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煤矿塌陷区发展生态农业

探讨煤矿塌陷区发展生态农业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煤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资源,其中,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期间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不过过度开采煤炭的话,也使矿区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当前阶段,我国政府部门以及社会领域逐渐加大了对煤矿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从实际情况看出,煤矿开采对环境本身有着直接性影响,比如矿井废水污染,由于采矿活动的开展导致地下水环境被污染、塌陷区等,这些现象的发生均形成了房屋塌陷、地面建筑稳定性下降等多项问题,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基于此,主要论述治理煤矿塌陷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煤矿塌陷区治理;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0  引言

现阶段,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组成中占据比例非常大,煤炭工业的良好发展也带动了其他领域的更好开展,但是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因为矿区开采造成的土地沉陷以及生态环境恶劣等现象,人们对此种现象的重视度极高。在煤炭开采期间,不管是自然生态系统还是整体景观等,都会受到巨大影响,发生大范围的塌陷,土地自然属性降低,土壤结构有所变化,营养元素缺失,严峻的情况下还会引起社会问题,限制了经济良好发展[1]。所以,加强对煤矿塌陷区的治理力度,高效率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不容忽视。

1  采煤塌陷区的地貌以及水质特征表现

对于开采煤矿以后形成的塌陷区,一般来讲表现为以下三项区域带。其一,塌陷过渡带。塌陷过渡带的深度处于2~0.5 m。其二,塌陷带。塌陷带的深度超出了2  m,通常处于2~10  m中。其三,塌陷变形带。塌陷变形带的塌陷深度远远小于0.5 m。在塌陷带中,因为塌陷深度远远超出了所处区域浅层地下水潜水位标准,因此使地表中常年积累较多的水,农田被淹没。在塌陷过渡带中,潜水位处于升上状态,雨季出现内涝概率极高,旱季呈现出了子盐渍化状态,最终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土过度流失,农作物产量减少等。针对于塌陷区域来讲,采取挖深垫浅的方式,有效处理固体物和覆土以后,逐渐形成了陆地和水体相互连接到一起的复合式立体区域。如果地表发生了塌陷问题以后,一年中产生了积水,三年时间内塌陷地深度趋于稳定性,再加上塌陷区域中包含的水域属于封闭类型的,当水体没有受到污染时候水质处于稳定状态,不管是水体的理化指标还是生态指标等,均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相一致。

2  煤矿塌陷区生态农业的意义与特征

这是一种遵循并利用生态学原理并按照生态经济学定律进行生产的农业。煤矿塌陷区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农场的形式在煤矿塌陷区范围内建立农业生产体系;使用各种人工系统来实现无废品生产、无污染生产、多种用途、多种附加值、创造更多可用产品,维护煤矿塌陷区生态的相对平衡,并从煤矿塌陷区创造良性的生产周期和生活环境。煤矿塌陷区的生态农业包括根据生态规律建立无污染,高效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并充分利用煤矿塌陷区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在煤矿塌陷区独特的生态区为矿区服务的前提。其基本特征是:一是完整性。生态农场与普通农业生产系统有很大不同,因为它们通过全面规划能源使用和经济效益来提高生产力,从而避免了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二是稳定性。这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养分和能量平衡的相对稳定性,另一个是经济利益的稳定增长。换句话说,对于煤矿塌陷区的生态农场来说,有必要尽可能保持其生态平衡处于良好状态,以使其养分的内部循环稳定,并且系统的能量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稳定在一定水平。因此,有必要进行投入、产出、多目标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并选择最佳的经济效益计划,以指导农林牧畜、第二产业、渔业和加工业的生产、以实现稳定的经济。

3  治理煤矿塌陷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

分析改变煤矿塌陷区环境,提高经济实力,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通过有机耕作对煤矿塌陷区进行综合管理,开发和利用涉及广泛的领域。因此,将建立由水,浅滩和土地组成的新型的矿区三维整体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污染物在环境中被消化和降解[2]。例如,用于饲养牲畜,牲畜粪便和水生植物以及可以将深加工废料喂给鱼类,鱼类和饲料废料可以用来肥化污泥,池塘中的污泥可以用来肥化水生植物或土地,这些促进彼此。它不仅使环境系统成为一个良性循环,而且增加了经济实力。

