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新闻稿范例6篇

人物专访新闻稿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1

一、模糊新闻要素种种

一个新闻事实只有一个真相,但揭示真相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直接表达,有的需要曲径通幽,有的则需要多种资源的整合,在对比、论证中廓清真相。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来逼近真相,都需要让新闻要素说话。一旦要素模糊了,就会虚化真相,误导读者。

新闻稿件中经常出现的模糊新闻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时间模糊

时间在新闻表达中是第一基本要素,这是区别新闻与旧闻最直观的标志。时效是新闻的生命,一则模糊了时间要素的新闻,严格意义上讲只能说明它生命特征的不确定性,无法判断新闻事实存在的明确时空界限,属于无效信息。

最常见的有“近日”、“连日来”、“X月上旬”、“上周”等模糊时间表达的运用。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踩进同一条河流。”新闻事实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在“近日”这个模糊的时空界限内,新闻事实前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我们也承认事实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也承认新闻事实发生与媒体传播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但在一次性呈现事实时,通过模糊的方法把时空界限刻意拉长,用曾经的事实代替已经发生变化的,或最新事实,这显然不符合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

2.地点模糊

一个新闻事实总有它确定的发生地,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但不管情况如何,事实发生在何地必须是明确的。

常见的地点模糊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地点外延过大,以一个宽泛地理概念代替具体地点。二是地点表达过于专业,给读者造成模糊感。如发生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上的一起车祸,报道说地点是“龙游方向K56+10公里处”,这就过于专业,一般读者难以看懂,不如写什么镇什么村更直观;三是同一新闻中出现多个地点,且勉强将其联系起来。如报道龙游石佛发生一起火灾,为强调火灾可能引起严重后果,记者称距离十几里远的一个文保单位会受到威胁。这种联系纯粹是记者个人的主观判断,造成误导。

3.人物模糊

人是新闻事实中活的主体,新闻因人而生动。人物的确定性,是新闻事实确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我们在平常稿件编辑中,常见张某、李某的称呼,当然在涉及个人隐私、未成年人时,可作这样的技术性处理。而假如因记者采访不深入,或者材料掌握不全而人为地模糊新闻人物,那就不应该了,甚至让人怀疑报道对象根本不存在,是记者的编造。

4.事件模糊

事件是新闻稿件的主体部分,将事件经过表述清楚是新闻采写最基本的要求。事件要素模糊主要表现在,一是该突出的细节不突出,导致读者对事件整体把握不够全面;二是采用旁证复述事实时,证人闪烁其词,或者不用真名实姓,内容没有细节,概括性语言多,明显给人不可信的感觉;三是数字表达不够确切。尤其是涉及死亡、标准、计量等需要非常准确数字时,却用了“大概”、“左右”、“约”等,导致读者在阅读新闻时,无法获得确定性认识;四是材料不够想象凑,或者用空洞的感情抒发来凑。

5.原因模糊

任何一个事实都有矛盾冲突,其中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厘清这些因果关系应该是事件叙述、还原真相的最关键部分。回避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对接错位或不成立等都是导致因果关系模糊的原因。最典型的是用“可能”、“猜测”、“估计”等模糊词汇来表达因果关系。

二、要素模糊的根源在于采访作风

新闻前辈常说:“七分采访三分写。”通俗地讲,采访的过程也就是收集事实、证据、要素的过程。要素模糊只能说明一点,记者结束采访后,对某些组织稿件所需要的事实、证据和要素心中无数,认识模糊,但又必不可少。情急之下,只能采用模糊的方法来掩盖,以求瞒天过海。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借口时效,虚拟由头。新闻线索获得不及时,或者没有深入采访,在写稿时,为追求所谓的时效性,将新闻由头的时间给予模糊。表面上看这只是时间上一种技术处理,但仔细深究,问题还是出在采访的作风上。记者没有通过深入采访,找到一个最能吸引读者眼球、最新的新闻由头,而以模糊手法应付了事。

根据笔者个人平时的采编经验,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主题先行,生拉硬搬材料。如此堆砌而成的新闻稿件往往有主题,但材料缺乏新鲜度,为追求表面上的时效性,不到现实中寻找鲜活的材料,而是大胆地编造、策划新闻由头,但又做贼心虚,所以只能含糊其词,生怕露出马脚;二是抄袭采访单位提供的材料,不作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就草草设计新闻由头,但又心中无数,于是就采取了模糊的表现手法;三是稿件积压,不作新的补充采访,编辑擅自将时间虚化,以掩盖时效差的漏洞。

