医学杂志》外的36种医学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结果只有3种期刊有视频出版相关栏目,其中1种有视频栏目但是没有学术内容,有学术内容的有2种刊。一种是《重庆医学》,有相关视频30个,均是手术视频;但是无相关论文链接无法引用,没有配相应的文字说明,有片头片尾但只有作者和视频名,给出的信息不详细。另一种是《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有相关视频3个,1条手术视频,2条消息;也无相关论文链接无法引用,手术视频配的文字说明只有1句话,有片头片尾但只有作者和单位信息,没有给出视频的标题。

4、期刊对视频出版的要求和规定情况

对有学术内容的共21种视频出版期刊的稿约进行分析,考察其是否有对视频论文的格式规范等相关指导说明。结果显示:只有很少的期刊对其进行了约定和说明,如《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在稿约中提到“欢迎清晰的内镜下图片或视频的投稿(视频将在网站上)”;而《中华外科杂志》虽然在“编辑部公告”的网页中对视频出版进行了相对详细的约定,并于2016—2017年全面实行,约定所有与手术相关的临床研究类论文均需提供相应的手术视频,但在其稿约中却没有提及,且其官网视频中心栏目中也没有推送相关的医学学术视频。其余期刊的稿约也均未提及视频方式投稿,更没有见对视频投稿的规范、格式、要求、细节等相关指导说明。而事实上,大部分作者都是通过稿约来了解期刊的收录范围和稿件要求的,因此对视频出版的约定最好放在稿约中给作者以明示。

