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贸易论文范例

三角贸易论文

三角贸易论文范文1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关于现状研究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引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注意,避免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关键词】

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现状研究;问题;对策

一、引言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论文的选题、摘要的写作与翻译,关键词的提炼,论证的过程、语言表述等等)已受到很多学者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本文无需重复讨论此类的问题。在连续几次毕业答辩中,笔者发现商务英语大学论文关于现状研究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很有必要在此提出并加以讨论,以引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注意,避免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二、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关于现状研究的几个常见问题

(一)对“现状”这一概念的模糊和错误认识

首先,什么是现状研究?所谓现状研究,就是对当前的某一现象状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1]可见,现状研究的时间段应当是“当前”。然而,怎么理解“当前”这一概念呢?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当前”,是指“近期的时间概念,视野范围内的时空阶段。[2]可见,现状研究,应当把时间段放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具体地讲,就是近一年内。然而,有些学生将现状研究的时段放在了十几年前,甚至三十年前,恰恰缺少近一年(即,2016年)的数据。例如,有一学生以“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为题,然而,该生追溯了珠三角企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初的大约三十年的外贸发展状况,恰恰缺少近一年的数据和事实。显然,这不是现状研究,而是历史研究。又如,有一学生以“中国电子商务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为题,其实,这也属于现状研究。然而,该论文所选择的时间段却是中国电子商务从开始至2012年前后这段时间,而最重要的近一年(即2016年)的数据却被完全排除在外。当然,还有学生将现状研究的时间段放在“历史”和“现在”两个阶段。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之所以犯这种致命的错误,是因为学生对“现状”这一概念存在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但也有学生是因为一时无法收索到近一年内的相关数据和事实,就只好用历史数据来充当近期数据了。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混淆“现状”和“历史”这两个概念,不能用“历史数据”来代替“现状”

(二)对“特点”、“优点”、“缺点”、“存在问题”

这四个概念的混淆在现状研究中,我们常常是通过对某一事物近期数据和事实的分析,得出该事物现在所具有的特点、优点、缺点,或存在的问题。然而,很多学生分不清“特点”、“优点”、“缺点”、“存在问题”这四个概念。所谓“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同其它物质所持有的共性。比如同样是人,有的语速快,有的语速慢,有的个性张扬,有的个性谦和,比较之下,都是一个人的与众不同,在某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与众不同,就是特点。[3]所谓“优点”,是指人的长处、好的地方,其与缺点相对。优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更优秀、更好。[4]所谓“缺点”,是指人或事物的短处,欠缺之处,其与优点相对。缺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认清自身不足而尽量改之。[5]所谓“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指“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麻烦”通过对这四个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特点不一定是优点或缺点。特点是不同于其他事物之处。但是,有些学生,在分析现状时,却习惯于将事物的某个特点归于优点或缺点。例如,上文提到的“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一文,该生将“珠三角企业GDP增长速度减缓”这一特点归入到“缺点”这个范畴。显然,这是不对的。珠三角企业GDP增长速度减缓,只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或相对于以前而言的,只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或必然结果,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可能还是优点,因为,这符合“软着陆”的原则。但是,该生却盲目将这个特点归入“缺点”这个范畴,显然,她混淆了“特点”与“优点”、“缺点”之间的区别。同理,“缺点”不能等同于“存在的问题”。前文已经指出,所谓“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指“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麻烦”。事实上,“缺点”是导致“存在问题”的部分原因,除了“缺点”,外部环境的恶化也可能导致企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缺点”归入到“问题”这个范畴,而应当分析,这些缺点是如何导致问题的。但是,仍然有学生,误以为,缺点就是问题。例如,企业技术不够先进,这是一个缺点,但是,这个缺点并不必然导致问题。因为,这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技术不够先进的劣势,生产一些低端产品,来满足低端市场的要求。

(三)“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专业知识或概念的混淆

仍以“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一文为例。按照该论题,论文应当论述分析珠三角地区专门从事外贸的企业的现状。然而,该生在文中阐述的却是珠三角地区各行各业的从事生产的企业在外贸活动方面的情况。显然,“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两个概念被混淆了。“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外贸活动的公司”,这些公司一般不从事生产活动,他们的业务是组织货物(或服务、技术等)的进出口,通过差价从中谋取利润。而“企业外贸”是指各行各业从事生产的企业对外进行贸易的情况。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体系以来,珠三角地区及中国其他地区专门从事外贸的企业或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小,特别是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兴起和发展,这类外贸企业已大大地猥琐,相反,企业的外贸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对策

(一)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

本文所谈及的三大问题,其中前两个都属于基本概念的问题,属于普遍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存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中,同时也存在于其他专业的论文中。学生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如,“现状”、“特点”、“优点”、“缺点”、“问题”等),往往自以为是理解的、清楚的,而实际上却是模糊的,或是想当然的。我们往往因为对自己太熟知的东西(或概念)缺少思考,而造成对它们的错误的认知。因此,我们应当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并将此类涉及基本概念的共通问题纳入教学中,以避免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屡犯此类错误。

(二)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

本文所谈的第三个问题,是属于商务英语领域里的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应当在相关的专业课(如,外贸实务、电子商务等)的教学中呈现出来。同理,其他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概念的差别,都应当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得到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以避免学生在论文基本完成时,甚至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才发现此类错误。这类错误,往往不属于局部错误,修改的难度很大,是论文的硬伤。

(三)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才能避免学生犯基本概念的错误,以及其他涉及论文全局的错误。教师应当对学生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从选题、开题报告、初稿、中稿到定稿,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教师不要过多地检查论文中语言表达的错误,因为此类错误容易修改,它并不影响论文的全局,即使放在论文写作的后期修改,都不影响论文的进程。教师应当重点检查论文是否存在上文所谈及的基本概念上的严重错误及专业知识或专业概念的错误,尽可能杜绝论文出现难以修改的硬伤。

结语

三角贸易论文范文2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创新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协同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前,对比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来看,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稍显落后,需结合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通过结构优化、聚集能量,以便其综合优势得以形成,并取得更为突出的整体效果。目前,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贯彻实施,作为全新发展的一个区域经济实体,京津冀的发展前景极为突出、生命力也更为旺盛。

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

外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商务的创新型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就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来看,需要高校针对更多技能型、综合型商务英语人才进行培养,而企业也对涉外商务人员在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结合研究结果来看,具体有如下几方面体现:如国际商务实际运作能力、现代化办公设备使用程度以及运用英语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存在较大需求量,不论是国有、外资企业还是中、小型私营企业,都大量需要对国际市场进行开拓并能参与到海外业务的人员如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诸多创新型商务英语人才也备受市场青睐。

