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例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1

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从确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开始。针对海洋事业发展问题,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进行了深入的政策准备,如1996年制定《中国海洋世纪议程》,1998年颁布《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然民众海洋意识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进展仍不容乐观。国家海洋局近日公布了一份由海洋出版社、深圳互通调查机构和中国民意调查网共同合作,于2010年、2011年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6大区域18个城市进行的国民海洋意识调查,反映出我国民众海洋意识概况。这份调查发现,知道中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受访者只占10.7%;知道中国海岸线总长约18 000公里的只有13%。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正由于我国陆地面积广大,陆地大国所形成的“重陆轻海”的观念以及海洋环境知识缺乏普及等,导致了民众的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意识的弱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在国际海洋局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中有一半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之中,需要按《联合国海洋公约》与邻国重新划定。在我国广袤的海洋领土中,普遍存在着岛屿被侵占、资源被掠夺和渔民正常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等现象。而这些争端问题的最终解决,无不依赖于建立在坚实的民众海洋意识基础之上的海洋实践活动。

二、开展海洋通识教育培养和提升海洋意识

对于海洋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问题,很多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海洋意识的重要性、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和海洋意识培养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研究成果。关于海洋意识培养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规导向、舆论宣传引导、科普活动推广和海洋文化教育等方面。在这些举措中,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海洋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开设海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限,师资力量相对于社会需求存在短缺,所以海洋教育普及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教育解决。依据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普通高等院校推广海洋通识教育,是培养和提升海洋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19世纪初形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教育,即全专业、全职业教育。通识教育是指一种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广博的普遍意义的了解,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和政治修养等广泛的教养要求的教育形式。时至今日,通识教育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各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几大板块,但与海洋相关的通识课程少之又少,所以,海洋教育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得以实现,海洋教育可以在高等教育中实现大众化。我国的通识教育建设方兴未艾,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缺失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各类大学中,除了诸如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性大学外,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大学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开设有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沿海省份的高校明显好于内陆省份。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厦门大学是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较早的综合性大学,通过多年的总结和营造,已成为国内开设海洋通识课程最全面、系统的高校,开设了多门与海洋知识有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值得其他高校借鉴。随着海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海洋的关注度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海洋相关的通识课程,如山东大学于2009年开设全校通选课“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并于2011年将该课列入首批设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充分显示了该校对海洋教育的重视。此外,南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与海洋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近年来各海域的争端不断,全民海洋意识也随之提高,我国的海洋发展和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阶段是我国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建立中国特有的海洋文化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寻求一种合适的海洋教育体系方法,安排专门的课程,进行海洋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们正确的海洋价值观,从而激发大学生对海洋的研究与探索。

三、开展海洋通识教育的具体举措

1.在大专院校普遍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

海洋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政策的引导,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出台了部级的海洋教育规划。如中国台湾省非常重视海洋通识教育,在2007年就颁布了《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截至2011年开设了海洋通选课程的大学就有30余所。各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把海洋通识教育放到与其他人文、社科和自然类通识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倡导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开设与海洋相关的课程,鼓励相关研究领域、专业的教师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例如,可以开设海洋环境、科技、产业、法政事物及人文相关综合性议题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导引学生对海洋的关心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海洋的认知与理解。绝大部分高校,不论是综合性大学、科技大学还是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是以海洋相关课程为主修对象。针对这些学生,可以引导其在大一、大二时选修一些海洋通识性课程,希望通过这种通识教育知识的启发和帮助,使这些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能或多或少的与海洋有所交集。

2.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海洋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有别于海洋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让广大学生对海洋各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海洋知识种类繁多,如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环境、海洋人文、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战略及海洋政法等,要想让学生对海洋问题有清楚的认识,最好能在海洋通识课程中对上述内容加以介绍。要通过适当的简化和组织上述专业知识,构建一门让各种知识背景的学生都可以选修的通识课程。让文科的学生学习海洋生物、环境,让理科的学生学习人文、政法,这看似有些南辕北辙,但是,当真正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产业时,海洋政法方面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同样,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了解,也有助于海洋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海洋生物、环境及政法等方面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在授课时力求点到为止,非相关领域的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即可。海洋通识性课程可通过“海洋系统科学导论”、“海洋生命科学导论”和“海洋文化经济总论”等主要模块展开。在“海洋系统科学”中应力求让大学生认识洋流、海洋地形、海洋气象、环境保护等与海洋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在“海洋生命科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生物分类和多样性、渔业与海水养殖等海洋相关产业的基本特色。在“海洋文化”中可以介绍海洋发展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就法律与政治方面的问题,讲授其与海事活动的关系,让学生们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亲海,爱海,利用海洋并保护海洋。在海洋通识教育课程上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活泼,开展多方位的教学展示活动。如充分利用现有的影音素材,如“走向海洋”,与同学们一起观赏讨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获取海洋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海洋教育资源,部分课程也可以移出教室,比如,把海洋公园、博物馆、海洋艺术馆、海洋水族馆、海洋生物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及海洋科技博物馆等作为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基地。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或参观以认识海洋、亲近海洋、爱护海洋。对不同的学生也可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对海洋知识特别感兴趣的大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成立相应的兴趣小组,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如海洋科技小组、海洋环境保护小组、海洋生物资源小组及海洋法律法规小组等。

3.加强海洋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海洋通识课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教师,以我国目前的海洋人才资源来说,专业海洋人才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的其他产业行业相比、与现阶段海洋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我国的海洋教育人才队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高层次海洋人才短缺、海洋人才在地域和专业上分布不平衡等,远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海洋教育发展的需要。据测算,2010年我国海洋人才资源总量为160多万人,只占全国人才总资源的2%。海洋人才涉及海洋经济、管理、科研与服务、教育等几大领域,其中海洋教育人才所占比重更小,高等海洋教育的发展,是海洋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各个高校应该打破地域的界限,积极引进海洋教育相关人才,培育海洋教育的相关师资。鼓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海洋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海洋通识教育事业当中,使高等教育的海洋通识教育上一个台阶。国家相关海洋教育研究机构也可设立人才库,供从事海洋通识教育的老师进行咨询。就目前而言,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打破专业的界线,由不同专业但具海洋研究背景的老师联合起来,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选取合适的模块进行授课,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广大学生传授海洋知识。海洋通识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亲海、爱海,教师就必须对所教的内容有精湛的理解和深切的信念。北京大学的王义遒教授就提出,通识课老师应该对其所授课程的学术领域做到“三真”:真知、真信、真行,这当然同样适用于海洋通识课程老师,这是对海洋通识课程教师的崇高要求。

