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带教论文范例

实习带教论文

实习带教论文范文1

在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就是将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首先,这是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理论,同时积极创新课堂模式,从而深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形式,更是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其次,在信息时代,网络和计算机普遍应用,只有完善应用网络技术,才能够在信息时代,适应教学要求,提升学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再次,应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丰富教学模式和途径的主要要求,在这一教学模式内,实施网络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导、教师参与、师生良性互动的良好教育模式,这也是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师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技术,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升现代教育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最先进的现念指导自身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尽可能借助网络资源、科技手段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从而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帮助构建、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方法分析

2.1塑造历史角色、深化情感体验

初中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教学与学习相脱节,初中历史教授的主要内容是世界历史和古代历史,相对而言离学生成长的时间较远,这就容易造成学习脱节和理解脱节。而造成脱节的根本原因就是互动性和参与感太弱,尽管历史知识距我们较远,但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缩小距离,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整个历史教学可以更加生动的展现给每一个学生,而通过塑造一系列历史角色,也能够在深化情感体验的同时,学习和丰富历史知识。

2.2构建多元互动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这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厌恶和反感。而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健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一味输出教学观点,并不关注学生接受程度,也不在意学生反馈结果,整个课堂教学模式极不合理、极不规范。而通过多媒体这一教学形式,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形象化和直接化等一系列特点,让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到具体的历史氛围,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深层次的爱好,从而产生教学与学习的有效融合。

2.3真实再现历史变化,优化教学过程

历史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总结,内容较为生疏,而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真实再现历史事实,通过历史事实的具体演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大多停留在口头表达阶段,无论表述多清楚,但形象和具体化程度都远远不够。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发展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及时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2.4建构历史学习体系,积极巩固学习效果

实习带教论文范文2

(一)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员干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种新技术被不断应用于党员干部的培训中。由政府主导,公司积极参与建设,使得全国范围的党员干部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已颇具规模:全国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平台、中央党校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广东省干部教育卫星远程教学网、各省市在线学习平台等纷纷建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

1、卫星模式。

它是主要利用卫星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俗称“天网”。这种模式基于卫星网络技术并辅以计算机等交互设备,用于传输、存储和播放相关教育资源。它的优点是:因信息覆盖面广,通信距离远,适合进行大范围的远程培训;因一般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地形复杂、山大沟深、村镇分散的偏远山区。但由于必须租用卫星,存在建设投入的费用较高,交互性差等缺陷,因此较适合应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集体远程培训。比如:中央党校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广东省干部教育卫星远程教学网等。

2、电信模式。

它是利用电信等运营商提供的互联网络实现远程教育。它的优点是:首先,采用“宽带互联网+机顶盒+电视机”的技术模式,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实现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地点的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点播式、交互式和现场直播式教育;其次,设备简易,成本低。网络有电信等运营商投入,终端设备只需要有电视机和机顶盒便可以。比起采用个人计算机的模式,成本节约了很多。因此较适合应用于省、市范围内的集体远程培训。比如:广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广州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不足之处在于终端设备是电视机,虽然能点播,但主要的信息是视频类信息,因此,与用电脑终端的相比,交互性较弱,不太适合个性化学习。

3、在线学习平台模式。

它是通过干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远程教育。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和管理手段搭建的高质量、大容量、系统化的学习平台为各级各类党员干部提供网上学习和服务。它的优点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界面简洁友好,交互性强,不仅易于操控,而且覆盖面广、共享性好和灵活性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网络上储存或传送,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可以在任何时间,在配有远程教育硬件设施的地方,查找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学矛盾,还可以满足干部教育“终身化”需要和地点分散化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培训要求,给学员极大的选择空间,实现个性化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运行维护的成本也很高,因此目前暂时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建设较多。比如:北京、上海在线学习城、广州市公务员培训网络大学堂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各地党委对党员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视,很多地区都纷纷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建设自己的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加大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力度,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发展也遇到了以下问题:第一,资金问题。各地为满足本地区的远程教育发展,竞相投入资金进行建设,然而从全局的视角来看,很多地方的建设都存在缺少总体规划,重复性建设多的问题。同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目前,许多在线学习平台已进入管理和全面开展并深入推进的阶段,而持续的经费支持是在线学习平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各级财政投入和部门、企业帮扶等,投入量很有限,难以满足教学资源购买和制作、实施网络运行、硬件设施更新等日常支出,虽然各地都已经制订了相关管理与实施经费保障等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保障措施可能得不到落实。第二,人才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硬件设施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要求系统的管理人员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但据有关数据统计,终端站点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经过培训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但因缺乏比较系统的计算机知识和设备维护经验,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技术问题时往往很难解决,就更不用说进行软件资源的开发。第三,网络带宽和服务器资源不足。在线学习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建设的,用的是公共网络,不像卫星模式采用的是卫星专用网络。而党员干部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又造成了访问网络和服务的不确定性。当大家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学习时,容易造成不约而同地访问网络,给服务器的压力太大,容易造成网络阻塞;当加大资源投入,租用更大的带宽和更好的服务器以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时,又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党员干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工作,只有相对少的时间可用于学习。