2.电话采访,不到现场。对记者职业有一个非常感性的描述:“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没看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记者永远在追逐新闻的路上,永远在事实发生的现场。这既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最起码的工作作风。

但随着现代通讯和交通的日益发达,尤其是网络作为一种通讯方式,越来越多地介入学习、生活、工作中,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精神出现了蜕变。不到现场,通过电话采访、网络采访被不少年轻采编人员看作是一种时尚。这种采访方式至少会出现三个问题:一是记者只听到对方说,却没有看到和感受到现场细节;二是电话或网络采访都是一种虚拟的采访方式,对方所言所行的真实性本身就值得考量,更不用说新闻稿件所传递信息的真实性了。概括性语言偏多,有些细节过于矫情。有的采访对象可以在电话或网络上与记者声泪俱下地畅谈他的苦难,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三是记者不到现场所得的稿件,模式一致,行文格式化,没有记者调查分析的内容。说不清的地方,就简单地用一句“有关方面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含糊其词地给予搪塞。

3.过于自信,缺乏验证。记者需要独立思考,但要言之有据。有些“据”还应该反复验证,过于自信而缺乏必要验证说出的话,会误导读者。对新闻事实内部的因果关系分析,一方面需要记者根据事实的独立分析和判断,但任何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都是复杂的,多层面的,主观武断,就会闹笑话。

笔者曾编发过一则新闻,说的是一对江山父子来衢州买皮卡,选中后,父亲下车付钱。儿子闲着没事,就上车拧开车门,发动汽车。谁知汽车后退,把不知道什么时候蹲在车后的父亲活活轧死。记者在稿件中主观地认为,车商在没有正式移交车子前,没将停放在门口的车子拉起手刹,并拔出车钥匙,才导致这起车祸的发生,车商应该负责任。在编稿时,编辑提出疑问:一是即使车子没拉手刹,发动后在平地上如果没有挂档,也不会后退;二是车子是直接从车行里开出来的,理应是前进档,车商不可能在熄火后又挂进后退档,这是最基本的习惯。排除这两种可能,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肇事者没有学过驾驶,误将档位挂进后退档,并打开电门,导致车子后退,轧死父亲,因此车商应该是没责任的。记者作了进一步调查后,认定编辑的判断是正确的。过于自信,盲目判断,不但会搅乱事实的本来面目,还让读者看后不知所云。

4.拉网小调,冒充专家。在某些需要专家发言的稿件中,记者过度依赖“百度”,虽然稿件中是借专家之口在说事,但实际上是网络在说,甚至记者本人在冒充专家自言自语。

简单搬用“拉网小调”风险极大。风险之一是科学在发展,世事在变化,很多专业的说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百度”观点不一定是最新观点,引用不当就会文不对题,文不对事;风险之二是不同专家针对同一事实,可能会发表不同意见,有的甚至可能失之偏颇;风险之三是网络的开放性、个性化,决定了信息的可信度很低,有的甚至是错误信息;风险之四是“百度”来的外地专家的观点,是针对当地事实发表的意见和建议,不一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

5.主观臆断,媒体审判。新闻理论界有人把“结果如何”也看作是新闻的要素之一。但结果的判断应该是依据事实本身的因果关系,而不是记者的主观臆断,这在一些灾难性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记者不是法官,新闻不是判决书。新闻要以事实说话,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整合采访所得的材料,理清事实内在的逻辑,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记者要有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事实材料不足,作出模棱两可,或者错误片面的结论,有悖新闻真实性原则。

三、用专业主义的态度对待新闻要素

有亲和力、可读性的新闻需要讲故事,但不是编故事,更不是戏说事实,需要采编人员有一种专业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出现在新闻稿件中的要素,力戒因模糊要素的运用而虚化真相,导致失真、失准、失实新闻的出现。

