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观念论文范例

色彩观念论文

色彩观念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职院校;美术;色彩

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流于形式,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美术方面的视频或者图片,美术教育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一、中职院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基础差,对色彩和美术缺失深入的认识

笔者在长期的一线美术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高中美术教育受到忽视。除了艺术特长生之外,美术对于普通生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爱好。这就造成了中职学生美术素养的缺失。部分学生美术基础薄弱、色彩知识不足、色彩观念单一,这对高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造成了消极影响。

2.教学内容僵化

现阶段,各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安排和知识素养,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水平的高低甚至决定着课程质量的高低。此外,色彩教学的内容还存在不能有效突出重点的问题,导致原本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流于形式、缺乏新意,色彩理论学习较为单调、枯燥。这种只注重理论的教学容易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色彩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模式单一

在中职院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但是未能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实践,中职院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

二、优化中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的策略

1.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对色彩教学的重视度

学生的美术基础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制约了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层次教学,这种层次教学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区分,分为基础的美术理论普及和较高层次的美术鉴赏课程;另一方面,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学情,进行适合学生基础的针对性教学。这种实际求是的教学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色彩教学的重视度。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要将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与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相结合,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基础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美术教育色彩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单一的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详细讲解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色彩理论知识,加深对于艺术审美价值理解,以小见大,逐渐加深对于色彩的理解。

3.教学模式多元化

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应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模式适合理论课程,但是色彩教学偏重于实践方面,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情境化教学,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观察物体的光源色、环境色以及固有色理解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写生方式会阻碍学生个人对于色彩的理解,对于学生的主观色彩和想象色彩的构建非常不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通过谈话法、讨论法向学生讲解色彩理论,并向学生演示绘画技巧。教师应积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通过名家作品欣赏、三维立体模型等,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色彩教学中的优势,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沈学胜,吴云超.视觉色彩平衡原理对生活色彩感知的必然性探索——论视觉色彩生理特征及潜在的精神感知.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2]吴雪峰,李建明.浅谈后现代人文环境中色彩构成教学的变革//第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2015.

[3]张海滨,胡艳华.论色彩构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

色彩观念论文范文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功能性居住,而是希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室内设计的焦点开始转变为“追求情感”。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关键词:

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情感表达

21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展现个人品味与格调的室内设计,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如绿色设计、文化回归设计、人性化设计等。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独特的特点,且都有继承性。比如,历史上的印度文化、俄国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等都曾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最终还是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根据资料记载,我国室内设计在发展初期也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影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室内设计流行模仿国外的设计风格。但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国人又开始关注本土文化,注重在室内设计中加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基于这些研究背景,下面主要探讨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问题。

一、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近20年来,我国的室内设计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在设计风格上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加入WTO后,我国的室内设计状况令人担忧,设计过度注重造型。值得庆幸的是,在业界设计组织与设计人员的努力下,文化最终回归到设计当中,成为了室内设计的灵魂。

(一)设计注重造型

重造型、轻文化。这是我国早期室内设计的特点。大多数室内设计的装饰造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要么墨守成规,要么抄袭著名建筑的设计风格。建筑从设计到竣工都带着冰冷的面具,远离了真情实感,空洞而又无趣。重造型、轻文化的这种理念,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考验。没有独特风格与文化底蕴的设计,空有外表的光鲜亮丽,犹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1]。诚然,文化包含了物质、精神和艺术等。建筑装饰文化也是一样,最基层的物质文化是材料的选择,装饰文化体系中的外衣是艺术的表达,建筑装饰本身的语言是用来统领建筑装饰文化的。建筑装饰的精神文化是向人们传达一种观念,即设计师对室内设计的理解,对不同生活氛围的营造。

(二)文化回归设计

我国的室内设计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加入WTO后,国与国之间的设计师相互交流经验,特别是一批国外著名设计师在我国室内设计圈内大显身手。与其他国家的设计状况相比,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们已经产生了忧患意识,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试图寻找突破口,取长补短,提高创新能力[2]。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建筑行业发展到今天,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可以说,让文化回归设计,这是绝大多数业界人士的共识。

二、室内设计中的两种风格表现

(一)中式风格的传统表现

室内设计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值得深究的学科。下面,笔者以木质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为例,阐述中式风格的传统表现。

1.融入原生态元素

传统文化中象征生命力的物体很多,木质材料作为建筑的主要元素,它象征着来自大自然的生命力。审视古代室内设计,总会发现古代对木材的使用最多。这主要源于木材是大自然的产物,更源于古人的文化信仰[3]。与古代重视木材的精雕细琢不同,现代室内设计更关注木材的原生态,保持原木本身的形状。从大堂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木材元素的运用所透露出的理念,即亲近自然。

2.风格上追求古典

在通常情况下,居住者对大堂的风格要求是大气典雅,而木材元素的融入正好缓解了大气典雅之下的压抑感,使室内设计散发出浓浓的古典韵味,能够更加贴近自然。再来看家居住宅,木材在室内设计中充当了主角,原木色的家具为住宅增添了古典韵味,并带来了一股大自然的气息[4]。在室内设计的元素搭配中用木材进行适当的点缀,也是传统元素在新的中式表达中的一种尝试。

3.营造优雅的氛围

设计的整体框架是空间结构。纵观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不难发现其在布局上的特点是方圆对称;在色彩的选择上,通常会使用庄重大气的红色、金色;家居使用最多的材料是木料,而且不同的木料用于不同等级的房屋建筑中。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特别喜欢为房屋营造出优雅的氛围,喜欢将后现代手法运用于现代的中式风格设计中。比如,通常为了彰显大气,凸显意境,展现房屋的中式格调,可在墙壁上挂上笔墨字画,在屋子内摆放红木家具等[5]。

(二)中式风格的现代表现

室内设计除了规划房屋装饰与格调外,还可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情感表达。比如,大堂的内部构造,或者一些标志性建筑,特别讲究风格上的典雅与大气。因此,业界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从未降低,这种要求主要是风格上的要求。与传统的室内设计相比,现代设计摒弃了许多古老的元素,如反复雕琢与配饰吊坠等。当然也不是完全拼弃,在有些场合还会偶尔出现[6]。现代设计将重点放在实用性与耐用性上,材料多使用化合材料,色彩不仅仅以红色、金色为主色调;相反,为增强室内的舒适感与温馨度,特别在卧室内多使用暖色调。暖色调能缓和室内的气氛,营造一种家的感觉,已被现代人所接受。

三、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一)传统建筑装饰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建筑文化的传承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初期,那时人类已经对室内装饰有所认识,懂得将文化融入到环境中。进入氏族社会,在陶制品上绘制了纹饰,既有精致淡雅的青铜纹,也有粗犷大气的彩陶纹,因此便生产出了不同风格的陶器。远古时代的祖先与自然万物相生相伴,在他们的认知里,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他们认为至高无上的境界是“天人合一”[7]。古代的室内设计也表现了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室内设计在外观上要具有美感;另一方面,要体现出深刻的文化理念,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为了迎合古人寄情山水的雅兴,我国古代建筑在室内设计上尤其重视返璞归真、自然流露。在建筑选材上讲究以质为美,提倡实用性,不过度追求华丽。

(二)传统文化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庸”、“天人合一”、“厚德载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这种传统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体现在科学研究与家庭伦理两个方面。研究传统文化发现,人们对探索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不太重视,却对维护血缘、家族等家庭伦理关系非常看重。由于传统文化具有主导性和传承性,因而传统文化思想很容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在建筑行业中,室内设计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它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整个设计潮流都始终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凭借丰富的内涵影响着现代的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传承与创造性的转化,推动室内设计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四、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呈现内容

