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工程论文范例

维修工程论文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1

1.1工程资料不全情况较突出

有许多工程找不到当初新建时候的施工图纸或者施工图纸不完整,不能完全按图纸审计。这些资料在施工过程和审计过程中都没有,即使有些工程能找到图纸,但由于时间久远或其他因素,现实中的实体与图纸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所以对维修(检修)工程的审计不可能再完全依赖于图纸,也不能完全照着图纸进行计算。例如,在某公司“10T真空自耗炉设备基础工程”审计过程中,发现此次施工的是设备防爆墙基础,该基础的地下室部分已施工完毕。在报审的结算资料中新旧基础连接处采用的是植筋方法,由于专业厂和工程管理部门均无法提供基础的地下室部分施工图纸,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过审计人员多次到现场踏勘和向现场管理人员了解,发现在连接处预留了插筋,如果结算按植筋方式计算,则多计钢材近6吨。

1.2工程中许多问题具有隐蔽性

新建工程的施工依据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可以非常有序地展开,但维修(检修)工程则随意性很大。在施工前,有许多工程问题都是隐藏的,随着工程的进行和展开,工程中的问题将会逐渐地暴露。例如,在某公司办公楼震后维修工程项目中,当工程全面展开后才发现走廊体有空壳和砌体裂缝现象,而且大小不一、位置不同;在对卫生间地面加铺地砖时发现卫生间防水层已经完全损坏等等。而在设备检修工程中这种情况更是常见,很多问题只能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边解决、边签证,这也是维修(检修)工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1.3维修(检修)工程点多面广,现场签证量大

现场签证单是反映实际施工情况和形成工程造价的重要资料,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对造价影响至关重要,需要审计人员严格审察工程项目现场签证执行情况及其内容的有效性、真实性、合理性。如果对工程项目的现场签证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则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在我们审计过的项目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随结算报送的现场签证有部分是复印件,其中一张签证出现了不同笔迹,经过仔细辨别此处是粘贴复印的,立即要求其提供签证原件,对比后基本认定资料遭恶意篡改。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对工程项目的现场签证进行严格审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完善维修(检修)工程审计的对策

以上几个问题在维修(检修)工程中可能经常出现。从宏观角度上讲,思想认识左右着整个审计过程质量的好与坏。审计人员必须首先解决维修(检修)工程审计过程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再用具体的措施进行解决,使整个审计过程能够合法、合规、顺利地完成。

2.1维修(检修)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维修(检修)工程自身的特点,工程中小项目多且无正规图纸可寻,在动工前根本无法准确预测工程的进行情况。因而会出现签证多且比较凌乱的现象。所以到后期审计过程中,必须要对整个施工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将凌乱变成有序,理顺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所以维修(检修)工程的审计,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1审计人员必须加强思想认识

要认识到维修(检修)工程与其他新建工程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认识到维修(检修)工程审计过程的复杂性,从思想上重视它。

2.1.2审计人员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维修(检修)工程的审计要经常深入现场,树立勤业、敬业、务实的精神,加强责任心。

2.1.3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培训和学习

由于维修(检修)项目的子项多且复杂,这就提升了定额套项的难度。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知识和审计技能,深刻理解定额,准确把握定额。

2.2具体工程审计对策

2.2.1由于维修(检修)工程的独特性,必须在审计

过程中加强对工程现场签证单的审察工作。对工程中的现场签证,应该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察。施工方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会“签高不签低,签多不签少,签复杂不签简单”,对他们有利的签证他们会主动地去签,因而工程中有些签证单与实际工程不符。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现场签证单要进行详细地审察。签量的核查其工程量,签价的核查工程造价或材料单价,做到每项都有依据、每项都符合实际。在实际工程中签证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核定单,它主要是对工程进行过程中的一些纯粹技术方面变更和方案的情况,经过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的一种补充证明。二是经济签证单,它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发生费用增减的施工方案需要甲乙双方通过协商签订的经济签证。工程签证单在工程竣工结算审计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证明材料,尤其对于维修(检修)项目,许多工程项目通过虚假签证增加工程造价取得利益,从而使竣工结算失去真实性。国家建设部制定了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于2003年7月1日起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了我国建设工程招标工作全新操作模式,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施工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社会进行监督的原则。建设方承担工程量的风险,施工方承担价格风险。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工程量签证单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高,而且在审计工作中对工程量签证单的审计将更加重要。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签证单的签署甲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处于被动地位,尤其对于一些隐蔽工程项目,甲方工程管理部门应该会同审计部门主动及时地去签订工程量签证单。

2.2.2审计人员要介入工程全过程

一般情况,审计人员是在工程竣工后才介入工程项目及事后审计,对工程概况只能通过竣工资料进行了解。而维修(检修)工程不同于新建工程,其随意性很大,竣工后乙方所提供的竣工资料不能完整、完全地反映工程实况。所以作者认为,对维修(检修)工程,审计人员应介入整个工程的全过程,从前期的合同审察到中间的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的决算审计。这样,审计结果才能切实地反映工程实际。

2.2.3审计人员须深入现场,以获得最真实数据

由于维修(检修)工程缺乏图纸等原因,审计人员必须在工程竣工后,深入工程现场,做好现场收方工作,从工程现场得到的数据才是最真实的数据。例如,在某公司“5T电弧炉设备搬迁配套工程项目”结算审计中,审计人员深入工程现场后发现提供的竣工图与现场实物严重不符,如:工作准备间实际只有一间,而竣工图示为两间;工作准备间1的基础深度图示为1.5米,而重新提供的竣工图上则修改为0.7米;液压站房、合金库房与现场也不一致。现场收方应有多方人员参加,如实地反映工程施工内容,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对维修(检修)工程的审计主要就是将“竣工资料”、“现场签证”、“现场收方”合理地结合起来,这有别于新建工程,在维修(检修)项目中后两项所占比例更大。

3结束语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2

1.1维修标准设定不够明确

实际上我国建筑领域各类零星维修项目都未经过正规图纸检验和系统招标活动布置,相关预算资料不够齐全;加上技术员工素质和能力低下,一时间令维修质量全面下沉,资金浪费结果也便可想而知。如果说某类改造工程能够依照最初计划标准进行适当延展,使得维修细节都能够依照工作量签证形式调整,实际造价数量便会高至120多万人民币。但是目前相关部门实际投入这部分活动的经济成本不超过90万元,相信绝大多数已经卷入私人腰包之中。

