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培训总结范例

拓展培训总结

拓展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气象干部教育培训;拓展课程;特点;应用

拓展课程是一种创新的培训方式,气象干部教育培训在学员入学教育时开展拓展课程教学,对于促进学员间的交流沟通、加强学员自主管理、促进各项教学活动开展、提高整体培训质量起重要作用,因此,拓展课程成功与否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培训班的整体培训效果。拓展课程不同于其他培训课程,具有独特的教学环节和特点,在教学组织中,应根据拓展课程的特殊性,把握好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拓展课程在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方面的作用。

1.拓展课程的特点

拓展课程是体验式学习方式的一种,又不同于其他体验式学习,具有独特的课程设计。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要求学员全身心投入。拓展项目强调集体合作,但又能在集体中突显个性,力图使每一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又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息,在集体中显示个性,两者相辅相成。[1]拓展课程具有如下特点:投入为先:要求学员全情投入才能获得最大价值。挑战自我:训练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心理极限”。熔炼团队:体验团队力量,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参与意识,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高峰体验:拓展项目通过精心设计的体能活动,可以诱发特定的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和交往活动,通过真切的体验与反省,往往可以改变个体的认知、态度、情感、思维力和交往力,改变不恰当的心智模式,对于个人的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极强的拓展作用。自我教育:拓展项目非常重视学员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培训师只会在训练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在活动中不提出建议、不指责、不评论,在课后总结中点到为止,让学员完全发挥,学员在拓展训练中以主角身份完成体验式学习过程。

2.拓展课程的必要性

拓展课程是通过精心设计,以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的课程。在教育培训中,拓展课程主要通过破冰活动,使学员消除顾虑、集中精力,打破人与人交往中怀疑、猜忌、疏远的樊篱,从而使团队融合,帮助学员放松并乐于交往和相互学习。[2]气象干部教育培训是成人教育,强调新旧经验的结合,提倡小组成员相互协助,注重互动研讨经验交流。从教育学理论来看,成人学习的特点与拓展课程完全契合,拓展课程在气象干部教育培训多方面起积极作用。一是有利于培养团队意识。拓展课程多为集体项目,需要全员参与完成团队任务,学员通过教学活动强化团队意识,提高顾全大局意识,形成遵守纪律的组织纪律观念。二是有利于提高决策能力。拓展项目实际上是精心设计的完整的决策过程,团队形成决策中心,决策者准确判断形势、分析团队的资源,学员通过拓展项目学习和感悟领导决策的知识与经验,提高决策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执行能力。拓展课程中的项目,需要每个团队成员认真按照规则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通过训练,执行能力得到提高。四是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多数拓展项目需要学员充分挖掘潜能,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因此,通过训练,可以开发、培养、提高学员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拓展课程的应用

拓展课程应用到学员入学教育中,到目前为止,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南分院已在将近80个班次中开展,让陌生的学员建立友谊,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后续学习培训开展打下良好基础。拓展课程力图通过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培训的教学目标。

3.1团队组织形式

拓展课程是以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和载体,积极促进学员身心健康,进而使学员不断丰富知识、熟练技能、完善人格的一门以体验式学习为主导的课程[3]。教学活动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对全班学员进行随机分组,通常以8-10人一组为最佳,每组人数基本相当,然后按照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组建团队阶段、小组展示阶段和总结与归纳阶段。总结与归纳阶段是由培训师对各团队表现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析,运用相关理论对拓展活动进行阐述,并上升、归纳为相关的理论,这个阶段是该课程的关键和点睛之笔。

3.2教学环节设计

在实践中,应当根据不同培训班型设计拓展课程的教学环节。在拓展课程中一般设计五个既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标准环节:训练—感受—分享—总结—应用。训练。即初始体验,学员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去经历一种模拟的场景,去完成一项任务,并以观察、表达等行动的形式进行,是拓展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不可逾越的阶段。感受。学员置身于模拟场景时,容易得到最真切的感受。每位学员由于自身认识水平有高低、认识问题的角度或切入点不一致,在活动的体验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分享。学员获得亲身体验与感受,主要采用回顾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让受训学员把自己的看法、感受与同伴分享,每个学员都会从他人的回顾中得到数倍的经验,从而对事物有清晰认识。总结。培训师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把学员的认识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讲解与点评能真正反映出拓展师和培训机构的质量水平。应用。培训师启发学员将拓展训练中所获得的经历体验和理论认识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与运用,这是最终目的,也是拓展训练的延伸。

3.3课程教学特殊性

在拓展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体验式学习的基本思想外,无论是在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原则的贯彻上都应以拓展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主。[3][4]拓展课程教学组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教学目标,根据目标主题遴选拓展项目;二是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配置,注意安全避免风险;三是学员个性与共性特点。拓展课程重在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课堂的把控,才能科学发挥拓展课程的作用。拓展课程与气象干部教育培训有机结合,在提升气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与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作用。在气象干部教育培训中要更好地遵循成人教学规律这一特点开展拓展训练,充分利用拓展课程的特点制定贴合气象部门特色性的、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引导学员善于把拓展训练成果转化到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经理人培训项目编写组.拓展培训游戏全案[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1-3.

[2]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教学改革课题组.加强“破冰之旅”教学活动,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实效———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开展“破冰之旅”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4):93-96

[3]闫闯.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2012.06.

拓展培训总结范文2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局限,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缺乏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主要以个人竞技项目为主,一些集体项目也没有充分发挥项目的核心精神———团队合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拓展训练以体验、经验分享的教学方式出现,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并且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那么,高职毕业生作为高技能人才,就更需要积极进行自我完善。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职体育课程中,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欢,对于高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拓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工体结合、服务专业、终身体育”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体验式的培训让学生产生团队互动,在活动中促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体验在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感受。让学生消除因为陌生而产生的隔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服务于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升。

1关于“拓展训练”

风靡全球50余年的素质拓展,1995年走进我国,不断发展,逐渐被列入机关、事业单位、外企和其它现代化企业的培训日程。拓展训练,又称素质拓展,外展训练(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一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便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撞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拓展训练课程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崇尚自然与环保。利用崇山峻岭、湖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和组织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的目的。“二战”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

