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动态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从人本主义看动态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融入社会环境,用企业的思维模式,以消费者的视角,分析动态标志产生的现实原因和应用的类型,指出人本主义在动态标志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得出动态标志是标志设计朝人性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和趋势。结合案例阐述动态标志,并深刻剖析动态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创新,最后从秉承高度的情感化准则、多感官互动、多维空间组合三方面来探索动态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动态化;标志设计;创新应用

一、人本主义与动态标志

1、浅析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就是指凡事从人本身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强调从人最本质、最深处的精神愿望出发,尊重人对万事万物直观的、不加修饰的内心体验感受,反对束缚,倡导自由平等,希望在最自然、最开放、最自由的状态下去发展人的个性,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综合发展。人本主义呼吁人们关注本我价值、精神诉求,因此在设计界衍生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1]。

2、什么是动态标志

动态是相对于静态而言的,动态标志是在静态标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时间维度。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标志的诞生,在设计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以不断变幻的影像和色调征服了大众视觉,由此被称为“会呼吸的标志”汉诺威世博会标志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设计,它的出现在传统标志设计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血液,开创了动态化标志设计的全新阶段。

二、从人本主义分析动态标志发展的现实原因

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观念的变化、风格的更新,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受众心理需求的变化,也就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把握和转换。从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到“少即是多”的现代主义风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本质区别不在于他们的外在呈现,而在于当时社会对设计的不同理解和不同关注。标志作为传达信息、传递情感的符号,除了力求寓深厚的涵义于简洁的图形符号之中,还要让它能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能够满足受众心理情感的需求[2]。

1、视觉审美疲劳的充斥

如今标志设计形象趋同化的现象愈演愈烈,人们长时间面对陈旧老套和生硬呆板的二维静态标志设计,难免对审美对象产生麻木、不感兴趣甚至厌恶。长此以往人们迫切希望看到一些新奇的、与众不同的标志设计来满足消费者视觉上的刺激感。而动态化标志刚好能够改变人们的视觉疲劳,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增加了标志的节奏和质感,动态十足,不仅能与现场环境产生互动,还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延续,改变大众视觉疲劳的状态,取得大众的视觉关注,满足大众追求视觉新鲜感的愿望。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动态标志,三个黑点分别代表学生、职员及研究员,三个黑点分别以投射的形式,发射出红、黄、蓝三束光,寓示着三者之间如光般闪耀的学术切磋与交流。该动态标志在设计时以红、黄、蓝这三束光为基本元素,根据投射角度和光源位置的不同,变换不同的构成形式,使标志既保持了统一性,又获得了视觉上无穷无尽的乐趣与互动。由此可得出,动态标志所呈现出的视觉趣味与情感互动是静态标志所无法逾越的。

2、新媒体时代下技术的进步

我们知道,生活节奏的加快,迫使人们选择高效、方便的生活方式来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每天生活在快餐文化氛围中的人们来说,手机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中心;人们每天随意滑动几下手指就可以浏览上百个设计作品,可奇怪的是,这些设计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只是模糊不清的记忆,这种模糊现象使人们内心的空虚感、破灭感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动态化标志设计的出现,就如同为这个社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传统的静态标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失去竞争力,难以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动态标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各方面的视听享受,具备了时代性、前瞻性和超越性,使标志设计呈现出灵动自然、生机勃勃地健康发展态势[3]。

3、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在大众审美趋势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下,一些企业为了寻求自身突破,获得社会认可,提高受众购买力,做了一些积极的突破。通过多形态互动的设计手法,发挥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消费者与商品充分地交流沟通。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动态标志的展示需要一定的时间,受众在观看动态标志时要比静态标志耗费更长时间,因此动态标志同静态标志相比具有更多的时间优势。利用好动态标志的时间优势,在这段时间内,想方设法吸引消费者,增强标志的识别性,使消费者在观看过程中对品牌形成视知觉联想。

