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调查报告范例

人物调查报告

人物调查报告范文1

项目教学法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2003年,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项目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中,自此,项目教学法开始盛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以课程实践任务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主动参与的创造与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其职业岗位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而项目教学法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技能和知识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具体开展工作的方法;传统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考虑的是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项目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则根据工作实践要求而定,具有针对性、应用性。②教学手段与参与程度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被动的,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转为了双向的互动交流。③学生能力培养不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针对项目目标与内容自己制订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计划,最后评价项目成果并反馈,是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因而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项目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目,小组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这些。

2、项目教学法在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

2.1分解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

项目的选择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的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挑战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健康教育学课程虽不像技能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因此可挑选学生已有经验和贴近学生生活或热点社会问题的话题作为项目主题,然后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层层分解任务,全面培养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讲解第八章传播与传播技巧时,本章内容较贴近学生的日常交流活动,因此学生对此内容饶有兴趣,我们确定了项目主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要求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观看视频,分析成为一名好的倾听者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自己的倾听习惯与课本上的倾听技巧存在哪些差异?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这样既有助于自身良好倾听习惯的掌握,也有助于文化素养的培养。总之,在项目教学内容设计上,项目任务要与课堂目标贴合,理论学习要与实践运用结合,突出项目设计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2成立项目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明确教学内容和项目要求后,项目任务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一般6-7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课程编排的差异,教师在分组时既要关注团队整体水平,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小组成员协调均衡。小组根据组员兴趣选择话题,细分任务,分工准备,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位组员。

2.3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

导入项目情景主要是让学生进入健康教育学学习的情景,活跃学习氛围,为自主学习阶段做好准备。比如在讲解个体行为的矫正时,播放了四种常用个体矫正疗法(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示范疗法、强化疗法)的典型视频,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疗法所针对的矫正对象的特点,以及各种疗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教师适时导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进入项目情景,确定项目任务。确定任务后,教师对完成的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学理论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讲授,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商议、确定具体任务和成果展现形式。学生实施项目的具体行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小组之间和组员之间交流讨论,找到最佳方案。因此项目教学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2.4组织项目汇报,展示项目成果项目完成后,老师组织项目汇报,学生展示项目成果,这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潜在学习动力。

2.4.1表演秀比如“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技巧”项目展示时,一组同学把理论内容改写成生活剧本,分角色扮演,并尽可能地利用经典电影中的对话,模拟人物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展现形式逼真、幽默,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由于表演与学习内容相关,学生充分运用了理论内容中学到的技能与方法,即巩固了戒烟的理论知识,又锻炼和提高了健康促进的综合应用能力。

2.4.2角色扮演

在“人际传播技巧”项目展示时,一组学生模拟村医随访高血压病人的过程。他们根据相关理论内容分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村医,一人扮演仅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村医详细询问了该高血压病老人的日常饮食和作息习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相关健康指导。由于扮演内容与医学生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和以后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其余的“观众”都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谈话技巧和医学思维能力。

2.4.3PPT课件展示

在完成“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项目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上网查询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相关疾病的背景资料,并制作PPT课件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就不同的健康主题精心制作了课件,并配有音乐、视频、图片以及文字解说,内容翔实、妙趣横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具体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相关标准,更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项目实践能力。

2.4.4撰写调查报告

在讲解第十五章学校健康促进时,师生共同确定“我的健康学校”为项目主题,要求学生提交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老师首先讲解了调查报告的写法和格式要求以及如何制作调查问卷,并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学生通过对身边同学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调查和访谈,较好地完成了调查报告的写作。通过本项目,学生掌握了调查报告的正确写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健康学校”话题的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2.5评价项目成果,反馈项目信息

人物调查报告范文2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例案看,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但还存在重视不够、实践报告敷衍、学生认识不足等问题,必须进一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报告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凯里学院

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以及高校大学生尚不成熟的思想观念,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高校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笔者主要结合凯里学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中特》)课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水平问题提供参考,最终目的就是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产生实际效果。

