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分析(8篇)

环境艺术设计分析(8篇)

第一篇:符号学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环境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符号学对其城产生的巨大影响。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类的一个分支,所有的设计都可以说是在符号学这一平台上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设计是应用符号做记”。符号学就是系统地研究符号的学问,以帮助人们应用符号学的普遍原理从事各种设计,使设计人员能够科学地、有效地利用符号来“做记号”。环境艺术设计和其他设计一样都离不开对符号学的运用。因为,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更需要以符号作为载体。符号本身形式多样,且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广泛,同时,符号学对环境艺术设计者的驾驭水平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笔者就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人们就会发现在有了人类文明以后也才有了环境艺术的发展。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符号也不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存在。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及其功能也不尽相同。而就是这种几近迥异的风格和功能,却具备特定相似的符号。如尖拱形,作为一种特定的符号是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借此把基督教的神秘庄严凸现出来;而讲求对称、院落空旷、宫殿朱门则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型,以此来显示皇家威严符号本身具有的悠久历史。由此看来,不同符号的社会文化内涵也各有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符号的应用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乱用。而此时,符号作为一种承载文化、传播理念的典型,在环境设计艺术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符号学简介

符号学是对符号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科学。符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并且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符号的起源来自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劳动是符号形成的根源。例如,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结绳记事以此来做“记号”,他们在狩猎过程中所获得猎物的多少以绳结的多少来做“记号”,而获得猎物的大小则以绳结的大小来做“记号”。再如,在原始社会里各个部落群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号作为图腾,“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神州华夏就是以这个“龙”的符号来作为民族图腾的。从极为原始的结绳记事到部落图腾等的进化中可以看出,符号实际上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化的一个发展过程。符号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的各个国家国旗和国徽以及社会上各种会旗如联合国会旗会徽、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会徽等等都是作为维护社会某种秩序的信息符号,它与结绳记事的符号原理一样,代表着符号的发展历程。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就对符号学有了雏形的研究,如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对符号的信息现象就曾经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语言是用来对符号的描述,所有的表征物都寓于符号的内涵之中,人们看到符号,就能够知道物象表征的真实意义。西方对符号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上个世纪开始的,首先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aaure)对符号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普遍意义,以及基于心理学角度对符号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其次是美国哲学家皮尔士(Pierce)对符号在社会实践中的逻辑意义,以及基于逻辑学和实用主义的角度对符号的社会实用价值进行了研究。而真正意义上的将符号作为一门学问——符号学进行系统地研究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很快,符号学这门科学的研究理论成果在很多的学科之中得到应用,尤其对设计专业来说,其影响的意义十分重大。

二、符号为多种环境艺术设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兼具实用和审美两种功能,这样的要求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尽管当时的人们只是进行原始活动,但是这种设计创作却在运用简单符号的基础上逐步运行。最初,中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只是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和沟通,这在历史上也有相关方面的佐证。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他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做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元素。符号本身所独具的意义为多种环境艺术设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有了符号学的加入,环境艺术的设计又有了不同形式的变化与发展。而符号作为传递文化与信息的载体,也使环境艺术的发展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符号为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表达创造了条件

(一)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人类自身情感态度可以借助符号表达

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符号的选择和安排方式可以让外界对其自身的情感态度以及环境的设计理念作一个直观系统的了解。如“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的郑板桥,性偏爱竹。他设计的居住环境则是周围翠竹环抱。而竹子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往往是一种代表高风亮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质的符号。而郑板桥运用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了自身对于居住环境的喜好要求,也使得他的清风傲骨也为人所知。

(二)符号中的美学

尽管环境艺术设计和纯粹的艺术设计均具有美观的特点,但是前者并非仅把观赏性作为设计重点。而且有别于纯粹的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更注重的是价值和设计理念的传达。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中所蕴含的符号美学需借助外在条件才能够体现,诸如设计技术和材料的使用等。总的来说,只有得到人们的理解才能实现符号真正的美学价值。

(三)符号的选用可以考验一个设计师的艺术设计能力

符号具有多样性。所以,就算是相同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如果选用的符号不同,那么最终建造完成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符号的选择上也相当能考验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师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把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那么符号的选择就是这个整体的灵魂。任何的强拉硬拽、不符合实际要求的随意选择都不可能到理想中的效果。所以,看设计艺术师选用符号的能力就能从中得知其是否具备完成设计任务的资格。

四、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有自身特殊含义的符号的应用

宗教赋予十字架特殊的内涵,易于让人联想到耶稣。而对于信徒来说,十字架则能够使其拥有接近上帝的感觉。正因如此,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以十字架为题材设计出光之十字架:镶嵌玻璃的十字架在光线作用下形成独特的光影,让人不由自主心生虔诚。这是一个可以让信徒产生由内而外的共鸣的教堂,也成为世界上最动人,最独一无二的教堂。在我国比较典型的宗教建筑就是寺庙。而寺庙建设中符号的代表就是佛像。把佛像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符号应用于寺庙建设中,不仅宣扬了佛教文化,也丰富了佛教建筑的内涵。

