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体系论文范例

市场体系论文

市场体系论文范文1

早在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若干意见》就已提出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质量工程”,高校的实验、实训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4月、2011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先后在杭州和西安举行了“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研讨会、“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与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等,与会专家与教师在研讨中提到了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交流了许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一直致力于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实验课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做了许多改革尝试,对《统计学》实验课、《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实习等方面进行了立项研究和教学改革,但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些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许多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例如,实验室的电脑因老化、配置低问题使一些专业实习软件不能顺利运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还有其他很多问题,例如因受经费少、指导老师少、场地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实践教学大多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不完备。实践教学一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营销策划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建议

实践教学是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日常生活实践能力、职业活动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部分。为此,应构建完整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五个方面。

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通过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掌握,具备从事营销策划、管理等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营销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良好的公德及责任意识等。

2.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生产劳动、技能训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设文)、参观、调查、分散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等,涉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市场营销专业第一课堂即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包括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如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营销策划大赛等。第三课堂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应将专业实践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如相关资格证考试获取证书、等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相关实践环节学分,也纳入学分管理,以实现“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3.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保障。

要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即保障系统,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软件包括实践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实践教学的硬件,是实践教学得以进行的基础条件。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实践教学师资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与实习、实训单位共享资源,聘请其专家、营销骨干兼任实践教学导师。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校区、系(部)的投入和校企、校地共建等方式,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好实验室硬件并配套好电子商务、I6等实习软件。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实训基地,共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由于主观上的轻视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实践教学有时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管理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管理,比较复杂。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制度管理、组织管理和运行管理。制度管理指制订一系列关于实习实训的教学管理文件,包括课堂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文、社会实践、营销策划大赛等涉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管理的文件制度,以此作为检查落实的标准。作为具体培养单位的教学学院或系(部),应强化相关文件的制定与落实。组织管理由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系(部)作为办学实体,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运行管理指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践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落实指导教师、经费和场所,妥善准备、科学安排、中期检查、及时评定总结,应加强过程控制,严格落实责任,切实达到实践效果。

5.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子系统。

市场体系论文范文2

关键词:现代化金融;有效市场假说;金融市场发展

一、中国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新时代需要新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建设与现代化国家相匹配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当属金融市场体系。在党的报告中不但对中国当前经济现状做了科学陈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对我国未来金融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深化投融资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由此可见,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展阶段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金融市场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备、健全、有效的金融市场能够有力地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反之不但会阻碍实体经济发展,还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导致经济危机。在经济深度全球化的今天,好的金融市场会助力一国经济实现良性增长,而坏的金融市场会使一国经济遭到致命打击。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是要建设完备、健全和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迅猛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金融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金融体系成为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为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分别于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经过28年的发展与改革已初见成效,证券市场在拓宽企业融资和居民投资渠道以及促进资本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发展史看,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较美国晚将近60年,发展势头虽然迅猛,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不可避免地存在发展不充分、市场不成熟、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较为充分的是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对中国发展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至关重要。完备成熟的股票市场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有效性,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所谓有效性是指市场信息是否部分反映、或是完全反映在交易价格之中。

二、金融市场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

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绕不开的是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这一经典的金融市场理论。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基于概率论的数学性研究到大萧条之后的集中讨论并形成现代资产定价模型再到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出现开启了金融领域理论发展的全新时代,有效市场假说正是在前期理论铺垫之下所诞生的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石之一。1.早期金融市场理论———基于概率论的数学性研究。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滞后于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早在16世纪中期就已出现了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后于1609年成立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交易所的成立大大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关于金融市场理论的研究直到18世纪才出现,早期是数学家基于概率论来研究金融市场的波动。丹尼尔•伯努利(DanielBernoulli)于1738年发表了《关于风险衡量的新理论》,文中运用概率论的思想研究了风险定价及测度等问题。但是伯努利的研究并未涉及到金融领域,直到20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巴契里耶在他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通过分析股价波动来揭示金融市场波动的规律,他认为金融市场的波动本身可能会产生自我强化的力量,而这种波动的状态不能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未来市场价格的波动也无法预测。巴契里耶的研究为20世纪资产定价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大萧条后的金融市场理论———股价波动规律和资产定价模型。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之前的金融市场理论主要集中于20世纪30年代后,即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之后。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基于“简单预期”的股价形成和波动理论,他强调股价决定及变化的心理作用,认为股价不是由其价值决定,而是由投资者的心理所决定的。凯恩斯的贡献在于开启了关于股价波动微观分析和非理性分析的研究。凡勃仑(T.Veblan)提出了一个假设命题———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这种不稳定表现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崩溃中。凡勃仑的研究扩展至金融体系的宏观层面并揭示了金融周期的运动规律。查尔斯•亨利•道琼斯(CharlesHenryDow)提出了道式理论,将市场波动划分为暂时趋势、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首创了用道•琼斯价格指数来判断市场的波动趋势。现代资产定价模型始于约翰•B•威廉姆斯(JohnBurrWilliams)于1938年发表的《投资价值理论》,该书阐明了债券定价模型和股票定价模型,依据现值理论,已知债券或股票的每期现金流和贴现率可推出债券或股票的价格。在威廉姆斯的理论基础上戈登(MallonGordon)和夏皮罗(CarlShapiro)于1956年提出固定增长模型(ConstantG-rowthModel),莫洛多夫斯基(NicholasMolodovsky)于同年提出三阶段增长模型(ThreeStageGrowthModel),威廉姆•赫尔利(WilliamHurley)和刘易斯•约翰逊(LewisJohnson)于1987年提出随机DDM模型。3.金融市场理论的新时代———资产均衡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现代资产定价模型之后的资产组合理论开创了金融市场理论研究的全新时代。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由马科维茨(Markowitz)于1952年首创,在《资产组合选择》一文中马科维茨通过数量化分析确定了最佳资产组合模型,托宾(JamesTobin)于1958年提出了确定最优资产组合的方法,并提出了托宾分离定理。在马科维茨“均值—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夏普(Sharpe)、林特尔(Lintner)、莫森(Mossin)分别于1964年、1965年、1966年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CAPM)。CAPM是对资产组合理论的延伸,该模型给出了市场均衡状态时风险资产预期收益的预测方法。CAPM模型假设前提十分苛刻,后续研究通过放松某些假设对CAPM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正。布伦南(Brennan,1970)将税收引入模型,迈耶斯(Mayers,1972)将市场不完全引入模型,布莱克(1973)放松无风险利率假设,法玛(1970)和默顿(1973)提出跨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布里登(Breeden,1979)提出消费导向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更有甚者,斯蒂芬•A•罗斯(1976)提出了替代CAPM的资产均衡定价模型,即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APT),APT与CAPM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依赖市场资产组合,而是一种基于多因素收益生成函数的一价定律。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有效市场理论的诞生。有效市场假说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最早由哈里•罗伯茨(HarryRoberts)于1967年提出,后于1970年由尤金•法玛(EugeneF.Fama)首次系统性阐述该假说。从金融市场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EMH早可追溯至基于概率理论研究金融市场的巴契里耶(LouisBachelier,1990),近可源于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65)的《蕴含恰当期望的价格波动的证据》。根据法玛的定义,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信息的证券市场。有效市场有三种形态:弱式有效市场(WeaklyEfficientMarket),价格反映了市场的历史信息;半强式有效市场(Semi-stronglyEfficientMarket),价格反映了当前市场的公开信息;强式有效市场(StronglyEfficientMarket),价格反映了市场的所有信息,包括内部未公开信息等。自有效市场假说提出后,对于该假说的争议之声不绝于耳,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检验。弱式有效市场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即通过技术分析无法获得超额收益。半强式有效市场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即通过基本面分析无法获得超额收益,只有通过内幕信息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检验半强式有效市场就是检验公开信息是否可以迅速反映在股价上。鲍尔(Ball)和布朗(Brown)于1968年的检测表明公开信息或被预测到或迅速体现在股价中,即公开信息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成立。强式有效市场反映了所有信息,即使通过内部信息也无法获得超额收益,内部信息主要由共同基金掌握,检测强式有效市场可以通过检测共同基金的收益情况。弗兰德(Friend)、布朗、赫尔曼和威克斯(Vickers)于1962年的研究表明共同基金和市场平均收益差别不大。夏普(1966)、詹森(1968)、弗斯(Firth,1978)和弗兰德、布朗与克罗科特(Crokett,1970)的研究也都表明强式有效市场假说成立。