一、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取得的成绩

自贯彻落实“05方案”以来,凯里学院开展《中特》课程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有3个年头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特别是凯里学院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与学校的转型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凯里学院提出了“转型发展”的目标,其核心内容就是办学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转变。围绕“转型发展”,学校推出了九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其中一条就是强化实践教学,具体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集群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学校要求实践教学增加到总学时的50%以上,实施“一次校内外社会调研活动、一次网络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我教育活动、一次公益活动、一篇调研报告”的“五个一”实践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行为,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让学生懂得如何依法守纪负责任,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言必行,行必果。凯里学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结合“转型发展”目标,雷厉风行地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自2013年以来,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开展,学校都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一位副校长负责管理,并每年出台专题文件对这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学校还按照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每年按生均20元的标准划拨经费,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调配合下,我们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根据《凯里学院关于设置“实践教学周”的实施意见》,每年都制定了中特课程暑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就实施对象、实施时间、实践内容、实施方式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并详细制定了工作步骤。针对实践内容,我们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对所在班级进行社会调查有关知识的指导,还拟定了30多个选题供学生社会调查作参考。对于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任课教师都认真评阅,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另外,每个班按5%的比例遴选出优秀报告,汇集起来编印成册,供下一年级的学生参考学习。从学生的实践报告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既有对家乡经济发展方面的调查,也有对教育方面的调查;既有对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也有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既有自己暑假打工经历的记录和思考,也有参加“三下乡”活动的切身感受。一句话,绝大多数同学真正走入了社会、走入了生活,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通过社会实践,学生普遍反映很有收获感,正如人文学院一位评优的学生在实践报告里所说的:“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既深入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认识了社会、了解了国情省情;既锻炼了自己的办事能力和交际能力,又增进了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感情。”还有的学生表示,暑期社会实践收获颇丰,希望这样的社会实践能多搞几次。另外,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学生实践所在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学生的社会实践得到了各单位的认可和赞赏,各单位都普遍反映,凯里学院的学生素质高,懂礼貌,谦虚好学,吃苦耐劳。有些单位还直接表达了希望学生毕业后去他们单位工作的意愿。

二、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开展了三年,每年都召开工作协调会,不断研究实践教学的新问题,不断完善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尽管成绩在不断扩大,但一些问题常谈常新,必须与时俱进寻找对策。

(一)个别分院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在教育部制定了“05方案”的基础上,凯里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个分院,而有些分院置若罔闻,竟然不将实施方案及时通知学生。接下来的工作就全是任课教师的事了,既没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也没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可是,任课教师毕竟只有十几个,要指导的学生就有2000多人,其指导难度可想而知。这样,许多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只能是单枪匹马地搞社会实践,其效果难免要打折扣。当然,也有一些分院还是比较重视的,比如人文学院,在学生离校之前都要举行隆重的动员大会,并将学生分组,每组都安排教师随学生下乡指导。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只有领导比较重视的分院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般质量都比较高。而有些分院置学校实施方案于不顾,没有及时将实施方案告知学生,所以,经常出现学生不知情,暑期社会实践根本就没做的情况,导致个别学生返校之后只有在网上抄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差了事。

(二)实践报告存在敷衍现象。凯里学院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文件里面经常强调,调查报告应为自己原创,不准许从网络下载或抄袭他人的成果,若发现调查报告为抄袭的,以不及格论处。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去参加社会实践,学校还制定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社会实践登记表,其中一栏需要学生实践所在单位签意见或建议,并盖章证明。但这一措施收效甚微,难以杜绝造假行为。另外,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要求图文并茂,让学生对调查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场景、人物进行拍照,学校的良苦用心也就是希望学生真正去调查,真正去实践,但学生拍了照之后是否真正地去调查了,也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了。从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图不对文的调查报告还是存在的,似曾相识甚至雷同的实践报告也时常出现。

(三)任课教师对社会实践存有顾虑。围绕专题,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发现有许多任课教师竟然没下乡指导过学生的社会实践。究其原因,教师们普遍反映,经历了一学期的教学感觉挺累的,暑假该好好地休养生息了。这种想法应该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故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任课教师必须带队指导。也有些老师认为带学生出去搞社会调查是份内之事,但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有所顾虑。当然,还有一个很客观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班级多,学生多,而任课教师少,所以,一对一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另外,暑假期间学生回家了,天各一方,比较分散,任课教师也无法集中指导。

(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个别教学分院不重视,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也纯粹是为了应付。加之,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种情况在理工类学生里面表现比较突出。虽然现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理论掌握占4学分,而社会实践只占2学分,但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又苦又累,2学分无所谓,靠其他课程把总学分凑起来。所以,他们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常常出现抄袭现象,有的甚至缺交。当然,除了上述比较突出的问题外,一些带队指导老师回来反映经费申请和报销的问题,觉得手续繁琐,耗时费力;安全得不到保障,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往往难以招架,等等。一些学生也反映,黔东南少数民族多,在调查过程中经常碰到语言不通问题,交流困难;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的途径

