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论文范例

通识课程论文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1

学分要求方面,长江大学课程设置规定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最低学分必须修满7学分,其中第一学年必须选修2学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第三、四学期必须选修1学分“大学艺术”课程。学校教务处通过和院系的交流研究,在2009年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一直沿用至2014年。从以上所得资料来看,长江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音乐公选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鉴赏类课程为主,便于实施大班式的课程教学。但是其音乐公选课更多的是将“音乐鉴赏”的方向划分的更为细致而已,而不能凸显其课程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这也可以说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面向学生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通病,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管理上入手。笔者认为,学校应成立专门运作艺术通识教育的部门,常态化管理相关通识教育课程。不管学校下属的有没有音乐院系,都成立负责艺术通识教育的职能部门,将艺术通识教育系统化、常态化运作,此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虽然在大多数高校中,《大学英语》课程都隶属于学校的外语系或外语学院,但是在外语院系内部是有专门的“大外部”英语专职教师负责全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日常教学工作的,因此,尽管《大学英语》这一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但是其教学的日常进行和管理工作都是井然有序的,据笔者了解,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亦是如此,并且担任该课程的专职教师每年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探索,学校也会定期输送教师参加短期或中期的培训。这些现成的成功经验其实都可以用于学校成立专门运作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部门,常态化管理相关通识教育课程。

二、组织专职隶属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专一性从事一线课程教学

教师是实施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师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这学校教育的成败。就高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而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并且,由于音乐素质教育至今未收到教育管理者和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不管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都还处于相对盲目的阶段。我校的音乐公选课主要由音乐学院承担,每个学期都会由音乐学院的教师面向全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七至十门的音乐类公选课,并且每学期所授的课程都呈现“断代史”的态势,没有专门的管理者组织专人对这些已经开设的音乐类公选课进行研讨,整合相关课程,让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呈现系统性、延续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加之公选课的限选人数均在120人,实际课堂教学都只能以“大班课”的形式实施;再者,任课教师每学期也不太固定,又没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教学督导工作,因此,虽然每学期选修音乐公选课的人数众多,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一现状不仅学生不满意,任课教师也同样存在诸多抱怨,使得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更多的流于形式。在笔者对“音乐通识教育”所做的调研中,很多担任音乐公选课的一线教师都迫切希望学校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让担任课程的教师可以成为实施学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专一性地从事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而不是将这一工作作为自己教师工作的一个附带品,而以为其他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而无暇顾及音乐公选课的课程教学探讨。

三、明确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

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在我校是以音乐公选课的形式存在,在近五年所开设的音乐公选课中,几乎没有一门课程是具有连贯性的,教师在开课前所考虑的更多是自己所学专业能开设什么课程,如何在学时有较大压缩的前提下,压缩所带课程的内入,根本不会考虑学校整个音乐通识教育中各门音乐公选课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学校在审核这些课程时,更多的是将重复性较大的课程予以否决,不会组织专人讨论哪些课程更适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哪些课程才是音乐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哪些课程应成为音乐通识教育的连续性课程和相关性课程。笔者认为,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虽然开展的年限很长,但是组织教师就音乐通识教育的开展所进行的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却少之又少,主管部门的不重视导致承接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部门也不重视,更导致实际代课老师的不重视,最后还恶性循环到学生也仅是为了学分才选修音乐公选课的恶果。这也是为何我校开设音乐公选课的年限很长,但是音乐通识教育却并不能深入人心的重要所在。要将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明确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相关,在设置课程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组织专人就我校的师资情况与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论证音乐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与教学改革。

四、加大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学分,夯实学生音乐素养基础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2

高校育人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格,为人处事中不带有功利的色彩,但是很多高校在育人中疏于对于人格的培养,即使在汉语言文学这种文学分为浓厚的专业中,学术中也带有很多的功利性,其表现就是在课程的设置上,减少专业性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公共课程,比如英语、写作、经济知识等。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大学对于精神方面的教育培养有所减少,功利性质增多。对于一些工科性质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文化课程,但是并没有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现代大学生对于我国文学文明的认识正在流失,这也是大学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关于治学能力,很多大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识,其强调的是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普适能力,而非针对某种公司或企业存在的。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因此高校需要不断的改进其教学的方法和理念,从而提升学生治学的修为。

二、“个性化”的地方院校课程设置

本科的地方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不应该盲目的照搬高等学府,应该结合其自身的资源优势,设置带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其好处就是能够有效的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形成独特的学术氛围,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差异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侧重于汉语言和中国文学,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非专业课程,从而让学生有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另外,地方性的高校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我国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进行地方性的历史文化教学课程必修,也是传承当地文明的最好体现。再有就是结合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同,形成带有学校性特色的教育资源,例如“国学导读”“名人文化研究”等等方面内容的课程,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开拓教育思路,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和对策