四、结论

通识教育范文2

理念制约因素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实用主义观念。反观我国的大学教育传统,实用主义严重侵蚀了我国大学教育精神,高等教育过分强调社会功能,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知识型、专业型“人才”,专业知识的传授成为大学最主要的职责。国家对大学的功利要求,极大地强化了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大学生们考虑的不是学识修养和人格的完善,而是学好专业知识,考等级证书,为就业问题打算。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有责任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科学家、技术专家,但这种服务应该建立在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基础上。中国高校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两大因素影响下,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了种种弊端。通识教育与传统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相悖,台湾黄俊杰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之关系”。通识教育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教育内容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通过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健全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根据通识教育理念,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近些年来,通识教育理念正在转化为多种实践模式,由于专业教育的思维定式,许多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被局限于某一领域,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不深,通识教育的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制等都保留着专业教育的痕迹。在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通识教育停留在理念层面而难以充分体现在教育实践之中。通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各级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达成共识,并积极投身于通识教育实践之中,通识教育才可能在高校真正推行,通识教育评价才能在高校教育评价中获得一席之地。

制度制约因素

任何理念,都需要相关制度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就没有成长的根基,难以扎根发芽。实施通识教育评价也一样,通识教育评价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上。从实践中看,很多大学通识教育评价难以有效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制度化保障。制度具有规范与引导事物发展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通识教育评价的实施,都以制度保障为前提。在国家倡导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保障通识教育落实的制度不够完善,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还没有战胜专业主义思想,通识教育没有制度化,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没有设立,有的院校委托高教所、教务处、团委代管,通识教育评价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和评价人员,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建设方面的缺失,使通识教育评价缺乏整体规划、目标不明确、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在实施中表现为随意性大,协调性不够,反馈不及时,整改力度微弱。制度是强化通识教育评价的关键和保证,建立可行的通识教育评价指标,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和详尽的实施规划,是通识教育评价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适应知识门类的高速分化,我国大学实行学科制,将大学分成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其弊端在于适应知识不断分化的要求,而忽视对知识高度综合的适应,使专业与专业之间泾渭分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形成独特的专业风格。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教育需求不同,通识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何以统一的标准有效评价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通识教育效果,这无疑是对通识教育评价的一种挑战。考试制度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新观念、新要求充斥的21世纪,考试同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尤其在强调专业知识学习的教育中,考试仍然是反馈教育效果的主要手段。我国现行的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科知识掌握水平,具有明显的甄别、选拔功能,而难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无法衡量通识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由于考试具有简便易行、反馈快速、结果量化、评价公正等特点,加之师生长期使用,习惯和认可了这一评价方式,对通识教育多个维度、多种方法的评价很难适应。虽然管理者勇敢地接受新的评价方式,切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但还是不得不面对社会推崇、学校盛行的考试制度。诚然,只有考试与通识教育逐步走向协调、融合,通识教育评价才能在高等教育评价中产生实效。

资源制约因素

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以特定的师资力量和物质基础为支持,倘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实施就会受到阻碍。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下许多大学通识教育评价难以有效开展与教育资源的欠缺密切相关。教育经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备资源,教育经费不足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注重效益提高、追求专业品牌,经费分配往往偏向科研、巩固优势学科、开发项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于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通识教育则没有专项经费。通识教育评价建议运用网络、实验室等设备,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教学表现等多种途径,从多维度考查实施情况,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学校,这些建议必然使实践者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通识教育资金保障不足,是通识教育评价举步维艰的重要外在原因。通识教育评价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有专门负责的组织机构和充足的经费支持,还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大学通识教育评价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评价人既要有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又要熟悉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我国,高师教育偏重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教育内容以单一学科为主导,课程设置没有呈现广博的知识体系,致使培养出的教师人文性、通识性缺失,博学广识、触类旁通者为数不多,加之教师们没有受过系统的测量、评价等方面的训练,所以,能胜任通识教育评价工作者屈指可数。师资的缺乏,使有效开展通识教育评价失去了人力资源保障。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和评价能力是当务之急。为了提升评价的水平,可以邀请各大学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评价,以弥补通识教育评价力量的不足。

通识教育范文3

近年来,我国高校日益重视大学通识教育,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期通过开展通识教育来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在高校通识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审视大学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学生提供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机会,通识教育并不是任何专业教师所能胜任。“通识课教师不通实”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通识教育目标诉求的实现,制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改变“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一现状任重道远,需要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师资引入和师资培养方面做出改变。

关键词:

通识教师;通识教育;高校;教育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其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培养的学生所以称为一流人才的一项关键因素。在这种认识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通识教育,期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接轨国际一流大学,以使我国的高校同样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源和条件。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所不能有效地完全给予的,也不是专业教育所首先关注的;与专业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陶冶和训练,而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1]。通识教师应是既认同通识教育理念,又要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宽泛的知识面,同时还具有运用不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以及良好教学水平的教师[2]。然而,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地推进通识教育进程中,一直存在但还未引起注视的现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有可能成为我国高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潜在障碍。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诉求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不同的原因,但都有特定的诉求,希冀通过通识教育的开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强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克服高等教育的不足。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在人类文明的传递与创造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校专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在现代文明中日益凸显出一些不足,其力求克服传统教育“通而不专”的同时却产生“专而不通”的问题,是制约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诉求在于:

1.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侵蚀的诉求

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专业学习,这个过程中增强专业学习的效果,但同时减少学生融入生活、学会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出现偏转,从完整的人向着残缺的人发展。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关注自身生活和生存发展,以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的侵蚀便是目的之一。

2.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性侵蚀的诉求

人类文化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但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类文化出现分割、分类,而高校的专业教育进一步加大人类文化的分割、分类。人类文化在分割、分裂状态下的传播与发展,在增强其分割性、分裂性的同时,也使得接受高校专业教育的人成为片面发展、碎片式发展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人及其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性的侵蚀,促进高校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3.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思维开放性侵蚀的诉求

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高校专业教育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集中性和单维性,有利于学生更加专注、更加深入到专业学习中,形成各不相同的学科思维、专业思维。但是由于思维惯性及思维优势的存在,专业教育下形成的学科或专业思维往往成为学生对学科或专业之外事物的思维方式,形成所谓的“专业人士”或“学科人士”,但实际上使得学生的思维趋向单一、封闭,阻碍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融合。高等教育尤其是专业教育的发展,正在使人类的思维由适应性走向工具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思维开放性的侵蚀。