5、国内医学期刊视频出版的问题

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出版者已经看到视频出版可能给期刊带来的利好,开始着手打造形式多样的视频栏目,以期提高作者和读者对期刊的黏度,提高期刊影响力,而这同时也会促进医学操作性技术方法的普及,甚至将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依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通过集约化的管理,专门设立了视频点播平台———医学新视界(http:∥movie.medline.org.cn/),它是中华医学网下的视频频道,承担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和会议培训的视频,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医学期刊视频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配套的技术方法还不够成熟,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期刊自身宣传不够。许多期刊的官网上没有在醒目位置标志视频出版相关栏目名称,有的是在二级选单中显示,有的是在网页右侧小窗口显示,容易被忽略,甚至一些期刊设置了视频栏目也在论文中了视频文件,但却没有在视频栏目中相关视频和论文链接,特别是稿约中也没有提及。如果不是期刊的长期订户或核心作者,可能无法获知期刊开通了视频出版的相关信息;因而大部分医学期刊即便开通了视频出版栏目,视频投稿量和出版量仍然不大。而且,大部分期刊推送的视频文件都在10条以下,难成气候,对读者的冲击力和宣传力不强。此外,配有视频的论文没有在网页醒目位置增加视频文件标志,没有对视频增加醒目的相关文字说明或有效的外部链接,仅在论文文字中提到有相关视频,但在目前主要阅读方式为浅阅读的情况下,很多人并不会浏览论文全文,不知道有视频文件而不会去浏览,的视频内容也就成为信息孤岛,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期刊应从多方面加强宣传,告知读者,并要方便读者查阅视频。2)观看体验不佳。目前由于真正开通视频的期刊不多,的视频大部分存放于各刊网站的服务器中,视频加载速度较慢,随着视频数量和浏览人数的增加,播放流畅性受到影响。在研究中发现一些网站的视频打开很慢;而一些用优酷、腾讯等第三方的视频,又必须忍受视频前长达1min左右的广告,读者的观看体验受到较大影响。此外,从调查结果来看,纸质出版文件以及电子文本中只能给出视频链接或二维码,视频文件尚不能直接整合到文档中,需要读者输入链接或扫码后通过另外的浏览器才能观看,不够便利。如果能在PDF文档中直接整合视频,读者即可以在阅读电子文本的同时观看视频,体验度会更佳。马云彤[11]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其做法和经验值得视频出版的期刊参考和尝试。3)在第三方数据库中的显示度不强。目前,许多读者都是通过知网、万方等第三方数据库检索来获得论文信息的,而这些有视频的论文在这些数据库中没有明确标志,单从搜索结果的浏览界面无法知道哪些文章有视频资料,需要点击论文链接,下载论文全文,扫描二维码或复制视频链接输入地址栏,才能看到视频,显示度非常低。另外,相当一部分没有文本资料的视频文件,因没有被数据库收录而不能在第三方数据库中显示,只能显示在期刊网站上,被检索和阅读的机会大大降低。4)相关规范急需建立。调查结果是:一些接受视频投稿的期刊也没有视频文件的制作格式和规范,视频的长度、格式不一;许多视频制作粗糙,没有片头、片尾以及相关文本信息,包括作者、单位、视频题名等;也没有给出视频相关的文本说明、原文或链接,无DOI号,只有孤零零的一个视频文件,无法对其进行检索和引用。另外,随着视频论文的增多,相关视频的版权、防伪、如何进行,这些规范如何建立,也是我们办刊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影响着未来视频出版的发展。因此,随着各家期刊视频出版的纷纷上马,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以最大程度发挥视频论文的实际效益,切实成为增强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加大自身宣传,同步更新网站和稿约;开发新的视频播放平台以及与纸媒出版的更好融合;在第三方数据库中添加醒目标志并建立有效链接;建立相关视频出版规范;等等。这些都需要多方努力,合力完成。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经探讨过的文艺学边界问题、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问题、西方文论的本土化问题、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文学性问题、文学批评的使命问题,以及新媒介下文学经典的命运等问题并没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见出分晓,尘埃落定,相反,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与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介的日益兴盛,随着读图时代的高调而至,文学的周边环境及其自身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从而使这些问题在为文学理论提供研究动力与资源的同时,也寓示了文学理论教学中难以解蔽的困境。   一   首先,文学的周边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说与文学一起搭建起来的关系网络发生了变化,亦即文学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曾言:人的本质不是什么抽象的存在,而是现实生活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极富启发意义,文学何尝不是如此?既然没有一种关于文学的本质界定可以直到永远,既然表象也可能是本质的另一种暂时而飘浮着的存在,那么,不如来个思维转向,不去追问深度的本质,而去关心文学的关系,通过研究文学与周边众多参照物的联系,来追问当下的文学需要和能够做什么。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政治透明度越来越高,但其威严依旧;人们摆脱了地奴,却成了房奴;“美”成了可以快速生产的商品,个性化追求与复制粘贴同为时代风尚;没有宗教意义上的精神领袖,哲学家也没有了古希腊的生存温泉,明星才是梦想———这样的时代,文学属于自己的“一间屋子”何在?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学家与明星、地产商并存的理由何在?传统的有关文学的本质主义界定,显然无法回答这些咄咄逼人的问题。再往文学身边靠近,文学还面临着读图时代图像或视觉文化的重重包围。代替印刷文化,图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主导性的、覆盖全面的文化景观,三十多年前丹尼尔•贝尔“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156)的判断正在被迅速应验并津津有味地上演着,几乎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围绕着视像而展开与跳跃,视觉美学、眼球经济成为文化生产的重要参数。艾尔雅维茨在《图像时代》中指出:“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从视觉出发。它是一种图像和图画不仅相互纠缠、而且可以互换的视觉文化”,在这种境遇中,“文学迅速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为视觉文化的靓丽辉光所普照”(34-35)。   其次,文学自身也发生了变化。