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作为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党的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民族的未来。那么,凯里学院针对以上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教学,也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就学生而言,走向社会是迟早的事,如何早日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加速自己社会化的进程,应该说社会实践正是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3]所以,大学生要珍惜机会,以火一般的热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就任课教师而言,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教马列要信马列。一方面,社会实践就是让任课教师信马列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教师本身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理论更有说服力。没有亲身实践的支撑,教师的授课既让自己感到心虚,更难说服学生,其教学效果就成问题。反之,如果任课教师能在传授理论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那么,理论的说服力无疑要大很多。就社会而言,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也需要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固然需要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但也需要社会各界提供各种便利和支持,不能当旁观者,而应当参与者,共同承担起培养和教育青年大学生的历史重任。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不同于专业实习和科学实验,关键在于前者侧重于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后者旨在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4]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时,首先就应该强调它的“实践育人”功能,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政策和国情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当然,大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如能结合自己的专业,不仅服务了社会,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实效。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学过法律知识的学生,深入农村开展法律普及情况的调查,通过贴标语、办墙报、文艺演出等形式对村民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这样,不仅农民得到了实惠和帮助,而且大学生自己也从中受到了锻炼和教育。

(三)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力度。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并在社会中接受再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所以,它是一项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如何制订周密而科学的社会实践实施方案,使社会实践既有统一而高效的领导又有明确的目标,既能让各方积极参与又能让各方明确自己分工和职责,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有序而高效推进的关键。为此笔者设想,学校可否成立一个专门的指导协调机构,在校党委的具体领导下,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和职责,督促并协调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进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力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真正取得实效。同时,我们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学校和地方的合作,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协调机构。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就必须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为此,学校必须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争取工矿企业、城市社区、农村乡镇、部队、革命老区、社会服务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包括舆论、物质条件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使学校与社会良性互动,使教育平台既有学校阵地又有社会基地,使教育内容既有校内课程又有校外实践,使教育主体既有校内教师又有校外导师,共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人认为基地建设困难,主要还是反映了认识问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黔东南州民政局合作,分别将州救助站和州福利院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把社会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基地的问题,也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主动进行思想和道德锻炼,取一举两得乃至双赢、共赢之效。

(五)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报告科学的评价体系。社会实践陷入随意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当然在评价之前,首先要解决实践报告造假问题,笔者建议教务处可以考虑像毕业那样对所有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检测,不合格的实践报告一律让学生重写,并对往届的实践报告电子版归档存库。其次,对优秀实践报告进行重审,由相关领导、任课讲师、辅导员以及学生组成测评组,在任课教师初评的基础之上,对每一篇优秀报告再进行一次会审。这样,使优秀报告在阳光下运作,有利于提高其含金量。最后,要建立健全激励体系,将社会实践情况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绑定,对优秀实践报告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达到。

作者:苏庆华 单位: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EB/OL].(2004-10-14)[2016-12-03].

[2]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08-20)[2016-12-15].

人物调查报告范文3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包括诸如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名胜古迹、人物自传、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等物质文化及其蕴含的精神文化。五溪文化是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之一。如五溪文化离不开五溪独特的地理位置,“五溪”,即沅水上游的五大支流,最早见于《水经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其范围以怀化为中心地带,包括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共30多个县市。所谓五溪文化,指的是以汉、苗、侗、瑶、土家族为主的五溪地区多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自始至终适时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感受有如下重要意义:

1.1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已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以历代作家作品为载体,《大学语文》的教与学基本停留在传统的阅读与分析上,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封闭式,某些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重复,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受“技能至上”、“专业至上”、“功利主义”等多种影响,对《大学语文》并不感兴趣,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如何使学生对《大学语文》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生所就读的学院所在的地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文化遗迹、民间艺术、风俗文化等。学生长期生活在此地,地域文化会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精神、性格、个性,让他们对地域文化产生亲近感,引起学生好奇心。因此,对生活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可以将五溪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适当地融入《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

1.2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拘囿于作家常识、文学知识、文学作品、写作知识。以地域文化资源来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由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文化寻根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增加文化的底蕴,从中发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院而言,可以依托五溪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把大量鲜活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语文教育资源,比如可以将五溪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现象、人文景观、爱国英雄、名人事迹、风俗由来、民间传说、文化遗址、名胜古迹、节庆文化、五溪文学等内容融入教学,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1.3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对于地处五溪地区的怀化职业技术学院这所高职院校而言,将五溪文化融入《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用五溪人物的历史事迹及其经历故事激励大学生,用五溪文学的经典篇章感染大学生,用五溪的风俗民情陶冶大学生情操,用五溪的人文环境熏陶感染大学生,用五溪文化精神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增长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民族文化的热爱。

2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地域文化要发挥其积极影响,实现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大意义,就需按一定原则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2.1“去粗取精”的原则