三、中国现代化金融体系发展的思考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态势突然转变,随着近期两国领导人的顺利会晤,中美贸易摩擦暂时告一段落。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性新阶段。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速完善股票市场及其他金融市场的建立,更好发挥现代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全面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四十年,不管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都与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密不可分。具体到金融领域,仍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集中领导、科学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政治特点。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就是要确立一个根本性的发展目标,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享,以人民获得美好生活为宗旨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就是要确立党对金融工作制度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把握制度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具体落实中要全面提高领导干部领导金融工作的专业化能力,掌握现代金融经济的理论知识、把握具体工作中的金融发展规律、科学指导各层面的金融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产业划分来看,金融业是第三产业,金融市场是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与其对应的虚拟经济,也即金融经济。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因此,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引导金融业回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本质属性,而不可本末倒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处理好现代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业本身具有高负债率和高风险性的特征,资本如果不是用来支持实体经济而是在虚拟经济中投机,将会产生投机泡沫并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将冲击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世界经济史上的历次金融危机均是由于金融经济过分膨胀、脱离实体经济而产生。因此,要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一方面要时刻警惕金融领域的各种风险,防止投机性行为扰乱金融市场,防止金融经济“脱实向虚”。另一方面要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引导资本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性现代化国家建设、绿色经济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方面。2.科学构建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全面提高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金融市场体系要进入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阶段,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要坚持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资金按市场化原则在各行各业充分自由流动;其次要构建多要素、多层次和多系统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具体涉及到货币、银行、证券、保险等要素以及价格、市场、机构、信息、监管等层次;第三要处理好金融体系内部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关系,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金融产业结构,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实现现代金融体系的均衡发展;第四要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的准入、竞争、退出机制,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国内各金融市场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机制,建立健全金融创新机制和金融防风险机制等。股票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对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至关重要。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易造成内部交易和操纵股市,大大增强了股票市场的投机性,严重损害了其有效性,高质量的信息供给机制有利于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其次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减少政策干预、加强市场调节,强化股市自发形成制度,推进金融系统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的市场化改革。第三要加强股票市场的法律制度建设,创造预期稳定的基础环境,规范股票市场的交易规则,提高股票市场的透明度。第四充分发挥创新在股票市场的作用,创新交易品种和对冲机制,优化股票市场结构、拓展股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第五要完善股票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控制上市公司质量,坚决淘汰劣质股票。3.建立健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现代金融处于信息化、网络化和科技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金融行业自身的投机性很容易利用这些便利条件滋生一系列金融风险。由此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建立健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以防范和化解多种金融风险叠加的复杂局面。首先,优化宏观监管体系框架并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提高中央层级金融监管作用,加强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统筹监管,充分利用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以实现监测预警、压力测试和评估处置等全方位监管,形成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其次,合理监管金融创新和金融开放。金融创新包括新金融市场、新金融资产、新支付媒介等创新性金融现象。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丰富了金融产品市场,同时也给现代金融体系注入了新的风险。要提高金融监管体系的更新速度,实时监管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支付方式,特别是网络金融产业的发展,加快网络金融的法律法规建设,将金融创新产业全面纳入监管体系,防止由于快速发展引发不可控的金融风险。金融开放要以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为前提,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需要监管体系的密切配合,提高对金融要素流动、金融资源配置、金融市场融合的实时跟踪、评估与监督,建立与国际金融市场相适应的监管规则,防范在开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赵美玲.基于收益法的WDJT股份有限公司价值评估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学位论文,2016.

[2]杨晓彤.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协调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7.

