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图形标志设计应用探讨

汉字图形标志设计应用探讨

摘要:在标志设计中,以汉字形象作为基本的设计元素,使图形与文字巧妙融合,且相辅相成,能有效减小单纯汉字的局限性,有利于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深刻寓意的流露。以汉字图形组合标志为研究对象,阐述汉字图形标志的几种设计方法,以及具体应用,来展现汉字图形标志独特的设计魅力。

关键词:汉字;标志;方法;应用

一、引言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在天坛祈年殿举行会,会徽寓意“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被称为奥林匹克里程碑式的会徽设计,它将北京特点、中国特色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三者巧妙结合。会徽中的上半部分是一个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的样式,内容为奔跑着迎接胜利的运动员的纹样,既像北京的“京”字,又像文化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这种纹样就是通过视觉传递给人寓意深刻的符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标志。在当今社会,标志逐渐成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能清晰、直观、快捷、易识别地传递信息,且受限因素少,是标志优于语言、声音等其他传递方式的重要原因。上古时期的“图腾”被认为是最早的标志。那个时期每个部落或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标识,或选用认为与自己有特别关系的动物,或有特别意义的自然物象:如女娲氏族的“蛇”、夏禹祖先的“黄熊”等,有的还以月亮、太阳为图腾。这种图腾最初被刻制在洞穴或劳动工具上,后来由于战争和祭祀的需要,就发展成为族旗、族徽。有了国家以后,又演变成为了现在的国旗、国徽。从标志的基本构成要素来看,标志分为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和文字图形组合标志。本文所要探讨的,便是汉字图形组合标志。它集中了文字标志和图形标志的长处,又弥补了两者的不足。拥有四千年历史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是东方文明,更是中国的象征。汉字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是由图形逐渐演变而来,因此,其与生俱来的图像性和文化性使得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选择将汉字图形组合标志运用到当代标志设计中。我们透过一些文字,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汉字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集中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生活智慧。在中国,有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字图形标志,便是对“中”字的变形。以“中”字为基础形,所延伸出的有中国银行标志(如图2),把中国古钱与“中”字作为基本形象,寓意天圆地方,以经济为本;中国电信中的原标志是对“中”的线性分割,以中国传统图案“回纹”作为基础,寓意为四通八达的通信网络;中国邮政的鸿雁传书形标志(如图3)以及中国福利所做的红灯笼形的标志设计。不论是何种设计,都与行业性质有极强的关联性。以中国邮政为例:在颜色上,采用的是在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邮政大会决定的邮政行业专用色——绿色,象征着和平、青春以及繁荣。从标志外形来看,酷似一只飞鸟,上下四条折线,融入了翅膀的造型,不禁使人联想起我国古代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鸿雁传书。把标志左右来看,又像是一双正在递信的手,表达了中国邮政具有服务行业的属性。这些标志都打破了传统“中”字带给我们的视觉印象,那么采用何种手法能够达到这种设计效果,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汉字图形标志的设计手法有哪些?

二、标志设计技法

标志设计技法有很多,笔者在此仅归纳了六种技法。这六种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一)替换共构。替换共构是指根据文字意思,对汉字的某些笔画进行图与字或字与字的更改或替换。替换的部分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夸张的,这也是文字内涵的一个外露,在形象和感官上都增加了一定的感染力。以“廉”字为例(如图4):说到廉,首先在脑海中浮现的是廉政、廉洁等词语,又能联想到最能代表廉洁的人物形象——北宋的包拯,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大公无私,为官廉政清明、两袖清风,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那如何将包拯形象与“廉”字相结合呢?利用“廉”字上部外形特点,用包拯头上的乌纱帽来替代,来传达“廉”字所蕴含的意义。以“廉”字为依据,保持其字形的基本外形特征,使图形传达出更深刻、更富哲理性的寓意。