1.2施工现场监管力度缺失

维修工程因为种类繁多且分布凌乱,特别是在单位工程成本金额不大背景影响下,使得建设主体针对工程实施科学监管显得更加步履维艰,管理环节的漏洞现象也十分普遍。因为各类施工管理人员本身工艺控制实力、材料选取标准和设备运作机理认识不够深入,施工期间基本难以发挥预设监管功效,使得工程交付成果一败涂地。例如:在某项目审计过程中发现,涉及甲方要求的不锈钢大门表层锈蚀现象广泛分布,与既定规范质量交互冲突,但是审计过程中始终无法对负责方作出合理认证,一时间令部分施工单位有空子可钻。

1.3施工单位普遍保留预算高估冒算意图

维修工程预算和结算工作主要由施工单位全程负责处理,经过建设单位系统认证过后,控制主体会出现所套定额和实际结果不相符结果,经常虚假报告工程量和应用材料单价;加上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研究工作不够精准,有关预算、结算方面组合十分模糊,使得后期审计工作难度增加,对于系统造价控制非常不利。

2应对上述问题的具体策略内容分析

2.1结合政府发文途径制定相对完善的维修工程监管体制

包括《零星维修工程管理办法》等审计监督规章制度颁布过后,使得特定建筑工程立项、审批、招标程序得到系统维护,特别是其中重点需要推行的项目招标制度,令招标主体能够尽量选取优秀的控制调试单位,及时降低内部成本并稳固建筑结构安全质量。具体策略内容表现为:首先,合理低价定标;其次,总价适当下浮并为定标提供利益基础;再次,最近接标主体算术平均数的下浮率设定为中标单位;最后,相同施工环境下优先选取熟悉单位。经过此类零星维修工程项目招标制度改革,使得建设方能够全面选取让利多、技术优良且售后服务全面的承接单位,为日后成本规划秩序调停提供坚实支撑跳板。

2.2正确签订维修工程施工管理合同

具体要求便是有效维持合同条款合法性、完整程度,实际维修工程布置期间须事先依照《经济合同法》要求设置承包商义务完善指标,确保承包总体数额、质量维护细节以及工期结算方式信息衔接秩序,保证双方经济合法利益的有机呈现。必要情况下,应建立起维修工程项目保证金机制,针对施工组织尚且未完成的内容要收取合理数量的质量保证金,特别是在质量水准不达标的结构上要快速要求返工处理,出现拒绝现象便立即扣除保证金。再就是为了全面遏制施工单位超标决算隐患,可以考虑在合同内部额外添加审计核减超过一定幅度后实施罚款的条件信息。

2.3加强对现场签证的管理

主要是控制维修工程造价波动效应。结合既定建筑工程施工环境观察,内部须全面建立起有关工程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度,管理上在严格执行吴政发(2007)22号文《关于印发《苏州市吴中区政府性资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外,还可细化管理按限额大小,分别执行现场管理、管理部门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三级在授权范围内会签的程序办事。对确需签证的事项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载明签证事件发生的时间,签证原因和范围,确认工程量签证费或费用计算标准,并附上必要的图纸及相应的计算资料,并依发生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防止施工单位在工程量和变更签证单上做手脚,防止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3结语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3

零星维修工程,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上进行更新改造、维修、更换、装饰、装修、加固等施工作业,目的是为了恢复、改善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年限的工程。零星维修工程大多单项金额较小、发生频率较高、工作内容较平常,往往很容易被忽视,产生监管疲劳,处于监管空位。且由于零星维修工程很多无设计图纸、发生时记录内容不详尽、维修地点零散等造成事后审计难以还原、不便追踪。内部审计,因审计人员工作环境的关联性,在零星维修工程实际实施状况的了解和事后最大程度的还原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医院零星维修工程内部审计的构建原则

目前,各地各类医院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如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内部审计,审计目标与审计资源、审计成本等配比明显失衡。鉴于此,医院零星维修工程内部审计的构建应量体裁衣、因事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最大程度整合审计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审计资源的效益,巧妙地运用审计技能和方法,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能。

2.1分门别类,合理搭配

根据零星维修工程的工作内容、工程造价、留存资料及内审人力等将零星维修工程分类整理汇总,一般情况下,对于工程造价极低的可以不进行审计;对于工程造价偏低、以前几年平均核减率预估调减的工程造价与外送起底审价费相差无几甚至更少或者施工边界模糊、施工的工作内容与定额出入较大及留存资料不完整甚至没有的,尽量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对于工程造价较高、工作内容相对标准及资料相对完备的,权衡内审人力,可以考虑外送社会审计。

2.2阶段考量,职能分明

零星维修工程的内部审计在三大类审计模式中是唯一一个非第三方的审计,说到底,内部审计的审计主体是建设单位自己的内部机构和人员,与事前及事中阶段进行工程管理的基建科、总务科或者设备科同属建设单位即甲方,这种隶属关系的特殊性,使得内审机构在独立性和权威性上受到制约,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自我定位和方法选择。内部审计熟悉单位的管理环境,能随时了解工程情况及其进程,拥有审计信息上的优势,因而更易于有针对性地改进审计手段,适应特定条件下的审计作业。可以阶段考量,不必深究审计的广度而将重点放在审计深度上。作为内部控制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共同建立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用内部控制约束事前和事中阶段相关职能科室的管理,在事后阶段,发挥自身特长,进行重点监督。

3医院零星维修工程内部审计的实施

3.1事前、事中阶段

对建设单位来说,零星维修工程各相关职能科室一般职能分明、各司其职,全过程跟踪审计不是不可以,但就零星维修工程而言,依照成本效益原则,审计成本与审计成果之比过高;且由于内部审计主体的隶属关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如对相关科室进行全面的再监督,既浪费整个单位的人力物力,又不利于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前、事中阶段内部审计的重点应放在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再监督上。零星维修工程项目虽小,但涉及人员、科室、设备、资金、施工以及验收等诸多因素,需要系统性地组织、协调和管理才能保证项目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制度建设就是项目运行的轨道。医院应根据国家对零星维修项目管理的规定,结合自身实情,在零星维修工程的管理、招投标以及结算审计等环节建章立制,形成一整套程序化的统一规范,明确各环节实施监管科室的职责、权限及违规的责任追究,建立尽量完善的控制体系,用制度约束人。那么内部审计则可通过观察、询问、调查、查阅等方法对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审查,腾出时间和人力重点抽查事后难以查勘、无法复原的隐蔽、拆除等工程记录、工程变更单、监管人员签字确认等管理情况;检查各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掌握零星维修工程管理现状。针对审计发现的管理薄弱点或监管盲点及时提出修改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议并在后期结算审计环节作为审点。对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项目应在招投标环节或合同签定环节对清单报价表中分部分项目名称、工作内容等进行抽查,查看大项有无漏项,以免影响评标或低价中标后调整增加工程造价;对工程的变更应约定现场变更单的提报时间,并限定过期未提报的按合同执行,以免后期难以考证而虚增工作量;对材料单价应约定单价较高材料的规格、型号、品牌、质量及单价等以免后期结算审计引起争议。