当今时代,以电视、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全方位地介入了当今文学艺术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并继续对文学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不论人们对经典的纸质文学有着怎样浓厚的情结,人们在图像与网络面前停留的时间远远超过对传统纸质文本的阅读时间已成为事实,由于媒介载体的变化,文学文本从可听文本、可读文本变化为可视文本,而文学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重视抒情、诗意而变为重视感性形象。文学的边界在悄然扩张:文学与人类学、心理学、哲学、性别学、生态学亲密结缘,文学与广告、装潢、酒吧、广场、公园等热烈拥抱,文学不再只躺在架上守在文人的身旁,也走向市井、工地,文学也不再只以语言文字作为自己的表达方式,还选择了电影、电视、DV等,文学不再只钟情于传统意义上的高雅文学与托尔斯泰们,也钟情于大众文学如韩剧与金庸们。(梁晓萍44)大众文学的票房收入一路上涨,玄幻、穿越、鬼怪、网游、修侠、灵异、言情、身体等文学的网络点击率远远高于《安娜•卡列尼娜》、《平凡的世界》等名著,在专家的担忧中,文学一边被消费着,一边被边缘着,诗性的光环失去了,传统的美感被快感取代了,文学“成为游乐场、荷尔蒙的宣泄地和急功近利的交易所,诱使读者沦为欲望的窥视者,逐渐丧失审美力和判断力”(王纪人50)。这就是让人快乐并痛着的文学现状,文学理论教材中所讲的“文学既无功利又有功利、既是形象的又是理性的、既是情感的又是认识的”、“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感兴修辞”等理解都不能完全解读消费时代的这种文学实践,普适性的结论遇到了新的问题。   二   读图时代肆意生产的图像文化还影响到文学理论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它使大学生因经典文本阅读体验的缺乏而造成文学理论理解上的贫血。如上所述,文学的确进行着边界的扩张,读图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已然的结果,我们没有必要忧心忡忡,毕竟,读图时代会有读图时代的文学经典,读图时代人的生命体验不会流失,文学会记录这个时代人的生存感受,但我们也期望学生在共时地接受同时代的文学时,更要将目光伸向历史,从传统的文学经典中汲取营养。文学经典绝不仅仅是文学问题,它是某片土地上有意识生命族类的延展记录,是情感与思维的汇集,是人类为自己圈起的精神家园,是后人走近古人并返身观照自我的重要参照,“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方忠189)。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反对图像写作对于经典庄严使命的“充满快乐”的“祛魅”,也反对数字化写作在虚拟空间中对于经典崇高命意的“渎圣化”篡改,反对文学创造中拼贴、复制等纯技术游戏,也反对广告化、快餐化等展示文学。   文学理论这门课开在大一或大二,如今的受众大部分属于九零后,他们基本不主动而充满热情地去阅读经典文本,①据笔者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112名正在学习“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大一学生中,其中完整读过纸质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竟无一人,95%的学生读过其中的某一种,但多为零星片断,大部分学生通过电视、电影、动画、电脑等图像文本接触四大名著。完整读过《平凡的世界》的占所调查总人数的8%,完整读过其他现当代名篇如《狂人日记》、《四世同堂》、《穆斯林葬礼》、《尘埃落定》等著作的为零。完整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鲁滨逊飘流记》等“儿童或中学生必读书目”的占所调查总人数的6%,完整读过《红与黑》、《复活》、《简爱》、《局外人》等西方经典文学名著的为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大多在家长或语文教师的引导与督促下读过一些具有比较明显的有助于心灵健康成长的、有教育意义的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其它的名著则接触较少。究其原因,一是教育语境的功利性逼迫:为了应试,为了得分,他们往往只作“文学史知识”般的有针对性的被动阅读,大部分时间会留给数学、外语等见效快的学科;二是阅读的享受化心理作怪:一名学生非常坦诚地说他只喜欢阅读“穿越”、“武侠”,不想把自己变得那么复杂,那么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子传媒的诱惑,图像文本直观,感性,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很容易攫取人的眼球;而且图像文本停留时间短暂,不像纸文本以陌生化的手段故意延宕人的阅读时间,这样,观者就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大容量”的学习需求。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面对缤纷而又不必作过多思考的图像文本,何乐而不为?第四,图像文本可以在娱乐性的视听感受中减缓人的压力,使学生在紧张的教室学习之余得到些许的心灵松绑,在目标性过强的符号学习中获得刹那的无目的性愉悦。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阅读少得可怜。难怪有学者提出:“经典写作那种可供反复阅读、欣赏的情况在网络(图像)写作中将不复存在。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九百九十九个已经死去了,只剩下一个还在此时此地嬉皮笑脸,做抓耳挠腮的快乐状”(敬文东43)。这一说法显然有些夸大,但它起码提醒我们:一定要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吸收精神营养,成为构建生态文学的生力军,而不是成为精神沙尘暴的参与者与制造者。#p#分页标题#e#   三   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除上述原因外,文学理论教材的本质化倾向、此起彼伏的西方文论因缺少中国语境而与中国文学现状常常错位、中国古代文论价值被遮蔽、意义被误读等现象也是造成文学理论教学短路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关于这些原因,将在别处专门论及。面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诸种困境,我们该如何突围?有哪些有效的路径可供选择?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因大学生阅读经验缺乏而造成的前行困境问题,因为接受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方。这件事显然不是仅靠几位学人就可以完成的,它更多地要依靠高校的所有文学理论工作者的长久努力,而且这种努力不仅指向文学生存环境的改变,更需指向大学生阅读经验的长期培养。由于当今文学生存的外围环境很难在一日之内凭借几位忧国人士得以改变,消费时代连大学教授、曾经有过坚守的精英作家都席卷其中,因此,改变文学生存处境的诉求可以作为我们的长远目标,目前最具有可操作性且最谨慎的做法是,做好对大学生阅读的时代性引领、警惕性选择和现实性解读,其中,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阅读对象的选择。笔者认为,在辩证理解图像文本与书面语言文本各自优长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入古今中外的经典语言文本,品尝和体验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生命感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学表达的独特性规律。那么,为什么要尽量选择优质的语言文本而不是当下炙手可热的图像文本(至于图像文本,也要以正视与包容的态度择优从之,毕竟图像是文学自身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选择)?