地域文化,本身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在融入过程中首先应该“披沙拣金、去粗取精”,摒弃迷信的、陈旧的、落后的东西,选择优秀的文化内容,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以保证教材的质量和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于学院而言,将本地五溪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也要遵循“去粗取精”的原则,要引入丰富而优秀的五溪文化资源,比如民俗文化、隆平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和平文化等资源中的优秀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其人文素质。以“隆平文化”为例,让学生动手搜集各种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提炼,理解其丰富内涵,融入到大脑里,落实到行动中,以此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2.2“兼容并蓄”的原则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如同支流和主流,地域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质,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域文化的学习,应该持“兼容并蓄”的原则,既要吸取地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接受和容纳地方文化,更要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学习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置于民族文化背景下展开教学。比如学习五溪文化中的端午等节庆文化、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通道会议转兵旧址、芷江受降纪念坊、或粟裕、滕代远、向警予等人物的自传都可以联系其他民族节庆文化、风俗习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二战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将其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领略五溪文化独特的魅力,又可以更广泛而深入地学习民族文化的知识,防止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地域文化不见民族文化。两者须结合,才能使五溪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相融。

2.3“同一性”原则

地域文化的补充和融入,可以大大拓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更好地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但在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遵循“同一性”原则,与大学语文教材的目标与功能要保持同步,具有“同一性”。比如:五溪文化的教学要向《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功能看齐,要进行母语文学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无论是民俗文化、五溪人物、五溪文学的教学,还是纪念场馆、名胜古迹的教学,所有这些内容都紧紧围绕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和功能实现,使五溪文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熏陶感化作用。

2.4“适度”原则

地域文化的融入,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更爱学大学语文。但地域文化只能作为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文学阅读部分处在平等位置,不能一味强调地域文化而忽略了对其它文学作品的学习,应该与其它文学作品更好地融入,共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比如,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融入五溪文化的部分内容外,还以文学史线索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精选了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文、诗词、现代文,涵盖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影视文学作品,单元知识讲座中还补充了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使五溪文化和其他经典阅读相结合。因此在地域文化教学中,一定要掌握“适可而止”的原则,切不可因为地域文化的引入而忽视其他内容的学习。

3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举措

地域文化的融入不仅要遵守以上基本原则,而且要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对于我院而言,我们在教材、教学、教研、活动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为地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语文》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3.1挖掘优质资源,开发《大学语文》校本教材

从长期的教育实践来看,传统的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多层次教育、多元化人才提出的需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自愿、自主、独立或与个人合作的方式,应该在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浓厚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我们可以选择学校所在地区蕴含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即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包括自然景观、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渊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遗址等,以突出学校的地方特色,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对我院来说,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整理、挖掘、研究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并将其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人文教研室的全体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搜集了大量资料,遵循《大学语文》课程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陶冶情操的目标,体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有选择性地把五溪文化的民俗风情、文化遗址、纪念场馆、人文古迹、五溪文学、五溪人物等内容编入了《大学语文》教材,这些内容的引进使教材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又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更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有助于大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3.2加强实践,创新《大学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述多,学生动手少,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活动空间。我们尝试加强实践教学,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引下,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学习,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觉应用语文能力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学习目标。对于地域文化模块的教学,主要通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课外实地观察、调查、收集书面和口头资料、图片、音响资料,课堂中进行讨论、探究、反思,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展播ppt、开展主题演讲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这样,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质疑能力,突出在学生的实地考察学习中主动建构学生的人文知识,锻炼其思维能力和方法能力。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布置调查任务,组织学生参观安江农校纪念园,激发学生对名人的好奇心,让学生分工合作,搜集袁隆平院士的书籍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了解人物艰辛的科研历程,先进的思想理念和隆平精神,分组进行讨论、质疑,最后以调查报告、论文或制作ppt课件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评出优秀者。在这一实地参观、考察、调研的过程中,在课堂的质疑、讨论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学习袁隆平先进感人的事迹,领会隆平精神的实质,并以隆平精神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

3.3进行地域文化研究,促进《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的特殊功能在于把教育和研究结合。”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校的传统与地域文化的特点,挖掘、利用、研究地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资源,申报地域文化方面的院级和省级课题,并推广研究成果。既有助于深化地域文化的保护、认识,又有利于地域文化的教学、研究。比如: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文化积淀深厚的怀化,围绕五溪文化老师们开展了“隆平特色人文教育研究、基于高职人文教育目标的地域文化课程开发研究”等省级课题的研究,带着研究课题走访名家,深入了解二酉藏书洞、沅陵盘古洞、大唐龙兴讲寺等文化遗址;了解大小端午习俗、侗族人的传统节日芦笙节等风俗民情;了解黔阳古城、芷江龙津风雨桥等人文胜迹;了解芷江受降纪念坊、陈纳德飞虎队纪念馆、湘西剿匪纪念碑等纪念场馆;了解袁隆平、熊希龄、黄永玉、沈从文等五溪人物;了解《涉江》(屈原)、《五溪深行》(马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竞渡曲》(刘禹锡)、《临江仙》(王庭)、《走近袁隆平》(姚昆仑)等五溪文学,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五溪地域文化理念,并通过举办五溪文化专题讲座之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隆平文化等讲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新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让学生更加理解五溪文化的丰富内涵,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真正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