二、改革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直接针对区域经济提供服务,需对人才智力方面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不仅为实现社会效益,同时也使得学校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就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而言,需明确目标为服务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专业定位方面需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区域内企业提出的人才需求,针对人才培养机制予以科学改进,适当进行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培养所需的外贸人才,也为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制定方面,往往需划分各种层次,凸显特色。就专业建设方面来看,其导向需坚持为社会需求,由此形成具备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全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以就业岗位群需求的职业素质作为培养目标,将良好的技能、职业素质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确保毕业生毕业的同时即可上岗,且能够在工作之中形成持续进步、学习的意识。最终发展为专业技能娴熟且具备突出英语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商务人才。

(二)增强商务专项能力训练

商务专业能力训练,具体涉及到如下项目,如商务函电、进出口贸易等。在开展国际贸易方面,以商务专项能力作为重要前提,这也是当前此专业学生相对欠缺的环节。所以,需要以企业需求为基础,基于对国际金融、贸易等课程的学习,针对高年级大学生训练其商务专项技能,如询盘、报盘、还盘等进出口业务、签订对外贸易合同、如何解决贸易纠纷、商务谈判的相应技巧等,以便学生能够对国际贸易实务环节的商务运作有所认识并予以掌握,也为日后开展国际贸易商务工作提供基本技能,以便能够满足岗位需求。

(三)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商务实操

在调研中,用人单位提出要加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商务实际操作能力,由此可以认识到,就诸多商务英语人才而言,这一能力也属于欠缺之处。作为高校而言,可通过软件购买、仿真实训室的构建,如构建国际商务谈判实训室以培养上述能力。此外,还需对校企合作予以深化,如向企业定期输送学生,完成实习实践工作,或通过订单培养模式的签订,对需求学生进行联合培养,而这也是令学生具备更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校通过对其他院校相关做法、经验的借鉴,以自身拥有资源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诸多实习基地的构建工作,运用校企合作、安排参观等诸多方式,将实训场地、条件等提供给学生,并与企业构建起良好合作关系,以便学生形成更强的实践工作能力,也使实践教学工作随之得到发展。

(四)开设文化课程,提升人文素养

结合《商务英语国家标准》来看,明确提出,在专业课程之中,人文素养类、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占比处于5%-10%之间。所以,在培养人才的方案之中,高校需对设置文化类课程予以重视。谈生意需要人际间的沟通,在介绍完企业以及产品后,更多则为开展与客户相互的交流,而这必然要了解并适应对方国家的文化。若毕业生可具备较强的跨文化素养,在促进商务合作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关注学生跨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伴随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就京津冀地区而言,涉外企业将因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而对商务英语人才方面的需求产生改变。此前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方案,已无法与外贸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高校需要对多元文化氛围进行营造,坚持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办学,增强为该地经济服务的重要理念,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使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得以统一、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言实,张慧.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9):18-20.

三角贸易论文范文3

珠三角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据相关资料显示,广东省物流从业人员缺口将达到300万,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物流工作岗位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都对物流人才需求不尽相同。根据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为高级技能型人才,需要掌握国际贸易、运输、物流地理,且还需具有扎实的英语能力和物流经营相关知识。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报资料,已经完成了《广东省物流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分析了广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出口制造型企业物流人才需求、中小微物流企业物流人才需求,为制定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奠定了基础。具体的就业岗位如图1所示。总体来说,广东省中小物流企业对高职物流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主要可归纳为:良好的沟通能力、动手实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理论知识要求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知识、财务知识、专业英语、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等。目前来说,物流人才主要来源之一是高校毕业生,最有效的途径就应该是加强高等院校的物流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各项知识和技能。在珠三角区域,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如何制订契合物流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建设思路

(一)确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学院物流专业或系部要以物流管理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借鉴中小微物流企业各岗位工作要求,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依据,确立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模块,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并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创业能力培养。另外课程体系要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边界,延伸与企业合作范围,在课程设计上,与企业共同开发一批工学结合的实训实践课程和专业精品课程。目前已经努力把《仓储与配送实务》、《生产运作与管理》、《物流运输实务》等课程列为精品课程开发项目,目的是打造课证一体化和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提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学院物流专业或系部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学生实训环节既包括校内实训,还包括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走工学结合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建设好梯队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物流专业或系部要加强与物流行业企业的合作,安排专职教师参与到物流企业一线的实践,提高其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对外引进海外人才和招聘物流企业专家兼职等方式,建成一支由本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优秀教师团队。

三、设计和开发“专业+创业”模式的建设路径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建设思路,本文提出以“行业+企业”模式为支撑,以“专业+创业”模式为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建设路径,通过这个模式培养适合广东省中小微物流企业人才,解决企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并为社会解决就业严峻形势找到突破口和方向之一,提升学生的创业激情和能力,为将来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共同研究讨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通过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等方式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会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二)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及具体课程

按照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工学结合模块强化技能、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创业能力训练模块构成。初步设计和开发的课程体系由专业实践课程(平台实践课程、专业技术实践课程、拓宽训练)、专业理论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拓宽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方向性选修课程组成整个体系。主要在平台实践课程里面,开设物流认知实训、国际贸易实训、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市场调查、会计实操等,在专业技术实践课程里面开设仓储与配送实训、物流运输实训、报关综合实训、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连锁企业物流实训、商务谈判实训等,在拓展训练课程里面开设供应链管理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创业方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

(三)共同建设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专业将根据真实生产任务和情境,与合作企业共建情境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仿真型实训基地和校内外生产型实训基地,形成与合作企业互利双赢的局面。目前,我院物流工程系已经与顺丰速递东莞分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速递中心(速递实训室)。整个速递中心(速递实训室)完全依照企业真实营业环境布置,引进顺丰全套经营管理制度及管理系统,在为校园师生提供优质物流(速递)服务的同时,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完全企业化运作的真实的实训环境,提供全方位、综合性强的专业实训实习。大学生速递中心(速递实训室)采用学院投资建设、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自营自管、教师协助指导的模式,其运作从门店管理、市场开发、广告宣传、人员招聘与考核、业务经营管理、质量监控等完全引入企业管理文化,结合学院实际,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实训实习一体化。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真实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其实习基地、实训场所、教学平台、师生服务中心的多个作用,办出了专业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另外为了拓宽和加强物流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环节,采取和合作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把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和企业试用期相结合,使学生的毕业实习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我院已与物流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并与其中六家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企业经理或业务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组织教育、技能指导及考核上岗工作,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增强人际交往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吃苦精神。

(四)共同打造“双师”结构型的教学团队

高质量教学团队建设是保证基于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能力训练的顺利展开的基础要求,那么必须培养既有专业职称,又有职业资格,还有技能等级证的“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而要建设这样的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是可行的和可操作的。在实现双向交流的基础上,行业企业需要为教师提供见习锻炼、挂职实践、参与员工培训的平台,学院也为聘请相关物流专家进行兼课任课、挂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和量化评价教学质量的监控,真正能够形成出得去、来得了、可干事、能作为和“双师”教学型团队。

四、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希望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学院立项,并下达《项目建设任务书》,然后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的建设责任、各阶段的建设任务、建设进度和建设目标等,并按照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检查考核、评价通报,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二)组织保障