外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拓展训练在经历了40年代的创始、50年代的扩大规模、60年代的长足发展、70年代的稳固和80年代的国际化之后,1995年我国北京出现了第一所拓展学校。我国的拓展训练运动以独特的方式,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与我国自身的人文环境相结合。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以体验式的学习循环理论为基础,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和挑战高难度的户外体验项目,通过分享讨论,把枯燥的管理活动理论在活动之中融会贯通,让每一位参与者亲身体验经历,从中感悟到平衡生活的魅力。拓展训练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并已形成体系。作为一种体验教育,它是我国现有传统教育必需和有用的补充。近年来拓展训练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也已逐渐步入正轨,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推崇,拓展训练的课程也将开展得更加丰富。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拓展训练必将在高职院校里得到发展,根据学生学习专业的领域不同开设不同主题的拓展训练课程,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符合高职课程项目教学的需要。

2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拓展训练并不是所谓的“娱乐体育”、“魔鬼训练”。它不仅是体能,更是意识;不仅是个人,更是团队。高职学生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就业已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活着”,更要注重怎样“活着”,从长远意义上来讲,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个人素质决定了本人的生存“质量”,而团队的素质则决定了一个企业或集体的生存“水平”。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这种有形的资源,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这种无形的内涵素质。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有限知识技能释放最大能量,拓展学生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为将来融入企业团队建设,培养团队意识,并能在工作合作中发挥应有的潜能效应。深刻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破除“个人自我”中心概念,增进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养成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高职院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动因。

高职学生通过拓展训练,力求使参加训练者在今后社会工作中有如下方面显著提高: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认识群体的作用,体会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对资源利用的有效认识,增进自我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懂得珍惜、感恩,更融洽的与群体合作;学会欣赏、关注他人,快乐地工作、生活。拓展训练项目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实用,贴近生活,形式上灵活,方法上多样,把趣味性与人文体育资源融入到现代体育课中,使高职生在挑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身心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更符合就业压力大环境中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的需要。

3“拓展训练”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要功能

列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器、IBM、惠普、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都在员工培训中开展拓展培训活动,国内知名企业如联想集团、清华紫光、北大方正、海尔等企业也都把这种培训课程做为员工教育的必修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工商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等学校的MBA/EM-BA教育中也纷纷把拓展训练作为指定课程内容。拓展训练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并形成体系,适应了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的内在需求。

3.1拓展训练直接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验式学习理论对设计和开发终身学习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个理论已经成为很多拓展训练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核心理论。这种强调在“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正是高职学生将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p#分页标题#e#

3.2拓展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利于自我教育

整个拓展训练活动的参与、操作、体验和总结,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很好的展示了人的主体性,既开发了潜能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3拓展训练通过高峰体验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拓展训练过程就像是一个安全、真诚、充满挑战的群体心理实验场,通过强烈的体验,在特定空间环境和团队氛围中,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塑造良好意志品质。如“跳出真我”这个项目要求参与者站在离地8米的空中,从跳台上凌空跃起,抓前方一臂以外的空中悬着的一根单杠。只要及时调节心态,建立临危不惧的自信心,就能完成任务。因此,拓展训练是对传统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补充。

3.4拓展训练培养积极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方式、内容和特点使团队中的每一位学生在实现共同目标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在参与中懂得团队力量、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能具有同理心,加上熟练的技巧,建立共同的目标还是不难的,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大有裨益。

3.5通过拓展训练整合团队,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和创造力

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针对高职学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内容,对学生的体力、智力、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例如,项目任务的解决只能依靠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团队交流与沟通互助解决问题。培训师进行引导,学习者不断整合自己的知识,并迅速将其转化为行动。培训虽然没有直接给学习者灌输知识,但训练所引发的心灵感悟会让他们自身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今后将受益无穷。

4高职院校“拓展训练”的实践国内外的经验为学校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4.1拓展课程必须要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

这是我们指导思想的基础部分。安全与不安全之间没有过渡,培训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要课程开始了第一步就要时刻注意安全细节,认真讲解、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安全程序、紧密监控活动全过程,确保活动的100%安全。“科学系统的课程设计、高度负责的安全意识、国际认证的器材装备、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丰富实用的经验、灵活有效的安全预案”是拓展训练的安全保障方针。只有安全问题落到实处,我们才能享受拓展训练课程带给大家的快乐与收获。

4.2根据职业特点,确立拓展训练计划

拓展训练项目本身只是师生共同学习知能与完善自我的一个载体,参与人员的职业特点,能够参与何种项目,努力达到何种目标,团队参与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认知与分歧,在课程计划之初都必须考虑周全。拓展训练虽然以模拟情境让学生感受,但能在特意设计的情境下让学生获得较强刺激的体验,理论水平提升,行为得到发展。拓展训练设计的场景与环境,是将生活中的许多可能遇到又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科学的控制,给学生一个新奇、有趣、觉得有能力完成,但又需付出努力的过程,而且这种努力需要合理的个体与团队行动方式才可完成,这就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促成了学生心理的矛盾运动,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状态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使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潍坊职业学院2010年第一期教师拓展训练中,都感受很强的心理挑战,至今还对成功喜悦的分享和团队合作的融洽回味无穷。

4.3搞好训练前沟通,实现团队精神的正向迁移

拓展训练师在设计课程时就要与参训学生的辅导员沟通,观察和了解初步情况,需要做某些方面的改变,将培训中可能出现的情形与特点提前交流,并需要领导和辅导员配合。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前期的分析与研究,培训活动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反悖与抱怨,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很好的控制,培训后会出现新的团队文化的假象,这种假象会导致小团体的互相认可与对立,并可能给团队组织结构的发展带来冲击,形成负迁移。因此,在实际培训中必须将感悟与理论结合,能够从中学习并达成和谐锻炼。

4.4潍坊职业学院的拓展训练工作

拓展训练的挑战性是魅力之一,活动中确实存在高风险,我们可以规避风险,将对学生产生较强冲击的项目,合理贯穿课程培训之中,完成项目,达到预期安全效果。拓展项目的设置,也应该考虑到个体体能消耗与心理活动冲击的合理比例与承受力,要对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实践、验证。

拓展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用分析

一、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

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现状来看,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运用[1]。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措施。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方式,对训练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强化以后,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也会而得到有效的强化。因此,素质拓展训练与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身体素质培养与体育技能训练脱节的问题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体验化的学习方式和基于模拟场景的训练方式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特点,相比于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也可以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器材、场地不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而,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可以让高校通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方式,对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一)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天气、温度、场地环境等因素会给训练过程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运动强度的项目也会给素质拓展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师资队伍