3.2事后阶段

事后阶段的结算审计是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能真实、完整、合法地反映工程建设成果,内部审计应合理搭配审计资源,严格把好结算关,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关键点的设置和审计方法的选择上做足文章。

3.2.1社会审计部分。

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在现有审计力量与能力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社会审计的引入是必然的选择。因零星维修工程的专业特质和内部、外部审计在审计环境熟悉程度上的差异,以致零星维修工程社会审计亦需内部审计的适时参与。只有合理有效利用社会审计成果,才能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1)协议履行情况的审查。

查阅委托中介机构审计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资料,查看是否按约定的时间、进度、程序等执行。对未按条款约定执行的在支付咨询费时按约定予以调减。查阅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等资料,查看有无中标下调系数或降级取费等约定,并审查约定的执行情况。

(2)造价咨询报告(初稿)的审查。

考虑整体审计资源的合理搭配,对社会审计提交的造价咨询报告(初稿)不必全面详细审查,应快捷系统地实施审查,主要采用重点抽查审计法。通过抽查,评价社会审计质量是否按协议要求和承诺执行。①水电费。零星维修工程施工地点往往分散,施工工程用水用电和施工单位生活用水用电一般不会单独挂表,而是在建设单位直接使用,如果确未挂表并且事先也无约定,审查时应分析计算工程项目材料和施工机械中的水电费(或者为了缩减繁杂的工作量协商约定比例系数等)从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临时设施费)中分别扣除。②措施费。零星维修工程工作内容一般较简单,施工中往往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脚手架、排降水等措施费,审查时应查看取费表中施工措施费的取定,扣除未发生的内容。③材料单价。零星维修工程中的大宗材料或单价金额较大的材料,如无协议约定价,应横向对比多家中介机构同种材料同期单价,并结合工程造价信息网的指导价和市场调研等,对价格差异偏大的询问原因后据实调整。④大宗单项。零星维修工程中工作内容单一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可实施单位造价、材料用量等对比审计法,对差异偏大的查明原因后据实调整。

3.2.2内部审计部分。

根据内部审计资源配置和零星维修工程特点留存内部审计自行审查的项目,在实施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应重点审查工程量。

(1)以工抵料的小项目。

零星维修工程有的项目仅是一些小的修修补补,无须使用机械,仅有少量的材料消耗,主要发生人工费,这时,施工单位多提出以工抵料。因为单位金额不大,建设单位大多应允,但这种情况往往以工抵料,工日核算过多,如工作量大,就会造成较大差异。

(2)拆除材料的再利用。

零星维修工程中的改造维修项目大多要先行拆除,但拆除不完全是破坏性拆除,有的材料如灯具、干挂墙面砖等拆卸简单的,施工单位往往采用保护性拆除,拆下的材料再循环使用,审计时应至现场实地查勘、辨析后确认。

(3)非完整项目的定额套用。

零星维修工程中有的项目工作内容不完整,但套项时按完整的定额子目或参照完整定额子目作补充子目套用。如卫生洁具的安装,定额中已包含管材和配件,但施工单位又单独列项,重复计算。

(4)完整部位的分批修补。

零星维修工程中的小修补往往即坏即修、即修即结,同一个完整部位有时随损坏实情和改造需求分批修补,在核算时,应结合此整体部位前期维修的部分工作量和本次维修工作量,汇总匡算总量,与单独整体部位的数量配对比较,推断是否虚增了工程量。

(5)施工界限模糊的局部维修。

零星维修工程很多是局部维修,没有明显清晰的施工界限,如涂刷乳胶漆,更换墙砖、地砖、锁芯等需深入现场,根据未干透的水印、颜色的些许变化等对模糊界限作最大程度的还原性界定。

4结语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4

1)维修工程的规模较大

但是仍未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公开招标规模标准,并且在价格方面相对较高,已经达到了工程所在地区公开招标的标准,但是也需要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招标工作。

2)维修工程的规模不算大

没有达到工程所在地区的规模,但是达到了该工程所属企业公开招标的标准,就要按照该企业的标准进行招标工作。

3)维修工程的规模较小

甚至都没有达到所在行业的标准,但是价格相对而言较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学院的积极配合。

4)维修工程的规模很小

未达到学院所组织的招标标准,那么就要求有关部门运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

5)维修工程的规模十分小

已经属于零星工程的范畴,没有必要进行招标工作。对于这类的维修工程,每个项目的价格不会很高,但是会经常进行维修,所以次数较多时就会变成大额度的工程。

2、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因为维修工程属于一些较小型的项目,因此对安全的要求相对而言较低,并且有关的管理者对该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没有新建工程的高,重视程度较低。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重复修补的现象层出不穷,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还会对工程效益造成一定的损失。针对该类问题,必须要对学院维修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强对该工程施工的管理措施以及审计力度。

1)加强管理维修工程。

在安全方面和使用功能方面,维修会对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因为施工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重大事故层出不穷,因此,一定要重新审视维修工程的质量问题。在学校中,要专门设立机构对维修工程进行严格管理,对维修工程重视起来,落实到工程质量上。

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维修工程虽然面积小,但是涉及到的知识十分广泛,工艺复杂,这也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管理素质。但是就目前看来,学院中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未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对维修过程中的一些施工技术以及材料的选用了解的比较片面,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制定出专业化的管理方案,从而主导权就落到了施工单位手中,如果遇到极端情况,或者遇到一些不良的承包商,就无法对建筑的安全性作出保证,很容易出现建筑质量问题。因此,学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维修工程的质量问题。

3)促进过程中的管理。

由于在上课期间学生人流量大,无法对一些建筑进行维修,所以,学院的维修工程大多是在寒暑假进行。因此在这期间,学校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进度表进行,以保证在规定期间能顺利完成,不影响学院和学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对于一些较大的维修工程,学校还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对于一些比较繁琐复杂的设计结构,学校应该找资质较深的单位进行设计,以达到相应的标准。除此之外,学校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估价,严格杜绝豆腐渣工程,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决不允许使用到工程中。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工程的监控,做好工程审计工作,因为审计工作是建设单位对工程实施监督的关键环节,在维修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还应当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以保证建筑质量过关。