(一)色彩

色彩是一种视觉语言,也是一种情感语言,合理的色彩搭配能让人心情愉悦。色彩是室内设计的“灵魂”,具有塑造、定位、传达等作用,直接影响房屋的美观和人们的情感。纵观我国古代室内色彩的演变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时期的传统色彩文化对我国古代室内色彩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这种优秀传统色彩文化的渗透,因此我国的传统室内色彩体系大放异彩。例如,儒家色彩文化通过礼的形式来区分色彩的使用,将宫殿建筑与居民建筑中的色彩运用进行归纳划分,宫殿建筑室内色彩大多以金、红、黄、绿、蓝为主,色彩比较丰富;而居民建筑的室内色彩只能以灰色、青色等自然暗淡的色彩为主,这带有明显的阶级歧视。

(二)空间

单个室内空间具有不可分割、完整统一的特点。古代室内空间布局除了具有单个室内空间的特点外,还具有强烈的等级特征,反映了传统的人文思想,如等级分明、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左右对称等。这种思想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仍有一定影响,如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是左右对称的,中轴线正中间的是主人席,两边的是客人席,显示出中式空间的稳重大气。另外,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隔断,即隔而不断的空间布局。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

(三)图案

图案既是一件装饰品,也是一个设计符号。比如,一幅字画可以是一个装饰造型,也可以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为了丰富室内空间,可以运用不同的图案来修饰,营造一种意境,或者传递一种文化,以此来体现设计者的情怀,也满足屋主对室内的感官享受[8]。传统图案寓意深远,一直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例如,龙、莲花、牡丹、仙鹤等,在空间布局中运用这些象征性的图案,能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文化,表达出一种浓浓的情感,也满足了人们对室内设计功能性与情感性的双重需求。

(四)材质

材料在建筑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是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室内设计艺术进行自我提升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质感表现,它能充分展示设计信息,客观体现设计理念。我国的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室内家具也是以原木材料为主,其他材料为辅。其原因有:一是崇尚自然;二是木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方便设计,可使家具样式多种多样;三是符合“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五、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一)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

1.原始风味的陈设

室内设计中的陈设布置是体现整个设计效果的重要环节。它似一本内涵丰富的书籍,让人难以读完;也是影响房屋舒适度与美观度的关键,让人无法忽视。陈列品的样式和质感不同,其表达出来的情感与氛围也不相同。传统文化的代表思想主要来自儒家、佛家与道家,三者的共同点是崇尚自然,能够引起人们在思想上的共鸣。所以,室内设计的陈设应选用带有原始风味的饰品,如玉米棒、辣椒串、小喷泉、手工刺绣等,以打造室内的自然环境。此外,因为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极具特色的地域特征与民俗文化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建筑风格,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设计出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2.具有一定功能性

根据现代家居的升级需要,室内陈列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其功能性的发挥。这种功能性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与室内情景风格搭配;第二,构造多层次空间;第三,对室内色彩进行调节。我们知道,不易改变的是家居结构,而可以灵活改变的是陈设装饰风格,它基本不受空间限制。21世纪,年轻人追求个性化,“软装修”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二)符号作为装饰的情感表达

传统装饰品样式繁多,大都以吉祥图案为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可谓是寓意深远。进入现代文明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装饰材料日益增多,古老纹饰与新型材质巧妙融合在一起,更显艺术魅力,使现代纹饰作品具有了独特而神秘的色彩,形成了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风格。同时,被赋予了感情的作品容易成为经久不衰的设计范例,也会因为新颖的情感表达成为经典。传统纹饰式样以花草、兽类、图腾、人物为主,取材多源自一些宗教故事、成语俗语、流行典故、传说传记等,大部分含有升官发财、合家欢乐、多子多福、婚嫁顺利等寓意,传达出了希望室内装饰为居住者带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当传统纹饰被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时,为了保证实用性,设计师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运用高科技的加工手法,使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更加符合现代建筑的审美标准。比如,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体现了典型的江南格调,精致、大气、婉约,营造出一种人在馆内走,如在山水中的意境。

总之,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室内设计正在不断走向完善,从早期的完全注重功能性,到后期的注重人文性,人们的欣赏品味也在不断提升。室内设计从不规范到规范,再到相对规范,设计情感的表达越来越明显。只有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加入现代新技术,才能将现代气息与中式意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室内设计的更好发展。

作者:汪华胜 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静.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D].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7-8.

[2]刘永来.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9-10.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5-26.

[4]杨敏.中国传统陈设艺术理念浅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9).

[5]周静.现代建筑室内设计对传统的继承[J].中华建设,2012(8).

[6]刘德明.现代建筑室内设计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9).

色彩观念论文范文3

1、高校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面临很多问题:课时量锐减,教学信息量大,教学任务多,教学质量要求高等问题。学生进校以前是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过渡的艺术生,基础薄弱,基础课教学要针对这一教育现实,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和接受艺术设计类专业要求的学生。

2、传统的教育现象是“讲得多、练得少”或“讲得少、练得多”或“讲得少、导得少”,而且很多基础教师重画技轻理论。有些老师经过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容易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会主动反思和怀疑自己的教学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导致基础课教学发展进展缓慢。

3、过去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传授知识,认为学校教学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育质量的好与坏,主要看学生自己积累知识的多少,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仍在做怪。

二、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博学多知,画技精湛,通过经常的研究和学习,开阔自身的视野,具有高效的认识知识层次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教师要主动地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只有努力专研,了解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发展脉络,才能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1、具有批判反思的思维意识和创新精神

艺术设计教师必须要主动思考,不断总结,经常回顾教学细节,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不断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特别是艺术设计基础课的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能适应和接受艺术设计类专业要求的责任和义务。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意识是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敢于怀疑。无论是教案反思,教学反思,还是教学细节回顾,这都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当代艺术设计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育家普遍认为,具有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意识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理论。艺术设计教师不仅仅是储存他人观念的容器,也要对传统教学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艺术设计教师应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要具备批判精神、反思精神、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的能力,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美术教学规律的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2、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艺术设计教师不断发现身边的新材料运用于艺术设计教学之中,是通过讲解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和形式法则进行形象创造。通过教学,打开学生已有的思维模式,开阔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艺术设计教师不但应具备各种画种的专业技能,还要不断的深入实践,向民间艺术去学习,学校应该给艺术设计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教师要“一专多能”,无论是现场作画,还是示范教学。另外,艺术设计教师要学习新的技能技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3、艺术设计教师要具有科研能力

作为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必须是:师德高尚,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美术学习态度,并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研究精神,具备研究能力,完成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的能力。美术教师不只是一名教书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创新者。艺术设计教学是讲授理论知识和传授专业技能的特殊的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则是进一步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活动。加强艺术设计科研活动意义重大,它能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学发展。美术科研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的方面的参加各项艺术赛事,教学改革和艺术设计学术论文的撰写。当代美术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力。美术教师由于专业特点,不能同其他专业一样整日地坐在办公室内备课,他们要到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不走出去创作,不去参加各种美术技能比赛,他们的艺术生命就会慢慢枯竭,美术教学就会滞后。因此,学校应该给美术教师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改变传统色彩教学理念