三、动态标志的应用类型

1、影视媒体

影视媒体即电影、电视媒体,是主要的活动媒体,也是动态标志应用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如同一个企业需要整体形象设计的表达,电视频道作为市场化的完整、独立个体,在媒体市场中需要有清晰、准确、合理、客观的角色与性格定位。动态标志设计是从电视媒体的特性出发,从不同频道的属性与定位出发,进行特定电视频道的视听觉识别体系设定。它是为吸引更多受众、提高自身社会声誉、扩大社会影响所采取的一种整体渲染的手段。根据定位目标与服务对象的不同,主要有电视台标志、电视频道标志、栏目标志和电视活动标志[4]。

2、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指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呈现的具有传播特性的媒体平台,包括门户网站,公司、团体或者活动的官网,个人主页、空间及博客,校园网,邮件系统,微博,QQ或MSN等网络实时交流工具等。在网络媒体上,动态标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网络公司或主页的动态标志,导入动画,网络版广告的动态标志,以及活动和特别提示的GIF动画等。(如图1)以提供儿童节目为主的美国知名有线电视频道尼克(NICKLODEON)动态标志,在其网站上以多个变幻的标志造型,体现出活泼、新奇的品牌属性。

3、手机及PDA媒体

手机媒体指以手机为介质的媒体形式,PDA即个人数字助力器,用于个人信息的存储、应用和管理。Apple的iPad,联想的乐Pad等都属于PDA。这一类媒体中包括手机、PDA产品开屏动画中的动态标志,软件、游戏等启动动态标志等。

四、从人本主义探索动态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设计师运用美的规律去创造有价值的作品,最终为人所用。最好的设计是充满人性化的设计,坚持以人本主义为指导,符合人的现实需求,考虑人的利益,满足人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将人本主义贯穿于动态标志设计的始终,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变化,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对动态标志设计进行创新。

1、秉承高度的情感化准则

情感化设计是指在保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同时,加入人的情感需求因素。标志的设计注定不能局限于二维静态范围中,单一的视觉体验难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此时,我们应从静态设计中延伸出来,涉及到空间领域,融入到多个领域,跨越多种形式,打破单一设计领域的束缚,呈现丰富多彩的思维创新。动态标志的发展不仅能够打开设计者的思维,更能够开拓消费者的视野,用更广阔的思维感同身受,理解标志内涵。如何营造高质的情感共鸣,是标志设计的首要问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标志,标志具有极强的视觉识别性,色彩鲜亮醒目,运用纯度鲜明的枚红色、蓝色、橙色、黄色,使我们感受到伦敦城市的热情、活力。与此同时,标志呈现出颤抖的动态,色彩不断变换,使我们感受到整个城市蓄势待发,急切期盼为奥运会呐喊、助威的激动心情,这个动态标志使我们在虚拟中体会到现实的心理和生理感受。

2、多感官互动

形态标志作为标志设计的新趋势,标志设计创新的方法不计其数,设计师可以从形态、色彩、声音、质感、运动多个方面作为突破点进行创新设计。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设计者能做的就是尽所有可能调动消费者去主动感知、理解标志所承载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调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感官交融互动,激发人的五感和满足五感的需求,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维感官互动需求,为人们更好地实现精神层面服务。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为传播媒介,以点击、触摸等方法开启动态标志的播放,并加入合适的声音效果,实现全方位地视听触,甚至我们还可以利用展览所提供的空间环境,实现气味的散发,借助一些特殊技术装置,调动人们的多中感官去体验品牌氛围。动态标志的设计早已经超出了标志设计的概念,它注入了多种感官,让人沉浸在质、声、色、形配合下营造出的某种情感、观念和氛围的整合,但无论采用哪种运动形态进行设计,最关键的是准确传达出企业的信息和内涵。

五、结论

标志是企业形象的核心,肩负着将企业信息广而告之的责任,因此标志注定无法孤芳自赏。动态标志的魅力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和其他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的超强配合力,以及广泛灵活的应用和传播能力,动态标志的应用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科技如何发展,设计如何更新,不变的服务主体永远是人,因而人本主义思想永不褪色,用人本主义思想来看待社会的发展与更迭就不会偏离社会主题。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兴起,人民大众作为消费群体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人性使然地提出了对标志设计的新需求,促使了标志动态化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67-69.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21-28.

[3]姚文婷,张永宁.小议新媒体环境下动态标志的特征[J].包装世界,2010(4):42.

[4]石小卉.谁动了我的标志?--新媒体艺术下的标志设计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0.

作者:张宇默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