3、完善档案,提升效益

在每个学院都会有档案室,学院建立档案室对有关项目的运行、维修和扩建均可存留有关依据。对于新建的工程的档案一般比较完整,而对于维修工程,学院却此并未加强重视,导致维修工程的档案被忽视。大部分学院中因为当时没有做好维修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以至于多年后诸多工程无法顺利进行,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的建议:

1)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学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提高意识,积极配合基建人员的工作,让相关的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信息管理以及收集。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几个同步,一是有关的档案管理与计划同步;二是档案管理与施工同步;三是维修档案与工程交付同步。

2)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如果学院要对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就应该认识到维修工程的档案管理不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更是学院相关人员的工作。因此,学院一定要对该职位进行督察,不能安排完毕后便置之不理,应当化被动为主动,严格管理,以促进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工程的进程和质量。

3)提高效率。

因为管理部门要对工程的档案进行相关的备份,以形成独立档案,所以学院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流程,建立登记制度,防止档案流失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学院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立更加便捷的电子档案,编制较为快速的检索工具,让该工程档案的利用效率获得提高。

4、结语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5

矿井电力工程维修对于矿井持续性的作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是矿井作业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矿井电力工程维修为主要内容,探讨了常见的维修措施。

关键词:

矿井;电力;工程;维修措施

一、矿井电力工程进行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现代化的矿井作业往往需要诸多机械设备的持续性工作,而电力供应则是设备运行的基础,因此,对矿井电力工程的维修工作是确保电力供应、用电设备持续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矿井作业的有效保障。同时,矿井电力工程的维修环境决定了其安全工作流程也必须得到严格的遵守,下文针对矿井电力工程维修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

二、矿井电力工程维修措施探讨

1.矿你井电力工程维修计划的设定。矿井电力工程维修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电力工程维护,其作业平台的局限性往往加大了维修工作的难度,另外矿井下相对复杂的作业环境也致使维修工作的可操作性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鉴于上述原因,在进行矿井电力工程维修时,一定要制定好维修计划,保障整个维修工作的有序性、安全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都能得到有机的综合,保障维修工作的顺利实施。常见的维修工作主要是根据故障节点出现的问题进行用电设备或者是输电电缆的更换,以此恢复故障节点的供电和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一般而言,维修计划的设定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对矿井电力系统维修工作区域、停电部位以及用电故障原因加以确认,这是整个维修工作的基础;其次,根据不同用电设备和故障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计划的设定包括整个维修人员、地面负责人员的确立,维修操作步骤的计划,同时对所使用的维修工具(检测仪器、维修材料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备)进行罗列并积极准备。总之,做好维修计划的设定工作对于后续工作的持续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加以重视。

2.针对不同用电设备进行不同方式的维修处理。具体的操作过程则是整个维修工作的核心步骤,通常是根据不同用电设备的供电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矿井下的用电设备通常包含输电电路、矿井作业设备、变电设备、电路保护装置、井下监控系统等,对于不同的用电设备应采取不同的处理维修作业方式,以输电电路和矿井作业设备为例,常见的输电电路问题通常是在问题节点两侧进行输电电线的更换方式来进行电路方面的维修;而矿井作业设备由于种类和设备的复杂度不尽相同,进行相应的处理,常见的作业设备用电故障包括漏电、停止供电、绝缘部分老化、由于电路问题引发的设备损毁等问题,由此,作业设备问题可采取零部件的更换、电路检修、过载损毁修复等手段来进行维护。因此,对不同用电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处理作业是整个维修工作的核心部分,应认真对待。

3.检测相关联的用电设备是否存在电力问题。一般而言在处理了故障节点的问题后,矿井电力工程的用电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恢复,但是为了保障整个矿井电力工程供电稳定性和持续性,本文建议在整个节点故障维修结束以后,应对相关联设备和电路进行相应的检测,通过对相关联用电设备的检测可以发现一些关联因素导致的电力工系统问题,例如本身周围电力供应过载造成的直接用电设备的损坏或者是监测系统故障引发的用电故障误判等现象。当然,相关联用电设备的检测工作并不是盲目的对直接连接的用电线路或者设备进行检测,而是应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用电故障分析后所采取的关联设备检测,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检修效率同时还能大大的节约工作时间。总之,对于关联用电设备的检测工作作为维护节点工作后的“后处理”流程也应予以重视。

4.做好维修记录,为定期矿井电力维护提供参考。在整个维修工作完成以后应对整个维修工作进行记录,包括故障节点位置,引发故障原因分析、维修负责人员、复查人员,维修结果以及相关联检测以及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详细细致的记录,维修记录是第一手的维修资料,对于将来矿井电力工程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通过维修记录能够发现维修工作中的优缺点,对于优点部分应继续的发扬,而对于维修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则应积极的改正,优化整个维护工作流程。除此之外,鉴于矿井下的特殊工作环境,在进行井下电力系统维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工作流程以及安全设备的有效利用,如停工电制度的严格实施、绝缘工具和设备的运用、警示牌工具的设立、一些特定矿井下安全气体(如瓦斯浓度)的实施监测,总之,矿井电力工程的维护处理具体的维修措施以外,还应格外的注重维修安全问题,确保整个维修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

总之,矿井电力工程维修措施具体的应包含维修计划的设定、有区别的维修实施、关联设备的检测以及维修记录工作的实施,同时考虑的到矿井特殊的维修工作环境,在进行维修工作时,还应格外注重安全工作流程,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作者:吴卓 单位:珲春矿业集团公司板石煤业有限公司运输区工会

参考文献:

[1]王瑞君.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知识管理;机务维修;知识地图;维修效率

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知识管理定义为:组织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建立技术和组织体系,对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组和团体内的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系统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和评估等,确保组织成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正确的知识,以便采取正确的行动。质量和效率是航空维修的基本诉求,知识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应用于航空机务维修过程中。