(二)直接的符号运用

有些符号经过时代的变迁也已有了其固定的含义。比如俄罗斯的圣瓦西里大教堂,采用类似葱头形状的穹顶和跳跃的火焰建成的。虽然九座教堂都采用这种独特符号,但是却在形状、颜色、纹饰上做了创新,从而使九座教堂具有远观形似而近看则各具特色的效果。而中国古代比较突出的便是宫殿群的修建。诸如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朱色的宫门都是当时特有的符号。中国古代的宫殿群讲究中轴对称,并设有开阔的庭院一座花园等,作为娱乐和观赏场所。

(三)含蓄的运用符号

不同于符号的直接运用,以含蓄的方式来表现设计师的意图同样是设计师乐于尝试的一种符号表现方式。如中国的建筑,其传达和表述信息的方式大多采用含蓄的手法出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典型的形象代表,苏州的园林设计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最深的环境艺术设计。如拙政园中的狮子林,其中的很多符号已经大大地超越了苏州园林名称的意义,而蕴含着一种时代的江南生活和水乡文化。比较倾向于使用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的应用大多数存在于中国园林的环境设计之中。含蓄地应用符号常常以山石、池塘等作为修饰,尽显雅致。当然,国外最佳含蓄运用符号的也不胜枚举,例如,运用含蓄表现方式最出名的要数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由剥橘子引发联想,进而设计建造。建成之后的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空间设计,酷似群帆竞航的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时期符号具有不同的内涵。经过不同时代的变化发展,符号又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使得符号本身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基于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对于设计师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环境艺术设计师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同时代的符号有不同特点,所以要不断加强知识的有机结合,不断汲取营养。做到古代与现代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从而不断扩充自身知识面,进而达到可以进行自我创新的效果。设计者在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符号进行创作。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行突破传统的创作,为符号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提升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作者:王玲 单位: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第二篇: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战略

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了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成熟脱变期,转型发展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共同目标。随着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和我省大力支持民办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黑龙江省民办高校都呈现出了一派改革风气,形成了转型发展的浪潮,民办高校具有了更高的自主性和建设性,创新驱动在民办高校开启成为了“动车组”,成为了民办高校转型战略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是基于上述背景,在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下,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转型发展战略问题,并对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期待和预期。目前从黑龙江省的统计数据来看,民办高校成为了近些年来最为活跃的教育发展点,经过了长期蛰伏并发展壮大起来的民办企业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特征,尤其是在艺术学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通过明确自身在整个教育事业当中的定位,充分思考市场规律对艺术专业的建设发展意义,找准时展的脉搏,从而选择好的艺术培养方向和专业转型战略,成功塑造和营造了民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性。

一、民办高校环境艺术专业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摆在民办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转型发展道路并不多,相比于公立院校的理论化和专业化。民办高校更多的取向是通过转向素质教育,联系社会企业合作来完成转型升级。一方面,是市场路径的选择,一方面是集团化技术方向的选择。从市场化的选择规律来看,一个民办高校的环境艺术专业想要有发展,更多的是具有独特性和专业性,比如针对平面设计,针对书籍装帧等内容,再比如针对市场化运作,采取与企业强强联合的合作办学方式进行转型升级也是一种选择方式,更多的比如针对专业技术路线的创新驱动也能够成为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式。第二点,从集团化技术方向选择,则是选择重技术轻理论,将基础理论作为实践的铺垫,重视更多的课堂实践和更多的室外实验室建设,从而有效的将学生培养成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工程师,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市场实践环境,更多的参与到市场实践当中来。比较两条路径,实际上一个是侧重封闭式的,一个是取向开放式的,两者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民办高校环境艺术专业转型发展,其共性在于创新驱动,都需要拿出自身的独特发展内涵,都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独特的艺术路径,从而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开辟出独立的发展路径,实现战略转型与升级。

二、民办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的典型做法

我们说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就要改变自身专业的发展环境、艺术氛围和设计理念。从发展环境上看,民办高校给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大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支持,充分释放艺术专业的创造力,从而营造更好的艺术氛围;而艺术氛围的营造通过环境的开放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不论是院系的独立性,还是教师学生自身的独立性都得到了保障,创新驱动的动力也就不断的发展出来;环境艺术专业能够通过设计理念的不断转型升级,更多更好的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员安排进行充分协调和配置,从组织结构上保障了创新动力的基础来源。典型的做法包括,课堂实践的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小组的成立、设计专业实验室的建立以及专业文化的传播,艺术系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结合书本知识提高手工技巧和专业技巧,比如皮革制造、水景绿化的制作。课外活动的小组让兴趣相同,有共同专业发展目标的学生积极的开展小组活动,并通过作品展、设计展的方式来不断的加深创新驱动的氛围,并且允许学生将作品与市场经济挂钩,不仅产生了良好的创作动力,也增添了学生的社会经验,而手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由学校的投入完成了学生不可能获取的专业工作间、操作间和实验室,并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与科研立项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使得学生们共同开创了一些新的学习研究思路,给予更多发展的动力。最后,在文化的传播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典型的文化升级也使得文化传播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绣”文化、“绘”文化,学生们可以将作品与文化传播有机的结合到一处,不断的提升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同时更多的是带给学生极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三、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未来展望