这缘于对图像文本和语言文本的对比理解。   对于这个世界,图像与语言一直都在争宠。在人类试图解读世界、表达自我时,图像和语言从众多符号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受人类欢迎的两种符号,从此,“任何一方都是为自身而要求一个可以接近‘自然’的特权,因此,文化的历史部分就是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之间争取支配地位的漫长斗争的历程”(艾尔雅维茨26)。远古时代,文字还未出现,口语表达又有不能永久留存的局限,人类便通过刻画在山洞、岩壁、身体等上面的图像来传情达意,传递信息,这一时期,图像是人类重要的表达符号。后来,文字出现,语言拥有了记录的功能,图像的特权地位被打破,图文之争因此爆发。基于不同的哲学观念,东西方对于图像与语言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受重理性而轻感性的哲学观念的影响,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崇尚语言而贬低图像,视诗歌为高于绘画的艺术,直到文艺复兴,图像的魅力才开始抬头;而中国古代则不同,与天人合一的观念相一致,语言与图像的冲突相对缓和,二者一直融洽相处,共同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国古代文化;戏剧出现以后,尽管也有案头与舞台之争,但二者高下难别。直到现代社会,图像凭借其快捷、生动、貌似真实的特点,迅速俘虏了读者,才使读者成为观众,使图像以绝对的优势跃居于霸主的宝座。   将图文之争置于人类文化史中进行考量,我们发现,以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情形从未发生过,通常的情况是某一方占据优势而另一方显出弱势,而孰强孰弱,人类表达的需求说了算。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必急于指责某一方,也不需要在厚此薄彼的先验理解中一棒落下,如果这么做,就又重蹈了本质主义思维的覆辙,我们需要在“虚静”的心态中认真分析人类守护和建设精神家园的现实需求。显然,语言文本与图像文本已形成了某种共生与互读,《妻妾成群》凭借《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夜走红,曹雪芹的《红楼梦》也因电视剧而走入寻常百姓家,但二者在展示文学魅力方面是否真的难分高下,在文学信念的坚守方面是否不分伯仲,尤其在这样一个消费时代?与形象清晰、明确的图像文本不同,语言文本建构的形象模糊、多义,较之于斑斓夺目却稍纵即逝的图像形象,纸质文本的形象更能为一千个读者提供一千种解读的想象时空,这种被中国古代文论称之为“诗无达诂”的文学特点,恰恰造就了接受者的求解乐趣与文学形象的深刻特性,何况对于源自语言文本的图像形象而言,文学语言始终是其根本与依循,能否“形神兼备”地再现文学人物始终是其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而图像文本,因其主要功能在于让人看而非让人思———“电影不是让人思索的,它是让人看的”(乔治•布鲁斯东51),“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尾服”(赵勇16)———因此,它在满足观众快感的同时把深刻的思想肤浅化了,而这一点之于人类,恰恰是十分可怕的:当人类不再敬畏生命,当活着的意义被戏谑性地抽空,人类如何眺望或走近安顿其身体与灵魂的精神家园?如此,与大学生一起阅读经典文学文本,在“把文明的普世价值谱系保存得最好、亦最纯粹的经典文本”(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语)中一起去找寻“感情的型”(李长之语)与“文化共名”(何其芳语),不正可以培养莘莘学子的文学担当精神吗?   既如此,主动为因经典阅读贫血的大学生输血便成为当代文学理论教学困境突围的一种有效性途径,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不拘一格,但起点应当是立足于经典文本,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两方面的努力,挖掘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人文精神,共同建立一个兼具感性与理性的阅读数据库,在经典文本余兴与衍兴(王一川2-6)的反复把握中搭建起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首先,我们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读文本,包括文学理论文本和文学作品文本,前者如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思》、《体性》等篇目、钟嵘《诗品》、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论美》、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康德《判断力批判》、韦勒克与沃伦《文学理论》等,后者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鲁迅、徐志摩、张爱玲、丁玲、路遥、贾平凹、铁凝、林白、海子等作家的作品,以及《红与黑》、《追忆逝水年华》、《简爱》、《秃头歌女》等外国文学作品,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认真撰写读书笔记。   与此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期刊(论文集)论文的基础上推荐其中高质量的一篇(鼓励推荐自己撰写的论文),论文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文学理论的热点论题,也可以是文学文本批评,并利用课前十至二十分钟的时间进行现场推荐。推荐前要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将外围的知识也谙熟于心;推荐时则要求先讲推荐理由,再进行阐释;之后有五至十分钟的互动对话,其他学生会就论文的内容与形式等进行质疑、询问或补充。本学期我所带的两个班已有十二个同学上台推荐,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对文学的存在、价值及其当下的意义有了一些理解,对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由生疏而渐趋熟悉,由惧怕而渐生喜欢,更通过讨论对话互相启发,提高了思维与分析能力。#p#分页标题#e#   除了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应对文论教学的困境外,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西方文论与中国语境的有机相融,扭转文论教材的本质主义倾向,最终使文学理论自身更具有接地性也是走出文论教学困境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概言之,电子传媒与消费时代联手,将文学与文学理论逐渐边缘化,有关文学终结、文学理论终结的担忧不绝于耳,恰好说明了文学理论这门学科正经历着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文学理论教学正在遭遇的困境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读图时代复杂多变的文学情状、九零后经典文本阅读经验的严重缺乏、文学理论教材或显或隐的本质主义倾向、此起彼伏却水土不服的西方文论、被遮蔽和误读中国古代文论等,都加入了制造困境的行列。为了走出困境,诸多学人做出了有益有探索,譬如童庆炳、王一川、方克强、陶东风、南帆等学者,坚持反本质主义思维,为文学理论的未来提供了文本批评和文化批评两条具体的研究路径,②尤其立足于文本的批评理论,因其对文学理论自主性、自律性的独特观照而更具学理价值和可操作的特性;而如我一样的普通文学理论工作者,也正在加入文学理论教学的创新队伍。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8