2机务维修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随着技术发展,如今新型飞机的状态在不断变化,变化周期在逐渐缩短,机务维修人员可能同时维护着多架具有不同状态的飞机,而维修人员如何掌握多架飞机、多个状态的维护要求和维护特点,这是很多维修人员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进行试验机维修的人员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比如维修资料的初始交付版本内容不完善,有的内容不能指导工作顺利开展;操作流程没有经过优化,工作效率低;或者是设计考虑不周全,维修操作时需要先完成其他辅助工作;维修人员对新系统的维修知识欠缺。在缺少知识管理的企业中,员工长年积累的知识可能随着退休、升职、岗位调动没有很好传承,现在工作的员工也可能正在努力解决前辈遇到的同样问题,缺少一个知识存储和传播的有效传播途径。企业内部产生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知识产权、采购的新型维修检测工具、系统等相关知识,也需要在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进行广泛的传播,促进创新。大型企业内部可能会遇到做过的工具、项目隔几年换一组人重新做;一个机组发现解决的问题,其他的机组也在设法解决同样的问题。

3航空维修中知识管理应用

面对维修工作中的问题,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组织建设、知识分类、知识地图、知识获取、知识评审和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3.1知识管理文化建设

知识管理文化建设是知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知识管理应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被应用于日常管理中,管理者需要重视知识管理,构建知识分享、知识应用的环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员工积极参与到知识管理工作中,创造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管理者对知识管理工作的认知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影响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知。管理者掌握着企业的重要资源,当管理者认识不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时,就无法开展知识管理的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企业中很难形成知识分享、传播、应用的良好环境。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知识管理文化环境,员工不能积极参与到知识管理的工作中,知识管理工作会因为缺少知识提供者、创造者而无法进行。

3.2知识管理组织建设

知识管理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知识主管、知识管理小组、所有员工、外部用户和知识提供者。知识主管负责领导知识管理小组完成知识管理的具体工作,了解内部和外部需求,组织完成需求分析和计划实施。知识管理小组负责完成知识整理分类、审核、更新、共享、分析知识需求等工作。员工是组织内最重要的知识提供者和知识用户。例如我们的维修人员可以提供维修经验、流程优化建议、维修建议等,质量控制人员可以提供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知识管理组织建设还需要考虑组织的相关方,即外部用户,了解他们的知识需求,关系到内部知识的开发和创新,我们也可以把知识作为资产出售给外部用户,获取社会价值。外部知识提供者可以给我们提供最新的知识内容,保持组织内知识先进性,促进维修工作开展。知识管理小组可以根据组织知识复杂度和员工数量衡量设置,但是无论人员多少,有管理小组至少可以保证知识可以被管理起来。

3.3知识地图设计

知识地图是帮助维修相关人员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知识的基本知识管理工具。它是用清单、图表等方式表示知识分布情况的地图,是组织知识的向导,明确重要知识的分类,指出存有知识的人员、书籍、数据库等载体,引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在航空维修中我们可以按照基础知识、维修过程知识、资源知识、决策支持知识、管理知识、技术研究知识等对航空维修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基础类知识是维修活动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知识,比如电路基础(导通、绝缘、交流、直流、频率等),液压、环控、机械装配设计、流向、部件组装顺序,插针修复,保险方式,机件拆装等均是航空机务维修的基础知识。资源类知识包括工具、设备的目录、状态、适用性、维护要求、使用方法,试验机的状态、维护要求、方法,飞机、系统原理,人力资源能力、配置等。此类知识涉及到人力资源、工具、对象三者的协同匹配,涉及到机务维护知识管理的较多内容,比如工具设备使用、工作流程优化、装配技巧。决策支持类知识,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向量图的方法、基于故障树、基于历史数据等等故障诊断方法,状态管理和任务调度等方向的研究及成功经验等知识,或者以历史事件决策作为决策依据。管理类知识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程序流程要求等。技术研究类知识包含技术创新、成果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基础技术研究,比如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收集、整理。这些知识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资源类知识可以按机型、维修部门、专业等进行细分;除了按知识类型分类,还可以按照岗位类型分类,比如按机械、电气、质量、调度等各种岗位对知识进行分类;在各个细分过程中还可以按照知识使用频度和复杂程度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使新员工很快投入工作,先进行容易完成的工作,逐步学习实践,形成一个渐进的过程。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建立不同的知识地图,知识地图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存放在联网的信息系统中,也可以存在单机电脑里,当然也可以以纸质文件的形式放置在方便使用的地方。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地图应及时更新,保证用户能够获得准确的知识地图。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搜索或者电子导航地图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快捷、直观地找到需要的知识,但是在这些方式无法实现的时候,使用单机管理或者纸质的知识地图仍然是必要、有效的。

3.4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通过教材、作业指导手册、技术说明书、培训课程、论文、研究成果等多种途径获得。然而知识获取并不是直接将教材等知识直接搬过来进行数字化,这个过程需要注重对教材、论文、研究成果中重要思想、方法、技术的提炼工作,整理技术说明书直接支持维修工作的内容,经过学习、讨论得出的新的应用方法或者新的思想。除此之外维修工作者在工作中发现的能够提高效率的组装技巧、工作流程优化等也应被提出来进行分享。全体员工主动提供知识是重要的知识获取手段。知识获取管理工作有两项重要的内容,一是获取组织需要的知识,二是鼓励、激励员工主动提供、创造、挖掘知识。发挥集体智慧是最重要的知识获取途径,只有全体员工参与,才能提供全面的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

3.5知识评审

知识评审工作主要进行知识的筛选和提炼,是知识不断深化升级的过程。现在是一个信息量非常大的时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对于我们的工作都有用,比如我们维修飞机不需要知道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对知识进行评审还可以保证知识描述准确、易于理解。知识评审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专家评审、知识管理小组审查、群众评审。本文提倡先进行专家或小组审查,然后将知识共享,用户再参与知识评审的工作方式。例如当维修人员学习知识或者工作过程中使用了知识库提供的知识发现存在问题,或者该知识可以改进优化,则可以提交知识修改申请,修改通过评审后重新。专家评审、小组评审和用户评审结合的方式兼顾了效率,同时使知识管理带有反馈环节,经过不断改进,提高了知识的价值。

3.6知识应用

3.6.1培训

依据知识地图,选择不同层次维护知识工具包,逐步建立维修人员的知识体系。比如先进性维修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然后再根据岗位进行专业工具、设备培训考核,再进行飞行前后检查、定检等培训考核,每一个项目还可以再按照工作频次进行排序,保证优先掌握关键技能,满足一些基本维修的劳动力需求。知识管理在培训工作中发挥以下几个作用:①知识地图帮助员工从不同视角建立知识体系概念。②知识管理保证为员工培训提供经过审核的、准确的知识内容,使培训标准化。③随着知识库的丰富完善,通过自学和实践结合可以快速地具有高质量维修能力,提供优质内容的作用将大于照本宣科的培训。④对知识进行管理后可以保证知识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环境变化能够得到修订,而不会一直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内容。

