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背景下,我国逐渐迈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逐渐成为教育体系内的关键部分。初中属于学生学习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想,这为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属于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结构,所以教师应当在遵循核心素养理念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工作。本文主要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主,重点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涉及多个方面,分别表现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等。大力培养核心素养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价值判断以及处理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期间,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体现出来。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目标

(一)基本概念

所谓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自身具备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素养。核心素养本身属于一项跨越学科的素养,重点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除了是学科知识和处事态度的综合能力之外,还涉及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期间具有的认知素养和自我管理素养等。整体上来讲,核心素养和技能以及知识概念相比较来看,概念更加广泛。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点

在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该项标准明确要求让学生根据学习和周围生活情况认识到信息处理的作用,明确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信息技术影响而引起的一系列改变,然后掌握相关的硬件设备指标,加大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在该项环节中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制作表格和处理数据等。

(三)初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连接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重点是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教学工作和评估教学效果的根本。基于此,落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实施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工作的主要阶段,而且还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重点。在设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根据活动和兴趣进行设置,采取鼓励学科交流的方式达到课程学习和实践应用相互结合到一起的目的,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呈现出来。在创新期间,课程目标提出的要求是大力创新技术。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对初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基于全面掌握理论点、提升技能的基础上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存在的诸多信息,学生要做出相应的选择,通过合理使用信息认清自身,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技能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深入落实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需要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为主,这是增强学生信息技能的基础,重点是强化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了解。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素。通常来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了文化素养、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三个方面,这三点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体现了出来。当前阶段,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将课堂和日常生活相互联系到一起,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即个体对于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大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有利于让学生按照问题来采取合理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解决,了解到信息实际变化情况,从而准确的判断信息。不过,虽然信息在我国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可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却较为抽象。基于此,教师需要把信息技术课堂和学生日常生活相互联系到一起,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来加大学生对于信息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信息处理意识。举例说明,要想激发学生对于该项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元素展开教学。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图片呈现出来,比如有关于天气预报的图片或者是报纸中的新闻等,根据图片提问学生,从上列图片中了解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作用等。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正确判断和解决信息,以此实现学生信息意识核心素养的提高。另外,还需要让学生接触一些有危害性的不良因素,引导学生遵循法律要求,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开展创新性方面的学习

基于知识时代的来临,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其逐渐成为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改进的根本,在这一现状下,便对于人才创新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现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期间,教师除了积极传授学生有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点之外,还需要落实创新性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实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正确性指导学生处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利用资源展开学习,有效完成信息处理和分析等工作,应用信息化技术解决多方面问题。教师本身还需要及时进行反馈,对学生认知活动加以评价,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对于创新性学习来讲,其包含的方面非常多,除了涉及学生自主学习之外,还表现为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等多项形式。教师可以按照基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前设置难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展开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掌握领域,加深对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期间,制造幻灯片或者是插入音乐是面临的难点问题,而学生面对这些内容的时候,无法深入了解。针对于此种现象,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者是汇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探究能力。需要明确注意的一方面是,在具体课程开展期间,教师应禁止过度使用放养式的教育方式,要将自身的指导作用体现出来,以此促使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三)布置相应的任务,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讲的是处于计算机领域内采取相关方式解决问题的一个环节。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助于学生在信息活动开展期间解决计算机来分析问题,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计算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信息活动的开展。基于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做任务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进去,解决诸多的问题,以此实现计算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Excel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借助Excel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其一,为学生本班级学生的考试表格,从各个学科的平均成绩中了解到学习的重点。其二,对该班级学生的偏科现象加以了解。首先从第一个问题入手,学生采取Excel中的操作方式计算出各学科的平均值,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获取准确的信息。第二个问题则是遵循计算机思想理念制定出解决对策,也就是说,根据表格中包含的数据获得学生的偏科信息,然后加以指导。从中可以看出,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期间,教师利用问题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信息活动中,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四)在信息技术教学期间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来构建相关的框架,其中核心素养包含了多个方面,分别是知识基础、能力技能和情感。基于此,在现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期间除了重视有关信息技术的传授之外,还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比如法律观念、安全防范和道德准则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有关的案例,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理念。在讲解采取软件制造海报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制作母亲节贺卡,或者是收集诸多有利于初中学生全身心发展的各项资源,在扩宽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性。

(五)引进诸多的教学方式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形式有了明显的拓展,在该项形式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对多项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和优化,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方面落实于各项教学活动内,借助优秀的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体现出来。在贺卡制造中,应用多项媒介方式来加深文字和图片之间的多屏互动,使得信息技术知识准确的呈现到学生眼前,拓展学生的思维理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者,课程中的上课时间有限,受此种现象的影响,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引进在线课程或者是微课的方式对教学形式加以丰富,制作有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观看,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最后,还可以应用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和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等对课程教学范围加以拓展。重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知识点的相互整合,将信息技术当成主要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全面掌握和了解到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六)应用数字资源来优化学习形式

数字化学习和创新是采取数字化资源和相关的工具对学习期间的各项资源加以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各项问题。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采取数字化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使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展开学习,明确了解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期间,教师可以应用Word和写字板等文字处理工具来整理资料,延伸学生的学习范围。

四、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在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期间,大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明确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掌握,并且引进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9).

[2]李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3).

作者:李啸啸 单位:甘肃省甘谷县杨家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