[3]杨英杰.大国治理战略思想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3):22-26.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市场体系论文范文3

[关键词]金融支持;物联网产业;困境

一、引言

与其他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较而言,物联网产业有些与众不同。物联网产业面临着初期研发投入大、预期收益不明确、资金短缺等困境。物联网产业想要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支持能够促进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有利于确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促进金融与物联网协调发展。还可以推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筹建,构筑有序统一的金融体系,使金融与物联网产业经济能够实现协调发展,推动金融、经济、社会的有序统一发展。为促使物联网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解决资本需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需要政府能够尽快地大力支持产业政策,而且需要金融体系给予大规模、高效的金融支持。如果我们无法拥有一个较好的金融机构运转环境,并同时还欠缺相关方面的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以及大量的资本积累,技术方面的创新改革将难以实现,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也同样无法形成。但是,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境需要解决。

二、金融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困境

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资金缺乏的困扰,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创业投资、资本市场三个方面。

(一)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难。由于物联网行业的主要特点与当前银行信贷机制体系不匹配,物联网企业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时遇到了瓶颈。由于政府对物联网的支持政策还不完善,银行只能按照对普通企业的放贷模式进行放贷,不利于物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而银行对物联网的认识不足,对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识也不足,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物联网企业获得资金的门槛相对较高。1.贷款显性成本高传统的大型企业因为长期合作带来的信任关系、贷款规模等因素而在获得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时有绝对的主动权。而新兴物联网企业在和银行进行信贷合作时经常是处于劣势地位,不得不选择接受更高的利率。此外,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物联网产业不断更新其核心技术发展和产品升级,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有效地对物联网中小企业进行跟踪调查,从而对物联网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没有全面的了解。为了弥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通常需要在正常的利率水平上来提高额外的调查费用和风险溢价。2.贷款隐性成本高除了上述明确的向银行支付高利息成本外,物联网企业还不得不支付较高的隐性交易成本,以破除商业银行设置的层层障碍取得有限的信贷资源,使得物联网企业贷款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首先,物联网企业以初创企业为主,前期投资必须以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贷款为主,且所需资金量大;其次,因为物联网企业的研发投入资金需要量大,科创性企业的特点还有风险大。基于这些原因,商业银行对物联网企业就会产生惜贷心理和行为,更愿意给物联网企业以短期、小额贷款。贷款期满之后,企业不得不自筹资金或者以较高的利率向“影子银行”借款,而这给企业的资本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些高企的隐性成本严重制约了物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如上表所示为中国农业银行2018年12月31日按行业划分的公司类贷款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仅占银行总贷款的0.47%,与其他行业差距较大。

(二)天使投资市场不成熟。天使投资是物联网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天使投资市场目前还不太成熟,相应的制度也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物联网产业要获得天使投资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1.缺乏天使投资氛围,天使投资人匮乏我国的天使投资市场与其他国家相比而言,仍然只是位于初级阶段,大部分拥有一定资金的企业家还缺乏天使投资的意识,有些是为了避免风险,有些是被自己的知识所限制。比如,物联网企业自己其实就是天使投资人,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给自己的效应,物联网企业的负责人本可以通过连锁效益获得更多的资金。这使得我国的天使投资理念及氛围都受到限制,制约了我国天使投资的发展规模及效益。数据来源:IT桔子统计如上图所示,根据投资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市场上最活跃的十大天使机构的年度平均投资频次大约为46起,而投资频次最高的机构是真格基金,2018年投资了至少127起。但排在前十的其他9家天使机构投资量则呈倍数下降。2.天使投资无法顺利退出天使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会使得天使投资人无法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退出,制约了天使投资的投资热情及发展。天使投资人的投资目的不是长期经营或持有投资企业,而是要实现投资资金的价值增值。在物联网企业的早期发展中,大约有1/3的项目会破产,对于没有破产的项目,天使投资可以通过合并、转让的方式退出。而当项目成功时,可以整体或部分出售以收回现金。也可以进行IPO、借壳上市等。但我们的资本市场并没有给符合条件的企业以足够的渠道空间,使得天使投资无法顺利退出。3.物联网产业复杂度高,天使投资人投资风险难以评估我国物联网产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摸索期。在进行物联网产业投资时,来自于其他产业的天使投资者经验却并不能够全部的运用,在分析物联网技术的覆盖面发展前景、物联网的产品市场接受度和经营方式的有效性时,经常出于自身专业水平知识的约束,难以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并且物联网企业或项目投资风险也很难进行适当的评估,因此,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就无法制定和实施。

(三)创业投资机制不够完善。物联网产业是新兴产业,无论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的企业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作为新兴产业从银行贷款等传统渠道获取资金的能力有限,创业投资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但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存在的问题比较大,无论是风险投资规模、还是资本筹集渠道都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而退出机制不畅通更是制约了创业投资对物联网产业的资金支持。1.资本筹集的渠道狭窄、缺口大在我国创业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中,政府和银行所占资金的比例较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而言占比过高。由于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单一,资金供给不足,支持创业投资的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是我国的技术和设备的更新迟缓;另一方面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太低。据有关数据显示,迄今为止,我国专利技术的执行率仅为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虽然我国每年都会有许多的科技成果出现,但是都是止于研究报告、论文著作,真正运用到实际并创造实际效益的成果很少。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是是创业资本的匮乏来支持成果的转化。2.退出机制不畅通我国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退出的模式单一化,只有股权转让这一种方式,比如企业收购、兼并等,由于法人股份不能流通,创业险投资者只能通过场外转让,从而导致资本收益大大减少;二是缺乏创业投资中介服务,缺乏高技术企业技术分级的科学标准和方法,导致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偏离上市主体的资格,最后丧失了优惠政策,进而影响创业投资的有效退出;三是产权交易成本远远高于股票市场,当投资不理想或失败后风险投资难以退出。