一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受整个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背景下看,其课程设置的重点仍然是自然科学,其根木目的是社会的需求,这点在工科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尤为突出。汉语言专业课程的减少,使得学生的教育越来越缺少人文性,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想要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目标,需要一定的策略。首先是教学模块的转变,在公共性教育的课程上,灌输人文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突出重点,选修课程要覆盖面广,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理论实际与学术研究教好的结合。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中按照通识教育的理念,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相互渗透。大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基地,因此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承我国的文化精神,让学生的治学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结语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3

对于毕业后即将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更为重要。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前教育的教师既要品德端正、人格完整,又要知识丰富。品德端正对于学前教师来说尤其重要,也是家长和社会普遍重视和关心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大多时间和教师在一起,教师的品德人格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的品德不端正,将会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学前儿童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都要探究究竟,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将不能回答儿童的问题,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现在大多数幼儿园一个班级都有3~4名教师共同教授,如果不能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分工协作,将不能完成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因此,综合素质对于毕业后即将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对通识教育视角下现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进行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1.1调查概况

1.1.1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四川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在304个调查对象中,女生258人,男生46人。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个别访谈为补充。

1.1.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从现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实施的现状、实施的保障体系两个方面展开,对设置实施现状的调查包括学生对现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英语选修课开设愿望、对英语课的期望三个方面,对设置实施保障体系的调查包括师资力量和课堂教学方式两个方面。

1.1.3问卷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在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进行,共发放问卷304份,回收292份,回收率为96%。在回收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共278份,有效率为92.3%,从有效率和回收率看,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1.2调查结果与分析

1.2.1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对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的问卷表明:28位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占总数的10%;35位同学选择了“满意”,占总数的12%;201位学生选择了“基本满意”,占总数的72%;14位学生选择了“不满意”,占总数的5%。选择“基本满意”的人数大大超过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由此可见,学生还是认为现行的英语课程设置有不妥之处,需要改进。

1.2.2英语选修课开设愿望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迫切地希望开设选修课。223位学生选择了“非常需要开设”,占总数的80%。仅有6名学生选择“不需要开设”,仅占总数的2%。学生普遍认为现行的英语课程过于单一,仅仅只开设综合英语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开设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兴趣和专业需求,选修适合的课程。总的来讲,学生认为选修课的开设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1.2.3对英语课的期望

调查显示:在校学生对英语课的期望主要集中在过级考试、升本、就业需要等方面。40%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大学英语三、四级考试和升本需要,他们希望英语课的内容能够结合这些考试,把相关知识贯穿在课中并进行大量练习,帮助他们顺利通过考试。39%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就业的需要,他们希望学习一些有助于将来工作和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如,毕业后能用英语进行面对面交流,尤其是能够就本专业的业务进行英语沟通,能阅读日常交流的英文文件和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等。

1.2.4师资力量

对师资力量的调查表明:只有22位学生选择了“很满意”,占总数的7%;有170位学生选择了“一般满意”,占总数的61%。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是足够的,也有敬业精神,只是认为有些教师缺乏文化底蕴,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还有学生认为教师虽然英语专业知识丰富,但学前教育知识匮乏。

1.2.5课堂教学方式

调查显示,69%的学生对现行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很不赞同。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两极分化明显,因此,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大多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希望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自主学习,学生更看重的是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交流,而不只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在需要教师讲解内容时,学生希望教师能创设学习情景模式,利用多媒体把知识具体化。

2通识教育视角下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对策

2.1树立通识教育观,完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

应用通识教育的理念,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对现行的英语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英语课程不仅要教授英语语言知识、锻炼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贯通的能力,还要传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传播跨国文化,从而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如吴鼎民教授所说:“语言教育就像是三套车,即语言教学、中外文化对比、文理知识与世界知识要并重。”具体课程设置如下:第一学期开设综合英语、听力和语音;第二学期开设综合英语、听力和口语;第三学期开设综合英语、口语和人文选修课;第四学期开设综合英语、写作和人文选修课。

2.2采取互动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试,并没有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采取互动合作如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短剧表演等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通识教育重视个性发展、开发心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改变了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特点,选用适当的活动形式。例如,在上《新职业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Organization》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有关公司结构的讨论,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也可以参加学生的讨论。讨论过后,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在全班进行总结发言,然后,教师再补充。通过讨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知识得到丰富,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2.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特长、拓展学生知识、满足学生兴趣和就业需要而开设的课程。现在的高职高专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应提倡分类指导与因材施教。选修课程的开设,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要求,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应该对选修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选修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与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建议开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如幼儿园双语教师英语语法入门、幼儿园日常英语、幼儿园双语教师英语语音训练等课程。此外,学校应开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西方文化类课程,如英美文学鉴赏、中西方礼仪与风俗、西方文化入门、英语词汇与英美文化等课程,以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2.4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实行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往的终结性评价为单一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够完整地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也不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3结语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传统文化;高校课程;教学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种基础之上,当代的高校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以及使用能力,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受到影响从而开展合理的变革。