在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以后,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素质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保障,体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技能和心理学技能进行掌握以外,还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在素质拓展训练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变化进行把握,并要对训练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解决。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也是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三)学生自身因素

从高职院校学生队伍的现状来看,独生子女在学生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人或朋友有着较强依赖性的问题[2]。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可能会表现出难以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问题。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还有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不肯吃苦,对素质拓展运动缺乏参与兴趣的问题。

三、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由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组成。对参与者的身体耐力、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进行提升,是这一训练体系的主要目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潜水运动、划艇运动为代表的水上课程、以户外生存、溶洞探险为代表的野外课程和以高架绳网、雨中穿越为代表的场地课程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课程。除此以外,学生在军训期间接触到的一些军事技能训练项目也可以被看做是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流程

一般而言,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教学流程主要涉及到了以下方面:一是训练开始之前的热身活动。热身环节既是学生建立团队关系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缓解自身紧张气氛的过程。第二是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的设置,个人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承受考验,团队项目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彼此信任,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强化。第三是素质拓展或活动的点评、总结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进行总结,也可以在教师的讲评中对拓展训练后的体验成果进行充分认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也可以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到运用。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这一教学方式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一些科学化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行提升的有效方式。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问题来看,它主要与以下因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一是学生体能的提升情况;二是学生体能意识的培养;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素质拓展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一些让一些单一性的素质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也可以让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一些教师对集体跳绳项目进行了应用。教师采用了以10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让每个小组完成一分钟跳跃50次的目标。在这一活动的进行初期,学生在难以实现有效配合的情况下会表现出难以完成目标的问题,在训练项目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会有所上升,每个小组的成功率也开始不断上升。在学生完成训练任务以后,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是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的素质拓展项目,教师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后,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九块塑料地毯,其中一个小组的队员站到地毯上面以后,让另外一组随意减少地毯块的数量,进而对不同队伍留在地毯块上面的时间进行比较。从这一活动项目的应用效果来看,它可以让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得到提升,也可以在促进师生沟通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性原则是素质拓展训练应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也需要在对训练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对器材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针对一些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训练项目,教师需要在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安排一些学生负载保护管理,也需要让学生对一些规范化的保护方法进行明确。

(三)加强素质拓展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地区优化,可以为素质拓展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枯燥性等问题,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可以为体育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这一模式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一些教师也存在着对这一项目缺乏了解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优化,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培训机制进行完善。为了让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进行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之中,以便让教师对相关的训练手段进行了解,也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与专业训练的方式,让教师对素质训练的训练过程进行了解。在对教师的训练能力进行培养以后,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各个训练环节中的表现入手,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在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的基础上,对适用于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可以让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完成以后,教师也需要从实践过程入手,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总结经验,以便对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进行完善。

(四)优化素质训练课程的测评体系

从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特殊性来看,它的教学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训练前后的变化;二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在训练前后的辩护,三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的变化[3]。可以说,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综合分值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无法这一课程的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在这一课程的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变化进行总结,进而通过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对素质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对素质训练课程的课程测评体系进行优化,可以为这一训练活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星慧.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9):163-164.

[2]赵双云.试论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37,39.

拓展培训总结范文4

体验式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可以弥补现存的传统培训存在的种种弊端。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并结合新培训方式、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发拓展训练、微信微博以及网络远程培训三种新型培训方式,以此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加快缩短城乡教师教学水平落差,最终早日落实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理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体验式学习理论启蒙于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做中学”的教育思想。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库伯在吸收杜威在经验的过程学习思想,并结合其他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在《体验式学习:让经验作为学习和发展的资源》一书中提出了四阶段的体验学习圈模型,并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培训中。库伯把学习划分为相互独立但密切联系的四个环节:具体的体验、观察和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和在新情境中去测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培训实践的深入,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人们的学习途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体验式学习的前提是为学生创造体验学习的情景,体验式学习培训,弥补了传统教师培训中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教师个人主体地位导致的培训效果不明显的弊端。本文基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试图寻求农村中小学培训模式的创新。

一、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农村教师自我效能培训模式:拓展训练

所谓拓展训练是以体验式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的自我效能为基础的一种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对待不同的教师分别实施不同的拓展训练策略,主要包括主体性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反思性策略以及个性化策略这四种策略。培训过程以学习者的具体体验为基础,通过学习者自己探索,通过观察和反思学习,达到经验改造和充足的学习目的。具体的体验指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活动,获得各种知识,产生相应感悟;观察和反思是指学习者回顾自己的经历,对体验进行分析、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是指学习者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意义建构概念和理论;在新情境中测试是指学习者在新的情境中对自己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这四个环节相互影响,体验为观察和反思提供基础,观察和反思促进抽象概念的形成,抽象的概念会影响在新的情境中测试,在新情境中的测试又会产生新的经验,产生新一轮的学习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每一环节中,拓展培训又有相应的策略与之结合,彼此促进。主体性策略。主要针对的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必须以教师为中心,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体验上来。不仅要精心设计培训活动,还要同步创设真实情境,让教师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实现在分享和合作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构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个性化策略。由于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经历的不同,每个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因此,对农村教师进行的拓展训练应该注重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每一名教师所获得的体验和感悟都会有所不同,拓展训练要及时注意到这些微小的差异,并观察每一名教师的情感和心态变化,尽可能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参与体验,感受最具体真实的成功。与此同时,农村教师培训的拓展训练中的活动设计与实施,必须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结合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活动时间,从设计活动,到实施活动,再到最后的活动总结,整个流程都贯穿体验协助和感悟反思,从而确保农村教师的培训效果。反思性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途径就是反思,拓展策略就是有目的地引导教师进行反思。这里的反思不同于平常的反思,它需要以精心设计的活动为骨架,以教师主动参与体验为前提,在此基础上,结合同伴集体的力量而进行反思,这样有目的的反思更有利于教师情感和意志力的升华。问题解决策略。由于农村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教学成绩问题、缺乏设备,等等,而农村教师又长期处于文化如此匮乏的农村,身体精神上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拓展训练模拟的往往就是这些困扰农村教师的问题,当农村教师接受有效的拓展训练以后,将大大有利于解决他们面临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从而使人格得以提升,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农村教师廉价便捷培训模式:微信微博