随着各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战略的转型升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比如一个小的皮革制作研究小组通过微点的形式,与市场经济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仅仅能够产生大量的作品,而且可以创作收入,降低学习成本,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又促使学生们能够长足的发展,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培养出品牌名声和艺术特质,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就充分的得到了发展,这些作品中也逐渐具有代表性,不仅仅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是一种长足的推动和进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推陈出新,使得教与学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的良好境地。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因此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由此可见,预期未来发展的前景,主要看民办高校的创新动力在哪里,能否紧紧抓住社会转型,经济新常态下的种种发展契机,不断提升自身发展的底蕴,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提升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转型升级才是可持续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作者:张乐 康静 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第三篇:室内环境绿色艺术设计探讨

如今,大众对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要求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学科界限、定义越来越模糊的当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绿色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设计不仅具有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还能给在室内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因此,设计师不仅要具备设计技能,还要充分了解绿色设计的概念,并能将其融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让室内环境更加“绿色”,更加贴近自然,更加清新怡人。

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绿色设计原则

绿色设计主要是指设计的生态化和环保化,其主要来源于现代人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发的思考和反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绿色设计原则主要是人们对于设计理念的要求类似于“绿色食品”,不仅使室内环境美观大方、无毒无害,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绿色原则有以下几点:

1.自然性原则

在绿色设计中,必须遵循自然性原则,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只有尊重客观事物的属性,才能让室内的人感到真实自然,充满美感。遵循自然性原则设计的室内作品,能够消除很多以往室内环境设计中色彩过于艳丽或暗淡、空间显得压抑等问题。

2.节约性原则

现在,很多室内环境设计人员喜欢将室内环境设计得过于华丽,这种过分追求华丽的设计理念导致了对装饰设计材料的过度消耗。其实在很多时候,室内环境的简化往往比华丽更令人愉悦。设计师要在不降低设计的艺术标准的前提下,做到材料的充分利用,使设计简约而不简单。

3.安全性原则

室内环境主要是人们工作或生活的场所,人们在室内环境中的时间比较长,因而室内环境的安全必不可少。绿色设计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环保、无毒、无害,保护人的身心健康。

4.舒适性原则

现代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与否是人们重点考量的标准之一。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绿色设计围绕人们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身体感官,让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感到身心愉悦。

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应用

1.材料的应用

材料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材料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绿色材料是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装修材料。在选择绿色材料时,要注意选择低碳、环保、健康的材料,这样能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使用的“绿色”。

2.空间布局的应用

科学合理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室内环境的空间布局要遵循绿色设计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材料摆放与搭配的作用在室内空间布局中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如,在卧室内,床、台灯、电视等家具的摆放都体现了室内空间艺术布局中绿色设计的应用。

3.室内环境元素的应用

在室内环境中,设计师通过引入自然景观、室内和室外环境的流通、材料的搭配、形状和色彩的协调等,对室内环境进行绿色设计。如,在喜欢自然环境的人的室内环境中,可以将窗帘颜色设计为竹林风,让窗帘尽可能贴在地面,当窗帘拉上的时候,就仿如置身于竹林中。在地板设计中,可以使用类似小草的颜色与图案的瓷砖,同时,在吊顶的设计中可以使用白色和蓝色搭配的材料,与整个天花板相协调,呈现蓝天白云的效果。墙面上可以画上小鸟、蝴蝶等一些美丽、可爱的小动物。通过绿色元素的使用,让人走入室内时宛如置身大自然,这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渴望生活在自然中但由于工作性质无法满足愿望的人来说,无疑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师必须充分利用绿色理念,满足人们对于更美观、更健康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追求。

作者:苗翠杰 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第四篇: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

随着国家经济地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国家现在已经步入了城镇化的行列,许多人都想向城市进发。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导致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改变,并且速度越来越快。许多人涌向城市,导致城市的模式、结构都必须进行极大地改变,城市中的建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占据了城市的建筑行业,但是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环境是一个建筑的必须部分,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特定、独立的建筑环境和空间,环境是一个建筑的生存空间,每一座建筑都需要和其进行连接、联系,要达到协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环境的影响,要重视环境和城市意识,按照这样的理念进行设计,所建造出来的建筑就会和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给人们一个完美的视觉形象,另外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自生价值也会得到相应地提高。