要对传统色彩教学有新的看法:绘画的色彩,是作品的生命力。现在真实再现物象的色彩,表达物象的质感,已不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色彩本身要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和相对的个性。从早期文艺复兴开始,色彩的表现方法极其丰富,历代艺术家辛勤耕耘,给后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艺术宝库。传统色彩在体现物体固有色方面形成了艺术特殊。在准确的造型基础上,赋以固有色的色彩表现。固有颜色,通过含糊与鲜明、明丽与暗淡的调子,创造出了身临其境的空间。怎样在色彩基础教学中吸取传统绘画的营养,启发学生的色彩感应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色彩绘画艺术在它发展的过程中,规则是不断变化的,在设计色彩教学中对色彩基础教训有一个深刻的、全面的认识。在平时课堂写生中,从一开始就要学生重视对色彩的感觉,不要受太多的色彩理论束缚住学生的思维。打破传统的色彩理论依靠色彩的空间关系去表达。现在,要求学生根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应,重新组合、安排色彩来构成画面。空间关系应理解为色彩结构上的位置关系,色彩的强与弱应根椐画面的需要来分配。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精神,使自己的画面中创作更多的抽象因素。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运用到色彩画面中,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四、改革措施向设计方向转移

设计色彩的基本训练包括构图、构形、构色及形式构成。与绘画色彩不同,设计色彩教学在绘画色彩的基础上把重心向设计实践方面转移。教学中不能用绘画色彩的教材和教学模式进行,而是向设计方向转移。

1、着眼点的转移

由绘画创作的自由性向设计创作的受限性转移。在教学中借助设计色彩优秀作品与学生共同欣赏,一起寻找作品中美之所在以及与绘画色彩的异同,使学生加深对设计色彩表现的特点及其倾向性的认识。

2、写生观察,由写实向写意转移

绘画重写实,设计重写意。在教学基本训练中,不要只局限于面对景物写生,应自由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似的驰骋,去寻找美的表现。写生重感悟,想象寓求新,合乎设计基础的重点要求。

3、在技法上向“色的分解”转移

将变化万千的自然色彩概括为几套色的归纳色彩写生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用极简练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然界中对象的丰富变化,使学生从自然结构中归纳出艺术形象与概括的色彩秩序,强调写生时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的有序步骤与造型特征以及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从而顺利进入到色彩诸关系对比元素联系的整体系统中去。在形态上重视轮廓影像效果,省略繁琐细节,以形成特征强烈的视觉效果。4、在色彩的选择上和使用上向红、黄、蓝三原色转移将画面各种色彩分解为基本色块红、黄、蓝的组合。间色和复色分解为原色的空间混色,灰色可分解为任意一对互补色块。色味则有色相和色块多少来控制。使画面增加色彩丰富、响亮、闪烁、强烈的艺术性。

5、在表现技法方向,向装饰性画面转移

从静物到风景再到人物,都以色点、色块、色阶来表现。利用点、线、面以及相结合的装饰手法进行画面刻画。采取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冷暖推移、面积分割的色彩装饰手法;也可采用中国画勾线、勾边的装饰手法。

6、把创作思想和实践的重心转移到创新思维、理性认识和象征意义上来

创造性是评判装饰艺术作品的优劣的重要标准。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设计色彩教学中只重视求同思维,而忽视求异思维,只强调逻辑思维,而轻视想象思维的种种弊病,会导致学生创作思维的思路闭塞,想象力贫乏。所以,在设计色彩课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课程目标首先是进行命题性色彩创作练习,创作出符合命题题意的设计性突出的作品。着重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观念,主观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设计的能力。把握主题、强化装饰造型、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段。然后是进行设计性装饰画创作练习,模拟客观环境、空间进行假设设计、运用象征等手法创作出符合环境空间整体,和谐新颖的设计色彩作品。

五、结语

色彩观念论文范文4

关键词:南京;地域文化;街区环境设计

南京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南京地区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中沉淀积累下来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表现。这些地域文化不仅在历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传承作用,而且对现今的城市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城市大兴土木,导致“千城一面”的事件不断上演。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地域文化不断丧失、城市情感归属逐渐消亡等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保护和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南京作为国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地域文化保护、应用、传承的经验。因此,研究南京地域文化和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京地域文化的形成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充分体现了其特有的地位和优势。南京城东临钟山、西据石头城、南向秦淮河、北朝玄武湖,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长江下游中部地区,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历史上,南京城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文化上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在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秦淮文化等。这些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反映在这座饱经沧桑的都市中,也因此形成了许多历史人文景点,如玄武湖、明孝陵、南京总统府、雨花台风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等。这些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景点使南京形成了自然和人文、历史和现代、传统与创新相互协调的城市风貌。南京历史悠久,既经历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荣昌盛,也经历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衰败无奈;秦淮河畔有过灯红酒绿,金陵城中也曾经意气风发;总统府内传过先进之识,抗日战争时也受过屠城之苦。南京城具有的地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结晶。城市街区环境作为其重要的物质载体,在建筑风格、环境景观、公共设施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南京的城市设计结合了地理条件和环境风貌特征,充分利用了龙盘虎踞、山水环抱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山水城林的城市格局,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有机结合的优秀范例。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奠定了南京的古城风貌,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汲取了各种形式的地域文化内容,在街区环境设计中体现出不同风貌和特征。如,玄武湖一带受城墙文化与沿线历史古迹的影响,周边的建筑以低矮型为主,建筑风貌相对较为古朴,色彩也较为沉稳。位于大行宫的总统府是南京的重要城市节点,周围的1912街区和梅园新村受民国文化的影响,在建筑风格和街巷布局上具有明显的民国特色。夫子庙地区作为南京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南京秦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整个街区的风貌以仿古为主,建筑新旧融合,水系和街巷相互穿插,亭台楼阁交相呼应,完整展现了秦淮文化。刚刚经过老城改造的太平南路街区面貌一新,从原来的老旧杂乱,变成风格统一的民国风情街区,不仅展现了南京历史文化特色,而且提升了旧城区环境系统机能。以上是在宏观层面分析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从微观层面上说,南京地域文化也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呈现。桥梁设计、建筑物上的雕刻和装饰品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南京的地域文化符号。南京博物院采用了古代建筑中的飞檐建筑形式。秦淮河夫子庙风景区渲染出桨声灯影、烟雨霏霏等意境。在色彩的运用上,秦淮河夫子庙地区的建筑主要采用冷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营造出秦淮河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冷静、平和的氛围。南京的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不仅实现了将商业街区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结合,还实现了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现代化利用。如,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作为如今的办公大楼等。另外,南京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主要采用现代风格,对南京市的不同街区实现多种功能的规划,实现不同街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文化特点上共同发展。同时,南京作为文化历史古都和现代特大城市,其在街区环境设计中要求将两者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当今的南京城市规划设计正是本着这一设计理念展开的。如,1912街区在作为历史文化集聚地的同时也是商业场所。