在新闻实践中,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明知真相,但无法用真话给予揭露。于是,模糊手法被广泛运用。面对这种矛盾的选择,笔者认为要讲究技巧。首先,记者要充分深入采访,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材料,吃准每一个新闻要素,这是记者理直气壮地说出真话的前提。当采访受阻时,应该通过迂回的方法,力戒主观想象和猜测;其次,要分类处理新闻稿件。对可以公开发表的坚决公开,对不宜公开发表的,绝不能拿原则做交易,模糊新闻要素以求得公开发表。对后一类新闻稿件可以通过舆情、内参、评论等形式和渠道给予传播;再次,将评论与事实绝对分开。新闻就是记录事实,选择事实的过程就是新闻说话、表达观点的过程。如果觉得有些观点还需要再作深度表达,可以借用专家、业内人士之口,也可以通过配发言论来传递。但两者要绝对分开,同时必须真名实姓,不可模糊。

记者永远在现场。避免要素模糊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记者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并且要拉大采访的面,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尽可能地将采访的触角涉及与新闻事实、现场相关联的每一个角落、人物和细节。笔者的体会是,记者触及的面越广,在写稿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角度就会越多,可供说话的事实就会越扎实,出新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新闻现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是现场的情况会随新闻事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二是一个新闻事实的发生,可能只有一个现场,也可能有多个现场。记者深入现场,就必须根据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采访的进程和角度。这样记者深入现场才有准确的路径,才有可能全面、客观地掌握材料,才能避免在写稿过程中出现因材料不够而模糊要素的情况发生。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2

我曾在学校的大学生记者团当过记者,抱着满腔热血进到实习单位,我渴望能够在这段时间里最大可能的学到最多的知识。自己在工作中准备了一个记事本,对于刚刚才开始实习的我来说,采访中的记录是很重要的。这次实习我不仅参与了采访的实际过程和写作,也开拓了视野,见识社会各界人士工作言谈。作为地方电台,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我们的记者就站在本地居民的角度上选择与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来报道。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新闻业务能力方面,为优秀的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好的新闻题材,好的采访技巧,好的写作手法。例如采写会议新闻的主要流程是:告知采访内容--参加会议--拍摄会议画面--写新闻稿--后期制作--局长审核,通过后才能播出。还有采访人物,访前准备和采访计划是一个采访进行前不能不重视的部分。无论是哪个记者前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只有这样,我们和采访对象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也才有可能挖到独家和更深层次的报道。短短的一条新闻却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每个成功都来之不易。另外,在报道中,领导的名字不能有差错,否则就可能弄出颠倒主次的笑话。

通过实习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能领悟这些经验,将会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

第二,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对待每一条新闻审稿一定要小心谨慎,要确定写好了才能交给主任审。

第三,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枯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虚心的向人学习,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的与他人沟通。主任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

第四,善于观察。敏锐的观察力,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新闻要有时效性,作为新闻人就应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发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闻点的讯息,这样才能及时挖掘新闻素材,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闻稿件。

第五,摆好心态非常重要。记者的职业特点使他上可以接触贤达名流,下可以结交平民百姓。所以,记者不但要有一种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实习中也破除了电视台的神秘感,使我熟悉了新闻采编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使我了解到新闻记者编辑的工作性质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另外,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知道的少,掌握的知识涉及面也特别的窄。

我也深知,专业不对口存在着很大的弱势,但是我抓住三个月实习的机会,认真查看新闻采访写作的相关资料,阅读前辈们的新闻稿件,琢磨林局的文章改法,认真记录领导教我的学习经验。每个领导都有几句对我影响很深的教导。

主任:教我新闻要懂得找新闻眼,要在新闻中发现亮点、找准切入点,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口播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适当留点悬念吸引观众留意。提炼语句很重要,有时几句话可以用一句概括就要概括,避免文章啰嗦,文章逻辑性很重要,不然就很难一气呵成。在采访别人时,注意语气和言辞上的用法,做到衔接自然得当。

马大姐:告诉我写文章要交代清楚背景,采访一个人物,不能泛泛而谈,要抓住他的一个最特殊的角色进行报道,这样新闻才有价值。

林局:说新闻是现在进行时,注意时态的用法,记者采访的镜头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注意“了”这个字眼的用法。记者要跟随采访者的镜头走路,实地体验,站在观众的角度问问题,新闻是给别人看的,拍摄的镜头和语言要有表现力。写会议新闻时不是任何会议都是一个模版和框架,有时要从社会新闻角度出发。新闻是非常严谨的,任何信息不对称都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和真实性。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3