1建筑设计

环境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人就是环境中的人,而环境是人的环境,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建筑所需要的形式却是环境和人两者共同需要的形式。在建筑的设计中人与环境主宰着其全部内容,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建筑设计。但是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困惑着大家,那就是人与环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两者之间到底是人占主导地位主宰着环境,还是环境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人?其实人是处在空间之中,环境也是处在空间之中,两者之间是相互的,两者之间的交互表现为刺激和效应,效应是一种满足人的需求,这是一种必须存在的。需求是人在通过刺激以后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需求是人的一种外在的变现,是对于活动空间的一种推移现象,这就是人所需要的行为,没有办法进行改变。刺激与效应两者之间是相互制约,但是却又相辅相成的两种状况。建筑设计是对于室内空间的一种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和美观的要求,同时在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其外部形体,在外部形体上还要具有一定的特殊风格状态,还必须在其特殊风格下注意与周围环境、城市的文脉以及城市的总体建筑控制规划进行相互的协调,这是一种相互协调出来的结果。这种结果导致一种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设计师和人们的生活之中。从此以后建筑逐渐成为一种空间,一种相互联系的空间。但是什么是空间?空间的概念又是什么呢?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冯纪忠教授在进行授课时这样提出过:建筑是空间,并且以茶壶作为例子进行比较,茶壶的壶身是一个大的空间,壶嘴是一个小的空间。空间这一词是在近百年才用于建筑设计中,从此以后,在进行城市设计时,空间便移植到城市当中,使城市成为一种城市空间……但是一直以来,西方人看待建筑一直是当作一个实体进行看待,是一种塑造的实体,而建筑设计师就如一个雕塑家,在对建筑如对雕像般进行着建筑物本身的刻画。20世纪末,在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一种原先看不见的“空间”,这种现象的发现使得建筑设计师们以前的理念直接轰然倒塌,这种感觉就如同突然之间发现整个世界中的一切突然之间全部“黑白颠倒”了。在我国,建筑设计师们从来就没有把建筑单体当作一个主体来进行刻画,中国建筑设计师的目光以及注意力一直都是在群体建筑上,李允?曾经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考虑的往往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我国古代的建筑,是以“院”为中心的组织单座建筑,“院”是建筑的一个基本组成单元,然后有许多个院落组成一个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但是每一个院落的空间感受都是不同的,若干个院落组成的建筑群也会给人们产生一种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的建筑设计师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建筑物单体本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对单体建筑本身进行刻画、塑造上,所以西方的建筑物单体本身的复杂程度要比我国复杂的多。还有这样一个方面的原因,我国是建立城市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早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的国家,因此,我国很早就将主要精力放在这种建筑与建筑上,建设一种整体空间协调的建筑。西方的建筑设计师们这样教授我们空间的理论:这是一种图底关系。将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的环境作为底,我们就只能看得见房子;但是如果我们将房子看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就是空间。

2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是一种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出现的一种理念,环境艺术具有很大的范畴,它的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造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含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它的变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相对于建筑来说更为巨大,规划得更为广泛,比工程更有感情,赋予环境一种感情,使得环境为人们进行服务。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一种无所不包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对于环境的一种保护、影响能力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学科,它是在二战以后才逐渐得到重视,首先在欧美那边得到重视,它是基于20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艺术三者结合的产物。环境艺术设计一步就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一个整体统一了起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和体现者就是建筑。对于环境来说,建筑更侧重其自身跟第一环境的关系,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跟建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环境艺术设计师跟建筑设计师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分工,但是也暴露出来两者之间的缺陷,只有将两者进行一个完美的统一,环境艺术才算是一种成功。

3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建筑设计的宏观思路

3.1基于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建筑设计策略

建筑是一种广泛的、大型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是从物质用量和能量用量方面来进行分析。建筑活动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作用过程,建筑的营建和使用,是一种为了获得局部的小环境的过程,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一种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和维护自然的整体系统的持续观念,就会使得自然环境进行一种退化和恶化,使得可以使用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自然环境的退化和恶化会导致以后的建筑没有地方施工,人们就不会获得一种局部的、可使用的小的空间。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是要注意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要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一种人为不可控的变异和退化,合理利用自然、利用资源、减少或者消除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利用人类生命活动等方面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来做,这种做法是对人们所在的生活空间、生活环境的一种负责。在巨型建筑设计时还要基于环境保护,基于环境保护的建筑设计主要是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两个方面采取一种灵活的、多样的、系统综合的方法以及策略,进行一种集成性的设计。

3.2基于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建筑设计策略

建筑是一种有着寿命限制的物质产物,建筑的寿命是由能量和物质进行支配,能量和物质是建筑寿命的保障。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的,另一种是有限的。建筑的本身是一种材料、能量、环境系统的合成,建筑设计中的材料应该为循环状态的。自然界的许多资源是有限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而建筑并不是一个永久存在的物质,它是一种有寿命的物质,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们应该多采用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能量材料。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师们应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在进行建筑的寿命以及和环境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后将物质与能量等材料资源进行一个重组,在进行材料的选择以及应用上应该注意自然的利用,尽量地采用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资源,尽量少用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建筑的建造。这样的选择可以对自然环境减轻一些不必要的负担。要以减少建筑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迫与影响作为材料选择的前提。

3.3基于环境保护思想的生态建筑设计内涵

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人依靠着环境来进行生活,而环境因为有人才充满了活力与动力,因此,生态学就强调着人与自然共生和资源再生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筑跟环境是一种和谐的有机结合体,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注意环境的问题,在进行建筑小空间的创造时应该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要对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着重地保护,如果建筑周围的环境遭受到损坏,那么这个建筑也就没有了建造的必要。生态建筑的建造依赖着许多相关技术及其组合,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生态建筑的最高层次是建筑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使得建筑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建筑与自然两者之间浑然天成。但是建筑本身是一种人为的建筑,要达到回归自然的程度一定要采用技术、材料,因此,无论在采用任何材料以及技术时,一定要立足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再利用、再循环等几个方面。试问一个周围环境非常恶劣的建筑有人愿意去住么?因此,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上述要求,立足于环境保护。