三、实例分析

1.老门东街区环境设计

老门东位于南京城南地区,是金陵市井文化的发源之地,呈现着老城居民最质朴、本真的生活状态。整个片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展现了南京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和街道风貌。如今,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老门东地区逐渐脱离了现代城市发展的轨迹,其街区环境和城市功能难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2010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对老门东地区进行整体环境改造。老门东街区环境改造设计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充分保存和延续了门东地区的历史遗存,凸显了老城区特有的城市肌理和地域文化。老门东街区环境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要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旧建筑风格保持统一,富有南京地方民居特色。在具体的建筑改造中采用“修旧如旧”的思路,尽量保持原有建筑特色,材料大部分使用了青砖、灰瓦、老木头等具有历史感的材料,让建筑具有一定的原始风貌。建筑的结构尽量采用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结构形式,如,屋顶多用空斗木梁结构,中间的墙体采用实心砖墙,下面的基础多用条石砌筑,等等。门窗栏杆等建筑构件按照老旧建筑的样式和做法仿制,尽量复原历史场景。在细部的装饰上也充分体现了传统特色,如,门前的石鼓上雕刻的花纹生动、活泼,题材大多采用具有南京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第二,地面铺装形式多样,材料和图案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如,室外公共街道区域的地面铺装大多采用青石、砖瓦、碎石等材料,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再现了老门东历史时期的街道风貌。地面导视系统设计采用了城墙元素,再现了南京城的旧貌,和墙面导视中的南京新城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示了南京地方文化特色。第三,本土化景观小品的运用,在细节处彰显城市特色。公共区域的景观小品大量运用了南京本土植物,力求还原地区风貌。景观小品的形式设计也尽量考虑其文化传播意义,通过雕塑、绘画等多种方式呈现老南京的民俗民情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典故,如箍桶老汉雕像、寄信女孩雕塑、“城南旧影”等。第四,业态的引进既符合文化传承又兼顾旅游的配套服务功能。在老门东街区业态规划上,根据街区的格局分布,分别设置了不同功能的商业街,包含了餐饮、住宿、购物、展览等功能,既满足了游客的多种功能需求,又再现了热闹繁华的商业街景。

2.1912街区环境设计

南京1912街区地处太平路和长江路的交汇处,是大行宫地区重要的城市地标,四周有总统府、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图书馆、中央饭店、江苏省美术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六朝博物馆等重要城市建筑,是一个文化交融之地。1912街区的整体设计是以总统府作为文化坐标,整体采用民国建筑风格,体现了浓厚的民国风情。其中的建筑多为独栋式,建筑的布局大多沿用原有的街道格局,纵横交错,形成许多合院和天井空间。有的建筑之间用天桥作为连接,使整个街区的外部空间富有变化。在南京1912街区规划设计时,为了营造纯粹的民国文化街区环境,整个街区的建筑并没有一味地选择“修旧如旧”或“推倒重来”,而是选择性地保留和新建。在材料的运用上也是新旧穿插,有的采用原有建筑的木窗,有的则运用了现代的装饰材料。如,花园洋房的立面设计采用了大量的彩色玻璃作为窗户装饰,这样既遵循了整体的设计风格,又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在建筑的体量上,街区内的建筑以二层为主,这样的考虑主要是为了和总统府建筑群在高度上尽量统一,也延续了大行宫地区的城市肌理。在屋顶的设计上,街区内的所有建筑都采用了小瓦坡屋顶,新建的建筑多为灰瓦,保留的老建筑多为红瓦,色彩上的穿插既体现了街区的原真性,也保证了和总统府的屋顶色彩统一协调。建筑的立面以青砖为主,花窗和栏杆多采用灰色的水泥材质作为装饰。整个街区的色调以灰色为主,这样既能够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1912街区的环境设计是成功的,它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了人们的时代记忆,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功能。民国文化作为南京的重要文化名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这对城市的地域文化传承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南京地域文化的分析,探究南京地域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结合南京不同的街区环境设计案例分析了地域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这对研究城市发展与老城更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状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人们要以时代的眼光审视历史和未来。只有妥善处理地域文化和全球化的关系,才能够推动现代城市街区环境的全面系统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智勇.文化商业街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与敦煌文化商业街区实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安浩奇.地域性导向下的城市建筑立面风貌控制初探.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裴胜兴.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4]臧鑫宇.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李纳.基于隐性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研究.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色彩观念论文范文5

关键词:花鸟画造型元素;平面设计;文化传播;瑞鹤图

引言

对于宋代绘画、美学元素的提取与运用为当今平面设计主流趋势之一。石婧在其硕士论文《宋代设计美学在当代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启示》一文中,就“如何将传统设计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融合”一议题进行分析,并以“宋人四闲”主题书籍装帧设计为例进行实例探究,为文章提供市场调研的参考。刘畅《山海经异兽文化元素在汉服设计中的应用》为文章提供案例分析方式的参考。《瑞鹤图》为宋代具有代表性的花鸟作品,经市场调研后,文章发现《瑞鹤图》在平面设计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因此,文章以《瑞鹤图》为研究个案,对其造型元素的在平面设计中的提取、应用、作用进行分析,借此探究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瑞鹤图》造型元素分析与文化寓意

《瑞鹤图》(图1),绢本设色,纵51厘米,横138.2厘米,现藏于辽宁博物馆,传北宋宋徽宗所作。此画主要描绘二十只盘旋于宣德门之上的仙鹤,它们姿态曼妙,或展翅飞翔、或亭亭玉立于形制精巧的城门鸱吻之上。此幅画绘制精细、造型精确、勾线设色一丝不苟,为徽宗统治期间富有代表性的“御题画”,也是一幅富颇具祥瑞文化色彩的花鸟画作。

(一)造型元素分析:首先是《瑞鹤图》图形元素分析。《瑞鹤图》描绘二十只姿势各样的仙鹤飞翔于宣德门的祥瑞景象。舞于上空的十八只仙鹤,相互之间疏密得当,两只仙鹤站立于鸱吻之上,宣楼门屋宇以及附属建筑顶部掩映在绵延不绝的祥云之中。值得关注的是二十只仙鹤的姿态,它们或回眸,或盼首,舞姿多样,《瑞鹤图》将仙鹤修长优雅的体态、曼妙多姿的飞舞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其次是《瑞鹤图》色彩元素分析。《瑞鹤图》上部背景天空为石青色,仙鹤为白黑相间,构成蓝灰冷调;下部整体建筑与云彩为黄色,斗拱部分应为红色,整体构成红黄色系的暖调。整体而言,蓝色天空与黄色建筑、祥云形成对比色,而黑白相间的仙鹤稳定画面,营造一种庄肃、神圣的色彩联想。《瑞鹤图》无论是画面整体物象的外形轮廓,还是色彩构成,都体现形式美法则,符合当代审美趋势。

(二)寓意分析:《瑞鹤图》具有国家长治久安、寄托美好愿望的寓意。《瑞鹤图》描绘北宋政和年间的祥瑞事件,徽宗在目睹政和二年上元节群鹤伴着祥云至宣德门的场景后,似乎预感祥云伴群鹤而来是有事相告,于是将此奇景绘制于绢帛之上,并赋题诗。《瑞鹤图》具有象征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吉祥寓意,寄托着画者的美好愿望。[1]其次,仙鹤具有长寿、忠贞的寓意。《瑞鹤图》中的仙鹤为中国传统祥瑞之物,仙鹤因长寿、高洁、优雅、忠贞等习性被历代中国人所喜爱。通过对于《瑞鹤图》造型元素以及寓意的分析可知,《瑞鹤图》形式、色彩符合现代审美设计观念,暗示国家长治久安,寄托绘者美好的愿望。

