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件范例

数学课件

数学课件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学习节奏;幻灯片

引言

教育界的素质教育在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下已获得明显成效,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适用,出现了新的教学形式和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包含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能解决高等数学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不断创新完善,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展现的教学内容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分析。

一、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动态化数学知识中的变量

数学知识具有数形结合的特征,很多数学问题都是研究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多媒体技术能为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辅助条件,当抽象的问题有了直观的背景,也就是说用形表示复杂的数,数学活动的探索会更便捷。多媒体教学促进数学教学改革,助益高校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比较明显。比如在表示高等数学中变量的动态情况时,运用多媒体设备能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高等数学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展示,学生理解仍然非常困难。计算机能将数学知识动态化,为学生展示的数学知识也是动态的、变化的。在此条件下,学生从形象的认识上升至抽象的概括。促进学习者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进一步熟练掌握高等数学极限思想这样的重点知识。

2.促进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数学课堂不应该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真正进入研究和探讨的氛围是良性状态。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就能避免黑板板书、教师讲解的单一模式。多媒体教学能明显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声音、图像、色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接触现代化设备的机会。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知识点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便于学生理解数学客观知识。学习者思考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有所提高。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改善学生的上课体验,在此条件下教师和学生相互间也有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关注细节,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数学课堂就有了新鲜活力。把黑板白字的板书转变成绚丽多彩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图像代替单调乏味的文字,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是课堂教学环境中一项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教师在备课时亲自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不应该投机取巧使用其他人制作好的教学课件。要知道别人制作的课件无法良好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些课件比较粗糙,可以说是电子版的教学大纲。教师备课设计教学课件,应对数学知识有深入分析,具体体现在数学原理、空间图形、数学运算的性质和特点这几方面。展示教学内容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设计科学合理的数学课件结构,数学课件的内容目录、显示方式、浏览顺序、层次结构都应得到合理安排。数学课件涉及到按钮、对话框、图标的设计问题,做到合理安排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能明显提高。

2.体现数学知识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会感到力不从心,认为数学问题是枯燥的,也很难理解。为此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作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情境,实现数学知识可视、直观。事实上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晦涩难懂,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安排的教学活动脱离了实际,很少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所以教师应该把一些直观的、容易理解的数学实践活动增加到PPT课件中。尤其是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加入生活实践,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教学课件中加入一些与专业课有关的例子,在导数应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应用商品的边际成本,运用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引入数学知识点。知识点导入不仅与数学有关,而且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建立了关联。促进学生意识到丰富的数学知识实际上也隐藏在其他专业知识中。展示与生活实际有关的知识应该使用具体形象的视频或者是图形,重视体现时效性。

3.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注意平衡学生的学习节奏

传统教学活动有板书量过大这一问题,使用PPT能有效代替大量板书。但这也会在无形之中加快数学教学的节奏,此时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和吸收会受到影响。虽然传统教学板书占用大量时间,但是在这个时间内,学生有时间思考难以消化的知识点,对定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所以完全消灭传统教学模式并不科学,正确的做法是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教学活动中。PPT包含的内容有数学公式、定理和例题。此时PPT会涵盖大量信息。上课时只需要点击鼠标和键盘,就能完成知识点的教授。该模式的优点是节省大量教学时间。但是不利于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也很难实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的基础上,通过板书对知识点加以推导。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复杂的公式和定理。此时板书就能发挥强调作用,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理解知识点的时间。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要注意平衡好教学节奏,保证多媒体设备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等数学中的公式、定理推导、例题分析相互之间是连贯的。而幻灯片很难承载较大的信息量。知识的讲解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所用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讲解也应该体现这一原则。比如使用幻灯片讲解知识点,可能会分割成几页,此时教师在讲解时,应该将每一页上得到的结论写在黑板上,这是对教学规律的充分体现,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而在新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每一次推导都应该口述做一个小结,避免幻灯片成为课堂的主体内容。设立数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活动应以探索为主,将多媒体手段作为辅助手段。比如在定积分的引例中,没有直接给出定积分的极限形式,定积分的引出是利用曲边梯形的面积。这个过程实现对抽象无限变化接近过程的直观展示。该教学过程的难点是展示区间的无限划分,使用黑板很难完成,而使用多媒体就能轻松演示整个区间的划分过程。借助板书讲解定积分的应用,能更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更不是排斥的,实际应用时要体现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原则。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应该关注细节,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体现数学知识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应用多媒体教学注意平衡学习节奏,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价值,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逐渐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在未来高等数学教学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科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丰富高等数学课堂形式。

【参考文献】

[1]张铁英.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9(06):29.

[2]杨映霞.多媒体手段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5):167-168.

数学课件范文2

[关键词]学科建设;输血科;专职秘书

分科室试点配置科室专职秘书,2004-2005年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共设置专职秘书岗位30余名,现共约80余名。临床、医技科室要求具有医学相关背景,并经过岗前培训,期间许多大型医疗机构也纷纷设立专职秘书岗位[1-3]。为适应输血医学发展,输血科由传统的配血、发血逐步转向集临床、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科室,以公共平台的特色功能服务于临床输血患者。在转型升级中,将管理工作精细化,使输血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医院、科室规章制度执行到位,进一步加强患者血液管理、开展输血治疗、推动新技术及输血医学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本院输血科于2012年7月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配置了专职秘书。输血科专职秘书毕业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获国家职业资格秘书三级证书。

1输血科学科建设要求及工作模式

输血医学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国家对医疗机构输血科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第85号令)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等多项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置独立的输血科,并对工作职能进行详细的规定,促进输血科由传统的血液储存、配血、发血转化为医疗机构内负责储血、配血和实施输血与治疗的临床科室[4],以基础输血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等学科为亚专业,全方位促进输血医学发展。目前,临床用血工作中的储发血、血液检测及临床用血管理是输血科的基本内容,提供24h临床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5],开展血细胞单采、血浆置换、血脂去除、自体输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治疗等输血治疗项目和输血门诊,发挥职能作用,拓展输血业务,满足临床科室需求[6]。科学、合理、安全、及时输血,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各医疗机构输血科基本能规范地开展临床输血工作,但发展不均衡,技术业务单一、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仪器设备配置不足、科研研究平台及经费稀缺、输血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无法满足输血医学学科和行业发展需求,阻碍了输血科的发展[7]。因此,输血科的发展需要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

2秘书在输血科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2.1科室负责人的助手。输血科是一门亟待发展的新学科,负责人的工作千头万绪,既要重视科室业务发展、学科建设,制定远期、近期规划及科室各项事务的具体管理,又要进行个人临床业务及教学、科研工作,工作量大。同时,输血行业有大量法律法规、指南、标准及医院的规章制度等特点,文件管理及资料收集、整理、保存尤其重要,但输血科人员配置不足,业务工作繁重,无更多的人力资源协助科室管理工作。专职秘书岗位人员,将科室负责人从繁重的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医疗、教学、科研及科室学科建设等工作[8]。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室,与行政职能部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专职秘书成为科室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充分了解医院职能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动态,全面掌握科室临床用血、输血医学教育、科研、管理及学科建设等基本信息和科室运行情况,将职能部门的工作与科室管理工作进行无缝对接,精准地上传下达,实现职能部门与专职秘书、专职秘书与科室管理的事务联系网。除协助完成职能部门各项工作外,根据运行情况记录科室工作日志,重要事项及时提醒,促进各项事务管理精准化。也为科室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工作,如设备管理、物料管理、消防管理及工会管理等,减轻科室负责人的行政管理工作,为负责人做好输血医学事业提供保障作用。

