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式教学法在工业设计史中的运用

反思式教学法在工业设计史中的运用

摘要:工业设计史课程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过程枯燥。结合案例教学方式,探讨了将探究反思式方法引入理论类课程教学的可能性。主要从自主探究、反思提升、应用创新等三方面论述了课程具体开展方式及其作用。

关键词:探究式;反思;工业设计史;教学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多数学校将其设置在第二至第四学期。通过该课程,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设计发展、建立正确的设计观念,掌握基本的设计分析方法。然而目前较为通行的教学方式仍然以围绕文本教材,教师进行“演讲”式授课为主。这对于本科1-2年级的缺乏课程设计实践锻炼的设计初学者而言,很难对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进行主动深入的思考,主体学习过程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同时,设计类专业学生更擅长视觉思维,以“文本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促成深入、有效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批判精神的建立。在这样现状下,积极探索更适合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探究式教学方法指的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协助下,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过程而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反思性教学则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就教与学的过程进行再思考的过程。探究反思式教学方法较之其他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更充分调动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阶段多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对于以创造性思维活动为核心的设计专业学生来讲,探究反思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地、持续地促进学生产生有效的、高质量的学习。在近几年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在课程的部分环节,如国内传统设计思想研究单元,采用典型案例为主线、探究反思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获得了阶段性的教学体验。

一、案例导入,自主探究

传统设计思想研究范围广、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在工业设计史有限的课程时间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的追求。所以首先明确此单元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了解传统设计发展脉络;理解各时期典型器具设计特点。针对第一个层面的要求,教师可以做主体介绍,让学生对总体发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第二个层面则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教师的侧面引导为辅,双方积极互动以促成最佳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理论课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教师首先确定标准和框架,结合范例讲授基本分析方法.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例简要说明案例研究基本方法及要求。①案例基础信息(图1):唐代,银质,直径4.6cm,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窑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此部分信息一般包含年代、地域、民族、尺寸、材料等。②造型分析: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由挂钩、挂链、球盖、球身、外持平环、内持平环、焚香盂、铆钉、钩链组成。球身通体为镂空葡萄花鸟纹,花鸟造型中的镂空部分正好是香气飘出的孔,巧妙的结合实现了外观造型与使用功能的完美融合。③主体结构分析(图2):银香囊内部有半球形焚香盂和内外持平环。焚香盂以其直径与边缘相交的两点为轴线,与内持平环用活轴衔接。内持平环与外持平环亦用活轴相连接,连接点在焚香盂原连接直线垂直的方向,两轴心线的夹角为90度。④功能原理及使用方式分析(图3):银香囊,从现代设计视角看,是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支点悬挂法。内外持平环巧妙地能避免了焚香盂前后左右倾倒。无论银香囊怎么转动,盂內的香料都不会洒出。添加香料时,无论从哪个角度打开球盖,焚香盂均保持水平状态,添加香料十分方便。银香囊一般悬挂于室内,也可藏于被中,是唐代富贵人家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随后,学生可以参照范例进行典型案例选择并搜集相关资料,做自主分析,过程中教师给予建议、协助和指导。这个环节一般建议分组进行,因为这个过程往往包含多方面的活动,如查阅文献、制订计划、选择案例、提出问题,现场调研、作图分析等等,这些工作仅凭个人的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是难以完成,所以,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协作过程就可以促进个体认知,培养团队意识,这种能力本身对于设计师而言就非常重要。这样,通过对典型设计案例的研究,学生头脑中空洞含糊的设计概念逐步清晰。同时,通过这个主动进行设计探究的过程,学生也逐步掌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切实的体会。

二、总结讨论,反思提升

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后,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如课堂展示、书面报告等进行下一阶段的交流讨论,教师与学生充分沟通互动,看到问题,明确方向,促进师生双方在探究的基础上反思。因为个人理解事物看待问题总是习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这个过程往往受到个体以往的知识、经验、背景等因素的局限,所以更大范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突破这种局限,让个体看到问题的更多方面,从而构建起更高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打破课程时间和场所的局限,尝试搭建平台让学生与除任课老师以外的第三方观点进行更充分的互动反思,吸引学生保持主动、持续的学习热情和状态。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修正完善教学内容及过程,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分析取舍,应用创新

对于设计类学生而言,在日后设计实践过程中要时常面对各类复杂环境和差异化用户。所以学习工业设计史的目的,除了系统了解设计的历史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更全面、更客观地看待设计问题,同时在探究与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创新蓄力。所以,逐步培养在面对问题时进行自主建构并逐步自我修正完善的能力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须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以保证学习的顺利开展,同时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状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问题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及时调整。通过这种多次自觉分析、选择、取舍的过程,学生知识架构不断重组更新,各方面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设计师最核心的能力。设计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既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又是其他课程之间的重要联系和纽带。如何改变传统设计史论课程在本科教学环节中不受欢迎、形同虚设的尴尬现状,本身就是一个课题。我们需要不断探讨,探讨改变以“文本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可能性,探讨如何协调和把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如何合理有效地引导课程走向,及如何客观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尝试创造更适宜的环境,提供更开放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听到更广泛的声音,有更全面的思考和理解,最终进入一个有序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进程中,实现自我发展。探究反思性教学方法恰恰反映了这种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其自身的自主性、反思性就是促进我们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琥.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首卷).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4.

[2]马峰,徐学伟.“探究性教学”解析[J].生物学杂志,2004(04):52-54+65.

[3]任新宇.刍议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5(23):201-202.

[4]任新宇,关惠元.论北方传统火炕设计及演进中的整体生态意识[J].生态经济,2015,31(12):196-199.

作者:张耀引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