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设计院情景模式教学探析

环境设计专业设计院情景模式教学探析

【提要】环境设计专业教育要以培养职业环境设计师为目标,因此就需要学生不仅要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更要掌握设计的前沿信息,得到真实的项目历练,从而在实际空间解读能力和实践场地规划能力上有质的飞跃。工程化视角下的模拟设计院课程模式,将环境设计课程紧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联系起来,突破现有设计课程教学的困境,对学生实习后存在的问题具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意义,对于完善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程化视角;环境设计教学

一、研究背景论述

环境设计专业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其更快地融入社会,这就需要环境设计教育转换原有的传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计划及整齐划一的教学指导方法,结合工程化实践将设计院模式引入高年级的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发挥教师和设计师的专长,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和实践规划能力的提高,让教学得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引入设计院的设计师协同有设计经验的教师联合教学,以实际课题为依托,让学生一直以实战的状态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锻炼各项素质,如识别能力、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了解迅猛发展的行业形势,有利于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具有互助互利的应用发展前景。

二、研究目标

所谓“工程化视角”下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即围绕设计院典型的工作任务,以项目为引领,将工程化课程体系引入教学计划,形成工作室教学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模式实施以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对接为原则,以教师为指导,中间穿插技术性教学内容为辅,有机融入人文教育、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标准、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等内容,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模拟设计院实现情境教学的目的。这种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其学习热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具体实施内容

模拟设计院课程模式的实践,就是使用工程化教学模式提升知识架构层次和横向联系,即通过学习环境工程化、教学内容工程化、课堂教学工程化的工程化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转化教学载体,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际动手能力。该教学模式根据设计院的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按照设计院的组织模式与管理模式运作。建立投标项目小组,每个小组由3-5位学生组成,全体学生参与项目,小组有分工、有计划地共同实施并完成任务,工作组设置所长、所长助理、设计师等职位,选择“真题真做”或“真题再做”(例如,政府正在规划设计中的开发建设项目或具有限定性要求的某比赛项目),在小组中进行项目方案计划、分工、讨论与评价;在班级中,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互学的良好氛围。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竞争意识,加强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课堂成为良好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具有实战性的工作场所。日常管理制度方面参照设计院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颁布模拟设计院管理细则。制定虚拟员工工资(按月结算、公示),对成绩优秀、有特殊贡献的员工相应颁发虚拟奖金,对未完成任务的员工扣除虚拟工资。上下课实行打卡制,病、事假扣奖金,迟到或早退相应扣除虚拟工资,课程结束后,总工依据每位员工项目中平时表现、分工难易程度、完成质量、综合虚拟工资数额综合评定其最终成绩。模拟设计院的工作程序,给学生提供了解企业基本流程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体验到团队合作的设计工作方式。学生在实践中学,教师在实践中教。实行现场教学与校企互动教学等形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就业意识,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提前掌握行业需求及发展动态,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具备明确的目的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师与行业设计师的能力互补,从而最大化体现工程化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传忠,杨玉春,何秀兰,等.工程化:高等工程教育的战略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1,23(增):122-124.

[2]王丽.“模拟设计院”模式下的建筑学毕业设计建学实践[J].门窗,2014(11):408.

[3]吴吉明,王娜.基于设计院体制的协同模式研究——以利山大厦项目实践为例[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7(04):1-9.

作者:李敏娟 单位: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