2.2医疗工作中的协同作用。针对输血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较多,实验室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专职秘书负责对各项文件和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归档保存,建立文件管理体系,便于科室工作人员随时查阅和提取,提高工作效率。因血液的特殊性,输血科有协助行政职能部门负责全院临床用血监管和指导的职责,工作复杂,任务繁重,而管理工作大多由专业技术人员兼任。专职秘书可根据医院及科室运行情况,按照日、周、月、季度、半年、年度做好临床用血管理日常工作一览表,持续更新,定期汇总资料,实时跟进工作进展,逐一落实各事务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遗漏或差错,给予提示或协助,确保临床用血管理工作高效、持续、规范。对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专职秘书第一时间详细了解医院申报流程和要求,向科室专家小组征集申报项目,收集基本信息,整理出全套申报材料,使科室管理团队及专家组获得全面的项目信息,及时掌握科室新技术、新项目的基本情况,做出是否申报、进一步论证的决定。对可立项申报的项目,及时完善申报材料上报,对需进一步论证项目,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后续准备工作。项目上报后,实时跟进职能部门意见。获批的新技术、新项目实施期间全程协助收集整理数据,反馈职能部门,促进输血医学新技术、新项目高质量地开展。

2.3积极组织输血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参与教学工作。输血医学是集人文、医学、科学和技术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技术人员及输血医生系统、专业的培训较少,目前多数从业人员由医学检验或其他专业转行而来[7],故继续教育是培养输血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9]。专职秘书从多个渠道收集、筛选优质的输血相关继续教育项目及学术会议信息,协助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身亚专业方向申请外出参会学习。同时,根据医院及科室要求,协同“三基”讲座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前继续教育项目申报、举办时人员召集、学习后的学分授予、效果评价、资料提交及经费管理等系列工作,认真执行“三基”培训计划及科内业务学习安排,做好记录及考勤工作,促进输血科人员学习输血新知识、新技术,完成继续教育培训,更新输血医学理念,优化知识结构。科室提升自身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为基层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学术平台,为医学生提供输血医学知识学习机会,专职秘书及时掌握部级或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申报时间段及条件,积极配合科室负责人申报各类项目。2017-2019年,协助科室连续成功申报三届“临床合理用血及输血医学新技术培训班”继续教育项目,并承担会务组工作,负责场地选择、时间安排、培训资料准备、授课专家行程安排、参培人员报名及食宿安排等具体事宜,为培养输血医学专业技术人才贡献力量。参与科室2013年向所在高等院校申请检验医学专业学生输血医学定向实习[10],2015年申请开展《临床用血》选修课等在校教育工作,协助课程安排、教研活动组织及授课教师科内及院内试讲、教师资格证申报材料准备等,负责进修生、研究生、定向实习生、普通实习生在科内学习期间的日常考勤工作、讲座安排、生活情况及文件资料管理的学习,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学到知识。

2.4做好科研协同工作,融入科研团队。科室非常重视科研工作,以“科教兴科、人才强科”的发展战略进行学科建设。专职秘书动态掌握科研工作讯息及各类基金项目申报时间点,及时传达,便于科室人员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建立科室科研工作档案,收集整理获批课题项目、在研课题进展、已、科研成果、学术任职及外出参会及培训等资料,并随时更新。为科室制定远期、近期、亚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学术影响力等详细的计划提供基础材料,科研信息资料共享,同时便于管理团队及时准确地掌握科室的科研工作运行情况,加强科研管理的规范性。作为医院的特色学科进行建设与发展,为提高综合实力及输血医学服务能力,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专职秘书也积极加入到科室科研团队中,参与论文书写、课题申报等工作中。通过科室专家帮助与自身的努力,本人以第一作者发表“间充质干细胞干性维持及多向分化相关LncRNA的研究进展”及完成论文“重庆市输血医学专科联盟建设与实践探索”,以项目负责人获批“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与输血质量管理研究”院级课题。从自身工作出发,积极探索,不断进取,融入科室科研团队。

2.5科室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辅助工作。加强科室文化建设,专职秘书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增加团队凝聚力;制作科室文化墙,记录工作及生活的点滴,营造良好的氛围。科室建立了专业的人才管理模式,培养高层次输血医学人才,专职秘书根据科室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沟通与交流,贯彻落实培养计划,例如掌握职称聘任最新文件精神及要求,定期收集、整理科室人员晋升上一级职称需要具备的条件并温馨提醒,及时通知相关考试、申报日程安排等,指导申报材料的填写,提高申报成功率。促进人才结构优化,提升学科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以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11]。

2.6担当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来,本院积极响应无偿献血号召,在医院的带领下,每年在室外(40℃高温的夏季,血液最紧缺的时候)参与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夏季无偿献血活动,招募无偿献血医务人员,献血过程中为他们全程服务,讲解注意事项,并做好宣传工作,现已坚持8年。每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参与组织全院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制作无偿献血宣传资料,开展合理用血专题讲座,普及血液相关知识。不仅是完成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也用自己的点滴力量,为民众起到带头作用,挽救更多生命。

3秘书工作体会

输血科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科室,有较多创新性和突破性工作,要有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成立输血医学专科联盟,从章程的制定、成员单位的召集、启动会议召开及学术活动组织,没有捷径和可借鉴的资料,只有探索与实践。作为专职秘书,不仅要做好事务性的烦琐工作,还应将自身融入科室中,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我价值。

3.1工作主动积极,被动中求主动。秘书工作的从属性决定了其被动性,但不能被动应对,努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协调、沟通、应变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主动适应工作需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兢兢业业完成工作任务。如职能部门下发文件及通知,仔细阅读,掌握重要精神,结合科室情况精准传达,参与事务的执行,把握“宜早不宜迟”的工作原则,给自己和同事预留充裕的时间。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提高业务能力,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处理问题,找准文件精神与本科室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换位思考,充当好科室发展的“润滑剂”。

3.2注重沟通交流,有汇报、常反馈。专职秘书在科室起着桥梁与枢纽的作用,有效沟通是必备技能之一。上传下达过程中正确传递信息,实事求是,不夸大和隐瞒;工作进行中,把握节奏汇报进展情况;工作完成后及时反馈;加强与同事间及上级的沟通交流,既让他们了解工作动态,又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每件事有始有终。如科室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每月定期收集相关数据,了解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科室管理团队及当事人,促进各项事情得到落实,精准管理。

3.3做好定位,融入集体。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助手形象,服从工作安排。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个人发展与科室规划一致,想科室发展之所想,做科室发展之所做,胸怀全局,提高“辅助”的能力与水平。

3.4分清轻重缓急,提高工作效率。专职秘书岗位事务性工作多而杂,且常有意外的不确定性事件。根据工作紧急性、重要程度,制订紧急又重要、重要不紧急、一般3个等级的工作计划[12]。运用时间管理理论,首先解决紧急又重要的工作,其次处理重要不紧急工作,最后做一般工作,考虑需要职能部门或是同事协作工作提前沟通联系,头脑里有一张清晰事务运行图,做完后进行勾选,防止疏漏,从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优化工作流程,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4结语

数学课件范文3

【摘要】

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关注课堂,认真探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教师就要给学生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教师的课堂导入引生入胜能够让学生认真听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给学生创设课堂导入时要关注课堂导入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用课堂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数学;课堂导入;针对性;启发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有效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关注课堂,让学生积极探究知识。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创新性的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知识,实现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具有创新性的课堂导入模式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认真探究,积极思考。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学生有的放矢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来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针对学习内容会让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知道学习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教师的教学活动针对性越强,学生的参与性也就越高,实现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和探索,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动起来,改变传统教学中被动和“灌输”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直接地进入课堂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可以进入课堂学习的要点,让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三角函数,分别说出正切、正弦、余弦的定义。针对性的教学会让学生积极思考,进行主动地探究,感受知识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思维会被调动起来,从而积极地进行思考,进而通过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针对性的课堂导入直截了当,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和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计算。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启迪学生思维