首先组建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决策、实施、管理等工作,然后安排组员进行项目的具体建设计划实施,最后由学院组织实施项目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评审、竣工验收等。

(三)人员保障

根据系统设计与开发内容,项目团队成员由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中小微物流企业负责人或管理者、出口加工制造企业负责人或物流相关的管理者、物流行业领域专家构成。

(四)经费保障

在取得学院项目立项的基础上,获得学院立项资金支持,还可以在专业建设资金中获得系部的专款专用,也可以在合作企业中获得本项目拨款支持,项目组严格按照学院和其他部门的相关规定使用资金。通过本项目拨款、企业投资、系部配套三部分资金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五)质量控制

首先,按照立项任务书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方案,以学院的相关政策为依据,项目团队不得随意变更,若确因客观原因需对原计划进行局部调整,须严格按审批程序报批学院相关部门审核。其次,加强项目运行监控,项目建设将按照“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思路,将建设内容层层落实。同时,根据学院有关政策,由学院对项目建设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同时由物流专业系部对其随机抽查,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五、结语

三角贸易论文范文4

【关键词】科技创新;珠澳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环境

一、珠海与澳门科技创新政策分析

从概念提出到规划纲要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自2017年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框架协议后,逐渐形成了以创新为主所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目的在于完善创新合作体系和机制。基于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基础和科技资源禀赋条件有明显差异,促使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一个转型期,而中美贸易摩擦暴露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弥补这一短板的唯一途径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区域内城市的有效融合是大湾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创新合作也已成为了目前发展突破的有效途径。

(一)国家政策层面。五大发展理念为珠海与澳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创新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市场化和产业集群导入等多层次结构相结合,协调发展理念与科技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共赢相结合,绿色发展理念与开放发展理念相结合,共享发展理念与开放发展理念相结合,共同发展理念与共享发展理念相结合。创新发展战略与创新发展理念是逻辑统一、一脉相承的,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均有重要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涵义有两个层面:一是强调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应从传统的人力和资源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二是强调创新成果的落地,不能只注重高水平论文,而应让科技创新成为真正的动力。

(二)大湾区规划政策层面。2019年2月18日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湾区作为未来主要的国家战略目标,这为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建设大湾区,为区域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以打造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在此基础上要成为全球的科技创新高地、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同时强调新经济体系须依靠全新的创新平台,有效利用“破坏性”的创新特质来发展新模式、业态、产业以匹配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禀赋。同时,以大湾区作为创新和改革的试验基地,不仅具有科研要素融合的优势,更具备突破要素流动的约束力,能激活更多主体投入到科技创新的活动中来,进一步优化大湾区内的科技要素融合,包括有效的资源配置、配置效率和合作效能的优化。

2.对大湾区城市群及城市间协作定位提出明确要求。强调珠澳在空间布局上的极点定位,并要求极点城市发挥先导带动作用,提升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强调珠海作为节点城市的地位,加强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与珠海相对应的核心城市是澳门,这都对珠澳深度合作提出了战略要求。珠澳深度合作,特别是寻找突破性合作领域,是推动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3.对珠澳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以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线,其主导产业是现代金融,金融是促进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支持澳门建设葡语系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探索为葡语系国家提供金融服务,研究和探索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建设。

4.对珠澳深度合作提出具体空间要求。作为珠澳深度合作的空间起点,横琴将以横琴国际旅游岛为依托,支撑澳门产业多元化,同时也承担起与珠海保税区、洪湾片区联动发展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横琴将成为珠澳民生合作的建造地,共同建设集养老、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民生工程。面对大湾区担负着引领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湾区内城市之间的科创合作是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对于珠海和澳门来说,如何搭上大湾区发展快车,同时利用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机遇,深化与广深及港澳的科技合作,引进四大核心城市的科学研究和科技人才,促进珠海和澳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而促进珠江西岸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珠海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的可行路径

科学技术创新可以重构全球创新格局,突破大湾区现有的局限,以增量改革的方式,为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思路。为此,分析珠海和澳门两市已出台的重要科技创新政策,这些政策将成为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团队和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支撑政策,并充分利用两市的区位和资金优势,从吸引人才入手,进而导入相关科技创新企业,为珠海产业升级转型和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珠澳科技创新合作是社会系统、司法系统和关税系统相互协调的可行途径。2018年3月7日,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性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这是重大的建设机遇,同时需要三方携手共同推进,建设目标是世界级城市群,另外还指出“体制永远是需要完善的,因此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但是,由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关税区、四核城市”的特殊情况,使其整体既表现出开放程度高、发展前景好,但也存在着体制障碍和协调成本高等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体还需要开发和探索更多的创新思路,加深支撑要素流动方面的合作,建立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对融合机制的探讨显得尤为迫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是国家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挑战的战略选择,对内则是驱动区域再发展、提升区域能级的战略选择,同时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推动港澳重塑其发展动能,进一步丰富“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大湾区内部实现“9+2”城市群以区域性科技创新合作为突破口,优化现有跨区域合作模式,从制造业协同转向科技创新协同,构建大湾区内新的活力源泉,尤其是推动科研人员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是大湾区从创新走廊升级到创新环带,最终实现创新共同体的重要步骤。

三、珠海与澳门科创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自主创新是提升价值链的核心基础,一些学者在产业政策研究的讨论中认为,技术赶超战略更符合中国国情,是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另外,政府应减少对创新的干预,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而大湾区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或新兴的区域概念,而是以珠三角城市群为基础的多元概念。珠澳可以多利用创新网络在多空间、多尺度上的优势,形成要素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利用的通道。“二次创业”战略为珠海市产业升级转型和珠澳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珠海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事实上,尽管珠海市经济增长速度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人均GDP也处于珠江三角洲前列,但其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固定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就实体经济而言,在一些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甚至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近几年市政府大力推动的产业升级转型成效显现但仍需要时日;从科技创新维度来看,珠海市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与湾区同类型城市及广东省平均水平相比相对较低,这不仅从产业结构方面拉低了整体经济总量和增长率,也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2018年全国两会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在新时代应肩负新使命,确立新起点,展现新气象,提出“二次创业”战略,既是对过去珠海经济特区发展成就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发展战略的描述。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明确提出要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双轮驱动,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强化现代科技创新支撑。珠海市对以往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二次创业”战略也强调了科技创新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四、结语

三角贸易论文范文5

 