现如今,微信微博已经成为社会上一种非常普遍的交流联系方式,由于它们的私密性、及时性、交互性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微信微博。由此,农村教师的培训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这些优点,将其与培训融合,这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的将培训内容以发朋友圈的方式及时分享给大家,还可以建立微信讨论群,关注名校名师,邀请教育专家以及培训教师加入,共同搭建教育评估平台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微信微博促进农村教师培训主要以朋友圈教师交流和关注名校名师微博的实践形式。朋友圈形式。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农村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到朋友圈里,这往往是农村教师最真实的感受,如此一来,一方面不会使教师将呈现的问题忽略掉,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培训专家对农村教师实际生活状态的了解,在下一次培训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于严重或者急切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评论的方式及时进行指导评价,并利用收藏和转发的功能将问题分享给其他专家和教师,完全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此外,针对一些有共性的问题,还可以建立讨论群组,群主可以是培训专家,可以是普通的培训教师,也可以是当地的骨干教师,每个人都可以建立群组,也可以加入多个讨论群,不分学科与年龄。群与群之间也能形成互通,保证一定公众性的同时,也保证一定的私密性,根据不同需要,每个群可以是暂时的,可以是永久的,可以是专门讨论课题的,可以是培训教师交流培训收获与经验的,也可以是专家与培训教师互动,等等,形式多样,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关注名校名师微博。自古以来,名人、名师效应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现象,当然在教育培训当中,名师指导往往也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农村教师大部分都会认为,最有效实用的培训莫过于被指导一节课究竟该如何上,一个知识点究竟该怎么处理,才会让学生一听即懂,恰恰名师在这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然而,问题在于,首先,农村教师几乎没有机会深入到名校内部去听一堂名师的课。其次,一次或者两次的听课并没有什么作用,有些讲课习惯和风格甚至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农村教师需要与名师建立师徒关系,能够经常就课堂上的问题进行研讨,这些在实际的生活当中都是不现实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在微博上关注名师的策略,通过关注名师,模仿名师,进而超越名师,这无疑是一个省时省力且有效可行的方法。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名校的名师都会公开自己的公众微博,并会经常在上面更新一些自己近期的教学感想或独特的教育构想和思想,等等,农村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名师分享的内容,影响自己并一步步地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习惯当中,实现超越榜样的目标。

三、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农村教师创新科技培训模式:在线远程培训

在线学习发展迅猛。由于在线学习是借助于互联网进行的,它很好地解决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和公平接受等问题,从而为教育的普及化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根据农村的现实条件,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面授式培训是一项耗时耗力的艰巨的工作,远程教师培训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与传统的培训方式相比具有不言而喻的明显优势。首先,网络的远程教师培训不受人数限制,可以同时对多名教师进行培训,而且不需要支付额外的培训费用。只要教师有能够上网的计算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远程教师培训,极大地缓解了农村教师边工作边学习的巨大压力,也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其次,为了突破传统的灌输式培训,网络的远程培训采取的是教师群体间的协作性学习。教师可以借助讨论平台畅所欲言,将自己发现的难解问题或是教学经历过程当中积累的经验,与大家分享,达到共同进步。最后,远程培训能够实现优秀培训专家共享的愿望,培训教师不仅可以在培训时与培训专家在网上进行交流,培训结束以后,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或不懂之处发送给培训专家,无论是本地的或是外地的,甚至是国外的培训专家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培训这一平台进行交流,相比于传统的面授培训模式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建设网络远程培训机构也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根据相应的专题计划邀请专家教师以及课程家,集中进行备课,汇集大家的备课方案。其次,可以将全体参加教师培训的教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征集起来,从中选取优秀的部分编入远程培训资源包当中,并上传于网络远程培训的平台上。网络远程培训的运行机制是围绕每期不同培训主题,通过教师对资源的学习、对问题的反思与研讨等环节来组织教师参加网络远程培训。在培训过程当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要求班级的管理员要及时管理培训专家的及时辅导,这也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培训教师所在的单位或学校也要积极配合该领域的远程培训,积极组织学校的全体教师参与到远程培训当中来,监督学校教师是否能够把培训获得的教学经验应用于实践当中,做到网上网下一致。随着培训实践的深入、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更新和互联网络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拓展训练、微博微信以及在线远程培训,这三种全新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为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创造了体验学习的情景,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有机会亲历、感受、分享并总结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并在学习教学知识、体会教学艺术方面,甚至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提供高效的学习途径。计算机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加入也解决了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短缺、地域偏远难以集中培训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四、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新型培训模式实施的几点建议

体验式学习的前提是为学生创造体验学习的情景,体验式学习培训,弥补了传统教师培训中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教师个人主体地位导致的培训效果不明显的弊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应该在有效发挥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农村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利用网络远程平台,将面授和远程教育方式相结合,保证培训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使得培训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任何一种新模式能否有效地实施,关键还在于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教师培训机制也不例外。为了达到新型培训模式的预期效果,重点应该在组织、制度、师资、基地和经费五方面加以保障。首先,要把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全农村各教育部门党政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方法,搞好计划、总结、检查和评比工作。要把教师培训作为农村教育工作做得好不好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把培训任务责任落实到领导,明确到个人。其次,结合教师管理、培训状况、职工队伍素质现状,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日常业务学习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岗位技能动态管理、“一体化”考核等。深化落实关于教师工作、培训方面的一系列文件、制度、措施的实施。第三,加快培养以专兼职教师为主、以部分专家师资力量为辅的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尤其重视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和改善教师队伍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为提高教师工作技能培训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充实教师教育培训的专门师资力量,组织好师资培训,建立既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基础支撑。第四,坚持优化整合与新建开发相结合。完善专业基地建设方案,完成远程教学系统的设备配套及功能开发,逐步建立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管理配套的培训基地。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建设校内培训、校外培训基地,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教师培训演练基地。第五,建立明确的经费使用制度。教育科长负责经费的统筹安排,年初制定经费分批使用计划,每次专项培训、考试、技能竞赛拨付专项资金,资金使用账目清楚,专款专用。设立农村教师教育培训专项基金。主要是通过设立基金,重点支持示范点建设,组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补贴教师进修深造,表彰和奖励教育培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总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应该在有效发挥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有效应用创新式培训模式,发展农村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利用网络远程平台,将面授和远程教育方式相结合,保证培训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使得培训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孔繁成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2]冯志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农村教师培训有效性[J].培养培训,2015(2).

[3]陈庆伟,蒋伟锋.拓展训练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设计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4(6).

[4]辛欣.微信辅助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8).