(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仍不到位。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物联网产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支撑,但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结构与资本市场的周转系统两个方面。1.资本市场结构不能满足物联网的需要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原本是倒金字塔型,现在转变为直线型。首先,新三板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联网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投资者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物联网行业的发展需要;其次,二级市场为中小物联网企业提供了一个最具有融资需求特征的平台,但其市场规模却还差得很远,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功能仍然很有限,还需待加强;最后,虽然投资者最了解和最欢迎的一个投资选择是主板市场,但对物联网产业的支持力度仍然很小。从我国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产业分布就可以看出,传统产业较多,而物联网类的高新技术产业却比较少,而且上市的过程也比较长,标准严格,这就把一些有潜力的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严重影响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2.资本市场缺乏周转系统不仅资本市场结构不够完善,我国的各级资本市场还欠缺恰当的、可供操控的周转系统。物联网企业在三板又或者是二板上市以后,很难遇到能够适合自身发展速度和企业规模的转型机遇。在各个部门之间如果有一个更灵巧的转向板机制,当企业符合相关的规模和利润标准的时候,就可以扭转乾坤。但从我国的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显然并没有拥有那个可供操控的、恰当的周转机制,所以这就给目前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带来了阻碍。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一)优化商业银行运行体制,解决信贷难题。物联网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期需要很大的研发投入,且研发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比较高,单靠物联网企业的自有资金无法支撑这一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给予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商业银行虽然是担负着特殊社会责任的企业,但其最基本的特征仍为企业,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当信贷风险高,信贷资金不能按预期收回时,商业银行就会产生惜贷行为。这就需要优化商业银行的运行体制,利用商业银行资金、人才、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势,从资金支持、管理模式、咨询服务等方面对物联网产业进行支持,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二)完善风险投资制度,构建投资平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风险投资对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有金融支持效用,反过来物联网产业也给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提供了不错的发展前景。鉴于此,我国政府应不断为创业投资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完善相关的监控体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使得风险投资能有效支撑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市场体系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文创产业;产业融合

近年来,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我国文创产品飞速发展,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全新发展格局正在建立,数字经济正在与传统经济模式深度融合,产业跨界成了新的发展方向。文化创业产业也逐步呈现市场化、规模化的新业态。因此,在这样的节点上,使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文创产品的发展是找到新发展格局下文创产业发展路径的重要手段。

一、产业经济学与文化产品的基本概念

(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产业经济学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拥有了相当完善的理论体系。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主要聚焦产业组织与产业行为,将产业与市场等同,进行微观的组织行为分析。而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则集中于国民经济的某一行业或部门,聚焦于产业之间的发展联结以及产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发展规律。因此有别于西方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涵更加广泛,层次更加丰富。在学科设置上除了有相关企业发展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还有对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间问题的研究以及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的探讨。

(二)文创产业的内涵与特点。第一,高原创性。文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其凝结在产品中的知识和创意,文创产品是通过对这些抽象的符号与图案进行物化或由此产生的各类服务。对于文创产品的消费即对知识产权的消费。单纯的模仿与简单的组合并不会得到市场认可,同时阻碍了产业资本的形成,无法扩大再生产,最终只会导致市场的萎靡。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让原创性强的文创产品为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基础动力,这样才能培养创意市场形成稳定优质的客群,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1]。第二,高附加值。文化创业产品的高附加值体现在其与其他产品的高融合度。在核心的创意体系形成后,只要将其与成熟的产品进行配套研发,最终得到的文创产品都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作为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创产业的介入可以让原本束之高阁的博物馆藏品焕发新的生机。以台北博物院为例,通过将北宋汝窑莲花温碗进行文创研发,力求在配色、造型、质感上保持特点,结合现代人的使用场景和新的审美进行二次创作,最终的产品受到了市场与同行的广泛认可。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行业,文创产品自身的研发只是其经济效益的一部分,由此形成的文化IP更是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与变现能力。随着文创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也将发掘出一批高价值的文化IP,并围绕此形成全新的产业布局。第三,外溢性强。文创产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例证。这源于文创产业本身外溢性强的特点。伴随文创产业的发展,文创产品自带的文化属性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产品本身对美的追求也将逐渐影响每个人,进而从整体上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提高社会审美水平,增强文化凝聚力,丰富精神世界,最终促进社会核心发展。同时文创产业形成的产业链也将涵盖多个产业部门。由此形成的带动能力也将促进消费结构由单一性向高层次、多样化的角度发展,从而为新的产业结构提供良好的引领作用[2]。

二、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文化产品的现状

(一)创新能力不足。文创产业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由于种种原因文创产业的创业活力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创新亦没有深度的认知,在创新模式上多数产品只用了简单的叠加,认为将马克杯、文具等产品上涂装相应的图片标识即为文创产品,这只是简单的包装,并没有形成应有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甚至出现一加一小于二的状况[3]。在创新理念上对传统文化IP的挖掘没有深度和广度。现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依然囿于部分较为成熟的内容,没有深度探索传统文化中现有的大量宝藏,由此形成的诸多IP亦没有关联性。

(二)产业体系亟待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离不开市场的调节,对各类文化资源的统筹与配置就需要有完善健全的产业体系做支撑。文创市场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运行不畅,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分工。目前文创产业总体规模和产业聚集度仍然偏低,生产要素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产业如交易平台、经纪等和下游产品包装、配套服务等产业存在缺位,产业聚集的效应无法最大程度发挥。产业链也缺乏更广泛地拓展延伸,产品同质化严重,由此产生竞争内耗,市场未形成合理的分工。根据国外成功的文创产业发展经验,文创产品若要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需要形成从游戏、小说、电影等到玩具、服装、主题公园等一系列文创衍生市场。只有拓展出更多的文创衍生产品,才能构建出更加规模化的产业集群[4]。同时,我国缺乏运用产业化方式将文创内容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人才,很多有创意、有价值的产品无法得到好的市场推广,商业转化率不高,经济价值难以实现,导致文创产品在流通和消费时受阻。

(三)金融服务不够健全。目前文创市场资金使用成本较高,融资多以直接贷款、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为主,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较少,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也无法有效保障文创企业的融资,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风险,融资困难制约着我国文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创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着前期投入巨大、价值评估难、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资金需求巨大,往往又难以得到资金支持。多数项目需要经过漫长的研发周期以及审批手续才能产生部分收益。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文创产业的需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巨大的产业投资风险。文化产权交易的不成熟也是致使文创行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因素。由于企业核心产权为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所以在估值、质押流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阻力。

三、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文化产品的发展策略

(一)拓宽产业发展方向。由于文创产业高原创性的特征,文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拓展思路、转变思想才能真正实现整个产业的突破发展。首先要重视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5G技术、AR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文创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势在必行。数字化信息化的文创产品可以拓宽产品表达形式,互联网带来的强代入感也可以提供更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为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铺平道路。其次要盘活传统文化富有价值的文创IP。充分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养分和精神内核,打造有深度、有内涵的国产IP[5]。