二、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提取原则

(一)产品适用性原则: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之提取,首先需遵循适用性的原则,即元素需应用于与其本身特点相匹配的产品。以《瑞鹤图》为代表的宋代花鸟绘画大多具有精丽雅致、栩栩如生的风格特点,在内容上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设计者在使用宋代花鸟造型元素时,必须注意所设计产品的的用途、性质,选择与之相符合的花鸟作品元素。只有将相应的花鸟作品元素运用于相互契合的产品之中,才能既凸显宋代花鸟画雅致静丽的风格特征,又促进设计产品自身风格独特性之发扬。如今市场上采用《瑞鹤图》造型元素的设计产品,大多以茶具、书签等产品为主,这类产品本身就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对象群体为喜爱古典文化的文人雅士,产品之性质、用途本身就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将《瑞鹤图》造型元素运用其中,能够起到相得益彰、互为衬托的作用,共同营造出颇具中国古代绘画特色的视觉效果。

(二)形式多样性原则:形式多样性原则是指此类造型元素的提取,需依据产品特性在其应用形式上营造丰富的变化。在选定合适的产品后具体应用之阶段,设计者应扩展提取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的视野,增加提取题材多样性。在进行素材提取时,不应只关注植物题材的画作,以人物、动物为主题创作的宋代花鸟画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与时代特色,如《松阴论道图》《牧牛图》《货郎图》《绣栊晓镜图》《瑶台步月图》等名作,其中《松阴论道图》为典型南宋小品,其描绘儒释道三者在松阴下相互攀谈的场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宋代文化气息。在提取此类作品元素时,可以融入当代漫画绘制手法,从而使人物形象生动有趣,符合一般审美。运用多种提取形式能够使此类元素在运用于平面设计产品时,增加产品的趣味性与独特性。且此类作品画面内容生动有趣,内涵深刻,将其造型元素运用于平面设计产品,既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素材运用能力的多样性,又有利于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传播。

(三)应用创新性原则:在提取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时,应遵循取材的创新性原则,利用不同手法进行元素的提取。如借鉴丝网印刷等富有特色的印刷手法,提取《瑞鹤图》造型元素,营造出一种古代绘画形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碰撞效果,满足消费者对于新奇设计产品的好奇心与需求。在使用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时,设计者需动用分解重组、主体附和等创新思维方式,对作品造型元素进行整体的改变与创新。对图形元素进行创新时,可采用重叠、正负形、象征等创意手法,增加图形元素的新颖性。对色彩元素采用改变明度、亮度或色调等方式,融入当代色彩审美观念。如在使用《瑞鹤图》造型元素时,通过提高画面黄色祥云的的亮度与明度、增加祥云的面积,扩大暖色调的面积,整体营造一种富丽堂皇之感,符合消费者对于明亮色调产品的需求。

(四)理念象征性原则:最后,无论是产品的选定还是具体的应用,都需遵循理念象征性原则。《瑞鹤图》是宋代祥瑞花鸟画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祥瑞文化的缩影,在进行元素提取与应用时,应注意祥瑞文化寓意的延续,如应用于中式婚礼的请柬、礼盒包装设计等性质、用途相符的产品中。宋代花鸟画也有以抒发文人士大夫高洁品质、儒释道文化的作品,如王冕《墨梅图》、郑思肖《墨梅图》等,在提取此类作品元素时,设计者需注意作品文化寓意的延伸与重构,在保留原有文化寓意的同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观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平面设计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之应用

在以对《瑞鹤图》为代表的宋代花鸟作品造型元素进行应用时,其应包括元素的提取、元素的创意性改变、元素应用于具体产品三个步骤。

(一)《瑞鹤图》造型元素的提取1.《瑞鹤图》图形元素的提取。“图形是人类以视觉形象通过相关媒体传达出一定信息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2]在对以《瑞鹤图》为代表的宋代花鸟画进行图形语言提取时,首先应遵循独特性、单纯性、审美性、象征性、传达性的基本要求,其次需将关注点放在图形中点、线、面的构成与拆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趋势为单独提取仙鹤元素作为造型元素,即只选取仙鹤元素作为设计产品的主要造型,此类元素提取方便,使用AdobePhotoshop、CorelDRAW等绘图软件就可进行矢量图或局部元素的绘制提取。将来可探讨对《瑞鹤图》整体图像进行运用,但应注意避开“拿来主义”,而是遵循形式多样性原则和应用创新性原则,利用创意思维对整体图像排版形式进行改变。在进行元素提取时,必须重点突出《瑞鹤图》中仙鹤、祥云等图形的优美、秀丽之感,挖掘造型元素之中现代消费者所喜爱的复古风格,做到既保持《瑞鹤图》雅致秀气的图形特点,又兼顾消费者现代审美眼光,达到两种效果的和谐一致。2.《瑞鹤图》色彩元素的提取。马克思曾认为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设计者不能忽视《瑞鹤图》画作整体颜色的属性,即色相、纯度、明度以及色彩的混合,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色彩的均衡、呼应、主从、渐变以及点缀色,要考虑到“对象的错视、幻觉以及心理感受。”[3]《瑞鹤图》以蓝黄对比色调为主,白黑二色点缀其中,画面整体富有庄肃神圣的色彩联想。在进行色彩元素提取时,设计者首先应在保持《瑞鹤图》颜色的雅致、纯净之感的基础上,再去加入和融合新的与产品本身有关的色彩元素。其次在提取手法上应该使用变量控制的手法,通过对元素密度、色彩协调的合理搭配,营造出消费者喜爱和欢迎的复古风格设计产品。最后目的是保持《瑞鹤图》等宋花鸟画清新典雅色彩的同时提高设计产品整体的完成度和完美性。花鸟画中的传统色彩搭配富含深意,与现代书签、手账本等产品相结合,区别于市场上千篇一律的传统中国风设计产品,凸显创新性的同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瑞鹤图》造型元素的创意性改变:首先在进行图形元素创新改变时,需利用分解重组、主体附和等创新方式,也可使用重叠、正负形、象征等图形创意中较为常用的手法,对所提取的造型元素进行变形重构,“在保持造型元素符合形式美的前提下,增加图形元素的多样性与创新性。”[4]其次,在进行色彩元素创新改变时,可以对《瑞鹤图》整体色调进行调整,减少或增加部分颜色的使用面积,如增加黄色的使用面积会呈现一种富贵华丽之感,而相对增加蓝色的使用面积,便会营造一种深沉雅致之感。将宋花鸟画元素应用于当代平面设计,在进行色彩元素提取时,并不一定完全遵照《瑞鹤图》本身固有色彩的明度、纯度、亮度等,而应在保持色调和谐的前提下,根据产品的特性适当调整提取色彩的明度、纯度,以来适应不同产品的设计需求,增加提取色彩的适用性与多样性。此外,在提取《瑞和图》造型元素时,需考虑到色彩与形状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把握《瑞鹤图》中各类颜色的面积与附着形状,利用好形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彩,如仙鹤的袅娜优雅需符以白黑的冷色调,传达鹤所寄托的清高雅致的情操。而祥云元素形状灵动,富有流感,便不宜用黑色蓝色等过于沉重的色彩。