传统的学科教学过于注重学科本位,从一个较为狭窄的空间来理解课程的含义。教师单纯从常识学科的要求这一维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更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课程的综合和整合,是新课程在结构上的改革重点,它要求建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进行综合教学。地理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兼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综合,以整合的观念重建地理学科教学体系,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为地理课程提供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另外,高中文理分科形式上划分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但是高考试题越来越突出了问题立意的意向,问题是不分科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运用学科内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渗透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益尝试。   首先,夯实学生地理基础。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行知识转换、重组、迁移和建立学科知识网络体系的前提。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相互联系,是建立学科体系,进行知识迁移的重要依据。例如,对大气运动的理解,需要对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大气的局部运动与全球运动、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等进行理解,这里涉及的概念和原理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概念模糊、原理不清,就根本谈不上知识的迁移,也就无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一是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二是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社会的多元化决定了问题的多元化,只学好本专业知识,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地理新课程教学必须建立大教材观,只有既专且广的知识储备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备课过程中发挥高中新课程的整体优化效应,宏观把握、微观渗透。例如,在大洋环流系统讲解中,如果只讲授相关的地理知识,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若联系历史上我国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以及欧洲历史上血腥的三角奴隶贸易,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其尽快了解洋流的运动点及季风对航海的影响。   第三,调控课堂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必须有学科本位意识,要注意讲授的必要性、知识的准确性和内容的针对性。例如,调动学生政治知识储备中关于人口、聚落、宗教、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人文地理部分内容;联系语文中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气候与地势高低的关系;运用数学中的数轴讲解时区问题,简单易懂;联系化学中的臭氧层、酸雨、温室效应等讲授地理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联系物理学中气温、气压等讲解风带和气压带的形成;联系历史上秦朝蜀郡郡守李冰修筑都江堰的过程,讲述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及社会用水综合效益问题;高中地理知识中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问题等。不论是相关学科知识的迁移,还是其他科目理论方法的移植,只要有相关学科知识的介入,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并学会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第四,利用课外有效延伸。   常见的课外延伸包括作业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因此,精心设计作业,有意导向学科综合,是教学中学科渗透的必要环节。例如,布置某地人口密度的计算,学生在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必须借助于数学计算方法,自然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的有益尝试,是知识的深化与迁移,是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生活的感悟与体验。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城市用水情况的走访调查,在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情况下,必须调动语文、数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才能有效地搜集整理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写出优秀的论文。这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地理中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培养了他们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高中地理学科间综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科渗透,必将为高中地理教学打开一个理想的局面。

三角贸易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文化产业转型;游客;旅游体验;旅游经济

1 引言

旅游文化产业的产品与业内发展呈现朝气蓬勃的势态,物质与精神结合形成的文化旅游创新了旅游的行为方式,故此旅游文化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维度。基于此,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实质上是产业内涵的驱动机制转型,因此,基于旅游体验的旅游产业创新,亦是地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体验”一词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用以描述对旅游产品(服务)的个体感官感受,着重强调“经历”“经验”之意。如今,体验的概念逐渐被应用于不同的学术领域当中。在哲学中,狄尔泰(Dilthey)认为体验是人们内部直觉中真实存在的一种潜在意识,能让人们感知不同的情绪;在现象学中,庞蒂(Ponty)认为体验是代表人们自身的行为,不仅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体现,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首要方式;在美学中,杜威(Dewey)认为,体验是帮助人们寻找个人兴趣与爱好的一种途径,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事物感受到愉悦。旅 游 体 验 最 早 由 西 方 心 理 学 家 契 克 森 米 哈(Csikszentmihalyi)提出,他认为旅游体验是一次欢愉的经历、是一次主观的享受、是一份宝贵的记忆,能在人们的生命中留下永恒美好的回忆。旅游体验主要是从游客静态的角度来看待旅游的整个动态过程,旅游体验也正如西方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所说,即人生的主观享受与宝贵记忆,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地域文化氛围,增强民族认同感。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商品,通过优良的游客旅游体验反馈来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结合效益实际来进行旅游文化产业转型。

2 旅游文化产业转型概述

2.1 存在的问题

①自身定位不准确,特色挖掘不深入。盲目发展城市旅游业,开辟现阶段能够带来短期经济效益的“网红景点”,但是忽略了长期发展,故此会弱化城市的特色,从而使城市文化的可替代性风险提高。②不注重宣传。借由“酒香不怕巷子深”忽略了宣传的重要性。宣传力度不够可能导致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拉长景点的时间跨度,使游客难以全面领悟景点的历史内涵。由于新生代人群的代际认知差异,古朴的文化景观未必能够唤起其感知认同,亦有可能使游客将此与落后的传统形象对标,从而导致旅游业发展不充分,文化输出难度大。③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流,国内文化旅游产业通常以政府拨款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故此产业发展资金受到一定限制。缺乏资金就会导致项目进程难以及时推进,当地文化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体系不能得到完善。④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失。旅游文化展现有深浅层次之分,浅层次的文化可以眼见耳闻,而深层次的文化则以精神输出与当地特色文化输出为主。若从业者仅是当地居民,极易使游客无法融入旅游文化,无法对此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则有可能让游客体验到消极的旅游服务,即游客会因服务人员的个性或服务意愿不足,而产生消极的旅游体验。兼具文化与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将当地文化有效输出,并且文化被接受的可能性较大。

2.2 解决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多元化思考且制定对策使问题得以解决。首先,从旅游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角度着手,深化文化与旅游方面的管理制度改革,明确自身定位,以适应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与深度发展,从而能够从本质上加快实现旅游文化产业转型目标的进程。其次,需要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开展文化创新是开发潜在旅游资源的核心要求,要根据当地的文化脉络与底蕴,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创新宣传方法,从而达到潜在旅游资源的最大化开发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的目标。最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且在行动中坚决贯彻落实。当前,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对象,因此,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旅游文化产业转型革命进程都深受新发展理念的影响。在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同时,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辐射带动一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就要坚持“四个转型一个跨越”。具体来说,转型分别为亲民、为民、惠民、利民,一个跨越是指通过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管理水平,对现有旅游文化资源归类整合,开发潜在有意义资源,挖掘旅游文化深层次内涵,协调旅游文化城乡差异发展,协调旅游文化物质精神复合式发展,扩大旅游文化的积极影响,提高旅游文化形象价值,从而壮大旅游文化产业,使其产值不断提升,不断增强旅游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继而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一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差别式整合,根据需求方可实现粗糙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以制度建设作为根基,加强组织队伍建设,积极规划宣传,进一步实现亲民转型;对旅游区域建设精心设计,完善旅游硬件设施和旅游服务制度,适当开发符合潮流文化发展趋势的“网红景点”,从物质、精神 2个层面满足游客旅游体验,实现为民转型;加大力度开发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产业化,对相关服务标准、过程与反馈机制展开深入评估与优化,让其能够为游客带来最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对文化进行创新,通过科技投入令文化的展现形式多样化,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文化,提升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认同感,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利民转型。

3 案例分析

3.1 江苏省旅游文化产业概述

本文以江苏省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陆东部沿海,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东临黄海,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利于交通发展,发达的交通体系助推江苏省经济发展。故此,江苏省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其一。其二是江苏省文化渊源促成的文化脉络久远与文化底蕴深厚。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多元文化。因此,江苏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相对优势,旅游文化产业转型适用于江苏省旅游文化产业。江苏省是中国人口密度第一大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名列我国经济发展前茅。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一,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苏省的经济可作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3.2 S WOT 分析法