【关键词】判断力;核心素养;历史语境

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纷繁复杂的文化评论,人们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体系,对信息和观点进行事实判断或者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力是21世纪世界公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个人的判断力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也受到个人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判断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但现实中,人们往往习惯“碎片化”的短文本阅读,脱离语境去理解文本信息,缺乏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辨析、质疑意识。因此,学科教育在个人判断力养成方面应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当下高中生基于历史学科的“判断力”真实水平有一定了解,笔者主持的“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的实践研宄”课题组在2018年及2019年对参与课题研宄的学生进行了课题开展前后的数据调研,来自5个区近20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研。调研数据的结果呈现了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实施的效果。

一、课题实施后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现状

为评估“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的实践研宄”的实施效果,笔者在连贯性实施教学探宄的一所F校进行了学生问卷调研。以F校2021届高二全体学生(440人)、2020届高三等级班学生(94人)为样本进行数据调研,并把这部分学生在2018年被调研的数据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在同一群体(2020届、2021届)中进行两次与判断力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核心素养获得能力的调研(百分比得分率),发现无论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还是历史解释,学生获得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同时也发现,不同学科核心素养呈现的进步幅度有很大不同,而且2020届和2021届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020届的进步幅度明显高于2021届。其中原因,除了样本数据的量有大小可能导致数据差异性大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2021届经历等级考分科后,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把历史学科作为合格考科目,这对学生认真投入历史学科的学习,尤其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历史阅读与写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即便如此,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探宄还是体现一定效果,2021届全体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取得了进步。

