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与经济效益

农场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与经济效益

摘要:承包面积在1000亩及以下的中小型家庭农场,在确保粮食复种指数150%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合理的作物布局、水旱轮作、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因地制宜适种果树、建设大棚等,可增加收益、减少秸秆等废弃物的产生;同时通过肥料化、资源化等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等资源浪费。

关键词:家庭农场;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经济效益

中小型家庭农场是指承包面积在1000亩及以下的家庭农场。农场一般以种粮为主,经济效益较低,同时产生的秸秆量较大,若种植“稻—麦”两季,产生的秸秆量在800~900kg/亩;秸秆长期还田,会产生耕作层破坏、杂草稻大量发生、病虫害发生趋重、用种量增加等问题,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以1个家庭农场为例,在确保粮食复种指数150%的前提下,改变原来“稻—麦”(稻—豆)种植模式,通过调整作物布局,建立合理的水旱轮作、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优化种植结构,减少秸秆的产生,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秸秆利用率,降低秸秆还田量,改善土壤环境。

1本市秸秆生产现状

全市共有318万亩耕地,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在480万亩以上,主要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油菜、大豆以及少量的玉米和茭白,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150万t。近几年来通过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饲料化等秸秆综合利用,平均每年秸秆消耗量在140万t左右,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88万t、能源化利用13.5万t、基料化利用14万t、饲料化利用10.4万t、原料化及其他14.1万t,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约为93%左右,其中肥料化消耗近63%,主要是以直接还田的方式进入农田。目前纯农区秸秆还田率100%,每亩农田还入秸秆达700kg以上。秸秆逐年累积还田产生的各类问题逐步显现,土壤耕作层受影响、农作物成苗率降低、用种量增加、杂草稻及病虫害为害趋重。

2探索建立良好生态循环农业

截至2020年底,本市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7081家,其中单季种粮面积500亩以上的有319家。全市家庭农场承包的农田面积占全市总农田面积的60%,解决好家庭农场秸秆问题,也就解决了秸秆的大部分问题。为此选择有代表性的家庭农场,进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效益的研究。由于本地牲畜养殖在规模、环保等方面要求较高,投资规模较大,因此并未引入牲畜养殖业。本文涉及的单产、收购价、销售价及秸秆产量等相关数据均以2020年实际数值来计,每季(轮作)田租费分别为水稻600元/亩、小麦300元/亩、大豆300元/亩,果园、竹园、大棚等年田租费为900元/亩。

2.1家庭农场概况

南湖区凤桥镇守德农场总承包面积为655亩,有割草机2台、枝条粉碎机3台、育秧机1套、机械打药机1套、小型运输车3台、场内固定机埠3座、冷藏室640m3。机耕、无人机飞播、施药、施肥、机收由农机合作社提供服务。以前以种粮为主,主要是“稻—麦”轮作或“稻—鲜食大豆”轮作。近年来逐步在地势较高地块改种桃、梨、雷竹、菌菇类等。目前常年种植水稻550亩、小麦450亩、鲜食大豆150亩(其中春大豆120亩、秋大豆30亩);建有桃园45亩、梨园10亩、竹园10亩、大棚4.5亩;每年果园套种马铃薯30亩;秋冬季种植青菜等蔬菜类经济作物100亩,另有旱地5.4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80亩,复种指数达到180%(以总面积计);果园、大棚、旱地等面积合计75亩,占总面积的11.45%。年产生稻、麦秸秆约500t,大豆秸秆45t,桃、梨枝条21t,合计566t。

2.2消化秸秆主要途径

2.2.1作为大球盖菇基料。每亩大球盖菇需2t枝条+2t砻糠+2t大豆秸秆。露地轮作8亩、大棚栽培4.5亩,年可消耗枝条25t、砻糠25t、大豆秸秆25t。桃、梨枝条可全部消耗掉,占总秸秆数的8.83%。

2.2.2竹园覆盖。每亩竹园需12t秸秆+6t砻糠,10亩竹园,年可消耗秸秆120t、砻糠60t,占总秸秆数的21.2%。

2.2.3果园覆盖。64t水稻秸秆+20t大豆秸秆全部覆盖于桃、梨果园上,约1.5t/亩,占总秸秆数的14.84%。

2.2.4还田。剩余312t秸秆分两季全部还田,还田量约在0.27t/亩,占总秸秆数的55.12%,比生产平均值下降8%,单位面积还田量大大降低。通过优化种植模式,增加秸秆使用途径,农场不但全部消化掉自产秸秆,还额外消化砻糠85t,同时大大降低单位面积秸秆还田量。

3经济效益

3.1水稻

所产稻谷与当地粮企订立收储合同,由企业烘干收储。种植面积550亩,平均租金600元/亩,租金合计33万元;种植成本(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种收、临时人工、农机费用等)850元/亩,成本合计为46.75万元;总生产成本为79.76万元。单产为625kg/亩,单价为2.66元/kg,总产值91.45万元;种粮利润为11.69万元;种粮补贴190元/亩,合计10.45万元;总利润为22.14万元。

