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色彩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社会群众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设计作为城市建筑发展创新的主要内容,现如今主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为目标,基于色彩设计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因此,本文在了解色彩与城市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后,根据近年来室内设计所选用的色彩类型,分析如何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合理利用色彩元素。

[关键词]色彩;室内设计;主体;陪衬;点缀

引言

室内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城市居民的情绪变化和所处环境的质量安全。保障运用色彩的舒适度可以让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感受到不同色彩在室内空间中产生的不同作用。从实践角度来看,在室内设计中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色彩,不仅能让室内设计变得更加美,还可以改变住户的情绪和健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类型的颜色可以让人们在视觉上和感官上感受到不同体验。

1色彩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

1.1生理影响

运用色彩进行室内设计主要是利用人类的视觉神经构成影响,从而改变他们的心率、血压以及脉搏等。比如说,日常办公住户可以选用较淡的颜色进行室内设计,这样不会产生压迫感,反之颜色过于鲜艳的内容会让住户脉搏加速,彼此产生焦虑感。而选用绿色等环保色彩,一方面可以缓解住户的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可以营造一种安心且舒适的工作环境。根据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分别利用红色和绿色进行室内设计,而后选择相同住户进入两个房间,并监测他的脉搏速率会发现,在红色房间里的脉搏非常不稳定,而在绿色房间里的脉搏十分稳定。因此,在当前室内设计研究中,通常会将淡色看作是室内设计的主要标准,而这一内容也是根据人体生理因素所决定的。

1.2心理影响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对人体心理特征也有直接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颜色,而在某类颜色对人体视觉神经构成刺激的情况下,人类大脑会自主进行联想,从而产生某种错觉。根据实践研究表明,在人类对外来色彩刺激产生反应的条件下,必然会影响此刻的情绪变化,这也被叫做色彩倾向。不同的色彩会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因此室内设计人员必须在掌握这一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选择[1]。

1.3情感影响

色彩对人体情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从古至今,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就是红色,其代表着喜庆幸福和生活的欢乐,因此一般用于喜宴、节日等具有代表性的场合中,而在丧礼中为了表现人们的悲伤,大都会选用黑白两种颜色。由此可见,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色彩元素也要着重分析其在不同区域起到的作用,并学会根据不同色调优化人类的情绪。在室内环境中,可以按照屋子的朝向来选择色彩,假设门窗向南,那么阳光正好可以照射到屋内,所以可以优先选用冷色进行设计;反之,若是门窗朝向为北,那么可以利用暖色调来平衡室内设计,以此构建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2室内设计常见的色彩类型

2.1主体

这类色彩属于设计期间应用面积最广且占据主导地位的颜色,通常情况下会控制在60%到70%之间,可以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冷暖之分。主体色彩一般是指室内门窗、地板、天花板等区域,假设将这些面积所包含的元素整合到一起,并利用某一变化微小的色调进行融合,比如说高明度低纯度的明快色彩,有助于居民在室内生活期间产生自由和谐的想法。这种设计方法经常出现在家居设计中。而选用高纯度色彩,可以让居民产生兴奋感,这类设计主要出现在公共场所或商业建筑中。从实践角度来看,主体色彩属于点缀和陪衬的基础条件,选择这一颜色是室内设计的核心内容。

2.2陪衬

这类色彩是以主体色彩为核心提出的。假设主体色彩属于红色系列,那么所选陪衬色彩要根据明度变化或色相变化进行分析。由此可见,陪衬色彩不仅是室内设计关注的焦点,同样也是获取其他色调的有效依据。在主体和陪衬色彩的影响下,室内设计中所选用的色彩元素会变得统一且协调。假设只存在一种主体色调,并没有陪衬色调,那么室内整体环境会变得非常单一且无趣。通常情况下,陪衬色彩会占据室内空间的20%到30%。比如说,占据部分室内面积的家具也要思考陪衬色产生的影响,原因在于它们作为室内设计的主体,直观呈现了住户的个人风格,因此在保障造型和室内设计一致的同时,还要确保所选色彩和陪衬色相符,以此从基础上优化室内色彩的总体效果。除此之外,室内装饰所包含的织物色彩也属于陪衬色,比如说沙发、窗帘等,这些内容也要和陪衬色保持一致性,但可以选用少量色彩作为点缀色。结合下图1分析可知,沙发是灰色,那么窗帘也可以搭配灰色,这样整体效果可以看起来非常统一和谐。假设如果看起来过于单调,可以添加两个亮色系的抱枕。