教师的课堂活动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和灵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找到探究的方向,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新课改指出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体验和探究的方式来习得知识,感悟知识学习的快乐和乐趣。具有启发性的活动会让学生找到思路,在思路的带领下顺藤摸瓜,解决问题,形成系统的理解,顺利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问题会给学生提供学习方向,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学生的探究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一起利用画图,叠合方法探索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展现学生的想象力。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感悟,体验了学习过程,从而可以更好地接受知识,建构理论体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会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来反省和学习知识,实现对于知识来龙去脉的掌握,提高能力。

三、导入要有新颖性,发挥创新能力

常规的教学方法难免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和无聊,产生厌倦的情感和态度。教师要不断地变化教学方式,通过新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主动地参与课堂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新颖的方式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从而开始关注课堂,形成主动地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抽签方法合理吗》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可以自制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放上不同种类的水果卡片,之后让每一个学生来抽签,抽到卡片的同学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水果。学生们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希望自己可以抽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在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这种方法公平吗?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问题,分析抽签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在新颖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会感觉课堂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能量,会主动地分析知识规律和方法,形成欲望,完成学习的知识性目标,体验学习过程,在探究中优化思路,进行推导和分析,实现问题的解决。教师新颖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动力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四、导入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使课堂能够实现高效,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探究,这样学生会兴致盎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趣味性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带来了动力和生机,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加主动了。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三幅图片,分别是太阳有一半在地平线下的图片、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图片、太阳完全离开地平线的图片。美丽的日出情境会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关注课堂,好奇教师为什么要展示这些图片。在学生正在认真观看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观察图片,想一想太阳和地平线之间存在几种位置关系?图片的展示使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了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可以类推到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这种课堂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会充分地参与到课堂趣味性的活动中,探究数学知识规律,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在主动探究中感受积累知识的快乐和乐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能力,实现潜能的充分发挥。

总之,有效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瞬间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要讲授的知识和内容上。教师要通过不断地探究和思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增加,让学生可以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探究知识,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成绩的更上一层楼。

作者:张弛 单位: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

【参考文献】

[1]刘轩.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J].中国教师,2012.08

[2]郭伟华.有效课堂导入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3.03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初中数学教学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更为重要的一个新理念就是要改变目前大多数初中生仍然普遍被动的介绍知识的学习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发现、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数学。

一、强化交流与合作,改进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方式

相比来说,我们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仍然比较看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与反馈,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没有能够发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作用。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做到学生自己探究认知的过程,而且还要做到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交流与合作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学生之间的互利过程。这样的探究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式的教学途径,既能够提供宽松和民主的学习氛围,又能够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也能够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展现。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努力改变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去探索未知的数学知识,从而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

二、在定理、法则的发现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定理、公式、法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定理、公式、法则,才能灵活运用它,才能学好数学。在定理、公式、法则的学习中,有不少学生死记硬背。他们认为定理、公式、法则等数学规律早已被数学家们所论证与应用,是绝对正确的,只要记熟了会用了就行。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前人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我们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发现、再探索、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等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去探索、去揭示知识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数学家是如何去发现新问题的,是如何观察、思考、猜想、交流的。例如:在八年级《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1.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什么?2.三角形的中位线怎么画?3.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区别在哪里?4.请学生动手测量有关角的大小和中位线及第三边的长度,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5.用简洁的文字归纳自己的猜想。最后让学生证明自己的猜想。

三、在例题、习题的引申拓展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进行例题、习题教学时,尽快做到少讲、精讲,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留给学生充足的去独立思考,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探究性学习。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在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进行交流与合作,能够相互提问、共同探讨。在解完题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整理、反思,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概括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只有这样让学生在习题的引申拓展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思维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探究的目标指向要明确

在进行初中数学问题探究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教会学生有效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的类型、难度、陈述方式以及难易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解题思维进行合理地排序,并对解题思维进行优化组合。这是由于学生在科学的探究的方法下能对其解题思考路线进行适当地修改或保持,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而这个解题的目标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出发点也是结局问题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问题解决的进程具有影响和制约。学生在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对问题解决的实际进程进行监视,若发现解题的进程与自己的解题目标不符时,应该对目标进行适当的修改或者放弃,从而确定新的目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够帮助每位学生能从“做数学”到“学数学”的转变。探究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最好的基本渠道。

作者:夏春香 周安飞 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摘要:

在初中数学常规教学中,课堂是初中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追求高质量、高效率,本文的十大策略是多年教学的经验积累。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十大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我们一定能够找准阻碍提高教学效率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的放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教师应让学生保持刻苦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如何让学生保持刻苦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够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当今这个竞争的时代,现代化企业对改进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脑力劳动要求不断增多,机械化作业减少而电子化作业增多,每个人为了生存需要更多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学生学会必要的数学知识能够为将来工作生活打下基础。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提高数学课的诱惑力。具体来说,教师应讲深讲透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让学生认识数学课的价值所在,他们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二、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能够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是因为对数学缺乏兴趣所导致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发言讨论。让学生步步为营踏踏实实感受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备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境创设的设计不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检测应该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通过训练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训练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电教手段

一堂课45分钟,大多数课要涉及到概念、定理、公示等,如果完全凭老师一支粉笔一本书地去讲去写,教学效率低下.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比如要让学生理解“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和“圆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这两个结论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形象演示的运动课件,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便形象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很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

四、教师应善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一个过程,信任是交流的基础,情感是交流的载体。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在课堂中会感觉气氛轻松,教师乐意“教”,学生乐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教师千万不要高高在上,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做朋友,做他们心灵和智慧的引路人。要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就应该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融入到学生中间去,让学生对老师既“敬”又“怕”,尊其师才会信其道,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效果。

五、教师应善于抓住青少年特点因势利导

初中生具有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如有些学生观察图形不细,不擅长用语言概括。这时,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予以巧妙的点拨。初中生还有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的生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因势利导,充分让学生表达见解,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多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利用他们对“追新”的特点,宣传勇敢拼搏精神,弘扬为国争光精神,让学生摈弃狭隘自私的思想。总之,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学生将会乐于学习数学知识,容易接受和掌握复杂的数学原理和公式。

六、教师应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教师善意的批评,对教师有感恩的心理,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经常导致有师生冲突,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会受影响。教师要利用课间或课余时间以朋友或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与学生“亲密”接触:聊天、打球、游戏、下棋、讲故事、讲笑话,在交流互动时提些建议,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七、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新时代的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符合时代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学生。数学课单调枯燥,如果教师还是满堂灌,教学方法形式陈旧,活泼好动的学生很难积极的坚持45分钟,教师应该多用口头语言,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形象生动甚至搞笑的肢体语言更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八、教师应让自己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数学课堂教学应尽量多的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做一个引导者促进者,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逐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教学“二次根式的性质(2)”时,学习两个性质=×(a≥0,b≥0),=(a≥0,b>0)及其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动笔做一组形如“=,×=”及“=,=”的练习,再进行比较左右两边等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这样才会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九、教师的范例讲解应该重分析、重思路,重能力培养

教师在数学课上讲授的例题要精选,不要单纯追求例题数量,而应重视例题质量。在讲解非格式的示范性例题时,教师不用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把解题过程详细写出。理想的效果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得出解题思路,并能够在练习簿上写出。