4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一个整体,但是它也只是环境中的一个部分,它只是环境中的一个装饰,因此,在进行建筑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协调。建筑美其实就是一种建筑服从于周围的环境所产生的一种美,建筑服从周围环境,与周围的环境达到一个协调,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建筑美。建筑是一个人为建造的不可移动的物质,而环境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环境,因此,只能是在建筑的设计时使建筑借助于周围的环境,不能使环境借助于建筑。建筑借助周围的环境进行恰当、和谐地布局才可以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自然环境中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建的特点也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也是建筑在环境中易于融合的一种原因。环境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因此,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与建筑的形象有关,还与建筑旁边室外的绿色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借助于周围空间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特定性是建筑艺术跟其他艺术之间的最大区别,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人们的生长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还有各个名族的不同文化氛围都会导致环境的地域性不同,导致建筑周围的环境植被产生巨大的差异。因此,通过建筑跟周围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就会反映出来不同的自然地域景观,还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来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虽然现代的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趋向达到一个大同小异的情况,使得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同化,这种现象导致建筑的风格居于一个统一,但是周围的自然景观却是分别建筑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迥异的室外建筑风格给城市的风貌带来了不一样的一种人文视觉景观,也给建筑增添了不一样的风采。因为室外景观的不易消融的特点,依据室外景观跟建筑的完美结合就造成了一栋建筑以及一个城市最不容易造成磨灭的一种独特印记。从城市的区域规划出发,进行城市建筑与整个大环境是一种和谐的结合。建筑是一个具有整体轮廓的物质,从建筑的整体轮廓与整个大环境进行一种紧密地结合,并与周围现有的建筑进行一个交相呼应,在立面的设计上进行一种虚实对比,在色彩的处理上与整个大环境的格调进行一个相互协调,从流线上来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角度进行分析,就要对人的感觉方面进行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内的小环境的处理,并通过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的感受来进行空间的塑造,“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复合并且复杂的问题,因此,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是自然界的恩赐,但是人同样也是也是一种对于自然界的恩赐。没有自然界的存在就没有人类的存在,没有人类的存在自然界就会没有一丝的活力。因此,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可以当作是依赖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进行建筑的一系列的活动就是一种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毫无疑问的具有明显实用功能目的,但是同时也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的劳动工作。建筑艺术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也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其艺术水平的显示。建筑的造型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其中蕴含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情感在里面,以形式美给人一种感官上的愉快。但是不管建筑设计的多美,建筑的外观也非常漂亮,但是建筑周围的环境却是一团糟,那么也不会给人产生一种美感。建筑设计是为了实用,建筑的实用性影响着建筑的审美观。建筑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感官上的美与丑的品论,因此,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使用意义。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倒,那么无论这座楼房的外观建造的如何美丽,但是住在里面的人们也不会感觉这座楼房美丽。

5结语

现在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已经得到了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导致我国城市化在快速地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内的住房得到一个高速的发展。人们不需要再为经济发愁就会追求其他别的方面,因此,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增加。我国的生态建设的发展也需要尽快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进行城市发展是一个要遵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可持续发展为建造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在进行建筑选址时,一定要有着具体的规划,做出来的规划一定要合理;在进行建筑材料选择时,一定要多采用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以节能为建造目的;建筑的环境要舒适、功能要灵活多样。另外建筑要以使用为建造目标,建造一种美观、实用、不影响环境的建筑。

作者:马建宇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勘测设计院

第五篇:传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鲜明特点和独特魅力在世界文化史中独树一帜。但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地域文化特征慢慢消失,城市建筑也趋于相同。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师整体技能提高,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如今,就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结合展开研究,让其更好地服务人民,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是设计师面临的挑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类应用学科,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装饰设计、园林景观、室内外设计等内容,设计师通过环境艺术作品为人们呈现环境与艺术观念的结合,通过环境整体的规划与布局,运用色彩、灯光、材料、装饰等元素使环境艺术设计在形态上具有丰富的表现。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遵循审美性与实用性统一的原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建筑装饰、服装、绘画等方面展现出来,传承下来的传统元素汇集成了可供后人参考与使用的重要艺术宝库。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哲学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设计者的创作活动。

二、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1.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思想的结合