一、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当前,作为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其思想政治素质,就应当遵照中央提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地培养和锻炼。在政治方向上,现阶段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始终把握住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在政治立场上,就是要坚定地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站在维护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站在维护党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治观点上,就是要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观点行事而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政治多元化那一套。在政治纪律上,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搞独断专行,更不能搞无政府主义。尤其要注重党的宣传纪律,在宣传口径上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会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及时地识别各种错误思潮,及时地识破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反动图谋。

二、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底蕴

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是通过其所编辑制作的各种报刊、节目教育和启迪广大人民群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教育者,而自身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在今日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高科技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之当前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不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靠吃原有知识的“老本”过日子,肯定是不行的。就目前而言,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加强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文史知识的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网络技术的学习,以及外语知识的学习等。做到既学有专长,又广泛涉猎,成为通才型人才。

三、娴熟的业务素质及调查研究能力

1.具有独立的新闻采访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能按照组织上的要求,到被采访单位独立地完成采访任务。做到采访前能按照采访目的确定采访提纲;在采访过程中能根据需要随时向被采访对象发问,提出各种问题;能把采访问题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新闻要素完整地记录清楚;对所需要的各种写作素材、相关数据要核实、查对清楚,以便撰稿时使用。2.具有较强的撰稿能力。能够按照报道目的,撰写出中心思想明确、层次结构清楚,语言文字精炼、贴切,能把被采访对象的情况客观地、真实地表现出来,不带有任何个人想象的因素,做到不失真。以使其真正地发挥出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3.具有对稿件进行审查、编辑修改的能力。对于来自各个方面作者的稿件,编辑人员要具有审稿的能力、看稿件的中心思想是否明确,层次结构是否清楚,语言是否通顺,文字是否简练,最后综合认定该稿件是否可用。对决定采用的稿件,编辑人员要具有对稿件进行修改的能力。通过修改,把多余的段、句、字删去,把错别字纠正过来,使文章更加通顺、流畅,所表达的意义更加清楚、明白。4.干练的调查研究能力。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搞新闻工作时刻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工作。比如,群众反映的稿件,究竟稿件所反映的内容是否属实,不能凭编辑人员的主观意向而定,而是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工作。这就涉及一个调查研究的方法问题。作为新闻记者,必须学会运用灵活多样的调查研究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找被采访对象个别谈:可以找三五个人开小会谈;也可以找十人、二十人大会谈;必要时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作为新闻工作者,是否善于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搞清问题,这实质上是个是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否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同时,也是个是否为人民的利益负责的问题。

四、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没有一个好身体都是不行的。作为新闻工作者,其工作性质就是游动性大,有时还需要周游世界。像随科学考察团赴南极、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记者,如果没个好的身体和好的心理状态,那是根本做不到的。有些驻外记者,还要深入到战火纷飞的战争前沿去进行现场采访,不仅需要有个好的身体和好的心理状态,而且还有随时随地牺牲生命的危险。即使是坐在办公室里编稿的编辑也并不轻松,他们日赴一日、年赴一年地为人做“嫁衣”,一无名、二无利,苦苦地忙碌着。他们也需要有个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五、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4