4.通识教育寻求提升自身“专效”的诉求

近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在学科或专业的研究更加专注、深入,进而实现人类文化的大发展,体现专业教育的优势和效果,促使专业化成为人类学习、工作、生活的追求。在人类社会日益专业化的背后,人们发现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已经不复存在,这反而制约人类社会专业化的速度和水平。近年来,专业教育优势下的弊端已经逐渐为人类所熟识,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专业教育正在成为专业教育的新探索,以求通过这种反专业化来促进专业化,提升专业化的效果,通识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寻求克服专业弊端、提升专业实效的诉求。

(二)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师资诉求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多样的目的诉求,这些目的诉求不仅要体现在高校开设的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课程上,还要体现在高校对通识教育课教师有不同于专业课程教师的师资诉求。

1.知识通

高校对专业课的教师要求专而精,以求通过专而精的教师为学生带去专精尖的知识,引领学生深入到专业领域,增强其专业知识的深度、厚度和广度。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知识优势之下的劣势,而不仅仅是为学生开设一些专业领域之外的课程,再由专业领域之外的专业课教师实施这些课程。高校专业教育的普遍性使得通识课的教师必然会有自己特定的专业领域,但还应在专业领域基础上具有广而博的知识,能融会贯通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具有对人类知识整体性、生活性的认识和运用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以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其他专业领域的学生带去新的知识领域。

2.思维通

高校的专业教育注重专业性思维,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专业思维,必然培养出具有专业思维的学生。然而,人类思维具有惯性和易用性的特点,使得高校专业教育下的学生在思维上日益专业化,并延展到专业之外的事物,以专业性思维对待非专业活动。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对学生专业思维的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弊端,要求通识课教师培养学生在专业思维基础上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而这只有以自身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来实施通识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带去可见的、示范性的作用和影响。

3.方法通

高校专业教育要求专业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方法,以便开展专业研究和专业活动,这逐渐使得学生形成固定的方法论,且慢慢习惯于将其运用到专业之外的领域,减少或减弱对人类社会活动普遍性方法的使用,忽略其他专业领域的方法,只能“自古华山一条路”而不能“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识教育课教师如果只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并养成专业方法的习惯,则在此方面和专业课教师无异,只不过为学生在本专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专业方法而已,无法使学生获得通识教育诉求的人类普遍性原则和方法。高校对通识课教师要求既具有专业领域的方法,又要适应人类活动的普遍性原则和方法。

二、高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表现

虽然高校对通识教育有多种多样的诉求,但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由于开展时间较晚、开展程度较低、开展范围较窄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通识教育还远不能实现其预设的目标,这其中由于“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而达不到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其制约的因素。

(一)通识教育课教师主体来源仍为专业领域

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虽然承担的是通识课,但其本身仍然是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事的仍然是专业领域的活动,只不过是去为自身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的课程而已。目前,我国通识课教师一部分是源于高校专业调整过程中富余的、专业领域课程不足的教师转型而来(其实并未转型,只是转了任课身份而已),还有一部分是专业领域教师处于专业喜爱而致力于推广专业领域便主动参与到通识教育活动之中,另外一部分则是高校为了弥补通识教育师资不足而引入的承担通识课的专业领域的教师。总之,不同来源的通识课教师皆属于专业领域,只是在为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教学而已,本身并不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基础,更谈不上融会贯通专业领域和生活领域。

(二)通识教育课教师习惯于用教学专业领域的范式方法

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开展现状看,通识课教师普遍直接将专业教学移植到通识课教学中,仍然在以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着通识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将通识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区别开来,相当于用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一般思维、一般方法,必然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三)通识教育课教师的生活领域逐渐融入专业化

高校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把人类从日益深化的专业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能重新回到生活世界。但是我国高校专业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旷日持久,其专业性难以改变,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专业性特质远超于其他社会领域。高校通识课必须从人类生活的整体性去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方法、态度等,这需要通识课教师具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但实际上,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的生活非常专业化,已经将专业活动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高校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策略

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精深各种相关知识,在知识和学科之间建立起能影响学生“完整”发展的系统脉络,是一种对于学生灵性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3]。在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情境下,高校几乎难以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现象做出迅速的积极改变,只能以渐进式的路径去逐步增加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以逐步建立起适应通识教育的通识教师队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入手,制定适合的培养战略,提升现有的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高校一定要从观念和行动上有所转变,不仅要把通识教育开展起来,还要把通识教育做到实处,避免走过场。面对专业教师上通识课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高校要切实认识到通识课教师不通识,会使通识教育的功能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背离通识教育的初衷。通识教师培养不仅要注重通识的知识,还要注重通识的观念、思维、活动方式,使通识课教师首先自己能成为走向通识的人,进而为学生带去通识的影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上入手,制定符合通识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使得通识课教师在此课程体系下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减少通识教育教师通识度不足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在我国高校,通识课其实就是专业课,只不过是学生所修专业之外的专业的课程而已,其结果可能就是增加学生对另一个或几个专业的认识,离通识相去甚远。高校的通识教育必须建立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要设计基于人类活动领域的课程而不是专业领域的课程,在活动领域中发现、学习和运用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思维、方法等。发挥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通识学习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通识学习活动,减少通识课教师通识度低对学生通识发展的制约性影响。大学生已经具备完全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只能是为其增加有限的几个专业领域,无法通过有限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无限的通识。高校可以学习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方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为学生设计自主的通识教育发展方案,供学生参照和实施,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成长能力。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校仍然任重道远,能否认识到并切实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种状况,是我国高校能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

作者:苏方勇 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7.

通识教育范文4

台湾高等技职院校通识教育起步较早,历经近2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以“专业和全人并重”为核心理念,并结合“忠诚勤和”的校训和“务实致用”的办学理念,培育学生获得“实务执行力、创新设计力、资讯应用力、国际接轨力与职场适应力”等5种能力,呼应青年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要求。

关键词:

台湾;高等技职院校;通识教育;醒吾科技大学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的技能性和实用性,强调人的主体性,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公民。我国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起步较早,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高校开始推行通识教育,迄今已有60年的历史,技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也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在通识教育领域,台湾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理念与目标、课程规划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这对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轨迹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始于1956年台湾东海大学实施的“通才教育”。20世纪70年代,台湾清华大学在沈君山等人推动下,大力推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1981年,虞允中出任台湾大学校长后,开始推动“通才教育”,影响甚大,后受政治因素的干扰,未能持续推动。198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大学共同科目规划研究项目小组”,检讨大学共同教育问题,并于1984年“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要求各大院校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学术范畴内开设各种选修科目,规定学生须修习4至6学分的课程。自此,通识教育在台湾各大学全面展开。[1]之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专门小组研究改进方案,1989年公布“大学共同必修科目表”,由以往按照“学科”范畴开设各种选修课,改以按照“课程领域”来规划,将通识课程纳入共同必修科目中,由原定4至6学分提高至8学分。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成立第一个“通识教育中心”,1993年台湾通识教育学会成立,宣告台湾高教通识教育时代的来临。1997年先后由辅英技术学院、云林科技大学与慈济护理专科院校举办了两次技职通识研讨会,启动了技职通识教育元年。2000年5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技职教育白皮书》,提出16项措施提升技职教育品质,其中一项措施就如何深化通识教育改革,提出增加通识课程及职业伦理课程、提升共同科目的地位、加强办理技职教师进修、改变过分强调智育的传统观念、加强视导、评鉴及奖励等5项具体策略。[2]201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3],就提升技职教育竞争力,围绕“制度调整”、“课程活化”及“就业促进”三大面向提出9项具体策略,“课程活化”方面,重申“强化技专院校学生基础学科能力与人文素养”,鼓励技职院校强化通识课程,提升办学内涵,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及职业伦理,落实全人教育精神。

二、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之设计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2007-2010年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4]中提出,大学教育应以“锻造学生核心能力”为要务,大力提倡以“能力导向为基础”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反思能力、知识统合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通识教育。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也秉此原则规划通识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一)理念与目标

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以“专业和全人并重”为核心理念,强调通识课程应兼具历史性、社会性,及未来取向之特质。结合“忠诚勤和”的校训、“务实致用”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5种能力(实际执行力、创新设计力、资讯应用力、国际接轨力和职场适应力),希望学生在掌握专业能力之外,能够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毕业后能准确掌握社会历史的动向,成为21世纪的领导人才。为贯彻“全人教育”理念,推进通识教育教学,醒吾科技大学在学校层面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由校长兼任主任委员。通识教育委员会工作重点是确认通识教育原则和方向、审议通识教育白皮书、中长程计划与课程结构发展等。2001年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在通识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工作,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教学与研究。通识教育中心设置博雅教育组、生命写作组等二组,负责博雅教育与生命写作相关事宜。此外,通识教育中心设置有教师评审委员会、课程委员会。通识教育委员会与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委员会,分层合作,处理通识课程相关事宜。

(二)通识教育课程之架构

醒吾科技大学要求学生必须修习通识教育课程28学分,通识学分约占毕业总学分之22%。具体而言,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基础能力课程与核心能力课程两类。基础能力课程涵盖两大类:(1)语文应用类,10学分。包括中文教学和英文教学,侧重训练学生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2)健康管理类,8学分。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运动观念,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学习专项运动技能,以及借由运动的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核心能力课程,属博雅教育类,涵括5个向度的内容,10学分。分别是:(1)人文艺术。学习古典诗词小说,及电影戏剧音乐绘画等艺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2)生命与性别教育。包含3个范畴:人生哲学、宗教与人生课程,心灵与自我成长、人文素养与生命关怀课程,及杰出女性专题、性别话题课程,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性别平等观念。(3)社会法政。社会类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具备通达灵活的生活应变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法政类课程则为形塑学生优良的公民素养。(4)历史思维。历史类课程的设计,主要培育学生类推或脉络化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阅读能力,能够多角度考虑问题。(5)自然科技。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自然科学素养,培养环保意识,了解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影响。在正式课程之外,醒吾科技大学还积极推动“非正式课程”之开展。主要有通识人文科技讲座、书香计划、生命写作系列、图说醒吾、壮游计划、国语文会考、醒吾柚子节等,形式和内容多元,冀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成长,开拓视野,强化国际接轨力。此外,醒吾科技大学也重视“潜在课程”,即有赖学校每位教师的身教、言教和整体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

三、醒吾科技大学通识课程的特色

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注重“以人文为核心的全人教育”[5],紧密地与“务实致用”结合,并呼应青年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要求,培育学生获得“实务执行力、创新设计力、资讯应用力、国际接轨力与职场适应力”等5种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上具有一定特色。

(一)强化学生基本能力

为提升学生中文和英文运用能力,在教材选用上,紧扣真实职场,教法上力求多元,建构优良语文学习环境、强化补救教学;其次持续开展通识中心书香计划,举办国语文会考;推动英语差异化自主学习计划,以及设立英文毕业门槛。

(二)深化品格品德教育

一是配合各学院“劳作教育与服务学习”课程,提升学生的劳作服务意识;二是精进“职场伦理”相关课程,涵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三则强化通识中心“孔学研究中心”活动与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四则持续生命写作活动,深化写作与反思。

(三)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第一,落实通识博雅课程多面向建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探触不同学门、不同思索路径,并且注意通识选修课程的均衡与多元;第二,强化通识中心“生命?性别教育坊”功能,创造不同领域之对话;第三,关注并开设当代核心议题或新兴议题课程;第四,关注并开设跨文化或区域研究课程,拓展国际视野。

(四)奠定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自我探索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发展,推动通识艺文沙龙,推展通识学习护照,以及建设优美校园,锻炼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培养师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良好的师资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醒吾科技大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采取多种策略提升教师执教水平。第一,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全球跨文化议题认识;第二,争取教育主管部门优质通识课程计划或政府部门竞争型计划,以及参与教学卓越计划,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第三,参与教师专业成长营强化教师通识课程、教学策略与班级经营技巧。

四、小结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6]中将“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作为首要原则提出,明确表示要“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育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陆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必须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明确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其次要建立完备的组织机构,再次要科学合理设计好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要首先在观念上发生转变,才能够有效促进通识教育的开展。(感谢台湾醒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林建发副教授惠赠相关资料,在此谨表谢忱)。

作者:吴晶 张胜永 单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中国台湾经验与启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54-56.

[2]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技职教育白皮书[EB/OL].

[3]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EB/OL].

[4]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2007-2010年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EB/OL].