(三)《瑞鹤图》造型元素的实际运用:经过理论的分析后,下面通过实例来进行对以《瑞鹤图》造型元素为主题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文创设计部分产品的应用分析。1.陶瓷设计产品。《瑞鹤图》造型元素因为富有中国传统祥瑞文化寓意,因此在茶具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应用方式主要有《瑞鹤图》图像整体运用与仙鹤元素单独提取。富山堂所设计的茶杯(图2),图形与色彩完全采用《瑞鹤图》图像与设色,将《瑞鹤图》图像整体运用于圆柱形杯体之上,在杯子口沿以及扶手处采用描金手法,突出整件作品富贵、亮丽的视觉感受。此类产品通过增加《瑞鹤图》中部分色彩元素的面积与亮度,创造性地设计一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作品风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欢迎。与之相对,石土•造物(图3)与栖凤居(图4)所设计的茶杯则采用单独的仙鹤造型元素。石土•造物采用瑞鹤图蓝灰色调,利用色釉窑变产生的色彩微妙过渡进行设计展现,并且融入中国传统制瓷手法,增加了作品色彩之层次性,整体营造出朴素雅致之感。这类产品适合对古典文化情有独钟的风雅人士。栖凤居则在提取仙鹤元素时运用应用创新性原则,摒弃了仙鹤本身黑白相间之色,富有创意地将之改为金色,与陶杯紫黑色形成对比,再符以器身表面所形成的凹凸磨砂质感,营造一种高级华丽之感,实践表明此类产品适用于商业会谈、茶具展览等场合。2.招贴设计产品。招贴设计为一种较为新颖的信息交流与传达的媒介载体,为各类社会活动、文化活动进行宣传、装饰的基本方式,具有艺术性高、视觉冲击力强、尺寸大等特点。顶基所设计的新中式挂画(图5)完整地保留了《瑞鹤图》原貌,采用拆分重组的手法,将《瑞鹤图》进行图文拆分,分别装裱,之后进行合并,营造出一种古朴雅致之感,为建筑空间增加浓郁的宋代文化气息。此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瑞鹤图》原貌。因此,此类设计作品广泛应用于中式装修风格的室内装修中,作为壁画、亭画受到设计师的青睐,但也存在缺乏一定创意性的问题。与之相较,苔丽丝所设计的仙鹤图形十字绣图案(图6),单独提取仙鹤元素,改变黑白相间的色彩构成,采用金色与白色,背景采用蓝灰色,近处绘制金色的芦苇,与仙鹤形成色彩上的对比与呼应,整体呈现一种华丽飘逸之感。由于富有创新性,此种单独提取仙鹤元素的设计方式已经成为《瑞鹤图》元素提取与使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苔丽丝对于仙鹤元素所做的图形创意方式值得使用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的设计师借鉴。3.文创设计产品。近年来兴起的文创产品设计应属于工业设计一类,但其所涉及的产品如书签、信封、请帖等,多与平面设计相关。文创产品设计灵感多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如故宫文创产品,与文章所分析《瑞鹤图》造型元素为主题的产品有密切联系。“趣味性可以说是故宫文创成功的一大必要因素。”[5]Honeymoon所设计的古风仙鹤保护套(图7),对《瑞鹤图》图像进行基础裁剪后,与古代案几形状相衔接,通过拼接手法,将性质、风格相似的设计元素与之进行接合,在符合形式美的前提下,共同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中国复古风格,也体现出朴素古雅之感。中国风便签(图8)与清月文创书签(图9)提取单独仙鹤元素。中国风便签在提取仙鹤造型元素的同时,利用重叠、正负形等设计手法进行变形,以中国传统五色中的红黑二色作为设计作品主色调,仙鹤仍旧保持原有的黑白二色,与主色调形成对比,通过对《瑞鹤图》图形元素的使用与色彩元素的创意性改变,从而改变《瑞鹤图》原色调所具有的清丽雅致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营造华丽古风之感。清月文创书签借鉴《瑞鹤图》蓝色与黄色的对比色调,提取仙鹤图形元素,采用金属镂空工艺制作扇子形状的书签,整体颇为精丽雅致,此类文创产品不同于市场中前篇一律的设计产品,其独居特色的色彩搭配与精致的做工,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青睐。除了《瑞鹤图》之外,宋代与《瑞鹤图》同样具有祥瑞性质的画作,如《腊梅山禽图》《杏花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等作品,其形式美感、色彩设计都与《瑞鹤图》有相同之处,符合当今设计美学,“此类画作中的造型元素也可以充分利用于平面设计领域之中,为平面设计领域提供丰富且高质量的素材来源。”

四、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的意义

“无论是图形设计,还是色彩设计,其最终所传达的信息与思想意境才是最具价值之处,对于图形、色彩所形成的视觉符号之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是需要设计者所注意之处。”[7]提取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最终目地为促进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传播,响应时代提高文化自信的主旋律。首先,提高观者古代绘画的审美水平。以宋代花鸟画为主题的设计作品,进入到消费者的视野之中时,会在潜移默化间利用现代审美方式提高观者对于古代绘画的认知与欣赏审美水平,陶冶观众审美情操。其次,影响观者对宋代文化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知。“梅、竹、兰、菊”被文人士大夫称为“花中四君子”,寄托绘对于坚韧、不与世同流合污、隐逸等高洁品质的向往。[8]当观者在使用以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为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时,会产生一种恬静、从容的视觉感知,领会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怡情修身。最后,促进中华传统绘画文化的传播与兴盛。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视觉传达活动,其目地为进行信息的传递。以宋代花鸟造型元素为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在行使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可以促进观者以及观者周围的活动对象对宋代花鸟画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促进中华传统绘画文化的兴盛与传播,提高使用对象与观者的文化自信。“文化符号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的标志,是民族文化的映射。”

五、结论

文章以《瑞鹤图》为个案,对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发现目前市场以《瑞鹤图》造型元素为主题的产品,因为古朴雅致的色彩设计、优美生动的图形设计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瑞鹤图》所拥有的祥瑞文化寓意也深受消费者追捧。宋代花鸟画中有许多类似于《瑞鹤图》一般精致古朴的作品,如《芙蓉锦鸡图》《牧牛图》等,值得平面设计领域进行素材挖掘,通过此种方式也可不断提高观者审美水平,促进中华传统绘画文化的传播与兴盛。

参考文献

[1]陈叙.《瑞鹤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11-12.

[2]宋忠元主编.平面设计•美术卷[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05):68-68.

[3]宋忠元主编.平面设计•美术卷[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05):75-75.

[4]叶丹.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1.1:45-45.

[5]戴思敏等.基于故宫模式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设计,2020(04):81-81.

[6]石婧.宋代设计美学在当代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启示[D].长江大学,2019:8-8.

[7]冯乙.传统视觉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3(11):147-148.

[8]卜寿珊.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2:10-10.

色彩观念论文范文6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传统吉祥图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吉祥图案以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平面设计者创作的宝贵源泉。

关键词:

传统吉祥图案;平面设计;应用

传统吉祥图案是古人在陶器、建筑、服饰、剪纸、绘画等物体上刻画的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形、图案,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符号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宝贵财富。我国传统吉祥图案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宝贵财富,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在沿袭、传承、借鉴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不断改造、变化,可以设计出既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产品。

一、形的应用

传统吉祥图案的外形富有美感,我们可以借鉴其外形或结构。当然,我们要在借鉴传统吉祥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传统吉祥图案外形的基础上,用现代审美观念对其进行变形设计,再创造后的图形具有时代特色。将传统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造型方法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可以使设计体现出我国独有的民族个性。对传统图案进行再创造后,再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中,中国银行的标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借鉴我国传统吉祥图案设计出来的,标志借鉴了古代钱币的外形,在追求简洁、富有深刻寓意的同时还具有行业特征与时代感。设计者通过古钱币的图案使人们对标志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又如,中国邮政的标志在借鉴吉祥图案进行设计的同时将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内涵体现出来。标志中的“中”字与我国古代“中”字相结合,充分运用了中国古代“鸿雁传书”的典故,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入标志设计,使标志的形状与动势充分结合,将图形的形态生动地体现出来,展现出中国邮政作为现代企业的形象与服务宗旨。