(二)促进文创产业与市场联动。文创产业只有形成完整的市场运转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各级政府应制定具有引导性的文创产业政策,并为文创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引,结合本地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状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长远发展规划。同时,政府应加强文创产业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避免市场乱象,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优化营商环境。其次,政府要把握好文创市场发展的内驱力,重视市场的作用,充分考虑市场调控的内生机制。只有利用好市场化和产业化,才能充分发挥文创产业的高附加值作用,促进文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推动产业升级。

(三)完善文创金融配套机制。首先,国家应针对文创产业出台相应政策,保证金融工具的对文创产业的推动作用,鼓励企业运用市场的手段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除了让符合条件的文创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外,还应支持难以上市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鼓励包括风投、基金、保险等在内的更多金融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加快文创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以利用现在比较普遍的包括融资租赁、仓单质押等方式,结合文创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多样化的融资方案。同时,建立健全文创权益类交易平台和文创产业融资担保服务,为文创产品交易的规范化和资产证券化提供评估保障和交易机制,降低文创企业的融资风险。其次,积极开展文创主题投融资论坛,建立文创专项风投基金,增加金融机构和文创产业的沟通交流,推出对应的金融产品。最后,建立完善并具有针对性的文创金融法律规范,对于文创企业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特点,在权利归属和价值评估等存在不确定性方面的问题,要完善知识产权,形成文创无形资产的科学评估机制,提高文创产品的金融流通性。

参考文献:

[1]闫壮壮,成民铎.产业经济学视角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3):35-37.

[2]于晓明,何志勇.浅谈文化产业投融资[J].中国商论,2021(2):162-163.

[3]郑正真.“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创产业发展趋势及路径研究[J].西部经济论坛,2021,32(1):1-7.

[4]潘爱玲,王雪.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与市场体系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0(1):64-71.

市场体系论文范文5

 