拓展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中体育;教学应用

一、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1.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更多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各类体操、健美操运动和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中,学生可以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相对较少,体育锻炼的兴趣也不够高。体育教学需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个人锻炼需求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拓展训练将体育锻炼和素质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开展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可培养锻炼学生的智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的信任背摔、逃生墙等项目,可以增加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加深学生对集体合作的认知,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2.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受学校器材以及教师等客观因素和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传统体育锻炼项目的热情不高,更多将兴趣集中在趣味性相对较高的体育项目上,学生比较容易对新奇的体育项目感兴趣。通过引入不同形式的拓展训练项目,如个人类、团队类、竞技类等,可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继而开展不同类型的训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到拓展训练过程中,也可以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在竞技合作过程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

3.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仅凭个人奋斗取得成绩的形式已经逐渐不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社会对个人的团队领导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中生学习更多是个人知识经验总结积累的过程,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虽然处于同一班级,但是班级荣誉感并不强烈,彼此之间的合作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处在相对较低水平。通过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团队合作的拓展训练内容,可使学生在挑战训练过程中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联系合作,学生对团队合作的优势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会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在团队拓展训练过程中,学生面对相同的问题和奋斗目标,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增多,陌生感也会明显下降,促进了学习环境的改善。

二、高中体育中拓展训练应用策略

1.加强教师培训,保证学生安全

教师作为拓展训练的指导者,必须掌握合理的指导策略,在适当的时间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同时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应对能力。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深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了解,对拓展训练的具体流程以及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和成败关键等都进行细致的解读,促进教师切实掌握拓展训练的各项内容。只有在教师掌握各项教学内容后,教师才能将拓展训练与体育训练相结合,将拓展训练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同时,由于拓展训练可能需要诸多器材,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综合培训,特别是进行具体的项目内容和项目安全相关事项的培训,使得教师在引导开展各类项目时有相对充足的准备,同时将拓展训练需要面对的各项问题以更为积极地形式告诉学生,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加强学生对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视。如在“信任背摔”项目中,教师必须加强对该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学生彼此之间联系信任的重视。必要时,教师要协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站立点,使得执行“背摔”操作的学生可以安全落到“人墙”中,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也要对其中不同学生之间的站位安排等进行合理指导,避免出现一段学生相对强壮,而另一段学生相对瘦弱之类的现象,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人员的位置,保证“人墙”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后期“人墙”学生受伤现象。

2.完善体育设施

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项目相比,对场地以及设备器材等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场地相对简陋的环境下,部分拓展训练开展时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为保证拓展训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拓展训练存在的安全隐患,学校必须加大在拓展训练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通过不断完善体育场地和相关设施,使得其建设满足拓展训练项目开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促进拓展训练的合理开展,使其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

3.适当选择内容,促进团队合作

根据类别、参与人数以及培养方向等,拓展训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拓展训练项目选择,尽可能选择高中生可以接受并且能对其发展发挥明显效用的训练项目,使得学生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并能在课后进行积极总结反思,继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提高。同时,拓展训练不能只是单纯地浮在训练的表面,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相处,使得学生可以及时将学到的经验教训等应用到生活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综合锻炼提高,实现学生综合发展。如进行拓展训练过程时,教师可结合不同班级学生学习的现状,对于成绩相对较好但是同学之间联系不紧密的班级,教师可以安排团队合作需要比较多的拓展训练项目对该类班级进行培训。教师可以选择“逃生墙”和“盲人方阵”项目,通过“逃生墙”,大家可以有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既可以发挥队员个人的体育特长,也可以调动集体之间相互协作、守望相助的良好风气,对促进班级内感情交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盲人方阵”更多考验团队内的统一能力,可以允许有多个智囊团,但最后要归结为一个声音,强调个人领导和组织智慧相结合。在此环节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突出班级内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的作用,对促进班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促进与传统体育锻炼项目结合

传统体育锻炼项目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其特定的练习方法,进行传统体育锻炼对学生健康发展也具有相对较多的好处。同时,拓展训练只是体育课程开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体育锻炼的作用。通过联系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锻炼项目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共同点,可找出相对具有共通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学生在进行拓展训练的同时可接受适当的传统体育教学练习,促进其体育学习的综合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如拓展训练中存在一个项目是团队运动集合,再进行“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的拍掌训练。成员需要在完成既定的手势动作后,将“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这句话从单字到双字。每次增加一个字,直到完整念完才算全部完成,用时最短者获胜。该项目进行时,可将前期的运动集合用传统体育锻炼的形式,如跑步、打篮球等形式应用进来,先要求学生完成规定量的体育训练,再进行后期的团队时间项目合作,在推动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锻炼项目结合的同时也实现了发展创新,可有效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

三、结语

随着时展,社会对团队协作能力等的要求逐渐增多,拓展训练不仅应用于学校,也逐渐应用到企业项目中。通过在高中阶段将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圣建明.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成才之路,2016,(15):98.

[2]刘沈昌.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22):20.

拓展培训总结范文6

 