二、云计算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源泉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脚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一系列的新技术浪潮向我们涌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云计算的应用,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用户不再需要了解云中基础设施的细节,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直接进行控制。”云计算的目标是把一切都拿到网络上,云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就像用电不需要每家投资装发电机,用水不用每家建净水池,只需要从电厂和水厂购买一样,而且用多少买多少,既省钱有省事。即云计算是可扩展的信息技术能力向外部客户作为服务来提供的一种计算模式和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信息服务。通过云计算的定义不难看出,云计算能解决当前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大减少在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还能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软件即服务”是云计算提供的一种服务类型,它将软件作为一种在线服务来提供。接入这类云计算服务后,无需再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教学硬件设备,只需根据培训的规模购买相应的服务;终端管理人员无需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只需会简单的上网操作知识。同时,云计算服务的带宽与服务可随用户的变化自动调节,就像用水和电一样。因此,如果将远程教育系统部署在云服务环境上,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远程教育系统的并发性和交互性,使得师生之间的交互更加实时,流媒体播放更加流畅,访问速度更加快捷。

三、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模式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应用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技术的逐渐成熟,近年来包括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IBM、思科等国际公司都非常重视开发云平台产品,国内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著名的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云计算方案,涌现了不少能提供商用的开放的云计算服务平台。这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提供了可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目前云计算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服务,从基础层开始由低向高递进:基础设施服务(IaaS)——把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云端”基础设施,作为计量服务提供给客户,也就是用户租用硬件服务;平台即服务(PaaS)——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软件即服务(SaaS)——是用户通过互联网来订购自己需要的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商会根据所定软件的时间长短和数量来收费。显然,软件即服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应用在党员干部的远程教育上。各级党校或党员干部培训机构不需要新购买教学硬件设备,只需要根据自己培训的党员干部的数量向服务提供商购买相应的云计算服务,就可以非常便捷地建立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习平台。教学管理者在这种模式下只需要将主要工作放在教学组织管理、精选教学资源上,而不需要考虑技术方面的问题。就像现实社会中的党员干部的集中现场培训,教学管理者只需租用课室,进行教学组织管理,不需要考虑现场的基础设施环境,比如照明、空调、桌椅等等。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模式,可实现的教学方式包括:

1、直播。

与传统的远程教育模式需要复杂的设备不同,现在只需要一台能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和摄像头就可以实现课程的现场直播,非常简单方便。同时,收看的党员干部还可以同步收看到老师的课件、与授课老师进行教学互动。

2、点播。

根据党员干部的特点,随时可登录云服务平台进行自主选学。能够让分布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选择任何课程、从任何章节开始登录,都成为可能。而且,除了电脑,党员干部还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WIFI)或3G、4G网络登录远程教育云平台进行碎片化的学习。

3、在线实时讨论交流。

实习带教论文范文3

教学模式是依据特定的教学理论,为达到设定的合理教学目标而采取了一系列教学组织形式和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以老师为中心,学习手段以强化为主,主要包括直接教学和接受学习两种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反随着年龄增大,学生从出生具有的好奇心会越来越淡。学生发展特点不同,个体存在差异性,而传统教学一视同仁的做法,会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前不久新闻报道,清华大学附小一位小男生因不想做作业而把学校网络黑掉,成为最小黑客。如果老师在学习水平上将他与一般小朋友对待,那就是活生生毁了一个天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打破了教师对学习内容的垄断,改变了信息的呈现方式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从而加速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同时,正因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刺激,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毅然放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转而接受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更适合于运用教学,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取向的学习理论,更多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都被运用到教学中,很多学校也配备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学系统。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从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到发现、探究、合作学习模式;教师也从以前的中心地位转到主导地位,对学生学习起的是引导、辅导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建构知识。正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教学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教学模式因有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而更利于学生学习、成长。