十、教师应当堂巩固当堂检测

在数学课上,对于重点内容教师要反复强调,让教学目标不打折扣地落实,做到当堂巩固,而且要当堂检测,这样教师能够真实了解本节课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有个了解,对未掌握好本节课知识的学生教师要找时间给他补课,同时可以反思本节课教学,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加以改进,当堂巩固当堂检测也能让学增强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

作者:杜彬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第一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新课标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是以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处于极其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导致他们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只是高考中的答题机器。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要高于教师的讲解。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意识,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悦、平等而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爱学、乐学,能够主动学习。所以,我们教师要努力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我在讲完“二次根式”后,跟学生一起玩了一个游戏,我把二次根式这一章容易出现的错误都搜集整理在一张纸上,打印完后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来学习研究,在上课的时候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开展比赛形式的活动。于是,每个小组都要分别出“答题者”将错题放到黑板上,然后由别的小组抢答,假如在出题后一分钟没有人能够指出错误,就由挑战者自己自答得分,假如某个小组指出了错误,就给该小组加分,最后哪个小组分高哪个小组就为胜方。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积极参与,感到非常快乐,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了二次根式所有容易出现的问题点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我们的学生非常喜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来学习,我们教师要遵循这一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入学习的迷宫,从而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感。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谓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而独立地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一个人的一生真正能够学得到知识的时间不是仅仅在学校教师的教学下的,要让他一生中能够以自学的精神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要教导学生学会自学,要将学生培养成能够自学的人,拥有自学能力,就会终生受益。实践证明,凡是有自学能力的学生,成绩就会比较优秀,将来走上社会的工作岗位上时也能发挥出不一样的力量。为此,我们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引导他们走上自学成才的道路上,教会他们自学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生初一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教师要有耐心地引导他们对课本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遇到重要的教学术语,关键的句子要重复读,教给他们理解记忆的方法。遇到例题,要教会他们学会读题、审题,定位最佳方法,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还有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设置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他们结合问题去想出恰当的答案,由此使知识同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训练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学兴趣问题,教师要努力培养他们的自学兴趣,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自学的魅力,他们才会愿意去自学。所以,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给他们一些生活中有趣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比如,在学习方程组时提出鸡兔同笼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圆的内容的时候,风趣地问学生们,怎么不把车轮做成长方形和椭圆形呢?学生们对问题的答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好奇的心理增加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感。

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我们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升华,它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科学而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会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更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把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形象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过去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和理论。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课堂的讲解和训练容量,节省了更多的教师板书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到分析问题中。例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图形题、文字题、填空题、选择题等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题目。多媒体技术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了化难为易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探究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以学生主体的原则,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陈芳 单位:通化市兴华教育集团第二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与教学设计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课堂的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如何来创建教学的情境如何来进行教学的设计,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设计

一、教师如何创建教学的情境

(一)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的情境

近几年,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我们的生活中,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多媒体技术也随之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来生动直观地展现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创建出教学的情境,是新形势下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举例而言:在进行立体几何这一方面内容的教学时,如果单凭教师利用粉笔和黑板去画一个立体几何的话肯定不够形象,尤其是有时候需要作辅助线就更有难度了,所以一直以来立体几何这一方面教学的效率很低,因此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建教学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之前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立体几何的图形的案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播放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过程图形可以进行旋转、移动,展现的也是立体的图形,学生看起来也更加直观。这种教学的形式不仅仅能够创建出教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而且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更能提升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建教学的情境提升教学的效率。

(二)利用问题来创建教学的情境

学生们对教师的提问都比较敏感,一般教师进行提问的时候学生都会全神贯注听讲,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问题来创建教学的情境。举例而言: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教师可以先创建问题的情境“谁知道咱们班有多少人,多少男生多少女生,每个学生家的电话是多少,家庭地址是哪里”,教师利用这种问题来创建教学的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这个时候都已经被集中起来了,教学自然要比传统的课堂更有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问题来创建教学的情境。

二、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一)注重课前预习的作用

很多教师都觉得课前预习没有什么效果,让学生自己预习学生都是走神、开小差而且还会耽误教学的进度,因此很多教师都省去了这个环节,这样做并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学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突然开始进入一个环节的学习可能会不适应。那么教师如何来保证预习的质量呢?首先教师在让学生预习之前要设计一些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一些问题;其次,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在预习之后把自己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反馈,保证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有所收获。在预习的时候注意这些事项,教学的效率自然能够有所提升。

(二)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随着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露出了他的弊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但是有很多知识是学生很难自己探究出来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优先让学生去组内进行讨论研究,既能提升教学的效率又保证了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自主探究得来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时往往会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每个学生可能只探究出来一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每个人分享自己学到的方法,汇总到一起这一章的全部内容也就出来了;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学生之间本身在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上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一味地以相同的目标和方式来教学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学难度太大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过于简单,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设置较难的任务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设置比较简单的任务,保证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很重要,能够保证教学的效果。

(三)重视复习的作用

在课堂即将结束的五分钟,无论教师的教学有没有完成,教师都应该带领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复习一遍,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并能够准确对课堂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记忆,保证了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要着重开展复结。

总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和教学的设计,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进行。今天我们就这两个问题做了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够越来越有效果,课堂效率能够越来越高。

作者:冯贞伟 单位:江西省广昌县驿前中学

参考文献:

[1]姚智慧.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教育研究,2013(8)

[2]吴玮.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问题情境的设计和实践.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30)

第六篇: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营造

营造智慧课堂,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知识教学的实效得到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智慧课堂,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智慧课堂有各种不同的体现形式,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一些相应的原则,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丰富知识教学的有效形式.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营造智慧课堂的基石

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营造智慧课堂的基石.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遇到问题后懂得独立有效地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且能够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直至最后解答问题,是智慧课堂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朝着这个方向一点点靠近,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一些较为低效的教学行为与方式,尤其是要降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上单一的知识讲授.这种方法,很难让学生对于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参与,还可能造成学生的惰性,遇到问题后等着老师来讲,自己并没有独立思考与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路,加强对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让这一点在智慧课堂上得到渗透.只有积极地进行思考与钻研,有效地探析具体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这是营造智慧课堂的一个合理方向.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判定”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画图、实验和探究,学生自主得出“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探究“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相对前面的问题难度有所增大,学生思维上的障碍也更为明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导学案中有画出图形,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刚学过的“ASA”来说明.这样,问题就能够轻松解答.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仅是对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获取的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学生能够领会到知识点的内核与实质.这是智慧课堂上教师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体会出数学课程的教学价值,并且促进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课堂教学多样性是营造智慧课堂的策略

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是营造智慧课堂的策略,也是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当有效把握的一个基本的教学原则.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很明显,不同知识点在教学中适合的教学方式会存在差异.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意识到营造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教师在教学准备时要充分研究教学内容的特质,理清楚这部分内容适合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应当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只有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在课堂教学中才会游刃有余,选取的教学方式也会针对性更强,收获的教学成效也会更加理想.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纸片,课堂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和陈述自己探究过程的空间,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的辅助下能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知识点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营造智慧课堂的目标

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让学生具备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技能.这应当成为智慧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目标.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愿意积极主动地探究各类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才可能越来越灵活,促使学生在大量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归纳总结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技巧.这是数学教学中应当达到的具体效果,也是智慧课堂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例如,在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教师预设例题:已知∠C+∠A=∠AEC,判断AB与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考虑到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物来辅助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究,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切入点.可以给学生准备一根橡皮筋、两根细木条、钉子、图钉、一块小黑板,将一根橡皮筋两端固定在点A上和点C上,图钉拉着橡皮筋钉在点E上,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需要添加辅助线吗,如何添?学生如果思维上遇到了阻碍,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拨,通过移动图钉E分别到线段AC上、AB与CD上,从特殊位置引导学生探究,启发寻求解题思路.这样,学生大都找到了切入点,积极探究起来,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同时,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这是智慧课堂上应当收获的效果。

