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素质构造的思考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素质构造的思考

一、对环艺设计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思考

所谓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教育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品质。中国的环境艺术教育因为起步较晚,所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门专业的发展,所以说变革当前教育模式,特别是确定真正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素质结构,就成为了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结构,应该包含专业能力、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等。

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该专业的人才所必备的能力。首先是专业思维能力。作为设计行业来说,思维能力是至关主要的,因为设计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倘若没有这种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要先形成独立思维的能力,对于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盲目地趋附于别人,敢于向一些的权威提出质疑,并且努力地证明自己想法的价值。在独立思维的基础上,还要形成发散思维,这种思维能够帮助设计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设计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多种可能性。其次是专业表达能力。有了好的想法和创意,如何将它们用环艺设计的语言和手法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种专业表达能力。从宏观上来说,其包含设计构思的表达、设计规划的表达、设计成果的表达,从微观上来说,包含图纸类的设计表现、文字性设计说明、模型和3D动态展示等。但这些都是当前教学中学生们普遍欠缺的一种专业能力,应当引起教师们的充分重视。拿设计说明来说,因为在设计中经常会用到一些隐喻的手法,没有相关知识的欣赏者很难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含义。而设计说明中的文字表述,则是设计者设计构思的一个有效补充。一方面,设计者可以通过文字对作品进行技术方面的阐释,如设计的规格、材质等;一方面,设计说明可以通过文字将设计者的理念表述清楚,作为给观众的一个欣赏说明,凸显出那些在图纸和模型中不能一下映入眼帘的内容。尽管所有的学生自幼都接受过语文课堂上的语言文字表达训练,但是在设计说明中的运用并不理想,教师和学生们还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2.价值观念

有什么样的环境设计价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艺术设计。当前环艺设计价值观培养的缺失在于,在进入高校之前,或者说在没有接受专业教育之前,学生们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都是经典的政治哲学教育,而艺术哲学、环艺设计哲学则几乎没有接触过。加之受到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把学术思想和意识形态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形态来说,是一元的、排他的。而作为学术思想来说,则是多元的,是可以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国外很多艺术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有着较为宽松和自由的学术环境,某一种艺术常常有多个流派和风格,他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着这门艺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每一个设计者自身的潜力,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百”的局面。所以说作为设计者来说,要有一种独立的学术价值观,具体到环艺设计的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设计价值观念。特别是在我国,我们提倡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与环艺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倡导的独立自由的设计观念,也需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这个大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够完成自然、人和社会的坐标体系构建。

3.文化素养

当前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们,文化素养不高,是一个普遍的事实,这也是中国环艺事业发展的瓶颈。没有文化素养的设计者,在设计的道路上是走不长的。要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的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这给环艺设计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宝库,而环艺设计应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素养缺乏,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就没有根基。而且环艺设计专业要培养的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纵观世界上那些优秀的设计大师,他们无疑都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不但精通和艺术相关的学科,甚至在一些理工类学科上也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说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是一个长远的重大课题。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学习不好就去学美术,参加几个电脑班,学习几个设计软件,就可以从事设计”的错误观念,在招生上加大对文化素质考核的力度。进入高校之后,也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保障措施和考核制度,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对环艺设计专业人才配套培养系统的思考

1.理论体系

环艺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不是十分完善。虽然在近几年中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因为地区差异和其它原因,目前的局面仍然是良莠不齐。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理论培养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塑造高质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环艺设计理论还依附于建筑设计,影响了环艺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的自身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同时,因为环艺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和建筑学、设计学、艺术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在环艺设计中的作用关系、比例设置等,都还没有明确。所以说,需要设计理论研究者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要总是想“毕其功于一役”,而学科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重要的是先从宏观的方面进行界定和梳理,一步步细化下去。

2、师资建设

当前的环艺设计教师,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美术史论教师,一部分是建筑学理论教师,一部分是环艺设计专业教师。而恰恰是专业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小,当然这也与这门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由学校方面,多组织一些培训活动,多给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尽快地掌握环艺设计的理论和知识。

3.实践环境

环艺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很强的活动,自然具有十分强的实践性特征。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差。很多院校虽然设有专门的实践课程群,但是课程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既没有相应的指导,也没有科学的评价和检验机制,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对此笔者建议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划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教学实践,是指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实践,如快速表现、模型设计等,锻炼学生们的基础实践能力。第二是创造实践。有了好的设计构思之后,就可以尝试着将其表现出来,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而是重在一种尝试,形成一种将思维转化为实践的习惯。第三是生产实践。设计的鼻祖“包豪斯”可以说也是生产实践的鼻祖,它通过生产工作室的建立为专业人才进行生产实践营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可以说生产实践是服务性的实践教育,通过生产实践不仅会使专业人才掌握第一线的专业能力,还会培养专业人才养成“为人服务”的良好设计思想。

三、总结

进入21世纪之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尤其是作为环艺设计这门新兴学科来说,在培养出大量人才,满足了社会需要的同时,更需要在发展中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和社会充分的接轨,了解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平衡和丰富专业能力结构,加快和完善配套系统建设,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有着过硬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优秀设计人才。

作者:何其庆 单位:西南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