2信息化教学模式特点

2.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摆脱传统教学教师主宰课堂的弊端。信息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及策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魏县新实验一中实行“235”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2013年起,该校一直秉承“以质量求生存,靠创新求发展”的教育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正是因为传统教学的蹂躏,学生被动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表面灌输进去的是知识,而丢失的却是那份不可多得的好奇心。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2.2丰富的教学内容,大量的教学资源

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有利于因材施教。另外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为支撑,具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图片、影视、案例等,以前听的只是老师了解的信息,看到的只是课本传达的知识。互联网使许多时事、新闻传播更为迅速及时,将之结合到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变化,掌握最新动态,也能掌握更多案例。而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分享了解的信息,增加信息量,并且在相互讨论中使感情更为融洽,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丰富的内容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弥补了“预设有余,生成不足”的缺点,能随时调用已存储的资源素材,做到灵活运用,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

2.3远程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无时空、无地域限制,便于开展远程教育,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学习。传统教学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学习的地点也只是学校,这样很耗费时间,而且学生发展速度不一,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不同,不利于学生成长。远程教学能针对此弊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技术被简单地作为一种工具

由于目前大多数教师没有深层次掌握信息技术,仅仅把多媒体作为一种演示或播放工具,将所有要学习的内容、环节都纳入到制作的课件当中,这并没有在教学模式上有所改变和创新,只是将所谓的“人为灌输”变成了“计算机灌输”。信息技术促使教学容量增大,使得学生学习负担也加重了。虽说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声音、文字放大了,但教师只是从讲授者变成媒体的播放者,没有考虑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及时反馈,学生跟不上这种节奏而消化不良、叫苦连天。目前采用PPT教学的老师已超过90%,一旦某节内容的课程设计做完,老师则年复一年地使用,根本不考虑社会变化而信息也随之陈旧。

3.2互动频率低

教学过程中,一定的师生互动是必须的,不仅让教师了解学生听课的状态,也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的注意力一味放在显示器上,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这样就把师生之间富有情感的交流变成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人人对话变成人机对话。有时候老师课件设计得不合理,问题答案一起出来,学生根本都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跟着多媒体的屏幕走。处于青少年早、中期的学生更渴望获得老师的关注,而老师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冰冷的显示屏上,这无疑会使师生情感得不到深层次交流,对学生而言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对老师来说也不利于其教学及管理工作。

3.3信息素养不高

从教师角度来说,有的老师对信息技术还不是很了解,而且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要么不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这样的思想观念不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要么完全依赖信息技术,而丢失传统教学模式,老师的教学能力将会慢慢下降,最后就像流水线工人一样做重复的动作,说重复的话。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无法利用网络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资源,无法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不能及时为自己答疑解惑,完全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学习,不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时代脱节。

4对策

4.1有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现在许多老师对信息技术了解的程度不高,只会把书本的内容照搬到课件上,不能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发散思维、创造性的培养。课件制作过于简单,会使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在文字上,而过于花哨,又会使学生无法掌握到重点内容。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多方面、多层次阐述教学内容,将视频、图面、文字集合为一体。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甜品面包,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融合是为了教学效果更好,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学生。

4.2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我们获得信息的速度更快,信息的量更大。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但是,信息社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信息也有好坏,充斥在学生的周围,老师就应担当好监督者的角色,正确引导学生接受有用的信息,拒绝不良信息。4.3完善配套设施,丰富信息资源现在很多学校已使用多媒体教室,但领导老师担心学生损坏机器,不允许学生使用。有的多媒体设备过于陈旧,需更新换代。学校图书馆里的书也都是陈年旧书,杂七杂八。学校应该多购进新书,完善书库,让学生能在图书馆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学校电子阅览室应免费向学生开放,机房电脑也应更换。科教兴国,教育任何时候都要摆在重要位置,不能让硬件设施暂时缺乏或者落后而成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障碍。

4.4设立合理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设立合理的管理和评价机制,能让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再三斟酌,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一套策略。同时,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得教师内部形成竞争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5结语

实习带教论文范文4

1.知识的实时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输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利用信息获得知识往往是实时的。只要互联网上了相关的知识,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并在第一时间内获得,这极大地改变了以往的知识获取的时效性。