3.6.2维修计划调度与知识管理

整合知识建立一个辅助任务调度系统,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建设,维修调度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所有资源的状态,当需要进行某项维修工作时,系统可以提示需要准备的工具、设备、耗材、人员、时间需求,比如需要设备达到什么状态,检测设备是否可以使用,谁能完成这项工作,就可以一目了然,当需求和现实状况不符合的时候可以提前协调人员、设备、备件等,确保任务执行。

3.6.3维修过程与知识管理

在维修工作过程中知识库的存在也很重要,当维修人员需要进行一项复杂的工作的时候,流程怎么走,工具怎么用,设备怎么用,哪儿可能会出错,哪儿可能会发生耗费时间的操作,怎么避免,如果有一份详细的工作指导,将大有裨益。工具、设备、人员、维修对象等因素相结合形成的最佳实践毫无疑问是维修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知识,将这些知识精心组织起来,然后分享出来,可以普遍提高维修单位内部全体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完成质量。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这些丰富的知识内容必将会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工作现场,比如交互式电子手册放在PDA中辅助维修工作。

4总结

本文阐述了知识管理的一些最基本的要素,着重提出对知识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弱化了进行知识管理的知识工程方法,提出了知识管理在机务维修工作中的一些应用方法,探索通过知识管理的方法提高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从而提高航空维修企业的竞争力。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激励制度是促进员工提供知识的重要手段,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制度主动探索以满足企业以及员工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知识管理原理、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退租/交付检;退租交付;飞机定检;飞机交付;人机料法环

0引言

对于飞机的退租/交付检,最简单、直观的认识通常仅仅把退租/交付检当作一次高级别的定检,这种简单化的理解很容易陷入一种“不过如此”的认知误区,导致对退租/交付检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短期内不利于退租/交付检的顺利进行、高效进展,长远看也不利于将退租/交付检中的经验推广到航空公司对于租机项目的日常运行管理当中。从“人”的角度看,退租/交付检在人员的参与范围上是最广泛的,民航生态系统的各方都在短期内参与其中,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不同的部门和项目,具有不同的文化信仰和背景、专业素养及丰富经验,对航空器及其相关文件记录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的全面审查,一并影响着飞机交付的进度;从“文”的角度看,退租/交付检从多年前签署的租赁合同出发,除了常规常用的技术手册和维修文件,初始适航文件/出厂交付文件、不同民航当局的适航规章,以及不同的适航/放行标准都被牵涉进来,大大超出了以航空公司持续适航维修方案及飞机生产厂家提供的MPD为基础的、单纯的技术性定检的范畴。本文力图从大家在飞机运营维护中的这两个最熟悉的角度出发,探讨剖析并分享作者对退租/交付检的一点体会,抛砖引玉,以期共同追随退租/交付检管理的飞速发展,以便将交付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整和改措施折射到机队的日常管理中,使航空公司的租机管理和日常运行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1从“人”的角度看退租/交付检

退租交付检相较于飞机普通的定检以及新飞机出厂交付,周期为啥更长?单从交付团队的构成上可见一斑。首先,飞机出厂交付和定检交付通常是双边交付,通常局限于航空公司和MRO/制造厂之间,而退租交付是多边交付,航空公司、飞机租赁公司、技术咨询公司、MRO(包括机体、发动机、部附件维修单位)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单从飞机持续适航的运营保障中是绝无仅有的,多边沟通大大增加了交流难度及周期成本,所以退租/交付检中的沟通成本会间接的体现到飞机的进度上;其次,退租交付及接收团队通常由不同国籍、不同企业、不同文化习惯和专业素养的人员参与,大家的思维习惯不同,由于专业分工不同,看待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尽一致,需求会前所未有的变化不定,导致退租交付周期的延长。所以,退租团队的各方需要更多从合作伙伴的角度看待、处理问题,尝试换位思考,从而寻求具有更广泛合作基础的解决方案。技术咨询公司受接收方的委托,对维修记录及文件进行专业的审查,他们是飞机领域的专家,具有丰富的检查审核经验,从历史文件和退租/交付检记录和飞机本身,能很容易的发现大量的问题,同时他们作为独立的公司,不仅代表了飞机接收方的利益,也有自己所代表的公司或个人的利益诉求,这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无可厚非。相比于常规定检的维修技术支援,航空器(机体/发动机/部附件)制造厂在退租/交付检中多了一个裁判或仲裁的角色。对于在退租/交付中的一些各方据理力争、互不相让、在常规手册得不到有效支持的情况下,多数情况都只有通过电传与向原厂咨询,获取权威意见和解决方案,据此平息争议。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租赁合同通常会规定所有飞机外部修理必须为永久性的挖补修理,以保持飞机气动性能和外部整体美观水平,达到保持飞机残值的目的,但在退租交付中,这一要求实际往往很难完全达成。通过厂家的评估,可以打破僵局,推动后续工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租赁公司在制造厂家中优质客户地位,租赁公司在争取制造厂的支持方面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航空公司通常将飞机维修/定检外包给一家或几家MRO进行,同一架飞机可能会在不同的MRO完成不同级别的定检维修工作,所以MRO对维修细节的落实把握,对于维修记录的可接受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维修记录中最典型的一个问题是损伤描述不够专业、准确、完整、详细,无法准确定位历史损伤,这会直接导致接机方检查人员怀疑飞机维修的专业品质,从而加大检查力度,提出更多验证需求。综上所述,对于退租/交付检的管理,需重点关注人的因素,注意到在退租/交付检中多边人员不同角色的特点,充分考虑并尊重各方的各种利益诉求,协调平衡大家的认知、促进发展退租/交付项目各方的信任机制是工作的关键。