一提到“无冕之王”、“”,大家立即就会想到记者,是的,记者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产物,前期采访是新闻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做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不同媒体的记者在获取关于新闻事件信息时都要进行采访,相对于广播、报纸,电视新闻采访有着画面、声音、场景的配合特点,现场感强。这就要求,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的记者要具备一些特别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我认为要当好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综合知识、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公关能力等,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多年来的电视新闻记者工作,对电视新闻的文字采访、摄像以及后期的制作都有一些心得体会。一,专业的准备,即当好一名记者所需的业务方面的准备。一名准记者进入单位,首先要了解所在媒体的特点,这里就说电视台,电视台有它自身的隐含的编辑方针,在最初进入台里和老记者们学习的时候,他们可能不会刻意地强调一些所谓规则,这些“规则”是体现在他在拍摄采访过程中回避的一些与电视媒体编辑方针相冲突的地方,比如在《记者视线》中,在编稿和筛选拍摄素材时,记者用吊人胃口的方式切入主题,把一平常的新闻素材变得,生动,迁出观众的好奇心,很好的表现了这一栏目的特点和栏目的宗旨。其次,要了解当地的社会情况,县级电视台,它的节目要符合县情,夸大的,超越的这一限度,老百姓就不会买你的账,不看了。要多报道一些关于农民,农村,农业方面的问题,我台在《萝北新闻》中,就根据季节的变化,开设像“春耕进行时”,“农民之声”等小的栏目,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再一点,在在采访之初,要做一些必要的专业准备,即针对具体对象,具体活动的准备,包括采访提纲,问题的设计,画面的设计,被采访人员的安排等等,作为电视台记者,要时时检查你的武器(摄像机),以保证它能正常工作,以完成采访任务。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应该是这样的,采访前获得领导同意,联系被采访人或单位,确定采访时间和地点,前一天,要准备采访所需的摄像机,检查好机器设备(电池,带子,三脚架)等等。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提前制定采访提纲,对所要采访的新闻事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结合与之相关的报道,拓展自己的思维,确定采访视角,在脑海中形成此次采访的思路及顺序,这样,在采访中便可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显得沉稳干练,甚至应付一些突发事件时,不至于慌乱手脚。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一要领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才能深刻理解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提高政治水平,就是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电视新闻记者要善于区别事物和问题的分量、大小,善于抓住问题,见多才能识广;三要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要把对事物的观察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新闻贵在新,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受众的思想同步,这都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必备和做到的。一是,对新知识不断升级更新,对周围生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为一名记者的职业习惯;二,采访涉及的领域广而繁多,对于不熟悉的领域,要虚心向专业人士请教,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要学会对知识的积累并加深记忆,作为记者,每天都要有新奇感,好奇心,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以应对千变万化的选题 ;四,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字水平,使自己的节目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档次上。

对于一个电视新闻记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结构,学习将决定他的成功或失败,学习是关键。一条好的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深入到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必须带着思想冷静地观察和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用最有说服力的现场情节,向观众报道最有价值、信息量大的电视新闻。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其思想价值不靠文字说明硬加上去,而是通过独特的画面语言自然地流露出来,使观众能从形象本身感悟它丰富的“画外音”。

由于电视新闻的特殊性,既要文字采访,又要拍摄画面,使得这一媒体的记者有别于其他的新闻同行。一是,在电视新闻的采制过程中,既要考虑文字方面所要表达的东西,又要想到所拍摄的画面与文字稿件的结合,避免声画两张皮,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对摄像器材的熟练掌握,是完成这一工作的保障。二是,要充分利用电视新闻的声画互补作用,记者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或不必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而用画面更能说明问题的,那就用画面来说话,以体现真实感,现场感。三是,采回来的电视新闻素材在合成的时候,有利于即时发现稿件中的失误,并及时给予纠正,减少新闻事故的发生,呈现给观众真实的,客观的新闻信息。有经验的电视新闻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事先稿件的思路已基本成型,这样,他在拍摄画面的时候就可以以这个思路拍摄,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无用的镜头,也给后期的制作带来了便利,尤其是像“两会”这种大型的会议,且还要当天播出的。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5

不少基层通讯员采写的稿件之所以难以被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所采用,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采写的稿件多是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就事论事,照抄照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缺乏典型意义和时代感,不适合新闻媒体的报道需要。这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一个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的问题。为此,企业党组织和宣传部门要下工夫帮助通讯员提高政治理论素质,要结合建设学习型企业活动,采取让通讯员进企业党校学习、举办学习班、建立学习制度、提倡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通讯员认真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和掌握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建立一支学习型的通讯员队伍。通讯员的政治理论厚实了,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了,头脑里的知识丰富了,就能开扩眼界、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增强新闻敏感,就能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分析和研究基层的事物,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判断和选择出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有典型意义、新闻价值较高的新事物的采写报道。这样的报道,观点明确,主题突出,思想性强,贴近基层生产和生活实际,舆论引导力强,也就能够受到新闻媒体的欢迎,就能够在推动企业宣传工作中发挥作用。