2.知识的局限性

在受到技术限制的情况下,有的技术并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表现在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难以转成信息交流的模式,如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而此种技术上的缺陷就很有可能会使该信息缺少专业论坛,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识的交流。

二、信息时代下的计算机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在进入大学以前,有的学生来自落后山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有的学生来自城市中心,他们当中大都提前学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时,教师要采用弹性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要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工作。

2.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

虽然有不少学生喜欢计算机课程,但是他们当中在上大学之前,有很多都是自学,而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如果教师采用积极向上的引导方式,则可以减少处于积极的热情中的学生,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迷失方向。

3.教学与实践存在脱节

计算机知识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是现行教材所阐述的内容都与现实运用相脱节。例如,学生经常使用的计算机知识在教材中只是简单阐述(如收发电子邮件、实时通行、网上购物、网站维护等活动)。这种教学与实践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只能“自学成才”。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探索

1.课程体系的转变

学生首先必须学会必要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以及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然后才能全面开发其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这个目标,我们要采用弹性课程体系,也就是在完成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后,再根据专业特点增加弹性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2.教学方法的调整

对于其中的一些基础偏弱的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是重点,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方向继续学习。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较早地通过国家计算机考试,也可以激励和引导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共同奋斗、共同提高的目的。

3.考试方式的更新

实习带教论文范文5

1.1多媒体英语教学通过多渠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习的兴趣大门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将设计更多的故事情节、背景音乐等元素,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出来,将枯燥难以理解的词句,用有趣的图片取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语言学习往往与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单纯的学习语法,不如为学生设置故事情境,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每个单词的真正含义,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影视题材,让学生去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1.2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以加大教学密度,扩大信息量

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的英语教学授课材料有限,老师用传统的教学设备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的兴致低,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实施多媒体英语教学,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例如在单词教学中,这个词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在大屏幕上,伴随着相关的解释,学生跟读,跟读的同时,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发音,避免了个别教师发音不准误导学生弊端,紧跟着将单词应用于语句中,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单词的含义,加强巩固。再如电子邮件,音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学生的数据库大大扩展,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访问各种信息源,交流中即便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单词,因为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答案,这就大大加深了对这个单词的印象与理解。

1.3多媒体英语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有方是指教学应当有方法,而教无定法则指应因人而教,因材施教,不应生搬硬套现成方法。“教”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上,教师应和谐师生关系,将学生看作是朋友,在生活琐事上给予帮助,在学生遇到困难、精神萎靡时给予鼓励和关怀,放下所谓的教师架子,宽容悦纳,才能使学生“爱屋及乌”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同样感兴趣。传统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教师授课,学生停课,至于这个知识点学生能不能学得会就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与教师无关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课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2多媒体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即使多媒体英语教学在新时代下具有不可取代的进步性,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英语教学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多媒体教学丰富的内容、多彩的画面,容易使学生过多的关注图片、色彩、声音,而不是英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重心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使用多媒体英语教学省去了大量备课的时间,而有些教师选择从别处拷贝课件,一个课件传了几代人后,仍然应用在教堂上,这样的课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方便了教师的备课,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教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潇洒地挥一挥手中的鼠标,逐一播放课件内容,完全的依赖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时间的情感交流被剥夺,教师难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的作用,使得教师的引导作用被削减。另外,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学习内容,授课内容在排列上缺乏主次,不能突出重点,学生在学习一节课之后对整个授课内容没有留下具有影响的内容,电脑屏幕变换速度快,个别学生难以适应快节奏的授课形式,没有时间整理笔记,对授课内容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3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应用

3.1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功能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主流地位发生了改变,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但凡亲身体会的人,都会感受到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模式中革命性的进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资源的不足。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就会失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失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核心,反而过犹不及。因此,教学要扬长避短、注重实效。正确的把握好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作用。

3.2将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

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各样的新颖的教学素材加入到课件中,在授课中巧妙的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发的在课堂中产生学习的动机。万万不能简单地把多媒体教学理解为就是使用幻灯片课件,加入图片、彩色文字、音乐等元素,如果简单的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对于个别学生来讲,一堂英语课也许跟英语学习的关联并不大,更多的是在“看热闹”。多元素的加入丰富了学习内容,打开学生的思维,但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的更高一层的挑战,在“热闹”中突出学习重点,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感情投入,在时间和内容方面把握分寸,采用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调动教师的授课兴趣,摒弃教师以往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媒介将新时代的英语教学带入一个新纪元。