2从“文”的角度看退租/交付检

由于民航安全是公共安全的一部分,所有的飞机运营维护必须按照手册和规章进行持续适航维修,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依据现行有效的适航法规和技术手册,并落实到每一份签署的书面文件上。从该角度看,退租交付涉及的各方面都在围绕依法维修、持续适航这个中心,交付方试图尽力证明自己已经完整履行了依法维修的适航责任,而接机方则在历史维修记录和文件、当前部附件的控制、适航指令的准确执行上,尽力确认/深挖是否存在未依法维修的真空区域。虽然所有的工作都是立足于依法维修、确保落实适航责任,但是,由于上述人员构成的复杂性,导致各自对适航法规、持续适航文件和参考的技术手册和资料的理解难免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对适航法规的落实力度和实施细节参差不齐,以至于双方对符合性文件是否符合适航法规出现争议,这都为飞机后期的退租交付埋下了疑难的伏笔。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由于飞机交付文件及维修记录跨度长达十年甚者更长,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更新、发展、规范中,维修文件也不例外,都在不断更新改版,原始的参考依据如以附录的形式加入维修文件,这也会减少飞机文件在交付审查中因维修依据的改版或删除产生的争议,对于航空公司和MRO,可以把这点作为标准化维修的一个改进点。

3结束语

对退租/交付检的思考和研究,一是为了深刻认识退租/交付检的独特性,避免囿于传统维修的认识误区,从短期内有效的解决租机交付中的问题,二是为了将退租/交付检中大量案例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结出来,贯彻到飞机日常的维护运营管理中,从根本上改善退租/交付检品质,以期更好规避适航条款失控的风险,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在飞机退租/交付时产生更高的交付成本,切实提高飞机的经济价值。只有基于“人”和“文”,才能真正了解退租/交付检的独特性,才能在后续工作中做到明确责任、依法维修,更经济、更高效解决交付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将之转化为项目管控的赢利点。

参考文献:

[1]路遥,于敬宇,舒小华.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A].2010年航空器适航与空中交通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2]汤静航,孙煜.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与预测[J].科技与创新.

维修工程论文范文8

本文在总结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设备维护中心维修用备件库存管理、消耗及订购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库存管理的ABC分类分析法,分析冲压车间各类备件库存的种类和分布。同时,以装焊车间为例,依据备件的消耗历史,制定了利用SAP系统规范车间备件领用的策略。最后,基于备件的定量订货模型,提出了ABC三类备件的补货策略,为进一步优化维修备件的库存管理,消耗控制及自动补货工作提供了相关参考。

关键词:

备件;库存管理;消耗分析;订购策略

引言

随着工业4.0理念的提出,智能化、高柔性的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因此,人们对设备的运行保障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备件作为重要的维修器材,是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设备变得日益复杂,设备所需的备件种类也越来越多。随着备件种类及消耗量的增加,备件库存及其占用的费用也日益增高[1]。如何有效订购备件,如何提高设备订购的命中率,如何制定科学的备件库存,充分发挥维修备件的生产支持作用,使备件品种及数量配置最优,同时减少维修成本,已成为许多生产制造类企业面前的关键课题[2]。

1北京奔驰维修用备件库存管理情况分析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奔驰)是戴姆勒全球唯一拥有前驱车平台、后驱车平台和动力系统平台的合资企业,也是一家年产达到40万辆的大规模生产制造类企业。生产的连续化和生产设备的多样化,对维修备件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更高标准。目前,北京奔驰设备维护中心在库备件货值3.7亿,在库备件种类将近4万种,分散在各个车间存放。各个库房库存价值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随着整个工厂产能的持续提升,备件总库存金额正在随之逐月上升。针对目前备件数量大、种类多、管理困难的现状,北京奔驰设备维护中心采用ABC分类法对备件进行管理和分类。同时,各个车间及对应库房根据自身特性,对备件的分类归属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调整。将ABC管理方法应用于冲压车间及库房的过程中时,考虑到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具有集成度高、设备复杂、生产效率高的特点,综合分析伺服冲压线的备件分类状态、备件消耗情况,得出了伺服线的ABC分类分析图表,可以看出目前伺服线的备件种类与资金情况。与标准的ABC分类备件分布不同,伺服冲压线A类备件(关键备件)的种类较多,约占55%~65%;而A类备件资金占比也相对较高,可达到85%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伺服线系统集成度高、技术难度大,机械、液压、电气系统耦合关系复杂。无论哪一类别的哪一备件发生故障,都会导致整条生产线的停机。伺服冲压线B类备件(计划备件)与标准ABC分类管理的备件分布一致,种类占比与资金占比基本相同,在15%~25%。伺服线的C类备件(消耗品)种类占比约20%,而资金占比小于10%,与标准ABC分类管理的备件分布有很大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伺服线在设计与制造方面技术领先,设备的各系统集成度高、紧凑、整体性强,因此消耗品的种类相对较少。另外,各装置和零部件的选型级别高,消耗类的部件级别也相对高,因此消耗类的备品(如:线缆、螺栓、密封、气管等)的使用寿命较长,消耗量较少[4]。