新闻学是一门有自身规律和特点的社会科学,也是一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社会科学。企业基层通讯员大多没有学习过新闻学,缺乏新闻报道的知识和经验,企业党组织和宣传部门只有帮助通讯员提高新闻业务素质,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担负起企业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企业要切实重视通讯员队伍的新闻业务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基层通讯员进行新闻业务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可选派一批骨干通讯员到新闻院校进修学习,或到新闻单位进行实习学习,增加他们的新闻知识。在企业内部,要为通讯员提高业务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在新闻媒体的记者来企业采访时,要尽量让基层通讯员和记者一起采访,使通讯员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要让老通讯员对新通讯员做好传、帮、带工作,加快新通讯员的成长步伐,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闻报道工作。企业还要为基层通讯员购买一些有关新闻学习的书籍,订阅一些新闻方面的刊物,供他们学习使用。要对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请新闻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通过讲课、现场答疑、例文分析等形式,向通讯员讲授新闻理论、新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让通讯员了解和掌握新闻学的基本规律,学会用新闻理论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学会和掌握基本的采访方法;学会如何发现和选择新闻线索,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如何提炼新闻主题,如何选用材料;学会消息、通讯、新闻故事、评论等新闻体裁的基本写作技巧等。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基层通讯员开展新闻业务研讨,让他们座谈采写稿件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对稿件进行分析评点,评选好稿优稿,交流新闻信息,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中取长补短,提高新闻业务水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更有很强的实践性。企业党组织和宣传部门要在引导和帮助基层通讯员在多采访、勤写作、苦练笔的新闻实践中提高新闻专业素养。企业各级领导要与通讯员多联系、多沟通,根据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亮点,向通讯员介绍情况,提供新闻线索,策划报道内容,出题目让通讯员去采写新闻报道,并要对通讯员采写的稿件检查把关,让通讯员带着“压力”在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企业宣传部门要结合企业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好报道题目,组织基层通讯员集体开展专题采访活动,使通讯员在共同搜集整理新闻素材、共同研究报道主题和内容、共同撰写和修改稿件的实践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新闻宣传是企业的软实力和无形资产,通讯员是企业新闻宣传的主力军和宝贵人才。为了挖掘基层通讯员提高自身新闻素质的内在潜力,企业要建立健全通讯员队伍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起通讯员档案,建立优秀通讯员和好新闻评选制度。对热爱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不怕困难、埋头苦干,在企业新闻报道中作出显著成绩的通讯员进行表彰,对通讯员采写出的好新闻作品进行奖励。企业要十分尊重通讯员的人格、劳动和创造的价值,该评先的要评先,该评定职称的要评定职称,该晋职晋级的要晋职晋级,使他们感到新闻宣传工作大有干头,大有奔头,能够大有作为,从而,使基层通讯员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多写稿,快发稿,写好稿,形成比、学、赶、帮、蓬勃向上的氛围,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

人物专访新闻稿范文6

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北京》热线部,进行为期三周的专业实习。在这宝贵的三周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报社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小彦老师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采访的具体流程以及新闻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第一天,老师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在阅览室阅读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小彦老师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用老师的话讲,就是一台不分昼夜时刻待命的机器。我所在热线部的主要采访任务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在这20多天里,我随老师深入北京大街小巷,跑遍了大半个北京城。无论风吹日晒,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脚印。我是一个比较娇气的女孩,平时出门打伞,下雨打车。但是在采访期间,我明白是来不及顾及这些的。随着我渐渐融入工作,这些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忽略了。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上午在报社接热线电话,下午出去采访,晚上回家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回家后常常要写到深夜。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不仅是无冕之王,更是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职业群体。

新闻容易忽略一些事实细节,而恰恰是这些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老师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比如,在一次城市雕塑的采访稿中,负责管理城市雕塑的部门我用了城管部门这个称谓。主任在审稿时指出这个称谓过于笼统,让我打电话再次确认。确认之后城管部门变成了**街道办事处城管指挥中心。主任告诉我,越是这种责任单位,名称越要具体,绝不能出丝毫的差错。

在和老师采访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走到哪里,老师总能细心留意身边的细节。记得在采访盲人老人为簋街制作忙问地图时,我观察到的是两位老人半小时完成一份、因此,我从老人效率高的角度采写。然而,老师告诉我,她粗略掐表算了一下,一份盲文地图上的地名只有40来字,半个小时意味着老人平均扎一个盲文需要将近一分钟的时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让我明白采访时不仅要观察,还要细心。

上一篇旅游农业

下一篇三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