理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动漫文化产业中相当薄弱的一环,尤其在漫画理论和动画理论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缺乏把实践的表象提炼为理论的义涵。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学者们逐步建构了广播影视文化、电视文艺学等子学科体系;而在面对动漫这种较新形式的存在物时,理论却相当滞后,关于动漫艺术的研究还处于基础知识的普及或者现实状况的描绘,具备较强思辨能力和理论阐释能力的学术文章少之又少。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建构的初始阶段,亟需我们认真的发现和睿智的探索。   近十年来,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专著只有寥寥几部,如由谭玲、殷俊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漫产业》,由王传东、郑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由刘轶、张琰所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等。《动漫产业》一书对动漫文化和动漫产业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区分,介绍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国际动漫产业的情况,如欧美、日本和韩国的动漫产业;探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如政府发展模式、业界运营模式等;就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进行阐释,并探索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1]。《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从动漫产业发展和动漫衍生产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动漫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动漫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内容包括动漫产业的研究意义、世界主要动画市场的分析、动漫产品的开发基础、经典动画分析、卡通形象的衍生、动漫形象产品的分类和作用,以及动漫衍生产品的特点等[2]。《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一书将动漫置于营销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同时涉及动漫本身的文化因素。其内容包括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的厘定;影响动漫产业和动漫市场的外在因素;新时期的动漫市场与消费群体;动漫市场的调研与预测;原创力与营销策略;动漫作品的品牌营销;动漫产品上市策略;动漫分销渠道策略;动漫促销策略;动漫产业链的构建;打造动漫产业链的典型企业案例、动漫政策等[3]。   而以中国动漫产业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有十多篇,目前暂无公开发表的关于动漫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期刊网上以“中国动漫产业”为题进行搜索,出现论文150篇,其中最早的发表于2004年。统观这一百多篇论文,涉及到了动漫产业的方方面面,比如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市场分析与竞争分析;从文化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中国动漫的发展潜力以及存在的困境;探讨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动漫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从中寻找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陈述中国动漫产业的过去与现在;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策略、核心价值;探究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在技术创意和文化传统中实现突围等等。   总体来看,这些论文大多数就中国动漫产业的历史、现状、发展道路进行事实罗列和陈述,同时也探讨中国的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对动漫产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众多作者已经看到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尚显滞后,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困境、发展瓶颈展开论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少对策。比如,在政策方面,国家一方面开始大力扶植国产动漫的发展,另一方面其规范性政策对动漫创作的题材有着明确的限制和审核,这起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同时也负载了沉重的教育目的而使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显得瞻前顾后。   在现状与困境方面,诸多研究者也作出了分析:比如王冀中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4]一文中指出,动漫产业面临着现实困境,影视播放系统占有垄断地位,原创不足,产业运作机构形同虚设,盲目开发衍生产品市场,产业链没有形成等等。于燕华在《中国电视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5]一文中阐述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弊端并提出对策:缺乏创新理念和创作人才;动漫产业受众面定位窄小;动画表现形式和技巧落后;产业链条不完整,社会因素制约太深;需要丰富电视动漫衍生产业;需要完善产业链条,净化市场环境。   在对策方面,有研究者指出:打造产业链,发挥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在价值链构建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拓展和创新动漫内容;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民族因素;选取多样化的题材;保护动漫产业知识产权等等。这些研究纵然对中国动漫产业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为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然多数研究仍处于最基本的呈现事实的层面上,停留于现象罗列、观点展示、局部探讨的阶段,而缺乏对中国动漫产业系统、完整的清理,更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些论文大多着重于摆事实、讲对策,而没有足够的学理分析。   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性表现在哪里;动漫这种文化产业在中国呈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这些态势与社会现实环境如何构成了互文关系,并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与反思,都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无论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种类、品牌塑造、产业链接方面,还是在对外交流传播、国内外影响等方面,成都文化产业均处在萌动初期。”[6]126四川在动漫产业链条中的网络游戏的开发,市场配套的影音书籍等产品延伸动漫产业链、动漫游戏和动漫人才、动漫衍生品、动漫风格定位等方面尚显不足。究竟是打造地域性动漫形象还是彰显民族文化传统,都成为动漫原创者们要思考的问题。诸如“大熊猫资源,这本来可以成为世界性品牌的文化资源优势,却因为没有合理开发而丧失了这种优势。”[6]139相反受到国内观众喜欢的动漫电影《功夫熊猫》却是出自美国同行之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漫界的损失。   在中西动漫文化发展的比较中如果研究者能用一种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中国动漫的不足与需要创新的地方,运用国内外精彩案例进行比较,形成相互论证,从而达到对动漫产业进行客观和系统的研究。如果说以好莱坞为支撑的动漫电影,以米老鼠为形象的迪斯尼乐园是美国动漫文化产业的代表,以悲剧英雄阿童木,失意宠物机器猫,正义化身聪明的一休,少女梦幻代表花仙子,重拾回忆的樱桃小丸子,唤起激情的灌篮高手为日本的卡通动漫经典模式,那么我国是否有自己的模式呢?确切地说,我国缺少自己的模式,缺乏创新,所以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混合发展模式,比如“政府+基地+企业+市场+行业”等要素齐抓共管的模式,开发应用高端动漫技术为支撑,以健全完善动漫产品生产流通市场体系为保障,着力培育动漫产业链条。#p#分页标题#e#   有人早就预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动漫产业没有较大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原创,没有与自己深厚的文化根基相关联的动漫形象。其实外国人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充满了好奇,我们就满足他们,将我们古老的文化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许这将是我国也是四川动漫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优秀的动漫作品不仅只是轻松幽默的娱乐或引人入胜的故事,还应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这就涉及到动漫文化的内涵问题:深厚的文化根基,古老的文化色彩,神秘的文化现象都是我们可以表现的主题。四川作为天府之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诸如三国文化,这是目前可以作为动漫产业的一个创新点,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有着熊猫故乡之称的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大熊猫的的各种原型,这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四川动漫研究应该与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进行经常性的交流。   对于研究者们来说,如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理清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对客观现实进行把握,进入事实层面和学理层面的双重探讨,对四川动漫文化产业研究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从经济角度看待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其产业态势、产业链的构建、产值的创造等等方面进行解读。发展产业链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为了追求利润,发展经济。在动漫产业链上,日本是通过“漫画———动画———衍生品———消费者”的产业途径来获得巨额利润的,而我国则是分离的,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漫画———读者”获取利润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动画———企业投资”是第二个系统,“厂商———购买少数动画形象———消费者”是第三个分离的系统。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链条可以设计为:原创漫画作品在杂志上连载———选择读者反馈好的作品发行单行本———制作人制作动画片———商销售———影视播放———企业授权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四川,极具开发价值的熊猫动画形象却只有在熊猫基地附近才有出售,没有普及到整个四川,更不说普及到整个中国了,也是动漫产业的一个脱节现象。   另一方面,可以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多层面地审视动漫文化产业。动漫区别于其它产业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所附着的文化性,而如何对这种文化性进行解读,如何深入地透析动漫文化产业,需要有理论的制高点。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鼓足了发展的劲头,也在探索和借鉴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远远没有跟上。中国动漫文化产业要取得进步,不能仅靠技术人员的埋头苦干,亦不能只靠编导、营销人员等富有创意灵感的谋划和传播工作,而是同时非常需要关于动漫的理论研究。脱离现实的理论演绎固然过于抽象,玄机重重而难以破译;而缺乏理论思维的社会实践却容易显得盲目而无所适从。将多种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结合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进行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动漫文化产业的资料进行积累和分析,进而融入学理性的理论思考:比如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动漫的角色、人物进行分析,有些人物深入人心,有些人物腹水东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分流。动漫文化产业中的人物角色如何与人类的共通情感进行衔接,进而走入产业链的循环之中。比如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动漫文化产业进行诠释,消费社会中的人们被消费的热情所包围,仿真实、内爆、消费不平等、欲望等诸多景象如何在动漫文化产业中滋生,或者说动漫文化产业又如何逆向确证了消费社会的特征。又比如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动漫文化产业进行批判,动漫文化如何脱离了纯粹的文化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如何与精英文化进行对峙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根据大众文化的诸多特征,如何营造属于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特质,并推进中国动漫的现实进步。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问题以外,我们还将思考动漫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人才培养机制是否合理的问题;动漫游戏是否对青少年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动漫产业中政府扶持与市场导向之间的冲突问题等。只有立足于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基本事实,从事实出发进行理论探讨,不拘泥于政策回顾、经济解读、发展困惑、对策评判等诸多现象层面的话语表述,而试图结合中国动漫产业的基本现状,在逻辑思维、理论思考上有所推进。为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建设做出努力,帮助人们更加理性、深刻地认识动漫文化产业,进而使人们能更好地面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在困境中求突破,在竞争中求生存,最终希望能有助于推进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多视角地探讨动漫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给动漫研究带来创新和突破,如果理论工作者们能从文艺美学、社会学、钻石理论、产业链理论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理论等出发,全面探讨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弘扬和振兴本土民族文化、对促进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推动国家GDP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完整剖析四川省动漫产业链,从动漫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展开分析探讨,在对前期相关研究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四川省动漫行业的产学研状况、所面对的国内外动漫市场需求、省内动漫衍生品生产和销售行业,动漫的区域合作和竞争、省内动漫创意链和动漫内容的优劣势,完成对当前四川省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动漫产业发展主要模式选择和对策的全面分析,为四川省区域动漫产业乃至中国动漫产业振兴发展提供较为完整的实证研究素材资料;采用全面完整的实证对比研究,对比研究日、美、韩国三大动漫产业国的动漫产业进程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国内主要动漫发达区域的动漫产业发展状况,科学梳理出可供参考的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四川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模板式资料;运用美学、文艺学、社会学、消费文化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多种学科手段和理论,试图完成此类项目中目前最具理论广度和深度的前沿研究,也将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全面的研究理论模式、实证资料和素材。#p#分页标题#e#   动漫不仅是娱乐和消遣,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动漫文化的本质是精神文化,但同时也是消费性文化,中国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这十多年来中国动漫市场一直被他国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外来冲击,中国振兴民族动画产业的意识已觉醒。动漫文化的发展涉及到我国经济、文化、消费等各个领域,可以融合各种文化、各个产业,是一个可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故此,动漫文化的研究将为我国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做出不小的贡献。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一方面当然在于“高端”的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在于核心价值的展开;但同时以动漫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实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我国动漫文化的研究以省为单位形成了网络状的研究形式,四川动漫研究主要以动漫产业、动漫技术、动漫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动漫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中很多问题还值得探讨。