3.2小麦

所产小麦与当地粮企订立收储合同,由企业烘干收储。种植面积450亩,平均租金300元/亩,租金合计13.5万元;种植成本(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种收、临时人工、农机费用等)400元/亩,成本合计为18万元;总成本合计为31.5万元。单产为300kg/亩,单价为2.24元/kg,总产值为30.24万元;利润为-1.26万元;种粮补贴200元/亩,合计9万元;总利润为7.74万元。

3.3鲜食大豆

种植面积150亩,平均租金300元/亩,租金合计4.5万元;种植成本(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种植、采摘、农机费用等,其中采摘费1.1元/kg)1700元/亩,成本合计为25.5万元;总成本合计为30万元。单产为900kg/亩,单价为3元/kg,总产值为40.5万元;利润为10.5万元;种粮补贴为200元/亩,合计3万元;总利润为13.5万元。

3.4马铃薯

果园套种30亩。种植成本(包括种子、种植、采挖等临时人工成本)700元/亩,总成本合计为2.1万元。单产为750kg/亩,单价5元/kg,总产值为11.25万元;利润为9.15万元;种粮补贴为100元/亩,合计0.3万元;总利润为9.45万元。

3.5大球盖菇

3.5.1露地栽培。种植8亩,11月下旬基质下田,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采摘。平均租金300元/亩,租金合计0.24万元;种植成本(包括种子、种植、采摘等临时人工成本)1万元/亩,合计成本8万元;总成本合计为8.24万元。单产为1500kg/亩,单价为12元/kg,总产值为14.13万元;利润为6.12万元。

3.5.2大棚栽培。面积4.5亩,9月20日基质下田,当年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下旬采摘。平均租金900元/亩,租金合计0.4万元;种植成本(包括种子、种植、采摘及临时人工成本等)1万元/亩,成本为4.5万元;大棚建造总成本为8.1万元,当年折旧(按5年)费为1.62万元,总成本合计为6.52万元。单产为2000kg/亩,单价为14元/kg,总产值为12.6万元;利润为6.08万元。

3.6竹园

面积10亩,为第2年种植。投入与产出基本持平。

3.7梨园

面积10亩,为5年树龄。田租费900元/亩,租金合计0.9万元;种植成本(包括肥、药、临时人工成本等)3100元/亩,合计成本3.10万元;总成本合计为4.0万元。单产为2000kg/亩,单价为6元/kg,总产值为12.06万元;利润为8.06万元。

3.8桃园

面积45亩,为6年树龄。田租费900元/亩,租金合计4.05万元;种植成本(包括肥、药、临时人工成本等)6600元/亩,合计成本29.7万元;总成本合计为33.75万元。单产为1500kg/亩,单价9元/kg,总产值为60.75万元;利润为27万元。

3.9人工工资长年雇工3人、家庭成员2人,主要是平时管理,工资费用合计55万元。

3.10总利润

总利润是生产利润加补贴费减去雇工、家庭成员工资后的利润。具体如下:生产利润主要是水稻11.69万元、小麦-1.26万元、鲜食大豆10.5万元、马铃薯9.15万元、大球盖菇12.2万元、梨园8.06万元、桃园27万元;补贴费主要是水稻10.45万元、小麦9万元、鲜食大豆3万元、马铃薯0.3万元;生产利润与补贴费2项合计为100.09万元;扣除人工工资55万元;合计利润为45.09万元。

3.11利润分析

主要从生产利润分析看经济效益。水稻种植面积550亩,获得净利润11.69万元,平均212.5元/亩;小麦种植面积450亩,获得净利润-1.26万元,平均-28元/亩;鲜食大豆种植面积150亩,获得净利润10.5万元,平均700元/亩;大球盖菇露地栽培种植8亩,获得净利润6.12万元,平均7650元/亩;大球盖菇大棚栽培面积4.5亩,获得净利润6.44万元,平均14300元/亩;竹园种植面积10亩,产出与投入持平;梨园种植面积10亩,获得净利润8.06万元,平均8060元/亩;桃园种植面积45亩,获得净利润27万元,平均6000元/亩;从种植业生产利润看:大棚大球盖菇>梨>露地大球盖菇>桃>鲜食大豆>水稻>小麦,种植小麦为亏损。

4小结

中小型家庭农场在确保粮食作物复种指数150%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适当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秸秆产生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降低肥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机械化水平,对农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1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从利润分析可以看出,种粮效益是最差的,种植小麦甚至亏损。农场的盈利点主要在果树及其他经济作物上。

4.2降低秸秆还田量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大大降低秸秆还田量,有效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

4.3加快秸秆腐化速度在“稻—豆”轮作模式中,秸秆腐化速度明显比“稻—麦”轮作快。原因是鲜食大豆种植期间,田间干干湿湿频繁,田块暴晒时间比种植小麦明显要长,从而加速秸秆腐化速度。

4.4提高水稻成苗率“稻—豆”轮作模式中秸秆腐化速度快,对水稻播种、出苗基本没有影响,可有效降低用种量。

4.5控制杂草稻发生在“稻—豆”轮作模式中,上年落下的稻谷在上半年大豆生长期间基本上都可出尽,至晚稻播种时,已无杂草稻。连续观测多年,均未发现杂草稻。

作者:李守德 苏明法 章永根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守德农场 浙江省嘉兴市绿农农产品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