2007年6月3日至6月巧日,我参加了第二期省公司科级干部经营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建设培训班的学习。在此期间,先后学习了由省公司领导及知名咨询专家讲授的《企业文化建设》、《优质服务》、《精细化管理》、《高效执行力铸造》、《财务管理》等内容,并参加了团队拓展训练和参观学习知名民营企业三一重工。通过为期12天的训练和学习,受益匪浅,使我深刻领会了省公司领导打造执行力团队的意义和决心。学习在于总结,我个人的学习感悟是这次培训体现在“三全”:全面、全心、全力。   一、全面。对于省公司举办的这次培训班,内容、方式、安排很全面。从学习内容上来说涵盖了电力企业全面的业务领域,重点突出,内容丰富。   12项管理知识的内容都结合了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其中(精细化管理》、《高效执行力铸造》、《工程概预算》、《财务管理》学习时间各为一天,并把《安全生产管理》、《优质服务》作为强调的知识来讲,重点相当突出,无疑都突出了经营管理能力和执行力建设这个主题。从学习方式来说更有特色。通过书面提问与解答、课堂上的交流互动等,培训效果良好。从培训的安排来说,组织得力,效果明显。   授课的都是有丰富实践管理工作经验的省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或者是资深的企业高级咨询管理专家,课堂内容深人浅出。以上这些都体现了省公司在培养全面人才,全面强化执行力的力度和行动。   二、全心。对于我们学员来说,大家的行动是:全心投人学习。省公司有史以来组织类似这样大规模的培训,我认识到其意义和作用是重大的。虽然这次培训也是前所未有的严格要求,象准军事化管理,学习任务重等。但我的确在学习中得到启发。所有的培训安排的内容都诱导我们去总结和反思,总结以前的方法和知识,反思今后的工作方向。《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引导我们认知国网公司企业理念,创新省公司文化建设。潘老师讲课的结尾以鹰启示我们做公司执行文化的铺道者、创新者。(优质服务》辅导我们如何搞好电力客户的优质服务,并牢固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公司法律实务》以特殊事例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几部实用的法律,并提示我们要知法、懂法、运用法律保护企业利益,职工利益。《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目前省公司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从安全制度和措施上确保生产的安全性这个核心工作。《团队拓展训练》是这次培训的特色课程之一,我是第一次参加拓展训练,四个项目寓教于乐,要求队员们营造良好的团队气氛,相互沟通、以相互信任、互补来克服完成任务的困难,并且辅以点评,交流心得的方式发掘个人潜能,提升个人素质,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危机管理》揭示了电力企业目前机制下潜在的危机,提醒我们永远绷紧危机这跟弦,处处为企业着想。《工程概预算》讲授如何控制工程的造价和管理,填补管理的漏洞,为省公司全力投人资金进行建设坚强电网而行使好管理职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从加强绩政管理和绩政薪酬等方面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等。在所有的学习内容里,结合我的日常工作的实际,(高效执行力铸造》、《精细化管理)、(工程管理》这三个内容是我领悟的重中之重。因为我是从事财务工作管理工作,在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更要强化执行力,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   三、全力。培训后,关键是学以致用。我想一是继续加强各方面知识的自学,二是将这次学习的理念和启发带回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向员工灌输与交流,三是全力执行学习成果,带头加强执行力,在管理工作中运用这些理念和知识,并不断总结和提高,以下我就学习内容与实践工作的结合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人员管理上,强化执行力。   在听课过程中,我注意到几个老师就处事方式都把湖南人与国内发达地区及国外西方国家来相比,湖南人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善于变通,特别在一些制度和要求的执行力上面打折扣,变通处理。的确,我们单位实际存在对执行的高度、执行的速度、执行的力度降低的情况。即:决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标准降低,工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延误,不按时完成,规章制度和出台的文件在执湘电培训与教学•2007年第2期行过程的力度是越来越小,工作虎头蛇尾,没有成效,影响了工作完成的时间、质量和效果。因此,通过制度的强制执行,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尤为重要,在财务工作管理领域,我认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一是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拓展训练中我深刻领悟到安全或一个目标必须需要预先计划安排,团队的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很重要。陶老师启示我们:团队的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一个人不可能完美,但团队可以做得更完美。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其结果都是各业务部门完成各项业务后的各项数据汇总反映,其中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都需要财务人员及时地发现,并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部门人员与财务人员也要相互沟通。   单位就是一个团队,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预期目标才会实现,才有好的成绩或经济效益。   二是提升员工素质。财务工作需要专业的水平和经验,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其业务技能,才能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尊重他们,重视培养他们的成就感,通过目标管理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从关怀开始”、“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道理都启发我懂得提升员工执行力的重要性。   三是严格执行纪律。自上至下各个单位都有很多的规范性的制度和标准。财务方面也有国家法规政策,财经纪律,企业制度。从依法经营的角度避开经营风险,要求财务人员服从和执行制度、财经纪律。   (二)在事务管理上,加强精细化管理。   管理中的“跑、冒、滴、漏”是任何企业都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只是制度上有差异,其危害度也有大小区别,正如陈静老师分析的目前省公司财务状况确实存在着管理上的漏洞,因此,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成为优秀企业关注和持续促进和发展的方向。如何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我想,可结合许老师分析的精细化管理四大特征和陈静老师所说的思路,加强以下方面的管理:#p#分页标题#e#   一是“精”—精益求精。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清产核资,完善原始记录和基础制度,加强计量和实物收发领退制度,定期清理财产。通过企业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盘点,看清企业既有状况,财务部门对其存量、分布结构、增量和效益进行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完善原始记录的管理制度,原始记录是直接反映生产经营的第一记载,是单位进行核算的依据,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它既是加强成本管理有效途径之一。这些是我局管理方面还欠缺的。   二是细—细致。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提升企业价值,其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全面预算,作好计划前的财务指标工作,使预期的目标细分而又能实现,也就是目标管理的有效性。全面预算管理是对资源配置的量化,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依据,预算内容要精细化,细分部门的指标,成本费用要进行过程控制管理。   三是准—准确。当前的形势要求企业必须依法经营,不能弄虚作假,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为此,要引导财务人员遵守财经法律,按制度办理业务,既保护了自己,又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另外要加强财务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报告及相关报表。   四是严—严于控制。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一些重要管理环节如工程管理,资本性收支管理的规定,严格控制超规模超预算情况,并且纳人绩效考核中,加强对执行部门的考核。

拓展培训总结范文7

对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在实验室开展模拟训练,而且,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融入了动态、开放的企业元素,尤其是真实的企业工作内容和场景,使学生从过去在实验室的“仿真”训练变成真实的旅游业务实践。真实的工作环境还会让学生的学习心态从模拟的游戏心理转变到认真严肃的工作状态。

1.创办凤凰校园旅游超市,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企业硬件、软件投入是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基础。凤凰校园旅游超市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旅游管理系与凤凰旅行社合作共建,地点设在学校实验楼内,开展日常业务。凤凰校园旅游超市对学生的培训由传统封闭、单一、知识验证等实验模式改为开放、多样、综合设计等实验模式,强调能力训练为基础,综合应用为核心。超市全天正常开放,学生在向企业实践教学负责人申请后,就可随时进入超市进行业务学习。

2.制定校企合作规范,强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实践教学平台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为确保校园旅游超市能按预设的目标和路径运营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并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通过校企合作文件,对合作内容、形式和要求进行了规范。建立学生实习档案,通过实习档案记录实习学生的实践经历和指导教师对其实践学习的评价。制定学期计划和总结制度,确保校企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制定实践教学考评细则,作为实践教学效果评定的依据。制度、计划、档案、总结和考评,是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效果得以保证的五个关键要素。