市场体系论文范文6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管理;问题

1医院成本核算的涵义及作用

1.1医院成本核算的涵义

医院成本核算,指的是医院在提供各项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时,对所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汇总,精确计算出服务成本及单位成本,并通过深入的分析提出科学评价,明确医院在某一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考核结果。一般来说,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科室成本核算,二是诊次成本核算,三是床日成本核算等。

1.2医院成本管理中成本核算的作用

医院加强成本核算,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医院在成本方面的变动,充分掌握各个部门及各个科室的成本支出。通过科学、有效的核算,还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减少成本的浪费,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随着我国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进行医疗管理以及结算时,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只有不断加强成本管理,利用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方式,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医院的总体成本,准确计算出医院的人均住院成本以及单病成本,并通过相应措施节约成本,提高医院的经营能力,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当前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者对成本核算认识不足

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医院管理层及各科室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侧重于财务核算,对成本核算的关注度不够,还没有形成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医院在实施成本核算时,虽然财务人员会对医院成本进行适当的控制,但是由于其他科室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严重的职位缺失现象,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2.2成本核算科技含量不足

除了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不足外,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手段落后也是制约成本核算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数医院医院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建立统一的计算标准,一般是借助于医院内部信息系统计算,计算方法也不完善,相关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导致医院成本核算质量不高。

2.3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效、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能够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但是在对医院现行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没有建立独立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成本核算原则及核算方法不统一,医院财务部门在处理成本核算账务时,往往根据自己的方便,并没有依据行业共性来进行等。医院没有建立独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也是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

3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措施

3.1树立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识

医院可以通过开办专题讲座、加强日常宣传,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及激励机制等方式,让全体医护人员认识到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形成强烈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医院财务部门也要通过专业学习等方式,加强成本核算管理。财务人员需要定期对医院资产进行盘点,及时分析医院盈亏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减少亏损,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还要建立医院费用开支经费审批制度,对费用支出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3.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院成本核算全面管理

医院需要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成本信息管理体系,把成本核算与医院会计核算有机结合起来,真实反映出医院的实际成本支出,提高医院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能够对成本核算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及时找出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对于提高医院各科室成本核算效率,增强医院效益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实施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医院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都有密切联系,医院只有建立完善、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医院可以把经济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合并在一起,成立财务规划部门,实现经济、财务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控制运行机制,有效提高成本核算管理效率。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也逐渐被纳入到市场体系当中,再加上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医院必须要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成本核算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会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及未来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医院需要加强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认识,通过全面、科学、高效的成本核算管理,提高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集约化发展,有效提升医院运营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洪艳,孙钰,李荷.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14(22).

[2]李民.新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企业研究,2014(4).

[3]文科.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疗装备,2016(2).

[4]杜剑锋.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J].医药卫生,2015(11).

[5]唐湘云.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和对策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

市场体系论文范文7

本文为2016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6154)“文化产业成为保定市支柱产业的路径研究”成果。

摘要:

本文通过对保定市文化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从文化政策、文化技术、文化人才、文化资本、文化市场几个维度挖掘保定市文化产业当前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归纳保定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现状和保定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然后,分析问题,挖掘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尚未成为支柱产业背后的原因;之后,根据保定地域文化产业的特色和现状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遴选出保定市最具发展前景的三大文化产业类别分别为文化旅游类、民俗艺术类和加工制造类,最后针对这三大类别的文化产业分别制定成为支柱产业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支柱产业发展路径

一、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定义,文化产业指的是提供给社会公众的文化以及相关产品的全部生产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的范畴涵盖了:a.以文化为核心,以满足公众精神需求为目的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产生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包含服务及生产产品);b.以文化产品为目的各种辅助的生产活动;c.用于承载文化产品的物品或工具的制作、展示、传播、使用的文化生产活动;d.用于生产文化产品所需设备的生产制造活动。根据以上定义,结合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本论文将保定市的文化产业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文化旅游类、民俗艺术类、加工制造类,并分别分析这三类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一,保定文化旅游类资源丰富。1986年,保定市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保定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以及人文历史景观,包括2处国家AAAAA级景区、8处国家AAAA级景区、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国家森林公园、4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例如满城汉墓、直隶总督署、大慈阁、钟楼、古莲花池和莲池书院、杨公祠、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育德中学、第一客栈等。其次,保定市民俗风情独特、民间艺术众多。汉族除外,保定有42个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等,主要分布在3个民族乡,38各聚居乡镇,182个民族村中。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生活,但依旧传承着敦厚质朴的民风民俗,给保定带来很多独特精彩的风貌。如保定市有11处清真寺,具备浓厚的回族民俗观光价值,另外保定市的一些民间民族和文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口口相传,闻名遐迩,已经渐渐与保定市物质文化一场相结合。2012年5月保定市《关于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中提到:要集中力量扶持定州大秧歌、老调、雄县古乐、徐水狮子舞、安新高跷、定州子位吹歌、高阳昆曲、安新圈头村音乐会、易县百子龙灯、清苑哈哈腔、涞水高洛古乐等艺术团体,充分显示了市政府对民俗艺术类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第三,保定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具有优势,最具代表性的是县域的文化产业经济飞速发展,并涌现出了领军类的企业集团,诸如曲阳荣杰石材雕刻,易县保军绞胎陶艺,顺平伊祁山旅游文化及工艺品等。通过上述可以发现,保定市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但是文化资源的丰富并不代表保定就是文化强市,目前保定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很低,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从文化市场方面来看,数量不多,管理滞后。根据笔者的调研,目前保定市区仅有文化市场6家,县域文化市场数量少、分布散,文化市场体系距离理想的开放、高效、有序尚有一段距离;第二,文化资本方面开发与利用不足,保定市的城市建筑、街区设计、道路管理设施等诸多方面并不能反映古城的文化特色;第三,文化人才匮乏,质量尚待提高,人才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目前保定的文化产业人才仍然十分欠缺,制约了文化产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竞争力;第四,在文化技术方面,仍较为依赖历史上的、传统的文化资源,而对现代的、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技术开发显得不足;第五,文化政策方面,近些年来,保定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诸如2014年11月推出的《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细节的监督与任务的落实尚有提高空间。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保定的支柱产业便需要明确不同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量身打造不同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并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拉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保定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瓶颈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市第一产业年均增速4.1%;第二产业年均增速9.6%;第三产业年均增速10.1%,年均增速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产业结构继续朝着“三、二、一”方向发展,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2.7:55.0:32.3转变为2015年的11.8:50.0:38.2,第一产业比重回落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回落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保定市纺织服装、汽车、新能源发展显著,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这三大支柱产业GDP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例逐步增加,并对规模以上工业起到显著持续拉动作用。现有的支柱产业需要做大做强毋庸置疑,但是伴随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2015全年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最差的十个城市,保定市始终名列其中。环境问题给城市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现在需要刻不容缓的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完成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换代。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方面,文化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它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已经为全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因此将保定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发扬两者的优势对于推动保定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这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很多城市的发展上得到证明,国内诸如深圳,它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和市场发展优势,确立了“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因此,基于保定丰富的文化资源,基于城市发展和支柱产业的变迁,文化产业成为保定的支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机遇和优势。

