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核心素养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所居住环境艺术氛围的要求随之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应当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人才,这成为目前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该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行业企业和学校教学的需求,论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情况,探究其提升策略,从行业需求和学校教学的角度,阐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开辟了核心素养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核心素养;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具备的能够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是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别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总体表现在人文底蕴方面、科学精神方面、学会学习方面、健康生活方面、责任担当方面、实践创新方面;具体可分为十八个基本观点。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发展并没有细分,还需要通过更深入的探索,以增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1.个人的需求

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学生在相应阶段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自身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质,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作为主导性质的基础素养,同时也是知识、技能、生活态度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本专业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怎样让学生能力与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匹配,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升就业质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摆在学校面前的现实问题,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效实现职业生存和职业生涯多元化发展目标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2.企业的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虽然就业门槛较低,但就业领域广泛,大、中、小型建筑装饰装修企业、专业的室内外设计公司等均需要这类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饰设计类企业的需求同样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装饰设计类企业需求的转变,促使其需要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当前,装饰设计类企业希望学校能够输送直接上岗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参与职业培训的人才,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要有想法、有创意、踏实肯干、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等,能够良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性很强,这个专业的工作体现的是装饰设计类企业的外在形象,工作性质要求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沿,学习此专业要具备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培养的设计类人才,需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3.教学的需求

学校教学目的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关注、解决人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培养“双基”人才,这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仅有知识是无法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于是慢慢有了关于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的新要求。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的要求也紧跟时展的步伐。怎样才能站在时代前沿,紧跟时展的脚步,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主要能力和素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教学,应该关注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培养。在一些文献中,常常能看到“素养”“核心”的相关知识,能力与态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会有一些共同点,但因为专业不同,所以在内容上也会有所差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两个核心素养必须重视:一是创新能力,这是该专业学生的短板;二是综合素质,这是该专业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核心素养”起初是在欧洲的研究报告中出现的。1996年,雅克•德洛尔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总体规划。《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文献,这是一部在世界教育和学习思想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献。2003年出版的《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报告中,将关于学生能力素养问题的分析指向了“核心素养”。从该报告的总体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所需要的主要能力和所具备的素质。2005年,《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指出“核心素养”的选择和确定,不仅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决定,而且由社会和个体的目标性质决定。2006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的议案中指出“核心素养”的定义: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总体来说,“核心素养”不仅关注现在,而且着眼未来。和欧洲相比,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稍晚。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对职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能够达到国家有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相应规定,而且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职业的发展需求。总而言之,目前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了解核心素养提供了资料,而且为我们更进一步改进、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方面研究较多,主要是在核心素养的理论和课程改革层面的研究,而高职高专核心素养的研究多从高职高专的特点出发,研究高职高专人才的职场核心素养。对于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侧重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缺乏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研究。怎样实施适合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教学策略,仍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重要问题。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

1.核心素养的培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拟定,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养成,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学生成长为根本”的原则,面向该行业的室内外设计师岗位群,培养该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比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等综合素养,使学生最终成长为能够胜任室内外设计行业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核心素养融入第一课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拟订,要通过分析该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把语言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作为标准,以适应室内外设计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为载体,以一些课外的素质拓展类的各项活动为平台,融入学生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发展综合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体会、总结和评估三个阶段把面向职业化的训练转化为核心素养,最后转化为自身的综合能力。

3.职业素养渗入第二课堂

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在课内学习之外的以各类活动和平台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以参加各类活动和多种项目的形式加强练习,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运用于实际的项目训练,增强核心素养的应用,以相互交错的形式塑造自身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该行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本专业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简单的职业和技能的综合,而是在掌握好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前提下,通过实践运用后重新整合而成的综合素质。只有在通盘考虑和专业设计下,把核心素养的各种内容融入课堂的各类项目实践活动,将职业化情境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当前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琼.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4).

[3]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17(1).

作者:江俊红 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