2.3点缀

简单来讲,室内设计中的点缀色彩具有醒目性、易变化性、小面积等特征,通常占据室内面积的5%到10%,常见区域有靠垫、壁挂、形象墙等。在实践设计中,点缀色通常会利用主体色和陪衬色的对比,色或纯度较高的强烈色彩进行设计统一,这样不仅能让室内环境所包含色彩看起来具有对比性,还可以从整体角度上呈现出统一和谐效果[2]。一般来讲,室内环境设计所选颜色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根据陈列物所决定的,在科学处理室内色彩时,不仅要保障其设计具有独特性,还要展现室内空间色彩的统一性,这样有助于整体室内环境看起来简单且具有特色。需要注意的是,绝不能为了丰富室内设计颜色而选择过多的点缀色,这样的室内环境看起来没有秩序,相反设计人员要在思考主体色和陪衬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点缀。

3如何在室内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进行设计

3.1基于空间使用目的分析色彩

对室内设计而言,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适宜的色彩进行设计,以此在呈现住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创造出不一样的生活氛围。比如说,医院场所和商业空间在设计室内环境时,由于两者的使用目的存在较大差异,对颜色的选择也有不同的倾向性。商业空间会根据经营销售商品的特征来选择具有丰富性和代表性的暖色,而医院场所会优先考虑明度高且具有肃穆意义的色彩。根据使用目的选用适宜的空间色彩,能在保障内部环境设计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室内设计中色彩的独特魅力。

3.2基于空间大小和形态分析色彩

根据近年来室内设计累积经验分析可知,较大的空间环境可以选用色调较深的颜色,这样有助于增强内部环境的重量感;而选用色调较浅的颜色可以增强室内环境的空间感。比如说,在居住环境中,如果空间整体过高,那么可以选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以此在提升居住亲和力的同时,控制内部环境的空旷感。而在墙面过大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明度较低的色彩进行设计;在柱子过细的情况下,要选用浅色提升它的体积感;在柱子过粗的情况下,要利用深色降低它的笨重感。

3.3基于空间方位变化分析色彩

对色彩而言不同区域自然光所产生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室内设计时可以运用颜色进行整体调整。比如说,朝北的房间因为自然光线不足经常会出现阴暗沉闷的感觉,因此可以选用更为明朗的暖色进行设计,从而在增强室内光线的基础上,让住户感受到室内温暖;朝南的房间因为自然光线非常充足,所以可以选用冷色或中色调进行设计;而朝向为东西两个方向的房间因为上下午的自然光线存在强烈变化,所以可以在迎光面利用冷色调进行设计,以此综合光线对室内环境构成的影响[3]。

3.4基于空间使用类别分析色彩

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群体对颜色的喜好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室内设计前要全面了解住户的兴趣爱好和年龄差距等基本信息,并由此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研究。比如说,儿童房的室内设计要考虑男女之分,女孩可以利用粉红系列的颜色设计成公主类型的屋子,男孩可以利用天蓝色系列的颜色设计成喜欢或感兴趣的环境,像飞行员、水手等。而中青年因为生活习惯、累积经验、知识结构等存在差异,所以对室内空间的审美需求也有不同,青年群体更喜欢鲜艳色彩,中老年更喜欢沉稳安静的色彩。通过在设计前期全面了解使用者的兴趣爱好,可以保障最终所选颜色与住户产生情感共鸣。

3.5基于空间使用实践分析色彩

不同区域的室内空间要求与视觉条件要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构建环境符合区域发展要求。比如说,在医院环境设计中,以往医护人员的服饰统一都是白色,但因为单一色彩极容易出现视觉疲劳,所以目前医院开始在服装和室内空间设计中选用淡绿色、浅蓝色等多类颜色。需要注意的是,房间色彩和服装色彩对人体视觉构成的影响并不一致,前者所产生的作用时间更长,造成影响更为强烈,因此要依据空间使用时间的变化,利用色彩进行科学调节,以此确保室内活动人员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3.6基于居住用户偏好分析色彩

通常情况下,在满足色彩搭配原则的基础上,要尽可能达到居住用户对色彩偏好的需求。这一内容与个人喜好有直接关系,会受居住用户的知识结构、所处时代、性别爱好等因素影响。比如说,住户喜欢红色,但因为红色色调过于鲜艳无法在室内大面积使用,但可以作为点缀色和其他颜色搭配利用,这样能更好突显出红色的独特魅力[4]。对色彩喜好者而言,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因势利导的方式在满足住户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整体室内环境设计进行合理搭配,这样不仅能满足用户的色彩偏好,还可以丰富,室内环境设计形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所选色彩越发重要,对人体的心理、情感、生理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且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室内设计的美观性和独特性。因此,在发展现代室内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在明确色彩重要性的基础上,利用多样化的色彩创造出更为美观的室内环境,以此引导建筑行业向着更为长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瑞利.光和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美学应用[J].建筑结构,2020(21):166-167.

[2]张福涛.浅析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创新运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4):714-715.

[3]甘泉.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运用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0(16):16.

[4]汤晶.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创新运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1):176,178.

作者:顾丹亭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