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儒家文化秉承着中庸之道,倡导“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观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再创造,就需要中庸之道,而且在设计作品中,一些创造出的或经过加工而成的物品效仿天地之间的一些物体,体现出了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共处,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文化秉承“道之本性在自然”的观念,它展现了动静、有无、虚实的联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道家思想的融入和运用主要体现在空间的虚实结合上,如,空间中出现虚实结合、交错、穿插和一些开敞流通形式的空间表现。室内设计中的隔断法则也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其中一些屏风和落地罩的隔断起到了装饰作用,营造出一种隔而不绝、虚实相生的感觉。佛教文化中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是禅宗思想。禅宗思想要求通过自身的直觉体验和深思冥想,经过领悟实现自我精神的超脱和自由。极致简化、以少胜多的思想在近几年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体现得越来越多,空间中营造出的闲静、质朴、空灵、优雅的意境,和室内家具设计与装饰物品的摆放方式,都可以让现代人在繁杂、快速的现代生活中体会到禅意带来的身心享受。

2.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营造手法的结合

迎合当代人对传统的审美眼光,就需要用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手法,提取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精髓,运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创造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提取各种美的元素,选取合适的元素作为创作素材,然后通过抽象转化的手法,根据现代审美标准进行再设计和重构,重新阐释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利用这种变化的手法,使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呈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表现手法。在一些设计作品中,将传统文化元素直接放到新的载体上,通过这些传统图形图案装饰呈现出新的视觉环境语言,充分发挥了传统图形图案的重要作用。这种仿制与复制的营造手法体现了设计者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表现。古代,在建筑和室内装饰方面,陈设品的摆放、艺术图案的装饰等可展现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需要继承传统文化元素,运用隐喻的手法传递出精神、价值、内涵。另外,传统文化是处在发展之中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设计者不仅要调动传统文化元素,还要学会创新,通过继承与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

三、结语

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环境艺术设计结合,是现代设计者在全球化趋势下突显中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的关键。通过现代环境这个载体,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环境艺术设计完美结合,设计出既迎合现代人审美心理,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是推动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一条路径。

作者:康萌萌 单位: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第六篇:产学研与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前言现代生活的时尚理念在如今已然越过了高节奏、高速度的步伐与进度,高品位与慢速度的享受观念与愿望也在充满困倦和疲惫中的社会民众群体之间拥有了扩张的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多,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环境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应做到与时俱进,有效的结合产学研,从而释放人才红利。

一、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艺术学校以及建筑学校目前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并且这两类学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授各有侧重点。学生在艺术学校和建筑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仅仅是该专业的表层,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资质以及实力水平的差异,学生的发展方向迥异,但都会逐步找到适合自身的岗位。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无论是艺术学校还是建筑学校都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并且有策略的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适当的予以调整,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职业技能。因此,基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有机的结合,对专业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产学研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一直以来探索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与社会、企业脱节,难以适应商业化的实际需要,因此通过运用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制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3+1”教学模式

纵观市场环境,企业更加需要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里产生资本效益。因此,这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其需要在学校期间掌握较为丰富的实际应用技能。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将实习、实操放在重要的位置。“3+1”模式即3年的教学设计和1年的毕业设计。在学校的4年中,3年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夯实基础,1年的实践进入企业展开实践,为更多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真实的职场工作氛围,提早做好生产工作的准备,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实力。

(二)制定“多证书”制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多证书”制是以培养较高的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当前人才需求发展方式。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建议考取专业相关的证书,如建筑设计师证、景观设计师证以及室内装饰设计师证等。学校需要将“多证制”方针纳入教学大纲,在教学考评、教学侧重点方面予以配合,提高学生在校期间证书的通过率,让其意识到证书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之中。

(三)产学研用培养模式

学校需要建立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实训基地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且可以将学生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环境设计工作室,承接企业和社会上的设计业务,并将实际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加强工作室与企业的联系,使专业知识和实际生产有机结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产学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一)制定服务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纲设置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市场导向,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制定“服务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大纲。该教学大纲需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设计,将教学的理性思维向生产能力训练转化,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操作和实践探索。

(二)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

开展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的选择适合的选修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发挥其特长。另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入职场离不开电脑办公,及早的开设相应电脑选修课,学习多媒体设计、动画制作等,可以拓宽自身的设计领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实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要创新,结合产学研环境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走出校园后尽快的适应职场生活,提高企业人力资本保有量。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顺应市场的要求形成产业、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于晶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第七篇:传统民居装饰环境艺术设计探讨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应用愈发为人们所喜爱。传统民居装饰在整个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下已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和设计潮流。传统民居装饰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的造型设计以及民族性的色彩等特点,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对传统民居装饰的审美内涵进行充分地分析和了解,掌握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及方法,具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传统民居装饰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它激活了设计师们的创新灵感,促进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一、传统民居装饰的含义

传统民居装饰是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一般都建立在传统的民居建筑物的基础之上。民居是指在传统社会意义下,通过家族传承下来的并在现实居住中存在的建筑环境。传统民居装饰在一定意义上是传统社会中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形态的载体,能在不同的装饰题材中展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民居装饰是在人类不断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民居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其实用性非常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移,除了追求其实用性的居住功能外,更加关注民居的装饰,并对传统民居装饰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传统民居装饰具有题材理想化的特征,其造型结构的程式化和画面情节的故事化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传统民居装饰能够体现出本土文化中的风水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与人生观。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众多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民居装饰特色,它们都很注重亲近自然、凸显本区域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民居装饰设计各具特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我国不同区域和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装饰有着很大的差异,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民居装饰的风格会出现很大的差别。例如,我国的南北方民居装饰的差异会体现在建筑材料、建筑理念、审美观念、色彩、外形等方面。传统意义下的农村小院以朴素为主,其装饰风格也会体现居民对生活的热情。不同民族的民居装饰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传统民居装饰设计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并各显特色。例如,苗族的吊脚楼,全部是木质的建筑建材,而北方的居民喜欢在窗户或门上贴窗花等,这些都显示不同地域传统的民居装饰特色。