二、色彩的运用

我国人民比较喜爱具有吉祥寓意的色彩,其中以红色为最。红色作为中国国旗的背景色调,将中华民族热忱、团结、奋进、昂扬、永不屈服的精神体现出来。在民族品格方面,中国人以红色作为主要参考对象,如红色的唐装、代表喜庆与吉祥的大红灯笼等。色彩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平面设计尤其是标志设计中,传统吉祥色彩的运用非常广泛。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设计,其色彩与奥运五环的颜色相呼应。中国运动员的服饰以传统吉祥色彩红色与黄色为主,将我国运动员的活力与热情充分体现出来。与传统吉祥图案搭配的颜色受到传统文化与载体的影响,具体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往往会考虑用红色体现某种具体的含义。有时候为了考虑色彩和谐,设计者也会采用一些冷色作为辅助,根据不同的需求对颜色所占面积进行调整,从而让整个画面更具美感。

三、图形寓意的应用

我国吉祥图案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真实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传统吉祥图案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龟鹤延年、五福捧寿、鸳鸯戏水、招财进宝等吉祥图案都具有吉祥的寓意。我国吉祥图案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外形与色彩上,还体现在图案的文化寓意与内涵上。人们将追求平安、吉祥与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传统吉祥图案中,这是人们共同心理具体物化的体现。我国吉祥图案在形式、色彩与寓意三者之间完美结合,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如,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设计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凤凰代表着美好的事物,代表着吉祥、喜庆,代表着惩恶扬善,还代表着高尚的品格,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凤凰卫视的定位是以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台名的选择上,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吸引海内外的观众。设计者采用旋转的一正一反两只凤凰组合成的图案对凤凰卫视的定位加以诠释。旋转的两只凤凰在结构上含有太极图的因素,双凤图被处理,凤凰身上不必要的部分被删除,简洁明了。从凤凰卫视的台标设计上可以看出,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是展现我国独有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在平面设计中充分借鉴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将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而碰撞出火花,可以在艺术上产生创新,使平面设计充满新的能量,使我国传统吉祥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

作者:邹书雅 单位:丽水学院

参考文献:

[1]祁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特征对现代平面图形设计创意的启示.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色彩观念论文范文7

关键词:民族色彩;小学美术;设计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色彩意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色彩教学是传达美术内涵、陶冶学生美术情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色彩感知能力和艺术情感的积极手段。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小学美术教材中的色彩素材,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发挥小学美术教育对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色彩教学

1.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色彩意义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色彩教育内容是在色彩教育的基础上融入民族特色,使美术作品的色彩艺术表现更加突出民族色彩的独特性和文化性。我国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与艺术。其中,美术作品极具代表性。中华民族的色彩通过水墨画、雕塑、剪纸等艺术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如今,我国大力倡导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也应深入研究并提炼民族色彩,通过对美术教学内容的有效设计,使小学美术教育焕发新生机。教师在教学民族色彩时,应当让学生了解民族色彩的内容、特点、搭配以及使用等基础知识,并在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和情感,增强民族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冲击力与情绪感染力。

2.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色彩内涵

中华民族的色彩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彼时的人们就对色彩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如,将带有深红色的赤铁研磨后,将粉末涂抹在器具、房屋上,以增强美观性。民族色彩在盛唐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盛唐时期的女子用胭脂、花钿等装扮自己。文人墨客流传于世的水墨丹青作品主要利用黑、白、灰等色彩表现情感、艺术等内容。民族色彩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五色观”,即将传统色彩分为黑、白、青、赤、黄。这五种颜色是民族色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颜色,体现了民族色彩的渊源,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相对应。上述的五色不是单一的颜色,而是一个色系。传统色彩观念赋予了色系不同的内涵,如,黑色系体现了凝重、红色系体现了富贵、青色系体现了淡雅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设计可以使民族色彩绽放光彩,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实现素质教育中的美育目标。

二、民族色彩在小学美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1.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主题情感设计

民族色彩中的不同色系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主题情感发挥民族色彩的美术价值。民族色彩来源于古人的情感寄托,因此,在小学美术设计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相关的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民族色彩进行美术设计。美术设计是美术作品的重要内容,通过主题情感设计,可以使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方法、技能等,学生可以通过色彩与情感的结合体现美术作品的灵活性。如,在讲解“走进大自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以“热爱自然”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大自然是对自然界一切景色、物种的统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走进大自然后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大自然不仅拥有各种形式的生命,而且蕴含丰富的色彩。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设计美术作品的内容。学生对大自然的印象往往是色彩斑斓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颜色构思美术作品。有的学生对大自然的茵茵绿意印象深刻,可以在美术作品中设计以绿色为基调的构图,并结合带有绿色特征的树木、草地等内容,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有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河流、湖泊、天空、白云等有着情感上的眷恋,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色彩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美术教师运用主题情感设计教学时,通过传达不同色彩的含义及其特点,可以使学生拥有更深刻的美术色彩表现意识,同时发挥小学美术设计教学的个性化教育优势。对于美术主题的研究和探索,每位学生的着重点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美术教师可以灵活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美术想象力,通过色彩表达方式增强美术作品的表现效果。

2.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彩表现设计

在小学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浓墨重彩的方式增强设计教学的视觉冲击力。一些人认为,中国画的色彩没有西方油画的色彩浓重,这种观点对中国民族色彩缺乏深入的了解,无疑是错误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加深其对中国传统绘画中民族颜色的重彩表现设计的研究。民族色彩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艺术载体,民族色彩相较于西方色彩具有覆盖性、浓重性、通透性等特点,在美术设计中有着极强的使用优势。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民族色彩引导学生学习重彩表现设计。如,在讲解“水墨游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水墨画教学,使学生了解浓墨、留白、渐变等绘画方式,让富有民族色彩的美术设计跃然纸上。鲜艳、丰富的颜色能够增强对学生视觉的刺激,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教师还可以在水墨画教学中结合宣纸的自然纹理增强绘画设计的效果,为学生演示如何利用毛笔和墨水展现美术设计的层次感。教师可以将蘸满墨水的毛笔递增蘸水,使毛笔在宣纸上呈现不同深浅的痕迹,墨迹逐渐由深黑变为灰黑再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渐渐与宣纸的白色融合。教师的演示使学生充满了兴趣,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随后,美术教师鼓励学生探索水墨画的颜色变化,让学生在实验中增强色彩认知能力。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如何改变墨水颜色的技巧后,便可以开始水墨画结构设计教学,如,使用淡灰色在宣纸上勾画出竹子和竹叶。淡灰色往往给人以朦胧、不真切的视觉感受,借助这样的颜色特点可以实现水墨画中的远景描绘。教师利用由浅到深的墨色表现水墨画的远近结构设计,可以为学生带来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

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设计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小学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美术设计的效果。美术教学形式不限于绘画,还包含剪纸、雕刻、泥塑、服饰等众多内容。传统文化为美术设计带来了许多灵感,也为小学美术设计教学增添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利用传统文化内容增强学生对民族色彩的认知。民族色彩往往依托传统文化展现,如剪纸在古时一般用于窗花,通过红色表现喜庆;泥塑一般为黄色、褐色等,体现出自然、纯朴;雕刻则利用不同材质的本色与雕刻内容相得益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传统文化内容设计自己的美术作品。如,在讲解“美丽的纹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查的方式收集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纹样形式及其表达意义。在美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纹样的内涵和意义为基础开展美术设计学习。传统纹样往往表现出古人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然的敬畏等。将传统纹样运用于美术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作品的美术设计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表现风格。学生在设计建筑图案时,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麒麟等,使绘画更具庄重感;在设计人物服饰时,可以利用红色、黄色等鲜艳的民族色彩表现祥云纹样,从而使人物服饰更加富有中国特色。传统纹样不仅富有各种文化内涵,而且能在色彩渲染中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在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化内容与民族色彩有效融合,激发学生探索美术的热情。利用民族色彩传播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从而促进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

民族色彩是艺术,也是文化。小学美术教育在发扬民族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绘画等不同形式表现民族色彩;同时,民族色彩也对小学美术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利用民族色彩的多变性和文化性,可以创新小学美术设计教学模式,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云.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分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2]徐意.儿童眼中的美术世界——小学美术变体画教学模式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9(18).