3.2.1 优势①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资源,就人文资源而言,文化底蕴深厚且地域文化丰富多样。江苏省拥有的文化名城数量众多,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32 座,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5 处,其拥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均列全国首位。文化底蕴深厚由此可见。江苏省省内地域文化种类繁多,分别为:海洋文化、楚汉文化、吴文化、淮扬文化和金陵文化。海洋文化以沿海地区如连云港、盐城、南通为典型,先秦时期,苏北平原南端的长江古沙咀由扬州向东延伸,经过两千多年向外伸展,形成了具备相当规模的海洋文化区。苏东海洋文化又包括海盐文化、江海文化、山海文化和西游文化。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体系发达。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紧邻经济发达的上海,宁沪、京沪高速交通体系发达。俗话有云“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发达才能带动经济发展,江苏地理上的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直接腹地。江苏省交通体系十分发达,纵横南北,横跨东西。③抢先占取旅游业市场份额,重视相关产业链发展。江苏省对旅游业发展有提前意识,由此可见,发展相关产业链的先机意识使得旅游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

3.2.2 劣势①缺乏文化创新。江苏省文化底蕴固然深厚,经济也足够发达,但是其忽略旅游文化创新,导致旅游文化产业转型难以达到一定高度。②旅游服务机制不完善。旅游服务过于注重单方面物质收入,而不把游客旅游体验考虑在前,这样会导致游客旅游体验不佳,虽然短时间内经济迅速发展,但无法充分发展,造成经济缺口。③生态文明建设不到位。开发景区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不注重保护景区周边环境容易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进而制约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影响旅游经济效益。3.2.3 机会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辐射影响,将可利用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开展文化创新的同时结合先进技术,挖掘和发挥旅游优势。持续完善交通体系,带动周围城市经济发展,以此可以延伸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3.2.4 威胁面临江浙沪旅游一体化发展威胁,游客分流,贸易路径多元化,导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受到限制。游客要求提高,若旅游文化产业不对口转型,经济发展速度将会减缓。

3.3 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对策

3.3.1 成本领先战略利用地理优势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建设景区时避免影响原住居民,减少财产损失,将政府拨款全力投资旅游文化建设与创新。通过招商与资本入驻来提高资金筹集能力,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利用先进技术和聘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旅游文化产业转型进行合理预估与开发。充分利用技术与相关政策,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基于现代化文明建设成果强化旅游文化产业优势,从而达到低成本运营的目的。景区的低成本生产者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又能给予游客较好的旅游体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从旅游软件配备着手,进行人才发掘培养,建设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减少低质量、低水平的硬件设备投入。3.3.2 差异化战略定位江苏省旅游文化产业优势,突出不可替代性优势,最大限度地保证游客体验满意度。差异化即特殊化、无法替代性,这就提高了对旅游文化产业灵活性与兼容性的要求。利用无法替代性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小到景区路边摊大到省级品牌,利用特殊性发掘产品可塑化优势,实现景区资源品质独特、产品好评率高、服务水平高,在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上迈上更高层次。在此基础上,差异化的受众群体也可以得到适当扩大,竞争压力能够有效减弱。3.3.3 社会责任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责任化可以概括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破坏环境质量,或者自觉承担维持环境质量的责任。旅游文化产业与政府携手,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旅游文化产业注重社会责任,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提高企业信誉,也可以作为吸引人才的优势。社会责任化程度高,相关旅游文化产业运营能力强,进而更好地进行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做到发展一体化,提高经济效益,使城市经济发展进入更高的层面,为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3.3.4 品牌战略利用特有优势打造品牌。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能够引起各方关注,获得一定的知名度,能够利用品牌优势吸引有价值的人员,通过名人效应、人才实力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树立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和服务优越性,加强对景点特色的打造,利用特色品牌化来获得具有相对优势的市场份额。运用信息技术结合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能够实现“古今同台”,让游客体验不同的旅游文化,把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通过有趣的方式让游客接受并理解,提高游客旅游文化体验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4 结论

三角贸易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文化产业转型;游客;旅游体验;旅游经济

1引言

旅游文化产业的产品与业内发展呈现朝气蓬勃的势态,物质与精神结合形成的文化旅游创新了旅游的行为方式,故此旅游文化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维度。基于此,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实质上是产业内涵的驱动机制转型,因此,基于旅游体验的旅游产业创新,亦是地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体验”一词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用以描述对旅游产品(服务)的个体感官感受,着重强调“经历”“经验”之意。如今,体验的概念逐渐被应用于不同的学术领域当中。在哲学中,狄尔泰(Dilthey)认为体验是人们内部直觉中真实存在的一种潜在意识,能让人们感知不同的情绪;在现象学中,庞蒂(Ponty)认为体验是代表人们自身的行为,不仅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体现,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首要方式;在美学中,杜威(Dewey)认为,体验是帮助人们寻找个人兴趣与爱好的一种途径,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事物感受到愉悦。旅游体验最早由西方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Csikszentmihalyi)提出,他认为旅游体验是一次欢愉的经历、是一次主观的享受、是一份宝贵的记忆,能在人们的生命中留下永恒美好的回忆。旅游体验主要是从游客静态的角度来看待旅游的整个动态过程,旅游体验也正如西方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所说,即人生的主观享受与宝贵记忆,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地域文化氛围,增强民族认同感。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商品,通过优良的游客旅游体验反馈来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结合效益实际来进行旅游文化产业转型。

2旅游文化产业转型概述

2.1存在的问题

①自身定位不准确,特色挖掘不深入。盲目发展城市旅游业,开辟现阶段能够带来短期经济效益的“网红景点”,但是忽略了长期发展,故此会弱化城市的特色,从而使城市文化的可替代性风险提高。②不注重宣传。借由“酒香不怕巷子深”忽略了宣传的重要性。宣传力度不够可能导致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拉长景点的时间跨度,使游客难以全面领悟景点的历史内涵。由于新生代人群的代际认知差异,古朴的文化景观未必能够唤起其感知认同,亦有可能使游客将此与落后的传统形象对标,从而导致旅游业发展不充分,文化输出难度大。③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流,国内文化旅游产业通常以政府拨款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故此产业发展资金受到一定限制。缺乏资金就会导致项目进程难以及时推进,当地文化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体系不能得到完善。④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失。旅游文化展现有深浅层次之分,浅层次的文化可以眼见耳闻,而深层次的文化则以精神输出与当地特色文化输出为主。若从业者仅是当地居民,极易使游客无法融入旅游文化,无法对此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则有可能让游客体验到消极的旅游服务,即游客会因服务人员的个性或服务意愿不足,而产生消极的旅游体验。兼具文化与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将当地文化有效输出,并且文化被接受的可能性较大。