作者:朱松龙 单位:江苏东台市实验中学

第七篇: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常规教学结构中单一性、乏味性,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角色鲜明起来,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角色.在明确了两者的角色与地位的同时,增强了在数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从而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应用

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前,教师应该将教学课标和学生对数学的掌握、学习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步骤做出合理的计划.在常规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局限于给学生分析讲解固有的课本知识,很难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很难判断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录制与本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了解本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方法与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进行视频录制,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录制不同的教学视频,确保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环节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部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这两个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里,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进行信息化.例如,在“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事先根据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录制相关的网络授课视频,使学生通过在线视频对正切、余切、正弦、余弦等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并对四种函数的关系、图形进行对比、总结.教师应该像给学生备课一样重视视频的录制,遵循简练性、多样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点.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学生应该在自主学习的环节中融入媒体的帮助.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随时通过社交媒体和同学相互沟通与讨论,也可以在网络公共平台查阅相关知识点的分析与讲解,并及时跟老师进行反馈与交流.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互动环节中的应用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将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还可以将这些疑难问题归纳,作为授课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期间可以穿插学生的分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沟通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加强学生对题目的掌握与理解,并在课堂结束时,将这些疑难问题作为课外练习留给学生,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印象.学生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下解决疑难问题,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答疑的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及团队间的协作互助能力.数学是一门理论逻辑非常强的科目.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很多需要及时讨论与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课外的学习与课堂教学衔接到一起,激励学生发散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课堂知识.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成果考核环节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平时教学的情况,也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加入考虑中,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前提,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同时,教师应打破常规的课堂学习考核思路,将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所取得的数学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努力与进步,并将传统的教师单一评语拓展为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自我学习情况的认识,了解学生互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闪光点,并第一时间对学生的缺点进行更正.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占据主体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成为引导者.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相信在以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李燕宁 单位:安徽滁州市第八中学

第八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要走出应试的樊篱,改变机械接受、死记硬背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存有偏差,从“满堂灌”走向“满堂问”,不管问题质量、数量、深度,不顾学生实际而一味提问,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孔子提倡“疑思问”,当学生处于“不愤不启”时给予启发,“不悱不发”时梳理思路.通过提问,将学生引至“愤”、“悱”之境地,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发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思维,教师再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深刻.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急于求成.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教师力求在短时间内“刷”更多的题目,于是问题提出后,第一候答时间不足,不待学生认真思考便匆匆提问,当学生回答的结果跟预设不相符合时,没有引导,没有追问,将学生的思路强拉至预定的答案上,学生的个性思维被抑制于预设中.

2.求量不求质.提问被视为“重型武器”,被教师频繁使用,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没有消化,思维的发展被钳制,课堂表面看似热闹,实质上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仅仅停留于问题的浅层.

3.设计随意.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是吗”这类的问题让学生判断,学生根本不用动脑筋,学生或猜测,或跟风;设计的问题,不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令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影响了提问的效果.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要适度、适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此问题的难度要适度.问题的难度不宜过浅,否则不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白白耗费课堂宝贵的时间.问题的难度也不宜过深,否则使学生丧失自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将问题进行合理分解,让学生拾级而上,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配方法”时,教师可以提出递进式的问题:(1)x2+6x+m是完全平方式,求m的值;x2+mx+4是完全平方式,求m的值;4x2+12x+m是完全平方式,求m的值.(2)解方程(x-3)2=6;2(x+3)2=3;x2-6x+9=13.(3)探索方程x2-6x-16=0的解法.如果直接呈现问题,让学生尝试用配方法解决问题,未免有些突兀.教师可以将问题进行有效分解,用低起点、缓步子的策略,为新旧知识搭建联系的桥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要留有让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从传递到存储,一般要经历1秒左右的时间.如果学生思考的时间极为短暂,学生就无法进行深层思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我.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分别求出方程x2+4x+3=0、x2-4x+3=0、x2-6x+8=0、x2+6x+8=0、x2-2x=0的两根x1,x2,并计算这两个根的和与积.学生经过计算、对比、分析,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之间存在的关系:x1+x2=-p,x1•x2=q.

3.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敢于表达观点、乐于与同学分享,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打破常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不同的层次思考,从而产生创造的思维火花.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索:要画出与一个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需至少准备几个条件?学生积极尝试,先只用一个条件(一个角或一条边)画三角形,看是否全等;再用两个条件(一角一边、两角、两边)画三角形,看是否全等;接着用三个条件(三条边、三个角、两边一角和两角一边)画三角形.学生发现“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有学生提出,两边和任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教师不急于回答,而让学生根据条件画三角形,会画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于是学生意识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恰到好处的点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除了以语言激励外,还要运用表情、手势等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数学课件范文4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小组活动只注重形式,缺乏实质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指的是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一些老师并没有把握好小组教学的实质,而是从表面上理解小组教学,简单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但是对于小组学习当中的深层次问题,老师却并没有科学的把握,例如,小组讨论的主题等等。缺乏实质的小组讨论不但无法达到小组教学的目标,反而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在参与方面表现得不够均衡

小组学习虽然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小组教学当中,通常会发生学生两级分化特别严重的现象。在小组学习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通常都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机会,经常会扮演着一种组织讨论、积极发言的角色。然而那些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则成为了小组当中的配角,甚至是被帮助的对象,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整体学生提高学习。

(三)学生之间进行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小组组长和小组发言人只有一个,为了争夺表现自己的机会,就会出现一些学生不配合的现象,一些学生甚至还会固执己见,不肯听取他人的建议,这样就不利于小组教学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学生们在性格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通常不愿意参与到活动当中,这些都会影响到小组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不能够科学把握小组学习时间

对于小组学习来说,对小组学习时间的把握直接会影响到教学进度,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对教学时间进行科学安排。例如,如果在小组学习当中出现一些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争执不下的情况,老师就应该及时解决这种状况,科学把握小组学习时间。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方式实践

(一)合理设置问题,提高学生讨论的热情

设置讨论问题是小组教学当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具有深度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直接关系到小组讨论教学的质量。为了保证小组讨论问题的质量,首先就需要老师对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有一个深入、科学的认识,其次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把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比大小》当中,老师首先要了解到大纲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其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可以将小组讨论的主题定为比较小组成员“年龄”大小,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等。

(二)改善教室布局,营造有利小组的讨论环境

教室的布局也会影响到小组讨论的质量。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就需要老师能够改善教室的布局,将传统的根据“一排”来安排教室布局的形式,变成按照小组排列的布局方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增进学生们之间的感情。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认识立体图形》当中,老师首先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同学们可以将每个小组的课桌摆成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这样不仅有利于小组进行讨论,而且也使学生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课堂知识内容。

(三)完善小组合作机制,做好讨论成果

良好的讨论机制能够保证小组讨论的秩序,使小组讨论的效果得到保证,当然,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小组讨论机制进行完善。通常情况下,在小组讨论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通过讨论进行解决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在小组讨论当中,学生们通过讨论将一些共同的问题总结出来,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解答,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认识米、用米量》当中,老师建立一种先让同学们讨论,最后总结问题的机制,当学生们通过讨论发现“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问题时,可以将问题进行总结,之后老师再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问题进行解答。