[3]别力克•居马别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19.

[4]邓峰.发现美,欣赏美——对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华夏教师,2019(23).

[5]朱昱.谈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小学色彩教学中的应用.才智,2019(21).

[6]周佳钰.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2019.

[7]杜倩.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色彩观念论文范文8

【关键词】展示空间;色彩;体验

人类世界不能缺少色彩,它无处不在。色彩是人们认识美好世界的视觉开端,在艺术设计领域,色彩是美术教育的基础学科。好的色彩能够协助打造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时带来不同的知觉体验。空间色彩的营造会影响观众的体验,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哈罗德•拉斯维尔最早提出“5W”模式,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如何。通过对展示空间设计专业的学习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识到这是一门信息传递的学科。空间构成要素包括功能、路径、灯光、材质、色彩等,设计师利用要素通过空间媒介向受众传达主题信息。不同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可以造就各异的感官体验。研究表明,颜色与人的大脑有着紧密联系。而且人们的生活经验、传统习俗及年龄、性格等具有差异性,因此对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例如,被餐饮空间大量运用的暖色系,会让人充满热情和幻想,能够激发食欲;冷色调的空间会使人冷静、理性地思考。色彩是感情语言,它可以作为展示信息的间接传播者。那么,色彩如何发挥它在空间中信息传播的作用?处于何等关键的地位?色彩的应用如何引发不同的空间知觉体验与感受?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案例,具体探讨以上问题。

一、建筑与空间中的色彩

(一)色彩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色彩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首先要提到荷兰设计师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他在设计了闻名于世的红蓝椅后,于1924年设计了这座经典住宅(图1)。该住宅是荷兰风格派运动建筑中最为知名的案例之一。一战期间,一些艺术家、建筑家为逃避战争来到荷兰。20世纪初,出现于荷兰美术界的风格派倡导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与构图。施罗德住宅有着光洁的墙板和简约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高低错落、前后虚实对比的构图,传承了当时著名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风格,如同一幅三维立体的风格派绘画(图2)。建筑内部以灰白色调为主,线条与体量组织像一幅完整的色彩平面构成,大小比例注重形式美感。中间穿插着引人注目的线条,如黑色细长的栏杆、红色稍粗的支柱等,线与功能相结合。大胆的色彩运用使该建筑令人耳目一新。设计师应用色彩对室内设计功能区域进行划分,色彩向使用者传递着不同的信息,这是建筑与色彩应用完美结合的典型案例。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艺术观念都产生了影响,它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开端之一。

(二)色彩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展示设计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活动,包括会展、博物馆、商业品牌空间设计等,色彩在当中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采用了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大红色,它体现出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色彩让展示主体更加凸显了自身的文化价值。从传播模式的角度认识展示设计,不再将展示设计过程看作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艺术创作过程,而是更多地趋向于塑造一种更有效果的传播过程。人们在展示空间中行为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色塑造的氛围的影响。例如,在商场等商业空间中,结合照明的色彩设计能够很好地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让顾客较快地涌向各类商品,以增加购买的可能性。空间的环境色也决定了人在商业空间中的舒适程度,即顶棚、墙面、地面的纯色衬托展架、展柜的多变造型形式,以此突出产品,让顾客更准确地找到购买目标,从而拥有愉悦的购物体验。色彩应用于空间形态、展示道具、灯光材质等媒介之中,可以让空间设计的主题更为突出。优秀的色彩应用不仅具有较强的空间视觉感受,还能充分体现展示空间的艺术魅力。应注意的是,不同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等对色彩的象征意义、偏好有较大差异,展示色彩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需求、环境功能需求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三)展示空间中的色彩信息传达

展示空间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视觉导向设计,利用色彩进行信息传递。在现代展示空间的导视设计中,色彩不仅起到装饰衬托的作用,还向人们传达着该空间的功能分区、路径引导,以及区域划分、展示内容分类等信息。当人们穿梭在地铁通道中换乘路线的时候,会依赖地铁空间走道以及柱体的颜色辨别位置,人们通过公共空间中的色彩接收图像颜色等信息。色彩可以区分不同的空间信息内容,是空间中视觉导向与信息传达的关键要素。在法国有一个原始艺术博物馆,它向人们展现了四大洲七大洋的不同文化,各个功能区域通过色调的变化讲述历史的发展。例如,该空间中讲到非洲原始环境以及人文变迁的章节,红黄色调代表历史的古朴与变迁;将暗红色作为主色,塑造复古的空间氛围,让人感受原始非洲人在丛林洞穴中生活的情景(图3)。大洋洲的历史章节,通过蓝色调以及多媒体中浅蓝色的光影烘托背景、塑造氛围;前景古朴的实物展示,使观众仿佛亲历着大洋洲历史的变迁。有色光影与空间形态的结合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内容与含义,蓝色有助于让人们安静地在展馆中浏览,冷静地思索人类历史的演变。

二、色彩塑造空间体验

(一)利用色彩构成空间的韵律变化

纯粹的图文信息版面通常以纯色背景为主,以此提高展示信息文字的辨识度。在图文版面设计中,互补色系的准确应用能够协助观众对信息进行筛选,不同立面形态呈现的色彩节奏变化可以丰富空间视觉感受。笔者参与了广州“天天洗衣文化博物馆”的空间设计项目,对其色彩应用有较深的感悟。空间中的图文展板根据每个区域的信息内容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馆内的颜色应用从暗红色到亮蓝色渐变,加上光影氛围的变化,展现了洗衣历史从古朴到现代的主线(图4、5)。

(二)展示互动媒介的色彩设计

主要体现在互动界面的图形色彩及媒介形态、色彩、材质、灯光等结合应用,从而塑造不同的体验方式。色彩能诱发人的知觉感受,例如在空间展示中,道具的操作使用等不同功能按钮通常用颜色来区分,说明色彩可以诱发触觉。空间中图形或文字、光影等颜色的变化,随着空间信息内容传达的需求而改变,由此,色彩可以诱发视觉氛围体验,为观众带来情绪的变化。亮色可以让人精神集中,诱发受众敏锐的听、嗅、味觉等;暗色让人有探索、寻觅的冲动,使空间氛围更显神秘。

(三)主题空间的色彩作为空间引导

利用不同饱和度的邻近色对空间功能区域进行划分,指引观赏路径,形成空间的视觉导向系统,这种方法在品牌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较为常用。例如,某月子中心品牌空间设计的课题研究中,大多使用亲和力较强的绿色或者白色(图6),塑造出如同家一样的氛围与感受,给产妇和婴儿一定的安全感;使用绿色地毯的重点区域与公共区域的板材产生对比和区分,绿黄色系互补,强化了空间的区域感。

(四)塑造空间的整体氛围或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