一、高校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特点与目标缺乏有效把握

当前的高校教育活动当中,对于专业型课程教学都加以重视,例如在广告学专业当中,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的规划,都着重于广告创意、PS软件教学等内容,而作为一门高校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存在并不仅仅局限在了文学院当中,而是在全校范围内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展,在这种前提之下,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设置就缺乏了一定的把握。很多学校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时,仅仅是响应了上级的号召,并且安排了有关教师与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教学具体安排。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实际内容进行有效展示。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时,教学特点与目标模糊不清,给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兴趣。

(二)缺乏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有效挖掘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了数千年的传承,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更是包含了生活、文学、生产以及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而当下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挖掘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当前很多教师受到了自身教学理念的局限以及学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态度的局限,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并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同时教学方案的规划设计,也体现在较浅的层次。在很多学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当中,教师讲课都是将涉及到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阐释,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更加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当中的具体应用。以诸子百家的思想为例,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涌现出来了很多派别的思想,无论是黄老之学,还是儒家思想,亦或是在明清盛行的程朱理学,都是思想形态在实际历史当中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告诉学生这些思想的内容,但是如果不向学生讲解这些思想在实践当中的具体应用,那么学生及时听完了一节课也会觉得一知半解。

(三)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教学的方式,不应该限制在传统的板书教学当中,教师如果不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就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同时让学生对于课堂无法赶到兴趣。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依旧传承了传统,并且很多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适用于一切教学课程。但是高校当中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属于年轻活泼的群体,并且能够不断积极获取新知识、了解新事物,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仍旧使用老旧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取得突破,还会造成课堂氛围的下降,让学生无法有效地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内容。

二、高校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有效策略

(一)开展专题性教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当中进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改革,能够有效保证学生们在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当中获取知识。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改革的首要做法,可以从开展专题性教学入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从本质上来看,是对于我国数千年来文化的一种总结性传授,让学生在现代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当中能够获取到传统的知识。在具体授课时,如果按照零散的知识点来讲解会导致课堂的质量不佳,应该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内容划分为几个专题,这样既能够讲授文化,又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例如,本节课讲解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佛教思想与发展,那么教师就可以从佛教的起源开始讲解,并且讲述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同时在中国是如何落地发扬的,产生了哪些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在一节课当中教师将专题内容进行有效的阐释,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可以有效认知这一部分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能够体会到当前教育的环境,在21世纪,中国的教育已经不能够和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等内容割裂开来,在传统文化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此来有效促进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方式下获得丰富的知识。众所周知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各类型的网课、数字图书馆以及视频网站当中,都包含有很多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知识内容,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以“酒”文化的教学为例,我国古代文化当中“酒”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蕴含着人文内涵与交际的内涵,而在不同地区我国对于“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存在这差距,但是我们的课堂却并不允许学生马上走向全国各地来探索“酒”文化,这时就能够有效发挥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在教室当中,就领略到全国各地各种不同的酿酒工艺以及存在在民间生活当中的“酒”文化。

(三)推广问题式教学手法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当中,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都是依赖于教师自身对于教学内容的准备,并且教师对于课堂采用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完全凭借自身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教学,这种前提之下,不仅导致了课堂缺乏活力,还会由于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当前,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推广问题式教学手法,来有效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够将课堂的学习融入到自身节奏当中。在新课改的前提之下,很多教师和学生也逐渐认识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并且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结合自身生活的实践来理解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更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在生活当中的继承与发扬。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仅仅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试卷来进行了解,更应该能够建立起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能针对自身的学习水平做出一个客观的认知,也能够让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来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首先应该保证教师从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发言状况以及各种作业和试卷综合进行考虑。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必须要综合各个方面,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质量,如果仅仅将评价局限在了学生的期末考试,那么就会导致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不客观,造成对学生的片面评价。其次,还需要保证教师应该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认知,对于一些刻苦努力但是成绩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寻求新的方法进行学习,对于一些课堂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能够批评教育,并且用温和的姿态去包容学生,让他们能够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促进未来拥有良好的课堂表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展需求、传承传统文化,在高校当中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能够有效影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态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且保证能够将现代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芹,牟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167+169.