(四)合理安排小组讨论时间

小组讨论时间会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进度,为了保证数学教学的进度,就需要老师对课堂讨论的时间进行有效把握。老师可以提前将下一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们在课下搜集资料,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老师需要正确把握学生课堂讨论时间,并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认识角》当中,老师首先让同学们搜集与角相关的资料,以及生活当中的图形,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演示,最后10分钟老师再对角的知识进行总结。

三、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教学的需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小组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老师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小组教学。

作者:范玉静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萃英学校

第二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离开任何一方的积极参与都是难以实现的。良好的民的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现在,就等于是在教学中,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了,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还要在心理上承认学生平等的地位,学生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合作者,他们的观点和参与实践的民主性必须是自由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两种之间的自由、合作、民主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这么说,两者的自由度和合作紧密性有很大的空间,老师除了要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还应该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学生沟通,作为一个平等者的身份给他们一些建议或指导,还可以在生活中和学生一起研究,和学生玩,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个时候老师的批评无论正确与否,学生都可以很容易的接受和理解,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

二、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会加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不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的教学效率就会很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或活动,结合数学所描述信息、游戏、图片,以及多媒体的配置的辅助,创造各种生动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这项研究。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我问学生:“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所有的学生都很高兴的回答:“是的!”接着又问学生们:“你们都几岁了?过了几次生日了?”学生回答后我又说:“同学们,一般几岁,通常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红的爷爷已经60岁了,却仅过了15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想知道这个秘密吗?”这样,不仅成功地导入新课,也让学生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把握好课堂教学

第一是要正确理解教材。所谓正确理解教材,不是一个简单地了解教材,要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要了解各种知识领域和层次之间的关系,就像盖房子,要了解程序,要把握好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与整册教学的关系,甚至把握好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还要仔细的钻研教材的每个细节,进一步地研究隐含在教材里的提示,教材里展现的图片,一些小知识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正确理解教材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活动的一般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库,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不同的。但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性格特征和情感倾向以及心理特征在这一阶段是大致相同的。教师只要用心去研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第三,实践证明,教学目标的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建立良好的目标意识,就是老师要在自己的心中竖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意识的行动。建立良好的目标意识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名教师必须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目标,努力去落实这个目标。还要确定贴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切忌目标过大,要兼顾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几个维度,不能只有机械复制教学参考书中的目标。教师在还要教学过程中,不断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适当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朝着预期的目标努力。

四、结语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新课程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在和学生的交流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陈艳君 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三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多次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平移》这一课时,他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老鹰吃小鸡”的游戏情境,他在提问中问学生“老鹰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鸡”这一问题,很明显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的探索欲望马上调动起来,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在教学中我就是这样通过让观察和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让学生对知识的脉络更加明了,理解也更为清晰。

二、贴近生活,爱上数学

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诱发学生动手、动口又动脑,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想办法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源于生活,变得具体而生动,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我们在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人性化的贴近生活,使之产生亲近感,走进学生视野,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如:在一年级“生活中的数”采用的情景教学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数数教学”通过让学生数小棒或者数出班上同学的人数,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勾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在课堂上能够体现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快乐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通过快乐的学习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主动给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参与欲望外化为教学活动的行为,由内在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外在动力,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三、精心设计,引导自学

在新课教学中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练习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一个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还是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促进学生智力和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活动的始终,也要体现在每堂课的练习设计中,让学生全员参与共同提高。重视合作学习,探索性的随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有预料不到的效果。如一位老师上公开课课时,给学生出了这样的思考题:在校园里,要把9棵小树平均分种成3行,每行3棵,该怎么种?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对于整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没有经过生活的锤炼,要学生去操作就有难度了。于是老师就以小棒替代小树,分别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摆弄并做好记录。通过这样的具体操作,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探索的视野;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由此可见,多媒体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教学实践。只有我们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贴近生活,仔细观察,深入研究与实践,注意生活中的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心发现,虚心学习优秀的教学成果,并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会越来越有效。

作者:赵桂英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狠下功夫。深入分析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一是教学理念制约。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但目前我国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还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难、旧、偏、繁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甚至很多中学生由于课堂教学问题,害怕学习数学。比如,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采取“题海战术”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吸收。

二是教学方法制约。

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初中老师能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研究数学教学改革创新问题,特别是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方法简单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比如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从学生实际以及教学内容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仍然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互动性十分匮乏,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教学载体制约。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更多应用多媒体技术,但多媒体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必须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到位,有的过于信赖多媒体教学,所有这些都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载体缺乏有效性,必然会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是创新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在教学理念上狠下功夫,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取得突破。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把课堂教学作为服务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调动。

二是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初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创新,特别是要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积极采用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互动,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要加强对“学性”的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分类教学,最大限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创新教学载体。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力量。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载体,特别是要将传统教学载体与现代教学载体紧密结合起来。在应用多媒体的情况下,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应当多利用,而对于不适合应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应当更多的采取传统教学载体,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高初中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但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载体等方面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制约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广大初中教师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发,结合教学特点,重点在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等方面取得突破,最大限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取得成效。

作者:周少芬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里田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一、翻转课堂教学相关介绍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定义

翻转课堂教学,又称“颠倒教室”,学生在家自己观看视频,自己做练习题,自己提炼知识点,老师运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批改作业、解答疑惑的新型教学模式就被定义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顺序,所以称为翻转课堂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

无论是在教学流程、教学方式,还是在技术上,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都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的教学顺序为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新知识,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练习。但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顺序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间为答疑时间。也将传统的统一授课的形式变为一对一的辅导。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但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从获取知识渠道角度讲,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书本上获得新知识,而翻转课堂教学的获取知识渠道为视频。这仅仅是两种教学模式的几点不同之处,在问题探究和交流方式等方面仍有很大区别。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时间由课上变成了课后,学习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实时监督,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负起责任,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跟不上老师讲课思路的同学容易自暴自弃,所以这种翻转式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主动了解所学知识点的真正内涵。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探讨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帮助教师深层次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翻转式课堂教学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每一分钟的利用率最大化,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解答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学生传授最多的知识,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会增加学生心中的疑惑。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在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前可以为学生录制一个专门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制作的视频要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教师可以在了解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然后录制三段不同的视频,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视频。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对家长和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传统教学模式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提高学生自我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中三角函数时,在学习完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四种函数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将四种函数的图像和四种函数之间的关系自己总结,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解决问题,提高课堂的答疑效率,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全班学生存在的典型性问题,鼓励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自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与同学探讨一个问题的多种解题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互相交流,学生可以对比自己与其它同学的差距,在合作学习中形成竞争意识,最后形成一种努力学习的良好风气,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数学课件范文5

关键词:基础;重要;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讲准方式方法,同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适当的调节好,要有一个师生关系融洽的氛围,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构建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是一名引导者,起到相对的引导作用。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应注意一些教学的关键点,以引导学生构建出和谐的数学课堂。

一、用心理教学模式去提高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有着一定的自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有足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就会得到相对的提高,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一点兴趣,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数学是很乏味的。这样一来,数学课堂的和谐自然而然就难以构建起来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一些心理教学方式,相对应的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构建出理想的和谐课堂。例如我在上《鸡兔同笼》这一课时,我利用小学生的一些心理活动,根据小学生的一些特性,知道了小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小学生对小动物的好奇心,将这份好奇心运用到了数学课上,小学生便会主动的把关注点投入到学习上。由于课上有许多和小动物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学习兴趣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于是学生很快便掌握了两个未知数的算法,学会了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当学生学会了知识后,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喜欢上数学。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的基础和前提。