3.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氛围

《大学语文》的教学除了以校本教材为载体,立足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地域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之外,还要搭建课外活动平台。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春风化雨似的熏陶和渗透,因此,围绕“地域文化主题”,在校园里开展各种诸如社团活动、画展活动、专题演讲活动、书法比赛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氛围中潜移默化,感悟地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综合人文素质。对于学院来说,可以围绕五溪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开展五溪文化主题的班会活动,举办五溪名诗文的书画展、五溪摄影作品展、五溪文化特色小品比赛、隆平精神主题的演讲比赛、五溪文化手工艺品展、隆平文化艺术节、五溪文化专题讲座。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五溪文化和校园文化水乳交融,使《大学语文》在校园文化平台得以拓展,使大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关注社会、热爱生命和生活、崇尚实践的良好精神风貌,使高职生在地域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求知、实践、创新。从而达到以课外活动促进课内内容的学习,以校园文化氛围感化高职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对地方五溪文化的热爱和对自身专业学习的热爱,实现以大学语文促进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最终目标。

4结语

人物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常州乡土史;初中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有选择地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是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和弘扬乡土文化的要求。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可以发掘常州乡土历史知识,将其作为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乡土历史的开发与研究总结为三个步骤:“一调”“二研”“三展”。

1.一调

“一调”,就是调查研究。对照课程标准和一些已有的乡土历史材料,在梳理中调查,查证其真实性和可用性,归纳与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最密切的常州乡土史。调查的过程,既是教师总结的过程,又是学生参与的过程。所以,这里的调查研究是指教师带领学生调查研究。乡土历史更加贴近学生,它有大量的内容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教师可通过各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如考察名胜古迹、历史传说、民俗民风,走访革命前辈,查阅档案史料等,来培养学生的调查实践能力。这既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运用知识的过程,而且在调查和实践的过程中,离不开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学生说、读、写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二研

“二研”,就是研究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将乡土史融入历史教学,研究哪些内容适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展开,如何穿插乡土史教学。因为不是所有的乡土历史材料都适合课堂,所以乡土历史在教学中的运用,不是指完全以常州地方历史内容取代课本所出示的历史事件,而是将常州地方历史,作为课本的一种补充,而且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且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于常州历史的兴趣和感情。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内容与常州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详见表1。在教学中可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有选择地进行穿插教学。在历史教师上的几节不同层次的公开课中,都见到了常州地方历史的身影。例如,在讲述明朝的抗倭历史事件时,有教师让学生说说常州的抗倭英雄,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这段常州的历史,也没有人知道唐荆川的英勇事迹,所以如果贸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讲显然就会冷场。当然,即使课前有所准备,像这样冷僻的话题,学生查找资料还是很困难的。笔者课前让学生做了调查的准备,但是课堂上仍然没有学生能说出相关的人或事。然而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红军长征的时候,为学生讲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脍炙人口的故事,学生一下子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3.三展

“三展”,是指个体展示、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集中开展乡土史专题学习,然后让学生展示研究成果。从探索地方历史的运用开始,教师就思考历史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的研究性学习,而地方历史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充实的研究对象。历史教师可充分挖掘常州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利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相对集中地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按历史人物和事件设立研究专题,指导学生开展对本地区历史人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传说谚语等各类乡土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例如,在寻访老常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以下一些研究主题:“常州三杰”的家乡印记、青果巷的名人轶事、盛宣怀与中国近代化等。虽然学生写出的调查报告还比较稚嫩,但是从学生所收集到的资料、发现的疑问和最后的结果报告来看,其效果是明显的。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真正能够在历史的研究型学习过程中,走进地方史,掌握一定的探索历史并发出质疑的方式。

4.运用地方史进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人物调查报告范文5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亚文化,其导向性十分明确,就是必须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不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活动,是必须调整的。校园文化的这种导向性,使培养职校生的爱憎分明、对社会和工作负责、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等性格成为可能。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格养成有两方面的可塑作用。