[2]陈博娟.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3):105-106.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5

通识教育,亦称之为文雅教育、博雅教育、共同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等,是与专业教育相对应,沟通现代与传统文明,弥合不同专业和领域差异,培育共同语言、达成共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而非仅仅技术精英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按照赫钦斯的观点,“只有这种通识教育才能沟通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人,从而建立大学所有师生的共同文化语言。而更重要的是,只有这种通识教育才能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取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aneducatedperson)……”。不可否认,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很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正是以美国的一些名校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蓝本。事实上,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经过了传统文化与经典教育的断裂时期,在修复教育断层方面,因为中美两国的教育环境不同,通识教育在两国的发展历程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盲目照搬美国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用于指导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只能是学其皮毛,东施效颦。

19世纪末之前的美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照搬了英国模式,非常重视以希腊文和拉丁文学习为主的西方古典人文教育,像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的入学考试都要考希腊文和拉丁文,其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高度传统文化修养的统治精英。1870年以后,以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建立为起点,美国逐步构建起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并确立了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经济的高度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自此,美国高等教育所效仿的“英国大学模式”被“德国大学模式”所取代,传统的以古典文化的学习为主的人文经典教育的影响式微,以专注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为取向的专业性教育开始大行其道,很多大学在这一时期陆续取消了对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入学考试要求。可以说,到19世纪末期的时候,美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已基本瓦解。但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沿着“研究”取向的专业性教育道路一直走下去,即便在1870年到1940年期间推崇自然科学和专业教育的观点最甚嚣尘上的日子里,美国还是有很多老牌的文理学院坚守住了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没有加入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行列。此外,如上所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按现代教育制度要求建立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也对抛弃传统的以古典文化学习为主的通识教育行为进行了反思,并最终在芝加哥大学发动了一场轰动全美的教育大辩论,1945年,哈佛红皮书的发表则最终确定了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参照了英国和德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并最终形成了适合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通识教育理念。建国后,我国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则基本都效仿前苏联模式,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其特点就是,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大学教育主要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理念,把“育人”和“制器”混为一谈。有学者把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总结为“九重九轻”,即“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做事,轻做人;重技能,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参与;重平坦安排,轻自主除障”。其中最主要的弊端就是过早地分专业、过窄的专业内涵、过“专”的技能训练而形成的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当时高校的文化课基本被意识形态很强的政治课所取代,“又红又专”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理念黯晦消沉。十年,让国家的一切包括高等教育都陷入混乱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理念更是无从谈起。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后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教学基本还是按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推行,“路径依赖”的特征较为明显。80年代早期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高等院校也开始逐步推行教学改革。早期的教学改革关注点主要在于弥补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不足,拓宽基础知识学习的范围,实施学分制,逐步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等等,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后,纷纷实行学分制,开设选修课。到80年代末期的时候,这些早期实施教学改革的高校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生自由选课的范围也大大拓宽。1995年10月,全国高等院校第一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的召开,则把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全国高等院校推广开来。

1999年以后,伴随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增设了很多非医学专业。有学者作过统计,在1999年的时候,全国97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中,64%的院校仅仅开设医学门类一个学科的本科专业,开设4个以上学科的院校仅占总数的3%;而到2009年的时候,全国102所医学院校中,有74%的院校开设本科专业涉及到4-7个学科。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截止2012年底,学校已设置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文学7大学科门类。尽管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趋向全面,但其专业发展其实是不均衡的,传统的医学类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主体,这一点与普通综合性高校是有区别的。再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全校8个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中,有7个是医学类的,另外1个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尽管属于管理学分支,但却与医学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方面,仍然是以医学类专业为主,专业性教育特征明显,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配置仍围绕医学类专业教育来实施,其他非医学专业,尤其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不少医学院校仍属“边缘学科”。另据统计,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军事体育类课程。这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大,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以上;人文社科类课程占总课程量的比例小,绝大多数为10%以下,最高仅为13%。甚至有些院校开设医学类课程作为全校通识教育课,如有的医学院校开设《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作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选课程,其他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状况也大体如此。关于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些具体数据及其比较,囿于篇幅,此处只做简要概述,而不再进行单个案例剖析。

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在详细探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通识教育要实现怎样的教育目标?实施通识教育是否会降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准?国内不少高校所借鉴的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何在?第一个问题,在通识教育的定义中实际上已经内含了答案。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科学素养,能够传承传统与现代文明,与不同领域进行对话的“全人”,而非仅仅培养缺乏人文关怀和精神的技术精英。第二个问题,对医学院校而言,占全校学生绝大多数的医学类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多,除去一些必修类的公共课程,如两课和外语占用了部分学习时间,有限的学习时间还要除去在医院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在课程较多,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是否会影响专业学习呢?就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说,该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仅以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最好的芝加哥大学为例,其对本科生通识教育的强调,并没有削弱其研究性大学的地位,事实上,芝加哥大学是历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高校,而且尤其以出各种学派而闻名于世,而哈佛大学的状况也是如此。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医学类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考研和就业压力,他们的前途往往依靠考试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而非通过考察其学习成长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来决定,因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定要适合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否则,真的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第三个问题,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共同学习西方古典文明和西方经典著作,使不同专业的人才都有相同的文化和文明背景。看到了美国成功通识教育的精髓,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移植,美国通识教育实施的背景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如其教育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处,高中文理不分科,大学前两年不分科,通识教育课程为核心必修课等等。我国的通识教育发展之路,恰恰缺乏类似传统、经验及适合改革的各种因素的支持。总的来说,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理念陈旧