三、文化产业成为保定市支柱产业的路径

1.文化旅游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类的产业应该实施旅游主导型发展路径,要合理安排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的前提是要对保定市不同类型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地域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合理安排,加快形成以保定市区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融合并发展保定的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就显得非常重要。旅游产业离不开文化精髓,旅游产业更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推动和促进。文化旅游与常规旅游相比更加内涵丰富,更具吸引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强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拓宽红色旅游路线、历史文化旅游路线、集中传播保定市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加强对古迹旅游文化的深度传播等来实施。

2.民俗艺术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民俗艺术类文化产业可以实施节庆会展主导型发展路径。借助白沟市场资源,大力发展保定书画、定兴景泰兰、曲阳石雕、涞水工艺玻璃、曲阳定瓷、雄县黑陶、易县易水古砚、绞胎陶瓷、安新苇画等工艺美术品牌,定期开展会展活动,和会展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保定的城市品位和民俗艺术的知名度,从而带动保定的经济发展。在政策方面,市政府已经逐步加大了对上述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意创新力度,并鼓励节庆、会展的策划与开展,在曲阳国际雕刻艺术节、保定白沟(中国)箱包节、保定民俗文化节等节庆和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

3.加工制造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可以实施加工贸易主导型发展路径。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实施文化和其他各产业渗透融合,已经成为保定市的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支柱产业的快速途径。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其他产业的资金、技术,结合新的管理模式,更容易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融合后的其他产业,也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特性,有利于其在市场大潮中具备竞争优势。保定市的纺织业、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业等都有与文化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相融合的巨大空间。与此同时,着力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将保定铁球、雄县黑陶等传统特色工艺品实现有效分工的产业集群模式,积极推进制造型文化产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在此基础之上,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的领军企业,诸如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曲阳宏州大理石工艺品有限公司,打造知名品牌,将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科技理念进行深度的融合,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打造国内甚至是国际的知名品牌。

四、结语

保定市文化资源丰富却存在着实际发展的困难,希望本论文提出的措施能全方面地、多角度地帮助保定市加快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制定的对策能够有效地针对保定市,加快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速度,从而拉动保定市GDP的增长,为更多人带来就业机会并能够更好地传播、发扬保定的历史文化,以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作者:韦静 贾建楠 夏青 罗昀 侯宇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

[2]陈少峰.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4[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7

[3]成都市文化产业与人才建设研究课题组.文化产业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以成都为例[M].科学出版社,2009,3

市场体系论文范文8

文化有其特定的生存土壤,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也必然随之变迁。在影响传统文化变迁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至关重要。本文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从三个角度深入分析其对名族文化发展产生的冲击,以期在保护民族文化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经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民族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地区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逐步建立,并向各个地区蔓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它所确立的规则、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民族传统文化,并且由于其在经济上的优势,极大的冲击着民族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内地,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与外界的接触较少,经济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传统文化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根发芽,与农牧经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渗透到每个角落,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传统的以农为主的经济向现代工业转变,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方式也随之改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兴起,传统农业的地位下降,民族文化的根基开始动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了土地,结束了农业生产活动,迅速溶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与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相比,市场经济以及它所带来的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无疑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更愿意学习先进的现代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则置之不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受到了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凸显,原本其貌不扬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被当作商品开发,近年来旅游业的异军突起就是很好的例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人民社会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固然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对文化的侵蚀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些民族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遗余力的开发当地的各种资源,包括文化资源。有些地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不惜扭曲、编造、篡改民族文化,于是便出现了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节日。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原本神圣而庄严的活动,如祭祀等,也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变了味儿。有些地区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甚至将一些少数民族不愿展示的文化要素,如纹面、天葬等搬上市场,深深的伤害了民族感情。长此以往,民族地区的人们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也造成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误解,民族传统在悄无声息的变迁。有些地区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化开发时,一般会选择民族特色较为突出的部分大肆宣传,打破了民族文化原有的平衡,致使那些特色不太明显的文化逐渐被人淡忘,退出历史舞台。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变迁,以顺应市场经济浪潮。

二、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影响

根植于农业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地域性,落后于现代文明。在与后者的交流碰撞中更容易发生变迁,甚至被同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族地区逐渐融入到统一的市场体系中。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开放、平等、效率意识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深的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在城市化过程中脱离了土地,到新兴城市中谋生的人们在接触到先进的现代文明后,往往会对传统民族文化与之的差距产生强烈的震撼,进而被新奇的现代文化所吸引,而将民族传统文化抛至脑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意识也对民族地区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中共同珍视的价值观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甚至给人以民风庸俗的印象。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冲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市场经济的完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此举对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也对民族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中,科学技术也在发挥着作用。现代化的机械生产作业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劳动,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逐渐失去了施展的舞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从事现代化的生产活动,学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大量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现代传媒技术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电话、互联网等传媒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一方面开阔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视野,加强了各地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民族文化的流失速度。如今,民族地区的人们大都会讲汉语,有的年轻人甚至精通汉语,但是不会讲民族语言;汉语流行歌曲风靡,民族歌曲受到冷落,民族地区会弹奏民族乐器的人更是难寻;过去有些民族地区人们通过唱歌等形式来进行交流,如今也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综上可以看出,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文化对经济也有反作用。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谬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