3.构建双师实践教学队伍

实践教学队伍是决定实践教学平台运行质量的关键。凤凰校园旅游超市根据开展实践教学课程的需要,要求凤凰旅行社派驻的工作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对校内专业教师进行整合,构建知识完整、结构合理、责任心强、实践经验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实验教学师资与管理队伍,其中既有专职实验教学教师,又有兼职实验教学教师,以及其他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二、以校园旅行社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平台运行

1.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

以往对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穿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学习方式基本上以课堂讲授分析为主,学生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能深刻理解,也很难完全落实到旅游业务实践上。而以校园旅行社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把职业素质的学习空间从课堂搬到课外,学习方式由理论学习变成拓展训练。校园旅游超市企业负责人根据旅游职业要求设计职业素质拓展项目,并聘请专业素质拓展师对每届参与超市实践的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职业责任感,通过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将旅游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评价标准融入其中,加深了学生对旅游职业的认识,学生对职业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增强了职业信心。

2.设立企业课堂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以往该课程的讲授基本上采取“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形式,任课教师没有旅行社工作经验,对旅行社总体运营的把握能力比较欠缺。凤凰旅游超市建立后,重新整合了课程内容,专业教师和旅行社的业务主管共同制定授课计划,企业选派多名业务主管承担部分授课任务,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优化改革,成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企业课堂。

3.组建虚拟旅行社

校园旅游超市企业方负责人对实习的学生进行职业性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搭配分组,每组虚拟成立一家旅行社,组员分别负责旅行社的市场定位、制度制定、部门设立、业务开展等方面的业务设计与实施。企业老师定期布置任务并对每个小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期末评出最佳虚拟旅行社并给予奖励。

4.实施循序渐进的导游技能训练

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能“随时讲解、随处讲解、随情讲解”,能在带团过程中解决突发事件,传统的校园模拟技能训练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而大三年级的顶岗实习,学生从学校直接到企业,接手旅行社的带团任务,面对突发的各种棘手问题特别容易产生挫败感,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甚至在短期实习后会选择转行。针对以上情况,企业和学校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了循序渐进的导游技能训练思路,即学生先从比较容易的“小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着手跟团学习,经带团导游考核合格后可以申请独立带小学生团队;小学生团队带团经验成熟后可以申请跟团学习有一定难度的中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同样由带队导游给出考核意见,合格后可以申请独立带中学生团队;在中学生团队中学习并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学生,方可申请旅行社社会大客户团队带团工作。

三、以校园旅行社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平台运行成效

1.工作任务嵌入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校企双方以校园旅行社为平台,充分拓展合作内容,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新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理论———实践(职业体验———校内学习———企业顶岗实习),无论是三个阶段的哪个阶段,凤凰旅行社都实质性地参与其中,即使第二阶段的校内学习,仍然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凤凰旅游超市就在教学楼,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习、实践。

2.实践教学实现由“模拟”到“实战”的转变校园旅行社实践教学平台的运行,实现了从单纯模拟教学到企业实战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两个理想目标:一是企业实战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学生在校内就可以直接、全面接触企业实际;二是企业实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平台运行后,共有2009级到2012级四届学生先后230余人系统参与了企业培训和实战训练,其中,已经毕业的前两届学生与2008级比较,旅行社顶岗实习率由之前的56.2%先后提高到63.7%和71.2%,旅行社实习生流失率则由2008级的49.4%逐步下降到20.6%和15.1%,对口实习及就业的针对性和稳定性大大增强。

3.有效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改革的载体,而课程改革要“真改”并“实用”,必须有企业的深度参与才能完成。由旅行社担任的《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从任务下达之时起,就从“授课内容的选择”、“授课人员的分工”、“授课方式的设计”以至后来的“教学实施”等各方面、各环节实现了完全企业化。

四、以校园旅行社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感悟

1.理解与一致是校企合作的基础这个基础的达成需要校企双方的充分沟通,理清各自的合作目标,寻找双方目标共同实现的路径,这个路径基本上就是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

2.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全面和深入从“凤凰校园旅游超市”这个实践教学平台运行的情况看,校企合作目标与路径一致后,校企可以全面而深入地合作并达到共赢。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成长规划等可以综合实施,企业训练项目以循序渐进形式进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校企合作必须规范运行,合作过程需要不断

五、总结

拓展培训总结范文8

为提高水利干部队伍素质,水利部结合调研情况,针对水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在增强培训针对性、拓展培训资源、完善考核评价、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在全面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推进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战略部署有效落实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

水利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考核评价

为全面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落实《全国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有效提升水利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水平,切实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在水利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水利部采取基层走访、专题座谈、书面征求意见、培训测评调查等方式,多渠道调研了解水利职工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从调研情况看,水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愿望强烈,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要求迫切,但受工学矛盾、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师资水平、经费保障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干部职工学习培训的需求,还存在培训办班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这些显现为干部职工培训需求不能满足,反映为具体单位的实际问题,实则为可利用培训资源不足、激励约束不严、保障措施不力等多种原因的综合体现。结合近年工作实践,紧紧围绕拓展资源和规范管理做了一些实践探索,突出在增强培训针对性、拓展培训资源、完善考核评价、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着力推进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战略部署的有效落实。

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在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上下功夫

加强培训的计划性,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是落实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有力措施。经过多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探索,水利部实行了培训计划审批、办班方案审核的方式,强调需求调研,突出中心任务,进一步规范水利干部教育培训办班管理,着力提升水利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1.突出培训需求导向

无论是制定培训计划,还是审核办班方案,抑或考核测评办班效果,都将培训需求作为重要内容,形成了依据需求调研生成培训计划的工作导向,按需培训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年度培训计划需求调研、重点培训项目需求调研、主体班次需求调研、干部个体培训需求调研、反馈式需求调研逐步展开。注重与部党组决策部署结合,与业务领域重点任务结合,与干部成长需求结合,上级要求、岗位需求、工作需要和干部愿望相统一的需求调研已成为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生成的必要环节,成为年度计划审批和办班方案审核的重要依据。

2.严格培训计划管理

为规范水利干部教育培训办班管理,防止出现滥办班、乱收费现象,水利部举办的面向行业培训班都实施计划管理。培训计划采取主办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部长专题办公会审批、统一发文公布流程,主办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的同时即提出培训办班计划,人事部门商财务和业务主管部门重点对经费渠道、培训需求、培训主题、计划时间、办班地点及培训机构办班经验、考评情况等内容审核后,形成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经部长专题办公会审查通过后公布。通过公开公布年度培训办班计划,较好地规范了各单位办班行为,便于水利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培训,干部根据学习需求主动选取培训班次,相关部门依据计划进行考核监督。为超前谋划水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中心的针对性,并试点编制三年滚动培训办班规划,通过逐年更新流动管理,强化培训办班规划对年度培训计划的约束。