从1995年开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来,一些综合性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作为教育部批准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不少理工科院校包括医学院校也开始设置选修课,力求提供一定范围之内的课程,供学生们选择学习。然而,关于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及重要性,不少医学院校自上而下普遍认识不足。首先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从开始之初,就是作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而设计的,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远远达不到美国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学校领导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医学院校的主要领导多数有着医学类专业的教育背景,对自身教育经历的认同往往让他们更偏重自然科学和研究型、专业性教育,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育;再次,是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在传统文化和文明被割裂,实用主义满天飞的今天,“找份好工作”、“多赚钱”远比“道德高尚”要更有诱惑力,于是,不少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而不少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只是为了多混几个学分而已。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陈旧。很多医学院校将通识教育定位于设置大量的选修概论课,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辅助,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专业教育课程或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花边点缀或锦上添花之举,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相去甚远。

(二)盲目模仿国外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不同教育环境差异

很多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参照或效仿美国一些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而来的,并未深刻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环境差异。如上所述,我国通识教育的推行缺乏教育界的共识、面临传统文化的断层和长期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等诸多问题。共识问题主要是上文所述的对通识教育目标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理念陈旧,很多教育工作者不是为了落实教育的理念而施教,而仅仅把教学作为一种满足最低层次基本生活需求的职业选择,在我国当前高校行政化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很多学者“学而优则仕”,忙于政治家和管理者角色的扮演,而忽略教育家角色的定位与追求。美国与我国都经历过传统文化学习的断层问题,但美国很快就意识到并对这一缺陷进行了弥补,我国则缺乏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修复,以至于培育“全人”和“通才”的通识教育理念被培养“技术精英”的专业教育理念所置换,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一直延续到今天,并继续阻碍着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仅就这一点而言,与美国通识教育理念的实施是大相径庭的。此外,21世纪初开始的高校扩招,也冲击了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教学资源尚不充足的很多高校来说,能把扩招后的学生安置下来并顺利保证毕业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精力顾及本科教学的通识教育问题,扩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季的高就业率,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强化专业教育,则成为很多医学院校的不二选择。中美教育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比较两国之间的环境,简单套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只能是按图索骥,东施效颦。比如占医学院校主体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面临我国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学历不高,专业水平较低这一不争事实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专业理论和实习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医疗机构总体医疗水平,不但是过去,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应该还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误区,通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主要依靠课程设置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存在明显的误区,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首先,很多医学院校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等同于设置一定数量的概论课来让学生选修,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未能领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精髓;其次,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军事体育等的学习,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外语,为了期末考试,考四六级,考研,学生专业课学习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英语,英语学习的效果并未见什么大的成效,但中文的学习却被大大忽略了,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再就是这些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缺乏人文素养的内涵,学生随学随忘的特征明显,难以在其心中形成永久性沉淀;再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既缺乏课程设计的长久规划,也缺乏推动通识教育理念落实的组织机构,这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与思路

鉴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误区及教育效果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新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思路。

(一)重视通识教育,更新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涉及到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而,重视通识教育是更新课程设置理念的前提。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通识教育,要明确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或辅助,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立的教育模式,要逐步转变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新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去;对医学院校而言,要按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重新审视本校的课程设置体系,逐步破除只重视专业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对于很多具备医学类专业背景的高校领导而言,其观念的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适,然而,“上行下效,捷于影响”,自上而下通识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肯定会起到很大的示范效应。反之,如果医学院校领导不重视通识教育的落实,那么一线教师和学生也必然会受其影响。其次,要明确通识教育课程不是选修课,而是核心课,不是概论课,不是对学生的泛泛而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也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选取承载人文素养和传统经典文明的课程进行学习,宜精不宜粗,力求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心灵,构建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教育背景。再次,对学生综合水平的考核应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的结果,常因“一考定终身”而被大众所质疑,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尤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和发展潜能等。相比而言,形成性评价更符合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如果在学生期末考试或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话,那将会大大淡化专业教育的色彩,进而推动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