1.校园文化可使性格变得明晰而稳定

性格有好坏之分,在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汇集了各类性格的学生,其性格在不断地交融、碰撞、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性格,如独立、谦虚、诚实、勇敢、正直等受到欢迎和尊重,而不良的性格,如依赖、虚伪、怯懦、马虎、阴险等受到排斥和指责。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择其善而从之,逐渐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明晰。同时,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仅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就如同一个乐队的指挥,以他们自身的权威性和人格力量,足以左右校园文化的全局,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模仿、稳定,让性格成熟起来。

2.校园文化可使性格变得丰富而优良

马克思认为,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个体是在参与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完善起来的。职校生往往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随着活动来调整、改变、修正、发展自己的性格,不断地内化一些大家公认的受欢迎的优良性格品质。一方面,不良性格得到不断修正或克服,如自卑变成自信,懒惰变成勤奋,孤僻变成合群等。另一方面,优良的性格也在不断优化复合。如原本勤奋刻苦的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逐渐变成一个勤奋刻苦、独立乐观、果断宽容的优良性格复合型的学生。优良的校风、学风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与激励。

二、校园文化与能力培养

校园文化对职校生能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1.可提高职校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些职校学校在寒暑假期间都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内容,主要是以了解社会为内容,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培养社会参与能力为目的的社会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后,一般都要求学生完成调查报告,还专门召开讨论会、报告会,对优秀的调查报告进行经验交流并表奖,职校生往往对这类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

2.可培养职校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成功地运用管理者的知识和能力影响工作的活动,并达到最佳的工作目标。职校的各类学生活动组织或协会,大部分由学生自主管理、经营,学生社团组织的这种自治特点,为职校生锻炼自身组织、协调、管理、经营的能力提供机会。一些在校期间担任学生社团组织负责人的学生,在职业工作岗位上都表现了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3.可培养职校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尤其是教学、科研和生产第一线,没有熟练的操作能力,都是很难胜任的。为培养职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都增加了专业技能大赛以及各类竞赛性活动的比例。一方面,能够加强专业操作训练,使学生尽早掌握本专业实训技能。比如,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工具化,要求职校生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电工操作;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电算会计相关技能等等。另一方面,各类竞赛活动和社团组织,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展示机会。例如,英语俱乐部、电脑爱好者协会、文学社、小记者站、心理学社、礼仪队、环保协会等一些实用性强的社团普遍受到职校生的青睐。

4.可培养职校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应用一切已知信息,创造性地完成一定的创造活动,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可以是一种新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思维成果。在职校的各类校园团体、协会的活动中,从活动方案的构思设计到活动过程的组织实施,都由参与的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们积极思考,缜密构思,大胆设计,开拓了许多有创意的活动,这个过程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校园文化与心理卫生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职校生的身心健康。注重研究和探讨校园文化与职校生心理卫生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效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1.物质文化与心理卫生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文化(如办公场所、教学设施、后勤设施和各种娱乐场所的基本设置、内部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如校内建筑的形状、结构和布局,校园内的绿化和卫生状况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有利于职校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克服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以宁静、乐观、向上的心境,减轻紧张和焦虑,同时还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这和谐的生活环境中,同学之间能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有利于学业的有效进行。目前,一些职业学校在校园内设计了各种塑像或浮雕,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并努力使其体现该校办学宗旨的一种风格或一种精神。例如,医学类学校一般有华佗、李时珍浮雕,师范类学校一般有、陶行知塑像等。每一个人物都能让人追忆辉煌的过去和憧憬美好的未来,每一个人物都蕴藏着一种人格力量。类似这些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既起到了美化校园的作用,又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可谓无声胜有声。

2.精神文化与心理卫生

美国教育家布莱森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的对师生发表演说,而且师生的确会注意它,并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和影响。”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风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校风建设,通过校风的熏陶和感染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影响。如某职校“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对学生无疑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它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促使学生内省自我,见贤思齐,从善如流,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如果校风不正、班风不良,那么,生活在这种氛围下的校园成员,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烦躁、紧张、压抑和对立,就会对集体、对他人冷漠,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反过来,学生长期处于心理冲突氛围下,亦绝不可能营造优良的校风,绝不可能营造优良的精神文化。

3.校园网络文化对职校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日益显现其巨大的威力和诱惑。职校面临着网络文化的挑战,受其影响最大的是学生。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因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部分地改变人际互动和交往方式,从而提高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存在形形色色的暴力犯罪手段以及网上危险交往的可能性,职校生的道德防线和心理健康随时可能受到冲击,个别职校生可能出现网络文化中毒和网络成瘾综合征等。因此,职业学校要重视校园网络心理教育。比如,针对那些整天沉湎于电脑世界中,退缩、孤僻、外表冷漠、内心焦虑,对人充满敌意的职校学生,要帮助他们重新塑造自我的健康人格,帮助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正确理解他人的情感反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四、结语