通识教育范文5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198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可谓台湾高校共同科目与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之滥觞。该“实施要点”规定台湾各高校必须在“文学与艺术”“、社会与哲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领域开设各种通识选修课,同时规定“理、工、农、医”学科的学生至少需修习人文、社会、艺术等通识选修课程4—6学分,而“文、法、商”学科的学生至少需修习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或艺术学通识选修课程4—6学分[2]。“实施要点”的颁布有效推进了台湾各高校通识教育活动的开展。1994年台湾成立了通识教育学会,自此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发展有了整体的规划与引导。199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当年第二次公私立大学校院长会议时达成了将国文、外文、历史、宪法与立国精神四个领域作为各校必开之科目、共同必修科目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由原来的6—8学分提高至28学分的决议。90年代台湾各主要大学均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等专门机构,负责推动与执行通识教育活动。200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行了“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次年完成了对台大、清华、交大等七所研究型大学的评鉴工作。通识教育评鉴计划的执行引起了台湾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普遍重视,也将通识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高潮。

台湾通识教育的模式及特点

当前台湾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形成基本共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两种教育形态,通识教育是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构建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了解并认识各个学科的特质。通识教育的精神便是要启发学生知识统整和跨领域学习的热诚,培养学生“转换跑道”的潜力与弹性。当然台湾各高校基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与目标,依据自身的特点,在通识教育理念的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例如,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的教育。在此理念下,该校通识教育强调不同学术领域之间对话、沟通与融合的可能性,除了避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割裂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割裂之外,拓展学生的文化资源,开阔全球视野,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其教育目标是:培育具备健全品格、坚实学问、社会关怀与全球视野的社会中坚及领导人才,以增进国家及人类福祉。台湾艺术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为:以引导学生专业领域外的广泛学习,以培养广博探究与多元能力之知识分子,期能达成全人教育、终身学习与服务社会的目标。

自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首创“通识教育中心”以来,台湾各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如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委员会、共同科等,负责推动、协调、执行与管理通识教育相关事宜。组织机构方面,各校依据自身的规模与特点,其运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通识教育中心是学校一级的独立单位,有的则是隶属于教务处或人文学院下的二级单位。如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成立的通识教育委员会就属于校级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委员,下设执行委员与执行秘书各一人,校长、教务长、各学院院长、共同教育中心主任为当然委员,其余委员由校长遴选校内专任教师及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委员会主要职责为负责制定通识教育政策、规划全校共同课程及潜在教育课程等,另设置共同教育中心为一级单位,中心主任为执行委员,推动通识教育委员会的决策落实与教学、研究、服务相关等行政事务。台湾艺术大学其通识教育中心即属于人文学院下的二级单位,该大学最开始未设置共同科主任一职,共同科相关事宜由教务长兼理,后来随着通识教育活动规模的扩大,校方聘请了专任教授兼任共同科主任,再后来为全面落实大学全人教育理想,共同科正式更名为通识教育中心。除了组织机构的建立,各通识教育中心、委员会还纷纷创办了自己的通识教育刊物及网站,用以宣传与交流通识教育改革的成果,这些举措均很好地推动了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3]。

为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提高通识教育成效,200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责成“教育部顾问室”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先导型计划”,其中一项名为“个别型通识教育改进计划”的子计划,引进了美国大学常见的教学助理(TeachingAssistance,TA)制度,由政府拨款,聘用研究生担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助理。美国著名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一般都会给任课老师提供足够的TA,让TA协助老师完成课前准备、课堂协助、课后协助、课外辅导、教学成效汇报等工作,如台湾彰化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就要求TA在课程教学方面要完成:①协助搜集素材,编写教材;②协助操作教学媒体设备;③维护与更新网路教学平台的课程资讯;④管理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互动;⑤协助分组讨论议题;⑥协助管理课堂秩序;⑦协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⑧协助老师回复学生有关课业的疑问;⑨协助老师批阅学生作业等工作。而在协助辅导学生方面主要完成:①协助辅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文献;②协助教导学生资讯搜集的方法;③协助学生撰写专题报告的技巧;④协助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教学活动等任务。由于TA大多是在读的硕士与博士生,这种工作制度一方面给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实践经历,通过教学实践提升其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TA也协助任课教师,分担了大量的教学与行政事务,可谓实现了双赢。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台湾高校的一些老师就反映没有TA的大班通识课,跟学生的距离较远,有了TA的协助,下半场将学生带往小教室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就立刻活跃起来,让学生觉得有了更亲近的学习对象,有被“照顾”的感觉。实施TA制度以后,为了让教学助理更加熟悉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台湾高校会定期举行教学助理交流会,会上邀请那些曾经担任过教学助理并取得优异成绩的TA分享其成功的经验,让年轻的TA能从中汲取经验、及时发现并改进问题。

台湾高校现行的通识教育实施模式主要包括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与核心课程模式。①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即将共同科目通识化。将原来共同科目的教学内容或属性进行调整并将其纳入相关领域,如将国文与英文课程纳入语文领域,历史课程纳入历史文化领域,宪法与公民课程纳入社会科学领域,不同的学科领域交叉选修。有的学校会将纳入通识课程的共同科目列为通识必选课,维护其原有的地位,有的则完全开放选修。②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此种模式与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差不多,唯一区别在于保留了一定学分的共同科目。③核心课程模式:该模式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2002年改革后,哈佛大学将课程分作七个大的领域(有的领域又细分,共计十一个分项领域),每个领域中开设多门不同主题的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即完成对该领域课程的学习[4]。如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采用了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学校从发展身心平衡的健康个人出发,将基本能力教育(共同科目)与博雅涵养教育(通识课程),作为整体通识课程规划的核心架构,将人文关怀的精神融入课程体系,以培育优秀的健康科技专业人才。其课程构架及博雅涵养核心选修科目见表1、表2[5]。台湾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除了通过选修通识教育的显性课程,还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公益、课余科技与文化、学术沙龙等活动,藉此拓宽视野,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此外,台湾各高校普遍重视经典的阅读,通常意义上的经典阅读,读到的大都是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作品等。这类经典作品,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等教育里人文学科的内容,而人文学科是与人文教育紧密相连的,阅读经典可以引发宁静的感悟和睿智的思考。如台湾辅英大学推荐的人文学类经典导读有《红楼梦》、《张爱玲小说》、《希腊罗马神话》、《中国哲学的特质》(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唐君毅)、《中国艺术的精神》(徐复观)、《诗学》(亚里斯多德)、《我与你》(马丁布伯)、《东坡词》、《史怀哲自传》。#p#分页标题#e#

台湾各高校自1984年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以来,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逐步为人们所熟悉,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无论是从品质上还是从覆盖面上均取得了不少成绩,现今台湾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及适合自身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管理机制。为了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台湾通识教育委员会聘请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了通识教育评鉴小组,对各公私立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情况进行评鉴[3]。鉴于台湾高校的数量多、类型广,台湾通识教育委员会先将高校进行了分类,再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拟定了不同的评鉴办法,自1998年起,通识教育评鉴小组开始实地访查各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并公示评鉴结果。公示的目的在于标举典范,促进高校间的学习与观摩;让各高校察知自身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此外,公示评鉴结果,也让学生与社会公众更加深入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与具体运作方式,对各校通识教育的质量也有客观了解。