(二)理性思考通识教育模式,因地制宜推行通识教育

按上述分析,当前很多高校包括医学院校效仿的美国通识教育模式,无论是哈佛模式,还是哥伦比亚模式,它们的根都在西方古典文明深处,正如美国的政治文明无法复制一样,中美教育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美国的通识教育模式不能完全被复制到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来。对其中的精髓要理性思考和接受,并根据中国教育环境的特点实施高等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可以直接借鉴的方面包括:要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作为推行通识教育的最高权力机构,享有设计、审查和批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权力;通识教育课程既然设计为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通识教育肩负着培育“完人”的重任,那么这些课程的开设就不是很随便的事情,不能像现在的选修课设置一样,随便一个老师都可以开课传授,要学习美国大学中只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教授才能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授课人的教育传统;还要学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小班授课,鼓励学生思考,参与式教学,博士作为教授的助教参与通识教育授课全过程,并代代相传下去。需要结合中国教育环境理性思考的方面有: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大学本科生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不分科,淡化专业教育色彩,这一点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考虑到高等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实施激进改革谋求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再就是美国大学商法学院中设置的专业性很强的一些专业,往往都实行“后本科职业教育”,在我国当前就业压力较大,政府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先读完本科,再选择职业这样的通识教育理念是不会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因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无论效仿西方哪所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其落脚点一定要回到中国现实的教育环境中来。

(三)科学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提升通识教育实施效果

要科学设计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首先需要搞清楚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哪里。如上述,尽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很多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不少非医学专业,学校专业门类趋向齐全,但医学及相关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主体。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2012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3810名,非医学专业计划招收本科生为960名,占计划招收本科生总数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而临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计划招收名额占总招生计划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三。因而,从表面来看的话,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于专业间的非均衡发展,医学及相关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心;而其实质方面的差别则在于以医学及相关专业为主的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高等医学院校仍以培养具备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为其主要的教育目标,专业性教育特色明显要强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鉴于此,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既要体现所有专业间的同一性,又要体现医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特殊性。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6

首先,统计案例素材来自于石油院校的各院系的真实课题。整个解题过程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背景,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将统计教学培养和专业教学培养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将来就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案例分析是进行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辨析并得出自己结论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活动。以石油为背景的案例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作为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主体,还可以作为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课题,同时也可以为毕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任何一个统计问题都需要论证和检验,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所选择的案例,结果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促使学生思考自己所做的结论是否具有可行性。

如果学生所得到的结论比预期的结果要好,就可以适当考虑统计模型的可行性及与原始结论的差异性。3案例教学分类依照案例性质可分为解题型、分析型。解题型是指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统计原则和具体方法而采用的教学案例,其特点是通过实例性习题、例题进行具体的计算,简单地体现出多元统计学中的原则、定义、原理和方法。分析型案例是指由教师提供背景和材料,并具有明确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研究问题存在的状况、条件以及问题的发展演变趋势,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依照案例内容多少可分为专题型和综合型。专题型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问题的某个方面的案例,也称专门型案例。综合型案例是对统计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或分析,涉及范围广泛,知识点含量多。综合型案例的特点是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

2案例式教学法三个步骤

2.1提出问题。案例教学当中的案例必须具备真实性、可操作性、知识体现性这三个要素。真实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为将来处理实际问题做好有效的前期铺垫。可操作性是指案例应该有合适的解决办法,结果不能含糊,整个过程尽量思路清晰。知识体现性是充分考虑到我们的目的是教学,因此选择案例时候需要挑选能充分体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知识点的案例。

2.2解决问题。整个过程的主体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于陌生的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案,作为教师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去讲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总结利弊,再借助统计软件向学生演示,讲解问题的整个过程。讲解的同时注重理论的渗透和方法的总结。

2.3实验操作。通过案例的演示,明确具体要求,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白己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并介绍在其他问题中的实际应用,以利于学生知识的升华。

3结论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7

1.1我国移动通讯工程项目主要特征分析

从实际发展来看,移动通讯工程项目自身有着较为鲜明的特征,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这一市场为买方市场,运营商在可选择的范围程度较大,而为了能够对设备兼容以及网络调整稳定,经常会选择两三家设备商作为设备的供应商,并形成长久合作关系。再者就是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相对较高,主要就是新技术的不稳定性以及这一项目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在网络发生瘫痪的时候就会造成很大损失。还有就是这一项目所涉及的面比较广等特征。

1.2我国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模块分析

对移动通讯的工程现场管理的模块来看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最为主要的就是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这几个模块。成本管理模式主要就是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的的一个模块。而进度管理模块就是对工程现场的不可控因素进行专人负责并分析跟踪,然后将相应的处理措施制定好,这样就能够将这一工程的延期最大化的减少。再者就是质量的管理模块,也就是完善的有效工程现场网络指标检测的体系和自查制度,对故障的排除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最后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是参与调动工程充分的将专长得到发挥,使其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设计探究