3.1  煤矿塌陷区现状

以某项区域举例说明,在煤矿深入开采的背景下,该项塌陷区增多,其中塌陷区分布在了乡镇街道处,随着煤矿进一步开采,塌陷区面积非常高。

3.2  塌陷区实际构成

对于不同塌陷区域来讲,通过固体废物充填覆土以及挖深垫浅等方式进行处理,形成复合立体生态领域,在该项领域内,可以开展各项工业。通常来讲,塌陷区水域深度为2~10 m,既适合鱼类生长,并且也是最佳的鱼类产卵基地。塌陷区水域属于封闭类型的水体,面积合理,不需要建设拦坝设施,便于后期管理。当开展渔业期间,有着投资成本较小以及效果佳的特征。其一,浅滩有助于水生植物健康生长,在浅滩中可以种植诸如菱以及芦等水生类型的植物,该项植物产生的作用极高,既能将原料提供给矿区工农业生产,而且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构建有助于水生物生长的环境,净化水体,帮助鱼类繁衍。其二,陆地,陆地是指在塌陷区域内,塌陷过渡带以及塌陷变形带通过充填覆土以后形成的陆地区域,在该项区域内,能够种植蔬菜等。而且填充矿区塌陷区还能使用矿区电厂中的粉煤灰,将塌陷区充填物来源有效解决,避免环境污染和土地占用较大等问题的出现。从以上论述来看,根据塌陷区创建生态农业具备可行性特征,是构建良好矿区环境,提升经济水平的最佳方法。

3.3  塌陷区的复垦治理

目前,可以应用平整土地、改进梯田或者是梯田绿化带等方式解决不积水的塌陷变形带、过渡带等,此种类型的技术是把矸石当成一项填充材料使用,目的是解决矸石堆放面积等现象。并且注重表面土层的剥离工作,制定完善的排水灌溉对策引进复垦技术,改善土壤性能。

4  治理煤矿塌陷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对策

生态农业,其实是指根据塌陷区域的自然资源,在整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关系的基础上遵循经济规律开展的良性循环农业。而塌陷区开发也是目前需要重点探究的一项难题,矿区需要以塌陷区实际情况为主,探索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生态农业道路,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在本文中,主要结合煤矿塌陷区的治理,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对策。

4.1  引进专业性人才和技术

要想实现生态农业稳定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引进专业性人才以及技术,做好沉陷区是农民培训工作,从技术服务和指导等方面入手,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确保资金充足性,借鉴丰富管理经验,依照市场发展情况对生态农业营销模式进行合理设计,形成良好的经济增长点,最终达到塌陷区稳定发展的目的。

4.2  坚持走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从生态学以及生态经济学发展原理看出,采取合理的生态工程技术,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规范性配置到塌陷区中,促使养殖和加工得到良好发展。这是综合性治理塌陷区的主要途径,而且也是推动生态农业的最佳道路。其中,具备代表性的水陆交换互补物质循环发展道路便是借助塌陷区积水形成特征,以水生生物生活规律为主,按照食物链组合,把系统中的农作物和饲料当成畜牧业饲料,畜牧业生产出来的废弃物倒入陆地农田中。其次,塌陷区开发前期阶段中,注意水体生态的维护,种植大型管束植物,或者引进符合当地气候状况以及水体的水生生物。针对于水产养殖领域来讲,遵循合理规划的基本原则,除了发展经济类型的鱼类之外,还需要将重点放在食草性鱼类方面,保持良好的养殖密度,规避水体引起的不良污染,确保水生植物和水、鱼类三者营养的均衡程度,防止因为水体内过于营养化而不利于鱼类健康成长[3]。最后,条件允许的矿区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集生态农业、观光以及娱乐为一体,为矿区群众提供休闲场所。在综合性管理塌陷区以及推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遵循法律法规要求,提升资源利用率,促使矿区稳定发展。

4.3  统筹城矿乡发展

在大力开展各项工作的背景下,根据采煤进度对沉陷区治理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将资料提供给治理开发阶段,为沉陷区治理项目制定提供良好依据,做好沉陷区治理开发重大问题决策工作,避免因为信息交流不到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4.4  遵循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

首先,依照非均衡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农业,定期开展现场会议,检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情况,政府部门适当的把农业综合开发以及沉陷区治理等方面的资金朝着生态农业建设倾斜,同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农林技术指导、交通设施建设和融资引资等建设,为后期建设工作开展争取诸多优惠政策和资金。

5  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煤矿开采除了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矿产资源提出的高要求之外,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峻的后果,比如煤矿塌陷,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社会问题普遍存在。基于此,就需要制定完善措施,激发资源价值,做好沉陷区治理工作,合理安排土地资源,进一步改进煤矿塌陷区,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继伟.PT煤矿采空塌陷治理的关键技术措施[J].能源与节能,2020,(12):146-148. 

[2]曾华栋.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的环境治理[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4):43-45. 

[3]杨连宽,何锡祯.治理煤矿塌陷区,发展生态农业[J].江苏环境科技,2019,(S1):87-89.

作者:刘朝华 单位: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人民政府