2.2解决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多元化思考且制定对策使问题得以解决。首先,从旅游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角度着手,深化文化与旅游方面的管理制度改革,明确自身定位,以适应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与深度发展,从而能够从本质上加快实现旅游文化产业转型目标的进程。其次,需要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开展文化创新是开发潜在旅游资源的核心要求,要根据当地的文化脉络与底蕴,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创新宣传方法,从而达到潜在旅游资源的最大化开发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的目标。最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且在行动中坚决贯彻落实。当前,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对象,因此,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旅游文化产业转型革命进程都深受新发展理念的影响。在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同时,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辐射带动一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就要坚持“四个转型一个跨越”。具体来说,转型分别为亲民、为民、惠民、利民,一个跨越是指通过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管理水平,对现有旅游文化资源归类整合,开发潜在有意义资源,挖掘旅游文化深层次内涵,协调旅游文化城乡差异发展,协调旅游文化物质精神复合式发展,扩大旅游文化的积极影响,提高旅游文化形象价值,从而壮大旅游文化产业,使其产值不断提升,不断增强旅游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继而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一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差别式整合,根据需求方可实现粗糙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以制度建设作为根基,加强组织队伍建设,积极规划宣传,进一步实现亲民转型;对旅游区域建设精心设计,完善旅游硬件设施和旅游服务制度,适当开发符合潮流文化发展趋势的“网红景点”,从物质、精神2个层面满足游客旅游体验,实现为民转型;加大力度开发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产业化,对相关服务标准、过程与反馈机制展开深入评估与优化,让其能够为游客带来最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对文化进行创新,通过科技投入令文化的展现形式多样化,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文化,提升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认同感,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利民转型。

3案例分析

3.1江苏省旅游文化产业概述

本文以江苏省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陆东部沿海,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东临黄海,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利于交通发展,发达的交通体系助推江苏省经济发展。故此,江苏省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其一。其二是江苏省文化渊源促成的文化脉络久远与文化底蕴深厚。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多元文化。因此,江苏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相对优势,旅游文化产业转型适用于江苏省旅游文化产业。江苏省是中国人口密度第一大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名列我国经济发展前茅。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一,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苏省的经济可作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3.2SWOT分析法

3.2.1优势。①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资源,就人文资源而言,文化底蕴深厚且地域文化丰富多样。江苏省拥有的文化名城数量众多,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32座,中国历史文化街区5处,其拥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均列全国首位。文化底蕴深厚由此可见。江苏省省内地域文化种类繁多,分别为:海洋文化、楚汉文化、吴文化、淮扬文化和金陵文化。海洋文化以沿海地区如连云港、盐城、南通为典型,先秦时期,苏北平原南端的长江古沙咀由扬州向东延伸,经过两千多年向外伸展,形成了具备相当规模的海洋文化区。苏东海洋文化又包括海盐文化、江海文化、山海文化和西游文化。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体系发达。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紧邻经济发达的上海,宁沪、京沪高速交通体系发达。俗话有云“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发达才能带动经济发展,江苏地理上的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直接腹地。江苏省交通体系十分发达,纵横南北,横跨东西。③抢先占取旅游业市场份额,重视相关产业链发展。江苏省对旅游业发展有提前意识,由此可见,发展相关产业链的先机意识使得旅游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

3.2.2劣势。①缺乏文化创新。江苏省文化底蕴固然深厚,经济也足够发达,但是其忽略旅游文化创新,导致旅游文化产业转型难以达到一定高度。②旅游服务机制不完善。旅游服务过于注重单方面物质收入,而不把游客旅游体验考虑在前,这样会导致游客旅游体验不佳,虽然短时间内经济迅速发展,但无法充分发展,造成经济缺口。③生态文明建设不到位。开发景区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不注重保护景区周边环境容易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进而制约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影响旅游经济效益。

3.2.3机会。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辐射影响,将可利用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开展文化创新的同时结合先进技术,挖掘和发挥旅游优势。持续完善交通体系,带动周围城市经济发展,以此可以延伸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3.2.4威胁。面临江浙沪旅游一体化发展威胁,游客分流,贸易路径多元化,导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受到限制。游客要求提高,若旅游文化产业不对口转型,经济发展速度将会减缓。

3.3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对策

3.3.1成本领先战略。利用地理优势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建设景区时避免影响原住居民,减少财产损失,将政府拨款全力投资旅游文化建设与创新。通过招商与资本入驻来提高资金筹集能力,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利用先进技术和聘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旅游文化产业转型进行合理预估与开发。充分利用技术与相关政策,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基于现代化文明建设成果强化旅游文化产业优势,从而达到低成本运营的目的。景区的低成本生产者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又能给予游客较好的旅游体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从旅游软件配备着手,进行人才发掘培养,建设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减少低质量、低水平的硬件设备投入。

3.3.2差异化战略。定位江苏省旅游文化产业优势,突出不可替代性优势,最大限度地保证游客体验满意度。差异化即特殊化、无法替代性,这就提高了对旅游文化产业灵活性与兼容性的要求。利用无法替代性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小到景区路边摊大到省级品牌,利用特殊性发掘产品可塑化优势,实现景区资源品质独特、产品好评率高、服务水平高,在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上迈上更高层次。在此基础上,差异化的受众群体也可以得到适当扩大,竞争压力能够有效减弱。

3.3.3社会责任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责任化可以概括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破坏环境质量,或者自觉承担维持环境质量的责任。旅游文化产业与政府携手,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旅游文化产业注重社会责任,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提高企业信誉,也可以作为吸引人才的优势。社会责任化程度高,相关旅游文化产业运营能力强,进而更好地进行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做到发展一体化,提高经济效益,使城市经济发展进入更高的层面,为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

3.3.4品牌战略。利用特有优势打造品牌。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能够引起各方关注,获得一定的知名度,能够利用品牌优势吸引有价值的人员,通过名人效应、人才实力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树立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和服务优越性,加强对景点特色的打造,利用特色品牌化来获得具有相对优势的市场份额。运用信息技术结合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能够实现“古今同台”,让游客体验不同的旅游文化,把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通过有趣的方式让游客接受并理解,提高游客旅游文化体验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4结论

三角贸易论文范文8

伴随我国区域发展的不断推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得到更多重视。本文以近五年的文献综述为基础,分别从国外研究发展、国内研究进展及趋势、国内典型实例研究三方面,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现实背景、核心概念、基本观点、理论进展、具体问题等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未来研究予以展望。

关键词:

区域发展;区域公共管理;文献

1引言

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类跨行政边界的公共事务与公共问题持续涌现,对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行政管理造成挑战。在此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迅速引起了一批学者的关注与探索。总体看,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源于欧美,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研究理论及方法,能够运用于欧美有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典型如欧盟各国的一体化发展研究等。相比之下,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在我国产生和兴起的时间还不长,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在此过程中,虽然区域发展政策不断调整、有所平衡,但各种各样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体现出我国区域发展及其管理存在着差异化、复杂化特征。在我国当前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2]。但即使在这些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代表性区域中,区域公共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制约着区域整体的发展。因此,梳理国外特别是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而明确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存在问题和未来走向,显得十分重要。