对大陆通识教育的启示

当前,在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起步阶段,需要尽快学习国外及台湾等地区实施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领导、教师上下齐心、群策群力去推动,需要社会公众、学生的支持与理解。假若高校的领导对于通识教育没有认识,学校的老师对于通识教育没有共识,就很难拧成一根绳、合成一股劲去推动通识教育,更不可能主动投身到通识教育改革之中。当前一些高校对通识教育改革未进行全校性的宣讲与研讨,许多领导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仍有“专业之外都是通识”“、样样都学就是通识”、“什么都懂就是通识”等误区,许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实施路径还含混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推动通识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也不可能建设高品质的通识教育课程。同样,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也经历了不为人所理解到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大众对于通识教育的意涵形成基本共识这样的历程。纵观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取得现今通识教育的良好局面,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进及各大学积极响应不无关联。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通识教育,如建立专案调研小组(如1983年、1990年先后建立了“大学共同科目规划研究专案小组”、“大学通识课程研究改进专案小组”)了解、指导各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组团赴外学习先进经验(1994年、1995年先后组团赴日本、美国学习考察当地通识教育实施的先进经验);实施大学院校通识教育评鉴;拨给通识教育经费专款(自2001年起调动30亿经费资助通识教育改进计划)。纵观台湾地区各阶段的通识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始终有虞兆中、刘兆玄、黄俊杰等一批大学校长及专家学者大力倡导通识教育。借鉴台湾经验,在我国大陆通识教育刚刚起步发展之际,尤其需要教育部门的顶层设计及高校的有效执行,上下齐心、形成共识,这样才能加快通识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

通识教育课较之专业课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宽的知识面还要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一定的功力及全身心的付出,台湾地区及欧美国家一般聘用资深教授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并且还配备了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从事课前资料的搜集与准备、课堂的分小组讨论等教学协助工作。此外,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学会每年都会组织各高校选派教师参加通识教育教师研学班,学习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及通识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而当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师资普遍欠缺。一方面,在制度上缺少开设、教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年度考核多注重教学、科研的课题、论文、专著的发表与出版,而没有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建设的考察指标。加之大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在夜间开设,资深的教授大多不愿在此时间段授课,教务部门也无对开设此类课程教学资格上的硬性规定,担任此类课程的老师往往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由于自身可能也未经历过通识教育的洗礼,加上没有相关经典的阅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自然不高。因此,各高校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尽快组织通识教育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及通识课程教学的水平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深骨干教师积极投身到通识教育改革与通识课程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可统整各方面资源,在学校内部跨系、跨专业甚至跨学校整合教师资源,让不同学校、院系的教师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完成相关通识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通识教育范文6

1.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内涵丰富的历史和地域概念,就像小孩手中的万花筒,多姿多彩、变化多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但是仔细梳理,也不难发现一些本质相同的东西。要全面地领悟通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它。首先,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个美好的教育理想,既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次,它也指教育内容。198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Rosovsky)提出“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就是从实践内容的视角对通识教育进行了诠释;最后,它还指一种教育模式,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并有相关政策支撑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在高校试行的大类招生就是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实践和制度保障。因此,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的由来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思想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古希腊时期所倡导的“自由教育”影响深远而广泛,亚里士多德曾说:“父辈对于诸子应该乐意他们受到一种既非必需亦无实用而毋宁是性属自由、本身内含美善的教育。”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发展理性、完善德行。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所需知识种类的日益增加,人们在思想上有陷入专业主义的危险,所以自由教育就有了一个新面孔———“通识教育”。19世纪的教育家赫胥黎(HuxleyT.H.)认为,真正的自由教育“是在自然规律方面的智力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包括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的力量,而且也包括了人类以及他们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例如把感情和意志转化成与那些规律协调一致的真诚热爱的愿望”。自由教育所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精神”,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精神的完善和自由,重视理智、德性和审美的修养。到了20世纪,对美国大学思想有重大影响的赫钦斯(RobertM.Hutchins)极力倡导通识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不管他是否进大学继续深造,它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赫钦斯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的实施,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如果没有普通教育,我们绝不能办好一所大学。如果学生和教授缺乏共同的理智训练,一个大学必定仍旧是一系列不相关联的学院和系科……”1945年,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曾引发美国社会对通识教育的广泛讨论。这场通识教育运动,不仅所有的高校都卷入其中,而且整个社会及各种学术团体都对通识教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出现了以哈佛大学首先倡导并实施的“核心课程”,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适应现代多元文化社会的需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广泛实施。这两个地区高校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环境和文化传统,构建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3.通识教育的特征

虽然对于通识教育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界定,但总的来说,对通识教育的内容和特征是有共识的,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完全的人。一个完全的人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具有清晰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融汇不同学科,了解不同文化,用开阔的视野省察社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关心人类及所处的环境,富有社会责任感等。第二,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非职业性的。如前所述,通识教育是和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专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所需要接受的教育,是我们在社会上实现阶层提升的手段。另一方面,提供协调、平衡力量的通识教育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明智有序,让我们每一个人也更加完全和富有责任感。第三,通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文史哲等社会科学课程,学生必须阅读一些经典著作。纵观国外著名大学的通识课程及相关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其课程建设与研究对象紧密围绕经典学者及其作品,基础性学科的内容,如哲学、文化、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研究所占比例很大,并且强调经典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文化视角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第四,其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获取知识应该是对旧有认知结构进行否定、存疑、修正与完善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大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提出有意义的、创新的问题。只有真正以批判性思维方式,才能完成知识的可选性及动态性的个性化建构。

二、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我们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海量的英语信息而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被“西化”;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仍然是以训练听、说、读、写为主,缺乏经典阅读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课题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通识教育的理念为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启示。