(二)笔画共用。笔画共用是指寻找汉字之间或汉字与图形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让它们共用笔画,从而连成一个整体形象。这是文字图形化广泛运用的一种设计手法。文字是一种视觉图形,线条有着极强的构成性,从构成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每两个汉字之间都存在笔画的异同点。笔画共用所依据的就是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内在联系。将共有元素提取出来,合二为一,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一枚圆形方口古钱币为例(如图5):古钱币表面刻有四个篆书所写的字“隹”“五”“矢”“止”,这四个字组合起来的意思我们并不清楚。但仔细观察,古钱币中间的方形,像一个“口”字,当我们把“口”作为偏旁,再和周围四个字相结合,我们便得到了“吾”“唯”“知”“足”这四个字。换个顺序,也可读为“唯吾知足”。基于上下左右共用一个“口”字的形式,后人便把这种钱币称为“借口钱”。“唯吾知足”指的是知足常乐,对所拥有的感到知足,反映出古代人民朴实的愿望、寄托和追求。《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再看这枚古钱币,中间的“口”字,代表的其实就是人心,人心本身是空的,正是不断地填充永不知足的贪欲,才使得人心疲惫。唯有丢弃内心贪欲,做到“唯吾知足”,才能生活得轻松自在。古钱币“口”字共用的设计,向人们传递的便是这样的思想。这样极具设计感又蕴含人生哲理的技法,也只有汉字才能运用,从中可看出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汉字与图案相结合。是指一定形式上相互映衬、相互对等,取得了相得益彰的装饰效果。汉字本身就极具图像性,因此在对汉字进行设计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它的图像性,将图画添加于文字之上,或替换某些笔画都能拥有不错的效果。在《咏梅》中曾写下“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由此,我们便可以联想到,将梅花与汉字“春”进行结合。尤其是用毛笔所写的“春”,苍劲有力的笔画像极了梅花有曲有直的枝干,那不妨大胆进行变化,让“春”字笔画赋予梅花枝干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再点缀上几粒红梅,便格外体现出“红梅映春”的韵味了(如图6)。艺术创作者的绝妙构思还可将汉字与图形进行深度融合,使汉字适形而变,成为图形中的一部分,使它们融为一体(如图7),并且文字和图形所表达的思想意义一致。这就是艺术字的创作,也是艺术图形的创作,可以说只要有想法,创作源泉无处不在。

(四)汉字与建筑相结合。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融入代表地域特色的物象与视觉元素,能够加强观者对当地文化的直观印象。汉字在中国建筑设计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以杭州城标为例(如图8):该城标在短短三个月中,从面向全球征集的2568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它的设计理念极具巧妙性:“杭”古义是方舟、船,“杭”有通航、有航行之意。反映了杭州得名取自“大禹舍舟登船”的历史典故,体现了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又象征着今天的杭州正扬帆起航,展现出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那又如何将杭州的特有元素与标志相结合呢?以“杭”字的隶书写法为基础,进行演变。将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翘屋角置于文字上部,园林、圆拱门、航船逐一融入其他笔画,标志右半部分还隐含了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整体设计体现了杭州传统文化和江南地域特征。

(五)汉字依形联想。是指通过形象,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去暗示,用具体的形来表达它的概念,使物象与字体自然融合,直接传达出文字含义。例如,将“拍”字进行形象分析(如图9),将它与拍卖会完美结合,切入点该如何寻找?首先联想到拍卖会上成交时的锤子,将“白”字上的一撇用锤子所替代,锤子下的一横,此时就更像一锤定音时敲击的桌面了,拍卖会的环境氛围就形象化地呈现出来了。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前必须充分了解所设计的行业属性和特点,灵活运用,才能设计出贴切的行业形象。

(六)局部添加或删减。是指根据设计需要找到字体中的一个点或线作为重点进行添加或删减,使单一形象变得更丰富、更有意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对“多少”两字的设计(如图10),利用汉字本身结构的特点,通过对笔画的添加或删减,向观者传达出“多”的更多,“少”的更少的想法,“多少”两字的对比,使寓意更加深刻,从而实现了个性化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图形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情感,而文字表达更多的是一种传统的理性,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传达出设计者的思想意图,在标志设计上就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不论是字体图形标志设计,还是其他设计,亦或是各种领域,设计者只有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敏锐捕捉关键点,并灵活运用,才能创作出走心的好作品,才能引起观者的回响。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5:206.

作者:彭金玉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