2国外研究发展

20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率先开启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总体而言,“欧美学者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多角度研究视角”[3]。其研究主要集中于:

2.1区域经济学研究

欧美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如何发挥区域政府或其他区域组织在调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区域发展理论随之兴起”[4]。随后胡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赫希曼指出,“区域中的核心区域在发展中会通过滴漏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而周边区域的资源流入核心区又拉大了周边区域与核心区的差距”,这一理论为“核心-边缘理论”[5]。针对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刘易斯对“城乡两种经济结构中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6]。

2.2政府间关系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4-6],西方学者对政府间关系更为复杂的联邦制国家结构研究相对较多。保罗増多麦尔曾研究了政府间横向与纵向的关系问题。蒋永甫等研究者提到,“在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大背景下,国家的政府间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地方治理运动凸显出来。这是因为,民族国家的权力有相对缩小的趋势在多层治理结构中,地方组织的功能和作用被大大强化,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更具有回应型。”[4]。

2.3政府间竞争研究

政府间关系研究的理论起点是:在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下,政府间的竞争关系是难以避免的[4]。结合现有研究,政府间竞争理论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4-6]。并且,政府间竞争存在多个层面,通常以中央政府竞争和政府主体间竞争为主。D.诺思的核心思想是国家间经济绩效竞争,实质也是制度层面的竞争。因此,政府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提供有效率的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上[6]。柯武刚和史漫飞认为国家开放政府就会相互竞争。而哈耶克、蒂鲍特等人探讨了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蒂鲍特提出“用脚投票”理论。布雷顿对联邦制国家的政府间竞争做了分析,明确提出“竞争性政府”的概念[5]。

2.4地区竞争力和区域创新研究

在地区竞争力研究方面,M.波特发展了如“国家竞争优势”,“地区的竞争力”等经典理论。在“问题区域”和区域创新研究中,帕特南、摩根等对其进行了探讨。学者们认为:地区政府公关制度绩效的差异,与地方的社会资本存量息息相关[4]。帕特南的研究,开创了区域发展中的“宏观社会资本”研究途径。摩根探讨了“学习型区域”问题,认为区域的竞争与发展要看其制度学习、制度模仿和制度创新的潜质和能力[6]。

3国内研究进展及趋势

3.1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研究

国内学者对“区域公共管理”概念尚未形成系统的解读。国内现有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区域”内涵的研究分析;二是梳理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3.1.1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区域”的含义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建立在“区域”概念的基础上,陈瑞莲等将“区域”定义为“基于地理或经济边界的同质性区域,可超出行政区划的限制,包含多个行政区域或层级”[7]。蒋永甫等在《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中提到,“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区域更多是由人类经济和政治活动扩展而成的。”梁帅认为“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区域基于行政区划又不被行政区划限制”[8]。与以经济区域作为重点的研究不同,雷颖剑认为,“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区域既可以是社会区域和行政区域,也可是自然区域和经济区域,这些不同类型的区域都有公共管理问题”[9]。总体而言,研究者们对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区域”含义的理解较为统一。首先,“区域”的概念建立在行政区划概念的基础上,并且也以地理区域或政治区域的划分为依据;其次,强调一种超越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且突出了经济区域的重要作用。

3.1.2区域研究相关概念梳理

区域研究主要涵盖三个核心概念:“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治理”。研究者们通常将区域公共管理的概念置于整个区域研究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三个概念间的关系。区域问题的研究以“区域行政”概念为基础,张紧跟与陈瑞莲将其定义为,“区域行政指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促进区域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10]。相比较而言,陈瑞莲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以区域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解决特定区域内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而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现代治理的社会活动”[6]。刘仁春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在‘复杂性社会’生态环境下,区域内多元主体通过多中心混合治理模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实现区域公共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治理制度安排”[11]。伴随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区域治理”概念也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杨心怡认为“多元化、多中心、网络化、协商与谈判等思想是各种治理定义的共同特征”[12]。陈瑞莲认为“区域治理指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公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实现最大化区域公共利益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集体行动的过程”[13]。对比相关概念,“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的区别体现在管理主体的单一性与多样性。“区域行政”强调以政府作为单一主体而“区域公共管理”所涵盖的行动主体内容更多元化,“区域治理”则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三者之间是一个逐步递进演化的过程。

3.2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成果

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以政府间关系研究、区域行政问题探讨、区域创新研究以及实证研究四个研究视角为基础,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3.2.1政府间关系研究

有关政府间关系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对政府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及协调进行了深入探讨。陈瑞莲提到,“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政府的合作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发展态势”[14]。张紧跟也认为,“协调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是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15]。林森认为,“对地方政府合作的探讨有助于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消除地区之间的差距,缓和资源浪费矛盾,但在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却又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16]。同时,部分研究者也以政府间不良竞争为研究视角探讨政府间协作问题。刘轶男认为,“地方政府只是被动的接受中央政府的行政安排而联系较少,因此合作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相邻地方政府间会出现恶性竞争,损害双方利益”[17]。

3.2.2区域行政问题研究

陈瑞莲曾探讨我国区域行政问题,她认为“区域行政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政府管理实践的现代化”[10]。但目前国内区域行政发展研究较为有限,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正如张紧跟等所说,“中国区域行政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一方面因为人们没能对区域行政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另一方面因为在行政学研究中,以政府为研究对象被简单的引申为以国家/行政区划为思考问题的基点,较少能够超脱于国家之上考虑管理问题”[7]。

3.2.3区域创新研究

区域创新研究在区域公共管理领域中已受到较多关注。谢宝剑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未来创新方向进行了总结研究[18]。陈瑞莲以泛珠三角为例,多方位探讨了区域政府的合作与创新[14]。近年来,也有研究者对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范永娜认为,“新型的治理形态,要求政府打破行政区划的枷锁,建立健全行政区行政的制度与机制,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中奠定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础并构建出其政策框架”[19]。商曼认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推进制度创新的有效途径一是管理观念的创新,二是区域公共管理政策的保障,三是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发展[20]。赵秋兰等则提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路径主要有四: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和完善有关法制建设、促进区域政府间的团结合作以及改进政府绩效评价体系[21]。从国内现有区域创新研究发展现状看,相关研究者一方面对区域创新研究的宏观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另一方面也以具体事例作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创新的内容。针对区域创新实现路径的研究,也为区域机制创新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3.2.4实证研究

虽然国内有关区域公共管理实证研究已开展数年,但取得的研究成果较为有限。虽然近年实证研究数量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但就研究内容而言,各实证研究间关联度较低,未形成一个完备的研究框架。同时,相关研究所涉具体实例多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为等典型区域内。

3.3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发展路向

由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尚未成熟且起步较晚,研究者们就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未来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构想。

3.3.1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在我国复杂的地域与人口条件背景下,国内各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为更好地实现区域间共同发展。陈瑞莲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地方发展权、发展行政学、制度分析、政府战略管理等多个视角展开”[5]。