3.严格培训方案实施

培训计划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在于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班启动前,主办单位需将培训方案送人事和业务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对课程设置、师资选配、教学形式、办班地点、组织管理等内容的审核,突出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放在首位,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其中,把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干部的实际结合起来,围绕差异化培训需求开展教育,强化群众观点,增强宗旨意识,不断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水利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实行专人跟班制度,要求每期培训班承办单位都派专人,早期提前了解学员情况,开班前做好培训准备,过程中全程跟班,结束时做好培训总结,并认真做好课堂测评、结业测评、教学评估、年终总结,多措施保障培训效果。探索建立培训督导制度,邀请部属单位和地方水利部门的同志担任水利干部教育培训督导员,受部委托对相应培训班次的培训情况进行测评考核监督。

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法,在拓展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上下功夫

建立并完善组织调训和自主选学结合的干部参训机制,干部教育培训规模大幅度提高,初步实现了全覆盖。从调研看,培训工作中还存在“需要学的干部派不出、安排学的内容不一致、想学的知识难满足”等问题,重点在解决工学矛盾和尊重干部学习意愿上下功夫,实行了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符合实际的干部参训机制,不断丰富培训方式,拓展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推动干部主动参学、单位积极支持、工学相宜促进。

1.认真抓好组织调训

根据工作性质、岗位类别、培养方向等要求,研究确定不同类别培训对象的培训措施和目标要求,分层次、分类别制定水利干部教育培训调训计划。对马列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水利工作方针政策和各种知识教育,坚持实行组织调训,定期培训干部。注意干部管理和干部教育培训的结合,重点做好对主要领导干部、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点名调训,确保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探索综合培训与主题业务培训相结合的建设措施,逐步实行同类班定点办,既能充分利用资源提升培训成效,也可防患不必要的廉政风险。

2.大力推行自主选学

突出干部学习培训主体地位,鼓励干部自主培训,广泛应用菜单式选学、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形式,逐步扩大干部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的自主权,实现干部参训方式的组织调训和自主选学相结合。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学时管理制度,采取单位推荐书目、群众推选书目、自主选择书目等方式,开展公务员自主选学。凡学完所选内容并通过考核的,采取折算学时方式记入年度学习档案。

3.积极推进网络教育

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为缓解干部工学矛盾,加强网络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网络培训。大力组织司局级干部参加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学习,中国水利教育培训网开设专题班推动干部职工自主学习,积极推动干部职工的网络培训,拓展组织调训+网络自学,多形式鼓励干部职工参加教育培训。开展了中国水利教育培训网扩展建设和分级部署工作,扩大中国水利教育培训网的覆盖面。在优选优质课程资源的同时,注意调动和发挥各单位积极性,不断丰富和完善水利专业课程资源。进一步完善网络培训内容,规范网络培训管理,推动网络培训资源共享,提高网络培训效率。

4.加强干部实践锻炼

鼓励干部通过挂职锻炼、基层实践、参与重点项目攻关等多种形式,在基层一线和具体实践中锻炼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实施了干部援疆、援藏、援青、西部扶贫、石漠化治理、支援地方水利建设等多方式锻炼干部措施,采取了机关干部到基层、基层干部到上级交流,单位与部门间横向交流,参与实际工程建设和重点项目研究等多方式实践培训,多途径感知实际,多方式积累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经验。

三、推行干部教育培训全程评估,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上下功夫

随着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深入推进,单位派员学、干部参与学、多渠道办学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提升了干部能力素质。但也还存在干部学得不深不透、理论掌握运用不够,优质培训资源不足与培训资源相对过剩,培训针对性不强、办班管理不严、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考核干部学习培训情况,全程评估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水平,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将是努力的方向。

1.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采取跟踪了解、阶段交流、互动研讨、结业总结等方式,利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个别面谈、电话访谈等形式,全过程多角度考核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掌握理论和运用知识、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等情况;从加强学习考核、严格培训管理、严肃学风纪律等方面,了解掌握干部遵章守纪和学风建设情况,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促进干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

2.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评价机制

研究建立贯穿教育培训工作全过程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着力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教学情况、培训质量的评估,全程评估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水平。采取派人跟班考察、委托机构评估、自行组织测评等方式,利用问卷调查、网络评估、个别访谈等方式,组织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授课质量、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进行测评,及时了解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实施教学情况。对评估较差的教师,及时进行调整。对评估反映问题较多的培训机构,采取约谈相关负责人、通报、减少办班数量、跟踪培训情况等措施,促使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流程,改进培训管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水利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努力培育高质量的干部培训机构,选择并确立了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为龙头的一批骨干示范性培训基地,建设并发挥好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作为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的带头示范作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原则,推进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结合的水利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干部队伍。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研究制定分类培训大纲和相应的培训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水利培训教材。加强水利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电子档案和数据库,搭建水利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化平台,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上下功夫

经过多年实践,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广泛推行,干部学习培训档案普遍建立,培训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的机制逐步形成。但也存在培训激励制度不配套、管训学结合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激励不够与约束不力并存等问题,有的单位重使用轻培训的情况比较突出,干部参训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自主参训方面未得到有效调动。坚持把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大规划培训任务的落实。

1.建立干部主动参训约束机制

水利部制定了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的意见及实施细则,明确提拔担任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要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要求,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要求的,须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补训;新录用干部未参加初任培训,以及培训不合格的,不能任职定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达不到培训要求的,不能申报职称;教育培训不合格的干部,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与新录(聘)用干部上岗、领导干部任职、专业技术干部技术职务评聘和干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相结合的约束机制。

2.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

实行培训登记制度,统一《水利行业培训证书》式样,由培训主办单位发放,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登记确认,作为干部参加培训学习的凭证。实行了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双登记制度,按干部管理权限,建立部管干部培训档案。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利用教育培训网络管理系统及时登记,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电子档案,为干部考核、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组织调训提供依据。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向单位主要负责人通报本单位人员参训、学习情况的方式,推动“一把手”关注重视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发挥培训档案管理的效力。开展干部参训情况年度登记,推行使用干部参加脱产培训情况年度登记表,有力推动相关措施的落实。

3.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