人物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决定着它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只有将语文的人文性内化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素养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一、深挖语文教学素材渗透心理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料,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剖析文章主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是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因素,找准每篇文章的渗透点,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利用作家感人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作者大都具有异于常人的感人事迹,他们的经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心理教育素材。教师可以以他们的事迹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既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也有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既有社会底层的人,也有杰出的人;既有优秀高尚极具“真、善、美”特质的人物,也有阴险狡诈、贪婪自私、愚蠢无能的反面人物。语文教学中,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初中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有较强的引导和正面教育作用。教师要深入挖掘人物身上的品质,结合学生的生活特点加以发挥,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识与追求,将语文课堂打造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二、利用教学阶段的特殊性渗透心理教育

1.开学第一课。刚开学,学生经过漫长而轻松的假期,如果缺少缓解与过渡,心理上难以迅速接受紧张的课堂学习,开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一学期中的重要意义。语文老师在开学的第一课不必忙着上新课,做好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此时抓住时机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要求,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假期的见闻与体会,谈谈假期与父母的相处,说说自己的游历。教师可以抓住契机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满怀希望,做好一学期长期坚持的准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以此激励学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2.课前三分钟演讲。语文教师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演讲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涉及生命教育、人格教育、情绪情感、人际关系、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教师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国防教育,增进爱国情感,引发学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现场解决。通过学生演讲互相探讨进行思想碰撞,最终给学生指点迷津。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心理教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方式更加活泼,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过程是学生个体释放的过程,也是学生完全释放心理压力的最佳场所。语文教师可以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师可利用各类语文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借此机会表扬鼓励学生,使学生获得人格的尊重。语文活动的形式除了讲故事,做演讲,办手抄报外,还可以组织辩论赛,写调查报告,文艺演出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把语文实践课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敞开胸怀,放开自我,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进行调节。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挖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措施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王学利.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J].学周刊,2016(5).

人物调查报告范文7

1.1教材脱离应用性

据统计,1978~2008年间,350种大学语文教材尽管在不断的演进,融入了素质教育元素,总体上仍然存在着重文学性、脱离应用性等问题。多数教材不顾及大学的专业针对性,大量地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拓宽高校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其文学素养,增强其综合文化素质,培育其高雅审美趣味,提升其人格修养。将文学性作为学习基础,将人文性作为学习重点,脱离了工具性和应用语文的内容。这与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相悖。

1.2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师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仍采用传统的中学语文讲课模式,侧重给学生讲解词句,分析篇章结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得信息内容变得丰富形象,导致教学枯燥无味,使得学生的排斥心理越来越强烈,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上课形式的一成不和考试形式模式的单一死板,学生仅仅简单机械地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试过后,知识全抛诸脑后,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变为空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更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

2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各高校应重视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增加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时量,支持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2.1组建教师和专业多样化的教学团队

大学语文的讲授常由一个教师从头讲到尾。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常超出一个教师所擅长范围。因此,可以尝试借鉴20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国文课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种“从一而终”的授课方式,由几个老师按照所擅长领域共同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提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中文专业的人才适合作大学语文教师。可是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各个行业都有自己需求的语文知识,而中文专业背景的教师会因专业局限性,不足以胜任所有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可以引入多专业教师团队共同教学机制,把与不同专业、行业相关的语文知识实施分散教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将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拓展语文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2选编文学性与应用性并重的教材

笔者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发现,因一些课文的文学性过强,加之学时少,仅凭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选取教材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专业,选用难易合适的教材,注意文学性与应用性融合。在选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时,要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社会背景和大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适当联系社会实践的岗位需求,采用分专题讲授。将人文精神和实用性的教育并重,既有古今中外的名篇解读,也有市场调查报告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发挥各个专题的教育功能,建立起就业导向的大学语文教育模式。

2.3改进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主动者,而不是由老师唱“独角戏”。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年代久远、作品内容丰富和人物性格复杂、语言精彩的异邦戏剧,需要在教师指导基础上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笔者在讲授这一作品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讲授法与研究性学习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电影《哈姆雷特》的片断,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身临课文情境中;然后,对该剧的故事背景、情节作简单介绍,并要求学生依照剧本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老师点评并从中选取最优秀的一组进行公开表演。最后,教师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进行详解。事实证明,因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由被动变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4考试时多设置主观试题

人物调查报告范文8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农产品;高职院校

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升级,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要求“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这是继2014年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相关要求之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要求连续6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之中。CIECC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4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39.1%[1]。《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指出,2018年农村电商交易额为1.37万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30.4%,农村网店数将达到1?200万家,带动就业人数3?500万人[2]。从当前来看,乡村振兴主要依托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人,而如何提升服务农村产业发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当下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因此,进行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电商人才需求现况