3.3.2区域公共政策研究

对区域公共政策的研究能够更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扫除贸易壁垒进而获得收益。谢宝剑认为我国区域政策的不足在于: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区域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区域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18]。

3.3.3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重点的区域研究问题。陈瑞莲在其研究中强调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经济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着短期难以弥合的制度缺失,进而需要两种功能区域之间进行制度协调、制度创新、制度重构问题”[5]。

3.3.4区域政府间竞争研究

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研究者对于区域政府间合作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区域政府间竞争的问题研究。作为一种易引发区域性冲突与矛盾的公共行为,此研究问题应当引起更多研究者们的重视。

3.3.5区域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

区域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与上述区域政府间竞争研究均属区域政府间关系问题的研究,但两者在研究角度和关系的对比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研究者们的重点由区域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对比转变为横向的合作研究也成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必然趋势。

3.3.6区域发展与行政区划变革研究

行政区划是对行政区域的重新整合,不仅改变各区域在地理行政区划上的分配,同样也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蒋永甫等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突破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行政区划变革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4]。

3.3.7“问题区域”的公共治理研究

“所谓问题区域,就是患有一种或多种区域病的区域”[5]。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诸多问题区域开始出现。虽然近几年国内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有所突破,但研究者更多关注发展较快较好的典型区域,而对问题区域的研究较为有限。

3.3.8流域公共治理研究

流域公共治理因所涉地理区位较大而情况各异,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是显得尤为突出。例如近几年很多研究内容均涉及到流域公共治理问题,如长三角,珠三角等。总体而言,国内流域治理的相关研究在内容上研究领域较为分散且不系统,相关研究仍有待补充完善。

4国内典型实例研究

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基础研究,二是对相关区域管理实例的分析与探讨。据现有研究,研究者将国外区域发展实例作为参考,对我国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如对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研究[3;25-26]),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国内区域实例研究,以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的区域发展为典型代表。然而,我国的实例研究仍系统性不强。在近几年我国典型区域发展研究中,研究者们所研究的问题较为复杂多样,研究角度较为分散,使得研究问题难以对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我国典型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为例,在近五年的核心文献中,研究者们对区域问题的研究角度整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京津冀一体化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和展望[27]、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河北铁路信息化建设研究[28]、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29]等,均以基础设施为区域发展研究的切入点。(2)生态环境治理。例如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研究[30],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动防治体系研究以京津冀为例研究[31]等。(3)产业发展研究。在典型区域的产业发展研究中,包括物流金融业发展研究、投资环境发展研究、旅游业的发展研究等。例如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32]、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政策变迁与跨国公司布局演变的问题研究[33]。(4)其他问题研究。例如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高端人才集聚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34],京津冀一体化视阈下北京市中职专业结构的调整研究[35]等文献以人才培养与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进行研究。除此以外,医疗卫生、文化发展等区域问题也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针对近几年国内典型区域发展的研究现状,各研究者所研究的角度差异明显,具体研究内容过于零散与细化,不宜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整体发展进行把握,因此所反映出的问题也不成体系。总体而言,我国关于典型区域管理问题的研究正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视。但梳理近五年针对我国三个典型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文献后不难看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实例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充实提升。

5展望

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基础理论及其发展趋势,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区域个案。理论研究上,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未对“区域公共管理”概念做出系统解读;区域研究相关概念缺少明晰的梳理,部分研究者应用这些概念时,没有做出区别与界定;研究视角不够开阔。对此,应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等进行清晰界定与阐释,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从中选择适于我国发展实情的内容加以拓展,进而推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实践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对于具体区域问题的研究不系统且有偏向性,多数学者都以典型区域为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很少有学者关注问题区域研究或如何以典型区域为参考来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问题。以国外相关研究为参照,国内现有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应用层面,都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者数量整体偏少,尚未形成一个研究共同体。为推动区域公共管理研究走向成熟,还有待更多研究者进行不懈探索。

作者:陆瑶 寇晓东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谢宝剑.回顾与前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区域政策[J].政治学研究,2009(01):61-68.

[2]叶林,陈瑞莲.全球化视野下的区域与城市发展——首届面向21世纪的全球区域—城市发展国际会议暨岭南国际学术论坛综述[J].学术研究,2012(03):153-155+4.

[3]陈瑞莲.欧盟经验对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启示[J].学术研究,2009(09):35-41+159+2.

[4]蒋永甫等.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1-13.

[5]陈瑞莲等.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4-37.

[6]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6:1.

[7]陈瑞莲,孟华,张紧跟.当代中国的区域行政研究:缘起与发展[A].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2001:21.

[8]梁帅.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山东省区域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3.

[9]雷颖剑.粤港澳区域公共管理合作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0]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1-11.

[11]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27-32.

[12]杨心怡.区域治理中的主体结构分析[J].理论观察,2014(02):71-72.

[13]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48-57.

[14]陈瑞莲,刘亚平.泛珠三角区域政府的合作与创新[J].学术研究,2007(01):42-50.

[15]陈瑞莲,张紧跟.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关系的协调[J].中国行政管理,2002(12):65-68.

[16]林森.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2.

[17]刘轶男.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18]陈瑞莲,谢宝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及创新[A].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暨公职局(PublicAdministrationandCivilServicesBureau,MSAR)、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CenterforPublicAdministrationofSunYat-SenUniversity)、澳门大学(UniversityofMacau)、澳门基金会(FundacaoMacau).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暨公职局(PublicAdministrationandCivilServicesBureau,MSAR)、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CenterforPublicAdministrationofSunYat-SenUniversity)、澳门大学(UniversityofMacau)、澳门基金会(FundacaoMacau):,2008:11.

[19]范永娜.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时代金融,2014(03):26-27.

[20]商曼.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才智,2014,33:263.

[21]赵秋兰,尹海凤.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路径探寻[J].人民论坛,2014,23:50-52.

[22]娜日娜.区域公共政策执行困境及消解[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23]张良.长江三角洲区域危机管理与合作治理[J].人民论坛,2013,32:82-83.

[24]边艳.近20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的演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42-47.

[25]杨爱平,陈瑞莲.欧盟公共管理制度对泛珠三角的启示[J].珠江经济,2007(04):62-68.

[26]陈瑞莲.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6(03):118-128.

[27]王修华.京津冀一体化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和展望[J].铁道标准设计,2015(06):1-6.

[28]孙有才,王兆雨,张京波,段晓晨.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河北铁路信息化建设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04):51-54.

[29]陈建军,郑广建,刘月.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4(08):54-60+67.

[30]铁铮.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J].国土绿化,2014(07):10-11.

[31]谢宝剑,陈瑞莲.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动防治体系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4(09):6-10.

[32]高峰.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J].湖北农业科学,2014(24):6163-6168.

[33]刘可文,曹有挥,牟宇峰,孙小祥.长江三角洲区域政策变迁与跨国公司布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3(05):79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