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人物画艺术思考

清末的人物画艺术思考

 

钱慧安是中国人物画发展进程中海派先驱的代表。在其创作生涯中,他传承了传统人物画的精髓,又进行了别具匠心的创新,在清末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凭借着对一些绘画评论家的漠视,创作了大量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地研究钱慧安的中国人物画,我们应该掌握当时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背景,剖析其作品的创作特征,进而弄清钱慧安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进程。   一、钱慧安的人物画艺术特征   钱慧安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但是自幼就表现出了惊人的绘画天赋。后来辗转来到上海的城隍庙靠卖画来维持生计。在当时海派画家兴盛的年代,钱慧安虽然靠卖画谋生,但是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并没有仅仅把作画作为一笔买卖,进而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海派画家的先驱代表之一。钱慧安在中国人物画方面擅长仕女、人物,由于其遒劲的笔意、娴雅的风格,使得他的作品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其绘画人物的作品为了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大多为喜庆吉祥的形象,如寿星、神仙等。其笔下人物的脸型丰富,形体方面,首尾细致、中间丰腴,如同青果一般,看起来很有福气。在线条方面,其运用细线鼠尾干笔,人物的衣褶极富动态,一般呈纵势收敛,极少左右放射,整个作品显得虚灵不足,劲峭有余。   这些人物画的绘画特点在当时十分符合人们的趣味,但是其不足之处就在于作品过分定型,缺少一定的个性和典型。那个时代,上海作为一个复杂文化交融的地区,西方的绘画理念也随之涌入,在这样的背景下钱慧安采取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没有全盘否定,也没有完全接受。其作品在表现人物五官特征时,通过细致线条勾勒后再以淡墨加以渲染,使得面部的质感出众,活灵活现,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在人物的半侧面和侧面轮廓的勾画过程中,他也巧妙地进行了透视处理,从而让人物的行为姿态和面容表情更加饱满自然。在其杨柳青年画的创造过程中,他大胆地尝试了用富有装饰意境和顿挫转折的“铁线条”进行描绘,使得人物的衣褶纹路和其他的花草林木都更加具有风韵。   钱慧安在尊重杨柳青年画的创造规律的前提下面,不破坏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征,将院体画和文人画的精髓和神韵成功地融入到杨柳青年画中来。由于这种创新的绘画方式受到了当时画家的赞赏和人们的高度评价,使得杨柳青年画突破了传统的对称式构图模式,色调也由原先的浓墨重彩转变为淡雅清新,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给当时的画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钱慧安人物画艺术特征的形成及分期   1.清末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背景。   (1)西方人物画的影响。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的国门彻底被打开,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西方文化也随之进入。中国人物画也在西方人物画的影响下,逐渐开始转变和创新。当时的一些著名海派人物画家,如任伯年等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利用了西方人物画的绘画理念和技巧,对中国人物画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当时部分海派画家受到西方文化艺术中自由科学精神的启发,把中国人物画的传统精华和坊间百姓的审美趣味很好地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既时尚又传统,既新颖又古典,既优雅又通俗的绘画艺术风格,突破了传统的中国人物画的绘画模式,给当时陷入低潮的传统中国人物画带来了全新的气象,使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时西方人物画中的透视技巧在清末的中国人物画中有了很好的体现,比如说,钱慧安的《银汉佳期》中对仕女的面部勾勒就巧妙地运用了透视的渲染技巧,使得整个人物的神态表现更加自然,更加具有立体感。   (2)传统人物画的影响。虽然清末的中国人物画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强烈冲击,但是画家在中国人物画的绘制过程中并没有背离传统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和理念。传统的中国人物画注重通过线条的技巧来表现人物的肖像特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程式。清末的很多中国人物画还是在传统中国人物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比如说,清末画家刘泳之的《梧桐仕女图》,就是继承传统中国人物画精神的代表之作。在这幅作品中,刘泳之还是运用了传统中国画的空白背景作为绘画的基调,从而通过对线条的精妙运用以及墨色渲染的灵活把握,使得整个作品给人清新和古典的感觉。传统中国人物画中对线条的造型要求十分严格,整个画面都是一个自然平光的色彩氛围,以水墨为主,加上散点透视的技巧,通过对人物肖像的描绘,从而表达一定的意境。   清末的中国人物画还是继续延续着传统中国人物画的作图方式和绘画理念,在绘画过程中依然受到了传统人物画的重大影响。   (3)当时时局的影响。清末,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渐加剧,清法,主张学习西方文明。在这样的时局的影响下,我国近代的一些画家提出了引进西式的美术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