2.1可视化设计应遵循的相关原则分析

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进行可视化设计的过程中,要能顾遵循相关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将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些原则当中,主要就是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伸缩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其中的实用性原则主要就是要能够使得系统的开发是比较实用,系统的设计尽量简单化,能够轻松的实现人机交互。在通用性原则方面主要就是在能够完成通讯工程的现场管理基础上能在同类现场管理中可以使用。完整性原则主要就是对移动通讯的现场管理要能够完整进行,不能对其中的数据信息有遗漏,要确保形成完整的链条。

2.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具体功能设计

移动通讯工程现场可视化的功能是多样性的,所以设计过程中也要逐次的进行。首先就是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数据子系统的功能设计,这一功能是通过数据管理模块以及编辑模块所构成,前者是对数据的分类以及查询等进行功能的实现,后者则是对数据图形和影响数据的功能实现。另外,在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的质量管理模块主要分为施工工序年的质量控制子模块以及材料控制子模块和人员控制子模块、施工质量控制子模块这几个管理的模块。这几个模块都各自有着分工,例如材料控制子模块,其主要是对施工管理中的成品以及半成品等进行的抽样和跟踪式的管理。除此之外,在管理子系统当中还有人力资源的管理子系统以及进度管理子系统。前者主要是完成参加项目人员的培训以及管理和考勤的,而后者则又能够分为重点工期警示子模块以及速度计划子模块和实际进度子模块,它们也都各自有着分工。例如在进度计划子模块方面,其主要能够输入合同项目中规定的各项工作开展信息,以及工程的完成日期和工作间的逻辑关系等。在管理系统当中还有着成本管理这一模块以及安全管理的模块,重点对安全管理模块加以说明,在这一模块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重要的设计模块。首先就是安全管理记录子模块和安全制度子模块,对这两个模块而对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前者能够有效的将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的日常管理和四项权利得到有效的实现。而厚泽可以对个人的安全保障同时来建立合法安全项目法人的管理机构,将安全作为指导思想来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从而来实现登录以及删除等方面的功能。而在GIS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其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模块构成,也就是图形的浏览模块,以及双向查询模块和图形的编辑模块。其中的图形浏览模块主要是通过3个子模块所构成,在图形上能够显示工程的进度以及动态的三维图形,也能够显示实体工程当中的总体平面布置图以及散点图和直方图。而双向查询这一模块则能进行实时的查询和图形对应的现场工程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实现三位平面的布置图查询功能。

3结语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8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不赞成废除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因为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法律实践能力的法律专业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守法公民。这就要求法学本科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熟练运用法律通过制作各种法律文书的方式来解决现实争议问题。不掌握基本的法律适用方法和文书制作技能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法科毕业生和法律人才。毕业论文恰恰能够达到检验学生法律适用方法和文书制作技能的目的。在不废除毕业论文的大前提下,笔者认为,很多高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思路和评价机制偏离国家对本科生或学士学位申请者的要求,需要改革。根据我国《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条件是:“(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①不要求本科生达到硕士或博士的学术水平,即“对所研究地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②或“做出创造性的成果”③。换言之,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学术科研能力。因此,我们不能用见解独到或创新性来衡量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不能要求学生去解决一个学术或理论问题。对此,可能有人要问,不具有独到的见解或创新性,不解决学术问题,还能称之为论文吗?当然能,论文包括学术论文和非学术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就是非学术论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就应该是学术论文。就法学论文而言,有法律适用方面的论文,也有立法完善方面的论文。前者主要研究现行法律规范的理解和适用,属于解释论范畴;后者主要研究现行法律规范的弊端和修正,属于立法论范畴。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大多数学生喜欢选择后者,老师也乐见其成。这在以前很正常,因为以前我国的立法空白和漏洞太多,已有立法也往往存在诸多弊端,著文献策实属学者分内之事。但目前,我国各项法律已基本建立,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此前提下,如果还一味指导学生选择立法论方面的题目,就难免失之于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适用。更为严重的是,此类选题侧重于学术研究,偏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还是更多地选择解释论方面的题目为宜,这才是法律学习的基础。在笔者参与的答辩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论文提出的立法建议早已成为生效法律或者对刚刚出台的法律提出修改建议。这都是非常滑稽可笑的事情。在评价机制方面,从毕业论文的写作到答辩,一共有三个环节:指导教师意见、评阅教师意见以及答辩委员会意见。无论任何环节,一般高校都要求对论文的学术性或创新性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标准实际上是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用此标准评价本科毕业论文是不适当的,因为本科毕业论文不是学术论文,我国《学位条例》也不要求本科毕业论文具有学术性。笔者在参加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评阅和答辩时,尽量回避对其进行学术性评价,但大多数老师仍然习惯与此,而没有认识到国家本科毕业论文的根本要求在于解决现实问题而非学术问题。总之,只要准确理解国家对本科毕业生或学士学位获得者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得出本科毕业论文不必具有学术性而应侧重实践性或应用性的结论。因此,必须改变我国目前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错误做法,恢复其应然功能。