二、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上,学习氛围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课堂上有了一定的学习氛围后,学生才会把学习的热情投入到数学课堂,从而去提高教师构建和谐课堂的效率。课堂的学习氛围不仅在于教师是如何教导学生学习的,而且还在于一个学习数学的环境氛围是否良好,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好数学的,也是教师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例如我在教学《图形与几何》这一课时,给学生找出了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同时给学生卡纸和剪刀,因为这一堂课需要学生理解点、线、面,认识几何图形的一些特点,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学习当中。当学生自己动手剪出一些几何图形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一些几何图形的知识点了,然后我再去提出一些几何图形的问题,给学生一个思考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的思想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会得到提高。在课堂氛围提高以后,学生便能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去探索数学知识。

三、用小组合作学习去增强团队意识与同学感情

上数学课时,往往离不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之间增进感情的。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得到相应的思想碰撞,擦出新的学习火花,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好数学,有助于教师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要注意小组的分配,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当主体,从而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授课《因数与倍数》这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也让学生相互出题考对方。在这一节课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地掌握了如何去计算数字的因数和倍数,并且在小组中,学会了如何去进行合作学习,懂得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有了合作意识和团结意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教师构建的和谐课堂也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

四、多进行互动学习,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

互动学习在构建和谐课堂方面是一个关键的点,如果在数学教育中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缺少了学习的交流,那么和谐课堂是构建不出来的。只有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有了一定的互动交流学习,充分地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一些学习情况,和学生进行相对应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和谐的课堂才能够构建出来。例如我在上《分数除法》这一课时,如果只是出题目让学生练习,不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那么缺少互动学习这一步骤,学生学习这一课肯定效果是不好的。所以,我在上这一课时,会和学生有一定的交流,和学生进行课堂的互动,由于这一课需要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我会在课堂上问学生一些问题,同时也会让学生出题考考我。因为在学生出题的同时,便能看出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情况如何。只有教师和学生有了一定的互动学习后,才能展现出一个和谐的课堂,在和谐课堂中学习好数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可以想一些有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而不是被动的学习。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的,并不是教师或者学生独自便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师应和学生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在许多小学中,剑拔弩张的师生关系随处可见,这并不是新时代教育应有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现状。在这个新时代中,小学数学教育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并且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要是足够优秀的。在教师引导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时,教师要认识到以人为本的这一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发挥,而不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希望在将来,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够做到最好,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都能够变得更加理想,和谐课堂的构建会应用到每一个课程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数学课件范文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校数学教育;整合

近些年来,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历经了很大程度的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课堂教学当中,先进的电子设备随处可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很有帮助。经过长期的实践表明,在高校教育工作当中有效结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成果显著。所以,假如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必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数学的教学水平。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校数学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当中,最为关键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教师、学生以及教材。在这三者之间占主导地位的为教师,将教材当中的知识点利用相应的媒介将其传授给学生,然后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而在这全部的过程当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积极主动性,所谓我们将这种教学方式称之为灌输式教育。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管理比较有效,然而却缺乏了对于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当中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就十分有必要。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的同时在学习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另外对于数学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随着数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有关的数学计算机和软件在功能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变,能够采用更加便捷的算法来进行符号演算、方程式的解算以及因式分解,从而让数学更加具有真实性。不管几何问题有多么的难以证明、方程的演算有多么的复杂,通过计算机都可以轻松的解决。因此,在高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无疑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然而,传统的教学工作并不会因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而不复存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并完善传统教学工作的实施,让教师在工作当中能够将教学资源充分的利用好,创建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再者,通过实践表明,对于学生而言在应用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之后其对于数学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2]。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十分有效

平时高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时候,通常会改变之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往往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这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化性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数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有效,从而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慢慢的锻炼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充分的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相对枯燥的高等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加深了其对于高等数学的认识,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对于高校数学课堂实现因材施教十分有帮助

高校数学教学在实际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所用到的课件跟之前的板书在本质上存在的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便于学生巩固、复习等。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学生在做笔记上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然而自从在高校数学教学当中应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解决了学生记笔记这一难题,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下载课件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并掌握。另外如此还有效的改善了传统教学当中学生由于笔记不全而导致的无法有效的进行复习的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高校数学教师还需要根据课堂当中的实际情况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相应完善,之后方可供学生下载复习,这样的做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够不再局限于课程设置,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有侧重点的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3]。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在高校数学教学当中积极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的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加符合当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三)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水平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数学的教学水平。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对于高校数学而言,其知识点相对较为抽象,且逻辑性强,这也是所有数学课程的共同点。所以,之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数学的教学质量。另外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主要是以板书为主,从而不利于课程的进展,一些教学活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4]。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凭借着其容纳量大、图文并茂的优点迅速的被广大高校应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对于课堂当中的实际情况还能够及时的了解,根据所反馈的信息对教学方式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帮助学生迅速的掌握知识点之外,对于一些学习活动的开展也十分有效,另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数学的教学水平。

三高校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途径

(一)做好教材整合工作

现阶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所用到的教材往往不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对此在改革教育体制的时候需要做到将高校的数学教材重新进行整合、化繁为简。另外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光盘或者是电子刊物的形式将重要知识点附属在教材当中,如此在使教材形式变得更加丰富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协调教师授课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近些年来,可以看出在高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的出现对于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能力十分有帮助,除此之外,对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也有很大的成效。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依旧不能够忽视,只有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方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一定要协调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师讲授之间的关系,确保其稳定性。在具体的高校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我们必须要坚持教师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教学方式,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高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总的来讲,不管到任何时候在高校数学教学工作当中都离不开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通过交流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再者通过有效的引导,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另外,运用信息技术也离不开教师的操控,所以其主导地位变化不大[5]。

(三)确保情感交流与知识传授关系的协调

在实际的高校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是属于互动型的,其整个过程不但完成了信息的反馈和知识的传授还包含了二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然而,对于多媒体而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属于是单项的,不存在情感方面的交流,因此它的作用并不能够代替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此,在高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要合理的掌控应用多媒体的实践,以此来突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再者,对于在何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及如何使用,高校数学教师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数学教师还需要注重讲课时的情绪通过自身的激情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丰富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将自身的体验毫无保留的传达给学生,与此同时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变化也要有所关注,从而科学的对其进行积极疏导。

四结语

通过文章的简要介绍,我们能够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优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就现阶段高校数学教学的情况来讲十分有必要。另外要想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彻底发挥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优势,达到预期成效,高校数学教师就需要结合课堂当中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并完善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数学教育质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等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维新,林小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模式变革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8):240-242.

[2]乔晶.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院系篮球裁判培养的整合[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6):89-90+92.

[3]杨鹏.高校数学课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实践研究——以邢台市高校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3,28(02):21-23.

[4]李宝敏.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面向师范生入职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19-23.

