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

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

摘要: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的有效归档管理有助于构建个人与集体记忆、长久记录社会活动以及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的现状,从不同主体角度阐述当前实践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并从制度、技术、意识以及主体方面分析归档管理的主要问题。研究得出,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应当有重点有步骤地构建制度体系,依托信息技术打造归档管理的工具群,基于个人管理特征推进归档管理意识培育与能力构建,并设定协同管理框架。

关键词: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

1引言

社交网络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类型之一。个人社交网络信息既是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记录,也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资料,更是个人与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然而,它们既面临转瞬即逝的风险,也可能在不当情境中被不当公开或利用。为此,必须对个人社交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认真思考哪些信息要纳入管理、怎么管理以及由谁管理等问题。当前,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在开展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管理的实践,如Facebook、微信等开发了信息归档下载模块,美国联邦政府也开始把这些信息视作资产。然而,对个人社交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没有像社交网络应用这样广泛。笔者对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的主要内容、特点与价值进行总结,以文献调研、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信息归档管理的策略。

2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概述

个人社交网络信息是指个人在社交网络上开设的账户信息,以及由账户所形成的信息,包括各类背景、内容与形式信息。鉴于技术与信息形态发展,个人社交网络信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个人信息,包括用户账户名、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2)社交网络内容,即用户用其账户的各类信息,包括反映用户的生活、工作、思想等信息;(3)背景信息,用户管理社交网络账户或内容时形成的信息,例如账户的管理信息、地理位置信息、手机型号等;(4)通讯信息记录,即用户通过账号开展封闭或半封闭式的互动记录,例如微博私信。总的来说,个人社交网络信息涵盖内容广泛,反映了个人在各个领域的活动记录;信息格式多元,包括文本、照片以及视频等多种格式。对个人社交网络信息进行归档管理,从所依据涉及主体来看,分成如下几类。

2.1官方机构的建制与收集保管

官方机构包括司法机构、行政机构以及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在内的记忆机构等,它们对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的管理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制,二是收集保管。建制指为使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的管理拥有更加完善的司法行政环境而构建各类制度的行为,以此确保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管理有法有据可依,且各项权利与义务得到明确。当前的建制主要围绕隐私保护、个人信息资产管理、网络平台合法性确认等方面展开,如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进一步认可了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的资产价值,在个人金融推荐列表中增加了“社交网络意愿”一栏,建议人们指定一个网络资产执行人负责在必要的时候帮助用户关闭电子邮箱、博客和其他网络账号[1],确保信息绝对安全。关于收集保管,目前图书馆与档案馆已有一定实践,但它们的收集保管主要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某类群体、事件以及全体用户的社交网络信息。2010年4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和Twitter签订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图书馆可获得Twitter公司2006年至2010年4月的tweets档案[2]。

2.2社交网络平台的功能与平台支持

社交网络平台作为信息形成空间,能够支持信息的各项管理行为。部分社交网络平台已经意识到个人在社交网络信息自主管理尤其是归档保管中的必要性,因此不断优化信息管理功能,如信息的分类、组织等,部分平台还提供归档下载的功能。2012年,Facebook推出了archiving功能,利用这一功能,用户可以归档下载所的状态。目前,Facebook支持用户下载所形成的70类信息,并提供了相应的归档方法。我国的微信向用户提供迁移聊天记录功能和收藏功能,用以保存用户在线形成或接收的信息。

2.3第三方机构的工具与平台支持

现实中,个人往往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工具或平台归档管理所形成的信息,有些社交网络平台没有相应的接口或功能,基于这一现状,营利或非营利性质的第三方机构会开发相应的工具与平台,帮助个人进行信息归档管理。这些机构所开发的工具主要是捕获工具和初级管理工具,所使用的方法也有差异,一般分为有偿与免费试用。工具依据使用方法,主要分为三类:(1)直接利用简单的技术手动捕获或半自动捕获,包括直接利用网页的保存或下载功能,或利用截图工具等;(2)利用网络爬虫自动捕获;(3)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提供的API进行包括网页、内容及链接在内的捕获收集,包括利用API开展对社交网络原始内容进行归档、利用备份工具直接对网站进行备份等。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捕获工具包括Erado、Aflesco等[3]。此外,Recollect网站能够提供功能完善、流程明晰的平台,以帮助用户备份各种社交网站账户中的数据并集中存储在本网站的服务器上,同时允许用户下载备份数据[4]。

2.4个人的意识与行动探索

个人是社交网络信息的形成者与所有者,也是归档管理重要的实践主体[5]。这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个人会有意识地维护信息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2012年,ins的用户对ins与Facebook未经用户同意达成共享与开发用户信息协议的行为进行申述,最终协议被认为无效,从而维护了个人信息的所有权与利用权。二是个人会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与处置。已有个人用户借助第三方提供的工具或平台自主管理需要归档管理的信息,且意识到他们所形成的信息当中,有部分信息因与自身权益相关,不得被收集或被利用,并应得到有效处置[6],较有代表性的实践是欧盟公民凭借“遗忘权”的支持,要求Facebook、Twitter、Google等平台删除相关存在风险的信息。