3.3与实际相结合,切不可好高骛远

实习带教论文范文6

近几年,随着中药领域新学科、新行业不断涌现,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新型中药人才,以推动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3]。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竞争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4]。因此,构建新型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探索如何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中药学专业技术人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构建中药学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中药学实习实训是指组织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外场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的。由野外见习、企业实习、医院实训实习及毕业专题实习等几部分构成。

1.1药用植物野外见习

药用植物野外见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泰顺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和永嘉林坑建立了见习基地,在大二开学的第一周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野外见习,通过一周野外见习,学生对中药的生境、生态及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既拓展了知识面,学生了解了中药资源调查的基本技能、方法,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1.2企业实习

利用药学院自身科研优势成立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为学生了解市场与现代医药企业的运行、树立市场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产业单位承接业务,采取项目分拆、工程师带教指导、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方式,以实现学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企业提高效益的良好互动。自办企业聘请的管理与技术人员也成为学生兼职导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产业技术知识。同时学院建有温郁金GAP种植基地(已通过国家GAP认证),目前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实习、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教科服务平台,每年都能接受数十名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温郁金GAP基地实习,使学生了解道地产区药材种植、采收加工、质量控制,并掌握道地药材的植物形态、生长环境,药用部位的主要特征等方面的情况,学生通过企业的实习,在接触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前接触到产品和市场知识,并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1.3医院实习实训

医院实习实训是药学类本科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医院实训,使学生了解药品的使用剂量、规格和注意事项,熟悉药品调剂的整个过程[5]。由于临床工作是今后毕业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去向,我们对教学计划做了较大改动,首先是增加了大一暑假临床实训,即利用大一暑假的时间,到附属医院的药房进行一个月的实训,实训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对药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及就业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其次,我们在每年的例行教学实习检查中了解到中药学专业学生下点实习时间偏短(20周:12月底~5月初),这期间不少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期初补考、毕业前补考、找工作等,还有春节和元旦等假期,真正投入到实习实践工作中去的时间大大减少。为此,我们从2007级开始,对中药学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把第七学期的一部分课程提前上完,第七学期另一部分课程调至第八学期,学生第七学期下点实习(即拟9月1日~2月28日进点实习),第八学期初返校继续第七学期的部分课程学习,以便学生真正实习下点时间延长,加强学生实践训练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实践素质的拓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1.4毕业专题实习

毕业专题实习,包括毕业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实习实训项目,以往我们将学生的毕业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直接交由实习单位完成,但是几年的实践发现有的实习单位由于科研方面的不足,导致课题研究和论文完成的质量较差,为此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专业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尽可能地将学生的科研论文在校本部完成后再下点实习,实践证明最近两年我们毕业生的论文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学生通过毕业专题实习,可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并掌握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论文答辩过程,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几年的实践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全国、省、市及学校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9年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2008年获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09年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1年又斩获浙江省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2010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的朗肽创业团队荣获“大学生就业?创业群英会———‘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奖。近三年来,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5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3人,校级优秀毕业生9人。在校学生自然科学科研立项中,中药专业学生连续3年名列前茅。

2与实习基地合作共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现有十几所附属医院和教学实习医院,在人才培养与教学基地之间,通过学科建设紧密联结起来,药学院为基地提供技术与项目的支持,基地则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训机会和就业机会。为提高基地教师的带教积极性及带教水平,我们利用学院具有的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及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开放基金这一载体,使医院相关人员参与了项目的申报及课题研究;同时利用中药学专业具有招收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这一优势,我们聘请符合条件的非直管附属医院的药剂科老师当硕士生导师。为进一步提高实习单位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药学院与实习单位交流与合作,实现“医、教”共赢,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联合申报、产业化等方面展与实习基地展开紧密合作与政策优惠,使实习单位科研、带教水平及带教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在每年的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时,请带教药剂科指导老师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我们还召开每年一次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经验交流会。总之,通过各种措施激励医院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最终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及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p#分页标题#e#

3以导师制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实习带教论文范文7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ISO15189;实习;教学