二、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民居装饰的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现代装饰领域,其设计的范围较广,其的扩展空间很大。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建筑装饰也属于其范畴,而传统的民居装饰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传统的民居装饰可以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为传统民居装饰提供了一个展现传统文化的舞台。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我国传统民居装饰的发展演变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造型规律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可见传统民居装饰的自身就是对人文科学和工艺美术的真实反映。由于传统民居装饰更多的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有较多的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将传统民居装饰中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在具体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能营造一种舒适感、亲切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气息。传统的民居装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一方面可以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较多的灵感和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与运用能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不同的风格和效果,扩大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传统的民居装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能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环境设计理念,推动人文环境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民居装饰元素也在发生变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民居装饰,积极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如今的民居装饰中也会运用到现代元素,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会根据不同社会价值理念来设计符合大众心理的作品。可以断言,将传统民居装饰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中,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三、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及方法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民居装饰要在了解其应用原则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应用方法,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一)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传统民居装饰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民居装饰积累了较多的形态、样式等,不同的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其作用,创造更好的艺术效果。

1.适度性原则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具体的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丰富的文化内涵,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民居装饰相结合,坚持适度性的原则进行设计。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传统的民居装饰盲目使用,造成本末倒置。

2.适合性原则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一定要坚持适合性原则,传统的民居装饰必须适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民族装饰元素、内容、图案等应该与整个环境设计的主体相吻合,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对具体的装饰元素进行创新,使其符合整个设计理念,体现其价值。

3.合理性原则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坚持合理性的原则。借鉴传统民居装饰的元素,沿用传统装饰技术,确保技术的合理性,保持传统民居装饰的特色。要合理选择传统民居装饰的材料,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大量实用人工合成的材料,使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缺少一定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方法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应用传统民居装饰,要严格遵守适度性、适合性、合理性等原则,通过以下方式方法对传统民居装饰加以应用。

1.直接将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应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

传统的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装饰模式,具有丰富的装饰元素,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张,可以将一些传统的民居装饰元素直接应用到具体的环境设计中。但在直接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元素,与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相辅相成,达到现代环境设计的要求。例如,在高校的图书馆改造中,为了保留原来图书馆的文化气息,在具体的建筑中使用老图书馆的砖。保证新建的图书馆与原来的图书馆既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这就是典型的直接应用传统民居装饰的例子。总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直接应用传统民居装饰的一些元素,使两者在现代化的氛围中相互融合,营造全新的设计氛围,使整个设计更加具有创意,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元素。因此,可以直接使用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来表现整个设计的主体,体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2.重构传统民居装饰元素,进而应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

传统的民居装饰元素大多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的,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的民居装饰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不同的民居装饰元素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并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坚持科学的应用原则,采用重构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方法,将其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利用不同的民居装饰元素诠释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及主题。将传统民居装饰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现代环境设计的理念和要求,对传统的民居装饰元素进行适当的创新,在传统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重构民居装饰的内涵,根据不同的设计主题,来提取传统民居装饰中的元素,这样的元素包括图案元素和造型元素。对传统民居装饰的重构可以对具体元素的外形进行再创造,也可以丰富元素的文化内涵。设计人员在欣赏传统民居装饰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不足之处,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重构。另外,也可以将传统民居装饰中各个元素的色彩进行大胆的创新,利用色彩来体现传统文化,使现代化的环境设计更加丰富。

四、结语

我国传统民居装饰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民族特色、宗教特色以及各个区域的本土风俗,有着特殊的美学意义。吸收民居装饰文化的审美元素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新现代环境艺术,使我国古老文化焕发出青春魅力,是当今环境艺术设计者的不懈追求。

作者:王玲 单位: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第八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剪纸艺术应用

21世纪的今天,对于如何做好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剪纸艺术的融入始终是当前室内环境设计行业研究的重点之一。剪纸艺术不仅仅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剪纸艺术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引入,不仅仅传承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化室内环境设计的前端发展,因此本文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剪纸艺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剪纸艺术的相关概述

(一)剪纸艺术的发展史

长期以来,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经过了较为漫长的发展。战国时期,剪纸技法逐渐呈现出一种萌芽的状态,当时的人们通过对各种加工材料进行运用,并借助于镂空、雕刻等手法,进而制成各种工艺品,使得剪纸艺术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是剪纸艺术得到高速发展的时期,当时的人们通过对各种漏印花板加以采用,并将其剪纸制成图案的形式。宋代时期的剪纸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二)剪纸艺术的特点