根据官方测算,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4?700万人,同比2017年增长了10.6%;预计在2019年该行业从业人员将突破5?000万人。但数据中所体现的从业人员基本就职于城市,服务于农村电商的从业人员非常稀少。《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被调查企业当中,有84%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人员招聘压力占78%,有71%的企业急需电商运营人才,37%的企业亟需技术性人才(美工、IT)、50%的企业亟需推广销售人才(客服、电销、新媒体等)[3]。这就说明城市电子商务企业人才缺口仍然比较严重,而农村电商企业更是一人难求。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投身农村发展事业意愿不强。《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被调查企业在人才学历需求方面,大专学历的员工比例最高,占56%[3]。虽然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普遍来自农村,但是他们大多是“90后”,这代人虽生长在农村,但实际参与农业生产较少。受传统思想影响,走出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极少数有愿意再返回农村就业,而本就数量稀少的城市学生更不愿意投身农村发展事业。因此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着高学历人才稀缺的窘境。

(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滞后。据最新一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网民数为2.22亿,占总体网民数的26.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4]。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与城市电子商务相比,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谓难以望其项背。不仅专业人才数量短缺,且从业水平普遍不高,特别缺乏创新人才、复合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众多地区面临电商人才难引进、难留下的难题,单方面懂信息技术、电商企业经营管理、品牌推广运作的人才尚且不多,而具备以上综合素质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各级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形式多样,但存在师资水平不高、参训人员专业背景不足等问题,培训效果不佳。

(三)地方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现今各地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已有些年头,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日趋成熟。但拥有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仍然较少,大多是由工商管理类、经济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转型而来。也有农业相关专业教师接受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后,再担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情况。他们普遍缺乏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也无法满足农村电商运营岗位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仅按照传统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较少将农业、农产品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应用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不符合实际需求,师资力量薄弱造成学生对农业、农村、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情况不了解,专业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这也是导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学校概况。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坐落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腹地,占地面积1?488亩。设有农、医、管、工、文五大类40个专业,其中部级重点、骨干专业4个。学院立足贵州和铜仁山地实际,确立了农业山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特色发展之路,成立了山地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应用技术服务中心。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为解决电商人才培养输出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矛盾,实现学生能力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自2014年起,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先后与铜仁市高新区、万山区人民政府合作,在万山电商生态城和部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联合教学活动,初步实现“教”、“学”、“创”融一体。经过5年的摸索与努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升,政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

1.政、校、行、企合作,形成“多主体、多区域、跨专业”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政、校、行、企合作育人新制度,形成了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多方合作参与的理事会议事决策机制、人才需求调研机制、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合作研究机制等。机制创新保障了电商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与行业标杆企业、标杆创业院校、众创空间等机构合作。开办农村淘宝订单班、助力企业孵化;承接贵州邮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项目攻坚,助力脱贫攻坚;与本校信息工程学院合作进行大数据人才培养;与农学院共同建设“互联网+农业”开放性实训基地等,初步形成“多主体、多区域、跨专业”协同机制,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2.推行现代学徒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和当地政府部门,深入开展“厂中校”办学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学创融合、实岗育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媒体时代复合型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采取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考核评价学生,实现校企政共建共管共育的“双主体”育人;强化学生文化素养、专业认知、岗位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相融合;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运行模式,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8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90%以上。

3.组建专兼结合的“实战型”教学团队。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22人。在师资储备过程中,把“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到实处,实施校内、校外教师“互聘共培、双岗双职”制度,实现校企人才资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4.重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结构。对接电商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形成“教”、“学”、“创”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创业项目为主线,构建了涵盖视觉美工、网店铺运营、微营销、新媒体运营(小程序、抖音、网络直播)、线上客服、电商物流六大模块的“双创”课程体系。

5.实施“理论+实操”、“项目+导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实行双导师制,学生进园区后开展“理论+实操”、“项目+导师”的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围绕创业展开,以真实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形成“以创促需、以需促学、以学促教、以教促创”的良好循环。

6.确立专业建设服务“黔货出山”、助推乡村振兴基本思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利用学生创业项目,助力“黔货出山”,带动地方农村经济发展。2014级电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注册公司创业,以铜仁当地花卉为原料制作干花产品销售,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2016级学生接手贵州邮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项目“黔邮乡情”,销售万山区高楼坪乡夜郎村冬枣、黄道乡黄道村香柚等农特产品,2个月销售额超过6万元,打开了当地农特产品销售新渠道。二是鼓励学生本地创业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率高,90%的毕业生在电商领域发展,成为铜仁市农村淘宝馆和电商基地建设的主力军,用人单位满意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