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从书本学习走向临床工作的重要阶段。如何全方位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素质,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医学检验人才,是检验科实习带教工作中的重要课题。ISO15189实验室认可准则是国内外检验科和独立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否通过ISO15189认可是衡量检验科规范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笔者让实习生参与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各个实践环节中,通过学习质量体系文件,参加质量管理活动,形成ISO15189认可准则的基本理念,为其毕业后能较快成为所在单位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骨干打下基础。本文将根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检验科(以下简称该院)ISO15189认可条件下的实践体会,结合多年的实习带教经验,对如何在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条件下做好检验科实习生的培养工作进行总结,探讨新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带教方式。

1实习带教管理模式

1.1开展岗前培训和“中心制”讨论。入科后的岗前培训是实习生了解科室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岗位职责的必要过程,也是实习带教管理的重要内容[2]。笔者团队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依照科室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安排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实习轮转计划、实习生管理制度、实验室信息系统培训、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等[3]。教学秘书按照实习生轮转时间安排轮岗,实习生组内轮转学习结束后需参加专业组长负责的理论与技能考核,考核通过后方能转岗。该院设立以系统疾病为诊疗单元的“中心制”模式,临床科室按系统分类为原则进行设置,开展团队诊疗服务模式[4]。笔者团队组织实习小组定期讨论各专业组遇到疑难病例的检验结果,让其跟随带教老师参与医院“中心制”会诊过程。医院“中心制”诊疗引入检验科实习带教,不但使实习生对检验结果的解读及方法学局限等的认知有明显提高,还培养了如何与临床进行密切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1.2定期组织在岗培训。带教老师在科室以集中理论授课的形式将所在岗位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此外科室还会安排带教老师每两周进行1次关于临床实习中的常见问题、检验专业新进展以及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小讲座。由于实习生实习结束后需提交毕业论文,因此科室在实习期开始就给实习生安排了论文指导老师。论文指导老师必须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临床检验工作经验、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论文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研究方向指导实习生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这不仅能使实习生对已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能逐步提高实习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重视实习教学反馈。科室教学小组定期组织实习生召开座谈会,让实习生填写实习情况调查表,就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带教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教学小组针对实习生的评估意见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座谈会还会对实习生不同阶段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对实习生的管理和实习轮转计划落实情况等进行总结。此外,该院不定期组织院内实习教学检查,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也会对科室进行实习教学检查,并在每学期召开1次实习生座谈会。针对该院和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教学检查反馈的实习带教问题,教学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并制订相应改进措施。

2ISO15189认可准则对实习带教效果的影响

2.1搭建实习带教的高质量平台。科室通过ISO15189认可工作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临床工作及管理更加规范化,极大提高了全科人员的管理水平及质量意识,为实习带教搭建了高质量的平台[5]。大多数实习带教老师参与了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和实验室认可全过程,对ISO15189认可体系有深刻的理解。笔者团队在准备过程中组织带教老师对涉及质量体系各环节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如前处理组多次组织了对全院护士及护工的培训,并将相关培训内容贯彻到临床实习带教中,使实习生掌握了分析前的标本采集流程与注意事项。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再加上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因需要染色镜检而耗时耗力,实习生越来越不重视细胞形态学的学习[6]。传统形态学教学主要针对临床血液体液组实习生,笔者团队按照ISO15189认可准则对细胞形态学识别的要求,每周组织1次全体实习生网上形态学答题,对答题反映出的形态学难点问题予以集中讲解,使近两年实习生形态学考核合格率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75%上升至91%[7]。

2.2树立实习生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准确”是科室制订的质量方针之一,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体系有效的运行是确保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涉及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多个环节,并不是通过检测过程中某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简称质控)措施就能达到的。基于ISO15189的规范化管理理念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一直到持续改进等各方面。笔者团队一方面加强实习生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另一方面让其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填写不合格标本记录、试剂比对记录、仪器维护保养记录、临床标本的保存与处理记录等,使实习生熟悉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所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8]。

2.3培养实习生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传统的检验临床实践教学主要重视实习生检验操作技术的学习,忽略了质量管理方法的教学。笔者团队通过ISO15189认可工作,掌握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方法,实习生可以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学习质量管理方法。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实习生参与检测系统性能验证、室内质控、室间质量评价等各个环节,如实习生在做当日室内质控时要有发现失控检验项目的能力,按照质控分析流程能查找失控原因并进行纠正,同时正确填写失控报告。通过这一完整质控过程的学习,实习生熟练地将质量管理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其毕业后能够独立完成所在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9]。