一般而言,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有着各种各样的特点,一方面其图形空间有一定的非逻辑性特点,通常将其毫无关系的物体逐渐借助于某种形式进行组合。剪纸艺术的图案有着一定的变幻性,以至于其剪纸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感受,并将其设计对象的趣味性和表现力逐渐地增加。另一方面剪纸艺术的色彩相对来说有一定单纯性,同时也有一定的韵律感,进而强化其视觉效果。剪纸艺术这一民间传统的美术,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美,其图案的设计更是给人一种唯美和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剪纸艺术应用的必要性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极其巧妙的。就其实质性而言,剪纸艺术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有着一定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体现:

(一)保证了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国家经济以及政治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艺术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同时艺术作为国家直接性的一种文化,是国家整体文明的典型象征。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特殊化形式,往往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在我国整体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室内环境艺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其剪纸艺术的应用有助于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陶冶了大众的情操

剪纸艺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同时在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相当重要的艺术地位,对于人类的审美观、生存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现代化室内环境艺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将剪纸艺术适当地融入,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情趣的陶冶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剪纸艺术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和当今时展的主题相适应,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国优良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剪纸艺术的应用分析

现如今,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多种元素的融入和集结,而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室内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往往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剪纸艺术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时,主要从剪纸艺术和中国古典园林相结合的应用、剪纸艺术和当代景观相结合的应用以及剪纸艺术和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一)剪纸艺术和中国古典园林相结合的应用

一般而言,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最常见的一种设计手法是镂空,同时镂空也是重要的造园技法,剪纸艺术中的镂空手法在园林设计中有着较为广泛地应用,同时其营造园林意境的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则是透景,尤其是花窗的透景,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剪纸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应用中,主要是对花窗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保证花窗的造型逐渐地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状态,进而表现出相对古朴别致的素雅美,进而营造出生活气息相对浓厚的自然美。梅花窗剪纸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将自然中美好的物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剪纸艺术中的花窗设计在实际的设置过程中,往往有着其相对独特的意义,就花瓶窗而言,其主要的寓意是保证全家的平安,同时也是对人们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种展现和追崇。这种梅花窗的设计,其古代传统哲学的观念相对来说比较深。花窗作为剪纸技术中另一种独特的形式,同样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往往是意境营造的一种最佳手法,而其透景和漏景是其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在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室内人们通过对花窗的镂空加以借助,进而对景物进行观察,同时景外的事物通过花窗的过滤,以至于物象逐渐地朦胧化,构造出一种和谐化的朦胧美,并将原先景物的平铺化以及孤立化打破,进而保证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朦胧美和别致美。

(二)剪纸艺术和当代景观相结合的应用

景观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时代的先进性,同时也和人们的精神和视觉上的基本元素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当代景观在实际的合计过程中,艺术家通常是对新的方法加以采用,进而充分地结合景观以及剪纸技法的相关元素,并将当代时尚元素和传统元素进行全新包装,从根本上对全新的设计方法进行再创造。就其实质而言,剪纸艺术和当代景观相结合的应用过程,对于其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设计方法也有着一定的使用,但是当代景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给人一种创新性的感觉。就大雁塔广场这一景观的设计而言,其整体的设计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其主要的特点是将大唐的风范直面烘托,进而呈现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剪纸画。剪纸艺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有着一定的地域性。北方的剪纸艺术呈现出一种粗犷、明朗、淳朴以及流畅的感觉,而南方的剪纸艺术则给人一种细腻宁和的感觉。当代景观中剪纸艺术的应用,更是结合剪纸艺术中独特的传统图案,进而体现出当代景观的现代时尚美以及传统的婉约美。剪纸艺术现在当代景观中的应用,汇聚了当代较为先进的时尚文化,同时也继承了传统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其设计过程中,更是结合玻璃材质,对剪纸的纹样加以采用,使得整个外力体面的形态不仅仅有着一定的通透性,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灵活性,从而保证剪纸艺术文化的完好传递,并实现了现代化室内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三)剪纸艺术和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应用

如今,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特殊性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就上海的世博会博览馆而言,更是将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升华了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独特美。就佛山地铁出入口剪纸设计而言,其剪纸设计更是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冲击,同时对建筑三维空间加以利用,并对光线进行合理构造,进而呈现出一种光影的世界,保证了建筑设计的惟妙惟肖和强烈的时代感。剪纸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保证了建筑设计的别致性,同时借助于独特的线面结合,又形成了一种相对强烈的视觉局面,使建筑设计的群体有一定的错落有致性,进而将传统单调灰色的建筑打破,烘托了一种特殊的气氛。室内环境设计中剪纸艺术的融入,更是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良好结合,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现代化设计的发展,对优良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保证了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和谐发展,对于我国整体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如今,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不仅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当代民俗文化孕育的重要艺术瑰宝。人们在对原始生活形态展现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其精神文明的创建,而剪纸艺术在现代化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更加突出了当代设计的时尚感,并与当前人们的视觉需求相吻合。总的来说,剪纸艺术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保证了艺术的独特化,同时也保证了室内空间艺术设计的时代化,是当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伟大进步,也是对剪纸艺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较为强烈的时代感。

作者:胡少杰 单位: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