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造型化妆与色彩设计艺术探析

人物造型化妆与色彩设计艺术探析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人物造型化妆的各类要求,通过研究与调查找出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如色光原理与色彩冷暖等,并利用色彩设计艺术中的色彩元素与色彩搭配展现出其在人物造型化妆中的实际运用,了解色彩艺术设计与人物造型化妆间的联系,从而改善人物造型化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人物造型化妆;色彩设计;艺术分析;色彩搭配

造型化妆中的主要依据为人物的职业、身份、生活环境或特定经历等,人物造型的色彩也会随着头饰、场合、时间与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其整体色调也会受到人物的情绪与环境影响,与剧情相符的化妆能帮助演员更好地找到表演的感觉。

一、人物造型化妆的各类要求

(一)造型化妆的要求。人物造型化妆会出现各类变化,其最为重要的变化即属色彩,无论何种化妆造型都要为人物服务,其化妆后的人物应反映出该剧作的主题,这也成了演员塑造人物的根本目的。对于一个化妆师来说,其不但要拥有较强的造型化妆技术,还要拥有极强、极丰富的艺术修养,才能利用化妆造型将更多真实与鲜活的人物呈现给观众。比如,在影视剧《八路军》中,该剧作对于造型化妆的要求,除了每个人物要贴近历史史实外,还要利用化妆反映出该阶段战争的不易,通过良好的造型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抗战的历程演绎出来。在造型化妆的技巧上,该影视剧采用了特效与色彩,比如,在处理眼伤时,化妆造型师需将受伤的眼角向下拉伸,并把剪好的胶带放置在该演员的外眼角部位,再涂上少许红色,增强真实感。

(二)舞台剧与影视剧在人物造型上的要求。从影视剧与舞台剧的造型化妆可看出二者的区别,具体来说,舞台剧人物的化妆,其主要的功能与要求为其造型要符合剧情需要,利用配饰、发型或妆容等造型手段来凸显出人物,让角色与演员间的距离迅速拉近,有效打破了角色形象与演员自身容貌的差异感;从职能角度上看,影视造型与舞台造型相似,在观演关系上却出现了较大差别,影视剧会聚焦于每个演员的面部表情,即在细节上对人物造型的要求更高,因而影视剧中的造型化妆多采用减法式或因地制宜,依照演员本身的条件来降低面部痕迹,从而增强人物特色。而在化妆的技巧上要不留痕迹,最大限度地做到和谐自然[1]。例如,在拍摄歌剧《拉贝日记》时,由于该人物原型的发量较稀少,在舞台剧中只需运用乳胶头套即可;在影视剧中随着镜头的像素愈加清晰,只采用乳胶头套会给观众带去极强的粗糙感,因而影视剧内的造型问题则要利用适宜的造型技巧。比如,为做出光头效果,演员可在光头的基础上在头上粘贴发片,以此来凸显出头发稀疏的视觉效果。而从妆面上看,在舞台灯光的映衬下无论是色彩还是面部结构都会显得苍白、扁平化。在拍摄《拉贝日记》的过程中,由于该剧是由中国人与外籍演员共同扮演,在灯光下若中国演员不进行适当的妆面修饰,在与外籍演员对比后,其饰演的人物难以具有说服力,也会降低观众的观影效果。因此,在造型化妆上,无论是舞台剧还是影视剧虽没有明确规定,但造型设计师要依照剧本,充分分析人物,利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与材料来创作出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色光原理。造型艺术的重要灵魂为光,通过光的衍射让人们拥有色彩感,而人物造型设计的色彩感就更加重要,具体来说,相较于色彩学,光学原理与之相似,其可主要分成互补色、复色、间色与三原色等。在诸多光谱内的色相中,其大多会被分解成三种颜色,即红、黄与蓝,此三种颜色也被称作三原色。三原色通过合理的搭配,两两一组,即红黄、红蓝或黄蓝即可组成间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橙、紫、绿三种对应性颜色,当前最为纯正的六种颜色为间色与原色,即红、黄、蓝、橙、紫与绿。针对复色而言,每类复色都会带有三原色,其主要区别在于色彩的倾向性,当三原色处在复色中时,由于其混在一处会提升色彩的柔和度,继而对色调起到调和与缓冲的作用。针对互补色而言,其主要是指色相环中的比对距离在180度时的颜色,属极端对比型。若两个补色放置到同一画面内会形成较强烈的对比,当其使用合理时会极大地增强视觉效果,若使用不当就会使画面显得较为平庸。与互补色形成对比的颜色类型又叫作调和色,其主要为色环中相似的颜色[2]。

(二)色彩冷暖。当观众在观看一个带有颜色的画面时会因该颜色而形成联想与内心感受,也就代表着该色彩的冷暖,比如,当人们看见橙色或红色时会出现激动、热烈与温暖的感觉,也就是常说的暖色;而黄、绿与蓝类的颜色会给人冷静、清凉的感觉,此类颜色则被称为冷色,由于色彩的冷暖是由对比而来的,无绝对的暖色或冷色。基于色彩中带有的属性,在开展人物造型设计时,造型设计师需通过色彩间的冷暖与关系来把握人物造型,继而达成预期的设计效果。