2.4组织实习生参与科室的质量管理活动。按照科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质控组每月会召开1次质量监督会议,各专业组的质量监督员会带领实习生对本组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表格记录是否完整、检验结果是否在报告时限内、危急值是否报告等。质控组在质控会上对质量监督员汇总的不符合项进行讨论,对认定的不符合项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传统带教活动中,实习生极少参与科室的质量管理活动。笔者团队通过组织实习生参与质量监督活动,让实习生掌握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实习生跟随带教老师参与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在评审结束后,质量负责人会组织实习生对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讨论,并将其在评审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出科考核内容。

2.5深化实习生生物安全防护意识。通过借鉴ISO15189认可准则中关于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笔者团队将生物安全教育和管理纳入实习教学中,入科时就对实习生进行生物安全理论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的作用、锐器物的处置和气溶胶的防范等[10]。除了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笔者团队还在入科教育期间为实习生进行血液免疫学检测,建立生物安全相关档案。对个人防护用品及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隔离衣、护目镜、手套等的使用进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借鉴ISO15189认可准则对生物安全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大大提高了实习生的生物安全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近3年来该院无实习生职业暴露的发生。

3小结

实习带教论文范文8

1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树立学生预防医学观念的问题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模式优于A模式,其它未见统计学意义,见表1。

2对实习内容效果的评价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C模式优于B模式,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在使用统计软件上三种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模式优于A模式,见表2。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培养21世纪新型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系列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理论课、实验课、第二课堂到临床毕业实习,逐步深化和提高医学生预防医学观念和技能[3]。根据表1结果,A模式、B模式、C模式这三种模式学生树立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B、C模式优于A模式。认为在实习中能确立疾病预防为主的观念以B模式最优,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的B、C模式优于A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比较中A模式(89.1%),B模式(92.3%),C模式(88.2%);疾病的三级预防的掌握B模式最优;综合比较树立预防医学观念中B模式为最优模式,C模式次之。原因基于B、C模式的实习学生能够有机会在社区或社会调研中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B模式中实习学生进入社区,面对面接触居家住户,预防观念整体较强烈,C模式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调研,也比A模式中学生单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的感受明显。群体的预防必须建立在个体预防的基础上,也只有做好预防才能保证个体健康。B模式的实习学生能以社区为范围,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指导等实践活动,实习效果明显。

实习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模式[4],有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从内容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预防专业学生通过参加三种不同模式的实习,普遍树立了预防为主观念和主要的预防医学基本技能。根据表2结果,在实习内容效果的比较上B模式、C模式比例明显较高,参加C实习模式,实习内容中对学生作用最明显的是能基本进行课题设计达97.10%,这些差异可能与C模式的学生,一方面投身到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加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带教老师通常以日常工作为基础让学生自行设计课题,带教老师以疾控工作为主,在课题的指导时间低于专职教师,锻炼了这部分学生自行设计课题的能力,几乎所有学生能基本进行与疾控相关的课题设计,更加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统计软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B模式在参与社区实习,到人群中去实践之后这跟学生参加了教研室实习或自身所选择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课题密切相关[5]。到社区后其交流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加之在教研室有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其收集资料的方面也有其优势的一面。社区或社会实践方式,必然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带给学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掌握重点就有所不同。参加实习后,学生了解和熟悉最多的内容是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正确搜集资料的方法达90.60%,其次是学会撰写科研论文88.60%。除此之外,通过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收效甚微的是掌握现场调查的基本技术[6],原因如下:(1)学生是根据已有数据来进行课题设计和选择的,在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中基本不会涉及到与课题相关的现场调查内容;(2)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课题开展时,因学生没有接受过调查员培训或不具备相关素质故由指导老师亲自代劳;(3)由于部分卫生单位对学生科研课题的不了解和对科研工作的不支持,现场调查工作艰难重重。通过访谈,学生普遍认为急需改进的方面有抓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分别为加强语言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其中,在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一项强烈要求改进的是参加过B实习模式的学生,这表明社区预防医学专业合格带教老师的严重缺乏,也体现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在社区实习这种模式发展还不够成熟。参加B实习后,除上述急需改进的方面外,学生希望能结合工作实际开设案例讨论课。进行论文的设计及撰写讲座一项,A模式做的及时完善,其它两种模式都需要加入此实习内容并及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