1.时空观念

从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来看,2020届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指数(72.66%—78.37%)明显高于2021届的学生(64.03%—65.53%),群体差异性导致数据差异的原因不再赘述。从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率来看,两个群体的进步率不高,都没有达到10%。这说明与时空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历史时间轴、地域地理空间等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就其中的原因来分析,可能一方面是课题实践的时间短效果还不够明显,另一方面是课题组成员习惯性地认为这是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史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髙中生的时空观念的培养相对比较弱。

2.史料实证

从史料实证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来看,2020届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指数(73.61%—83.40%)显著高于2021届的学生(64.05%—71.50%)。两届学生各自在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尤其是2020届几乎达到10%的进步率。这说明课题组成员在通过长文本阅读,指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们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对文本本身的真实性、对作者所持观点的逻辑判断、对历史事件的历史逻辑推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但同时数据也显示了学生在运用史料过程中,对史料背后深层信息的挖掘,运用己有史料作为论据去架构自己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能力还比较弱。这种基于文本和围绕文本阅读的能力需要更多时间来积累。

3.历史解释

从历史解释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来看,两届学生都取得明显进步,两届学生进步率超过或者接近2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21届所取得的进步指数(23%)高于2020届的学生(19%)。这主要的原因在于2021届原来的基数远小于2020届,从绝对值看,第二次调研显示,2020届等级考班级的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还是远高于2021届的全体学生的。但2021届学生的进步还是令人欣喜的。历史解释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与判断力养成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需要学生运用记忆、演绎、预知、推理、判断等能力对问题进行梳理、阐释,提出解决问题或者对历史史实判定的观点、论据,可以说学生在对文本的分析、理解、判断上有了很大的能力提升。2021届学生进步突出的原因,可能与初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方式、史学意识培养方面有差异,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即使是不选历史等级考的学生,通过课题组的教学实践活动,也部分克服了大部分学生不选历史学科带来对历史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上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这正显示了课题组研究的成果所在。

二、课题实施的成效

1.选择历史等级考的学生比例上升

从学生选科角度看,2020届等级考学生对于选择历史的态度基本上没有变化,而2021届学生经过一年的课题组指导下的历史学习,略微有上升,近一百个学生选择历史等级考,这在我校以理化为重要等级考选科的学校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这个选考人数在全上海同类型的学校中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个数据一定程度反映课题组成员的教学取得一定成效,让学生从更多喜欢的视角来选择历史学科为等级考科目。

2.学生的学科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

从数据来看,我们不可忽视历史小说、影视剧等媒介对学生历史认识形成的影响,但历史课堂的占比还是最高的,这说明不管是从基础教育学科设置,还是从课题开展的角度看,上好历史课,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认识是最关键的。这也证明课题的开展是有扎实的学生基础,也获得了学生一定的认可。从数据来看,经过培养,学生普遍能够认同史料实证的重要性,对史料实证这一历史素养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作为多选题,有超过3/4的学生选择超过三个选项,超过2/3的学生选择了四个选项,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都认同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的复杂性,知道多角度去获取历史信息,去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3.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动力有所提升

课题组积极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全员参与上海市“博学杯”高中生历史人文素养展示活动,参与历史论文写作的锻炼。课题组教师在学生论文写作之前,开设史学研究讲座,讲解历史论文撰写的基本过程和学术规范。在论文形成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论文的选题、史料的搜集等事宜,并对他们的初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通过几轮的修改,基本形成比较合格的历史论文,再从中选出比较优秀的论文,由大学、研宄院的专家学者进行双盲评选,最终产生优秀的历史论文。从“博学杯”活动过程来看,能够获奖的论文是极少数的,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更多是一种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从中熟悉历史研究过程,习得历史学术研究的方法。通过“博学杯”活动,学生对于各种历史语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文本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内涵,包括文本作者自己有意或无意地渗透在文本字里行间、反映文本作者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立场、身份等信息,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因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也是利用文本的构建去自圆其说的一种思维锻炼。这种综合性训练的效果,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

4.教师教研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课题组成员开创性地探索了将判断力融于学科核心素养之中进行培育的教学尝试,建构了历史学科中的判断力养成的基本教学路径,重点通过单元主题教学、学生课题研宄、主题实践活动三大路径,并形成了围绕判断力与历史语境为评估对象的评价指标,积累了在历史学科中培养高中生判断力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师曼,刘晟,刘霞,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