三、色彩艺术设计在人物造型化妆中的实际运用

(一)色彩元素。1.色彩元素间的比对。人物造型设计的重要手段为色彩设计,优秀的造型设计师会将色彩艺术设计与人物造型化妆高效结合,比如,在我国著名的影视剧《甄嬛传》中,其主要描写了清雍正年间后宫各嫔妃明争暗斗的故事,其人物形象站在了历史的高度,由于该剧整体的基调较肃杀,因而其整体色调选择了冷色系,其所有人物造型都在写实的同时用上了适度的表现与夸张,尤其在造型与妆容上更是运用了色彩艺术设计,将各个嫔妃的性格、命运与地位都一一呈现出来。比如,华妃的造型与妆容主要为红色调,其性格与红色特征极其相似,即斗争、激情、旺盛、奔放与热烈,利用红色妆容展现出其好胜心;而与之相对应的为紫色的眉庄,其颜色特征极为多愁善感、清冷孤傲、追求完美与心思细腻等,带有极为敏锐的洞察力与观察力,该颜色特点符合眉庄性格,即典雅脱俗、端庄得体、宁折不弯等,通过人物造型能展现出该人物在剧中的整体命运,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与该影视剧相似色调的电影为《拉贝日记》,由于该影片的主要题材为战争,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色彩设计都带有极强的冷基调,造型设计师为凸显出战争的残酷,使各类颜色造型的特征更为鲜明,部分暖色调的颜色在该环境的映衬下显得更为伤感。2.色彩元素的转换。造型设计师在设计人物造型与颜色时不会只用一个造型或一种颜色,比如,某个人物在一部影视作品中会经历较大的心理起伏,当其一开始为暖色调随着剧情的发展转变为冷色调时代表着该人物的性格或命运发生了较大转变,通过色调的转变映衬着人物性格的变化,影视剧中的每个人物随着其性格与命运的变化,让观众为之揪心[3]。

(二)色彩搭配。无论是影视剧还是舞台剧,剧中人物的颜色造型不可能仅为一组,因而巧妙的颜色搭配极为重要,若颜色搭配合理,不仅能展现出该人物在剧中的命运与性格,还会凸显出不同阶段人物的性格变化。比如,仍以《甄嬛传》为例,在每个人物搭配颜色的过程中,其妆容与服饰都带有较大转变,在进行色彩搭配时虽然在妆容或服饰上出现多种颜色,但仍会以一种颜色为主基调,也就是说,即便是同样的色调,当开展不同的搭配时其格调不同,效果也会有较大差别。具体来说,在甄嬛入宫的初期,与其年龄相仿的另一位姑娘唤作浣壁,其与甄嬛的表面性格相似,为博皇帝的注意却在一身绿服上佩戴一朵红花,红与绿的结合从色彩搭配上看较为奇怪,由于红与绿为互补色,若是使用不当,在人物造型上就会形成较大的反差,该剧的造型设计师为展现该人物性格,选取了并不适宜的互补色,也给该人物增加了极大的讽刺意味。与《拉贝日记》相似题材的话剧《殇城》,因题材的敏感性在设计人物造型或颜色搭配时要力求真实,继而增加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为了更加凸显出真实,该作品展现出了战争过程中人物的生活轨迹,其整体的造型设计较为细致。该作品的创作者与造型设计师在设计人物时反复研读剧本与相关真实的历史材料,将该阶段人们真实的生活呈现出来。具体来说,造型设计师针对人物发丝的走向、伤痕的位置、灰头土脸的状态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设定出了对应的造型与色彩。为了力求舞台的真实,在场景设计上还设置了场景转换等写意方法来增加观众的视觉效果。在人物造型的设计与色彩的搭配上,相较于影视剧,该话剧存有诸多不足,从写意上看不够具体、较粗糙。从颜色搭配上看,该话剧利用色彩鲜明的颜色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在其细致入微的处理下会使观众生成较细腻的情感共鸣。利用巧妙的色彩艺术设计与人物造型设计,有助于演员对该人物的塑造,给其表演锦上添花。通过各类舞台剧、影视剧中的人物造型可了解到每种色彩既带有自身含义又带有创作人的设计诉求,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也会因环境因素、表象特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进行色彩间的搭配时需更加看重和谐性、合理性与艺术性,只有进行科学的颜色搭配才能使人物形象更为立体,也增加了人物造型的说服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舞台剧还是影视剧,若想取得成功离不开人物的造型设计与色彩艺术设计,造型设计师在设计人物造型期间需认真了解该人物在剧中的背景,通过色彩艺术设计与人物造型设计的高效结合,使人物的整体设计更贴合原作,使演员更快进入到角色中,增强观众观影时的代入感。

参考文献:

[1]李云凤.动画艺术构图与色彩设计中的崇高美探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1):42-45.

[2]何琦.包装色彩设计艺术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16):30.

[3]车建修.浅析基于艺术审美的包装色彩设计[J].中国包装,2018,38(04):45-47.

作者:黄静 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舞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