2北京奔驰维修用备件日常消耗情况分析

在运用ABC分类法做好备件库存管理的同时,规范备件库存的消耗也是维修备件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一般来说,备件的出库与现场维护工作紧密结合。常规的设备维护活动按照是否造成设备停机,大致分为紧急维修、修正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5]。结合备件的ABC管理方法,可以发现三种维修工作实际上是与三类备件相互对应的。预防性维护主要消耗B类易损备件和C类消耗备件;纠正性维修主要消耗A类关键备件和B类易损备件;紧急维修主要消耗A类关键备件。表3为MRAI装焊车间2016年5月份设备备件消耗数量级种类统计。装焊车间车间内共有大小技术设备42种。常规情况下,装焊车间消耗的设备备件主要集中在点焊技术、通用电气类、HSN、通用机械类、螺柱焊和激光技术。这些技术消耗的备件数量在装焊车间总消耗备件数量中的占比超过80%,其中大部分消耗的备件集中在易损易耗件。MRAI装焊车间2015年度消耗的所有设备备件中消耗类、易损类以及风险类备件所占的比例。在该装焊车间运营一年的时间内,消耗类备件和易损类备件的领用种类分别占据所有领用种类的6.5%和35.8%。从种类上看,易损易耗类备件占据了所有领用备件的42.3%。然而,从数量上看,易损易耗类备件则占据了装焊车间常规备件消耗量的66.1%。即在装焊生产线体的常规运营中,易损易耗类设备备件的消耗占据了所有设备备件消耗量的2/3。换言之,如何有效控制和优化易损易耗类备件的消耗,对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6]。统计了2016年1月装焊车间备件消耗的形式。当月线下维修消耗的备件数量占所有数量的38%。对于设备维护部门而言,希望通过跟踪分析和改进,提高设备备件以线下维修的形式消耗的比例,尽量避免备件在紧急性停机情况下被更换[7]。针对装焊车间备件消耗的现状,车间设备维护部门通过2015年最后一个季度对备件消耗数据的跟踪分析,在2016年开始尝试制定了备件消耗的计划,并逐月进行跟踪。同时,开始尝试将易损类备件消耗活动进行计划性开展,并通过国产化等途径降低备件消耗成本。2016年装焊车间易损类备件每月的消耗计划金额与实际金额对比图。根据2015年易损备件消耗金额,结合2016年相比于2015年产量变化,计划金额由2016年每月产量数据计算得出。2016年10月装焊车间主要技术的易损备件消耗累计金额跟踪。计划金额同样根据2015年消耗金额和2016年产量变化比例计算得出。从2016年主要技术的易损备件消耗统计来看,部分技术实际消耗金额与计划金额差异较大。具体原因如下:(1)点焊修磨刀片和Arplas冲凸模实际消耗明显低于计划金额,因为备件采购不及时,导致超期使用未更换;(2)Eckold冲模和WHP凸凹模实际消耗明显低于计划金额,因为根据使用经验,备件的更换周期延长降低了消耗量;(3)涂胶易损件消耗明显低于计划金额,因为部分易损件定义为辅料消耗,未计入备件消耗统计;(4)螺柱焊易损件消耗低于计划金额,因为螺柱焊目前采取整枪替换的维修方式,相关的易损备件并不在V/W205装焊车间进行消耗。想要提高备件消耗利用率,应该尽量提高备件消耗的计划性[8]。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将易损备件的消耗与预防性检修计划相结合,尽量将易损备件消耗计划化。结合备件消耗周期特点,通常有两种方式将备件消耗与预防性检修计划挂钩:一是提前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定期关联物料领用;二是在预防性检修工单中临时关联物料领用。对于消耗周期固定为具体时间的易损类备件(主要是消耗类),将备件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定期关联物料领用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在SAP系统中的检修计划中直接关联物料。当系统定期弹出预防性检修单时,会自动产生与之对应的物料领用需求[9]。装焊车间Impact技术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定期关联易损备件的案例。Impact检修计划的040步序中明确规定,每三个季度需要更换缓冲块、枪鼻O型圈及圆盘刷。在系统中的该步序直接添加组件,关联对应的备件物料号。通过此操作,每次Impact技术弹出季检工单时,便会自动生成对应的物料预留单。维修人员在实施季检工作前,可以凭物料预留单直接领用需要的易损备件,从而在实施预防性检修工作时可以直接更换,以保证这些需要定期更换的易损备件最大程度地按照固定计划进行消耗。前文提到的更换周期为固定次数的易损类备件(主要是消耗类)。而对于无法统一更换周期时间的易损类备件,需要不停跟踪对应的技术,在达到更换标准时进行更换。对于此类备件,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及时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提前关联物料领用,以提高消耗的计划性和准确性。装焊车间HSN技术在预防性检修计划中不定期提前关联物料领用的案例。HSN铆模铆杆为该技术最常用的消耗性备件。铆杆和铆模的规定更换周期为15万次打钉。因为每把HSN铆枪在一个工作节拍中的打钉数量差异较大,所以无法统一更换周期。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在HSN的预防性检修计划中添加一个周检步序。具体内容:每周检查所有HSN铆枪的铆杆铆模计数器,如有计数达到更换标准,则进行记录;统计后,在预防检修系统中的当周周检工单中,制作物料领用需求,从而领出相应数量的铆杆铆模。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尽可能将易损备件的消耗与预防性检修计划相关联,这样才能为将来有效跟踪和统计易损备件的消耗情况获得准确数据,从而为制定优化措施提供可能性[10]。

3维修用备件的订购策略

在优化维修备件的库存管理和日常消耗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规范备件的订购。对于日常维护工作中消耗的备件,目前设备维护中心各部门统一按照定量订货方法进行库存的自动补充。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11]。当库存数量低于重订货点R时,按照订购量Q向采购部门下达采购订单。采购过程中,备件库存持续被消耗,订货提前期L到达后,备件库存刚好达到安全库存量S。此时,工厂收到订货Q,库存数量回升。该策略依靠控制订货点R和订货量Q两个变量来控制采购,既充分保障库存需求,又能降低备件的使用消耗[12]。对应ABC分类法中不同种类的备件,在应用定量订货模型的基础上,应对具体参数做出相应调整。对于消耗件,其特征是需求频率很高但价值很低,因此可以使用大批量、少批次的订货策略。一方面,加大批量更容易降低产品的单价,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减少订购批次可以节省订购成本,主要是订购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成本。对于风险件,其特征是需求频率和价值较低。由于该类备件需求频率较低,可以适当降低补货点和补货量。对于关键件,其特征是需求频率很低但价值很高。由于该类备件在短期内出现2次及以上领用的可能性极低,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应尽量将补货点和补货量都设置为1[13]。

4结语

制造类企业维修设备备件的管理是企业改善管理、降本增效的一个关键课题[14]。通过备件科学管理,可以有效缩短维修工时,显著降低维修费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各家企业都有适用自身的备件管理方式,但只有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持续改善,才能发现最适合本企业的备件管理策略,从而在市场经济中盘活企业固有资源,充分满足市场对设备维修的“优质、快速和低价”的需要,通过可靠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占领市场,从而赢得更佳的经济效益[15]。

作者:王强 郭东栋 高飞 王浩阳 单位: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01-304.

[2]王红耀.加强备件修旧利废降低设备的管理费用[C].“豫兴热风炉杯”2011曹妃甸绿色钢铁高峰论坛暨冶金设备管理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11:145-147.

[3]杨好强,于海东,孙文生,等.矿山设备备件管理浅谈[J].矿业装备,2011,(5):96-97.

[4]吴艳艳.供应链环境下H公司库存改进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5]丰义华.长江电力ePMS在定量订货业务中的应用[J].水电与新能源,2010,(4):46-49.

[6]张永海,赵攀.如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科技视界,2013,(25):245-245.

[7]阎会绒,杨占康.企业如何加强设备和备件的管理[J].山西冶金,2003,26(3):7-8.

[8]冯如娟.M公司备件库存管理分析与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9]黄晓诗.机电设备备件的多级虚拟联合库存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10]廉文,王子铮.备件在化工企业中管理方法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1):128-129.

[11]栾少群,刘丽兰,程功勋,等.EOQ法随机库存预警模型研究与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2011,(5):31-35.

[12]张海丽.A钢企备件库存结构优化方法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13]郭智敏,严洪森,陈施华,等.备件的ABCD库存控制方法[C].机械工业自动化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