数学课件范文7

关键词:“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教学平台

1“高等数学”课程概况

1.1数学的重要性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既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又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1]。学好数学,一方面为学生今后学历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为理工类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思维基础。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及关系,当理解了这些内容后,对学习具体学科的内容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1.2数学本身的学习难度

数学的知识体系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一种累积的过程,后续的知识一般都需要用到之前所学的知识。例如,数就是从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再到实数,其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对应的运算法则和性质都是相同的,只是适用的范围不同。由于数学学科的这个特点,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的数学就不好,导致他们在还没开始上高等数学之前就从心理上对其进行排斥。基于这样的心理,很难学好数学。

1.3课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黑板加粉笔,在多媒体引入之后,变成了PPT+板书。但PPT的作用无非是把原来板书的部分内容,比如数学概念、性质等内容写在PPT上面,避免老师再次书写,节省了板书这些内容的时间。但教学方式并没有显著改变,数学老师在讲解内容时,一般都是沉闷的、严肃的。由于数学的知识体系,再结合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也难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4教学时间压缩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加上部分师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除非是后续提升学历需要。导致在开设“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时,理工科专业往往出现了压缩数学课时,缩短教学时长,文科类的专业甚至不再开设“高等数学”课的情况[2]。

1.5教师教学成就感低

从教学内容来说,“高等数学”教师年复一年用同一本教材,教案、课件多年不变[3]。由于学生一届一届变化,且没有升学压力,考试的题目基本也没有什么变换,一般就简单变动下就可以变成新的考题,造成了教师教学模式固定,考试模式固定,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不理想,导致承担“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没有成就感,没有提升教学能力的动力。因此,这门课的教学很少由学校最好的教师承担[4]。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不断更新发展,给“高等数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新方式

2.1教学课件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件一般是用PPT制作,或者是Word制作,然后在多媒体电脑上使用,学生坐教室里看。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用手机进行学习。但是当学生用手机打开PPT或Word制作的课件时,往往是缩小版,视觉效果跟用电脑看差别比较大,这会导致很少有学生会用手机打开数学课件来查看和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数学软件的发展,借助于Latex编写数学课件不再需要借助于公式编辑器来输入数学公式,而是像正常的文本输入即可。另外,随着网页技术的发展,在网页中也能够很好地显示数学公式,且网页能够随着终端屏幕的大小自动调整输出的内容,使得在手机端、平板端、电脑端都能非常好地查看学习的内容。这里不需要数学老师去编写网页,可以借助于一款笔记软件Notion。在这个软件中,可以像Word一样设置标题,输入文本,插入图片,以及利用Latex在文本中快速输入数学公式。在Notion笔记软件中编写好课件后,只要将课件的地址分享出去,学生不用下载,利用分享的地址就可以在电脑、平板和手机端进行查看。如果教师对课件有所修改,只要在Notion中进行修改,课件中的内容会同步更新(类似于在线文档)。学生还是通过分享的地址进行查看,避免了传统课件更新后要重新上传、重新下载。利用Notion笔记制作的课件在不同终端中查看的效果如图1所示。用Notion制作课件,可利用超链接及目录的形式把所有的教学课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学生可以像访问网站一样来查看课件,避免了一个PPT文件页数太多或者多个PPT文件的情况。而且由于Notion制作的课件在网站上,不需要保存到电脑或者U盘上,只要有网络及课件分享的地址,都能够方便快速地查看。

2.2课堂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结合PPT课件及板书对相关概念和方法进行讲解,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让学生做练习,然后巡视。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看到学生做练习的情况,只能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或者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但从这些方式都不能掌握大部分学生的真实水平。随着线上教学的普及和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在线下教学中使用教学平台,例如超星学习通,以及蓝墨云班课等。结合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学平台上教学活动(随堂练习或问题讨论),对于解答题,可以让学生先写在纸上,然后通过拍照的方式将解答过程提交到教学平台中,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提交情况,快速知道哪些同学提交了,哪些同学没有提交,也可以查看学生的解题情况,这样就可以掌握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另外也可以在全班同学前展示某个学生的解答过程,评判其解答过程是否正确或合理。从中还可以发现学生解答过程中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让其他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图2为课堂练习及学生提交的解答过程展示。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而且把手机也运用到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上课不听、玩手机的现象。除了布置课堂练习,教师还可以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签到、投票、随机点名、问卷调查等,利用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也让学生从传统的受教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符合职教改革中以人为本的主题。

2.3作业批改

传统“高等数学”作业布置后,学生把作业写在练习本上,写好后交给课代表,然后课代表都把厚厚的一叠作业本交给老师,老师带回办公室批改后再带回教室发给学生。由于作业是平时成绩的来源之一,教师在批改作业后需要把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登记,到期末的时候还要统计学生本学期所有作业情况,然后给出一个平时成绩,这样做给教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随着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把作业到平台上。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学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填写,系统能够根据答案进行自动评分。对于解答题,学生可以把解答过程写在作业本上,然后将作业拍照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上,教师在学习通上进行批改,并给出成绩。对于做错或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图片标注的方式指出。当批改完成之后,教学平台能够自动统计学生此次作业的分数。另外,教学平台能够统计每道题目的完成情况,详细显示答案正确的有多少同学,答案错误的有多少同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提示,选择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在课堂上讲解,进行查漏补缺。

2.4答疑

在高职院校里,教师一般除了上课和固定的答疑时间,很少有时间到班级里去,学生一般也没有固定的教室。当学生遇到问题想要请教老师时,往往找不到老师。现在有很多平台提供了在线文档,教师可以一个在线文档,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将问题写在在线文档上,或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到在线文档中。当教师看到后,可以将解答过程写到在线文档上,方便学生查看。同时,由于在线文档是在网上的,其他同学也可以看到,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对于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录制相关的解答视频,然后将视频到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查看。

2.5平时成绩

高职院校的课程成绩分为两块,一是平时成绩,二是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随着高职课程教学的改革,现在一般要求在期末考试之前给出平时成绩,且要有支撑材料,避免出现平时成绩随便打分的情况,以及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低而平时成绩高,但总评合格的现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平时成绩的来源为平时的考勤和作业的次数。由于“高等数学”是公共课,学生人数一般较多,教师不可能知道每个学生的上课表现,因而给出的平时成绩会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但借助学习通这样的教学平台,学生的考勤、作业次数以及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都会得到统计。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课堂练习及课堂活动也可以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活动后可以得到对应的分数。在期初,可以告诉学生平时成绩的来源以及各部分的比重,并在教学平台中设置好。这样在考勤、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完成后,学生就可以在平台中看到自己的平时成绩。通过上述操作,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来自学生的平时表现,认真学习的同学平时成绩就会高,教师也不用担心打分不公平。因为平时成绩的每一分都有来源及计算依据。另外,这种打分方式也会促进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反过来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结语

数学课件范文8

由于生活背景和认知结构的差异,同学们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客观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设置有针对性的分层讲解和解惑释疑,努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逡巡而上,最终掌握学习目标。

例如,我们在学习集合相关概念时,笔者就设置分层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诱导:问题1:大家研究以下表达方式有何共同点?①十四中某班所有学生;②组成某篇课文的所有文字;③从20到421之间的所有自然数;问题2:研习集合的概念,大家看看以下表达是否符合集合的概念?①坏人;②比123大的数;③与1202靠近的数。然后指导学生一边分析集合概念一边判断这些描述,教师再加以引导,大家就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如此设置层次分明,步步为营,让同学们从对概念的直观感知转变为理性思考,鼓励大家拾级而上,最终达到最高学习目标。

二、数学联系生活,知识用于实践

知识来自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勇于实践,这样才能让同学们都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潜能,进而驱动大家通过思考、学习和探讨提升自我对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

例如,笔者在引导大家学习“概率”时,就曾参照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经验,进行如下问题设置:如果公交站牌前仅能停泊一辆公交车,而往往一个站牌可能路过的公交车不止一路,比如某站牌分别路过第2、5、8路公交车,由于时间关系王老师必须在五分钟之内坐上公交车才能保障不迟到,已知王老师可选路线有2路和5路公交车,而且第2和第5路公交车在5分钟内驶至本站的概率分别为0.20与0.60,请问:王老师在5分钟之内坐上2路或5路公交车的概率有多大?A.0.2;B.0.6;C.0.8;D.0.12如此设置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探索数学知识,在唤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如此灵活实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只能更高更强,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