二、将法律诊所课程作业作为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形式

为了矫正本科毕业论文对学术性的盲目追求以恢复应然功能,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就法学专业而言,笔者主张实行本科毕业论文形式的多样化,将选修法律诊所课程作为法学本科毕业实践的重要环节,将法律诊所课程的结课作业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形式之一。凡是选修法律诊所课程并顺利通过考察的本科学生,即视为通过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之所以如此主张,其原因在于法律诊所课程完全具备本科毕业论文的功能和形式。法律诊所,又称诊所式法律教育或临床法律教育,是对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之做法的借鉴,于二十世纪中叶发端于美国法学院,后风靡两大法系,而成为其法学院的主要课程之一。2000年之后,被引入中国法律教育体系,并被全国各大主要法学院所接受,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法律诊所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和案件处理两大部分,④其突出特色在于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案件处理都立足于真实的案例,并且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处理或的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案例。因此,法律诊所课程与传统法律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一改传统课程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模式。法律诊所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该课程的功能不是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运用其已经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去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真实案例。在对真实案件的处理中,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和考察其运用法律基础知识解决现实争议的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顺利通过法律诊所课程学习的学生,就达到了本科毕业生或学士学位获得者的水平,满足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相关要求,依法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因此,该课程在功能上和本科毕业论文是一致的。选修法律诊所课程以后,不再另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是可以的。从课程指导和考察的角度看,法律诊所课程与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评阅和答辩也存在相同之处。在法律诊所课程的讲授和指导过程中,我国的法学院一般都配备多名具有律师执业资格和执业经验的专职教师以及从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选聘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充任兼职指导教师。我所在的内蒙古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课程即是如此,我们有专职教师三名,都有律师执业资格和经验,在很多课程的讲授中也经常邀请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现身说法,随堂指导。在结课环节,我们要求每一位同学提交一份办案报告,然后三位老师集中会诊,结合日常案件处理或情况,给每一位同学一个合适的分数。这与本科毕业论文的答辩委员会模式是类似的。最后,除法律诊所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契合国家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之外,法律诊所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公益性。这种公益性主要体现在法律诊所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所以,每一个法律诊所都是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在开设法律诊所课程之前的2008年,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就与内蒙古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建立了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对外开放。开设法律诊所课程之后,法律诊所与援助中心合二为一。因此,法律诊所课程既是一门法学课程,又是一项公益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和检验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更能培养和考察其法律职业道德。

三、完善法律诊所课程以适应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

法律诊所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和评价机制决定了其与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同质性,也就决定了选修法律诊所课程可以作为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形式。因此,建议教育部和开设法律诊所课程的高等院校允许选修法律诊所课程的本科生以法律诊所结课作业作为本科毕业论文。为了适应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这一改革,法律诊所课程本身也要进行相应的完善。首先,提高认识,重视法律诊所课程。法律诊所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都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在这里,他们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案例,可以认识鲜活的人物,可以了解复杂的社会,可以体会到法律的价值,可以感知胜诉的成就。就内蒙古大学法学院而言,每年要求选修法律诊所课程的学生都远远大于该课程的容量(30人)。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老师还没有认识到法律诊所课程的重要性,不愿意参与诊所课程,从而限制了该课程的容量。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为了适应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广大法学教师应当首先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法律诊所课程。其次,推动法律诊所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每一个法律诊所就是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因此,实现法律诊所的规范化,就应当以法律援助中心的标准建设法律诊所。比如,实行案件登记制度,记录每一个来电、来访的当事人和案件基本情况;完善案件处理机制,为每一个案件配备一个主办学生和指导教师;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一个结案的案件及时建立档案,载明处理结果;等等。同时,作为一个课程,还应要求主办学生在结案之后及时完成结案报告,梳理案件事实,整理争议焦点,明确法律适用,阐述裁决结果。最后,落实办案经费,为法律诊所的良性运作提供物质保障。法律诊所为当事人提供的是免费的法律服务。但任何法律服务都是需要经费支持的,比如打印复印费、差旅费、办公经费,等等。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多方支持。据笔者了解,有些高校的法律诊所课程都有福特基金会的专项资金支持,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但更多的院校是从本院的办公经费中挤出来的,大多不足以支持法律诊所的正常运行。因此,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教育部、司法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相关政策,为法律诊所课程提供专项教育经费。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