1.在英语教育中引入批判的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教学,附属在英语之上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我们的语言教育,长期以来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文化信息的导入,忽视了对思维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培养,“一直把语言作为一种纯粹的信息传递工具,忽视其介入社会过程,干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引入批判维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语言能力和批判性语言意识已迫在眉睫。国内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我国英语教育中不能缺失批判视野,如唐丽萍通过严密的论证认为,“在中国高等英语教育中融入批判教育,条件是成熟的,需要是迫切的。”[8]因为英语教育的客体“是世界上享有文化输出霸权的英语,英语教育是权力、意志和意识形态的载体,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的英语教育如果不深入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就无法争取到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更新传统的知识观,对过去忽视语言和意识形态关系的纯语言技能的培养加以反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语言能力。倡导“批判性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是要在教学中削弱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在进一步加强的基础之上融入批判的视角。“批判性语言能力”建立在将语言和文化看作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不平等分布的跨文化语境中建构的观点之上,是一种使英语学习者能够在掌握并且超越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之上,识别语言中隐含运作的权力,使他们从西方霸权话语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的一种能力。这样,英语学习者就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批判地接收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信息和话语,并且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使个人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环境。这与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完全吻合的。

2.在课程建设上要开设蕴含经典名著、优秀文化的核心课程我国高等英语专业教育的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解读为:语言技能+实用知识。在市场化的今天,这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也许在短期内会初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却从根本上削弱了外语教育的本质:人文主义的教育。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都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和实用知识,从而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思想深度和分析能力等方面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实际上,英语教育无法摆脱其“人文性”和人文教育的本质,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言:“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所学的专业及知识结构也许并不直接符合职业生涯的需要,但他们在高等教育中所获得的学术修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精神感悟的境界,能使他们形成较为博大的见识、宽广的胸怀和聚散自如的思考。因此,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亟待补充人文经典、文明文化类课程。复旦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已经开始模仿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提出了淡化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突出的思辨能力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在复旦大学公共平台上开出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中西方文明文化类课程有:圣经与西方宗教、荷马史诗导读、欧洲文明现代历程、文艺复兴史、基督教文明史、比较西方政治制度、英美电影思想解读等等。同时,一所大学也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所在,是一个民族的良知所系,大学要成为一个民族价值体系的守护者。外语专业在完成介绍外国语言、文化和文明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实现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继承,这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接受和价值理念的确立过程。因此,开设诸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和大学古代汉语等民族文化课程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

3.英语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把英语教学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主体———学生。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思维空间和时间,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物质情境和心理情境,给学生提供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成为学习环境的主人、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同时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他们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并创造性地思考。因而这一理念是外语教学人性化的体现,更深刻地揭示了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那么,我们的课堂班容量大,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呢?中国推动通识教育的代表人物甘阳指出,落实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之一就是小班讨论制。小班讨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乍看似乎并不可行,因为学生多,分小班困难很大。甘阳认为,我国大学有一笔很大的人力资源没有开发,这就是研究生。众所周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普遍采用小班讨论制,其前提就是大量使用研究生做助教来带领本科的小班讨论,但中国的研究生基本上都不参与本科教学。因此,中国大学同样应该建立研究生做助教的制度,来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小班讨论课。同时,也应该把助教制度看成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打工或增加了他们的额外负担。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已经开始采取以研究生做助教带领小班讨论的制度,不仅加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课堂教学的建构,诱发学生主动思辨、积极交流、踊跃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文化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主持讨论班的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独立授课等综合能力,希望这种一举两得的举措能够得到实施和推广。

三、结语

通识教育范文7

【关键词】通识教育视域;音乐教育;课程优化

前言

通识教育是提高当前大学生基本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教育手段,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通识课程来说,音乐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于通识课中音乐课程的研究和分析,使得其能够更好的符合当前对于大学生培养的实际需求是当前高校发展的时代所需。

1.音乐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当前,我国各个高校虽然充分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音乐通识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陈旧。当前各个高校的音乐教学中普遍还使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即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然后学生跟着老师演唱等,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想象力难以充分的发挥,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实际培养需要,不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1.2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这首先体现在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音乐通识课程的设置学时少、内容陈旧等,从而使得高校的学生难以真正从音乐通识教育中获取有利的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实现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再者,当前各个高校没有配备较好的音乐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虽然其音乐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这些教师对于音乐的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于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程度参差不齐,这就使得音乐通识教育的师资团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当前各高校的音乐通识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完备的教学体系。

2.通识教育视域中音乐教育的优化原则

2.1科学性原则。对于通识教育视域中音乐教育来说,在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指高校的老师应该保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教学的内容,通过将科学性原则贯彻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得学生在理解基本音乐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思考,发现音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正确的逻辑思维。

2.2师生协同原则。在高校音乐通识教育中,师生协同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优化原则。师生协同原则首先要求音乐教师采取合理的音乐教学方式,渲染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再者,实施协同原则要求音乐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得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够使得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及对于音乐学习的实际诉求,从而有助于老师指定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并且通过师生之间的协调配合来使得整个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学生自觉性原则。除了以上两点外,学生自觉性原则也是通识教育视域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优化原则。学生自觉性原则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指导和鼓励,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这对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3.通识教育视域中音乐教育的优化方式

3.1构建合适的通识教育视域中音乐教育体系。首先要求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具有多元性,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掌握多元化的音乐发展背景,在立足于自身民族音乐特色的前提下来促进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再者,音乐教师应该对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音乐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因为合适的音乐教材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自身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出更加符合当前我国发展和要求的音乐通识教育体系,使得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上更好的发挥作用。

3.2加快网络音乐教学建设。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蓬勃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加快网络音乐教学建设,利用网络教学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成为音乐通识教育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式。网络音乐教学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的魅力。除此之外,网络音乐教学能够扩充学生的选择范围,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形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4.总结

目前,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受到了各个高校的广泛重视。也正因为如此,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体系成为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研究对音乐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了通识教育视域中音乐教育的优化原则以及通识教育视域中音乐教育的优化方式,希望对于通识教育视域中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婷娟.通识教育视域中的音乐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18(02):108-112.