3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面临的问题

3.1制度体系缺失

制度体系缺失主要表现为:第一,法律法规缺位。多个国家的信息法、档案法、隐私法等相关法律都对个人社交网络信息予以认可,且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如微信记录可作为证据,但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信息归档管理的必要性,更没有列出归档管理的原则性要求。第二,政策指南不足。当前各国制定的政策主要关注官方机构所形成的社交网络信息,对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的归档管理没有予以足够关注,没有从整体与战略的角度明确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与有序归档管理的重要性,更没有对归档管理提供指导与帮助。第三,标准规范缺失。当前网络归档所参考的标准是ISO 28500,但这个标准对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的指导非常有限。

3.2工具功能单一

当前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工具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工具的功能不一且未能完全匹配管理需求。从当前的社交网络捕获工具来看,工具采用了截图、API、备份等不同方法来捕获社交网络内容,所捕获内容的格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当前的工具主要捕获主体内容,而与之相关的评论或转发均不在被捕获的范围中,这将大大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工具没有完整的归档管理功能。当前工具主要被用于捕获,而不能被用于内容的维护、保管与利用,能够被完整地用于信息整合乃至开发且能满足信息的可信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安全性要求的工具或系统还有待开发。

3.3个人意识与行动有限

个人方面的实践相对局限,从当前的研究结果与线上观察来看,许多人并未意识到对所形成的社交网络信息进行归档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若不当管理所带来的风险。通过对Facebook的用户进行网络调查发现,用户通过Facebook与朋友、家人等交流和分享生活,尽管确实记录了生活,但是用户并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也没有意识到这些记录的价值[7]。由于意识上的认知有限,用户无法认识到通过自主管理或利用监督平台实现信息可信归档管理的必要性,由此信息在管理中的可信性不能得到保障,而且也没有相关的规范对可信性进行验证[8]。

3.4多元主体间的协同不足

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的参与主体为个人、社交网络平台以及记忆机构,主体之间的协同不足,主要表现为:从个人来看,个人除因前文所提及的意识与行动有限影响到信息管理的质量,还因信息素养不高或信息管理能力不足无法管理信息。此外,从目前来看,即便个人具有较高的意识,他们对于归档管理的要求、流程以及工具的使用,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解。从平台来看,当前多数社交网络平台并未提供归档管理的功能模块,最多提供了归档下载到本地的功能,归档下载的信息还不完整,缺乏背景、形式、评论等多个要素。从记忆机构来看,图书馆与档案馆承担了部分归档管理的任务,但无法对全部个人社交网络信息进行归档管理。

4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的对策

4.1有重点、有步骤地构建制度体系

第一,以顶层设计先行的方式,逐步打造自上而下、自框架到具体内容的制度体系。这意味着要自上而下建立起有效的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的战略,确保个人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能够得到管理层与公众层的关注。与此同时,还要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9]。第二,依据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管理的需求,更新已有制度。个人社交网络信息管理在工作背景、内容与形式上都有其特征,归档管理的取向、主体目标与流程等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要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与修正,如依据社交网络的技术属性更新网络归档标准。

4.2依托信息技术升级工具

针对归档管理在技术上存在欠缺的现状,建议在管理中引入云计算,通过集成架构与服务,升级工具,向用户提供所需的配置与平台等[10]。利用云计算升级工具,可实现以下两点:第一,工具依据归档管理的基本要求即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与安全性提供相应的操作,满足归档管理的要求与功能需求。第二,工具升级为工具群,实现多个环节工具的互操作集成,最终实现全流程的归档管理。

4.3培育个人归档管理意识并提升能力

就培养意识而言,国家、相关专业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既要宣传工作政策与工作规划等,鼓励个人主动参与归档管理;还要宣传个人在归档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提升个人工作规范化意识。从提升能力来说,记忆机构如档案馆、图书馆等应主动作为,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印制手册的方式指导个人进行社交网络信息归档管理,还可通过制作工具使用指南的方式帮助个人寻找合适的工具与平台。

4.4建立协同管理框架

需要建立协同管理框架,明晰各自定位与职责。具体来说,个人应将归档管理的需求予以明确,并反馈给记忆机构、社交网络平台以及潜在的商业或公益的信息工具开发机构。社交网络平台提供两方面支持:保障前端信息管理,确保能够满足归档管理的前端控制需求,并能够满足后端的管理需求,如满足元数据和日志的保存需求;能够为用户提供可用的归档模块或接口,确保用户能合法合规获取所有的信息。记忆机构在制度建设方面提供支持,既参与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也主导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训练与辅助用户进行归档管理,并提供咨询服务[11];提供拓展性服务,如提供托管服务和开发一系列辅助系统与工具。

作者:周文泓 耿越 黄榆涵 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