[2]徐菁菁.文化视域中的中美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通识教育范文8

[关键词]美国;高校;通识教育

引言

在西方,自由教育也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文科教育、人文教育等[1]。20世纪50年代,“通识教育”取代了“自由教育”一词,变得广为人们所接受[2]。1945年哈佛委员会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中译本《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是美国教育史的一部经典文献。该书指出,广义地说,教育可以分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education)。“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的教育。该书指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不是两种割裂的教育,而是一个人应该接受的教育的两个方面,两者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目的[3],两者分离就会给彼此带来损害和削弱。该思想被国际高等教育界普遍接受,并成为20世纪后半叶大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美国高校开设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是基于对高等教育基本使命的认识,不仅要培养掌握现代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而且要使学生成为社会人和道德人,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各个主要领域中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形成判断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信仰以及自己言行合理性的价值标准,从而为将来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做准备[4]。《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关注继承公共的精神遗产和培养合格的公民,倡导从广义的人的“完整性”,而不是狭义的个人“能力”角度来为学生的人生做准备[5]。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DerekBok)以领导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修订和学术机构改革而著称于世。他写的《回归大学之道》(OurUnderachievingcolleges)一书旨在重塑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之道。该书从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通识课程的类型、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等方面对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的概况进行了分析。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17世纪创建的殖民地学院深受英国古典大学的影响,认为自由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院以古典教育为核心,致力于心智培养和品格塑造。18世纪美国的文理学院和古典课程已经建立得比较完善,本科教育实质是博雅教育。19世纪初,美国的古典教育虽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但主导地位仍未被撼动[6]。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课程都是统一必修的,课程包括数学、逻辑、英语、古典语言,重视学习古典名著。教育旨在训练智力和塑造品格,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7]。南北战争之后,美国随着《莫雷尔赠地法案》的颁布,面对美国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美国大学将自然科学纳入学科体系,传统的古典课程逐渐让位于新兴的实用课程,开设了商务、工程学等职业课程。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埃利奥特(CharlesEliot)推行完全自由选修制,要求取消所有必修课程,让学生完全根据兴趣选修课程。康奈尔大学校长安德鲁·怀特(AndrewWhite)也指出,培养心智不能强硬灌输知识,学生只有充满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心智的效果才更好。之后哈佛大学校长A·劳伦斯·洛威尔(A.LawrenceLowell)扭转了学生只选修一系列入门课程的局面,要求学生选择一门专业进行深入学习,使课程体系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于一体。课程的“深度+广度”的模式逐渐形成。二战时期,多数公立学校提供大量的职业性课程,保留了一些文理专业,要求学生参加指定的选修课程。多数顶尖私立学校抵制职业性强的专业,要求每个学生参加专门设置的概论课程和名著课程。二战之后,美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本科生人数迅速增长,学生群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学生对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感兴趣,不愿接受通识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职业课程,但基本的课程模式仍是“专业课+指定选修课”模式。指定选修课是通识课程的一个类型,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三大领域中各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以确保学生知识的广博性。大学也开发了一些跨学科课程,推出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荣誉课程、研究实习项目、新生讨论课等。纵观美国高校本科教育发展的一个半世纪,发展方向可大致分为发挥博雅教育培养心智的功能、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和培养科研探究的能力,逐渐形成“专业+指定选修课”的模式。美国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培养融会贯通、见识广博的人才。绝大部分高校要求学生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各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比例约占学生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自由选修课约占四分之一,而专业课程占学生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8]。

二、美国高校通识课程的类型

根据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对通识课的分类,美国高校通识课程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经典名著课程,学生研读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典的著作。第二种类型是概论课程,内容包括西方文明、科学技术等。第三种类型是探究课程,传授科学家和学者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第四种类型是指定选修课程,一般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9]。

1.经典名著课程

经典名著课程主要由各大领域的经典名著组成。该类课程可以启迪学生思考人之存在、社会组织、物质世界的根本性问题。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心灵自由、气质高雅、具有推理能力的人才,能带给学生更深刻的心智体验。该类课程的优点在于其教育价值,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缺点。名著课程需要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授课教师,适合小规模的讨论课形式的教学,而非传统的大班讲座授课制。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没时间顾及这类通识课程,因而抵制经典名著课程。学生也抵制繁重陈旧的、与现实关系不大的课程,实施经典名著课程的院校面临生源减少、财政负担加重的问题。

2.概论课程

概论课程由一系列导论性课程组成,涵盖各大领域,可全景式向学生展现人类文明的进程。概论课程旨在增进学生广博的知识。概论课程的问题是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泛泛而谈,深入剖析不足。小班授课制的问题是师资短缺,而讲座授课制由于班级规模大,枯燥乏味,不受学生欢迎。所以学校在通识教育中很少大规模采用概论课程。

3.探究课程

探究课程传授学者和科学家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旨在“授人以渔”,以不变的探究科学的方法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探究课程与经典名著课程相比,能够涵盖各大领域和学科探究知识的方法。与指定选修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但探究课程仅靠有限的课程来学习掌握科研方法并非易事。该类课程重视方法的训练,但忽视研究方法之外其他品质的培养,忽视学习经典著作或重要的社会思想的研究。4.指定选修课程指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各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修满一定的学分。有些学校将三大领域细化分为更具体的选课范围,要求在学生自由选课的基础上在指定范围内选修课程,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选课,既考虑了学生的选修兴趣,又能够保证学生在指定分配的各大领域中学到重要的知识。

三、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旨在突破学科和专业的界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时代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课程被要求加入通识课程中,高校有责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高校教育对培养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就无法在实践中保证教育质量;如果缺乏令人信服的、统一的培养目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会逐渐演变为由选修课堆积而成的“自助餐”,学科之间互为割裂,难以培养融会贯通的、知识广博的人才。德雷克·博克指出,高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太过宽泛而缺乏实际意义,也不应太过偏狭而把目标仅仅局限于智力发展领域。他从多样化的美国高校体制提炼出高校本科教育的目标,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意识、公民意识、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素养、广泛的学术兴趣、就业能力。从评估考核来看,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是美国高校开展价值观教育评估的重要方面。据2009年美国哈特研究协会调查显示,77%的被调查高校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位居所有通识能力之首,69%的被调查高校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位居第4位[10]。伦理价值规范教育更加凸显培养学生对自身及自身所处其中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伦理价值规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成为维护社会公德、尊重伦理价值共识的好人。该类课程强调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掌握、探讨具体道德争论与伦理争议,进行独立道德判断与伦理评估的能力[11]。通识教育的这些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相互重叠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够相互促进,特定课程和活动也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标。如:道德推理课探讨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写作课程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美国通识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方法及其他实现途径见表1)。职业性强的专业(如工程学)的课程设计的指导方针,与其他专业一样,不能牺牲其他本科教育的目标,全部开设职业训练方面的课程,学校不能只专注于技能的传授,应向学生提供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多方面的通识课程。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要求工程师们接受更广博的教育,时刻以全球公民的标准要求自己[12]。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于2000年重新修订了行业标准,强调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的发展,如交流能力、道德责任意识、合作能力、文化意识以及对社会政治环境的理解能力等[13]。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项目”主任罗莎琳·威廉(RosalindWilliams)指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二者应携手并进,这已是深入人心且不可逆转的趋势。学生应该学会为今后生活做准备,学会在这个由技术、科学、人文、社会问题交织而成的现实世界中生活,否则他们将很难学会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本领[14]。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